低成本物理实验教学示例

2023-06-24 04:30李世平
关键词:气球初中物理

李世平

摘 要:低成本物理实验是指,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或廉价的物品,通过加工改造,组合成自制的物理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实验。其具有容易获取、能够消除学生对实验的陌生感、可以放手让学生开发创造等特点。气球是一种常见的低成本物理实验器材,可以利用其开展低成本物理实验来引入课题、科学探究、验证规律、改进實验、复习串联。

关键词:初中物理;低成本物理实验;气球

一、 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定义和特点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很多物理概念、原理都要通过实验分析得到。物理新课程改革也注重发挥物理实验在科学探究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学校(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校)物理实验器材不完善、设备短缺,师生不能完成必要的实验,使物理实验教学变成学生听实验、背实验,失去了应有之义。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

所谓低成本物理实验是指,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品或廉价的物品,通过加工改造,组合成自制的物理实验器材,进行物理实验。[1]其器材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中的废旧物品;(2) 价格低廉的器材;(3) 改造实验室废旧器材。

低成本物理实验具有以下特点:(1) 实验器材多来自日常生活,容易获取;(2) 实验器材是学生熟悉的物品,能够消除学生对实验的陌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开发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 低成本物理实验案例——气球的使用

气球是大部分学生从小就喜欢的玩具,价格低廉、易得,是一种常见的低成本物理实验器材。以下分享几个利用气球开展低成本物理实验的案例。

(一) 引入课题——《大气压强》

课题引入环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大气压强》一课,教师通过一个隔空抓气球的魔术表演——手不接触气球把气球任意变小,来引入课题。教师演示实验步骤如下:

1. 在饮料瓶身底部扎出一个不起眼的小孔并将气球放入饮料瓶内,把气球口向外翻套在瓶口上(如图1所示)。

2. 从饮料瓶口给气球吹气,把气球吹大;用手悄悄堵住瓶身底部的小孔,气球就不会变小(如图2所示)。

3. 另一只手在空中做抓物体的动作,同时堵住小孔的手配合慢慢松开,气球就会慢慢变小,即隔空使气球变小(如图3所示)。

课堂上,先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一下:把气球吹起来后,不扎紧气球口,气球会变小吗?然后,表演“魔术”。学生看到不同于猜想的实验现象,会感到非常惊奇:气球在敞口的情况下竟然没有缩小,还会随着教师的动作逐渐变小。由此,引入“大气压强”这一课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二) 科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科学探究既是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做好探究实验十分重要。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中,可以用气球和一些易得的物品(牙签、泡沫板等)来完成。教师首先出示气球、牙签、泡沫板等实验器材,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

1. 如下页图4所示,把一支牙签插在泡沫板上,将吹起来的气球放在牙签的尖部;稍微用力压气球,气球就会被牙签扎破。

2. 如下页图5所示,把很多支牙签密密麻麻地插在泡沫板上,把吹起来的气球放在牙签的尖部;用差不多的力压气球,发现气球不会被扎破。

这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交流展示,完成科学探究。学生很直观地看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本次探究中,除了气球,学生还用到了牙签、泡沫板等常见的生活用品,自然会对实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验证规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讲授物理规律时,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呈现直观的现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规律时,可以借助气球完成验证实验。教师将两个气球分别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在两个气球中间留一定的距离(如图6所示);然后通过吸管向两个气球中间吹气,让学生观察气球的运动情况,发现气球没有被吹分离,反而向一起靠拢(如图7所示)。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思考,得到基于直观现象的深刻认识:向气球中间吹气,中间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小于气球外侧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球向中间靠拢。这样,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四) 改进实验——纸锅烧水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设置了《WWW》栏目,旨在引导学生“动手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思。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该栏目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思考如何改进、优化实验。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汽化和液化》一节《WWW》栏目的第三题:“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那么,能用纸做的小锅(如图8所示)在酒精灯上烧开水吗?请试一试,并说出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183℃,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发现纸锅长时间装水,容易泡烂纸张导致漏水,造成实验不易进行。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气球代替纸锅完成这一实验:在气球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如图9所示)。同样可以达到题目要求的实验效果,且不漏水。

(五) 复习串联——力学

复习课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也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练习”。我们可以加入有趣的低成本物理实验,既使复习课变得生动有趣,又有效地帮助学生串联各知识点。

例如,力学知识的复习,教师用气球进行多个演示实验来串联各个知识点。

1. 用两手轻轻挤压气球(如图10所示),引导学生识别哪个是施力物体,哪个是受力物体;还可以通过追问,复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用手轻戳气球(如图11所示),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把气球放在手掌上轻轻对着气球吹气,让学生观察气球的变化(移动过程如图12所示)。这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力的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让学生轻压桌面的气球并慢慢放手观察气球的变化(如图13所示)。这既演示了弹性形变,又让学生体验了弹力的存在,从而复习弹力的相关知识。

用气球这一简单易得的物品完成低成本物理实验,实验现象明显,易于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我们还可以使用气球完成如下低成本物理实验:用手掌摩擦气球的表面,可以听见声音,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用头发摩擦过的气球能吸引轻小物体或水流,可以演示静电现象;用粘有小颗粒的气球模拟演示宇宙膨胀现象;用手捏住气球的口,松手后气球飞出去,可以演示力的作用与反作用;气球落地后会弹起来,可以演示能量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张伟,郭玉英,刘炳升.“非常规”物理实验概念探讨[J].物理教师,2006(8):29.

猜你喜欢
气球初中物理
Magic Balloon气球被吹起来了
气球又回来了
找气球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