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英语探究型新课堂

2023-06-25 00:46刘国宏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了达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教师应为学生构建探究型小学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知识应用能力。基于此,文章从探究型课堂的内涵与价值出发,结合冀教版小学英语中、高学段的实际教学案例,从导入环节、课堂互动、课堂提问、小组合作和课堂总结五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英语探究型课堂的组织策略,以期使学生的英语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以生为本;探究型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14-0019-03

引  言

在时代发展与新课程改革深入的当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渐融入小学教育,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是,当前大部分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而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只能跟随教师的授课节奏来完成英语学习任务,不利于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必须构建以生为本的小学英语探究型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具体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锻炼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以生为本”探究型课堂的内涵

探究型课堂是一种以学生的探究型学习作为教学核心的课堂组织方式。与传统的“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知识教学方式不同,探究型课堂旨在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发现与学习新的知识,更强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知识能力的生成。为达到探究型课堂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与认知特征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总结,以此来完成探究型学习过程[1]。此外,教师还需将自身角色从课堂掌控者转变成课堂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和试误机会,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探究学习情境,营造浓厚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在各类教学活动中主动探究,从而构建提质增效的小学英语探究型课堂。

二、构建探究型小学英语课堂的价值

将探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英语课堂上,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小学英语知识点繁多,需要学生机械记忆的内容多,这容易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但在探究型教学形式下,教师将结合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对教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让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由此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其次,探究型教学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探究型教学核心在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因此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锻炼自身的英语逻辑思维[2]。最后,探究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学校教育的协助,还需要学习者自身的坚持和努力。探究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面对挫折不气馁”的优秀品质。

三、构建“以生为本”小学英语探究型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趣味导入环节,激发探究热情

教师若想构建探究型小学英语课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教师加以正确引导,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促使学生更轻松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为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征出发,以富有趣味的形式来对英语课堂进行导入,通过趣味提问、情境创设、故事讲述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以此来铺平探究教学的道路。

以三年级(上册)Unit 3 Feelings and body中Lesson

14 My body的教学为例,该板块旨在带领学生学习表示人身体部位和器官的基础词汇。教师可结合小学生喜欢展现自我的性格特征,为他们设计趣味教学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以“开火车”的形式,请两组学生轮流说出自己了解的身体部位和器官。在游戏过程中,组内每位学生说一个,后面学生的答案不能与他人重复,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最多。在热身游戏结束后,教师成功引起学生对“身体部位和器官”的关注,此时可在黑板上画一个卡通人物形象,将板块教学中涉及的各部位标出来,并对学生说:“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游戏,大家都了解了我们身体各部位的中文单词。但它们对应的英文应该怎么说呢?现在请各位同学担任‘小侦探,仔细阅读课本内容,根据课本图片中的提示找一找代表各部位的英语单词是什么,将单词填在黑板对应的地方。”在探究小活动中,学生能够熟悉相关词汇的词形,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将词汇外形和身体部位特征进行联想,以此来加深对单词的记忆,降低英语学习难度。

(二)优化课堂互动,营造探究氛围

在传统英语课堂上,教师常将课堂提问作为检测学生教学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工具,或将课堂提问作为把控课堂纪律的手段,因此在提问过程中不仅喜欢设置答案固定的封闭性问题,还追求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却很少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这样的问答形式下,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方式是被动的,甚至会有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难以回答出正确答案而对课堂互动产生厌恶的情绪,从而影响课堂互动效果。为了在英语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促使学生在教学中进行主动思考,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课堂师生互动理念,深化对课堂问答的认识,通过课堂问答来构建探究型英语课堂。以五年级(上册)Unit 3 A Travel Plan中Lesson 13 Beijing is Great的教学为例,该板块中涉及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内容,学生在回答不同类型疑问句时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疑问句的应答方式,教师可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探究。

师:Where do you want to go?

生B:Yes, I do.

师:B同学,可以请你说说为什么要用“Yes, I do.”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吗?

生B:因为老师提的问题里有“do”,所以我用“Yes, I do.”来回答。

师:表扬B同学牢牢记得了“Do you ...?”的回答方法。但是,老师刚刚提的问题和“Do you ...?”这一问句有一定区别。现在请你仔细看黑板上的两个问句,发现它们的区别了吗?

生B:老师问我的问句是“Where do you ...?”开

头的。

师:你还记得where的中文意思吗?

生B:它表示“在哪里”。

师:没错,所以老师问你的是什么问题呢?

生B:老师是问“你想去哪里”,而我用“Yes, I do.”来回答是不对的。

师:很高兴你发现了这一点。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再复习一下两种疑问句的区别。

……

在该案例中,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没有责备学生,也没有直接告知他正确答案,而是通过互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答案中的错误之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促使学生主动对解答过程进行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还能让教师把学生错误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

(三)问题驱动引导,锻炼探究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他们对部分较为抽象的英语知识难以凭借自己的逻辑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科学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逐步通过假设、分析、对比、归纳等方式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索,使学生注意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达到锻炼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的目的。以四年级(下册)Unit 2 Days and Month中Lesson 9 When Is It?为例,该板块旨在让学生掌握关于英文日期的表达方式,而引导学生在表述日期时不受中文用语习惯影响,学会使用英语序数词来表述英文日期成了该板块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师可通过合理设计探究问题来引导学生对英文序数词和基数词的使用进行探究,帮助学生了解英文日期的正确表达方式。

师:同学们,我们在Lesson 8中学了first 、second、third等词语的用法。现在,谁能说说它们和one、two、three有什么不同?

生A:first表示“第一”,one表示“一”!

生B:“第一”包含“顺序”的关系,“一”只表示数量。

师:看来大家上节课都学得很棒!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如果我们想用英语说出“10月1日”,那“1日”

中的“1”应该用first还是one来表示呢?

生A:我觉得应该用one,因为“1”翻译过来就是one。

生B:我不同意,因为日期中的“1日”表示一个月的第一天,因此我觉得应该用first。

师:看来同学们对问题都有各自的看法,现在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和同桌交流讨论,说一说你的答案和理由。

在案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知学生英文日期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设计问题讨论来引导学生对英文基数词和序数词的使用条件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当学生思考完毕后再进行知识点讲解,能在锻炼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小组合作实践,提升探究能力

当下部分教师仍以“填鸭式”的方式来讲解英语词汇、句式或语法,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许多学生在离开教师指导后就难以自主进行英语学习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基于此,教师应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学习机会,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英语的方式,进而取得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以六年级(下册)Unit 1 Sport中Lesson 6 A Famous Football Player课文教学为例,为锻炼学生的英语探究能力,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开展英语自主阅读活动。首先,由教师将班级学生按照英语能力平均分组,均衡搭配,并为他们设置如下探究任务:

任务1:为什么故事中的小男孩要将罐子当足

球踢?

任务2:谁送了小男孩一个足球?

任务3:小男孩送给教练一个怎样的圣诞礼物?为什么他要送这样一个圣诞礼物?

任务4:你从小男孩身上学到了什么?

在探究任务的引导下,学习小组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脉络,并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可通过巡堂来掌握学生的探究学习进度,了解他们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为他们的探究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学生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还可请小组依次分享学习成果,并给予他们合理评价,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从而构建高质量的探究型英语课堂。

(五)关注总结反思,巩固探究成果

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涉及词汇、句式、语法等多个方面,各板块和单元之间的知识点较为分散零碎,给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为提高探究型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此来实现知识的内化,从而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达到巩固探究学习成果的目的。以五年级(下册)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教学为例,在该单元中,学生第一次接触了“一般过去时”的时态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般过去时的用法,教师可在单元复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使用一般过去时?”引导学生列举出yesterday、last week等标志性的时间状语,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其与“一般现在时”和“現在进行时”等时态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区分各时态间的不同点。

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程度,通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来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探索课堂知识,提升英语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做好探究学习的准备工作,促使学生建立个性化的英语知识体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探究学习氛围,最终构建富有活力的小学英语探究型课堂。

[参考文献]

温娟娟.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兴趣[J].课堂内外(小学教研),2021(2):101.

周青青.教无痕、学有效:探究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方法[J].格言(校园版),2021(14):44-45.

作者简介:刘国宏(1970.5-),男,甘肃金塔人,

任教于甘肃省金塔县东大街小学,副高级职称,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