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课堂作业的优化策略刍论

2023-07-29 05:16廖莉
成才之路 2023年20期
关键词:研读减负增效作业设计

廖莉

摘要:“双减”背景下,语文学科作业改革受到教育界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及时剖析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改进策略,以多样化、层次化的作业设计方式提升语文作业的“效度”,使作业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是教师努力的方向。文章从“减负增效”的内涵与目标入手,分析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教学经验探究优化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旨在推动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读;兴趣;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0-008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十四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龙新教进【2022】20号文件)“‘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课堂作业设计实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XL14520221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自理能力及自控能力不强,且识字量有限,知识存储少,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其无法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如何做好语文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语文学科,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1]。“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作业设计观,积极优化作业设计,做到减量不减质、减负同时提质。

一、“减负增效”的内涵与目标

简单来说,“减负增效”就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减少作业总量及作业时长[2],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來,有效缓解生理、心理压力,并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以此构建良性教育生态体系,让语文学科更富生命力、生长力。这其中,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进行适当的巩固练习,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课后书面作业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的课后书面作业应控制在1.5小时以内。这一政策旨在消除教师为追求考试分数而布置大量作业、给学生加压的情况。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安排书面考试,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置之不理,而是要以更优质、更活泼的方式来设计作业内容、形式,让作业达到“少而精、精而有趣”的目标,达到和书面作业、书面考试相同甚至更理想的效果,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1.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审视当前语文作业设计可以发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逐步优化作业设计,并取得一定成效。但语文作业设计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如下。

第一,作业目标单一。“应试教育”理念下,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及课后作业设计多集中在“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上,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的关注度较低。例如,部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巩固上,让学生抄写字词、阅读课文、写作等。单一的作业设计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好感度,还容易让学生因过重的学习任务和负担产生厌学情绪,或形成思维定式,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二,作业设计方式机械。部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过于注重作业的“量”,如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抄写若干遍生字词或完成若干页课后练习题,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仍然要完成以上作业。这种作业设计方式机械性较强,偏离了作业设计的初衷,忽略了对作业“质”的把控,尽管学生已经被作业“压弯了腰”,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作业任务统一。目前,语文作业设计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以“一刀切”的方式布置作业,比如“完成第××页到第××页的习题”“阅读第××页到第××页的课文内容,并完成练习题”等。以统一内容、统一要求的方式设计语文作业,虽然便于教师检查、批改,却忽略了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注。要知道,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种“一刀切”的作业设计方式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第四,作业评价片面。教师本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有的教师甚至同时担任二三个班级的教学任务,且各班的学生人数都较多。这样,有的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就简单地以“优、良、中、差”进行评价,缺乏对学生作业中存在问题的指导、纠正,也缺乏对学生作业中精彩部分的有效表扬、鼓励。很显然,这种简单化、教条化、刻板化的作业批改、评价方式难以有效发挥评价对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

2.问题的归因

通过分析当前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以上情况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教师、教材、学校及家长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

第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减负的同时提升教学效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是一线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但部分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忽略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作业结果,不重视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况,自然不利于学生发挥课堂主体性,难以实现作业设计的目标。

第二,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部分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语文作业时,多以教材后的练习内容或教材配套资料为依据。但以上内容存在更新慢、内容单一陈旧等问题,会限制学生获取知识的范围,并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语文学科的内容丰富,教材及配套资料展示给学生的内容有限,教师要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就必须突破这一局限,积极利用多种资源,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内容。

第三,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升学率成为家长、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这就导致部分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要求教师严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工资绩效、职称挂钩。这样,有的教师就通过布置大量作业的题海战术方式让学生巩固知识。很显然,这有悖素质教育理念。

第四,家长方面存在的问题。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度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希望教师布置大量的作业占满孩子的课余时间。当看到孩子没有书面作业时,部分家长甚至产生恐慌、焦虑情绪,认为教师不负责任。这不仅在无形中给教师造成了压力,还影响了教师对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等新型作业方式的探索尝试,阻碍了“双减”政策的落实。

三、“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课堂作业优化策略

“减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完全不给学生布置作业。相反,“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以“少而精、精而有趣”的作业设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1.重视课前研读,明确教学训练重点

要想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教师就要比以前花费更多时间,下更多功夫来进行教学调研,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吃透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地进行教学方式及作业设计的调整、优化,才能保证作业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另外,语文学科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量大,这也需要教师在课前精选随堂练习内容,并通过事先实践的方式探寻最佳教学方案,做到胸有成竹,保证随堂练习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切实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此外,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还应避免无效的重复,尽量减少反复抄写、死记硬背等练习内容,以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兼顾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实现作业设计形式的多样化、作业内容的趣味化[3]。这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步提升学习效率。

2.设计多样化作业,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贪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对青少年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丰富多样的事物更容易吸引其注意力,“玩中学”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和认可,能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且趣味性的、形式多样的作业还可缓解机械性作业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及压力,以此践行“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要求。语文学科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根据“双减”政策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精简、有趣、多样的形式开展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作业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产生语文学习热情。

(1)游戏型作业。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及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识字教学,但单纯地让学生读、背、写,难免会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厌烦感。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活动融入学科教学中,可满足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使学生产生持久的注意力。例如,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识字王国”为主题开展随堂练习,给学生发放标有不同生字的卡片,让学生以卡片作为自己的“名片”,在“识字王国”中相互介绍,并交换名片,以此认识更多的生字。在课后,教师可开展“打字牌说词语”主题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生字。在期末,教师可通过卡片游戏检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并评选出“字词大王”。再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有的学生记不住汉语拼音字母排序,对此,教师可设计“字母排排队”的课堂游戏,在每个学生胸前贴一张字母卡片,让学生根据汉语拼音字母表顺序排队,“开小火车”。在愉快的游戏中,学生可加深对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的记忆。游戏、评比的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激发其参与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玩得开心,学得扎实,作业完成效率也随之提升。

(2)表演型作业。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相对按部就班地抄生字、背课文,他们更愿意通过表演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相对于传统的以书面作业为主的作业形式,表演型作业还可让学生获得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的提升,实现学科素养的发展。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具体学情,围绕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表演型课堂作业,满足学生自我展示的需求。例如,在教学《小马过河》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故事演绎,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小马、老牛等角色,再现故事内容。同时,要求学生在演绎故事时尽可能揣摩角色的特点、语气等,将自己扮演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这种课堂作业设计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让学生在准备表演、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温习故事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阐述角色的语言,模拟其语气、神态,以此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掌握、理解。

(3)生活化作业。语文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接地气”的生活化作业更容易拉近语文学科和学生的距离,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4]。同时,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活内容还能缓解作业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所以,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积极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生活化元素,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对语文学科产生新的认知、新的体验,激发出主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内在驱动力。例如,《朱德的扁担》以借物抒情的方式,展现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争着到茅坪挑粮的故事。为帮助学生掌握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在完成课文知识讲解后,教师就可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设计课堂巩固作业:“想一想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是什么,比如玩具、文具、宠物等,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小作文。”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巧妙地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桥梁,实现了生活经验和语文学习的有效链接,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写作压力,又能让学生通过写作来巩固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这样,学生就可通过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技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

(4)层次化作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语文教师,要正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进行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作业设计,以满足不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方式,实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学生差异性”的教学要求。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践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减轻因“一刀切”式的作业设计给学生带来的学习负担。例如,在完成《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后,教师可根据不同層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来设置层次化作业。作业1):熟练阅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作业2):背诵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作业3):背诵课文,掌握生字词,并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了解种子的传播过程。差异化作业设计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树立学习信心。同时,这种作业设计方式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后家长共育的有效联合,有利于增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实现“减负增效”有积极意义。

3.优化作业评价,充分发挥作业价值

作业评价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作业价值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肯定、批评或指导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有重要影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作业评价,改变传统的以“优、良、中、差”为主的敷衍式、缺乏感染力的评价模式,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并以差异化标准来展开评价。这是因为,对于统一的评价标准及要求,優等生会觉得过低,影响其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学困生则觉得过高,会因难以完成而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或在付出努力后没有得到肯定、鼓励而受挫。为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评价设计时要多一把“尺子”,少一些“统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针对性、个性化的作业评价标准。例如,对于胆小、内向的学生,当其积极参与课堂表演型作业、游戏化作业后,教师就要真诚地肯定、鼓励学生;对于课堂上时常走神的学生,可在鼓励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如“你刚才的表演非常棒,希望你上课时的表现也能如此优秀”。这样,学生既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对于作业评价方式,教师可在其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小组间互评、小组内互评。这既能减少作业评价给教师带来的负担和压力,还能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升作业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促使作业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减负”不是单纯地减少作业量,也不是教师自我放松的借口。“双减”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将着眼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转变,进行作业设计时应从题海战术向以“精简、有趣、高效”为特点的高质量作业转变,在严格把控作业“量”的基础上,提升作业的“质”,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匡紫娟.教育生态视角下小学高段语文作业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2.

[2]于志勇.小学高段语文家庭作业现状调查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2022.

[3]候晓洁.基于反思性评价的小学中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22.

[4]徐立.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生活化实施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0.

Discuss o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Classroom Homewor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Reducing Burde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Liao Li

(Paitou Campus of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Paitou Campus, Xinluo District, Longyan City,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the reform of Chinese subject assignment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and front-line teachers. Timely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in current Chinese homework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validity" of Chinese homework through diversified and hierarchical homework design methods, maximize the value of homework,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burde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is the direction that teachers strive for. 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goal of "reducing burden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Chinese homework design, and explores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Chinese homework design based on teaching experience, aiming to promote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Chinese literacy.

Key words: reducingburden and increasingefficiency; primary schoolChinese; homework design;study; interest; evaluate

猜你喜欢
研读减负增效作业设计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轻摆渡,济江川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