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境遇与路径构建

2023-08-21 11:36王廷玉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王廷玉

摘 要: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晴雨表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状况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需要全面审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现实境遇。现阶段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网络信息日趋复杂难以辨别,理想信念教学方式有待更新,教育者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大学生群体易于盲从等挑战。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通过加强信息辨别能力,提高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拓宽理想信念教育渠道,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水平,从而为学生不断提供强大的精神之“钙”是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应对其挑战的科学路径。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8.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问题,这促使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发展。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为理想信念教育者指明了方向。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网民规模为10.51亿,其中学生群体在网民总量中占比为30.7%,网络新媒体已经逐渐融入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这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者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1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机遇

1.1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平台和资源的扩展

以往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形成了固化思维,大多从教师、课堂、课程这几个固定元素展开,一直以来没有很大的发展,而将网络新媒体应用其中可以为其注入新的元素。首先,网络新媒体凭借自身的特征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可以通过直播、网络课程等方式转移到电脑、手机等学生感兴趣的传播媒介中,扩展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其次,在网络新媒体中搭建相关平台账号,不仅方便学生在此畅所欲言对教育教学提出建议,而且教师也可以借助平台针对学生疑惑及时进行指导。最后,网络新媒体弥补了理想信念教育资源的短缺,缓解了大学生只能通过授课和书本获得相关知识的窘境。例如共青团组织的青年大学习活动和众多高校在其微信号发布的相关知识讲解,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求知需求。

1.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提高

传统的育人方式大多为理论性学习,内容相较实践课程较为枯燥,上课方式普遍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说教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利用网络中新颖的文字、视频、圖片等方式充实教育内容并且以大学生群体热衷的公众号和短视频等途径进行知识的传授,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使理想信念教育不必局限于课堂,在课下依然有渠道开展学习活动。此外,由于网络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等特点。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延伸到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通过讨论讲解,大学生不仅可以明辨是非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还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而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2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

2.1 网络信息日趋复杂难以鉴别

网络新媒体带给我们信息查询便利,丰富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相应的问题。首先,网络信息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其监管措施依然受限于多种原因无法监管信息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目前的信息过滤与分级还不完善。但是,如今网络新媒体已经连通各行各业,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当未经监管和过滤的信息直接呈现在用户面前时,对于那些信息分辨能力较弱的青年用户来说,这些信息难以鉴别对错,长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其健康“三观”的塑造。其次,网络信息传播具有时效性、开放性、复杂性等显著特点。许多网络社交平台均设置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专业板块,其中各个领域均有“粉丝”众多的“网络大V”。但是这些“网络大V”经常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对于某些社会热点事件的不恰当发声和不同群体用户在网络中处于无监管状态下的发言,促使互网络新媒体成了一个各种思想观点相互碰撞的场所,其中内容质量不仅良莠不齐,甚至在众多信息中夹杂着一些低俗落后的内容,甚至在某些思想观点的背后可能暗含着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糟粕。因此,当大学生面对网络新媒体中错综复杂的信息时,如何识别各种信息降低各方因素的干扰,如何保持自身“三观”和理想信念不动摇,这是目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需积极应对的新挑战。

2.2 理想信念教学方式有待更新

如今的大学生不同以往,他们的成长轨迹中打上了互联网的印记。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和其功能的不断丰富,网络世界对于大学生来说,它不仅是进行消遣的娱乐工具,还是从中获取知识开展网络课堂的学习产品。然而,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带给了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大多为理论性学习,内容相较其他课程较为枯燥,上课的方式大多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说教模式,但是网络世界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导致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使得大学生内心比较抵触传统的说教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交方式相较于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再仅满足于被动式学习,而是期望有更多的自主权和课堂参与感。当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发生转变时,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致使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陷入“他讲你听”的境地,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成果被削减。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怎样“对症下药”,是否可以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自主权”来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2.3 理想信念教育者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多数是由思政课教师来完成。因此,思政课教师承担了将网络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担。但是,在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有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受年龄和精力所限,对于互联网中每日出现的热门信息不敏感,学习网络新媒体技术不积极不主动。这导致网络新媒体和网络教育资源难以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枯燥,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了“古板”“枯燥”“乏味”的理想信念教育者形象。这疏离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降低了应有的教育成果。但是,近几年网络新媒体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个学科利用这一优秀的教学媒介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网络视频课程和教育公众号并获得了广泛好评。思政课教师也应紧跟时代潮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利用好网络新媒体这一优秀媒介,将其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

2.4 网络新媒体受众群体易于盲从

大学生群体是网络新媒体的重要受众群体。当前网络新媒体已经成为他们搜索信息、与朋友保持联系、展示生活方式和兴趣的重要渠道。但是当大学生处于多元化的互联网环境中时,受自身条件所限,易于被网络新媒体中某些新鲜事物或观点所吸引并在追逐了解的过程中,逐渐出现痴迷化倾最终陷入盲从之中。例如,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较少并且自身知识和年龄有限,信息分辨能力有待提高。在面对网络新媒体中海量的信息时,如果大学生没有学会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更易于盲目相信蛊惑性、新奇性信息,也容易在虚假不良信息的驱使下出现本位主义错误倾向。再加之网络是一个公开的空间,很多人随意的在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可能形成极端的对比,如果大学生群体缺少信息分辨的能力,那么很容易被舆论所左右陷入盲从之中或被其中不良信息所蛊惑致使其发表错误言论或产生不当行为。

3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构建

3.1 加强自我修养,提升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

大学阶段是重塑自身“三观”,确立正确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但是一些不法分子借助不同的网络渠道肆意传播不良信息,致使大学生群体易于被不良信息所误导,从而造成错误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同时,部分大学生自身意志力较差,在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约束后沉迷于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在面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时大学生应增强自我修养,进而提升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牢记自身的理想与信念。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通过阅读优秀中国古典文化典籍和马列相关书籍陶冶自身情操,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在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时以坚持独立思考不盲目、不盲从。同时以良好的自律意识合理利用网络工具避免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其次,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摒弃个人利益至上,将个人理想融入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中,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理念。最后,在网络中世界中应积极接触“正能量”文章信息,自觉抵制低俗内容。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一切信息以官方媒体为准。当面对各种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时,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观点为基础进行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

3.2 更新教学技能,增强理想信念育教者媒介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對理想信念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当代大学生群体大部分为00后,其特点为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兴事物,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新媒体不仅仅是娱乐工具,更是成为他们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如何根据大学生群体特点将互联网这一媒介融入课堂,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这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媒介素养,使其熟练地掌握新媒体技术。首先,当代大学生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主体仍是“年龄偏高”的老教师,他们虽然具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深厚的学术素养,但是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发散思维能力与当代大学生群体仍具有差异,从而无法根据当代大学生群体特点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相应调整。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应改变教师队伍年龄偏高的结构,多引进年轻教师,形成既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熟练应用网络新媒体这一优秀教学媒介,乐于接纳新事物的理想信念教育者队伍。其次,当前参与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不论年龄高低,应理性看待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打开眼界逐步地去认识和了解基本的相关技术,树立互联网思维,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切勿有抵触心理。再次,高校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更新自身的网络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克服学习中的技术障碍,将其熟练地使用并应用在课程教学中。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根据时代发展及时更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才能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助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展。最后,高校教师要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自身所教授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其不再流于形式流于表面,切切实实的达到应有的效果。

3.3 应用网络新媒体技术,拓宽理想信念教学渠道

近几年,网络新媒体技术凭借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与零售行业结合产生了如今火热的直播带货,与教育行业相结合产生了一批高水平优秀的网络课程,与公司会议相结合产生了如今必不可少的网络视频会议。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教育中应用新媒体技术拓宽其教育渠道,推动教育方式多元化发展。首先,各个高校应该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在平台中建立官方公众号,日常在公众号上面发布“正能量”文章,并且添加一些服务性功能。如查阅成绩、查阅课表等功能,以提升大学生对官方公众号的点击率,从而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相关文章的阅读量,长此以往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其次,要注重与学生群体在网络中的沟通交流。可以把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作为一个听取学生心声的渠道,并及时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收集学生对于学校的意见,深入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沟通。最后,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网络新媒体的相关活动,打造自身的社交平台账号,将网络舆论的主动权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对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发声,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大学生思维观念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网络世界中建立坚实的理想信念教育阵地。

3.4 完善法律法规,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

网络新媒体是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和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而网络舆情指的是网民在互联网中发表自身对社会某些热点问题的情感和观点。大学生群体整体呈现出情绪易波动、具有盲目性等特点,这使得他们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舆情引导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意识到网络舆情治理的急迫性,及时出台相应举措加强互联网信息的审查工作,提高各种不良网络舆情的管控手段。首先,要对网络媒体舆论进行有效合理的监督和管控。加强对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信息审核,引导网民发言趋向正能量,或者采取网络账号实名制的方式,让不良言论发布者心存顾忌。其次,应该利用司法手段加强对网络媒体舆论的管理。司法机关需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出台和完善互联网信息监管相关法律条文,将肆意编造与传播网络谣言的不法分子绳之以法。最后,有关部门要对社交平台中一些恶意造谣攻击政府政策和损害政府形象的文章信息进行批量审查。在面对互联网中的各种舆情时,相关部门要及时公布信息防止舆论发酵,同时对于网络用户的发言要以积极引导为主,法律手段为辅,共同维护好我们和谐稳定的网络环境。

4 结语

网络新媒体的变化发展对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方面,网络新媒体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发挥积极作用,扩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网络新媒体对理想信念教育带来的挑战也不可回避。面对其挑战,宏观上,提升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微观上,提升信息辨别能力,提高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拓宽理想信念教育渠道,最后形成合力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本领和能力,以高昂的姿态投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講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s://www.cnnic.net.cn/n4/2022/0914/c88-10226.html.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