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方向探寻

2023-08-29 15:11冒彩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知识点科技信息

冒彩娟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通常较为单一,很少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信息科技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学习知识点,但缺乏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思考,影响信息科技学科的教学价值。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明确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信息科技课堂中多方面能力进一步提高,凸显信息科技学科教学价值。

一、融入生活元素,培养学生的学习灵活性

因小学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不足,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生活与课程融合,使学生了解信息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拓展其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信息科技知识,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以及学会自主探索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科技意识,提高其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教师在进行《我们的信息生活》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彼此交流一下上课前获得了哪些信息呢?(早餐吃了什么?今年的课程有什么变化?早上上课铃没响?今天起床迟了……)老师在你们进教室的时候准备了一个信息,想问问你们谁收到了呢?”其次,教师播放一段清华大学校园风景的视频,让学生说一说在视频中都看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单个进行回答,引导学生看书、同桌讨论后再次进行回答,分类讲解在视频中出现的信息:文字、图像、声音、影像、气味等。再次,教师可以运用孔明借东风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利用天文地理知识通过勘测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推测出刮偏东风的信息,以此取得胜利。引导学生了解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就是信息,要学会灵活地将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然后带领学生认识一下交通标志。让学生想一想“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最后,教师给学生两条带有链接的信息,让学生看一看,怎样去分辨真假。其中一条是教师发的学生情况链接,一条是中奖的详细信息。随后,观看一条关于谣言的报道,让学生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谣言的存在?探究辨别信息真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真实有效地避免被错误信息所误导。

教师通过合理融入生活元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同时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二、开展项目式学习,提高教学的实操性

部分小学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信息科技教學时,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固定的,不会给予学生过多的自主操作机会,这样对学生掌握信息科技知识点有一定的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让学生不再受传统教学的约束。教师可以在信息科技教学中融入项目式学习,以此来提高教学的实操性。教师在设计项目内容时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不仅要注重课程教学进度,优化教学形式,更要在凸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有助于锻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上,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做好铺垫。

首先,需要思考怎样提高项目式学习的操作性。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用“有趣的事情”为主题,对学生进行询问:“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呢?你们希望将这些有趣的事情保留下来吗?”这个时候学生就会逐渐陷入自己的回忆中,并且会留下回忆的美好愿望,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分享。

其次,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项目式活动主题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课程讲解,并且给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项目学习方案,让学生结合“有趣的事情”的主题,根据座位顺序组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制定一个制作幻灯片的合理的方案。为了避免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部分学生直接引用其他学生的学习成果的状况,可以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在实施项目方案之前,将自身在小组中的责任进行明确,一部分学生可负责收集的工作,包括视频、背景以及文字信息等,其他学生则需要对收集信息进行整理,最终通过合作完成幻灯片的制作。

最后,在幻灯片制作完成后,将制作的成果展示出来,让全体学生对不同小组制作的成果进行点评,以此明确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学习优势和误区,让学生在吸纳其他人优势的同时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正,从而完成项目式学习目标。此项目式学习过程既能给每个学生充分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又能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更明确学生操作技巧和项目选取目的,有利于学生学习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提高。同时项目式学习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助力学生阶段性成长。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习经验的分享,达到优势互补的学习目的,但小学生信息科技操作水平有限,若一味地组织学生自主开展项目式学习,难免导致学生因难度过大而丧失学习动力。因此在制定小组项目实施方案后,教师还需针对方案细则进行审查并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观察每位学生学习状态,解决学生在项目进行中出现阻碍的问题,提高学生可操作性,强化学生执行方案的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采用Scratch软件,提高教师教学实操性

在常规课程的整个教学工作流程设计中,部分教师会较为注重强调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的全面传授,着重在讲解一些理论层面上的知识点,但是针对实际运用方面,教师却并未予以过多的关注,从而导致理论知识和实际两者之间的脱节,断层问题突出,阻碍了学员实际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掌握的基础知识不能获得有效的实际帮助,在实际运用中基础知识不能进行合理应用与扩展。因此,为了做到实际和理论的有效衔接,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Scratch软件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使其做到“温故而知新”,提高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实效性与实操性。

教师在教学“海龟作动画”知识点时,在开始讲授计算机网络游戏之前,可以先询问学生:“你们平时喜欢上网玩这几类的游戏吗?你们能够自己制作出来吗?”再指导学生:一旦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游戏的操作编程技巧,就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款电脑网游了。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Scratch程序,它真的就像是一种积木游戏,你可以一边玩积木游戏,一边去慢慢地学习编程。在教师的细心指导下,学生全部的学习注意力都被教师引导着回到了快乐课堂上来。教师用手机上的大屏幕给这些学生介绍一些由学生自己利用Scratch程序创造出来的动漫,比如永不停息的细胞形、悠闲自在的小猫咪等。受到动漫视频的强烈冲击,学生学习热情极大地被激发,产生了一种渴望创作出精彩动漫作品的渴望。在“海龟作动漫”的学习中,老师首先会引出一系列的知识点,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章节,所以对这些重要的概念和技能也比较熟悉。接着,老师会指导学生如何制作动漫,并且让他们动手实践,让海龟更加灵活多变。此外,由于小学生对自我管控的能力比较低,其经常因为外界一些因素而受到一定的影响,注意力不能够长期地保持集中的状态,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积极、放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爱上信息科技教学。

通过对Scratch的运用,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学习知识,而且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提高,从而提升信息科技教学有效性和实操性。

四、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是要将学生身上存在的潜力充分地挖掘出来。小学教师在开展信息科技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基础,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对学习问题进行自主思索和探究,促使学生的知识层次潜移默化地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信息科技教育重点不仅是学生对信息科技知识点的掌握,而是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创造出一种氛围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感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创作演示文稿》课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聊聊在你们心中有没有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东西呢?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我们的学校,我觉得我们学校自由舞台十分特别,各种活动也很有特点,所以老师制作了一个以外国语学校特色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演示文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相信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完成这样的作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把贴近校园生活的演示文稿整体呈现在学生眼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主题式演示文稿的掌握和印象。其次,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领学生再次观看演示文稿,让学生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和填写。

1.作品规划的主题是__________?

2.作品規划了________张幻灯片?

3.作品规划了__________块内容?

4.作品规划的重点突出了哪一板块的内容?

5.作品通过哪些表现方式或者素材来呈现主题?

6.作品风格比较统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然后教师随机挑选一个小组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观看,让学生分析一下这个小组的回答是否正确,通过欣赏和分析已有的演示文稿,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演示文稿的结构和规划进行了解和掌握,为学生自己创作埋下伏笔。最后,教师让学生创建演示文稿,规划主题封面。可以是具有特色的景观、美食、书籍、花、武器、风俗习惯等等,随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规划制定一个评价表。通过为每个学生创造出一种氛围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己的感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要增强课堂教学环节的丰富性,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的独立性,促进课堂学习质量的整体提升,对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和全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人格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信息素质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适时创新与充分优化,并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加强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变革、教学模式的优化与迁移、教学措施的探究与分析,构建更为多元、丰富的认知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积极投身对所学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与探究,为学生综合认知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知识点科技信息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订阅信息
科技在线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科技在线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