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课堂的综合运用

2023-08-29 15:11刘秀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化学探究实验

刘秀梅

化学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绿色理念具有引领作用。但由于初中生刚刚学习化学课程,他们对于化学本真及实践应用等理解并不全面、客观,甚至有些学生只看到化学现象的奇妙,卻不懂得思考化学过程、原理和化学本质的内涵。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推进,使初中化学教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期待,学校加强化学教研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倡导化学课堂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更灵活、更加实用的自主探索平台,真正将“以人自身发展为本,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等理念落到实处。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化学教师理应端正化学课程的育人观念,不仅要教好化学知识层面的内容,还应关注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能力的提升,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化学认知活动氛围,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品质和素养。

一、化学课堂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分析

(一)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课堂多讲少练缺探究

虽然化学课程改革已经得到全面推开和实践,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分析来看,仍有化学从业者思想守旧,不愿革新,形式上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课程实施,其实际无异于给课程呈现形式进行换位处理,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给教材内容搬家,起不到很好的灵感启发、思维诱导和答疑解惑的效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有的化学教师把主要课堂任务都放到理论常识的讲述和记忆上,在教学中总是一味地灌输与强化,给学生提供的反馈活动、探究机会相对较少,学生的化学能力得不到高效有序的锻炼。甚至仍有教师将探究性、验证性实验完全变成教师的自我演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细节把握不到位,对实验设计及过程分析很难有真实的化学体验和逻辑思考,很难形成创造性的化学学习品质。

(二)评价机制过于简单,重结果轻过程

在部分化学课堂上,教师只关注学生对化学概念、符号等常识内容的掌握效果,按照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分层设计,影响化学总体教学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化学认知习得过程,对化学本质的理解,对活动体验感知方式等掌握不足,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和因势利导,使化学课堂环节设计和知识架构有些混乱,有时课堂认知氛围不太和谐,大多时候都是成绩好的学生抢着发言,其他学生成了课堂的“旁听者或旁观者”。另外,化学教师没有建立起规范高效的评价机制,很多时候都是个人感情色彩掺杂在评价里,评价过后也没有进行跟踪和监督,很容易出现评价单一、评价片面等情况,重结果轻过程不高效,更不利于化学生态课堂的构建。

二、多种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运用

(一)营造化学课堂生活化情境,诱发学生对化学的认知动机

化学课程与生活生产关联较为紧密,生活中处处能看到化学的影子。在化学课程的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对生活资源、社会问题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化学认知欲,创设化学课堂生活化情境,帮助学生客观理解化学本真,培养其良好的化学感知习惯。有些教师认为构建生活情境就是为学生播放生活中有关化学应用的画面或者展示其实物,其实这只是我们看到的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指引学生将所学化学本真与生活生产相关联,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化学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所以,化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结合课程特点引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拓宽学生的化学视野,培养学生探究生活化学问题的思维意识,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比如讲述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时,有些学生只知道从颜色和气味上感知二氧化碳气体的特点,但是他们对于二氧化碳的其他性质了解的并不全面。教师让学生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都利用二氧化碳做什么呢?学生们经过思考得知,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可以做汽水,还可以做气体肥料。教师在屏幕上为学生展示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让学生先从宏观上了解二氧化碳排放,然后再通过统计图的方式渗透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给生活造成的危害。学生的化学认知兴趣即刻被调动起来,他们在生活情境中掌握了更多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而且还增长了生活化学经验。教师继续启发学生:那么我们应该能够为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做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的学生说节约用电、节约纸张,还有的学生说多植树。由此可见,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在学生内心生根发芽,也为下一步教学打牢基础。

(二)设计探索性课堂实验,夯实学生在化学课堂的主体地位

初中化学中大部分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对比探究和总结归纳出来的,只有学生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才能够达到深入学习化学的育人目标。以前,化学教师也设计了很多实验,但是效果并不太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内容固定不变,实验思路、操作形式封闭落后。所以,在素养育人理念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必须勇于创新模式,设计充满探究性、对比性和拓展性的实验,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化学求知需求,还可以展现学生的探索品质,让学生真正走进化学实验。

首先,化学教材中的实验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必须引起重视。但是如果重复做教材实验,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教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加工和改编,比如转换部分实验条件,更换一些实验用具,调整实验方案等,给学生提供动脑先思、动手探究、分享讨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力,增添化学实验的乐趣。

其次,要善于发挥化学经典实验的导向作用。在漫长的化学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很多经典的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包含了丰富的化学原理以及化学家的智慧。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化学家”,运用现有的设备和自制学具去模仿化学家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不断地对比分析和分享讨论,实现化学知识的共享与融合。这种教学策略还有利于教学共同体的构建。

再次,化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开展课外实验。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地域资源、社会资源等设计多样化的课外实验,不仅能够学到化学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还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探究热情,更加地清楚地知道“学无止境”的本义。

比如在设计探究课程溶液酸碱性的检验一课中,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酸和碱,所以他们对溶液的酸碱性极为感兴趣。但课堂时间有限,又不能让学生对每一种溶液进行酸碱性的检验。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自制酸碱指示剂,做成后自主检验家中的洗发水、洗手液、陈醋等酸碱性,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实验探究。学生懂得色素在酸和碱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所以他们选用紫甘蓝的叶子来提取色素,再使用酒精、纱布等制作简易的酸碱指示剂,培养其热爱生活、热衷探究的情怀。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势,降低学生对化学本真理解的难度

如今网络已经深入到化学课堂认知和化学探索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优势,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善于整合网络平台,激活化学课堂氛围,降低学生对化学感知的难度,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期许。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不是万能的,有些教师过度依赖网络授课,无论化学课堂上教学是否需要,都为学生播放网络中的电子课件或者微课视频,导致学生出现认知上的障碍,对化学失去原有的好奇和期许。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好规划和调整,树立正确地用网意识,带领学生一起探寻化学的本质,优化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

由于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不同,学生在化学预习环节存在很大差距,有些学生预习时不得章法,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会预习,导致上课时跟不上教师节奏。所以教师可以制作电子导学案,通过打卡的方式让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目标。如果学生仍然存有疑问,可以在电子导学案中做好标记,拿到课堂上向教师请教,消除學习中的困扰。有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不宜在常规实验室或者教室中完成;还有些化学实验反应太快或者太慢,学生不宜观察和记录。针对这样的情况,化学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搭建虚拟化学实验探究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化学实验室里完成这类探究任务。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逼真的实验感受,还能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顺利完成预定实验目标。而且虚拟化学实验室还具有错误提醒功能,当学生做实验出错时,系统会通过声音或者文字等方式发出错误提醒,这样学生就可以及时更正实验操作,避免发生化学实验事故。

(四)鼓励全方位化学阅读,培养学生沉浸式的化学阅读品质

在化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习惯于将课堂时间安排得非常满,很少给予学生阅读的机会,也没有给学生提供阅读的建议,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淡忘化学阅读,不懂得自己搜集、总结化学知识点和能力点。事实上,阅读并不是文科的专属,化学同样需要深度阅读。只有学生认真阅读化学教材和课外资料,才能够从字里行间找出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运用化学知识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化学阅读,不仅要在课堂上留出阅读的时间,还应为学生推荐优质化学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阅读计划,实现沉浸式化学阅读,巩固其化学基础。

在阅读化学教材的时候,并不是走马观花地看一遍就完事,而是要抓住重点,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粗细的墨迹做出标注,一边读一边批注,这样阅读才能更有价值。在阅读教材后,教师鼓励学生为本节课知识绘制思维导图,这个过程是知识的回顾和整合过程,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和整合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绘制单元或专题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构建化学模型。

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优质的化学网站、化学公众号、化学APP等,这些都是学生阅读化学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每日一读、每课一读的习惯,读完以后及时思考,经过日积月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分享自己阅读的收获,在不断地借鉴和互动中,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升,让学生在读思中自主培养化学阅读品质。

(五)实施多主体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共同进步

单一的考核式化学课堂评价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容易割裂师生之间的感情。新时期课堂评价必须走出教师“一人独大”的局面,实施多个主体的协同评价,体现评价的多样性和客观性,使学生的内心受到鼓舞和启发,享受参与化学课堂互动的幸福感。还要善于借助技术手段开创新型评价方式,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感知,让学生吸收化学新知识,增长化学新技能,使化学课堂活动更加合理化。

化学课堂上教师要听取学生的心声,力争做到一人一策。当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自我评价时,教师和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可以在学生发言后做出评价,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当学生评价教师的时候,教师要虚心接受,并且做好记录,还要为学生做好表率。教师要组建班级群,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化学课堂评价中,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里学习化学的情况,包括化学家庭实验设计与完成情况。还可以让家长到学校来,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者邀请家长走进化学课堂,努力寻求家校共育在化学课堂评价上的新思路。另外,教师还要利用教学系统进行评价,接收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信息,建立起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当学生在系统中完成实验设计或者习题检测后,系统会自动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且给出合理的分析和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系统的反馈进行综合点评,能够使课堂评价更人性化,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综上诉述,学习初中化学课堂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化学的教育力度。今后更应该坚持生本育人理念,重视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拓展学生学习过程的宽度,将学生的认知引向深处,发展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化学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