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08-29 15:11张伟芬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水循环河流长江

张伟芬

大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常规高中地理课时教学模式,将地理知识整合为一个整体的学习模式,是一种新颖的学科思维,能够深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在大概念指导下,教师从中提取出“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探究河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课时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实现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知识的整合与重组,在情境中完成核心问题的探究,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大概念思想指的是将地理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调整,在大单元主题引导下借助情境教学和问题设计探究主题内容,深化学生对地理大概念的理解,深度掌握地理单元知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能力发展。高中地理学科中的大概念体现着地理学科的本质,来源广泛,根植于地理规律与原理。学生在大概念视角下分析人类的活动,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指导人类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教师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资源,设计驱动问题链,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形成人地协调观,发展地理综合思维,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概述

基于大概念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不只是对教学内容和顺序的设计,更是对知识结构的重构,将地理学科知识的纵横关系展示在师生面前,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原理与真实具体的生活现象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提升高中地理整体教学质量。

在众多地理大概念中,影响人类活动的主要因素是水流与地形,本文主要从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将人地协调观融合在课时教学中,借助多个单元中与河流地貌以及人类活动有关的教学知识构建教学内容。学生在大概念指导下通过情境和问题具体分析地理问题,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了长江,并且让学生对长江的来源、长江的河流地貌类型、长江的洪水灾害及其防治措施、长江经济带战略进行综合学习与分析,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地理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依托课标要求重构单元,确定引领性学习主题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要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进行,教师在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既要与教材紧密结合,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水平。教师根据大概念在高中地理中的体现,从中提取“人地协调观”概念,结合高中教材中与“人地关系”、“自然环境整体性”等单元知识完成大单元教学主题的确定与设计,通过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单元设计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大单元设计主要包含四个课标要求,主要概念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协调统一。单元主要对长江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探究,其涉及地理知识包括水循环、河流地貌、洪灾成因与防治,还有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水循环的过程通过示意图的方式进行说明,分析水循环的意义,初步感知水循环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长江为例分析长江水的来源、流向、长江与人们活动的关联。

河流地貌影响着人类生活的选址和农业种植,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和交通方式,学生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方式判断河流地貌,说明地貌的主要特征。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引导学生沿着长江的流向欣赏地貌、欣赏人文,探究人地关系。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仅有积极的方面,洪灾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较大,学生在研究河流的过程中也要对洪灾的成因、造成的影响以及防治方法等进行分析,引发学生对洪灾成因以及人与河流关系的思考。在大概念指导下,教师为学生介绍国家某重大发展战略,组织学生搜集资料,探讨分析,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地位和价值进行总体把握。

(二)制定素养导向的单元学习目标及成果表现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向标,教师设计的单元学习目标要以新课程标准和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为指导,在融合中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包括视频展示、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将地理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等核心素养要求渗透在教学中,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概念指导下实现课堂教学目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在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散在四个课时中: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分别为绘制长江流域的水循环示意图,指出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水循环中的水圈组成部分;分析水循环中每个环节与植被之间的影响;举例长江水域人類的活动,分析人类活动对长江水循环的影响。第二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分别为通过实验演示河流与地貌之间的关系,在浏览长江情境中以小组的形式分析讨论河流地貌的差异以及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第三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多种多媒体资源分析洪灾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文,结合长江地貌分析长江流域洪灾的防治举措。最后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在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例子中分析发展的优势和长江经济战略带的生态环境现状,在辩论中形成经济与环境同步发展,生态优先的认识;借助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案例探究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形成人地协调观。

(三)驱动式问题引领,贯穿挑战性学习任务

大单元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以单元主题的形式将与单元主线有关的要素进行整合,通过一系列探究性、实践性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认知深度,构建系统知识框架。单元教学的核心问题需要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借助真实生动的情境问题驱动学生思考,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有效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需要思考才能深入,需要在解决中提升实践能力。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驱动式问题,引导学生在问题链指导下探究单元知识,开展有意义的探究活动。

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以长江流域的禁渔公益广告作为导入,为学生设计问题情境: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之一,现在却呈现“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已经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人类要如何与河流共生共存?在问题的设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第一课时的学习。通过文字介绍,学生了解到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9600亿立方米。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绘制长江水系的水循环示意图,分析长江所属流域的水循环类型,然后思考教师的问题:1.长江之水何处来?说出长江的补给方式,了解地球水圈的组成,以及陆地水体的主体;2.长江水流往哪里了?还能回到陆地吗?通过什么方式回来?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列举长江沿岸人类活动,比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并且分析其对水循环的影响,回答教师的问题:植被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水循环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关系,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情境,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踏上长江河流地貌探究之旅,引导学生掌握河流地貌的类型、特征,掌握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长江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景观图、长江流域卫星影像图,让学生找到长江“夔门”风光和长江中下游“鱼米之乡”,并且说明属于什么地貌,是如何形成的?讨论长江流域卫星影像图中,上游、中游、下游、河口处的河流地貌类型、特征及成因。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并分享成果。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让学生举例说出长江流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地形地貌的关系,在河流与人类活动的联系中掌握人类开发利用河流的方式。在探究活動中,教师以长江上游修建的三峡大坝为例让学生探究大坝修建对长江三角洲产生的影响。在这些教学活动开展与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形成地理实践力,获得综合思维的提升,形成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

在第三第四课时教学中,教师分别让学生对照1998年长江洪灾有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洪灾形成的原因,思考如何科学应对洪灾,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了解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长江洪灾防治中的作用。借助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还是“保护生态”展开辩论,思考如何让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天蓝、地绿、产业优的生态廊道;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环境相处,然后总结本单元的主题,形成人地和谐观念。

(四)以表现性、持续性学习评价检验学习效果

在基于大概念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学习评价也要从单一转为多元,从静态转为动态,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大单元教学评价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是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结构以及核心素养。

在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大单元教学评价中,教师针对长江沿岸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有哪些影响、如何科学应对洪灾,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探讨河流地貌如何影响人类活动等几个核心问题以及一系列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究。在探究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引导下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个人评价环节、小组互评环节以及教师评价环节,让学生对个人的能力、技能、态度、情感等形成全面认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是将地理知识进行结构化和情境化的一种科学教学方式,是将地理宏观概念融合在各个知识点中,帮助学生完成地理知识框架的构建,深化学生对地理学科认识的有效教学方式。在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中,学生运用情境和问题探究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掌握多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大概念下地理知识重构和组合的关联,借助大单元主题教学渗透大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形成。

【本文系贵港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编号:2023010)的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水循环河流长江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长江之头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当河流遇见海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太阳能水循环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