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种途径 渗透劳动教育

2023-08-29 15:11梁楠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家务劳动英语教学

梁楠

为全力推动新时代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出新时代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树立劳动意识,掌握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是人生活中最本质的活动,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通過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在英语学习中锻炼劳动与创造能力,培养出勤劳、智慧而勇敢的接班人。英语作为当前中小学的主要课程之一,需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了解劳动教育渗透的意义所在,并且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指导方法,能够在英语教学中弘扬劳动精神。

一、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一)促进“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落实

“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将培养兼顾“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人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小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不仅承载着知识教学的责任,更加需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小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从学科特点出发,发现英语课程教学符合教育改革的思想与方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淡化学科的界限,能够从多角度、多渠道地融合劳动教育内容,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实现劳动教育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得潜移默化渗透,促进小学生劳动意识的生成以及劳动行为的发展,以劳动教育的渗透推进五育并举育人目标的落实。

(二)能够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灵魂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跃式发展,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代替了人类的劳动,让人们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轻松了,如AI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类的体力劳动,但是先进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负面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如小学生在家庭、社会中劳动的机会变少,价值理念追求出现偏差,许多学生在不会劳动、不爱劳动的发展下,容易产生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甚至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这是教育需要牢牢抓住的灵魂,劳动教育不仅教会了学生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以劳动为载体塑造人、培养人,引领学生形成端正的劳动态度、正确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是立德树人的使命。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有助于彰显立德树人的教育灵魂,建立以“劳”育“德”“体”“智”“美”的目的。

(三)有助于小学生形成优质的劳动精神

众所周知,在以往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将教学关注点放在提升考试成绩上,对于学生成绩之外的其他非智力因素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虽然考试成绩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状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基于劳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可以促进教师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转变,促使学生在融合了劳动教育的英语学习中,树立了热爱劳动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成果、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优秀的精神品质,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劳动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

(一)立足教材内容,挖掘劳动资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材料,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教师认真地研读教材,能够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保障后续劳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译林版献小学英语教材在编写中,以新课标为依据,坚持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具有单元主题鲜明、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其中包含了许多贴近生活,与劳动主题高度相关的教学主题,只要教师认真地解读教材,一定会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劳动教育资源。

三年级上册Project 1 《My family and friends》中要求学生制造家庭之花,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这一单元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用餐的礼仪,在用餐前帮助父母做饭,在用餐后主动收拾碗筷;在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这一单元教学中,引领学生围绕帮助父母做家务开展话题讨论,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做家务的意识与习惯;在六年级上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中,通过保护环境的主题活动参与,可以帮助形成主动维护周边环境,看到垃圾能够主动捡起来,用实际行动让身边的环境更加整洁的劳动思想,认识到美丽的环境营造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在六年级下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教学中,通过讲述主人公Tina邀请她的好友小鸭和兔子到家中做客的情境,展现了Tina整洁的房间和客厅,令小伙伴们赞不绝口,当他们走进Bobby的卧室时,发现他的房间杂乱无章,玩具扔得到处都是,通过这样的故事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启示,认识到我们要向Tina学习,做一个爱整理房间、热爱家务的好孩子。以上,都是英语教材中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小学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资源意识,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出合适的教学素材,并结合单元教学渗透劳动教育,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从而促进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以及劳动素养的共同发展。

(二)创设劳动情境,激活劳动意识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发学生对于劳动的思考,激活学生的劳动意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小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选择劳动元素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劳动就存在于生活之中。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劳动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高度相关,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以及实物等创设劳动情境,调动学生产生参与劳动的热情。

如在《Chinese festivals》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创设劳动氛围,为学生打造充满劳动欢乐的学习环境。比如,在《Chinese festivals》一课的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了一组五一劳动节,劳动人民耕种的图片,图片中有老奶奶脸上带着笑容,在田地里洒下了玉米种子,有农民伯伯开车,在水田里种下了一颗又一颗的稻苗,这些稻苗听话急了,它们排成了整整齐齐的队伍,丝毫不畏惧阳光、风雨,笔直地站立在水中,最后一张图片是农民手里捧着丰收的粮食,喜不自胜的场景。在图片展示之后,要求学生思考:(1)Where does every grain of rice we eat come from? (2)What other labor do you know?(3)Why does the country set up May Day?(4)Do we also need labor?促使学生形成劳动意识,认识到每一个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劳动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组织课堂活动,提升劳动技能

劳动教育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不能只是停留在思想或口头上,因此在小学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思想为领航,以课堂为主战场,以实践为宗旨,为学生提供劳动活动参与的机会,促使小学生在劳动活动的实际参与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获得劳动技能的锻炼。课堂实践活动的参与,可以为小学生带来真实的感受,学生们在真实的劳动环境下,会受到同学、老师身上的积极劳动精神所感染,主动地参与劳动活动,认真地学习劳动技能。

如在《Happy New Year!》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每年过年的时候,家里的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是什么,在我国春节这一重要的节日中哪些习俗等等,学生们很容易想到包饺子、贴春联、扫房子等,那么此时教师可以借助春节的主题布置动手实践的活动,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一组负责贴春联,一组负责打扫卫生,一组负责包饺子,保证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实践活动参与完成之后,要求学生们谈一谈活动感悟,说一说中国春节与西方圣诞节的区别,促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的节日文化以及人们身上的劳动精神。在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中,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Happy New Year!》单元主题的了解程度,从中感悟中华文化的精髓,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拥有更多操练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的优秀品质,这种优秀的品质需要新一代青少年继承与发扬。

(四)关联现实生活,养成劳动习惯

虽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实践活动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但是课堂教学的实践毕竟有限,教师既要完成英语知识点讲解的任务,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劳动机会,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为了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师应采取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的教学方式,以课外实践活动布置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劳动空间与时间,学生们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尝试各种劳动,从劳动中锻炼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做到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感悟劳动的现实意义。

如在《Would you like a pie?》一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次制作馅饼的任务,教室内并不具备完成此次活动的条件,一方面没有那么多的炊具,另一方面同时使用过多的电器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学生自主从超市中购买食材,选择自己喜欢的馅饼完成制作任务。因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在制作餡饼的过程中应寻求家长的配合,家长与学生共同完成馅饼的制作任务,既拉近了亲子关系,也锻炼了学生做饭的技能。吃到自己制作的美食,会让学生品味到劳动的成就感。又如在《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做家务的任务,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做家务的过程,说一说父母平时是怎么做家务的,在劳动中认识到有些家务是可以看到的。比如叠被子、洗衣服、扫地、擦地等,还有一些家务是不容易被看到的;再比如掉落在垃圾袋下面的食物残渣、永远都在清理的灶台、卫生间的边边角角等等,促使小学生在家务劳动的参与中,感受到父母的辛劳,认识到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承担起家务的责任,做到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减轻家务上的负担,在长久地坚持中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教师应积极地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劳动元素,开发劳动教育资源,探索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发挥出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功能,促使小学生提升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最终实现劳动育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家务劳动英语教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