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备考作文语言提升策略

2023-09-10 21:46姜恩华
作文新天地 2023年14期
关键词:广播站课间语言

◎姜恩华

中考临近,作文自然是复习迎考的“重镇”。在考场作文许许多多的关注点中,作文语言是较难快速提升的一项内容。奈何语言对于作文的重要性又极大,你想,在炎热燥闷的夏天,对于机房里临“机”阅卷的老师们来说,遇见一篇有着好语言的作文就犹如吹来一缕清风,令人心旷神怡。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是思维的亮片,步入考场,自然非得“精心打扮”一番不可。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跟着课文(经典)学创意、写作,到课文中寻找类似的可借鉴之法,提升语言,点亮语言,应该是“初三党”在现阶段语言提升最高效、省力的“妙招”之一了。

真招藏在眼熟处

譬如,跟着课文学用词: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到铁道边,慢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过铁道,要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这段话中一系列的动词精确地写出了一位肥胖的父亲爬月台的艰难,传递出的是厚重、深沉的感情。辅以对“蹒跚”“慢慢”等修饰词的关注和揣摩,我们会发现语句的锤炼所能达到的丰富意蕴,以及其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富有情味的效果。在相关课文阅读中,我们不妨多关注叠词、褒词贬用、贬词褒用、大词小用等特殊的用词之法,为自己的语言注入精彩。

再如,跟着课文学修辞: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

……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刘成章《安塞腰鼓》

就是一个普通的排比手法,在这里被“玩”出了万般花样:可以将喻体前置,将长句拆解为极具节奏的短句,紧凑不拖沓,借此渲染打击安塞腰鼓时活力无限、惊心动魄的场面;可以在每一句中都呈现一组反义词,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突出安塞腰鼓奇伟磅礴的力量;还可以将长句拆分成词组,形成语义相关又互为对比的词组结构,表现出安塞人与命运不屈抗争的精神……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更不要说,在“修辞手法”这一“哆啦A 梦”的语言宝库里还有比喻、拟人、互文、顶针、夸张、通感、对比等“十八般武艺”,在备考之时不妨多到类似《春》《紫藤萝瀑布》《列夫·托尔斯泰》等文笔优美、修辞运用精妙的课文里去找一些例句,细加揣摩。

又如,跟着课文学细节描写:

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 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夏浩然 樊云芳《“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尽管是一篇新闻特写作品,但这篇文章却为我们学习细节描写提供了极佳的范本。短短1.7秒的跳水过程,却因作者写作时气氛的烘托、慢镜头式的拉长而生动、丰富不已。细节描写的语言应该是展示的,把鲜活的画面感呈现给读者,而不仅仅是叙述,这很重要。

还比如,跟着课文学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吴伯箫《灯笼》

这段关于祖父与灯笼的回忆中,先叙述祖父在夜归途中讲故事,娓娓道来,饶有趣味;再描写深夜村犬迎归主人的情景,富有情味;最后画面定格在灯笼映照下的庭院,情感充分蕴蓄,直接抒发。语段用多种表达方式传达出温暖隽永的情感,令人回味。

你看,课文里的例子如此之多!咱们在最后备考阶段时,可千万别忘记这一手边的便捷资源,不妨多加揣摩,提升学习的效率。

求新还应寻根源

我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写“课间十分钟发生了什么?”的小片段,满以为这“欢乐好时光”写出来的文字会精彩纷呈,但结果却多少有一些意外——

片段1

这时,班中的同学会不由自主地聚到一起,有些在聊上个课间没有聊完的游戏攻略,有的则互相侃大山,有些同学似乎“很不友好”,任何一句开玩笑的话都会成为“导火线”,然后就到了互相干瞪眼的环节,不过,过一会儿两人又哈哈大笑了。

片段2

同学们纷纷放下了手中的课本,开始干起自己想干的活来。有的同学坐在座位上,争分夺秒地做作业;有的同学则聚成一团,聊着自己所感兴趣的新鲜事;有的同学拿着自己的杯子,慢悠悠地准备去灌开水暖和暖和早已冻僵的身子……

课间玩得精彩不等于能够写得精彩,文字并没有传递出他们的心声。十分钟的课间是一个热闹、混乱的场面,要写这十分钟,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笼统记叙显然是不得要领的。于是,我让学生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位导演,将课间的情景拍成一段视频,按照上面所列举的片段(脚本)拍出来是什么感觉?大伙儿很快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其实就是这个小片段写作的“牛鼻子”,写作时不应该只是想着如何调度语言,而应该溯源而上,思考如何通过语言更好地实现场景的呈现,让读者感受到场景中的状态。这样自然会开始思考场景描写的主次、详略和点面问题。

片段3

下课铃声终于响起,还不等老师说完“下课”二字,同学们便个个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地冲到教室外去。看看教室里边,哄笑的哄笑,打闹的打闹,有几个“学霸”仍在做作业。最引人注目的是围在讲台上的一圈哥们,都在弹卡,你弹过来我弹过去,定要分个胜负。个别输了的却还不服气,耍上赖了,被众人一下子扯了出去。唉!战场过于混乱。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位小“发明家”。一对同桌,拿起了电学实验器材,你搭一个灯泡,我拉一根电线,不一会儿,小灯泡就亮了。此时,一个拍手称快,一个红光满面,二人的眼睛早已笑成了一条缝。当然,也少不了一些正在浇花的“文人雅士”,一边浇,一边还用手指去拨一拨泥土,生怕花儿受到伤害。

当然,除了考虑场面描写的主次、点面等问题,他们还会思考如何让镜头(写作)来传递精彩,把细节做足,写出细节中的精彩,让读者能管窥课间的欢乐。

片段4

环顾四周,位置上只有星星点点的几个,这就是所谓的“学霸”?其实不然,看他们一个个像猴子似的挠着脑袋,眼睛贼溜溜地打着转,像小偷似的东瞟西瞄,身体虽然还藏在桌子下面,但早已按捺不住。这么典型的动作,一定是作业没补完!看着他们渴望而又可怜的眼神,令人捧腹。

再看看教室后面。男生们正热火朝天地拧在一起。看看这位,衣服上似乎还有一个脚印,左手不停地挥动着,右手紧拽着别人的帽子,脚奇怪地扭曲着,似乎还挂了一只脚在别人身上,真让人捉摸不出他是怎么站立的。再看看那位,双臂像钳子似的紧紧夹在前者的大腿上,脸涨成猪肝色,还露出一脸坏笑。

咦?怎么突然安静了?——班主任来了!!

再以2020 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为例,文题要求考生就加入或创建社团写一封申请书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例文:

致张老师的一封信◎王梓默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高一的学生。今天冒昧给您写信,是想申请创建校广播站社团。高一学业紧张,学科增加后压力不断涌来,当我听说我们学校还没有广播站时,不免觉得有些遗憾。

初中时我就是学校的广播站成员,还记得在改稿时有审稿老师的帮助,我学习到许多精妙的表达;剪辑时有信息老师的支持,我学会了快速使用软件降噪修音;下课时更有同学的关心,主动帮我担负课代表的职责,帮我检查上交作业……广播站就像是我的“第二课堂”,从中的许多受益相信在高中以及今后都会给我很大的助益,这些美好令我久久回味。

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听众,同样可以感受到来自声音的温暖。有这么一期节目——“青春的烦恼”,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我的好朋友对自己的成绩一直不自信,当听到节目中小主播的事迹时竟低声哭泣起来。这是心灵上的共鸣啊!从那之后,她尝试用节目中推荐的学习方法去调整,成绩获得了可喜的进步。我想,高中学习生活紧张有余,还需补上关爱的温情,让同学们能在课间闲余释放心怀。广播,仿佛是一台古老的留声机,厚重有力地传递出爱的电波,唱响我们青春的旋律,这是我对校园广播站虔诚的坚信。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张老师,记得开学典礼时校长曾经寄语我们要充实自身的知识面,关注我们这个时代。在这样一个信息杂糅的时代,各种娱乐节目和负面报道扰乱着我们的视野,我们就如大海中漂泊的船只,很容易迷失方向。我想,校园广播站的推送,就可以专注于名家名篇、新闻时政和身边的感人事迹。就像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批批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面对时代的召唤,以悬壶之术和大爱精神奋斗在抗疫一线,点燃生命的希望。他们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楷模,而广播站恰好可以成为传递这些正能量的思想阵地。

张老师,我为创建广播站社团也做好了相应的规划。希望能与您面谈交流,不知您是否方便?还请多多指教,衷心希望您可以采纳我创建校广播站社团的建议!

此致

敬礼!

学生:杭晓舟

6 月26 日

读完全文我们发现,作者显然对社团生活有着亲身的经历,选择了自己比较擅长的内容、独有的生活体验。我们重点来看她是如何去说服张老师的——

与大力强调社团的重要性和陈述自己的构想的“晓之以理”相区别的是,作者选择先用自己的故事、经历去“动之以情”,分别讲述了自己作为广播站成员的受益、作为普通听众的感动以及作为一名关注当下的高中生的使命感。甚至,作者还“搬”出了开学典礼上校长的讲话来增强自己说理的分量。“校长的寄语”有可能是她的胡诌和想象,但这样的“编写”背后正是作者睿智的写作策略意识。文中,作者的三个讲述中构建起的还是一个层层递进的逻辑,从自我到他人再到全体,从个人“小我”空间再到社会“大我”世界,由小到大,由浅及深,从感性走向理性,运思不可谓不巧妙!

此外,作者在书信中措辞运用妥帖,极有分寸感。开头提出申请时,对于学校没有广播站,不是表达不解与生气,而是说“有些遗憾”;结尾时不是戛然停笔,而是告诉张老师自己还有详细的规划、希望面谈,且用征询的语气请求再一次的交流。

文章写作之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古人常说“情动于中,言发乎外”,要强调文章的章法布局,不是没有道理的。没有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读者意识的建立、写作目的的明晰,要想生硬地运用写作语言的技巧,就会如同金庸《天龙八部》里习得盖世武功“六脉神剑”却时灵时不灵的段誉,岂不可笑?

猜你喜欢
广播站课间语言
星球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星球广播站
语言是刀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