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探讨

2023-10-24 21:24张寒梅
求知导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创新性教学音乐教育小学音乐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等问题,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探索和应用创新性的方法和技巧来改善小学音乐教育,成为小学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为研究对象,阐述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意义,分析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音乐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概念及其实施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音乐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列举,分析了教学技巧,旨在为小学音乐教育提供实用的教育经验和指导,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育;创新性教学

作者简介:张寒梅(1985—),女,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小学音乐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探索小学音乐创新性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小学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的重要课程。小学音乐教育的第一要义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其音乐天赋。学生通过学习音乐知识、接触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多种乐器,了解不同音乐的风格,也可以在合唱、器乐演奏等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这都有益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音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也越加凸显,需要教师深入分析,研究解决之道。

首先,小学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等方面还存在单一、传统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部分教师只注重传授音乐知识,而缺乏对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前沿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其次,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力量安排有待优化。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部分学校在师资力量的安排方面不够完善,有的学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甚至让非专业的音乐教师来担任音乐教学工作,这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最后,小学音乐教育模式未能及时更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弊端明显,但是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讲授或单纯教学生唱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学习,缺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互动。

三、小学音乐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概念及其实施意义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因此,探索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成为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被认为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1]。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生的需求,采用新颖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特点之一是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具有以下几方面积极意义。

其一,强调主体意识。应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使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性,促使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其二,注重多元化。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不同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其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环境对学生进行深度渗透[2],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进一步发展思维、联想、想象等多层面的能力。

其三,体现个性化。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方案,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基于个性化教育理念,教师能够依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能力。

其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应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深化他们对音乐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享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四、小学音乐创新性教学方法列举

创新性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學生积累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3]。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实施创新性教学。小学音乐创新性教学方法十分丰富,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科学选择。

(一)音乐情境教学法

音乐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情境中,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同时深化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提高他们音乐表现力的教学方法[4]。这种教学方法以情境为载体,通过多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情感、认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非常有效。

对于音乐情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1)创设音乐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听一段故事,或者观看一段视频,以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音乐。(2)开展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音乐游戏,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视唱练耳训练和节奏感练习,利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3)进行合作表演。在音乐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比如表演一段舞蹈或者合唱。通过合作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同时提高自身的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4)进行音乐体验。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用触摸、敲打等方式感受音乐,比如让学生用触摸的方式感受钢琴键盘,用敲打的方式感受鼓膜震动的感觉。

(二)团队教学法

团队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小组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在团队教学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应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同时小组也需要通过协作来完成任务。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协作任务。例如,在教授歌曲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每个小组成员唱一句歌词,并合作录制音频。此外,在团队教学中,教师需要扮演好指导者和协作者的角色,为团队成员提供指导,指导他们使用正确的练习方式,帮助他们理解音乐知识,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协作。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小组活动,鼓励团队成员互动和合作;还可以定期对团队进行评分,并对表现出色的成员进行奖励和赞扬。

(三)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记录、分析音乐教育案例,让学生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和体会音乐学习乐趣的过程和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技能和创造力[5]。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理论知识。教师需要选择一些有趣和有吸引力的音乐教育案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音乐理论知识。教师也可以基于某个学生的音乐表现,或者选择他们表演过的音乐作品作为具体的案例来解释音乐理论知识。教师要详细地展示案例,结合实例解释音符时值、节拍等音乐理论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案例中涉及的音乐理论知识。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关于音乐理论知识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如何理解三拍子音乐的拍子长度?如何理解音乐的和声?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复述案例,展示他们的音乐知识,以检查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注意总结案例涉及的知识,并要求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具体的练习。

五、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创新性教学技巧的分析

(一)注重教学的个性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个性化非常重要。音乐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还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素养和提升其综合艺术素养[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以通过个别指导、小组合作、音乐演出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和学习需求,而后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根据学生的兴趣、音乐能力和学习风格,制订个性化的活动方案,让学生能自由地探索和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地域音乐和世界音乐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和风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注重教学的互动化

教学互动方式比较多样,包括口头讨论、小组活动、案例分析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的互动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进他们理解音乐知识并开展合作。互动式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之间开展互动,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动,理解音乐作品;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问题,提升课堂的活跃度和互动性;还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个性化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三)注重教学的视觉化

教学视觉化是指以多媒体技术和设备为辅助,提升教学的直观性,让音乐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来呈现音乐内容,直观地向学生展示音乐知识,让学生快速地理解歌词和熟悉旋律,使他们更高效地掌握各种音乐技能。视觉化教学可以应用于音乐理论知识教学、歌曲讲解和技能训练等方面。

(四)注重教学的游戏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游戏化是指将教学任务和过程转化为有趣的游戏,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游戏,如设计歌曲填空、音乐填空、音高比赛、节奏感测试等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在游戏中体验和探究;也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如让学生用乐器演奏自己喜欢的歌曲、让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之类的游戏任务,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此外,教师可以进行游戏化的评价,如开展学生歌曲填空的准确率测试、学生音乐表现的自我评估测试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测试和评估。

結语

总之,小学音乐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技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佳.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探析[J].北方音乐,2020(3):208,210.

[2]杨清霖.基于新形势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1(4):82-83.

[3]王海娟.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天津教育,2021(3):128-129.

[4]张斌.创新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3(1):120-122.

[5]辛全玲.基于小学生音乐创新素养培育的路径探析[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305-307.

[6]朱红霞.小学音乐教学激发学生思维创新的方法[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2):118-119.

猜你喜欢
创新性教学音乐教育小学音乐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精神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精神
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的策略与实践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