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研究

2023-10-30 20:00法如克·马合木提阿依登古丽·阿曼台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1期
关键词:综合管理一站式

法如克·马合木提 阿依登古丽·阿曼台

摘 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体系的建立,将上级领导、组织、管理者和服务者的权力集中,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结合高职院校的建设、团学、学工、教育、后勤保障等方面可支配的资源,积极地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构建全员,整体的教育氛围,掌握学生的成长、发展目标和要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本文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助力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全面提升。

关键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29

0 引言

受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学生受社会层面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给学校学生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应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现代化发展工作,以信息管理现代化发展为主要手段,以高职院校学生为管理和服务的主要对象,进一步优化学生社区整体综合管理模组,进一步提高社会模块在组织协调公共服务、健康生命保护、教育、文化建设工作、心理救助、学生行为等领域方面的作用,实行模块嵌合,构建教育合作能力,以期达到更好的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学生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1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制度的形成

“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模式应当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够有序进行,其中包含党建工作管理制度、寝室日常生活制度和学生社区活动制度,保证每个学生在开展党务工作时遵守规则和运作标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党建工作管理制度是其发展的核心,它不仅确定了学生社区的发展和管理运营,还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提供了基础性的管理保障,包含居住、治安、交通、水电、公物设备,以及学生宿舍管理办法等,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保障。

2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面临的困难

高职学生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存在着不够及时,不够完善等问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的时候,部门和部门间易发生相互推诿;学生社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不明确,导致高职学生社区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开发时间较短,普遍缺乏社区管理意识,对于高职学生社区管理目标和原则等纲领性理论在理念上不够重视且模糊不清,不能上升为某种高度去理解和践行;缺乏强有力的引导,加之高职学生自身特点,高职生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等明显欠缺。

3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模块构建

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化发展体系的根本是实施对传统文化体系的变革,采取组织网格化、业务沉淀、科技加持、细致管理工作、优化结构、去繁为简、文化熏陶等系列措施,创新性地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组,将教学,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进行模块嵌合,以提升学生社区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1 阵地建设

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办事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学生办事大厅有10项主要职能:学业咨询指导类的职能、就业创业等服务类职能、生活服务类职能、文化服务类职能、健康服务类职能、后勤服务类职能、教务服务类职能、奖勤助贷险类职能、安保服务类职能、综合服务类职能。把改革向学生社区拓展,社区内建立了“学生综合服务厅”并引进学院、机关进驻进行服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为同学们提供更方便、更高效的公共服务。

为了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事业,可建立一个党员服务站,并在学校建立党建活动室和宣传长廊等基础场所。还将推进“一楼一品牌”建设工程,以基层党组织为单元,根据“纪委—党总支—党组织—寝室”的结构逻辑,常规化落实“入学第一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青马建设工程”等工程项目,构建高职院校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让每个学生社团变成常规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平台。另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社区的需求,可以设立一个思政大讲堂,旨在为院校教育辅导员提出交流,服务培养和专业研讨会等活动的地点,同时也为各种学生团体和协会创造了一个可供他们进行活动的地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推进被動培养与主动教育的协同发展,创建全新的人际交往。

此外,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人才,可在社区公共空间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党员读书屋,为全校学生提供有关党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和杂志,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宣传新时期我国特点思想,建立一个新时代社会发展经验中心,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块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旨在培育新时期的学生,促进精神文明水平发展。借助“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系统文化建设的浸润作用,可以积极地探寻校园发展的新途径,提升学生的自信,激励他们的求学激情,培育他们的创业精神,让他们在“一院一特色”平台上发挥作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发展环境,让他们在读书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3.2 队伍建设

从组织体系建设上看,通过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做到多方力量与资源整合,发挥朋辈的引领作用,建立学习交流平台,打造混合式学习型社区,并创新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支持保障;破除按专业、年级划分固有住宿组织方式,启动领航学长和新生结对援助计划,让成绩优秀的朋辈小导和困难同学结对子,互相帮助。同时,将优秀学生加入到班级中去,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增强学校整体育人环境的吸引力;通过开设社区自习室、广场学习论坛等,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的需求,扩大“学习型社区”创建范围。

3.3 文化浸润

构建文体活动平台和浓厚的文化育人环境。学生社区应广泛地开展科技,体育,艺术和其他奇妙的文娱活动,让社区呈现健脑协调新景观,处处充满“喜欢阅读,勤于练习”的新气象;以打造社区文化节为载体,开展品牌活动,激发大多数学生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志愿者队伍作用,培养一批优秀辅导员、班主任和文艺骨干队伍,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人才保障。另外,通过建立社区家园网站、公众号和抖音号等,进行网络文化的导向,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环境塑造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对校园文化的积极影响,同时增进社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交流,以健康向上的精神和社区文化抢占宣传阵地,在先进文化中起到辐射和引领作用。坚持以文育人,形成文化浸润的氛围,用党建文化熔铸人心,建设“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主题化党员之家;以网络阵地打造人,依托微信平台搭建“我爱我家”互动交流平台,积极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开设“学生社区微党课”,充实政治理论的研究,鼓励党支部把讲“三会一课”的工作延伸到学生社区,经常进行党章学习,引领学生进行红色基因传承,发扬爱国精神,勇敢承担青春使命;以班风学风文化凝聚人,建立学生党员工作室,打造“支部+社团+基地+班级”四位一体的党组织服务模式;搭建校园公共开放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立体化,多功能服务于师生生活学习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用制度文化经营人,颁布园区功能房使用公约,建立育人空间的利用和管理规范。由学生社区辅导员进行辅导,联合拟订“小区楼栋公约”,建章立制,促进学生社区文明发展。

3.4 自我管理

鼓励学生利用自主管理委员会平台,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及日常管理工作,以及通过促进预备党员在“一二三四”的发展规划等,也就是进行一次党员的微宣讲,参与专题理论学习2次、结对救助了3名周围的同学,完成志愿服务4小时,较好发挥学生党员社区示范带头作用。教师与学生联手,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并且“一二三四”社区成长计划也是对党员预备期评价的重要内容。同时还能为全体学生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促进学生以及社区建设共同进步。

4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

4.1 制度体系为学生社区“一站式”空间建构提供了保障

“一站式”学生社区应不断完善与规范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任务和责任,确保社区育人新模式强势推进。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定位,完善保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建立其他议事机构,职能部门和其他育人单位同社区建立联动机制,协调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加强对学生社区的指导监督,建立校地联合督导检查机制,推动师生共建共享校园文明成果;强化管理服务机制,健全以院系为主体的二级管理体制,建立校内外资源共享的信息平臺,强化对各部门职能定位,职责范围的明确,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形成学院和社区协同育人的工作体系,定期举行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学院社区联席会,社区办公例会等,研究部署协同育人,执行社区和学院互访方案,社区领导实行交叉任职制度,落实学院和社区干部互任,联络员的互派及其他工作机制,确保学院社区的协同联动,有重点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形成顺畅的学生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应当完善组织协同机制,建立学生社区各育人队伍工作体系,规范聘任管理,明确责任要求,确保学生社区中多种育人队伍的育人合力,确保学生社区“一站式”育人有序开展。

4.2 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优化服务集成

着眼于学生的需要,加强软硬件支撑,搭建平台,打造特色服务品牌。要完善政策、完善制度、完善经费、机构保障机制等,配置足够建设资源,建设全面高效、坚实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进程,提高质量,并搭建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与院校及周边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要加大对学校周边绿化美化力度,改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境育人效果。可整合现有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利用宿舍楼群建立自习室,自助洗衣房和自助打印及其他空间设施;加强对学生公寓区的智能化监管,构建“党建+智联”平台,建立学生党组织联系制度和机制,形成全员育人格局;建立“互联网+大学生党建工作”平台,搭建校内外网络互动交流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

4.3 培育学生社区党组织教育的新优势

延伸组织的发展和保障,建设统筹协调,主体清晰的组织体系。院校将部分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直接组建成基层党支部,实现党建资源向基层延伸,即在学院内设立基层党支部,由党员教师组成党小组,并将党建工作延伸至学校各部门或相关学科领域。运行方式分别体现在“一校一品”“一体两翼”“三全覆盖”以及“共建共治共享”4个维度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分析院校基层党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通过搭建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多方协同参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进一步通过与学校,社会的有效连接,形成合力育人机制,还可以采取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改进社区党建工作会议的形式,加强院系党委建设;教师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和社区党支部协调配合,使组织的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5 结语

综上所述,“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对学生进行社区教育培训,对企业管理服务机制,协同育人系统以及支撑保障机制进行改革,贯彻“一线规则”,将校院领袖能力、管理工作能力、思想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给到每个学生,着重开展“建党理念引导、管理工作协调、团队入驻、业务沉淀、企业文化精神熏陶、自身整治”6个主要领域方面的管理工作,形成社会文化品牌,为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建立学生社区,可以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培育更多的人才,维持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伟,张克勤,董召勤,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下高校双创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3):8789.

[2]林冬冬,徐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1):9093.

[3]张璐.“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2,(11):1619.

[4]于倩,张文良.“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2022,(22):144146.

[5]梁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探究[J].广西教育,2022,(18):8991.

[6]邱永建,刘凯.书院制下“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智行书院为例[J].学园,2022,15(12):1921.

[7]宋东东,谢若闲.“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J].教师博览,2021,(36):1011.

猜你喜欢
综合管理一站式
糖尿病的移动医疗分析
沂南县旅游市场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与实践
浅析华锡设计院劳动争议“一三一四调解法”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煤矿井下人员“三网合一”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