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当有“家长立场”

2023-12-13 15:16梁世累
新班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慰问金立场共育

□ 梁世累

家校共育包含沟通、合作和共建等内容,其中沟通是共育的基础。家校沟通中,“矛盾”是一个绕不开的词。如何化解矛盾,不让家长站到学校的对立面?这需要我们树立“家长立场”。

我在担任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时,遇到很多家校沟通的问题,也充分感受到了“家长立场”的重要性。

一次课间,两个孩子在教室玩耍,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追。跑在前面的孩子一不小心摔倒了,脑袋撞到了桌角,被送到医院缝了12针。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追赶方孩子的家长到医院看望。在医院,虽然受伤孩子的妈妈心疼得直掉眼泪,但因为对方态度诚恳,两家人的沟通还比较顺畅。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受伤孩子的父母带着家族里的一大帮人来到学校,一副绝不善罢甘休的样子。我建议受伤孩子的父母和叔叔作为代表与我沟通。坐定之后,我首先代表学校表示歉意,对孩子的受伤深感心痛。之后,我直截了当地问他们有什么想法和要求。

有些老师可能会问,我们不先理清事情的经过,界定双方责任,而是直接问家长的诉求吗?在我看来,当家长处于“激情状态”并带着明显“动机”的情况下,我们和家长谈论“真相”,只会让家长的对抗情绪更加强烈,激化矛盾。

家长随即提出了7 条要求:追赶的孩子当众道歉;对方家长道歉;赔偿医疗费;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说孩子前一天晚上多次在睡梦中惊醒);给孩子换班级;赔偿慰问金5000 元;赔偿精神损失费、误工费3000 元。听完他们的诉求,我说:“这些要求都有道理,我们可以谈。”

实际上,追赶方孩子的家长前一天已经向学校表示,愿意赔礼道歉并承担医疗费用。受伤孩子家长的这些要求中,学校可以直接解决的问题或者代替对方家长答应的条件,这时要及时给予承诺,安抚家长情绪。于是,我和家长商量如下:医疗费大部分由保险公司承担,差额部分由对方家长补足;孩子的健康成长最重要,学校会安排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换班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换了班后和新同学也需要磨合,而且孩子只是意外受伤,不存在校园欺凌问题,在原班级对孩子的成长更好。家长认可了我的意见,态度已经大大缓和了。

随后,我建议把当众道歉改为当面道歉,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家长道歉可以在私底下进行(对方家长已同意);关于慰问金和精神损失费、误工费,我需要与校长、对方家长、法律顾问商议后再答复,同时也建议他们咨询一下律师。

这些问题都谈好之后,我才用平和的语气向家长澄清了几点事实:孩子是先追赶同学,继而转身“逃跑”才受伤的;孩子摔倒的瞬间,两人没有直接的肢体接触;整个过程中两人只是在玩耍,彼此没有恶意。当我向家长讲述这些情况时,家长已经不再气势汹汹了,并表示会重新考虑刚才提出的要求。最后,经三方商定,对方家长赔偿1500 元的慰问金,矛盾得以化解。

在家校沟通中,我们如果遇到相对棘手的问题,可能会下意识地去规避风险,或采取防守式的试探沟通,不愿意让家长成为强势一方。尽管班主任的这种行为很隐蔽,但还是会被家长敏锐地捕捉到,进而产生防御心理,沟通陷入困境。因此,“家长立场”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家长会怎么想?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样?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理解家长的言行,了解家长要表达的“隐形信息”。有这样的认知和视角,我们就能以同理心对待家长,并有原则地“偏袒”他们。建立起信任关系之后,沟通才可以进行,双方才能以共商的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猜你喜欢
慰问金立场共育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呈贡区总工会:对一线环卫工人进行慰问
扬 善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六团为困难户送温暖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