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洁 大智慧

2023-12-13 15:16齐传鹏
新班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勇者拖地挑战赛

□ 齐传鹏

要问近几年流传最广的小学生接头暗号是什么,非《孤勇者》莫属了!刚唱出上句“爱你孤身走暗巷”,下句“爱你不跪的模样”立马就有人能接上,接下来就是大合唱了——“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作为班主任,我非常支持同学们唱这首歌,平时不仅跟他们一起唱,还组织全班同学合唱,因为这首歌在帮助我解决班级卫生这个难题出力甚多。

方略一:改编歌词,为爱卫生的“孤勇者”正名

班级卫生一直是我班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做班级卫生又脏又累,有时还被“污名”:有的学生将爱打扫卫生和“傻”画上了等号。

所以,我将爱卫生的同学视为珍宝,一旦发现随手捡起垃圾、主动倒垃圾的同学,就立马公开表扬。不仅如此,我还改编出了卫生清洁版的《孤勇者》,全班合唱,为爱卫生的同学正名:为何劳动不可光荣,人只有能坚持值得歌颂,谁说打扫卫生的不算英雄!爱你俯身捡垃圾,爱你拖地的魅力,爱你满脸的灰尘,不肯哭一场……扫吗?扫啊!这满地的垃圾!拖吗?拖啊!用光所有力气!致那教室里的干净与整洁,谁说没事偷懒的才算英雄……

我还拍摄了同学们平时做卫生的视频,并将这些素材剪辑成了MV,作为同学们劳动主题节目表演时的背景视频,鼓励全校同学向这些爱卫生的“孤勇者”学习,也为班级同学做好每日清洁工作注入更强动力。

方略二:授之以渔,全方位传授卫生清洁小技巧

“把地拖干净!”“把桌椅摆放整齐!”“给花儿浇浇水。”班主任如果只给学生提要求、派任务而不站在学生的视角,用学生能听懂的话把具体要求说清楚,把任务逐条分解,结果很难令我们满意。

首先,观察每周劳动现场,总结具体问题。班级卫生工作为什么效率低下或清扫不干净?是工具不行,还是没掌握做卫生的技巧或者人员分工不合理?都有可能。班主任如果只靠学生的片面反馈和自己的臆测,就很难发现班级卫生问题的根源,更别说提出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了。班主任应该连续几个星期抽时间去观察学生如何打扫卫生,记录共性问题,进而找到解决办法。例如,班主任要告诉学生,浇水时要把壶嘴对准植物根部而不是叶子,避免水溅得到处都是,还要熟悉植物习性,免得频繁浇水把植物浇死;拖把的种类很多,具体选择哪种,不仅要看教室地面的实际情况,还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孩子力气的大小;教室面积较大,需要清洁的地方较多,班主任可以购置若干套小扫把和簸箕分发给各小组,让卫生组长负责本小组在校时间的地面清洁,以减轻放学后值日小组的打扫负担。

其次,模拟打扫卫生的情景,人人实践过关。虽然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已经讲清了部分班级卫生清洁的技巧,学生也听懂了,但并不代表他们就会实操。班主任可以把学生带到阶梯教室或者楼梯处,拿上扫把、簸箕、拖把、抹布等常用清洁工具,上几节别开生面的“清洁技能学习与实践”主题班会课。班主任可以先让同学展示,然后对展示过程中正确或错误的操作进行评价。例如,很多同学不知道拖地应该边拖边后退,如果一边拖一边前进,刚拖过的地就会被自己踩脏;扫地在前,拖地在后,顺序不能搞错,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人在前面扫,一人在后面拖,打好“配合战”。

最后,在家中开展家务劳动比赛,熟练掌握做卫生的技能。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有限,很难做到让每个学生都熟练掌握清洁技能,这时候,班主任可以在家长群线上开展家务劳动比赛,精选清洁项目,明确评判标准,丰富比赛奖励。例如,可以设立“扫地”“拖地”“擦桌子”“收拾房间”等比赛项目,每天一个主题,选出若干优秀奖,学期末颁发“清洁小达人”奖状。当然,除了熟练掌握与班级卫生清洁相关的技能外,同学们还可以身体力行地帮家长分担其他家务活,如制作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或美食甜点,通过收拾杂物找回家中“一平方”等。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感恩父母的付出,珍惜劳动成果。

方略三:合理分工,值日安排有扶有放讲技巧

首先,合理分工,用人所长。女同学细心,适合扫地,男同学力气大,适合打水拖地;有的同学动作麻利,擅长收拾杂物,有的同学个子高,适合擦窗户,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喜欢或擅长的劳动项目。班主任可以按能力互补来组建清洁小组,选择认真负责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

其次,明确责任,具体到人。在排值日表时,每件小事都要具体到人,扫地、打水、拖地、擦黑板、擦桌子、整理图书角图书、对齐桌椅、倒垃圾、关闭电源和门窗等工作均列在表格中,该谁负责一目了然,避免陷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值日表中还要说清注意事项,如社团、晚托等值日时间冲突了该怎么办?排好值日表后还要做到两个“一”,即每天一评价和每周一总结。

最后,先扶后放,提供支架。班级卫生工作并不是“利其器”“授之以渔”和“责任到人”就万事大吉了,学生的年龄毕竟还小,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劳动支架,先扶后放。因此,我们不妨选择每个小组值周的第一天,也就是每周一进行指导,周二至周五完全放手或偶尔监督。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邀请家长义工进校协助,指导劳动能力较弱的学生,或者由学校出面发布校园劳动公共服务岗,邀请高年级的学生进班以大带小,手把手教低年级的小朋友打扫卫生,直到可以完全放手。

方略四:趣味“挑战赛”,养成个人日常清洁好习惯

相较于不断搜寻好用的卫生清洁工具或全员苦练卫生清洁技巧,督促同学们养成个人日常清洁好习惯,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更加一劳永逸。

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我召开了“小组清洁‘挑战赛’,你敢挑战吗?”的微班会,向同学们说明主要挑战规则。

1. 清洁“座位一平方”,依据每组周边垃圾数量的多少分胜负,输的一方组员每人分别向对方组员付一个班级代币。

2. 清洁“挑战赛”形式多样,有小组模式、男女生模式、全员模式。

3. 清洁“挑战赛”均采用日常突击检查方式判定结果,频率不定。

4. 若被检查的小组全员达到班级卫生清洁标准,则由班主任付班级代币。

小组“挑战赛”可以有效利用群体约束力,帮助卫生习惯较差的组员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同时,日常突击检查的形式能避免赛前认真打扫,赛后“打回原形”的现象出现,真正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个人卫生“挑战赛”表面上是输了或赢了班级代币,但只要认真赛,这个比赛就没有输家,因为赢的不是积分,而是良好的班级卫生环境和个人清洁习惯。

班级卫生看似是一件不太重要的小事,然而,小事不小,班主任不妨从今日做起,系统传授“秘籍”,合理用好同学们的特长,鼓励班级中涌现更多爱清洁卫生的“孤勇者”,推动这些“孤勇者”早日脱“孤”,让爱劳动成为更多同学的自觉行为。

猜你喜欢
勇者拖地挑战赛
他们都是“孤勇者”
谁去拖地
大扫除
拔枪吧!勇者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勇者
拖地
Ps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