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乐”为伴 向“乐”而生

2023-12-13 15:16
新班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惩罚小明同桌

□ 钟 琴

去年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病时路过心理科,发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排队。这一幕触动了我,我不禁思考“如何应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看了很多相关书籍,总算得到了答案——培养孩子的乐商。简单来说,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很多心理问题就不存在了。有了这个方向,我便开始探索“快乐育人”的道路。

用微笑感染学生

要培养学生的乐商,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乐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笑。

我平时上课比较严肃,学生比较怕我,因此,在数学课上,很多孩子知道答案却不敢回答问题,课堂氛围沉闷。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有一次,我有意带着微笑走进教室,孩子们惊讶地盯着我。性格开朗的班长问:“钟老师,今天有什么喜事吗?你笑得这么开心!”班长这么一问,其他孩子也附和起来。“为什么这么问?难道我平时的表情很难看?”我笑着说。“那倒也不至于,就是有点严肃。”几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回答。“那我以后改改,争取以后每天给你们展示8颗大白牙,怎么样?”我开玩笑说。没想到学生竟异口同声地说:“那太好了!”那节课上,我不断提醒自己面带微笑,下课时感觉脸都笑僵了。

好在效果也很明显,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也比往常多一些。更让我欣喜的是,很多孩子是笑着举手回答问题的,这说明他们在享受课堂,快乐地学习知识。

快乐的人给人阳光、自信、充满活力的印象,让人不自觉地想要靠近。教师要善于利用这股快乐的力量,引发学生模仿,把快乐传染给学生。

用快乐惩罚学生

学生犯错是最常见的事情了,有些教师会用批评、罚抄等方式惩罚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学生的身心可能会因此受到伤害。于是,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创立了“快乐惩罚”制度。“快乐惩罚”的宗旨是让学生卸下因犯错而背负的心理包袱,通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认识并改正错误,实现自我教育。

小明曾经经常迟到,我多次与他沟通,效果甚微。于是,我想出了一个“快乐惩罚”方法:将教室钥匙交给他,请他第二天开门,并站在门口迎接其他同学。当然,我会留一把备用钥匙,以防止小明迟到。一开始,我的心里也没底,不确定小明是否能按时开门。让我惊喜的是,第二天,小明真的早早来到教室开门,并且非常认真地站在门口迎接同学。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问:“今天来得这么早,老师真为你高兴!快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小明害羞地说:“教室的钥匙在我手上,如果我迟到了,同学们都进不来怎么办?那我就成罪人了!昨天放学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多次提醒我要早点到教室,我不想让他们失望!”“那今天早上站在门口迎接同学,你的心情如何?”我继续问。“我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当我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他们都对我笑,我就觉得很开心!”说着说着,小明不自觉地露出笑容。“看来你很享受今天的惩罚呀!那你以后还会迟到吗?”我笑着说。他连忙摇头:“不不不,我以后不会再迟到了,因为按时到校让我感受到了同学对我的尊重。”听到“尊重”两个字,我顿时体会到“快乐惩罚”带给我的惊喜。从那以后,小明真的再也没有迟到了。

当然,“快乐惩罚”也是一种惩罚,是要记录在班级事务本上的,次数多了势必会影响学期末的评分,这样就打消了部分学生因为觉得惩罚好玩而故意犯错的念头。

用日记改变视角

国外一项对小学生的研究发现,让孩子每天记录积极事件,可以有效增加孩子的幸福感,降低抑郁风险。于是,我与语文老师商量,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写两次以上的感恩日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刚开始,小红来我这儿哭诉:“老师,我没有感恩的事情,我写不出来。”我语重心长地说:“你不是没有,你只是没发现而已。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你的同桌是不是给你递勺子了?你还跟她说了谢谢,还记得吗?”她点点头。我继续说:“同桌给你递勺子的时候你是什么心情?”她说:“我感觉很温暖,也很感谢她!”“对啊!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写进感恩日记呀!感谢同桌的热心帮助。”我提醒她。小红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日子,我特别关注小红的感恩日记,从最开始的敷衍到如今的真情流露,我看到了她身上的变化:爱笑了,不爱告状了。最近,她写了这样一篇感恩日记:“以前,我总是盯着一些不开心的事情,钻牛角尖,每天都很难受。自从写了感恩日记,我发现身边的人其实都很友好。我现在每天都很开心,也很充实。感谢钟老师的耐心教诲,也感谢感恩日记让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花儿有了阳光的照耀,会开得分外灿烂;孩子有了快乐的滋养,会活得更加精彩。愿我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一直与“乐”为伴,向“乐”而生。(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惩罚小明同桌
小明照相
我的新同桌
换同桌
神的惩罚
Jokes笑话
惩罚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羡慕我同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