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日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2024-01-06 12:43严弯弯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9期
关键词:春节文化价值文化内涵

【摘 要】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而春节作为我国最大、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经过长久的发展与演变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成为了每个中国人心中最为看重的节日。春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有着丰富有趣的习俗活动,更在于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精神。现今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春节也受到愈来愈多国家的欢迎,因此探索了解春节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是十分重要,它不仅能让人们学习了解到春节的相關文化,还有利于春节文化走出去。本文以春节的由来、习俗活动为立足点,去分析探索春节的文化内涵及价值。

【关键词】春节;文化内涵;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K8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9—073—03

引言

春节是我国最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年节”,古代称为“元旦”“元日”“三元”。春节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们对于春节文化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对春节本身节俗活动的宣扬,还体现在对春节所展示的独特文化魅力与价值上。本文将从春节的由来、节日习俗及节日饮食等概况出发,对春节的文化内涵以及春节的文化价值进行阐述。

一、春节概况介绍

(一)春节的由来

我国的大多数节日的产生与演变,主要跟远古农业生产、祖先崇拜和原始禁忌有密切的关系,比如我国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春节。春节又被称为“新春”、“新年”、“年节”等。“年”这个时间概念是古人通过观察农作物生长周期和季节变化得来的,它的产生与我国的农业的历法有直接关系。但由于历法直到汉代才正式定型,因此“年”这个时间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如《诗经》中提到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十月为年终,而汉武帝则以夏历纪年,以正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年终并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中。因此,正月初一作为“年节”才最终被确定下来,后围绕“年节”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仪式逐渐开展起来,这些活动仪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过程中成为节日风俗。

(二)春节的习俗

春节的习俗活动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祭祖拜年,包括祭祀祖宗和家人、拜天地以及亲朋好友之间的拜年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表达人们对祖先的尊敬、崇拜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天地养育、亲朋好友关照的感激,反映了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宗法观念及伦理人情的重视。二是驱霉运,迎好运。如放爆竹、贴春联、贴年画、踩祟、包红包之类活动。贴神荼、郁垒二神以及贴福字、求福等习俗都是为了驱赶霉运,迎接好运,以求平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项大众喜爱的习俗活动—看春晚。春节联欢晚会出现后,在除夕这天晚上家人们会围绕在电视机前热热闹闹地一起看春晚守岁,久而久之,看春晚也成为了家家户户热衷的一个习俗。而且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影响渐渐扩大,春节联欢晚会逐渐走出了国门,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

(三)春节的饮食

除了各种各样的贺年活动,饮食也是春节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地区的不同每个地方的饮食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方的差异。在我国北方,正月初一会吃饺子,有的饺子里面会包有硬币、糖、枣或者花生,吃到包有这些东西的饺子意味着在新的一年会有好运。而在南方地区,他们大多习惯在春节早晨吃汤圆,这些汤圆象征着团圆吉利。还有部分地区春节饮食是吃年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当然,有一些食物是南北方都相同的。例如鱼,鱼是家家户户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它的做法有多种多样,但不管是哪种做法它都寄托着年年有余的美好期望。此外,除了这些有代表性的食物,春节还有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但无论是哪种菜系或哪类食品,它们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的美好期望。

二、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自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春节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它无时无刻都在提升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思想感情、审美情趣、行为礼仪等文化价值,承载了中华民族文化厚重的底蕴。下面将从尊礼重伦常、重视自然和谐、避凶就吉三个方面来讨论春节的文化内涵。

(一)尊礼重伦常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最主要的行为规范之一。礼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春节里处处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礼的重视。例如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拜访亲朋好友,拜访时会互道吉祥的话语和祝辞以示祝福;互相拜礼行礼,用礼来传达自己的祝福与欣喜之情。而且,在拜访亲朋好友时也是具有一定的顺序,并不是随意的,例如大年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初二女婿需要陪妻子到岳父家拜年,初三开始拜访问候其他亲戚及朋友。在拜访亲友的顺序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对礼的重视。除此之外在对祖先的祭祀上更是体现出中华民族重礼的精神。如《礼记·乐记》认为“礼”的一项重要作用是“反其所自始”,即感谢祖先他们赐予我们生命,追念怀念祖先。而祭祀是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会用祭祀的方式来怀念和感谢祖先亲人,这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行为礼仪。

儒家将不同的人际关系归为五种: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合称“五伦”。“五伦”是指古代中国的五种人伦关系和行为准则,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指人际关系之间的和睦,而春节的其他活动习俗正是体现了中国人对伦常的重视,春节的初一长辈拜年、初二回娘家这些春节期间的走亲拜访,就是借助礼俗活动来明确社会角色身份,营造和谐关系。

(二)重视自然和谐

春节中的一些活动仪式往往与我国的农事生产活动有关,如迎春、鞭春、祈谷等仪式它们是指迎接新春,祈求来年的丰收。这些活动背后蕴含着中国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理解。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主题之一就是天与人与地的关系。《易·序卦传》中曾提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基于这样的认识,古人在从事各种活动时认为人必须要尊重自然的秩序不能违背其规律。这些观念在古人的话语中也都可体现,例如“观象于天”;“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追求这种思想落实在农业生产上就表现为重视顺天守时的自然规律。《齐民要术·种谷》讲:“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而春节期间的各种迎春仪式活动就体现了这种顺应天时的思想,这些活动背后传递出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三)避凶就吉

中国的大多数节日习俗都体现了人们追求平安吉祥,驅除灾病的美好期望。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认知能力有限,人们希望依靠一些方式来祈求平安。春节里的许多仪式活动都体现了古人避凶就吉的思想。比如,春节期间放燃放鞭炮不仅是除旧迎新更是为了驱赶对人有害的事物,人们在门上画神荼、郁垒来驱逐灾祸,门上所画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用压岁钱来驱赶霉运,因为小孩是人们认为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对象,以此希望晚辈来年可以平平安安,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有像上文提到的吃包有糖、枣或者硬币的饺子意味着新的一年会有好运;另外吃年夜饭,守岁象征着守护一年的平安,把一切灾祸病疫驱走,期待来年的好运。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春节里的许多习俗活动不单是为了辞旧迎新,并在这些习俗活动背后暗含着人们对来年生活的期望,期望来年可以平安吉祥。

三、春节的文化价值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与世界各国携手共进的全球化不断发展,春节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逐年扩大,海外“春节热”不断升温。中国年,早已走出唐人街、华人圈,与不同文化深度交融,成为其乐融融的国际节日,亿万民众共享的文化盛宴。

(一)展示与传承传统艺术

春节持续时间长,囊括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仪式,这些活动和仪式都离不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现以春联、灯谜为例加以说明。

春联最初起源于桃符,后经发展演变在唐代成型。春节的春联多以寄托美好生活、除旧迎新为创作核心,如“福旺财旺运气旺,家兴人兴事业兴”“大地流金万事通,冬去春来万象新”。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在门上,春联深受人民的喜爱和重视。而且自春联出现,春联就与书法结缘,千百年来留下了无数名家墨宝。所以春联不仅能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和希望,还担负着传承中国文学和书法的责任。书写张贴春联不仅是传达新年气息、寄托美好期望的节日习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情怀。

元宵节猜灯谜这一习俗活动深受各个阶层人民的喜爱,具有雅俗共赏的文化内涵,不但流行于民间,还吸引了许多文人学士加入创作之中。如《世说新语·捷悟》篇记载:“杨德祖(杨修)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出自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①到了宋代有更多的文人学士加入其中,如苏轼、黄庭坚等。灯谜的形式和内容也十分多样,有诗迷、字谜、成语迷、物迷等。灯谜不但展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更体现出了中国人民幽默风趣的特点。猜灯谜能提高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丰富人们的知识。

(二)增强民族向心力

春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它不仅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洗练与沉积,成为我国民族的身份象征。春节凝聚着各民族的共同记忆,有利于团结各个民族。春节期间的各种习俗活动守岁、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发压岁钱等,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不仅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力量。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核心精神,而春节文化体现出的爱家爱国精神是增强民族向心力的核心。春节的习俗活动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但其蕴涵的家国情怀却是永久不变的。春节文化的精神与民族向心力是相契合的,正所谓“国之不存,民将焉附?”例如,春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阖家团圆,普天同庆。这种强烈的凝聚精神也赐予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精神气量,这样的精神力量不仅是各民族相同的情感体验,更是中华民族那不惧任何艰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传播价值

春节的对外传播,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还能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伴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春节走出了国门并逐渐成为世界性节日。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通过春节来感知了解中国文化,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例如2018年西安首次推出了“西安年·最中国”系列文旅活动,在这期间西安围绕12个主题举办了三十多项文化旅游和民俗活动。各国旅客通过这个文旅活动参与并感受到了春节的各种习俗活动,如迎春灯会、逛大庙会、猜灯谜等。在“西安年·最中国”还有个必不可少的元素那就是丝绸之路文化,在丝绸之路文化展示上大家可以了解“一带一路”国家的各种文化及文物。无数海外游客通过来西安过春节,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春节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国要走向舞台,不仅需要提升硬实力,更需要发挥以春节为代表的国家节日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春节越来越成为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

四、结语

春节是中国节日中最具代表节日之一,它包含了丰富的习俗活动,这些习俗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节日文化魅力。由于春节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内涵,人们能够真实清晰地感受到它自身具有的文化特点和魅力,因此,春节文化的海外传播不仅能够展现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注释:

①徐震.世说新语校笺、捷悟[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参考文献:

[1]王佳玥.春节文化的对外传播[J].新闻传播,2021(21).

[2]刘爱丽.春节符号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9).

[3]晏青,杜佳芸.中国春节文化海外传播的话语方式[J].对外传播,2020(3).

[4]赵淑萍,张晓明.中国春节文化的全球感召力与感染力研究[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1).

[5]徐蕴峰.春节文化绽放世界舞台[J].国际人才交流,2019(4).

[6]何星亮.春节文化的特点与功能[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

[7]吴白露.中国春节文化海外传播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8]王谦.春节文化的软实力价值及其发掘[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9(5).

[9]郭强.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以春节为例[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8(3).

[10]牛梦笛.中国春节文化“走出去”文化符号不可缺[J].公关世界,2017(3).

[1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严弯弯,女,汉族,河南焦作人,硕士。

猜你喜欢
春节文化价值文化内涵
我在国外过“春节”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刍议尖扎藏族“则柔”的文化价值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中国年味,世界好味
央视“春晚”对新年俗文化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