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2024-01-07 01:35张登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张登芳

【摘要】学生的兴趣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兴趣的培养.文章主要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重点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新数学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引 言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找到学习的动力,改变过去被动学习的模式,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积极、自觉、主动.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以培养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小学生更加专注、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够满足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新课标中,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如果数学知识的难度与学生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就无法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关注每名学生的基础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教师应以兴趣为导向,引入趣味性的内容,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更加活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专注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根据教师的引导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研究数学问题,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部分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一直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缺少创新精神,没有在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指导下进行变革,导致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学生也很难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比较消极和被动.教师设计数学教学课件、制订教学方案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明显,没有正确认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课堂中完全以自己为主导,在很多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某个知识点的情况下,为了赶进度,会忽视学生的需求,快速讲解下一个知識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会按照固定的模式讲解数学知识,很少会使用有趣的教学资料,也很少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和组织活动,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很少会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而是完全按照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学习,缺少学习主动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注重课堂导入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趣味性的内容.课堂导入对于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有趣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更加专注,发现数学知识的乐趣,找到数学学习的动力.教师对课堂导入内容进行设计时,应当增加趣味性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研究数学知识.有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入上堂课的数学知识,在回顾数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究本堂课的数学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导入环节展示生动有趣的内容,组织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活动,通过提问、创设情境、组织游戏活动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保持专注的状态.

例如,为了让学生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理解两者的关系,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内容.大部分学生熟悉平面图形,对立体图形缺少了解,为了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如水杯、书桌、粉笔盒等,思考这些物品属于哪种立体图形,以及每一个面都是哪种图形.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让学生分析两种图形的差异,明确两种图形的关系,通过知识回顾和对比分析的方式引入新的数学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数学知识.

(二)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设计课程内容.在寻找小学生的兴趣点时,要注意问题的具体性,以及提问的时机和提问的方式,合理设计问题的难度,以真正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在好奇心的影响下,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

以“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主动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物品属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通过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联想生活中的物品,会想到地砖、推拉门、楼梯扶手等是平行四边形,还会想到足球球门、汽车挡风玻璃、水库大坝、房顶、手提包等是梯形.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黑板、门窗、书桌都是什么形状?这些形状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属于长方形,但是有的学生并不了解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深入研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是否所有的长方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是否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属于长方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总结两者的关系,进而认识到长方形属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有的长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为直角时,就会变成长方形,但并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三)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

小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较少,并不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相对较低.教师要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贯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买菜时会用到数学知识,统计人数时也会用到数学知识,计算上学的路程和时间时,同样会用到数学知识.只有当学生真正了解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意义和价值后,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实用性特点.为了将数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要组织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根据日常生活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组合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组合图形展示在屏幕上,如房子、汽车、塑料瓶、风筝等,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介绍组合图形的知识.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进行教学时,同样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比如,计算房子立面的面积,房子立面由两个图形组合而成,分别是矩形和三角形,教师为学生提供房子的相关数据,如房子的长、宽、高,学生能够根据房子的尺寸计算立面的面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组合图形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比较复杂的组合图形,学生需要将复杂的组合图形拆分成单独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各个图形的面积,然后计算面积的总和,得到整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四)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学生自学数学知识时,会缺少一定的动力,专注力也差,但是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往往会存在不同的想法,在阐述自己想法和听取别人想法的过程中,学生会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思路也会更加清晰,并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由此可见,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激發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小组的整体水平设计问题或布置任务,充分调动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各自的优点,如有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比较透彻,有的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公式,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在小组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向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在数学学习中就会比较消极、抗拒,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较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改变这类学生的心态.小组中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辅导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其快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能了解更加科学的学习方法,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

(五)采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相关数学知识设计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教学游戏时,教师要控制游戏的时间,适当的游戏能够辅助课堂教学,带来更好的数学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游戏时间过长,将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无法按时完成课程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合理设计游戏时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数”的意义,教师可以创设“分饼”的游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4名学生,假设教师要给每组学生分5张饼,但是小组中只有4名学生,怎样分才公平?将问题引导、情境创设、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各组学生在讨论和计算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六)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情境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将数学知识和情境内容结合起来,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中,学生需要结合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和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情境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被情境中的内容吸引,并能根据情境中的故事背景探究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完全以数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能够结合情境研究数学知识,在学习和探究中更加主动,进而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百分数(一)”的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如下:一家菜市场的内部空间为圆形,菜市场中的水产商家和水果商家各有三家,蔬菜商家有六家,现要对圆形空间进行划分,使每个商家占据相同大小的空间,请问三类商家各占据了多大的空间,用百分数表示出来.教师将普通的百分数问题融入情境中,通过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百分数问题,计算三类商家在菜市场中所占空间的比例.经过计算,学生得到如下结果:水产商家占据25%,水果商家占据25%,蔬菜商家占据50%.

(七)利用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在课堂中合理利用教学工具,通过教学工具辅助教学.合理利用教学工具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象,使数学知识更加简单和直观.数学教学中,存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不同的教学工具有着不同的作用,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工具.以“圆锥”的教学过程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圆柱和圆锥实体,让学生能够直接看到圆柱和圆锥,对圆柱和圆锥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两种立体图形的异同之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根据想象的画面或者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学习,但是在教学工具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实物,根据实物分析圆柱、圆锥的特点.数学教师在准备教学工具时,可以选择外形为圆锥和圆柱的容器,让学生充分理解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先在圆锥形容器中注满水,再将水倒入圆柱形容器中,学生会发现,当圆锥和圆柱的高度、直径相同时,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结 语

为了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有趣的素材,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数学问题,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到一起,并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在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在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中,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丽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探析[J].学周刊,2022(19):44-46.

[2]刘淼.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5):127-128.

[3]卫祯祥.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J].试题与研究,2022(9):56-58.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