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编辑意识创新研究

2024-02-18 14:07代艳芳
传播与版权 2024年2期
关键词:短视频新闻叙事模式新闻媒体

[摘要]短视频新闻作为传统新闻媒体融合创新的产物,通过“短视频+新闻”的方式扩大受众圈层,提升影响力。随着短视频新闻的数量不断增长和影响不断扩大,中国新闻奖从2018年的第二十八届开始增设短视频新闻奖项,这意味着国内新闻行业正式将短视频新闻认可为一种新闻类型。为了保证短视频新闻的内容质量,使其通过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短视频新闻编辑应当强化自身编辑意识。基于此,文章以短视频新闻为研究对象,从短视频新闻选题策划、叙事结构、内容处理三个方面提出短视频新闻编辑意识创新策略。

[关键词]短视频新闻;新闻框架;新闻媒体;叙事模式

作为新媒体时代新型的新闻产品,短视频新闻与传统新闻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其由传统新闻制作的叙事模式转向综合性新闻叙事模式。结合当前新媒体视域下人们生活方式和信息获取途径发生改变,在新闻创作方面,短视频新闻编辑应当在保证内容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观看需求,并树立专业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短视频新闻编辑应紧跟时代发展下受众的新闻收看、收听侧重点,善于运用短视频的智能化、个性化特点,探索科学的短视频新闻编辑策略,促进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综合信息产品质量的不断

提升。

一、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内涵与发展

短视频新闻是基于短视频新技术载体进行嫁接的一种新型新闻表现方式,通过UGC、PGC等内容生产方式,以各大新闻事件为内容主题,在形态方面融合各种音视频内容,并加以文字说明,利用社交平台或移动终端发布的一种时长短的新视频新闻信息产品。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不断地更新传播渠道,各类短视频应用应运而生,短视频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并深度渗透于受众的生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62亿,占网民整体的91.5%。在长视频和短视频争夺市场的过程中,短视频的平均单日使用时长为125分钟,比长视频高出27分钟;有53.5%的用户每日观看短视频,高于长视频17.2个百分点。由于用户数量级扩大、用户黏性增强和使用习惯的养成,短视频在媒介生态中的地位不断攀升[1]。

在短视频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部分新闻媒体被严肃权威、官方宏观的传统观念限制,导致用户与资金的双重转移,引发传播渠道失灵、人员流失等影响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于是,新闻媒体开始主动尝试创新融合,将短视频作为传播形式和传播渠道纳入自身的融媒矩阵,以期通过短视频新闻扩大受众圈层,提升影响力。例如:2014年11月,国内首个新闻客户端“新华15秒”由新华社发布;2016年10月,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广东南瓜视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涉足视频制作;2017年1月,《浙江日报》旗下的“浙视频”上线。随着中国新闻传播的视频化转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中国第一个基于5G+4K/8K+AI研发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平台—“央视频”[2]。上述新闻媒体的客户端主要以传播短视频新闻为主,以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进行视频新闻传播。

可见,短视频的出现和发展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社会变革”,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对短视频新闻编辑而言,筑牢短视频传播阵地,对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促进新闻编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征

(一)内容生产边界淡化

短视频新闻具有碎片化、便捷化、时效性强等特性,这些特性会影响新闻媒体的内容制作理念,从而影响甚至改变原有的新闻生产模式。传统的电视新闻与短视频新闻互补发展,这为新闻从单向传输转为互动分享提供了泛众的传送方式。另外,新闻表述既要确保媒体的严肃性、专业化,也要“接地气”,在关注受众传播反馈、受众体验的同时,也能弱化新闻内容的界限感。而传统新闻和短视频新闻并未产生明显的划分,新的传播形式、分发途径、接收终端也使得报纸、电视等各种形态新闻朝向融媒方向变革,从而完成移动化、视频化、便捷化转型。

(二)受众需求精细化

在传统新闻时代,新闻信息接收者被称为受众,新闻信息从信源到受众单向传递,受众仅能接受到内容,无法互动交流。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诸多个体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发表看法、表现自我,并产生较强的选择观、自主观,受众需求也逐渐开始细分化,即千人千面。相比传统媒体难以发现受众的痛点,扎根于社交媒体的短视频与受众则更亲近,其新闻制作也逐渐形成产品思维,因此,受众也逐渐被看成“用户”。在过去的大众传播形式下,信息反馈的權利被弱化,无法精确定位受众需求,而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编辑通过平台算法支撑,可发掘用户需求,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定位[3]。

(三)表达方式情感化

在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的发展为受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困惑,如“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对受众而言,数字媒体推荐的内容都是相似的,就像在封闭环境下,有些意见会被一直重复,甚至扭曲夸大,但因环境封闭,没有外部信息注入,就造成大多数人会直接选择相信这些声音,如同被外界“孤立”一般。但在社交媒体持续发展、短视频应用日渐传播的时代,短视频所具有的视觉化、动态化、碎片化的特性继续增强了自身社会性,这会冲淡受众的被孤立感。受众在使用短视频或社交媒体时,参加议论越多,参与的社群越多,就越容易突破“回音室效应”的束缚,尤其在不同观点共同存在的背景下,感觉被“孤立”的受众开始主动参与活动与社群,其参加探讨越多,往往越会寻求相应的组织,而不同组织的规范性、理性化划分的主观性也更强,此时情感共鸣变成新社群组织连接点,满足了有关人员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编辑意识的创新策略

(一)精确新闻落点,组合设置议题

在短视频新闻实践中,不同的议题可以通过不同主题类型进行宣传报道,短视频新闻只有精准把握议题的内容特点和主题的框架特点,才能找准新闻落点。在策划短视频新闻过程中,首先,短视频新闻编辑要整体把握议题,准确理解新闻事实,把议题置于社会环境和历史方位中,深入了解议题的宏观和微观层面的新闻事实。其次,短视频新闻编辑要明确短视频新闻的主题类型,依据主题类型报道框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新闻事实,而类型化的新闻事实、具象化的新闻事实适合的主题各有不同。最后,短视频新闻编辑要结合议题的社会意义,确定报道基调,这决定受众接受议题的态度倾向,因此其应基于追求建设性的前提选择报道基调。

具体而言,不同主题类型的新闻落点的理论高度、立论角度各不同,依据不同主题报道框架的特点,在策划短视频新闻时,短视频新闻编辑需要做到取舍得当,将镜头集中在事件主体和主要矛盾上,形成适合议题的叙事结构,从而优化议题呈现,增强受众对议题的认同感。对时政类主题的短视频新闻而言,从宏观事物中抽取某一矛盾、难题或变化是常见的新闻落点;对典型人物类主题的短视频新闻而言,人物能够凸显当代发展变化的事件或品格是常见的新闻落点;对社会民生类主题的短视频新闻而言,民生事件主要矛盾是常见的新闻落点;对历史纪事类主题的短视频新闻而言,人物或事件的突出特点是常见的新闻落点。因此,短视频新闻编辑把典型人物类主题在针对人物特点、个性的镜头转移到时政主题中,会使得短视频新闻的叙事琐碎;把时政类主题中宏观数据的描述借鉴到社会民生短视频新闻中,则让短视频新闻叙事拖沓。

(二)优化叙事结构,重视品牌化建设

在短视频新闻时长限制、媒体技术融合创新的双重影响下,新闻编辑采制短视频新闻对后期制作的要求更高。对此,短视频新闻编辑可尝试跳出简单沿袭传统新闻或新闻纪录片的叙事模式,考虑小屏移动端的受众观看需求和短视频叙事结构,从移动端的其他类型视频中获得优化短视频叙事结构的灵感。例如,典型人物类主题的短视频新闻《十八洞村龙金彪的Vlog丨脱贫之后》,其叙事结构按“创业公司成立、公司扩大发展、创业总结展望”三个部分划分,分别用3分钟、1分钟和1分30秒的时长完成叙述并在以主人公为第一视角叙述创业发展过程的同时,穿插以“微短剧”为叙事方式的场景在线。这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尝试,“微短剧”源自短视频平台对网络小说的呈现[4]。在“微短剧”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事件关键信息叙事结构的基础上,短视频新闻编辑可以通过视觉逻辑与数字技术提升短视频新闻传播效果。

亮点是短视频新闻传播的核心,创意开头和视频节奏感是短视频新闻精简叙事模式,激发受众兴趣,引导受众观看的关键。在短视频新闻叙事呈现方面,创意开头、字幕的灵活运用和运镜与后期组合是较为常见的视觉逻辑与数字技术聚合方式,有助于加快叙事节奏,营造氛围感,进而迅速吸引受众注意力,引导受众进一步观看短视频新闻。在短视频新闻中,创意开头没有固定的形式,短视频新闻编辑可围绕新闻主题和报道风格策划开头,制作风格化开头,以突出争议、引发疑问、营造氛围等,而开头的关键作用在于激发受众的共鸣感受。例如,《微视频丨雄安·塔吊下的日与夜》在开头前20秒采用延时摄影画面搭配摇滚风格背景音乐,按鼓点节奏闪现字幕,营造硬核科技氛围,带给受众强烈的观感,与短视频传播逻辑的“秒级”响应相符合,引起受众观看兴趣[5]。

(三)顺应新闻传播规律,创新视听呈现

在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是主流媒体顺应技术更迭和新闻融合发展的产物。短视频新闻的高效传播应顺应新时代的新闻传播规律,内容不仅要具有价值性,还要具有视听美感。换言之,短视频新闻生产应立足于视觉思维,结合受众的新闻审美变化、新闻技术发展趋势,从新闻创意策划、声画呈现形式等新闻内容处理方式的创新运用入手,生产出兼具可看性与可读性的新闻,以提升短视频新闻的传播力。

其一,短视频新闻编辑要充分发挥“两微一端”和短视频平台的特点,激发短视频新闻的民间文化属性。短视频新闻编辑可开展创意短视频新闻征集活动,利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在UGC内容中挖掘优质短视频题材,丰富传播内容,在受众群挖掘专业能力强的自媒体作为新闻生产力量的补充,提高短视频新闻的质量。例如,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拉孜姑娘创业记》就是央视新闻“你好!新时代”青年创意微视频大赛的获奖作品。

其二,短视频新闻编辑可创新短视频新闻拍摄方式。短视频新闻的录制更讲究运镜的灵活组合,因此短视频新闻编辑可尝试使用不同的录制设备。在短视频新闻实践中,短视频新闻编辑可不断探索描述新闻现场、营造氛围的新路径,例如:通过Vlog展示新闻“后台”,营造时政类主题短视频新闻的临场感;借助Gopro相机、鱼眼镜头与固定设施的组合,生产社会民生类主题短视频新闻等。

其三,短视频新闻编辑可将虚拟抠像技术、CG技术、AI等技术融入短视频新闻后期处理过程。虚拟抠像技术可丰富报道场景,增强新闻的可实现性。如在《老外看中国:英国小哥细数“两会”关键词》中,主持人通过虚拟抠像技术在书桌上分别与台历、杂志、地球仪、汽车模型、手机等互动,综述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AI技术在短视频新闻的运用能够赋能其生产流程,如智能语音识别、AI主持人、智能后台剪辑,从而可大大缩减短视频新闻的生产成本。

四、结语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新闻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快,受众范围也变得愈发广泛。当前,人们生活节奏较快,时间碎片化,短视频则由于简短、精悍的优势获得大众广泛青睐。在短视频新闻生产过程中,短视频新闻编辑需要形成正确的编辑意识,认识到短视频新闻的所处环境、编辑特征、发展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不断增强新闻意识,挖掘受众的兴趣点,提升短视频新闻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张一凡.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及传播策略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新闻文化建设,2022(12):121-123.

[2]张贝婕.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编辑意识探讨[J].记者觀察:中,2022(06):97-99.

[3]衣秋霖.新闻短视频的编辑思路创新分析和反思[J].声屏世界,2022(17):114-116.

[4]杨南梅.短视频新闻编辑探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22):118-119.

[5]施海明.新媒体时代新闻类网络短视频的编辑创新研究[J].南北桥,2022(10):160-162.

[作者简介]代艳芳(1982—),女,山东五莲人,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猜你喜欢
短视频新闻叙事模式新闻媒体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人文精神与责任
短视频新闻生产策略探析
融媒体时代我国短视频新闻发展现状及前景
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整合
“移动直播+短视频”创新新闻报道新模式
时代召唤老区新闻媒体
动画电影《精灵旅社2》的叙事模式
保罗·安德森影片的叙事模式探析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网游小说的文体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