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中国精神”课程设计

2024-02-25 19:09覃世艳李世敏章娟
关键词:中国精神课程设计教学策略

覃世艳 李世敏 章娟

摘 要:精神成长是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关键,是他们学以成人的根本性标识。设置专门的“中国精神”课程,可以针对性地应对大学生精神成长困惑,实现精神育人。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中国精神”课程,积极整合课程资源,实施全过程教学目标管理,既尊重大学生精神成长规律,又尊重教学活动规律,体现了自主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特点。本课程还运用“请进来”和“走出去”、因材施教、基于慕课的人网融合课堂翻转、基于数字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学用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等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调查研究表明,“中国精神”课程的大学生认可程度较高,但在“课堂互动程度”方面,本课程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中国精神”课程;大学生精神成长;课程设计;教学策略;精神育人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机理机制研究”(SC22SZ002);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精神引领、名家领衔、铸魂促行,打造‘中国精神思政育人新高地”;2022年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基四场: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新范式”(2022-Y035); 2022年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精神课程育人提质增效研究”(2022-Y036)

作者简介:覃世艳,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E-mail:914613144@qq.com;李世敏,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方治理研究,E-mail:271849756@qq.com;章娟,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全球治理研究,E-mail:383934362@qq.com。

引用格式:覃世艳,李世敏,章娟.论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中国精神”课程设计——基于西南交通大学的教学实践〔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24-36.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学生尤其需要精神滋养和精神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曾将青年大学生阶段比喻为人生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如同农作物的拔节孕穗期,需要悉心引导与培育。专门设置“中国精神”课程,以中国精神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有利于应对大学生的精神困惑和成长不足。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发展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精神品格,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中国精神汇聚了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成为团结奋进、创新开拓的坚实后盾。对于大学生而言,专门学习“中国精神”课程不仅是对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更是个人成长及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课程体系中没有专门的“中国精神”课程,中国精神教育散见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之中,较为缺乏专门的“中国精神”慕课和实践环节,这一现状不利于大学生精神成长的针对性培养。为了更好地应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内驱力不足和外驱力不够的现状,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中国精神”系列课程,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实施多元化的有效教学策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一、“中国精神”课程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现状

恩格斯曾将思维着的精神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2〕,这充分体现了精神的重要性和价值。精神的富足和自由是人类全面占有自身的重要标志,也是作为完整的人的重要形式。精神成长正是实现精神富足和自由的途径,它是个人存在的高层次内容,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精神成长是其生命成长的关键,是大学生学以成人的根本维度。毛泽东曾将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形象地表述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3〕,这进一步强调了精神成长的重要性。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并不是无缘无故、突然发生的,而是其生活境遇和成长经历的折射,受其原生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要促进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将有利于他们勇担时代使命,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业中去。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全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研究表明,大学生精神成长处在趋于成熟但尚未成熟的矛盾过渡阶段。首先,他们追求个性化、自主性,自我意识觉醒程度较高,珍惜生命存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然而,现实生活的残酷竞争、当今世界的百年变局以及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也使得一些大学生出现了诸多精神困惑,以至于出现了佛系、躺平、治学精神不强的现象。其次,由于理想信念弱化和人文情怀不深,一些大学生产生了精神世界的“空心病”现象。再次,随着社会日益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和互联网数字传播平台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大学生出现了价值观迷失、偏离甚至扭曲的现象,以至于社会责任担当欠缺勇气与行动付出、精神文化生活缺乏自主性、伦理道德失范,严重者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另外,还有些大学生个体意志薄弱,出现了精神生活物质化、庸俗化甚至低俗化等问题〔4〕

总体上,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困惑可以归因于两条,一是他们的精神成长内驱力不足,二是他们的精神成长外驱力不够,应及时设置专门的“中国精神”课程,以开展针对性的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来强化大学生的精神成长,还有一些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调研环节以提升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然而这些环节并没有被整合为专门的“中国精神”课程,往往也不是针对性地应对大学生的精神困惑,中国精神的专门教育较为分散和零散,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践行中国精神的实践活动也往往缺少课程设計和教学规划,师生的心灵对话不足,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够,专门的教学媒介或平台有待丰富。

为了应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成长不足这一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中国精神”系列课程,实施基于慕课的人网融合课堂翻转和基于数字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以及学用结合的多元化教评策略,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最近,“中国精神”课程团队对西南交通大学269名选课大学生进行了“‘中国精神课程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现状”的问卷调研。本问卷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即Cronbach α系数值)达到0.895,这说明本调研数据具有良好的信度。调研结果表明,接近70%的大学生认可中国精神在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起到了精神引领作用,认为中国精神“非常重要,它是我的行为准则”,或者“比较重要,我会在面对困难时想起它”。此外,西南交通大学的“中国精神”课程教评分数达到98.13,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这说明西南交通大学的“中国精神”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是较为成功的。

二、面向大学生精神困惑的“中国精神”课程设置

尽管教育部已对中等职业学校提出专门加强中国精神教育的明确要求,但尚未对高等学校课程安排做出类似规定。大部分高校的中国精神教育方式是将中国精神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或是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进行部分讲解,尚未形成“中国精神”课程教学的整体合力。实际上,中国精神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完全有必要单独设置为专门的“中国精神”课程,以更好地引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

课程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5〕。课程所提出的内容和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前提,课程是涵盖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6〕。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西南交通大学精心打造“中国精神”慕课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面向全校大学生开放选修课程。经过三年教学实践,本课程已在资源整合、目标管理、教学原则和教学特点方面具有较为独特的课程规划理念。

(一)资源整合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统一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晶。中国精神的内涵极其丰富,资源极其富饶。为了形成系列“中国精神”课程,需要教育者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包括每种精神的提出背景、完整表述、精神的发生地、当事人、精神传承现状、典型案例、教材书籍等,建构较为完整的教学知识图谱以形成系统的中国精神谱系。资源整合在“中国精神”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师资重组、内容优化和案例共享等手段,本课程有效地整合分散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的教学资源,从而优化“中国精神”课程资源供给。

第一,师资重组是优化“中国精神”课程资源供给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教学资源往往分散在不同的教师和课程中,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共享。因此,本课程需要通过师资重组,将优秀的教师资源集中起来,形成一个更加紧密、高效的教学团队。

本课程邀请了具有丰富精神体认的院士、专家、学者加入教学团队,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参与“两弹一星”工程的专家学者葛昌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李本琪,央视《百家论坛》“中国衣裳”“名相管仲”主讲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任飞,排球国际奥运裁判、西南交通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刘江,中国铁路史研究专家、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田永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何云庵等。本课程通过师资重组优化课程师资供给,以更好地保障教学质量。

第二,内容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内容优化有助于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并促进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深化,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精神的典型表现。目前高校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讲授也形成一定规模,可以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课程教学的基础之上,丰富“中国精神”课程教学资源。此外,在各门课程思政教学中也隐含了不少中国精神资源,可以借助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充实中国精神资源库。

另一方面,内容优化有助于突出“中国精神”课程的实践特色。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教学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较为缺乏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中国精神”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中国精神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实现精神育人。精神育人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口头上、课堂中,更应该凸显在实践环节,通过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实践调研、撰写小论文等实践活动生动地呈现出来。因此,本课程通过内容优化,将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精神”课程的内涵和价值。

第三,案例共享是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不同的教师和课程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案例和素材。本课程通过打造工作坊,开展定期教学研讨活动,将教学案例和素材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中国精神”课程教学案例库。

(二)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线索。不能在教学活动中全面贯彻教学目标的课程不是好课程。教学目标管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师生相互合作、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实现目标〔7〕。“中国精神”课程的根本教学目标是实现中国精神对青年學生成长的精神引领和精神育人,这是本课程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主旨,也是本课程组织教学的根本目标。目标管理策略要求所有教学活动都服务于大学生精神成长这一教学目标,这意味着在教学导入、课堂讲授、考核评价等环节,都要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为目标。

第一,教学导入环节的目标管理。这一环节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和课堂内容,要求教师巧妙地把握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在“抗美援朝”精神的慕课教学中,本课程采用短片的方式导入。严格地说,这一短片是基于一个网络热点问题而进行慕课设计的,由课程教师向抗美援朝老英雄涂伯毅老战士当面提出。教师代网友询问了“被誉为当代活着的邱少云”涂伯毅老英雄这样一个问题,即“火烧邱少云的故事是真实的吗?这似乎是在挑战人的正常生理极限,似乎是根本不可能的,试想想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连针刺一下的小疼痛几乎都难以忍受。身体着火的邱少云是如何突破生理极限而做到一动不动的呢?难道他不是肉身之躯而是钢铁之躯吗?”实际上,这一问题既是网友的困惑,也是大学生的困惑。有效的教学导入从不回避网络热点话题,适时抛出问题,引发同学们热烈思考和互动讨论,从而吸引同学们继续往下聆听涂伯毅老英雄的回答。

第二,课堂讲授环节的目标管理。为了实现中国精神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教学目标,本课程需要在整个课堂讲授中注重贯穿中国精神的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等精神,这些都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精神的核心要素,并能够将这些要素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中。同时,课程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考核评价的目标管理。“中国精神”课程并不以完整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要考核目标,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引领和精神实践。因此,对于本课程的教学考核不能仅采用单一的检测手段,而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估。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他们为人处世、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即课程教学遵循的规范或者法则。“中国精神”课程教学秉持现代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效果为教学评价的准绳,做到尊重学生精神成长规律和教学活动规律的辩证统一。

第一,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活动中心要从教师转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允许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中国精神类型进行学习,同时通过翻转课堂、小论文撰写、“我眼中的中国精神”实践调研等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二,以效果为教学评价的准绳。“中国精神”课程以精神育人的实践效果为评估标准,而非仅仅依赖分数,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致力于解决学生的精神困惑,关注他们的精神成长需求。在教学活动中,设置实践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社会调研等环节,以便他们在实际体验中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此外,课程还鼓励学生将中国精神与实际学习、工作和生活相结合,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通过教学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精神的核心内涵,从而达到精神育人目标。

第三,尊重大学生精神成长规律和尊重教学活动规律的辩证统一。在高等教育中,尊重大学生精神成长规律和尊重教学活动规律的辩证统一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高等教育的核心。一方面,尊重大学生精神成长规律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精神成长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引导。作为教育者,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需求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本课程还特别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人才。另一方面,尊重教学活动规律也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学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其规律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本课程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本课程还注重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特点

为了实现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育人目标,“中国精神”课程教学具有自主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等教学特点。

第一,自主性。自主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够自我驱动、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中国精神”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慕课问题、开展线下讨论、布置小论文、安排志愿服务、要求实地调研等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中国精神内涵。

第二,互动性。互动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应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等方式,共同学习和进步。在“中国课程”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感悟中国精神。

第三,实践性。实践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能力锻炼、情景模拟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践行中国精神。教师通过组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和文科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情景式场景中感受中国精神的生成,从而达到精神育人和实践践行的目的。

三、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中国精神”教学策略

好的课程设计需要好的策略和方法,方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手段,“教学策略在内容构成上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影响教学处理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倾向;第二层次是对达到特定目标的教学方式的一般性规则的认识;第三层次是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8〕。教学策略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实现。“中国精神”课程的具體教学策略表现为“请进来”和“走出去”、因材施教、基于慕课的人网融合课堂翻转混合式教学、基于数字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和学用结合的多元化评价等。

(一)“请进来”和“走出去”

同样的中国精神内涵,由不同的人来主讲,教学效果确实会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主讲人的背景、经历、专业知识和表达方式都会对听众产生影响。此外,精神总是无形的,大学生学习中国精神内涵的过程难免会倍感精神抽象、不可触摸,为此,“中国精神”课程组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教学策略,增强教学实效性。

第一,“请进来”。“中国精神”课程在挑选主讲人员方面非常用心,确保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将中国精神内涵以生动、形象、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是一种将专业人士、研究专家等名师“请进来”的教学策略,旨在通过专业人士形象地讲解亲身经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精神的实质,也让中国精神内涵的阐释变得更加可信、容易接受。

在科学家精神方面,本课程邀请了科学家沈志云院士来主讲,沈院士通过分享自身科学研究的经历和感悟,让科学家精神更加可信,激励同学们树立科学家精神。在“两弹一星”精神方面,本课程邀请了参与“两弹一星”的葛昌纯院士来主讲,葛院士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科研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在女排精神、奥运精神方面,本课程邀请了排球国际奥运裁判刘江教授来主讲,刘老师通过分享亲身体验到的女排和奥运精神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在抗震救灾精神方面,本课程邀请了抗震救灾精神研究专家何云庵教授来主讲,何老师主持了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挖掘、整理与研究”,他结合自己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剖析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种精神的重要性。在“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方面,本课程邀请了中国铁路史专家田永秀教授来主讲,田教授通过讲述铁路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故事,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敬业的精神。在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方面,本课程邀请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李本琪将军来主讲,李将军通过分享中国航天事业和探月工程的历程、故事和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探索未知的精神。

“名师主讲”教学策略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教学效果。主讲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得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精神内涵。同时,主讲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也为教学增添了生动性和感染力,使得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认同。

第二,“走出去”。为了让中国精神的内涵更加真实、可信、可用,“中国精神”慕课团队还实施“走出去”的教学策略,积极寻找中国精神的历史发生地,走进博物馆、陈列馆等,进行资料调研、人物访谈,充实教学内容。通过主动走近中国精神的当事人或见证者,让他们在精神生发地讲中国精神,或者工作现场述说中国精神背后的故事,以激活中国精神背后的生成机制和历史情景,让“中国精神”慕课更生动、更鲜活。

比如,走进广汉市向阳镇拍摄改革开放精神慕课,参观广汉土地改革陈列馆,访谈金鱼公社时任会计叶常理,感悟那一段鲜为人知“敢为天下先”的农村改革事件。走进绵阳市江油市王右木纪念馆拍摄建党精神慕课,访谈纪念馆主任王良秋,感悟建党初期成都革命活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以及在成都的党团组织的创建者王右木的先进革命事迹。走进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拍摄抗美援朝精神慕课,访谈涂伯毅、周全弟两位亲历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感悟建国初期那场轰轰烈烈的保家卫国的壮举。走进李群湛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访谈李群湛教授,感悟工匠精神背后的具体人物与奋斗历程。

(二)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大学生。“中国精神”课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精神需求,在教学和考核中注重因材施教。

第一,“中国精神”课程面向大学生的差异化精神成长需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兴趣爱好和价值观,每个学生的精神困惑和精神成长需求也会有所差别。因此,本课程注重因材施教,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式、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等方式实现。

第二,“中国精神”课程教学提供菜单式教学内容。中国精神的类型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学习的中国精神类型。西南交通大学的“中国精神”课程共开设了二十种中国精神的慕课学习,包括长征精神、“两路”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女排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华民族古代的创造精神、建党精神、五四精神、抗美援朝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工匠精神、延安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探月精神、塞罕坝精神、奥运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丝路精神等。学生并不会被强制性要求学习某一种或某一些中国精神类型,而是具有自主性。

第三,本课程的考核注重差异化和灵活性。知识性内容的掌握并非考核的重点,而是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如设置小论文写作环节,考查学生领悟中国精神的能力;设置实践调研环节,考查学生践行中国精神的能力等。

(三)基于慕课的人网融合课堂翻转

“课堂翻转”又被称为“课堂颠倒”,是英文flipped class model的中文翻譯术语,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策略,又称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它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堂之外,利用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在课堂上,学生主要在教师个性化指导下进行知识的内化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因此学习效率较高。在课堂翻转中,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提供了可能〔9〕

“中国精神”课程采用了基于慕课的人网融合课堂翻转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慕课平台与网络资源的融合,实现课堂翻转,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个性化发展。

第一,慕课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学习方式。同时,慕课平台还提供了在线讨论、作业提交、考试等功能,方便学习者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和交流。

第二,这种混合式教学强调人网融合和课堂翻转,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这种策略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让大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四)基于数字技术的沉浸式体验

沉浸式体验是一种现代教育策略,指通过数字技术对历史场景进行情景式模拟和还原,引导学习者沉浸式体验,继而达到育人效果。实际上,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文化瑰宝,中国精神背后都有着一个个鲜活的时代英雄和历史人物。通过数字技术对历史场景进行还原,可以营造出更加真实感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时空交错中直观感受中国精神的出场语境。同时,这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榜样观,及时纠正价值观层面的偏差。因此,本课程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中国精神。

第一,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还原中国精神的出场语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精神的知识要点。历史背景的还原可以讓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和价值。例如,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模拟还原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国内外历史背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懂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更好地理解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第二,在元宇宙或者VR模拟环境中,引导学生沉浸在情境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继而提升精神境界。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沉浸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情境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从而增强学习感受力和精神成长的乐趣。

(五)学用结合的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考核策略,它不是依赖单一的考试成绩或标准,而是通过多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为了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实现知行合一。基于这一想法,除了常规的知识性考核之外,“中国精神”课程通过组织一系列线下活动,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精神实践环节的考核。比如撰写中国精神方面的学术小论文、参与“当代青年说大调研大走访”、进行“我心中的中国精神”调查研究等活动。

撰写中国精神方面的学术小论文,要求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一篇有深度、有见解的论文。在撰写中国精神方面的学术小论文时,学生需要对中国精神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挖掘中国精神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当代青年说大调研大走访”,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交流,了解他们对中国精神的理解和看法。这一实践调研环节,学生需要深入到社会实践中,了解当代青年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和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精神在社会中的影响和价值,从而加深对中国精神的认识。“我心中的中国精神”调查研究,要求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身边人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形成对中国精神的直观感受。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精神在普通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以上实践考核环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一种。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考核环节,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教师也可以更直观地把握学生精神现状,同时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精神的内涵和实质,从而更好地传承、发展和践行中国精神。

四、“中国精神”课程教学反思

近期,教学团队对“中国精神”课程的选课学生进行了详尽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课堂模块设置”“教学评价方法”“教学方式多样性”“课堂互动程度”“课堂氛围”以及“教学效果”八项关键领域,共计431名学生参与了问卷填写。本问卷的克隆巴赫信度系数(即Cronbach α系数值)达到了0.970,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见表1)。

在表1中,接近96%的大学生非常满意和满意“中国精神”课程的教学目标,超过97%的大学生非常满意和满意授课内容,超过97%的大学生认可本课程的课堂模块设置,超过94%的大学生赞同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手段,大概95.8%的大学生接受本课程多元化教学方式,大概94.7%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并认可课堂互动,大概95%的大学生喜爱本课程的课堂气氛,几乎有96.5%的大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满意和满意。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精神”课程的教学设计获得了大学生较大程度的认同。不过,就数据来看,这八项指标仍有提升空间,有少数同学对“教学目标明确”和“课堂互动程度”这两项指标比较不满意。只有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同学非常满意“课堂互动程度”,这说明本课程在面向大学生精神困惑、真正促进教学实效性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也说明在“中国精神”课程教学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只是教学策略的一个较为次要的或者辅助的方面,更为重要的在于授课教师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经常性开展师生心灵对话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品质,本课程将强化线下教学模式,增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终助力同学们解决实际精神成长困惑,实现精神层面的较大成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7.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0.

〔4〕沈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1,(1):1-2.

〔5〕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14.

〔6〕李秉德.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56.

〔7〕迈克尔·莫尔,朱利安·伯金肖.管理创新的跃迁〔M〕.祝惠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193.

〔8〕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6.

〔9〕刘冰,安素平,冉新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58.

On the Course Design of “Chinese Spirit” in the Field of

Leading the Spiritual Grow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Qin Shiyan, Li Shimin, Zhang Juan

Abstract: Spiritual growth plays a vital role as for the life grow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it is also a fundamental icon of their learning to be good people. The special courses of “Chinese Spirit” can solve the confus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spiritual growth and realize spiritual education.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makes every effort to create a series of courses of “Chinese Spirit”, actively integrates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implements the whole-process teaching objective management. The university respects both the laws of spiritual grow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rule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reflecting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autonomy, interactivity and practice. This course also uses teaching strategies such as ‘inviting in and ‘going out,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ntegrating classroom flipping based on MOOC, immersive experience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and diversified evaluation combining learning and application, and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The survey study shows tha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of this course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recognition. Yet in terms of the ‘degree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the course of “Chinese Spirit”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Key words: the courses of “Chinese Spirit”; spiritual grow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urse design; teaching strategy; education of human spirits

(責任编辑:叶光雄)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课程设计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中国文化元素对现代油画艺术的影响探究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