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2024-03-19 15:24党晓楠
现代交际 2024年1期
关键词:历史观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 党晓楠 张 勇

(石河子大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为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厘清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是极为重要的。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形成对中华民族历史正确认知的前提所在。必须对错误历史观进行辨析,明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基本内涵,这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中华民族历史几种错误认识的辨析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然而,西方一些学者提出如“王朝征服论”等一系列错误观点,歪曲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试图分裂中国,挑拨民族关系,这对形成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带来了冲击和挑战。这些错误历史观无论是理解历史还是阐释历史都具有本质性缺陷。因此,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务必要对关于中华民族历史的错误认识进行辨析。

1.以片面代替整体,缺乏系统整体性

自秦汉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大一统的格局。然而,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魏特夫提出了“征服王朝”理论,他把中国历史上的王朝分化为汉族王朝和非汉族的民族王朝,提出由北方建立的非汉族政权就是征服型王朝。后来,一些英美学者又对这一理论进行重构,认为除了汉族王朝外,其他少数民族政权都不属于中国政权。然而,我们从历史事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无论哪个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它都属于“中华统一”的国家政权,因为它们都有如下特征:一是延承汉制;二是以中原文化的精髓为根本;三是有汉族知识分子参与策划、辅政。这是中华大地历史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兼收并蓄中汇聚成强大向心力的历史必然。但是魏特夫等一众学者并没有如此全面的学术眼光,他们将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现象放在孤立的历史语境中去看待,以片面代替整体,只看到了这些民族特有的地方民族特征,而没有看到由于汉文化的涵养和各民族不断的融合所产生的民族关系的质变;只看到历史上少数民族短暂地建立地方政权,而看不到中华民族历史统一融合的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1]。绝不能孤立看待历史的某一发展阶段,而是要在对历史的考察、对现实的分析、对未来的预判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本源,只有找到其根源、梳理其过程,才能对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而西方一众学者试图通过极力压缩中国疆域的方式,来破坏中国的统一性,进而为反华、遏华的目标制造借口,彰显了其分裂中国的险恶用心。

2.以孤立静止代替动态联系,缺乏发展眼光

追溯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之路,不管是从文化上还是历史上,中华民族都有深厚的底蕴。这是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的发展中不断地交流融合、开发建设,最后形成了统一的、多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然而,“民族国家”理论认为一个民族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民族,坚信民族是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这不仅与我国实际不符,与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也有很大矛盾,因为历史上大多数国家都是由多个民族构成的。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元、清时期,中国各民族间的大交流、大汇合从未停止,中国现存的民族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直接和间接延续发展,在不断分化以及交融中逐步形成的。从古至今,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片繁荣景象,各民族在大一统格局下实现了大发展。中华民族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具有共生性的统一体,是具有政治内涵的,各族人民早在历史的发展中、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对那些无视历史事实言论的有力反击。[2]

3.以支干代替主干,缺乏主次观念

中国拥有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使得各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中实现蓬勃发展。然而,由西方话语体系产生的“多元文化主义”反对任何因民族、种族、肤色或宗教信仰不同而引起的歧视,倡导各种族、民族、宗教、文化和社会的平等。这一理论较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确实有一定可取之处,但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则利用“多元文化主义”理论来破坏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中原地区的文化占据中华文明的主流地位,中华文化的孕育和演进离不开中原地区文化的强大支撑和有力引领,各民族地区的文化在与中原地区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也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蓬勃发展。如此看来,中华文化是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也是多元一体的关系,是主干文化与分支文化的关系。多元文化主义则试图去文化中心化,只强调差异性而看不到普遍性,甚至把各种类型的文化全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混淆了国家“主要文化”“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支流文化”之间的区别;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割裂开来,不承认中华文化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特征与主要文化特征,粗暴地将中华文化与汉族文化画上等号;将一部分民族文化当成中华文化的全部,不承认部分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统一关系,削弱了中国文化的融合与统一。

二、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内涵阐述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根据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走向和基本特征做出重点分析,总结整理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一般逻辑,说明什么才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这要求我们在历史进程中看到中华民族形成和演进的动态轨迹,再通过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际考察,把握中华民族历史演进和发展的总体走向和规律总结。

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统一融合的

每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都有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中华民族的辽阔疆域就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一方面,自秦统一六国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了一个主流的趋势,那就是“统一”。各族人民在大一统的格局下共同开拓建设了中华民族的辽阔疆域。另一方面,自秦朝以来,上到国家下到百姓,都极为重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中国各民族都有一个崇高的目标,那就是要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反对一切民族分裂行为。于是,各民族在中原和边疆地区双向迁徙、交往交流、相互联系。汉朝时期,西北地区进行了军垦和农垦,建立了西域都护府,为后来的中央政府统治新疆奠定了基础。唐朝仿照汉朝建立的西域护府,建立了800多个羁縻州,管理天山南北边陲地区。元朝时,采取军垦和民垦的双重方式,同时专门设立宣政院,负责管理和建设西藏。明朝继续进行军事耕种和移民以守卫边境,将军队融入农业,增加边境人口。清初,新疆屯垦戍边部队达十万余人,为巩固和建设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内地居民生活在边境地区时,由于自然和社会因素,西部和北部地区的不同民族迁移到中原等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例证有,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其原因之一是国内的民族大迁徙,二是匈奴、楼烦等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愈发频仍。魏晋时期,五胡向内地迁移。元朝的大一统也让各少数民族从边疆地区迁移到中原等地。清朝时,边疆少数民族与中原的联系与交流日益密切。虽然中国的具体疆域因朝代而异,但是各民族之间的统一融合始终是主流,各族人民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必须深刻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广袤疆域的历史事实,认识到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统一融合性。

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多元一体的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民族共同书写的。其一,就其历史起源说,中国从来就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统一而成的历史悠久的国家。自秦汉时期统一以来,又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变化,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短暂的分裂,但是从整体的历史走向可以看到,各民族在相互交流交往中逐渐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是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着自己的历史,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既多样又统一的特征,也是中华文明广泛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其二,就其内涵而言,中华民族历史的多元一体是通过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而实现的。这使中华民族能够在统一性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和增进团结,同时在多样性的带领下保持生机活力。中国现存的民族是对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直接或间接的延续发展,是在不断分化以及交融中逐步成型的。现有民族的来源也较多元化。拿人口最多的汉族来说,之所以能拥有众多人口和多样的方言以及习俗,离不开其来源的多重性。一开始,汉族只是黄河流域的一些部落相互接纳,秦统一六国后,长江流域的居民也都慢慢加入进来。于是,就有了中原、南方农耕区、北方游牧区各地各民族居民之间的互相吸纳,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融从未停止。其三,就意义而言,这种多元一体特征不仅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平等共处,而且有利于各民族利益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这种利益的统一也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力量。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元、清时期,民族间的大交流、大汇合,使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一派繁荣景象,推动中华民族历史滚滚向前。因此,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认清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事实,认识到中华民族发展格局的多元一体性。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动态延续的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交流交融而共谋发展的历史。这一历史的形成,在动态中发展,在延续中传承。正是这种历史的动态延续性,使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能够在革故鼎新中欣欣向荣,在挑战和困难面前熠熠生辉。通过不断吸收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新鲜血液,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一方面,就其动态性看,各民族文化在变化发展中不断加深交流和交融。这一过程,不仅将本民族文化发扬光大,更是通过各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创造出深厚的中华文化。从夏朝的历法到商朝的青铜文化,从周朝的宗法礼乐制度到楚国的楚辞和图腾崇拜,游牧文化、狩猎文化等都在中华大地上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带着他们的文化融入了中华文化,佛教文化也在这个时期开始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到了宋辽夏金元时期,大量的汉族人移民到南方,北方少数民族也向内陆迁移,其间,中原文化、维吾尔文化、女真文化、契丹文化等逐渐融合。清代各少数民族文化加强了交流,各种文化之间取长补短,也正因如此,那些文化中的精华得以保留并且发扬光大。每一次文化的大交融大发展,都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补充和参与,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编织出了精彩卓绝的中华文化,实现了中华文化整体水平的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就其延续性看,从中华文化的萌芽发展到茁壮成长,从中华文化实现自在到自觉的伟大飞跃,从来都不是由某一单一的文化所主导的,而是在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中,在各民族相互交流交往和交融的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构造塑形的。各民族齐心协力推动了中华文化整体风貌的形成,支撑起了独属于中华民族的鲜明气质和锦绣风貌。各民族文化在碰撞中有冲突、有不解,但更多的是由于融合而累积的共振。因此,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深入领会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动态延续。

4.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变的是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始终支持统一,崇尚团结,致力于实现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这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融洽和谐发展。各族人民共同培育了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伟大梦想精神,让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了表现和归宿,其中爱国主义是最核心内容。自秦汉以来,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经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和融合,都对这片土地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民族意识便根生出来。于是,面对掠夺侵略之时、面对国家危难之际,保家卫国、抵御侵略成了各族人民心照不宣的默契行动。近代以来,面对外辱严重的不利形势,全国各族人民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面对新中国成立后贫困和落后的艰难境遇,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思考前进道路。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道路,更是创造了辉煌的成就。[3]此外,由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还产生了一批具有地域民族独特性的精神,如甘肃的南梁精神,新疆的兵团精神、胡杨精神,等等。虽然这些精神的提炼总结是在现代才完成的,但是几千年来,这些精神内核和底蕴已经在各族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生根发芽,这些高度凝练的民族精神通过不断传承和发扬,对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言意义非凡。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用来指导中国的历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文化与政治效果,不仅使各民族在多元中寻求到了普遍和统一,甚至是超越多元性,让各族人民都不约而同地站到了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道路上来。因此,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看到我们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发展。

三、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

明晰了中华民族历史观之内涵,就应该着眼于行动和落实。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要从整体逻辑、物质载体、实践基础等方面入手,力图让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充分参与,将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利用起来,在全体人民云集响应的实践中,通过每一次有效的行动增强对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的认识。

1.以史为鉴,筑牢中华民族历史认知基础

所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应将中华民族历史教育与“五史”教育紧密观照。中国共产党向来善于从自身的历史汲取智慧和经验以指导实践。然而,无论是党史、新中国史,还是改革开放史,都离不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浸润,都是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演变成长起来的。所以,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务必要全面提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4]的“五史”教育,让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深刻意义,深刻领悟到中华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命运共同的纽带关系,激励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推进“五史”教育,应在充分参考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关于中华民族文明共同源头以及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完善和编纂,大力挖掘中华民族共同历史记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书写历史,与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体系,从而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总体脉络,并在实践和策略上给予积极响应。这将有助于深入阐释中华民族的形成脉络,描绘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充分回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文明历史发展趋势之间的内在联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因此,新时代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中,将“五史”融入其中,深刻把握其要义。在这个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把我们党的百年经验,特别是对民族工作的经验放在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史中认真梳理总结。这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历史教育向前发展。

2.潜移默化,增强中华民族历史的直观性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只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远远不够,需要通过呈现各种“实物”,让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及民族形象更加生动鲜活。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抽象的、理论的概念与具象化的场景和空间呼应起来,让中华民族历史以更加具象化的形象饱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如此,人们势必会因为更加直观的感受而对中华民族的整体形象和历史产生更持久和深刻的情感,使历史观教育更加行之有效。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创建中华民族历史博物馆、民族团结文化中心,对于已有的博物馆和文化中心,也要进一步增设有关中华民族历史、民族团结史的相关内容,让各族人民在学习和了解的过程中,达到真切而又深刻的濡化效果。还要利用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大公共交通设施、广场和休闲公园等空间场所,认真系统地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围绕中华民族耳熟能详的各类文化故事和生动有趣的文化符号,进行加工创作,让相关文化活动广泛覆盖到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这就需要广大的文化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深耕于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资源,发掘能够引起中华民族成员深刻情感共鸣的文化符号、寓意深刻的文化故事,搭载多样的宣传教育平台,利用新型网络媒体等工具将其传导开来。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又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大众视野,能够最大限度地唤醒民众的共同历史记忆和核心价值信仰,在“润物细无声”中民众的思想观念实现了升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5]要把涵养文化和打造环境紧密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机关文化和校园文化和与之呼应的建筑风格、文化景观和室内外建筑装饰结合起来,把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的理念价值融入机关单位、企业、学校和其他实体,使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3.立足实践,提升中华民族历史教育的实效性

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历史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提升历史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民族学、历史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中华民族发展的一般历史语境为源头,从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出发,对古往今来的错误历史观进行批驳,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形成机制以及主要特点进行梳理,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发展和演变进程中的规律进行梳理,最终对中华民族的内生动力和历史机制形成整体而全面的把握。要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主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对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和做出的重要贡献予以充分肯定和尊重,对中华民族历史研究的理论机制形成专业的话语表达。要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和联系的规律的指导下,把各民族的发展史同整个中华民族历史进行关联。其次,对于历史问题,要做出符合史实的分析说明,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角度加以阐释,为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历史支撑。中华民族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明模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走上了一条极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与美国、俄罗斯、欧洲国家和非洲国家都截然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选择与形成和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积淀息息相关。奋斗前进的路上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参考,不能清楚地认识到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流交往交融史中形成的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就不能系统地梳理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发展史中熔铸的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历史。因而,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既要紧紧抓住精髓主干,也要牢牢把握枝干。最后,要加强历史教材建设,要精心设计相关的中华民族历史教科书,应做到既严肃活泼又接地气。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和学习工具,在发掘传统媒体的作用和价值的同时探索新媒体的操作方案。要注重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相关史料、资料的收集整合,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教育和学习提供坚实的支撑,增加教育内容的密度,不断提高历史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四、结语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务必要切实领悟中央民族会议精神,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坚持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要将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在思想上明确,在行动中落实,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以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特别是我们党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背后是紧密的团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成为更富有生机活力和凝聚力的共同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猜你喜欢
历史观中华文化中华民族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习近平的历史观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