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与中医药知识的共频性教学思考

2024-03-21 19:23广西中医药大学外语部银莎格
内江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医药英语教学大学

◇广西中医药大学外语部 银莎格

中医药高校公共英语教学阶段的各类英语课程以培养学生通用英语能力为教学基本范式,存在英语的“学”和“专业应用”分离的状态。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公共英语教学阶段提升中医药类各专业学生英语听说实际能力的主要课程,可通过师资转型为具有一定中医药背景知识的英语教师,夯实学生中医药英文词汇和应用,设置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模式等,构建起学生听说能力和中医药知识内容具有共频性的教学氛围。

1 前言

传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自古以来,中医药诊断治疗是我国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如今,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得到现代医学研究的肯定。近几年影响全球的新冠疫情中,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案展示了非凡的诊疗实力。我们国家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复兴、继承、发展和宣传,国内整体环境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由于文化内涵和医学理论基础的差异,中医药文化在海外传播发展并不乐观,甚至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误认识。增强中医药文化对外宣传推广与合作,为海内外更广泛的民众能共享中医药卫生资源发挥积极作用,是我国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中医药融入国际医学体系的重要举措。

中医药高校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中医药类相关专业的学生是传承、创新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人才储备。英语作为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交流的桥梁,也是学生成长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医药卫生事业全球化发展生力军的必要工具。如何培养掌握良好英语水平能力的中医药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中医药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中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目前,我国中医药高校为中医药类各专业开设的英语相关课程主要包括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一些高校也较为注重医学专业课程的中英双语教学。三类课程相互衔接,以提高中医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为目标。其中,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公共英语教学阶段开设的课程,既承担着提升学生英语视听说基本技能的任务,也同时需要兼顾中医药相关知识的融入,配合更进一步的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打下前期基础。本文尝试探讨如何在这门课程中有效兼顾两方面内容,如何使得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与中医药知识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色的、合理的共频性。

2 教学现状与教材解读

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王守仁,2016)。这意味着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以高校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和发展需求为基本方向。在中医药类高校,也就意味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各项内容的设置及教学应与中医药类知识有效结合,以逐步提升中医药学生应用英语解决自身专业及事业发展的需要。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目前,我校中医药类各专业的英语课程包括安排在大一和大二的公共英语教学课程和大三的上学期医学个别专业英语课程。第一学年,共开设8个学分的英语读写课和听说课相结合的必修课程。第二学年开设有作为限选课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上学期课程名称为“大学英语视听说”,下学期为“高级英语视听说”),共4个学分。除了大学英语视听说,大二还开设有大学英语读写译、学术英语演讲和跨文化交际等限选课程,总学分为7个。总的来说,大一和大二开设的公共英语是作为学生高中英语知识水平的拓展和延伸,以英语基础能力培养为主,教学过程是否融入中医药知识,基本由教师根据自己的上课思路决定。

具体就第二学年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来看,所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全新大学进阶英语》(目前上学期使用第二册,下学期使用第三册)。教材分8个单元,选材具有全球视野,话题广泛,具有时代性,难度适中,循序渐进。教材结构内容包括单元主题热身导入(Warm Up)、主体听说练习(Listening and Speaking)、视听学习(Video)和拓展活动(Expansion Activity)及大图学习(Big Picture,作为看图思考、讨论和交流)和复习巩固练习等。应该说是能够满足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需求。我校在每学期实际的32个学时的教学中,一般会选取该教材的6个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作为学期教学任务来完成。作为限选课,选择这门课程的学生英语基础都不错,基本都通过了CET4,学生基本情况还是传统英语教学环境下阅读和写作能力好于听说能力,选择这门课程则是有意愿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教材配套视频和音频播放学生听音作答练习答案检查”的传统教学方式完成单元主题的教学活动,课堂中学生说的机会主要是一些师生对话的互动环节。在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目标设置得较为宽泛和含混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模式基本能够达到课程设置的基础教学目标。然而,课程教学未能有效满足“学”与中医药类相关专业的“实用”需求,即英语听说教学活动中专业性缺失。从这套教材的各单元的主题内容来看,对于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入是有包容性的。正是教材提供拓展知识融入的可能性,使得教材使用过程中可以融入诸如中医药类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基本视听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针对中医药相应知识的视听说水平能力。应该说目前在我校,由于教师对于相应教学的意识、中医药基础知识、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等原因,实际的视听说课程教学与中医药知识的共频性基本处于明显的分裂状态,即学用分离的情况比较突出。

3 师资能力提升思考

秦一竹(2016)指出现阶段大部分医科院校的医学与基础英语教学是泾渭分明的,没有内在连续性。造成这样一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师资能力的问题,即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医药类(中医药)知识的普遍缺乏。作为公共英语教学阶段的视听说课程,要把中医药知识有效融入其中,首先,教师作为课程活动的引导者,有必要具备一定的中医药方面的相关知识。熊淋宵等(2021年)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大二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大学英语任课教师由具有一定医学背景的英语教师来担任。目前,我校外语部30余名教师中,具备医药类教育背景的教师共4名(主要承担大三开设的医药类专业英语课程)。也就是说,承担大一和大二公共英语课程的老师基本不具备医药类(中医药类)专业的背景知识。可见,从整体上提高我校学生中医药知识的英语应用水平,做好医学英语教学的前期工作,提升公共英语阶段任课教师的中医药类基础知识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医药类院校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依据各自院校的专业体系,担任公共英语教学任务可展开不同角度的中医药知识能力提升,充实教学所需的相关知识,积极转型成为有一定中医药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公共英语教师。

首先,教师需提高认识,自觉主动储备相关知识。在中医药高校的老师,即使是非中医药类专业背景的教师,都会有一个对于中医药氛围的直观感受。这种直观感受来源于中医药类院校各项工作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播的基本定位。这样的氛围为学校里非中医药教育背景的老师提供了了解及获取一定中医药知识的外在推动因素和条件。作为非中医药类专业背景的公共英语课程的老师,需要调动自己的内在因素,充分利用本校自身具有的内部条件,充实自己的中医药相关知识,最终服务于大学英语课程。广西中医药大学具有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壮瑶医药特色专业,是中医桂派基本成果和学术思想的传承阵地,我校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主动了解中医药、壮瑶医药的一些基础理论、基本术语、常用治疗技法和常用医药验方,建立起对中医药知识、学校特色学科及中医桂派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建构自我中医药知识英文术语基本语料库。做到不断认识、不断了解,使自我中医药术语英译基本语料库不断丰富、正确及实用。

其次,学校建立起本校中医药各专业教师与外语教师协同合作与沟通平台。中医药类知识作为系统的学科体系,非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英语老师在学习了解的过程中需要得到相关专业老师的指导。这种指导可以是由学校组织起来的联动式的指导形式,具体可包括提供咨询服务平台、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及座谈研讨式。建立起旨在帮助非医药(中医药)专业背景英语教师学习、了解和及时获取医药基础必要知识、学校特色学科认知所需的交流及服务平台。平台以本校中医药类各专业老师为基本咨询员,非中医药类外语教师为基本群体。此外,学校建立起常规的面向外语教师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培训讲座,由本校中医药类各专业教师每学年做中医药基础知识讲座,介绍中医药文化及本校面向海外传播推广成果和对外交流的情况和外语服务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医药各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的座谈,共享相关信息、数据,共同探讨两方面教学合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公共英语教师能够储备自己课程需要的相应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类各专业教师也了解了学生前期已具备的专业英语水平,以此为基础提高专业教师自身英语水平,在专业教学中安排难度更适合的中医药英语知识的输入。

4 知识共频性教学与评价模式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作为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进阶性阶段,课程教学模式和大一的读写等课程既有相似性,也有其偏重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自身特点。强调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与中医药知识的共频性,就需明确把中医药文化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作为相应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中医药术语不同于英语基本词汇,很多术语晦涩难懂,夯实学生英文词汇及中医药术语词汇应该贯穿于公共英语教学的始终,并偏重中医药术语的准确性。公共英语教学阶段应充分侧重中医药词汇的不断积累和基本使用练习。面对构词繁杂、词义所指和英语基础词汇区别较大,记忆难度更高的中医药类英语词汇,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和挫折感。这个过程教师需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树立坚持不屑的意志力,为更好的中医药英语的使用构建起扎实的词汇基础。再则,视听说课程中,需要强调把学生积累的中医药术语运用的听说实际训练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医药知识的能力。视听说课程的上课课时十分有限,在课堂中可偏重于引导和做学习基本检查。老师可首先引导学生课后有针对性的记忆和熟悉某个中医药基本知识内容的词汇和表达。课堂教学中利用前5-10分钟和学生就这个中医药知识展开师生之间的问答、小对话检查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同时鼓励1-2名学生就他们课前对相关中医药知识英语表达的熟悉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总结和兴趣发表英文自由陈述。这样的课堂活动可以检测学生的术语学习的主动性,也给学生创造用英语表达自己专业知识的锻炼机会。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深入解读教材,找到中医药知识有效的融入点。课堂上把握好上课单元的主题,展开主题视听说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学习和练习中出现的句式,合理应用到中医药类专业相关情景和活动的表述上。在课堂环节中应用和巩固自己的中医药英语的能力。如我校使用的《全新大学进阶英语》这套教材中所设计的环节中有Conversation (对话)部分,这部分的对话结构比较简单,但利用这样的对话结构把替换内容联系到中医药知识上,学生既学习了句式表达,也把自己专门记忆积累的中医药类专业术语等运用上。在此基础上,承前启后地把整个单元视听说内容练习中涉及到的句式引入,拓展对话结构,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对话结构练习、拓展,表达更丰富的意思。

刘芳等(2020)指出情景式医学英语教学式贯通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桥梁和纽带。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正是把情景教学生动呈现的重要课堂阵地。视听说课程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单位内容所提供的围绕主题展开的听说表达和对话形式,通过学习和操练,能够在各环节应用相应的句式和表达,并且在与中医药知识共频学习活动中,不断熟悉句式和应用句式表达中医药英语。在单元学习内容完成后,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利用单元学习所掌握的句式和表达,以及结合学习过程中自己对于中医药知识表达和语用思考,合作设计英语中医药知识的情景,以小组进行展示,或课后利用单元学习的知识合作完成拍摄情景小视频。以情景学习的形式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对医学英语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陈宏森,2003)。

课程学习活动的效果需要合理的考核方式。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视听说技能,最常规的考核包括口语和听力部分的考试,口语强调学生的语音、语调、语言逻辑性等,而课程教学设置了中医药知识的共频性教学任务,需相应地增加涉及中医药知识的听说考核内容。考核评价可以是多元的形式,可以设置包含有学生自我评价、口语测试和听力等考核形式结合的评价模式。其中,自我评价可以由学生制作3-5分钟的视频展示并英文旁白汇报自己整个学期在中医药类英文术语的积累和相关视频平台上学习及练习的情况和收获。口语考核中,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中医药的基本术语和简单描述,学生随机拿到某一术语和描述,然后展开约3分钟的内容陈述;也可以使用一些中医药相关的图片,学生随机抽取其中的某一图片展开口语陈述。当然在实际考核中,教师要把握好难度,有些学生虽然英语基础不错,但在口语表达上还是会感到有难度,有些学生面对不同于平时英语口语的中医药类英语的表达会觉得难度陡增。教师可适当调整学生考前准备时间,也可以把所有材料提前都发给学生,学生就这些材料先有一个基本的思路梳理,到考试时再随机抽取某个内容或图片陈述。总的来说,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考核,在充分考虑对学生中医药英语听说能力水平检测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实际困难和水平程度,注意保护学生的对于英语的专业应用的兴趣,为下一阶段难度更高的中医药类各专业英语后续课程打下基础的同时,保持好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 结束语

随着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推进,能够应用英语作为这一进程中的有效工具,应该成为中医药高校学生的一个基本能力范畴。作为公共英语教学阶段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需要顺应历史要求,把中医药知识作为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一方面鼓励公共英语任课教师应积极转型为具有一定中医药知识背景的英语教师,一方面明确课堂中中医药知识的融入共频性,摆脱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听说能力为定位的教学范式,建立起共频有中医药特色(强调本校专业特色)的、符合中医药院校学生英语听说专门应用性需求、具有合理评价模式课程教学氛围。

猜你喜欢
中医药英语教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大学》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