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4-03-31 17:21石瑛
甘肃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劳动教育存在问题

石瑛

【摘要】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锻炼强健的体魄,还可以提高综合素质。但城区初中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庆阳第五中学为例,通过落实国家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创新劳动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完善评估体系,促进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等具体措施,探索出符合西部地区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劳动教育;初中;存在问题;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5—0032—04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改变着世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自古就有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风尚。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忘我劳作,挥洒汗水,才换来了今天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可以说,劳动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教育从青少年抓起,无疑是非常及时、必要和正确的做法。现实中西部地区学校普遍不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课程被文化课挤占的现象比较普遍。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德智体美劳这五个维度中是最薄弱的,部分学校劳动教育存在课程设置形式化、劳动教育实施困难化、过程评价随意化等问题,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具备基本劳动技能、缺乏劳动热情、不珍惜劳动成果等诸多问题。因此,探讨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实践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基础。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我们说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一切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接班人,而开展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懂得尊重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知道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自觉抵制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不断磨炼个性、磨砺意志,从而塑造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

2.劳动促进智力培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各学科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消化。当然,有些课程可以直接通过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来进行体验,比如美术课,老师可以带学生爬山体验,然后作画;感恩主题的家庭作业,有些老师布置的是让孩子帮助家长做家务,体会家长挣钱养家的不容易和辛苦;还有一年级的孩子学习《悯农》这首诗就很难理解,即使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也不如让他们拿起锄头参加劳动。初中学生处于青春萌发期,他们的身体会分泌很多荷尔蒙,更需要学校和家长带着他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多组织劳动实践,促进他们身心阳光、健康发展。

3.劳动与体育密不可分。体能的锻炼本身就是在劳身动骨的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但是劳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强壮。尤其是初中学校,现在已将体育纳入初中毕业会考科目,而且所占分值越来越大。并且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体育中考的成绩,农村学校的学生一般高于城区学校的学生,这与他们平时参加劳动锻炼有很大的关系。

4.劳动滋养美育。我们常说劳动创造美,劳动人民是最美的人。劳动者通常汗流浃背、穿着劳动服、拿着劳动工具,怎么能谈得上美?这个美不是外形的美,而是劳动者表现出的精神美,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美。劳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参与、投入、体会中理解家人、理解师长、理解社会,同时悦纳自己,从而奋斗自己的人生。这在目前的初中教育中是急需补齐的短板。

二、城区初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城区初中在交通、教育资源等方面有许多便利之处,同时由于地处闹市,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也存在一定的限制,比如受人员、场地以及对劳动教育认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的设想与实际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甚至有的想法无法落地落实,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了劳动教育的意义、课程要求、实施方式和要求等,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要求中小学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各学校也将劳动课安排进了课表,但现实是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家长和社会期待的高质量教育依然是高升学率的教育,为了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劳动教育课时往往被其他文化学科挤占,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文化课学习上。即便是部分学校设置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往往都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导致劳动教育课程形同虚设。学校对劳动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勞动教育被严重弱化。

2.劳动实践活动开展较少。劳动教育是一项实践活动,需要学生付诸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实中学生更多时间都在教室上课,很少有机会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1]。许多学校即便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也大多停留在口头说教上,比如城区学校都开设劳动精神、劳动礼仪等相关内容的讲解辅导,但开展实践的其他条件受到限制都开设。劳动场地匮乏,劳动教育所需的设备难以满足。家庭本来是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让学生养成做家务的习惯也是培养劳动技能的一种方式,但现实是一方面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另一方面家长认为孩子只要搞好学习就行了,过多干涉、包办,导致学生普遍存在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尊重劳动等诸多不良现象。

3.劳动教育场地匮乏。劳动教育需要一定的场地,需要在真实情景中进行,城区学校因为身处市区,场地、工具有限,无法开展大型劳动。据调查发现,西部地区城区学校占地面积最大100多亩,最小几十亩,绿化、停车、教学设施建设用地异常紧张,很难规划出学生的劳动用地。如果租用农村用地一方面资金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师生往返安全得不到保障,这就导致城区初中劳动课程实施只能停留在课堂说教、场馆参观、基地参观和研学旅行等活动中。虽然校外能提供一定的劳动教育场所,但由于多种因素限制,一般学校都不会承担风险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劳动,以致劳动教育不能深入开展。

4.劳动教育机制不健全。学校虽然也深知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劳动教育课程纳入总的课程体系,但是劳动教育注重的是过程,不同于文化课那样便于考核评价,如何通过劳动教育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难题。目前好多学校缺乏对劳动教育的长远规划,缺乏课程体系的具体支撑内容和评价机制的促进,劳动教育往往为了迎合上级部门检查,出现在课表中而没有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没有真正意义上从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适应社会的角度去全面规划设计。

三、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1.落实国家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针对学校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高,落实不够扎实,方式方法不多,城区学生劳动机会少,学生普遍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实问题,我们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庆阳第五中学为例,学校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思考和顶层设计,将学校课程体系总体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正品课程、养智课程、强体课程、树艺课程和尚劳课程。其中把“劳动教育”专列一个课程体系为“尚劳课程”,具体分为“劳动教育”(学习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劳动情感,学习本地文化历史);“劳动实践”(田园农场劳作,劳动主题月活动,劳动基地参观,九年级远足拉练,家庭劳动);“劳动创美”(香包刺绣课程,木工坊,乡土地理,烹饪技术等校本课程选修)三大类。设置必修和选修课程,学生保证完成每周一节必修课程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选修课程,三年累计完成20课时的选修课程。设置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劳动课程,让学生灵活选择,多层次全方位接触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培养一定的技能和情感。

2.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初中学校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出发,努力创设各种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博劳动”中,即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便于操作的劳动实践中去。结合西部城区初中的特点,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组织“感恩父母”家庭劳动活动,开展“我为家庭做点事”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帮父母家人干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洗衣、整理东西等。组织“奉献爱心”公益劳动活动,同当地福利院、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取得联系,建立公益劳动基地,开展服务性劳动(社区服务、公益活动),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劳动机会,让他们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光荣,增强主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如,在学校图书馆设立图书管理员岗位,协助老师做好图书的借阅与归还登记,检查破损情况,负责图书馆的秩序管理,并定期打扫和整理图书馆[2]。在学校食堂设立食堂管理员岗位,协助执勤老师维持排队领饭秩序,帮助食堂工作人员擦桌子、摆放桌椅、扫地、拖地等。开展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写综合实践手册。每年五月和十月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月活动,开设春耕节、丰收节,班级主题班会,评选“最美小农场”和班级“劳动小能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并采取激励措施让学生从小爱上劳动,同时也能够在劳作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创新劳动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新时代对劳动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劳动教育应该在继承传统劳动教育优势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接受符合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将劳动教育与人文行走相结合,走出课堂进行实践研究,开展“深”劳动(指时间长、探究深、方法多、感悟深的劳动形式)。班主任、生物老师、科学老师可以利用每周五的拓展课时间,让学生带着课题走出课堂,可以到当地生命科学院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植物园里,学生可以看到丰富的植物,了解植物生长习性以及用途,了解科学家如何研究物种进化、生命起源、物种之间的关系,看到物种改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同时学校与不同行业单位建立联系,让学生走进当地科技馆体验高科技创新,走进当地的职业学院实训基地,参观了解不同行业的职业劳动状况,让学生体验现代劳动特征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3]。学校校本课程可以开设木工坊、创客间,毛线钩编、创意布衣、乡土地理、3D打印、小家电维修、烹饪、创意软陶、民俗香包刺绣、民俗剪纸等,把传统实践性劳动与现代创造性劳动结合起来,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创新劳动中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储备。

4.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劳动教育持续发展。劳动教育评价随意化、简单化制约了师生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劳动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健全的评价机制,更需要学校因地制宜完善学校的评价体系[4]。只有评价及时、准确、到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评价方面,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激励的作用,通过评价引领劳动教育向好发展,让学生在劳动中掌握技能、形成习惯,培养情感。建立学生劳动成果档案和收集学生劳动学习成果,并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档案袋、日常观察即时点评、学习成果展示和学分认定等,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过程中的能力、情感、态度等维度进行评价,并给予学分认定,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作为评先评优和選树模范的重要指标。同时,积极构建教师、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的互动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做到有重点、讲过程、看落实、重提升,注重育人成效,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适时举办学生劳动技术成果展评活动,定期组织生活技能比赛,营造劳动教育的良好发展环境。

总之,要实施好学校劳动教育,就必须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去整体规划,设计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并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等措施,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在现代劳动教育中发现劳动价值,培养劳动情感,提升劳动技能,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胜.特色劳动教育模式探究——基于“劳动周”项目的设计与实践[J].新智慧,2022(10):30.

[2]吴丹娜.以劳辅教,实践育人的探索——以牡丹江市长安小学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2(05):28.

[3]李琳.新常态视域下职业院校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23(06):15.

[4]温双艳.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大众标准化,2021(05):23.

(本文系2023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专题研究重点课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理论与实践——庆阳五中主题式、系列化、活动型德育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009)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劳动教育存在问题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