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薄弱县中的实践探索

2024-03-31 17:21李万忠
甘肃教育 2024年5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

李万忠

【摘要】办好县中对服务国家城镇化战略、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县中发展中出现的优质生源流失、师资力量减弱、经费保障不足、办学理念滞后、“虹吸”效应加剧的困境,建议采取综合措施,巩固优质生源;多措并举,壮大师资力量;加大投入,优化发展环境;深化改革,提升办学品质等策略,促进县中全面振兴。

【关键词】县中;县中困境;县中振兴;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5—0040—0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这三方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党中央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也作出了重大战略性部署和战略性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教育的龙头,是全县教育的顶梁柱、排头兵。办好县中,对服务国家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和带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办好县中的重要性

1.办好县中是加快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时代要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与价值,是国家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推进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与价值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需要发挥好县城在城市和城镇之间的桥梁贯通作用,而发展提升县中教育质量对人口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起着特别重要的支撑作用[1]。县中教育为全县人民提供高质量教育的使命不可替代。因此,办好县中是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时代要求。

2.办好县中是对乡村振兴的有力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文化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不愿远离家乡到大中城市去打工,想留下来发展农业产业或到所在地的县城创业。据国家有关部门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村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已达780万,返乡创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比高达80%[2],这些农民工对能让子女在本县接受优质教育有着强烈的愿望和诉求。因此,振兴教育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驱动力。县中作为城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乡村群众要用教育改变命运的期盼和追求。

3.办好县中是促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县域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底色,县中是县域教育的龙头,对引领和促进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中教育出现问题,会对这个县的初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产生连锁反应,以县中为龙头的教育生态将遭到破坏。多年来,国家一直努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能上一所优质高中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切期望。办好县中,按照统一的招生政策,科学合理地下达招生计划,并按照规定将招生政策向农村初中倾斜,使各初中毕业生都有机会读高中,这对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果能起“定海神针”的作用,对带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旗帜引领作用。

二、县中发展面临的困境

1.优质生源流失。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优质教育的供给,倾向于让子女到优质学校就读,家长在帮助学生选择就读高中时,会优先选择名气好、师资力量强、教学硬件设备过硬的学校。加之受省会、地市乃至周边城市高中招生政策的影响,学生和家长也会有选择优质高中的强烈愿望。

一方面,学生想去更大的城市开阔眼界,到优质高中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可以聆听名师讲课、结交优秀同学、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等,从而让自己在更好的平台学习。

另一方面,家长们心中会自定义一个选择高中的优先级,家长们普遍认为位于省会的高中教学质量优于地市级高中,地市级高中的教学质量优于县级高中。在学生和家长的双向驱动下,县中优质生源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流失现象[3]。由于优质生源流失较为明显,学校招生的高分学生占比减少,许多家长怀疑学校的教学质量,他们更愿意让高分学生选择其他学校,这样就阻碍学校的良性发展。如何为学校拓展优质的生源,成为学校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2.师资力量减弱。一方面,由于县中工作环境、教师的生活条件、收入待遇与教师期望目标不匹配,一些相对优秀的教师在发达地区和省、市级学校招聘教师的浪潮中出走。县中存在优秀教师流失的现象,并产生一定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县级财政能力有限,无法及时、足量补充新教师,使得县中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优秀的教师是一个学校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没有优秀教师的引领,县中普遍存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

3.经费保障不足。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县中发展经费应由中央与地方共同保障,但中央财政教育拨款中,款项更倾向于拨付给义务教育阶段,而拨付给高中学校相对偏少。如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资金共计605亿元,其中普通高中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补助资金70亿元,只占11.57%[4]。由于县域经济财政薄弱,支撑高质量的县中建设存在极大的财政压力,导致县中经费投入长期得不到保障,学校功能教室、体育场馆、宿舍餐饮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硬件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无法及时更新,县中的硬件设置建设跟标准化高中建设存在不小的差距。如,正宁一中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学校设施设备短缺老化现象较为突出,学生食宿条件不佳,餐位少;学生厕所蹲位少、蹲坑小,高峰期学生们集体入厕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些硬件设施的不足,办学条件不佳,制约了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4.办学理念滞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县中依靠“三苦”(指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为代表的“县中精神”,取得了一些办学成绩。但随着教育目标任务的变化,课程改革和评价制度改革推进,县中的辦学理念相对落后,无法及时更新跟进。

一方面学校的课程意识不强,没有把课程建设当作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来抓,存在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不高和学校的课程质量低的情况。

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模式陈旧,沿用传统的管理办法,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大多采用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方式,用延长学习时间等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这也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用出勤签到或打卡、评优选先等手段对教师管理和评价,没有激发出师生发展的内驱力[5]。

5.“虹吸”效应加剧。如今,仍然存在一些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打造“超级中学”的现象,这些学校借助突出的高考成绩等因素掠走了薄弱县中拔尖学生、优秀教师,且产生了“虹吸”效应。加之,这些现象恰好符合薄弱县中所在地老百姓、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和从众心理,导致薄弱县中的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声誉逐渐下降,并逐渐失去竞争力。

三、振兴县中的实践探索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中学校必须要坚持多样化发展的要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全面普及高中教育的战略目标,国家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统筹推进高中教育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作出了部署和要求,《“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统筹谋划,进一步健全提升保障机构,从而提升县中教学质量。

1.综合施策,巩固优质生源。优质生源的占比是影响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薄弱县中振兴与发展,必须稳住生源。

一是用自身的优势吸引优质生源。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都有适合学生发展的元素,学校要充分挖掘和提炼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创造适合本地学生就读的条件,并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广泛宣传,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感召力,彰显学校的实力,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二是用良好的环境吸引优质生源。学校环境对学生和家长最具吸引力,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良好环境,不但要保证校容校貌、教育装备、运动场地、宿舍餐饮等硬件条件能滿足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提高学校管理制度、文化建设等软件建设的吸引力,让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办学环境感到放心。

三是用招生政策稳住优质生源。《行动计划》强调“属地招生政策”,明确提出“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好《行动计划》,稳住优质生源不外流。近年来,经过多方努力,正宁县第一中学生源质量逐年提升,还有部分在外就读的学生申请到正宁县第一中学就读,优质生源巩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多措并举,壮大师资力量。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资源。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振兴县中的决定性要素。

一是创新方式吸引人才。据预测,高中教师在“十四五”时期存在明显缺口,县中教师缺口更为严重[6]。要建立长效的教师补充机制,不断壮大教师队伍。主要是制订诸多可行的吸引人才政策,招聘引进能胜任高中教育教学的人才,对紧缺学科可以适当降低准入门槛,还可以从县内基层学校择优调入补充一部分教师。

二是“软硬兼施”留住人才。采取提高福利待遇、按时晋升职称、适时表彰奖励、赋予人文关怀等举措,留住优秀教师。

三是精准发力培训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重点围绕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高考改革重点任务以及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实施高质量、精准化的培训,促使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实现教学由过去的以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素养培养为重的转变,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要鼓励教师参加提升学历、学位的进修学习,以弥补县中高学历人才的短缺。

近年来,正宁县第一中学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都出台优惠政策招聘引进大学生,通过招考从县内基层学校选调教师。学校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网络培训、校本培训、案例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学校鼓励教师不断提升学历水平。经过努力,学校教师队伍数量、学历、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教师队伍结构更加优化和稳定。

3.加大投入,优化发展环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充足的经费保障。县中发展需要各级财政大力支持,从中央到省、市、县,要加大经费统筹力度,优化分配比例,增补县级财政的短板。在经费使用上要统筹兼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一是实施标准化建设。要抢抓《行动计划》提出的“加强县中标准化建设”机遇,统筹各级财政资金,加强标准化教室、创新实验室、功能室、运动场、图书馆、实验装备与信息化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改善食宿卫生等生活条件,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二是确保教师培训经费。每年要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要加强使用监管,保证专款专用,确保教师培训工作高质量、全员化实施。

三是提高教师薪酬待遇。县中要努力探索,不断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可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提高班主任津贴、绩效工资,并保证教师的住房、交通等生活条件,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提高县中教师的收入。

4.深化改革,提升办学品质。学校品质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县中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办学品质的提升上,深化改革是建设新时代高品质学校的关键。

一是深化课程改革。要以课程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按照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目标任务以及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在突出基础性、综合性、通识性的同时,系统构建共同基础课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具备基本的知识、素养和能力。要设计具有专业倾向、难度梯次和多样化的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保证每个学生能够取长补短、个性化发展,同时为培养学科拔尖学生和创新型人才提供机会。

二是深化课堂改革。要抓住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机遇,深化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以情境和问题为导向的诱导启发式、合作探究式、互动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彰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三是深化管理改革。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法,强化常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在管理中要把制度约束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不断增强师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要建立和完善民主管理的渠道和机制,让师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近年来,正宁县第一中学不断改进育人方式,在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构建了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课程体系,成立了科技創新类、文学语言类、体育艺术类等14个学生社团,为全体学生提供了适合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特长的平台。学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由过去的薄弱学校变成美誉度很高的学校。

总之,县中是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国普通高中总量的一半以上,有近60%的普通高中生在县中就读[7]。因此,县中是整个高中教育的根基。县中教育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县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和服务国家城镇化战略、推动乡村振兴中起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办好县中,既是发展教育的大事,也是惠及民生的实事,不仅关系到带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稳定和支撑作用。《行动计划》的印发使县中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县中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繁杂而艰巨,需要系统思考、综合改革、整体推进,重点要在巩固优质生源、强化师资力量、加大政府投入、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方式等方面下足功夫。面对新高考的机遇与挑战,县中要认真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在管理和教学中把准全面育人的高考鲜明导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为把县中办成“理念新、管理精,课程优、师资强,质量高、特色明,声誉好、后劲足”的新时代高品质学校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深刻认识县中振兴的战略格局意义[J].中小学管理,2022(04):08-11.

[2]许志端.为返乡创业重塑营商环境[J].小康,2020(13):49-51.

[3]林小英.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城教育生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05):14-17.

[4]欧媚,程旭.谱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篇章——2020教育事业发展交出亮眼答卷[N].中国教育报,2023-03-24(01).

[5]严必友.县中振兴关键是提升学校自主发展力[N].中国教育报,2022-05-14(03).

[6]胡咏梅,元静.2021—2035学龄人口变动对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人民教育,2023(05):41-45.

[7]梁丹.普通高中教育迈向内涵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记实[N].中国教育报,2022-07-08(05).

(本文系2021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把薄弱‘县中改造为优质高中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21]GHBZ105)

编辑:宋春宇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一站式”学生服务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民俗文化传承与中专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初中物理体感实验对促进视力障碍学生学习物理的实践探索
集中抄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