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2024-04-01 02:13孟雅静任俊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泌乳硬膜外

孟雅静 任俊屹

1宝鸡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宝鸡 721000;2宝鸡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宝鸡 721008

无痛分娩主要通过应用各种方式使产妇在分娩时减轻甚至消除疼痛,缓解恐惧,并削弱产后疲倦,使其获得有效休息(在第一产程中),积攒体力,进而促进分娩顺利完成[1-2]。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无痛分娩方案较多,如药物性镇痛(椎管内分娩镇痛、笑气吸入法等)、非药物性镇痛(水中分娩、呼吸法干预等)[3-4]。硬膜外麻醉是指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虽可保证产妇顺利完成分娩,但其在应用中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母婴预后[5-6]。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新兴的现代镇痛技术,不仅能够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具有起效速度快、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小等优势,临床常用于腹部以下外科手术麻醉,且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其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7]。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产妇无痛分娩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以期为临床筛选出更有效的镇痛方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02例拟行无痛分娩的产妇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51例)和研究组(151例)。对照组年龄22~35(28.69±3.77)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85例、6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8]:Ⅰ级、Ⅱ级分别为83例、68例;孕周37~42(39.14±1.15)周。研究组年龄23~35(28.72±3.81)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为86例、65例;ASA分级:Ⅰ级、Ⅱ级分别为80例、71例;孕周38~42(39.16±1.10)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⑴纳入标准:产妇、胎儿产前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经阴道分娩;无麻醉禁忌证;无妊娠并发症;依从性良好;具备椎管内麻醉指征等。⑵排除标准:乳腺相关疾病;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拒绝分娩镇痛或中转剖宫产等。

本研究经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审核后准许实施(批准编号:BZYL-2023-27),所有产妇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2.方法

进入产房后,予以产妇常规监护:血压、心电、血氧等,开放静脉通路,并接受低流量吸氧。两组均观察至出院。

2.1.研究组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宫口开至2~3 cm时,取左侧卧位,产妇身体取屈曲状,进行椎管内穿刺(在腰3~4节段),至蛛网膜下腔穿刺到位,于脑脊液流出时经穿刺导管缓慢注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规格:1 ml∶50 µg)5 µg+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52,规格:10 ml∶100 mg)3 mg混合液;置入硬膜外导管(朝向头端,深3~4 cm),连接电子镇痛泵,持续泵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4 mg/L)+0.08%罗哌卡因混合液,速率:8 ml/h,于宫口全开或近似全开时停药。

2.2.对照组 采用硬膜外麻醉:宫口开至2~3 cm时,取左侧卧位,产妇身体取屈曲状,进行椎管内穿刺(腰3~4节段),而后注入5 ml罗哌卡因,观察5 min,以待麻醉平面稳定,置入硬膜外导管(朝向头端,3~4 cm),连接镇痛泵,持续泵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0.1 mg)+0.15%罗哌卡因(10 ml)+生理盐水(90 ml)混合液,速率:8 ml/h,于宫口全开或近似全开时停药。

3.观察指标

⑴分娩相关指标:比较两组产程、宫口全开时间、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初乳时间、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⑵应激指标、泌乳功能、致痛因子表达水平:产前及产后24 h,取产妇5 ml血液,分离血清,时间10~15 min,离心速率为3 000 r/min(半径15 cm),完毕后检测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泌乳素(PRL)水平,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⑶相关评分:比较两组分娩成功后产妇Bro-mage评分[9]、新生儿1 min与5 min Apgar评分[10]、各产程与宫口全开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11]、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自制量表),其中Bro-mage评分分值为0~3分,得分与肢体灵活性呈反比;Apgar评分分值为0~10分,得分与身体状况呈正比;VAS评分分值为0~10分,得分与疼痛程度呈反比;泌乳量评分分值为0~3分(0分:经手法挤奶无乳汁;1分:有少量乳汁,但无法满足新生儿;2分:有乳汁泌出哺乳、新生儿排尿次数均≥6次,且新生儿连续睡眠≥3 h;3分:挤奶乳汁呈喷射状且哺乳后乳汁未排空),得分与泌乳量呈正比。⑷分娩结局:比较两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器械助产)及产妇呼吸抑制、低血压、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情况。

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26.0。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K-S法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分娩相关指标(表1)

表1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相关指标比较()

注: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151 151产程时间第一产程(h)10.36±1.48 8.95±1.35 8.649<0.001第二产程(h)1.17±0.29 0.89±0.15 10.538<0.001第三产程(min)8.15±1.25 7.93±1.34 1.475 0.141总产程(h)11.85±1.67 9.71±1.58 11.438<0.001宫口全开时间(min)117.52±34.75 113.85±33.62 0.933 0.352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住院时间(d)5.95±0.74 3.58±0.67 29.174<0.001例数151 151麻醉起效时间(min)8.25±1.12 4.12±0.58 40.237<0.001麻醉持续时间(min)96.52±12.34 111.36±15.25 9.296<0.001产后2 h出血量(ml)115.63±18.64 87.16±12.69 15.514<0.001初乳时间(h)27.36±4.84 22.15±4.79 9.402<0.001肠道蠕动恢复时间(h)37.25±4.82 33.41±4.69 7.016<0.001

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麻醉起效时间、初乳时间、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三产程、宫口全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应激指标、泌乳功能、致痛因子表达水平(表2)

表2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应激指标、泌乳功能、致痛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应激指标、泌乳功能、致痛因子表达水平比较()

注: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OR为血清皮质醇,NE为去甲肾上腺素,PGE2为前列腺素E2,SP为P物质,PRL为泌乳素。与产前相比,aP<0.05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151 151 COR(mg/L)产前14.27±6.74 14.31±2.88 0.067 0.947产后24 h 33.66±4.53a 18.44±3.61a 32.288<0.001 NE(ng/L)产前125.37±17.32 126.34±18.30 0.840 0.401产后24 h 158.16±16.54a 142.35±15.48a 20.106<0.001 PGE2(ng/L)产前78.25±8.12 78.34±8.27 0.095 0.924产后24 h 99.36±8.62a 90.12±8.47a 9.395<0.001 SP(mg/L)PRL(µg/L)产后24 h 245.63±24.12a 276.30±25.78a 10.675<0.001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例数151 151产前1.96±0.25 1.98±0.23 0.723 0.470产后24 h 4.12±0.58a 3.47±0.45a 10.880<0.001产前185.63±27.84 184.78±26.89 0.270 0.787

产后24 h两组血清COR、NE、PGE2、SP、PRL水平均高于产前,而对照组血清COR、NE、PGE2、SP水平变化更明显,研究组血清PRL水平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相关评分(表3)

表3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相关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相关评分比较(分,)

注: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VAS为视觉模拟量表

组别对照组研究组t值P值宫口全开时间VAS评分4.48±0.59 3.01±0.47 23.947<0.001例数151 151 Bro-mage评分1.25±0.21 0.77±0.15 22.856<0.001 1 min Apgar评分9.12±0.45 9.18±0.43 1.185 0.237 5 min Apgar评分9.25±0.49 9.29±0.47 0.724 0.470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1.58±0.36 2.12±0.37 12.854<0.001第一产程VAS评分5.85±0.82 5.81±0.79 0.432 0.666第二产程VAS评分3.65±0.52 2.89±0.47 13.324<0.001第三产程VAS评分1.45±0.34 0.48±0.09 33.890<0.001

研究组产妇第二、三产程与宫口全开时VAS评分、分娩成功后Bro-mag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1 min和5min Apgar评分、第一产程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4.分娩结局(表4)

表4 两组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比较[例(%)]

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娩方式、安全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讨论

分娩镇痛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常用手段[12]。目前,硬膜外麻醉是产科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其主要是通过阻滞子宫感觉神经,以实现降低分娩疼痛的目的,但其在应用中存在麻醉起效时间长、麻醉药物剂量大等局限性,从而影响麻醉效果[13-14]。

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应用中主要是通过有效结合脊麻、硬膜外麻醉,以充分发挥二者优势,其中脊麻起效快、药物用量小,硬膜外麻醉具有便于控制平面、可连续性等优势,二者联合不仅可确保镇痛效果,还可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麻醉起效时间、初乳时间、肠道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二、三产程与宫口全开时VAS评分、分娩成功后产妇Bro-mage评分低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24 h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分娩方式、安全性结果无差异,表明无痛分娩产妇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优化分娩相关指标,减轻疼痛,提高泌乳量,且分娩结局良好,与吕国栋等[17]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在于:腰硬联合麻醉起效速度快、持续时间长、镇痛效果好,可在产程中迅速阻断感觉冲动传导,还能够保留运动冲动传导,快速发挥消除疼痛的作用,且不影响宫缩,从而促使产妇主动配合分娩,缩短产程,并于分娩后保持良好肢体灵活度[18-20];腰硬联合麻醉还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迷走神经张力,进而刺激肠道蠕动,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改善预后[21-22];腰硬联合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少,在保证产妇分娩过程中心肌供氧量,还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进而避免相关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循环系统等)发生,优化分娩结局[23-24]。

产妇分娩期间,持续剧烈的疼痛激活机体应激反应。COR、NE作为应激指标,其含量升高表明机体的应激反应加剧[25];PGE2、SP属于疼痛介质因子,其含量升高可导致疼痛阈值降低,进而使得机体的疼痛感加重;PRL可用于反映机体的泌乳功能,其在非妊娠女性体内含量较低,在产妇临近分娩时快速下降,并在产后哺乳时逐渐升高[26]。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后24 h对照组血清COR、NE、PGE2、SP水平升高更明显,研究组血清PRL水平升高更明显,表明在无痛分娩产妇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减少应激指标、致痛因子表达,改善泌乳功能,与仇丽雅等[27]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其原因:一方面,腰硬联合麻醉可通过麻醉深度,快速抑制产妇的痛觉传导,发挥减轻疼痛的作用,进而减轻分娩对机体应激反应产生的影响[28];另一方面,腰硬联合麻醉还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由疼痛引发),阻碍儿茶酚胺的合成释放,促进血清PRL表达,改善泌乳功能[29]。

综上,在无痛分娩产妇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优化分娩相关指标,减少应激指标、致痛因子表达,减轻疼痛程度,改善泌乳功能,且分娩结局良好。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中心单一、随访周期短、样本量少等),基于此,临床可纳入更多的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无痛分娩产妇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提供依据。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孟雅静、任俊屹:酝酿和设计试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起草文章,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统计分析,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泌乳硬膜外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