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渗透感恩教育的思路探究

2024-04-04 07:00陈秋霞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初中班主任

陈秋霞

[摘 要]班主任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联系最为密切的人员,承担着管理班级、主持、开展德育教育班会等责任。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塑造的关键时期,需要班主任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着重培育他们的感恩意识,使其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文章分析了初中班主任渗透感恩教育的具体思路,以供初中班主任参考。

[关键词]感恩教育;初中;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4)03-0082-03

德育教育指的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法律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它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初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德育实践环节形成良好道德,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感恩是初中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目前,大部分初中生受到父母、家人的宠爱,习惯于向父母或家人索取,而缺少感恩意识,这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针对该现象,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學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初中班主任还需要明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优化德育教学设计,利用适宜的感恩活动提升德育教育成效,进而为初中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指教育人员采取相关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挑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其进行有关报恩、施恩、识恩、感恩、知恩的人文教育,其中学会感恩是感恩教育的重点内容。初中阶段的感恩教育,需要班主任围绕感恩主题整理相关的感恩事迹、故事和典故,利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明确感恩的重要性及本质,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初中班主任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德育教育是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重点,而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加强感恩教育,能使学生明确感恩的本质内涵,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学生了解真善美,更好地理解、接受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围绕感恩主题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深受父母、家人的宠爱,部分初中生会认为父母与家人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有着强烈的个人主义,难以和同学、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在学生的成长、学习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多元化文化不断碰撞,大量国外文化涌入我国,虽然部分国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学生的思想,但其中仍有许多国外文化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例如西方国家的感恩节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等有着密切联系,利用其实施感恩教育,能使学生心怀感恩,增强感恩意识。初中班主任开展感恩教育,不仅能使学生真正学会感恩,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班主任要以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全面落实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够始终对学校、父母、教师、祖国心怀感恩,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成长。

三、初中班主任渗透感恩教育的思路

(一)转变教育理念,培育感恩意识

为了更好地开展感恩教育,初中班主任应转变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使学生形成感恩意识。

德育教育贯穿初中教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持续深入的背景下,以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美德,是初中教育的核心目标。要使感恩教育有效融入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需切实发挥初中班主任的组织作用、引导作用。

初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德育水平,组织各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感恩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想共鸣。如初中班主任可开展“学会感恩”或者“感恩父母”等主题作文演讲比赛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撰写关于感恩的文章,使其在写作环节将感恩意识真正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感恩不仅是一种优良美德,更是一种良好的品德素质,因此教师应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如当学生在受到父母或教师恩惠时,可告知学生向父母或教师道谢,从生活的点滴入手,使学生学会感恩他人。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社会、国家、家人、教师的支持与帮助,所以感恩更应该成为学生生活的态度与习惯。对此,初中班主任可组织专门的感恩活动,如围绕感恩的社会公益活动或家庭教育活动,使学生理解感恩、学会感恩,促使学生养成感恩习惯。

(二)丰富感恩教育内容,发挥育人优势

在德育工作中,初中班主任需挖掘感恩教育资源,丰富感恩教育内容,最大化地发挥感恩教育的育人优势。在日常教学中,初中班主任也要注意融入感恩内容,引领学生养成感恩的心态、习惯,增强学生对感恩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基本修养与道德品质。同时,初中班主任需结合学生的德育问题制订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以鲜活的德育教育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真正明白感恩的内涵及重要性。例如,评选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活动是国家层面宣传正能量、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途径,初中班主任可将其中与感恩有关的内容融入课堂,丰富感恩教育内容。如“妈妈割肝救子”视频介绍了一个母亲为挽救孩子的病情,在几个月内减重成功,割肝挽救了孩子的生命的故事。在观看此视频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与领悟母爱的伟大,学会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逐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初中班主任可结合多样、真实的感恩教育事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感恩教育,使学生能更好地感悟感恩的价值。初中班主任还可让学生布置教室,给学生讲解教室这一学习场所和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国家所给予的,我们应心存感激,从而让学生形成感恩的意识与情结。感恩教育的素材十分丰富,初中班主任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收集经典的感恩故事和事迹,使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形成感恩意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三)优化教学流程,加强实践感恩活动

初中班主任应不断优化教学流程,加强感恩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感恩理念,将感恩落到实处。初中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社会和学校的力量,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条件,营造轻松愉悦的德育氛围。初中班主任还应结合当前班级管理的问题、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从思想教育层面抓起,制订制度化、科学化的感恩教育方案,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例如在实践环节中,初中班主任应抓住教师节、父亲节及母亲节等这些良好的感恩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向教师、父母表达感谢之情,如帮助父亲做饭、给母亲捶背、给教师送感恩贺卡等。又如在中秋佳节或者春节时,教师可让家长引导学生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与馈赠,向其表达真诚的感谢,将亲朋好友的心意铭记在心,学会感恩与珍惜,以此培养学生的感恩习惯。

感恩的形式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意。此类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的关键。感恩教育并非口头表述就能实现,教师应引领学生进行感恩实践,让学生在感恩实践中培养感恩意识。为达到这一目的,初中班主任可布置适宜的感恩作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感恩体验,形成感恩意识。如围绕“我能为亲人做的事”这一主题布置感恩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辛苦付出,从而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四)创新感恩教育,推进感恩教育全面渗透

在德育工作過程中,初中班主任应创新感恩教育的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推进感恩教育的全面渗透,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感恩教育资源无处不在,不管是名人轶事,还是童话寓言,都可以作为感恩教育资源。初中班主任应深入挖掘感恩教育资源,利用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能更好地领悟感恩,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目标。例如初中班主任可结合《单亲妈妈送脑瘫儿进哈佛》的真实故事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明白在面临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在成功时也要记得母亲的付出,学会感恩母亲,回报母亲。初中班主任在开展感恩教育时,需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如在讲解感恩父母的内容时,初中班主任可为学生讲解刘小虎的故事,刘小虎被授予“中国好人”“德孝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又如在引导学生感恩国家时,初中班主任可通过讲解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他们对国家所作出的贡献,使学生主动学习先进人物,学会感恩国家,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五)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

家庭、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在感恩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能够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成效,还能够使感恩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班主任应将学校作为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场所,将家庭作为实施感恩教育的辅助场所,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父母是学生行为举止形成、生活习惯养成的最好榜样,若想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初中班主任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向家长宣讲感恩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行为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并加强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当前社会环境较为复杂,为了提升感恩教育的质量,保障德育工作的成效,学校、家长与教师要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下,在班级互助的环境中,在校园温馨的氛围中,形成感恩意识。初中班主任可结合初中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与《变形记》相类似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与家长互换身份,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父母在职业、经济等方面的压力,从而能够互相体谅,并感恩父母的辛苦付出。另外,初中班主任还可以借助生活中能利用的感恩机会,培育初中学生的感恩情感,如当处于干净、整洁的校园中时,让学生感恩辛苦值日的同学及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当坐在餐桌前吃着美味的饭菜时,让学生感恩食堂师傅的用心搭配等,使学生能时时保持感恩之心。

(六)重视感恩教育,提升自身素养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重视感恩教育,采取多元化的手段融入感恩教育的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科教育内容愈加丰富,以及学习内容的持续深化,使得班会活动中学科教育、感恩教育难以兼顾。若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融入感恩教育,初中班主任应及时将学科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深入挖掘学科中的感恩教育元素,保障感恩教育渗透的有效性。例如《邓稼先》等文章介绍了前辈对国家与人民的奉献,初中班主任可借助此类文章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以爱国义士作为榜样,为国家富强和进步努力奋斗。初中班主任可以选择适宜的课外阅读文章强化感恩教育,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深化学生的感恩观念。初中班主任可以结合课程的类别,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经验;收集整理感恩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日常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以感恩教育的实例和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初中班主任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应获得任课教师的配合,使感恩教育能融入各学科的课堂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开展感恩教育,能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初中班主任需明确感恩教育的内涵,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积极优化感恩教育流程,创新感恩教育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徐贤虹. 感恩教育:初中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5):15.

[2] 鲁成志. 感恩教育在初中德育教育中的应用[J].文渊(小学版),2019(8):10.

[3] 杨琴.浅析初中德育工作中对初中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外交流,2021(4):1591-1592.

[4] 王郑军.关于初中班主任教学中的感恩教育方法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15):171.

[5] 巨姣丽.重视感恩教育 提升德育实效:感恩教育在初中德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中旬,2019(4):262.

[6] 谢丽珠.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7):142.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初中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