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2024-04-19 08:30张隽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张隽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研究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有其基本内涵,那就是这一课题确定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出发点自然就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而落脚点则是核心素养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从出发点到落脚点应当建立的路径,就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核心素养应当成为教师预设学生学习过程、完成教学高效设计的唯一重要指标;教师应当借助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教学设计.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应当经历这样几个过程:一是研究知识发生的过程,并完成知识教学的设计;二是思考知识发生过程中涉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哪些要素,并完成核心素養培育的设计;三是以知识教学和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思考如何让这两条主线和谐共生;四是留下教学反思的空间.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个完整的教学,总是从教学设计开始的,因此教学设计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 对教学设计的通俗理解,实际上就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将自己的教学意图呈现出来. 很显然,教学理念不同,教学设计就会有所不同. 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相应的教学设计,也就要体现这些目标. 这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可以称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研究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有其基本内涵,那就是这一课题确定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出发点自然就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而落脚点则是核心素养以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从出发点到落脚点应当建立的路径,就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考虑到核心素养的落地,必然与知识教学的过程相关,因此教学设计既要考虑具体的数学知识是如何发生的,又要考虑在知识发生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如果说传统教学设计只是关注前者的话,那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设计就必须同时关注知识的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发展. 这不仅意味着教学设计的任务量增加了,更意味着教学设计的含金量增加了. 对于教师个体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说其是机遇,是因为这样的过程必然能促进教师进一步认识数学课程,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说其是挑战,是因为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必然要打破原来的教学设计思路,要突破已有的经验范畴,要努力做到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发展的和谐共生.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师的其他教学业务水平有较高的相关性[1]. 研究教学设计,就是提升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 因此,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笔者进行了主动学习与大胆尝试,在此过程中既有一些经验教训,也有一些收获. 现将自己的相关思考与实践总结一下呈现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核心素养对数学教学设计带来

的思考

对于教学而言,真正有效的改革应当从理论开始,对于参与改革的每一位一线教师,也要从理论的角度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思路. 对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作为教师首先要思考核心素养的到来对教学设计意味着什么.很显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在书写的教学设计内容(尤其是教学目标)当中加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那么简单,而应当是传统教学设计如何延伸才能达到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 对此,笔者经过认真思考与梳理,总结出如下两点认识(考虑到文章的指向性,在这里不再阐述教学设计的一般要求与环节).

其一,核心素养应当成为引导教师预设学生学习过程、完成教学高效设计的唯一重要指标.

在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时,一定要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既然当下的教学设计有核心素养发展这一目标,而且是超越知识教学的终极目标,那么教师就要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设计的唯一重要指标加以重视. 这样的说法可能略带一点夸张,但是在应试取向依然非常明显的情况下,通过这样的强调有助于进一步凸显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也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三个“会用”,就是有效的抓手.

其二,教师应当借助初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听起来只是设计一个教学过程,但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研究范畴却不能只停留在教学设计本身,其他应当关注后续教学实施过程,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纳入研究的范畴,并基于此进一步研究教学设计,确保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目标达成之间能够形成相对稳定的因果关系. 也就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精心设计,所以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能够得到保证. 同样,这里也可以借助上面提到的三个“会用”,来作为教学设计成功与否的评价指标.

事实证明,通过这两个环节的着力,就可以保证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核心素养指向,可以保证教师在教学设计以及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带着明确的核心素养意识去实施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数学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描绘蓝图的过程,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预设的过程,是将数学知识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起来的过程.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应当经历这样几个过程:一是研究知识发生的过程,并完成知识教学的设计;二是思考知识发生过程中涉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哪些要素,并完成核心素养培育的设计;三是以知识教学和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思考如何让这两条主线和谐共生;四是留下教学反思的空间.

苏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中的“确定圆的条件”是“圆”这一知识的一个小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显得不太引人注目,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无论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看,又或者是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这个知识点的价值都不可忽视. 结合上面提及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设计过程,笔者设计“确定圆的条件”的教学时,进行了相关研究.

其一,从圆的定义的角度来看,确定一个圆需要确定圆心的位置以及半径的大小. 在学生的经验以及实际操作的角度来看,无非是在草稿纸上,借助圆规的一脚定圆心,另一脚定半径,画出一个圆来. 那么教学中就可以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同学们确定一个圆,你们会怎么做?由这个问题就可以预设上述学习过程,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确定圆就在于确定圆心和半径.

其二,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经过上述这一环节后,需要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思维,这里就涉及学生思维转换的問题:如果说借助圆规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圆只是一种经验体现的话,那么让学生画一个圆并使这个圆经过已知点,就是思维演绎的结果. 所以在这个环节可以给学生设计具有梯度的相关问题,比如,如果让你画一个圆经过已知点A,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如果让你画一个圆经过已知点A和点B,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如果让你画一个圆经过已知点A,B,C,你能画出几个这样的圆?

此时预设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由于学生缺乏类似的经验,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因此一定会结合动手操作来完成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这时圆规会成为学生的探究工具. 在探究和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会发现圆心(圆规有针尖的一只脚)可以落在A点外的任何一个位置,只要使圆规的另一只脚经过A点即可,也就是说可以做出无数个圆. 在探究和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部分学生会发现要同时经过A,B两点,那么圆心必在线段AB的中垂线上,但仍然可以画出无数个圆,只是圆的位置已经不像第一种情形那样“随便”. 教学中可以在此穿插一个问题:比较第一种情形和第二种情形,同学们有什么发现?预设发现是因为圆心的位置被限制了,所以圆的位置就被限制了. 在探究和解决第三个问题时,不少学生一开始会找不到思路,少数学生会在确定圆心的思路下,寻找两条中垂线的交点……此处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其三,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形成数学眼光、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语言的运用能力. 在“确定圆的条件”的教学设计中,第一个环节基于学生的经验进行,学生可以凭借经验在草稿纸上画出一个圆;第二个环节需要学生借助数学知识去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视角就从经验转向知识,这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其后具有递进性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则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完全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培养. 至于数学语言,则主要体现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这句话上,在教学中,应当重点让学生基于这句话在大脑中构建清晰的表象——可以让学生想象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得到三条线段,只要做出其中两条线段的中垂线,并且寻找到它们的交点,就可以在确定圆心的同时确定半径,从而确定一个圆.

在反思环节,要让学生回顾是如何确定一个圆的. 回顾的过程中要注意去粗取精,注意反思“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自己感觉到有突破性的是哪些环节?”……事实证明,初中生对于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所拥有的反思能力能够让其注意力指向重要的学习环节,从而保证在知识建构的同时,获得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核心素养引导教学设计促进

专业成长

教学设计反映着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反映着一个教师的基本功. 基本功不是凭空形成的,基本功一定是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借助教师自身的学习与实践,慢慢积累出来的. 教学理念是否先进,是基本功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 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紧扣课程标准,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去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很显然,对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最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就是核心素养的落实. 因此用核心素养来引导日常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在先进教学理念的引导下,通过教师的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将自己所理解的核心素养结合教学知识讲述出来的过程,是为学生的课堂学习预设一个科学过程的努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核心素养引导下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毕竟影响专业成长的要素,也正是教学理念、理论学习以及课堂实践等.

核心素养是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来形成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是每一个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经历的过程. 良好的数学教学设计能力,不但可以实现有效教学,还是影响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 因此,数学教师应当对自己负责,应当重视应试,但又不局限于应试,是自己能够立足现实,同时又能够实现专业成长的友好之举. 最后笔者得出的结论就是:在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来引导日常教学设计,从而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保证学生有一个更加科学的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左坤.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1,20(02):41-44.

[2]李孝诚,綦春霞,史晓锋.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网络研修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3(03):56-61,67.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