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建设探究

2024-05-14 01:44雷霆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系体育

雷霆

黔东南技师学院 贵州凯里 556000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完善健全立德树人的体制机制,提高教育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教育最重要的出发点是育人,育人的根本是培育身心健康的人,身心健康的基础是身体健康,体育教育则是承载这些体系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保证。

教育评价方法技术作为解决教育评价问题的手段,对于评价目的的达成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教育导向的关键在于教育评价的确定,教育评价决定教育途径的发展方向,所以只有学校体育评价体系真正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学校体育才能做到全面、高质量、可持续地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在我国,尽管教育评价方法技术问题很早就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该领域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实践中评价方法技术的运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1],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的制定还不够完善。随着新的评价导向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实践中有效结合实际的评价方法技术的运用情况没有充分得到体现,体育评价方法技术有时僵置于硬指标、填数据,局限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及体育成绩考核等,对强基固本、体育文化、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等体育全面性评价有所缺乏。在国家大力推动职业院校发展的当下,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其能有针对性地就解决职业教育这一重要板块的学生体育教育问题,更加完善学生体育评价制度,科学合理地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强化健全制度,增强国民体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质量优秀人才,建设体育教育强国。

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专业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不断完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这一方向的研究紧紧关乎教育发展方向,指挥棒指向哪里,办学就导向哪里。改革旨在建立科学、全面、客观、公正的教育评价体系,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评价体系背景下制定、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切合职业教育发展特点去实施教育评价,理性审视目前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现实困难及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优化策略,以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发挥学校体育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践的关键作用[2]。在这些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1 现状和问题

职业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育领域中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则是这一重要部分的基础。党和国家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健康是人民群众的个人追求,是党的初心与使命担当,是党执政为民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3]。

中国当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进入了以供给侧为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时代。这个阶段的突出表现加上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以及智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健康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基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4]。人才的健康就成了人力资源最需要放在第一位的要务。培养健康人才和让人才学会健康就成了目前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建设需要思考完善的任务。在现阶段,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集中表现出以下问题。

1.1 评价内容单一

目前的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生这一个阶段内相同内容的体育成绩和体能测试指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考核评价标准多采用各项目单项技术的动作标准作为考核依据,评价标准单一,考查的是学生对该单项技术的掌握程度,就是考查学生的熟练程度及身体展示能力。这样的考核不能体现不同学生身体特点,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习进步过程。这样的评价一定程度上也会使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失去体育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5]。缺乏对学生体育文化的宣传、兴趣爱好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精神态度的锻炼、社会价值的关注和评价。因模块化教学、教学计划、任务、教案、课时数、体测、考核等主要围绕的是体育成绩(数据),因此,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中往往偏向性地只用分数来概括学生体育学习结果的优与差。在教师对受教育者学习成绩的评价中,过于强调体能和技术技能评定,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6],评价内容单一、不全面。

1.2 评价方式简单

目前的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主要采用量化评价的方式,按数据记录,按表格打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后,将数理成绩输入计算机,生成测试后的指标分数。这一固化的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运动参与、体育实践、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在体育课堂训练实践活动、团队组织完成任务式游戏环节、创新创意类创设性展示情景、劳动教育意志品质磨炼等教育模块缺少多角度评价方式。

1.3 评价主体单一

目前的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当中的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主体基本都是教师。学生被动地被教师、被制度来评价,这种单项的评价机制会造成体育教学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并且教师单项的评价随意性较大[7]。缺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相互间的互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基本以期末成绩为准,评价单一、片面。

1.4 评价结果运用不足

目前的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主要将评价结果用于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缺乏对评价结果更深层次的运用和转化。在教授了相应的体育动作技术后,没有引导学生从运动根本原则、理论去思考,在运用好身体运动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类群运动,或是将所学动作转化到自身所学的职业类专业中去相互增益方面存在不足。

1.5 评价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充分

目前的职业院校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主要为校内网站平台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有较多院校使用老办法、老系统,在登记评价信息、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让学生及时知晓成绩、家长了解学生位列等方面缺少较便捷易行的途径,评价功能未能被及时地展现。例如,有些院校未能将体育考核成绩信息通过网站、教务学生内网、微信、钉钉等渠道方便快捷地推送给个人,不能高效完成教育评价及反馈。

2 对策及途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有效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要将。健康第一这一指导思想贯彻到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中,以此来科学引导教育实践。在新兴行业、新兴业态的市场快速萌发状态下,职业教育势必要结合职业院校实际,提供符合市场需要的体育教育和健康的人才。人才的引导和培养重点要看教育评价的导向。借鉴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以及布鲁姆的评价模式,教育目标的3个方面分别为认知、情感以及技能目标。并在这三大目标下设立多个子目标,形成目标的层次结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根据社会分工不同,以及工作时间、场景、任务等不同,同时再结合现阶段我国新时代、新征程的多重任务,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及途径。

2.1 丰富评价内容

在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和体能测试的同时,也要对学生体育文化、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精神态度、社会价值进行评价,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礼仪的发展和强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关注礼仪方面的研究。体育礼仪的研究和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体育礼仪的作用,推动和谐体育的建设,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8]。在体育教育评价中,丰富评价内容,如对中华优秀体育文化的了解程度、对各类体育项目爱好的涉猎程度、体育礼仪规范和表现、精神状态和身心状态、社会适应及价值各方面进行全方面的体育评价。对身体静态指标、运动素质表现、行为习惯、体育文化知识、劳动教育、精神态度、心理状态、社会价值等进行评价。

2.2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指标是多因素指标评价,在选取学生体育素质评价时应具有全面性,避免过分单一或局部的指标出现。对学生体育素质的评价应做到“长其善而救其失”,选取指标时既要考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能力因素,又要考虑其情感因素。指标不仅能反映学生的体能和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反映学生的人格品质[9]。在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对于学生评价可采取多种方式,除了量化评价之外,还要对学生的运动参与、体育实践、团队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体育评价方式多元化,在体育课堂中,在学生参与训练实践活动、团队组织完成任务式游戏环节、创新创意类创设性展示情景、劳动教育意志品质磨炼等教育模块中,对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表现、创新能力、精神意志力、灵活决策等进行多维度、多角度体育评价。将几个板块的评价分别列出,再进行权重加成,从而多形式、多种类、多方式地对学生进行体育评价,以达到培养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人才的目的。

2.3 扩大评价主体

在具体的评价考核实践中,学生成绩评定需要基于考勤数据表、课堂参与、不同运动项目课程学习、身体机能转变以及课外活动与竞赛成绩等进行全面评定[10]。除了教师进行评价之外,还要引入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加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如进行小组打分、全班互评等多评价体系的体育评价。如在体现团队精神的校运动会活动中,能填报的单人参赛项目人数有限,各班都以最好成绩的学生作为代表参赛,但没有参赛的学生,有的摇旗呐喊加油,有的却不见人影。虽然摇旗呐喊的几名学生可能并不能在项目上会有很好的成绩表现,但其体现出来的团队精神,也是应该考虑到学生体育评价中的,而对于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遇事推诿搪塞、团队价值感体现不明显的学生,可以通过班委评分、小组长评分、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2.4 加强评价结果运用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评价方式,消除思想壁垒,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中心的转移、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功能的转化。除了将评价结果用于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之外,还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深度分析,为学校、教师和企业等提供更全面的学生体育发展情况反馈,以便更好地开展体育教育工作。同时,也可以将评价结果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职业发展评估等方面,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比如针对汽修、烹饪专业学生,需侧重力量、灵活、协调性等的评价;保育、服装、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侧重形体、柔韧、协调性等的评价。

2.5 完善现代信息技术评价推送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是实地运行支持系统的主干支撑力量,也是推动学生体育素养评价体系从理论创新模型向现实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11]。完善现代信息技术评价的推送功能,能更好更及时地服务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企业、社会,在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方式的使用势在必行,不仅更高效、便捷,也更绿色,还减少了纸张的使用和浪费,体育教育评价职能得以更好发挥。

3 结语

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当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正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的一代精英人才,需要强健的身体,学校教育更应固本培元。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通过丰富评价内容、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扩大评价主体和加强评价结果运用等措施,建立科学、全面、客观、公正的学生体育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应用“教会、勤练、常赛”模式下的新时代体育课程评价标准,通过实践检验、创新探索,能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合作精神、坚强意志,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育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学生体育评价的导向、激励、约束、诊断和改进等功能,真正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合格的综合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体系体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