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

  • 嫁人当嫁梁伯鸾
    。这个成语就出自梁鸿和他妻子孟光的典故。梁鸿,字伯鸾,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他品格高尚,飽览群书,才华出众,虽为一介寒士,《后汉书》却为之列传。梁鸿一生,可谓饱受困厄。他父亲曾担任王莽新朝的城门校尉(正四品),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王莽政权土崩瓦解,他父亲也客死在逃亡途中。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尸骨未寒,母亲竟狠心丢下年幼的梁鸿与人私奔了。此后,孤苦无依的梁鸿四处流浪,受尽人间饥寒。后来,梁鸿在父亲生前好友的举荐下,进入长安太学读书。梁鸿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妇女生活 2023年8期2023-08-22

  • 直到《梁庄十年》,梁鸿才改变了“姿态”
    。《梁庄十年》(梁鸿:《梁庄十年》,三联书店2021年版)作为“梁庄系列”第三部推出,依然采用非虚构写作的形式,围绕河南穰县的村庄“梁庄”,记录了自2010-2020十年以来乡村社会、风俗人情的巨大变化,为观察十年来急剧变革的中国农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样本。从《中国在梁庄》里作为返乡者面对现实中与回忆形成巨大反差的故乡所流露出的震惊、迷惘,到《出梁庄记》作为记录者走遍全国各地聆听梁庄离乡者在城市打拼故事的心酸、反思,再到《梁庄十年》,梁鸿重返故乡,以“在场”

    博览群书 2023年7期2023-07-28

  • “梁庄”十年的情感历程及其故乡书写的独特意义
    年》,这十余年间梁鸿所有的创作都围绕着梁庄、吴镇、穰县(故乡)展开,从非虚构的《中国在梁庄》(1)《梁庄》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2010年第9期;2010年11月单行本出版,改书名为《中国在梁庄》;2021年1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改为《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本文中均称《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2)《梁庄在中国》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2012年第12期;2013年3月单行本出版,改书名为《出梁庄记:中国的细节与经验》;2016年6月台海出版社

    天府新论 2022年6期2023-01-25

  • 梁鸿论 ——知识分子返乡书写症候分析
    1—2021),梁鸿围绕梁庄创作了三部“非虚构”作品和三部虚构作品(小说),记录了现代化冲击下乡村的全面崩溃,这些作品在激发公众关注乡村热情的同时,也固化了农村衰落的刻板印象。究其因,在于梁鸿想象乡村的方式:梁鸿尝试通过对梁庄人命运与情感的书写,展现村庄结构与伦理关系的瓦解,进而揭示乡土中国的命运。这种想象方式是乡土文学启蒙传统与农村社会学结合的产物。但回到梁庄之后,梁鸿的整体意识不断受挫,这促使她逐渐回退到记录村庄变迁的旁观立场上,也就将其无法融入乡村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2年10期2022-02-24

  • “梁庄系列”中非虚构写作的乡土叙事策略
    频 周晓艳摘要:梁鸿的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以及《出梁庄记》因其具备直面现实的個人体验与宏观的历史视野,向内注重生命状态的内省,向外追求文化理性的构筑,引起广泛的关注。同时,作为具备本土文化审美内蕴与现实主义批判传统的文学样式,“梁庄系列”通过批判性文化反思与多元化复调叙述,完成乡土美学意向的解构以及乡土叙事表现领域的拓展,成为内含变革意蕴的先锋叙事或后现代叙事,继而赋予了非虚构写作全新的文体生命与书写空间。简言之,因其深刻探索现实社会中的存在问题与道德

    当代文坛 2022年1期2022-02-14

  • 梁鸿长篇小说《四象》的现代主义艺术创新
    要:《四象》之于梁鸿,不仅意味着内心深处对父亲的情感慰藉,更意味着虚构艺术的创制和小说家身份的认同。作者不仅加强了小说内容的虚构性,而且从结构、视角和语言三个方面极力凸显其现代主义属性。题记暗示了小说的内在结构,多声部内心独白的叙事视角呈现了一个荒诞变形的艺术世界,独特别致的语言叙述彰显了现代主义的艺术力量。这种探索不仅实现了梁鸿文学身份转换的愿望,而且达到了艺术创新的目的。关键词:梁鸿;《四象》;现代主义梁鸿最初是以青年批评家的身份在文坛亮相的,先后出版

    当代文坛 2021年3期2021-05-21

  • 不因人热
    源于《东观汉记·梁鸿传》,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来。梁鴻虽然家里穷,但读书非常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后来,他被推举进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深造。由于缺钱用,他抽出一些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梁鸿人穷志不穷,逐步养成了孤傲的脾气,不把有钱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0年12期2020-12-23

  • “现实”作为种子
    行超走进梁鸿的文学世界,看起来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你很容易就能找到那把打开大门的钥匙——她的故乡、她的梁庄。从非虚构《中国在梁庄》到最新的长篇小说《四象》,梁鸿的笔触不曾离开中原大地上那个平凡的小村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及他们各自的命运,在梁鸿笔下以不同的形态反复出现。毫无疑问,梁鸿的注目与关怀在广大的乡土中国,可是,当我们试图以乡土文学的一系列话语裁定她的作品时却发现,以往的经验正显示出严重的匮乏。她是怀乡者吗?她是抒情者嗎?她是逃离者吗?她是批判者

    扬子江评论 2020年5期2020-11-16

  • 梁鸿:梁庄是我生命中无法绕过的存在
    何映宇梁鸿。有些中国在城市,但,更多的中国在农村。《中国在梁庄》,一部唤醒中国人集体乡愁记忆的读本,一部获得十几项文学大奖的书,一部引发300多家国内外媒体争先报道的书。梁庄,生她养她的地方,让她魂牵梦萦的故乡。这片土地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在梁鸿的笔下慢慢道来。2011年,因为做《出梁庄记》的调查,梁鸿来到青岛,去采访五奶奶的儿子,每天晚上,她都

    新民周刊 2020年32期2020-09-06

  • 让那些被遗忘的生命再活一次
    去墓地祭拜已成为梁鸿生命里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曾经,她的父亲带着她和姊妹几个上坟,有时她们会去读那些掩在荒草中的墓碑,父亲会讲墓碑下的他是谁,经历了什么,有怎样的故事,他的家人现在又如何,都到了什么地方。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个冬天,梁鸿去墓地看父亲。“我听见很多声音,模糊不清,却又迫切热烈,它们被阻隔在时间和空间之外,只能在幽暗国度内部回荡。我想写出这些声音,我想让他们彼此也能听到。我想让他们陪伴父亲。我想让这片墓地拥有更真实的空间,让人们看到、听到并且传颂下

    方圆 2020年11期2020-07-16

  • 问题意识与叙事问题
    刘杨摘要:梁鸿的梁庄书写在非虚构写作中颇具代表性。她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客观现实,以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统摄梁庄的人物与细节,将之降解为论述问题的材料。梁鸿试图从个体经验直接透视“中国”的现实问题,而在二元对立的思维中,难免执于一端或以偏概全。在叙事时,她的主体介入性体现在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营造氛围、塑造人物并发表议论,带有鲜明的知识分子情感色彩。这些令原本可靠的现实记录显得可疑,也最终妨碍了理论分析的逻辑性。在这种主观介入的叙事姿态下,梁鸿尽管调用了诸多语言策

    当代文坛 2020年4期2020-06-29

  • 梁鸿:在虚构里看众生
    毛翊君梁鸿。图/受访者提供父亲去世的第二个冬天,梁鸿去墓地看他。裸露的田野上,十几只羊在坟头咀嚼细茅草、野菊花、蒿草。远处,有人坐在河坡边缘出神。梁鸿想象那人会站起来,转过身指挥他的羊,但始终没有。人久久地坐着,羊不停地吃草,好像时间定格了。这个画面在梁鸿脑海中生长出故事,变成了长篇小说《四象》。坟头下的亡灵仍然在延续着另一种生活,他们日复一日望着河水流向远方,任四季轮回,听万物和后人在他们顶上发出声响。韩孝先在故事里出现了,他就坐在河坡上,放着羊喃喃自语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20期2020-06-15

  • 梁鸿认为泛写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梁鸿自称“阅读主义者”,笑谈“倘使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她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最近正在重读莎士比亚的剧作,再次被莎士比亚语言的丰富性所震慑。她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有“最强烈的情感、最丰富的比喻和最优美的文字。”当被问到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当作家的念头,梁鸿直言想不起来了。不过前段时间翻阅幼年时写下的日记,梁鸿赫然看到上面写满“我要当作家”的笔迹,她都想不起来这是何时的事了。据她推测,写日记的时候自己对作家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喜欢阅读罢了,读多了就很喜欢表达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2020-06-04

  • 梁鸿:呈现生活的复杂度是作家的任务
    作品而闻名的作家梁鸿,创作了全新的长篇小说《四象》。故事背景发生在熟悉的“梁庄”,但这次梁鸿虚构了一座连接地上和地下、沟通生与死的桥梁。小说讲述了精神分裂的IT精英韩孝先回到家乡,在河坡墓地里与三个亡灵,即留洋武官韩立阁、基督长老韩立挺以及纯真小女孩韩灵子相遇,并展开了一场在世间的报复与救赎的旅程。这是一个少年天才的人生奇遇和一个古老村庄的绵延与承载。通过历史与当下、自然与灵魂的交替闪回,串联起中原大地上一个漫长而曲折的故事。尽管涉及历史,但梁鸿的写作不是

    小康 2020年15期2020-06-01

  • 梁鸿,走不出的梁庄
    陈娟梁鸿。1973年生,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代表作有非虚构作品《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和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2020年4月,最新长篇小说《四象》出版。梁庄有一条河叫湍水,河水静静流淌,不管春夏秋冬。在靠近村子的河坡之后,不远处有一片墓地,梁鸿的父亲和母亲就安葬在那里。一到春天,墓地附近的合欢树开满粉红色的合欢花,风一吹,落红缤纷。30多年前,母亲去世,梁鸿才刚刚进入少年。之后年复一年,父亲带着他们姊妹几人去墓地上坟。

    环球人物 2020年8期2020-05-27

  • 《中国在梁庄》诞生记
    作品背后的是作家梁鸿。本文从作家梁鸿个人经历入手,结合2010年这部作品诞生前文学场的思潮翻涌,试图总结出《中国在梁庄》这部作品的诞生缘由乃至“非虚构”热潮兴起的背后原因。关键词:《中国在梁庄》;梁鸿;非虚构作者简介:张艺歆(1996-),女,回族,河南开封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02《中国在梁庄》被视为是中国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2020-05-06

  • 《中国在梁庄》:“外来者”视域下的乡村想象
    虚构”栏目,学者梁鸿在书中以人类学、社会学方法为经,以田野调查和人物实录为纬,围绕故土——河南梁庄,描绘出一幅社会转型期斑驳杂芜的乡村图景。该书不仅入围当年各类文学刊物“好书”大奖,成为梁鸿从书斋学者向非虚构作家转型之作,而且亦赢得学界“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李敬泽语)“从这里,可以触摸今日中国与文学的心脏”(阎连科语)的好评,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在理论学界之外受到普通大众的热捧。如果说《中国在梁庄》的“现象级”炽热,是学界和读者有感于当下乡土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2-24

  • 大地上的异乡人
    在《出梁庄记》中梁鸿作为梁庄隐形的“在场者”,从游历视角出发,按照不同的地点顺序对“梁庄”在外地务工人员的生活方式、工作环境、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进行了阐述,展示了这些“进城农民”的生存图景和文化心理结构,表明不同城市中“出梁庄人”的共性。值得注意的是,相同年龄段的“出梁庄人”有其鲜明的年龄特征,本文试图从年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解读,揭开不同年龄层次的“出梁庄人”的面貌,通过解读这一中国社会转型期进城务工者群体,对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问题进行思考,寻找

    南腔北调 2020年1期2020-01-20

  • 从《四象》叙事层面看梁鸿虚构写作与非虚构写作之间的张力
    构”栏目中发表了梁鸿的《梁庄》。作品发表时,编者希望“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都能从新开的“非虚构”栏目得到呈现。a随着《中国在梁庄》出版,作为非虚构写作者的梁鸿与新鲜的非虚构写作文体一同,得到更多中国读者的关注。但梁鸿本人似乎并不想被捆缚在非虚构写作文体属性的标签中,而更在意写作时选用文体的妥帖恰当。这些年,由《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到《神圣家族》 《梁光正的光》,梁鸿的创作在文体上呈现出从非虚构向虚构的转变

    扬子江评论 2020年6期2020-01-08

  • 不是“高富帅”,不必“白富美”
    西咸阳市西北)的梁鸿,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可他很有志气,读书非常刻苦,考上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作为太学毕业的高材生,进入仕途弄个官当应该说易如反掌,可梁鸿似乎对此没有兴趣,而是选择了到皇家园林上林苑去放猪。然而,做学问的人去搞养殖毕竟不够专业,加之做起事来不投入、不专心,结果有一天,他因为贪看几页书,不小心让房子着了火,自己的房子烧了不说,还连累了邻居。肇事后的梁鸿没有选择逃逸,而是主动赔偿。可是他把所有的猪都陪给了人家还不够,于

    党员文摘 2019年8期2019-09-24

  • 不因人热
    迂夫子 东汉人梁鸿,虽年少家贫,却相当有气节。有气节到什么程度呢?《东观汉记·梁鸿传》记载一事可以为证。“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梁鸿经常独自兀坐,不跟别人一同进食。邻居做完饭了,然后招呼梁鸿,趁着灶下有火,铁锅尚热,赶紧做饭。谁知道梁鸿却冒出一句话:我梁鸿虽小,但绝不借别人的热火。于是灭了灶下火,重新生火做饭。   不因人热的梁鸿,似乎有点迂腐。借个火、蹭个热,省了柴禾,何乐而不为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17期2019-09-10

  • 古代的剩女
    我想要嫁当今名士梁鸿。”梁鸿也是个识货之人,听说了此事,果真上门求亲。成亲当天,孟光故意身穿华贵的衣物,脸上化了浓妆测试梁鸿,结果一连七天,梁鸿都没搭理她。孟光问原因。梁鸿说,我想要找一个甘贫守志,能和我一起隐居吃苦的人,你这样打扮,很令我失望。孟光这才恢复朴素的打扮,从此夫妻,相敬如宾。据记载,孟光给梁鸿送饭的时候,把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因此有了举案齐眉这个典故。清代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的内阁学士赵光,执掌刑名二十年,积累下了大量家财。赵光无

    科教新报 2019年11期2019-09-10

  • 这是谁的光
    光正的光》是学者梁鸿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更是她由非虚构向虚构写作的尝试。我十分认同阎连科对它的评价:“让小说透过耐人寻味的道路回到自身真实及情感,而终向人的魂灵和爱,这是梁鸿对写作路径的校正和野心。”很多时候,我们一想到乡土文学或是想到当代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老实或是精明,善良或奸猾,美或丑等等,即使这些元素是每个人不分城乡经历都多多少少共存的,而非是农民群体特有的,但在过往的作品中,这些普通元素都在极力使得农民“不普通”,增添奇异的情节使农民不平凡,都在极力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0期2019-08-13

  • “梁庄系列”中的“散点透视”
    胡忠青摘要:在梁鸿“梁庄系列”作品里,作者没有为具体的视域所限,而是藉由群体视角和自身的主客位视角,将梁庄内外的个体生存状况细致无遗地展现出来,实现了对梁庄的散点透视。在此叙事策略下,众多人物、众多事件散而不乱,连缀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展开宏大社会画面的同时,共同构成众声喧哗的民间话语狂欢。在民间话语狂欢中,底层民众建构了自己的主体性,形成自属于民间的话语表达策略,实现了对官方话语的颠覆。这种策略不仅体现了广阔的艺术视野和多向的艺术思维,而且表现了高度的社

    当代文坛 2019年4期2019-07-15

  • 梁鸿乡土书写中的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姬亚楠摘 要:梁鸿的作品以平实而又深沉的叙述,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破败、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们精神世界的失衡,以及作家对农民身份认同问题的深刻反思。作品中新、老两代农民的身份认同存在巨大差异:老一代农民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新一代则抗拒认同“农民”身份。新一代農民努力探寻出路却又无路可走,回不去又留不下的窘境,使他们陷入“双重边缘人”身份的尴尬境地。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进行农民主体价值及伦理文化重建。关键词:梁鸿;农民形象;身份认同;价值重建中图分类

    中州学刊 2019年4期2019-06-25

  • 我们家的“梁鸿”“孟光”
    有一对模范夫妻叫梁鸿、孟光。他们相互关爱,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从东汉以来流传甚广,我觉得我的外公尹荣明、外婆李玉就是我们家的“梁鸿”、“孟光”,他们一起切磋摄影技术,互帮互助,经常有摄影作品获奖。他们相敬如宾,共同进步。前一段时间,我数学上遭遇滑铁卢,居然考了一个班级倒五。要知道数学本来是我较为拿手的科目,我一直想要在数学上“出人头地”,这次却考砸了,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由于外公外婆善解人意,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决定到他们家去散散心。我一打开门,外

    青少年日记 2018年5期2018-11-29

  • 一对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
    这对夫妻,男的叫梁鸿,女的叫孟光,东汉时期的人。他们的事儿被记载在范晔所写的《后汉书》中。二梁鸿,字伯鸾,陕西扶风平陵人,生于官宦之家,其父亲梁让在王莽政权建立以前和之后都当过朝中不小的官。但是王莽夺刘家汉朝大权建立的“新”王朝很是短命,随着绿林赤眉起义的爆发,新王朝也很快倒台。在天下大乱之际,梁让举家逃难,途中他得病死去。梁让一死,昔日的官僚家庭就此衰落,成了一个赤贫户。如同树倒猢狲散,那些宾客、仆人、僚属见自己的主子不在了,都纷纷抢掠财物,远走高飞另谋

    东方女性 2018年11期2018-11-21

  • 不因人热
    ●迂夫子东汉人梁鸿,虽年少家贫,却相当有气节。有气节到什么程度呢?《东观汉记·梁鸿传》记载一事可以为证。“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梁鸿经常独自兀坐,不跟别人一同进食。邻居做完饭了,然后招呼梁鸿,趁着灶下有火,铁锅尚热,赶紧做饭。谁知道梁鸿却冒出一句话:我梁鸿虽小,但绝不借别人的热火。于是灭了灶下火,重新生火做饭。不因人热的梁鸿,似乎有点迂腐。借个火、蹭个热,省了柴禾,何乐而不为?借个热

    杂文月刊 2018年17期2018-11-15

  • 我们家的“梁鸿”“孟光”
    有一对模范夫妻叫梁鸿、孟光。他们相互关爱,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从东汉以来流传甚广,我觉得我的外公尹荣明、外婆李玉就是我们家的“梁鸿”、“孟光”,他们一起切磋摄影技术,互帮互助,经常有摄影作品获奖。他们相敬如宾,共同进步。前一段时间,我数学上遭遇滑铁卢。居然考了一个班级倒五。要知道数学本来是我较为拿手的科目,我一直想要在数学上“出人头地”,这次却考砸了,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由于外公外婆善解人意,又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决定到他们家去散散心。我一打开门,外

    青少年日记 2018年5期2018-09-28

  • 梁庄书写,为看不见的人发声
    三秋树梁庄因为梁鸿而著名,她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及新近出版的《梁光正的光》,将一个隐形的中国带入了我们的视野。读之,悲泪滚滚。对故乡的非虚构式书写,让教授梁鸿走出高校的大门,行走在寻找山河故人的路上,她因此被称为“乡土作家”。这番书写,给了她最真实的疼痛与困惑,乃至分裂,也让她以更深远的方式回到家乡。问路梁庄,故乡已经面目全非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县张村镇梁庄。从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一路刻苦读博最后成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她与故乡梁庄

    莫愁·智慧女性 2018年6期2018-07-30

  • 梁庄书写,为看不见的人发声
    己的根。梁庄因为梁鸿而著名,她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及新近出版的《梁光正的光》,将一个隐形的中国带入了我们的视野。读之,悲泪滚滚。对故乡的非虚构式书写,让教授梁鸿走出高校的大门,行走在寻找山河故人的路上,她因此被称为“乡土作家”。这番书写,给了她最真实的疼痛与困惑,乃至分裂,也让她以更深远的方式回到家乡。问路梁庄,故乡已经面目全非梁鸿1973年生于河南省邓州县张村镇梁庄。从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一路刻苦读博最后成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她与故乡梁

    莫愁 2018年17期2018-06-20

  • 我们如何理解农民?
    历史文化语境中,梁鸿以其独特的乡村记忆、乡村情感来阐释“中国梁庄”系列非虚构写作的脉络、肌理与内在症结。作为这一问题的“自叙传”式书写,文章有助于我们理解其思想架构与内在的情感逻辑,有助于从情感深处理解今日中国之农民。关键词:乡土文学;乡土中国;梁鸿;梁庄;农民《中国在梁庄》写的是梁庄人在梁庄的生活。这本书出版之后,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其中天津的一个出租车司机,辗转了很多人,打电话给我说,我一定要给你打电话,因为你写的是我的村庄的故事。这本书为什么会受到大家

    创作与评论 2018年2期2018-05-22

  • 梁鸿:微尘里的光
    白衬衫透出来的。梁鸿说,在她的小说《梁光正的光》里,唯有这件白衬衫是纯粹真实、未经虚构的。但是,也可以说,所有的事情、人和书中出现的物品,又都是真实的。因为那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相互的争吵索取,人性的光辉和晦暗,都由它衍生出来。白衬衫是梁光正最独特的标志。“白衬衫描述得有点夸张,一个农民那么爱干净,他要过一个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体面和尊严代表着对自己的认知。”在《梁光正的光》里,父亲是虚虚实实的人。虚实相同的外在是那件白衬衫。最初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梁鸿没有用

    记者观察 2018年1期2018-05-16

  • 不因人热
    迂夫子东汉人梁鸿,虽年少家贫,却相当有气节。有气节到什么程度呢?《东观汉记·梁鸿传》记载一事可以为证。“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梁鸿经常独自兀坐,不跟别人一同进食。邻居做完饭了,然后招呼梁鸿,趁着灶下有火,铁锅尚热,赶紧做饭。谁知道梁鸿却冒出一句话:我梁鸿虽小,但绝不借别人的热火。于是灭了灶下火,重新生火做饭。不因人热的梁鸿,似乎有点迂腐。借个火、蹭个热,省了柴禾,何乐而不为?借个热锅而

    杂文月刊 2018年9期2018-05-14

  • 高士梁鸿
    埋名,流寓江东。梁鸿毕生清贫,却收获“高士”盛誉,还有夫妻纯情,演绎了“举案齐眉”的生动故事,终于“德耀”古今。一、太学生牧猪梁鸿字伯鸾,出生于西汉末哀、平年间(约公元1年前后)一个普通官员家庭。当时皇帝年幼,两大势力——王莽党羽与刘汉皇室,明争暗斗多年。朝政既已混乱,吏治不免黑暗,社会风气败坏,边地武装团伙头领也乘机作乱,地方治安急转直下,普通百姓更是生计艰难,水深火热,人心已散,人心思变。不久,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梁鸿父梁让,竟以意外缘故得以升迁。原来

    月读 2018年5期2018-05-09

  • 梁鸿:夜晚,阴险的庄稼地爬到你的窗前
    系都非常清晰。”梁鸿说。河正午的阳光洒在雪野,映射出澄净的光,使整个梁庄都剔透了起来。作家梁鸿独自行走在村后的田埂上,跨过一片庄稼地时,泥泞沾上了裤腿,她回头望,感觉很好:凛冬的雪像在平原上铺开一层画卷,此刻,干净的画卷上只有一排来时的脚印。仿佛天地间只有自己一人。父亲的墓就在不远处,与母亲的挨着。四下宁静,空旷。不远处的大河已经结冰。大河见证了她的孤独。幼年时,這里是梁鸿嬉戏的场所,她常常独自一人在河里闲逛;少年时代,河道成为记忆中最恐怖的经历:那是每晚

    人物 2018年2期2018-03-06

  • 关于梁鸿的阅读札记
    王尧一梁鸿熟悉而陌生:文学批评家、教授,非虚构作家和小说家。许多年前,我曾经说我很想像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些学院知识分子那样,教书、研究和写作,写论文、写散文、写小说。这个理想中,当然也包含着以专业的方式介入现实的念头。我一直以为,鲁迅那一代知识分子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著述,还在于他们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今天的知识分子或作家的羞愧之处。一个人文学者,如果失去对现实的人关怀,不仅会失去人文学者之于现实的价值,也有可能失去历史的意义。我无法预测梁鸿

    扬子江评论 2018年1期2018-03-03

  • 梁鸿之鸿
    洱这题目模仿的是梁鸿的最新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鸿者,大雁也。选择一个名字,就是选择一种命运。如果连续两次选择一个名字,那就是认定了一种命运。梁鸿原名海青。海青,也是一种大鸟。李白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海青就是海东青,袭天鹅,搏鸡兔。因为天鹅以珠玤为食,食蚌后藏珠于嗉囊,所以人们常常训练海东青捕捉天鹅,以取珍珠。有趣的是,大雁其实也属于天鹅。既是天鹅,又是捕捉天鹅的鸟,这两种身份被她统一到了一起。就写作而言,如今她既是作家,又是批评家。这样一只鸟

    扬子江评论 2018年1期2018-03-03

  • 梁鸿:光在暗处
    场演讲之后,作家梁鸿在朋友圈里写:“每个人都喋喋不休却又孤独无比。唉,怀念上初中时老师提问我站起来就哭一句话说不出又坐下的日子。”她为这次演讲准备了一周,想说的话攒了一个冬天。说完之后又莫名羞愧。她对自己的努力有质疑,河岸这头的人摇旗呐喊,那头的人依旧水深火热。还是写作更能让她安生。她刚刚结束一本书的书写,虚构小说,取名《梁光正的光》。她带着它在全国各地宣传,过程比写书本身更劳心劳力。任何地方,只要有梁鸿在场,她都尽可能关照到每一个人。脸上挂着笑,目光不多

    博客天下 2017年24期2018-02-23

  • 俊男娶了丑女
    答:“要嫁就嫁给梁鸿!”梁鸿是有名的贤德之士。丑女想嫁给俊男?这个消息被当作笑谈很快传遍四面八方。可梁鸿听到这个消息后,竟然派媒人来下聘礼。孟光很开心,心想,如果自己打扮打扮也不会很丑吧?刚结婚的孟光开始精心打扮自己,就连走路也学起了步步生莲花的袅娜之态,可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她。莫非自己越打扮越丑?孟光跪问原因,梁鸿回答:“我需要的是可以穿粗布衣服,同我一起到深山隐居的妻子。”孟光没有在梁鸿面前使性子,立即拿出粗布衣、草鞋、筐子、绳子等物品,微微一笑说:“

    爱你 2017年34期2017-12-08

  • 梁鸿:回声来自冰层的更深处
    列的非虚构写作,梁鸿被人熟知。这一次,这位作家出版了她的第一部长篇虚构作品。她不断地在真实与虚构之间转化视角,希望可以呈现出现实与人心中复杂暧昧的形态车子从西四环的田村开往中关村,周围低矮的建筑慢慢被随处可见的高楼所取代。梁鸿坐在副驾驶的位置,晚秋的阳光照在她的脸上,因为睡得太晚,她显得有些倦怠。她出版了新书《梁光正的光》,作为因为书写“梁庄”而被人熟知的作家,这一次,梁鸿写了一本虚构的长篇小说。汽车终于到达中国人民大学。这些年,梁鸿在北京的住处换了好几个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44期2017-12-04

  • 梁鸿尚节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毕{1},乃牧豕于上林苑{2}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推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耆老{3}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选自《后汉书·卷八十三》,有删改)【注释】{1}毕:此指读书结束。{2}上林苑:古宫名园,在今河南洛阳。{3}耆老:老人。【阅读训练】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梁鸿家贫而尚节 ( )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7年2期2017-03-06

  • 也说“举案齐眉”
    ·逸民列传》的“梁鸿传”。梁鸿少小家贫,只得去为人家干活。但他为人处事很“诚”,因而受到人们的称赞。当地人知道了梁鸿的“高节”之后,大多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梁鸿却不愿意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这个肥胖黑丑而力能举起石臼的大龄女子,便是孟光。她想嫁的人,必须“贤如”梁鸿梁鸿知道后,大约感到合乎自己的选择标准,便迎娶了孟光。娶亲那天,孟光仔仔细细打扮了一番,嫁了過去。却不料,梁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32期2017-03-03

  • 梁鸿:一百年后,如何讲述乡村
    的误区?——摘自梁鸿《中国在梁庄》后记别“愁”莫“烦”说起乡村,人们会想到“怀旧”、“乡愁”、“故乡”这样的字眼,但梁鸿认为,“怀旧”这个词要“特别谨慎”,因为“旧”代表着过去,代表着要抛弃的东西。“当我们说到农村的破败,怀旧是最要不得的,因为它是今天最大的、最沉重的一个现实。”曾经有无数媒体记者采访梁鸿关于对乡愁、故乡的理解,梁鸿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公开表达了厌倦:“一听到‘故乡、‘乡愁这样的词就头皮发麻,想呕吐。” 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词说得太多了,另一方

    大学生 2017年2期2017-02-22

  • 东汉凤姐如何成功逆袭嫁给“国民老公”
    当今第一贤德才子梁鸿,我谁也不嫁!”纵然当时没有网络,但是,孟光的这句话还是马上传遍了全国,成为红人。梁鸿是何人?为何孟光这一句话会使其红遍全国?梁鸿这个人不仅毕业于当时最高等的学府——太学,而且贤德第一,才学第一,容貌第一,系东汉公认的“国民老公”,诸多“白富美”都希望能够嫁给梁鸿,而这对于孟光这样的女人可以说是痴人说梦。不过,正因为梁鸿不是一般人,才有着与一般人不一样的娶妻标准。这位东汉“国民老公”居然真的答应娶丑女孟光为妻。孟光嫁给梁鸿,不仅赢得了梁

    饮食保健 2016年20期2016-11-28

  • 夜话聊斋
    姜元亮一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世家子,父让,王莽朝时为城门校尉。初时,让以贤显明,莽风雅慕之,以少昊后封修远侯。经年,莽败亡,让窜于草野间,竟因疾没,家道遂中落,母惧贫,弃鸿孑然,出适他人。时鸿幼,无奈求于道旁,有好心人助之,草掩父。经此变,鸿始生厌世心。未几,鸿流落于京,幸父故旧识于市,供给衣食,始安定。鸿颖慧异常,听书于旁,辄记之,令诵,分毫不错,故旧奇之,入太学。肆中,多纨绔,而常讥鸿贫,鸿不以为意,惟孜孜好学,期年,诗、书、辞赋、诸子百家竟无不通

    江河文学 2016年5期2016-11-21

  • 梁鸿非虚构写作的乡土关怀
    ○由婧涵梁鸿非虚构写作的乡土关怀○由婧涵在非虚构作品中,学者梁鸿的《中国在梁庄》(2010年出版)与《出梁庄记》(2013年出版)是两部重磅力作。作者怀着对农村那片土地强烈的爱与责任,以对乡村、农民的理解与关怀为出发点,通过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等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具有典型性的农民的人生故事,以及他们在村庄中与走出村庄后的生存、情感及所面临的问题,真实地展现了农民的生存状态与中国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在看似客观的笔触之中,凝聚的是作者浓浓的乡土情怀。一

    文艺评论 2016年3期2016-09-28

  • 粉墨
    梁鸿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学者,经历了王莽篡位的动乱时期。他的家庭非常贫困,连父亲死后,都无棺木埋葬,只好用席子草草地掩埋了。由于家境贫寒,所以尽管他有学问,也只能在上林苑里以放猪为生。有一次放猪时,因为不小心,引起了火灾,大火蔓延,烧毁了邻家的房屋。梁鸿没有推诿,他主动找到那家人,询问火灾的损失,并用他养的猪来赔偿。这家人对他的赔偿仍不满意,梁鸿只好诚恳地道歉说:“我没有什么财产了,那就让我替您干活吧,用我的劳动来补偿您家的损失。”这家人答应了,从此,梁鸿起草

    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6年7期2016-09-21

  • 到第二条河去游泳
    梁鸿+李洱+黄德海+项静+饶翔+张丽军上篇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我先解一下题。这个题目是“到第二条河去游泳——从“梁庄”到“吴镇”,其实也是想谈谈我在写的这样一个作品,“云下吴镇”,这是我在《上海文学》连载时的题目,出版后书名将改为“神圣家族”。当然主要由李洱老师来谈。这一路写下来,我经常在想,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小说?我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小说?一会儿听李洱老师来谈一谈。什么是文学呢?就是你对这个人非常迷恋,你对这样一种人生非常迷恋,甚至是你对那样

    南方文坛 2016年4期2016-09-07

  • 梁鸿自称不是一个完全的乡土作家
    于在公开活动上,梁鸿常常会被介绍为乡土作家。实际上,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梁鸿,在学术研究之余还写小说。梁鸿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作家很容易被安上这种那种的名头。我确实真的没有对乡土、对那种风俗化的描写去作地域性处理。所以我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乡土作家,只不过关注乡村或者城镇生活更多一点,就像有些作家更关注城市生活一样。如果让我介绍自己,我觉得“作家”就可以了。在谈到乡土文学时,梁鸿说: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种纯粹的乡土作家确实少了,但如果一个作家想写大的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2016-05-14

  •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摘要】梁鸿的《神圣家族》从以往关注的乡土中国转移到了中国正在变化的城镇,写法也从非虚构的纪实写法转变成虚构与非虚构相结合的新写法。本文从梁鸿的旧作《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中所描述的梁庄人群出发,对比了《神圣家族》的城镇人群,通过分析作品中荒诞的人物和故事,窥探了以吴镇为代表的中国县镇的种种变化与变形。【关键词】《神圣家族》;梁鸿;城镇人生;荒诞;神圣【作者单位】王燕,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神圣家族》是作家梁鸿继非虚构类作品《中

    出版广角 2016年4期2016-04-20

  • 写随笔的梁鸿
    武歆写随笔的梁鸿武歆1在白俄罗斯作家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关于“非虚构文学”的热度在国内再度升温。几年前在此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梁鸿也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大报小刊的各路记者蜂拥而上,开始把镜头“瞄准”梁鸿;一些出版社也不甘寂寞,出版“非虚构”作品,定要把梁鸿的推荐,醒目地印在封面上。但我知道,她是一个不愿意生活在聚焦点上的人。草率得出这样的结论,只是因为与她打过一次交道。难道一次交往,就能了解一个人吗?是的,完全有可能。

    文学自由谈 2016年2期2016-03-16

  • 从“梁庄”出发的生命记忆
    命运与生存体验。梁鸿以口述实录与乡野调查的方式拓展了叙述深度与情感力度,记录了“梁庄”在现代化冲击下的生存图景以及打工者痛苦、惶惑、耻辱、麻木、无奈、善良、温情的复杂情感。梁庄人具有“否定性”的城市体验,对故乡依然持有诗意怀念。《出梁庄记》是非虚构的文学作品,具有表现最大限度的真实的文学意义。关键词:梁鸿;《出梁庄记》;梁庄;农民工;非虚构文学继《中国在梁庄》之后,梁鸿推出了她的新作《出梁庄记》。毫无疑问,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延伸。《中国在梁庄》以“梁庄”的遭

    天中学刊 2016年1期2016-02-12

  • 非虚构以及“看与被看” ——论“梁庄系列”的叙述策略
    ○叶君近年,作家梁鸿的《中国在梁庄》(2011)和《出梁庄记》(2013)在文学和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文化事件并非偶然。特别是《中国在梁庄》,甫一面世便斩获诸多大奖,是对梁鸿所做努力最为直接的认同,亦传递出中国读者对于写作者的别样期许,以及对于中国现实的深度关切。梁鸿的成功,在我看来,是其写作立场、写作态度、叙述策略对于人们阅读期待的有力回应。“梁庄”的写作之于梁鸿,毫无疑问是一个转型,从一个研究中国乡土文学的学者,转向介于社会学调查与

    文艺评论 2015年5期2015-09-29

  • 这片土地上的迷茫陌生人
    有两个人的形象,梁鸿挥之不去。一个人是小柱,梁鸿的堂弟,比她小半岁。两人相交甚好,儿时常一起玩游戏。16岁那年,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分了岔。梁鸿读书、工作,而后考取名牌大学的博士生,留在北京发展;小柱则从那年外出打工,10多年后,他回到家乡,昔日“活泼,健康”的小伙子已经奄奄一息,没过多久就离开人世。另一个是黑女儿,同村的小姑娘。这个女娃刚出生不久,父母就外出打工,把她留给奶奶抚养。9岁这年,黑女儿被村里—个老头多次猥亵。但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因为奶奶怕影响孙女

    读天下 2013年6期2013-08-21

  • 走出梁庄,却走不进城市
    监狱里了。”这是梁鸿离开西安前一晚,不到20岁的民中,在饭桌上和她讲的“告别语”。梁鸿记得,民中说话时,嘴角牵起一丝诡异的微笑,而他的眼神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外人无法进去,也无法打破。梁庄走出的少年民中,曾在新疆、广州、东莞打工,做过工人、汽修厂学徒,后来到西安,和父辈一样,在当地做起三轮车夫。与父辈们在镜头前的热情不同,对于拿着相机的来访者梁鸿,民中更多是无视。而这其中,隐藏着他对“闯入者”梁鸿的拒绝、排斥,甚至某种仇恨。1973年生于河南梁庄的梁鸿

    小康 2013年3期2013-08-15

  • 古代读书人与猪的故事
    半工半读”。书生梁鸿就是如此。《后汉书·逸民列传》说梁鸿从“太学”毕业后,“乃牧豕于上林宛中”。上林苑天地广阔,放放猪,读读书,对于不图富贵的他来说应该是很惬意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梁鸿因烧火发生火灾,殃及了他人房屋。于是,梁鸿将所养的猪统统赶到对方家门前,以猪还债。那位“受害者”见梁鸿实在,便得寸进尺,认为这些猪不够抵偿,要求梁鸿为他再做一段时间苦工。这下邻居看不过去了,纷纷责怪那家主人欺人太甚。主人惭愧不已,要将猪还给梁鸿梁鸿认为欠债还钱,无钱则

    猪业科学 2013年3期2013-08-06

  • 古代“四大丑女”都是谁?
    孟光,《后汉书•梁鸿传》载:孟光“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有人给孟光提亲时,她说“必嫁梁鸿”。当时的人都笑她,但是梁鸿却看准了她的德行,于是娶她为妻。后来,孟光随梁鸿隐居于霸陵山中,孟光每天在家都准备好饭菜等候梁鸿回来,然后双手把盘子举到自己的眼眉处递到梁鸿面前,十分恭敬。后来,就有了“举案齐眉”的佳话。第四个丑女是东晋时期阮德慰的女儿阮氏,她嫁给了当时的名士许允。但是新婚之夜,许允却被阮氏的容貌吓得跑出了洞房。可见,阮氏相貌也是很丑的。

    读书文摘 2011年12期2011-12-14

  • 批吴起
    敬如宾。东汉名士梁鸿娶孟光为妻后,夫妻恩恩爱爱,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每当梁鸿回家时,孟光总是把盛有饭菜的盘子,托得与眉齐平,恭敬地送到梁鸿面前,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而梁鸿也很有礼貌地去接。这段美好姻缘被传为佳话。再看吴起,竟然用已故母亲的安息、妻子的生命为代价,去换取功名利禄,实在是天地难恕,情理不容!古往今来,哪一个通过出卖骨肉至亲的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的人能有善终?他们不是在名利场上摔得粉身碎骨,便是在世事浮沉中孤独终老,即使是吴起,最后也在政治漩涡中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09年6期2009-07-17

  • 认识梁鸿
    聚会上,我认识了梁鸿。知道她跟随北京师范大学著名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读的博士,毕业后分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任教。有两三年的时间,梁鸿一直想到人民大学跟我做博士后,但因学校设置的苛刻条件受阻。今年,她终于跨过这道门槛,成为与我合作的博士后人员。在北京师范大学期间,梁鸿的博士论文是从外省文化角度研究现当代的河南文学与河南作家。之后,她逐渐成为著名小说家阎连科的研究专家,写了大量评论性和研究性的文章,这为我们深入了解这位作家提供了不少方便。最近一些年来,她

    南方文坛 2009年6期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