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饰

  • 扬州与苏州传统建筑雕饰图式构成分析
    州与苏州传统建筑雕饰图式构成分析程欣1,韩荣2(1.江苏开放大学,南京 210036;2.江苏大学,江苏 镇江 212013)阐析扬州与苏州传统建筑雕饰图式构成的异同及其原因。结合大量扬州与苏州传统建筑中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实例,并以复杂的自然类、故事类题材为标准,从图式构成角度来进行分析,综合比较两地传统建筑雕饰图式的平面、立体形式构成,设图手法与布局技巧、构图关系与物象表达等。扬州与苏州传统建筑雕饰图式构成依据不同的实用目的、不同的审美要求、不同的题材

    包装工程 2023年4期2023-03-07

  • 浙中传统民居雕饰叙事结构分析与保护研究★
    在浙中传统民居中雕饰出现部位的主材料分别为各类木材(尤其是具有天然防虫耐腐的樟木、松木、榧木、杉木、柚木、椴木等)、砖、石。本文采用田野调研法、调查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实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众多浙中地区传统民居中选取三处,分别为东阳卢宅古建筑群、东阳厦程里古村落建筑群、义乌黄山八面厅为典型案例,进行信息采集、调研与分析。1 雕饰在浙中传统民居中存在形式浙中传统民居中的雕饰不论在院落空间中的庭院部分或古建筑部分都有不同的显现形式。在“院落空间”中的庭院部分

    山西建筑 2022年21期2022-10-28

  •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地域性特征探源*
    统建筑之上的建筑雕饰自然成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元素。1 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产生背景1.1 “淮南江北、舟车辐辏”的自然生态扬州属江南形胜之地,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京杭大运河贯通其境,濒江临海,优越的自然背景为扬州传统建筑雕饰的发展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扬州介于“淮南江北海西头”,南接长江,北临淮河,京杭大运河贯通其境,成为遐迩闻名的“四汇五达之衢”[2],江河互通的水运优势铸就了扬州的繁华。在扬州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中,从雕饰材料而言,依旧短缺木材和石

    城市建筑空间 2022年9期2022-10-12

  • 时光雕饰的美丽
    长河中那些能够被雕饰的美丽,那是时光对人类的赞美之歌,那是时光为人生画出的参差百态。仅此一次的人生是非常宝贵的,为了让他更富有意义,更富有价值总是缺少不了时光的雕饰,就像越有价值的酒,总是被珍藏了许多时光后才会被享用,或者是被收藏。被人们赞美酒,那醇厚的香气,那甘甜的芬芳,成为时光众多雕饰作品中的一份,这是大自然无法改变的,这也是人力无法企及的,时光雕饰的美丽,引得人们竞相角逐,只为保留它。时光中存在闲暇和休息的时候,那个时候是生命上升与下落的自由空间,人

    锦绣·下旬刊 2021年11期2021-10-12

  • 明清京作雕饰家具设计文化探析
    030)明清京作雕饰家具承载着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技术等时代发展背景,雕饰是其主要装饰。明清京作雕饰家具上承宋元家具形式,在明、清两朝宫廷家具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清初又融入满族传统家具型制与审美,属中国硬木家具三大流派之一。明清京作雕饰家具虽一脉相承,但不同时期却呈现不同风貌。清式京作家具在继承明式京作家具基础上,纳入满族传统家具特点与类型,吸收“苏作”与“广作”家具部分工艺做法[1],结合时代工艺技术背景,形成与明式家具迥异的艺术形式。明清家具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年6期2021-08-06

  • 从衢州建筑雕饰探讨浙西民居的文化寓意
    ,可从多角度了解雕饰的布局和构思,使简单的材料有了呼之欲出的灵动美。而透雕作为一种雕刻方法被广泛运用于门、窗等采光构件中,以多变的样式和精美的雕刻技艺成就出很多令人称赞的作品。3 雕刻图饰3.1 门檐雕刻门作为人员往来的重要通道,兼顾着区分内外和沟通交流的功能。门一般位于建筑中轴线上,是一个家族的门面,体现着户主的威严和房屋的气派。古时,门檐作为户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有改善房屋外观,遮风避雨的功能。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横路村李金汉民居的门檐(图1)采用

    四川建筑 2021年2期2021-06-04

  • 云冈石窟窟顶雕饰图案研究与再设计
    006)一、前言雕饰图案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云冈石窟的雕饰图案是极其珍贵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云冈石窟受干旱山麓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影响,在传统雕塑以及雕饰图案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简洁图形排列组合的风格,形成起初的二方连续纹样,多见于窟顶雕饰图案边缘的装饰处。这一时期的图案大多以植物花卉为主,题材采用佛教艺术中常见的莲花等。到中期的石窟中动物百兽纹样与人物纹样、风景纹样才逐渐开始有所呈现,几何纹样处于陪衬的地位。本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3期2021-04-08

  • 浅谈湖南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建筑;装饰艺术;雕饰;彩绘;脊饰Abstract Huna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style is unique, and its style originates from the unique charm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art to a great extent. The decorative art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in Hunan is cl

    建筑与装饰 2020年23期2020-09-06

  • 浅谈传统建筑砖作雕饰及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30205)砖作雕饰,俗称“硬花活”[1],属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这一艺术形式彰显了民族内涵精神,蕴含灵性,也体现出传统建筑的审美依据、构造理念等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其内在历史文化。如今,人们崇尚返璞归真的生活品质,日益重视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与应用。1 现存砖作雕饰的相关问题1.1 生存空间萎缩当前,钢筋混泥土现代风格越来越普遍,而传统砖作建筑模式正逐渐被取代,砖作雕饰的应用也大大缩减,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传统建筑砖作雕饰设计艺术正面临发展困境,深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5期2019-11-28

  • 鬼斧神工(鲁班)
    设计了一些灵芝云雕饰,以烘托此斧为天上之物。梯子则是做了一个参照物的国度,因为如果只有人、云与斧头作为参照,则缺乏递增逻辑,有失平衡。所以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梯子,让场景中的各种参照变得有序可循,以小烘大。作品启示这件作品的优秀之处,在于对画面层次的把握。通过循序渐进地缩放雕饰,使得视线能逐层进入画面,略无突兀违和。因此能在小小一件作品中,展现出阔大的场景。题名:【鬼斧神工(鲁班)】石种:新疆泥石规格:33cm×30cm×8cm收藏:张洵设计:柳州市·周爷

    宝藏 2019年8期2019-08-22

  • 追本溯源 回归本真
    课堂上过多的注重雕饰课堂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没有作用,语文教师们应该重视本真的回归,让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本篇文章对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究,提出一些回归本真的教学建议。【关键词】语文课堂  “雕饰”现象  回归“本真”一、“雕饰”的课堂——精彩似昙花1.走马观花的字词教学现阶段的语文课堂关于字词知识点往往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教学,在课堂上进行字词朗读也只是追求语文教学的完整。在日常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都会询问学生是否预习字词,然后再让学生朗读一遍,在发现朗读效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1期2019-01-07

  • 走出作文“雕饰”,回归生活本真
    吴若乐摘要:学生作文的失真,失趣,失情,跟学生没有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有关。笔者认为,学生习作一方面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是心灵世界的独白,真正意义的作文必须是经历了生活,体验了生活,表达了生活,创造了生活。关键词:作文;生活化;真情感悟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学生写文章的一切材料来源于生活,积蓄于生活,当他们

    赢未来 2018年31期2018-11-06

  • 歙砚的雕饰题材及其设计语言特征研究1
    ,这一点在歙砚的雕饰题材上也体现的非常充分。本文从题材的类型、题材的表现手法、题材的文化内涵、题材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去探讨歙砚雕饰题材的独特价值,并为歙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梳理和思考。一、歙砚雕饰的题材与类型歙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雕饰题材非常丰富,但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变形的图案,如雷纹、云纹、连枝纹、宝相纹,癯纹等;另一种是具象的图案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具象和抽象两大题材之下又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再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比如人物类题材又

    创意与设计 2018年4期2018-09-19

  • 清水出芙蓉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孩童的眼睛总是如星般闪耀,他们总能不断地发现世界的美好,因为他们能真实地面对世界。成年人经过生活的千锤百炼,似乎已看透一切,很自然地将自己裹在一层层伪装之中,带着面具,主动隔绝了世界的美好,抱怨生活的黑暗。事实上,没有真实的自己,怎能发现外界的美好?“老玩家”王世襄,当真是玩出了名堂。鸽哨,训犬,斗蛐蛐儿,制瓷,木刻……别人眼中的“不学无术”在他心里都成了珍宝。不需遮掩,不加粉饰,老顽童大方承认,这就是真实的自己。他真实地记录下玩出的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8年2期2018-05-30

  •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化和“礼”文化。雕饰题材喻意“礼”。红木家具的雕饰题材丰富多彩,多为富有吉祥寓意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人文典故,主要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礼赞。采用雕饰题材来表现美好的寓意,亦是一种“礼”,好比中国春节里的春联、婚礼中的双喜、过年时说的“恭喜发财”等,用美好的情景、事物或言语表达“礼”。在红木家具中,常见的吉祥纹饰有龙、凤、蝙蝠、四季花、梅花、竹子、如意、云纹、钱纹等,它们或是单独出现,或是巧妙地搭配组合,以表达丰富的寓意。如蝙蝠与寿桃组合,寄寓“福

    浙江林业 2018年2期2018-05-14

  • 高椅侗寨古建筑窗棂雕饰探析
    栋建筑的窗棂艺术雕饰之美、数量之多、种类之全、技艺之高、装饰题材之丰富,已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耕文明时期寨民的审美意识及哲学思想,是研究稻作文化、巫傩文化、民俗文化以及传统伦理美学的标本。一、高椅侗寨古建筑窗棂雕饰的遗存在《后汉书·梁冀传》和《道德经》中均有“窗牖皆有绮青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的记载。窗户是侗寨古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通风、采光、隔音等实效功能。高椅侗寨古建筑塑造的每一扇窗棂,都蕴含着虚实的空

    贵州民族研究 2018年6期2018-02-22

  • 陕西关中与晋中城隍庙建筑雕饰纹样对比研究
    ,以其精美的建筑雕饰纹样和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成为我国古建筑文化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隍庙丰富的建筑构件载体上,建筑雕饰这一我国传统艺术行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异彩纷呈的雕饰纹样就直接表现在以砖雕、木雕、石雕、琉璃等建筑雕饰纹样上。本文正是以两地城隍庙建筑为研究视角,从建筑雕饰纹样的角度分析和梳理比较两地城隍庙建筑雕饰纹样特征的异同性。2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近年来对于研究两地城隍庙的文献研究主要关注于两个方面:①以地理环境、建筑文化和结构为主的研究方向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4期2018-02-16

  • 对回归“本真”语文课堂的思考与探索
    教师们挖空心思“雕饰”课堂,却使教学内容越来越苍白无力。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避免浮华造作,把回归“本真”作为追求的目标,稳打稳扎教字词,追本溯源解文本,如此才能真正站到原点去回望与探寻。[关键词]语文课堂;“雕饰”现象 ;回归“本真”[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50-02许多教师为了让课堂焕发出活力,恨不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课堂教学中使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堪称 “百花齐放”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11期2017-11-30

  • 秉儒学之风 彰宗法伦理
    姜岱品徽州古民居雕饰俗称“徽州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情趣高雅、题材丰富,是徽州人生活环境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内涵的直观反映。古代徽州作为“程朱阙里”,素有“东南邹鲁”之称,自古文风昌盛。两宋以来,徽州人在儒家思想及“程朱理學”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强化了“崇儒尚文”的传统,养成了“知行合一”的理性实践精神,形成了“忠孝节义”的社会伦理关系。徽州“三雕”艺术于明清发展至鼎盛,其根植于徽州传统社会人文环境,以徽商资本为经

    文物天地 2017年4期2017-06-23

  • 朴素文风的艺术美
    ,东抄西摘,刻意雕饰,结果却适得其反。著名作家徐迟在《说散文》中有段话对我们写作很有指导意义:“美是多种多样的,雄浑阔大是美,激昂慷慨是美,热情澎湃是美,富丽堂皇是美,而含蓄朴素同样是美,而且往往是美的极致。朴素不是没有文采,或避弃文采,而是‘至巧近拙的文采。”古人云:“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总而言之,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尽力把作文写得像平常说的话那样质朴纯真清新自然,同样是一种极富魅力的艺术美!魏巍的《我的老师》之所以脍炙人口,感人至深,就是因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6年47期2017-06-01

  • “嬗变中融合”
    设计的独特魅力。雕饰作为建筑艺术文化的精华,不仅展现了建筑构件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并在建筑作品中呈现出生活与建筑本身高度地融合与统一,集中外化了建筑的精神和气质。本文试从鼓浪屿建筑中雕饰用材、表现形式、艺术特色等方面入手,研究和探讨雕饰在鼓浪屿建筑的形成原因和表现特色。关键词:雕饰、材料、题材、文化成困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它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面,地处九龙江出海口,东临台湾海峡,背靠祖国大陆。由于其优越的地理、气候和自然条件,19世纪末20

    雕塑 2016年3期2016-12-17

  • 更为雕饰的胸脯(组章)
    □ 蒋志武更为雕饰的胸脯(组章)□蒋志武铜钟在时间的游戏中,我们增加肢体和语言。手指舞蹈,跳过圆圈的指针围绕戛然而止的事物祭奠。铜钟,怪物,一架充满幻象的机器。时间解释了一切,也亵渎了一切;也是类似于时间的空洞,才使饥饿和睡眠更加迷人。铜钟,大钟。当身体萎缩,铜管发绿,时间展示了它的绝活,指针所指的数字像人类的器皿,我们在时间的表面安葬,露出骨头。我藐视过在锅里跳跃的鱼,肉丸;我羡慕铜钟,它为时间服务,而最终被时间劝降。铜钟,大钟,一架切割的机器!假发厂

    延河(下半月) 2016年6期2016-11-25

  • 工艺典范
    8K黄金宝石蛋形雕饰艺作原为Georg Jensen在1908年设计的银器。此款蛋形雕饰以18K黄金推出,纪念乔治杰森的哥本哈根旗舰店于2014年重新开幕。此产品让人联想到Georg Jensen早期的珠宝设计,这位大师级工匠以贵金属及宝石打造淳厚造型,在此款独特的黄金制品中,将Georg Jensen设计的精致美感与豪华装饰发挥得淋漓尽致。散发冷光的灰色月光石和雕塑花瓣装饰黄金宝石蛋形雕饰磨光处理过的黄金表面。此款奢华18K黄金宝石蛋形雕饰艺作代表无与伦

    私人飞机 2016年4期2016-05-14

  • 你我之间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沉浸在李白的诗句之间想象不清楚 之间是咫尺天涯呢还是望眼欲穿的渺茫希望在你那里我将拥抱寒冷的绝望亲近会发光且涨了翅膀的歌唱之间飞翔 之间照亮日暮途穷之间 隐约的爱与分享都不算坏事 不算多余之间 谁会掠过一阵风谁会掀起一场风暴谁会图谋 撼天动地叫嚣无关乎他人的痛痒也无关乎他人挤对的目光小 心小心这路上的颠簸小心路滑小心路远小心这路上碰着磕着母亲一连串说了这么多的小心而我能唯一记住的是出门时叮咛的那一句

    诗潮 2016年7期2016-05-14

  • 明清徽州书院建筑雕饰的常规主题与文化意蕴
    明清徽州书院建筑雕饰的常规主题与文化意蕴叶 澜①(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9)我国传统社会中的书院不仅是文化传习的教育场所,也是古代学者研习学问、著书立说与推行儒家伦理教化的重要基地。在徽州,书院的建筑是徽派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不同主题意象模式的雕饰,折射出传统书院文化的一些精神旨趣。古代的书院有公、私之分,本文所写的徽州书院的建筑雕饰主要是民办书院,并针对明清时期徽州书院的雕饰意象主题和构成模式,解读雕饰图像被赋予的精神内涵,探讨其背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6年0期2016-04-17

  • 更为雕饰的胸脯
    广东◎蒋志武更为雕饰的胸脯广东◎蒋志武诗,将是人类最后的身份验证。铜钟在时间的游戏中,我们增加肢体和语言。手指舞蹈,跳过圆圈的指针,围绕戛然而止的事物祭奠。铜钟,怪物,一架充满幻象的机器。时间解释了一切,也亵渎了一切;也是类似于时间的空洞,才使饥饿和睡眠更加迷人。铜钟,大钟。当身体萎缩,铜管发绿,时间展示了它的绝活,指针所指的数字像人类的器皿,我们在时间的表面安葬,露出骨头。我藐视过在锅里跳跃的鱼、肉丸;我羡慕铜钟,它为时间服务,而最终被时间劝降。铜钟,大

    散文诗 2016年23期2016-03-02

  •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家具雕饰中的应用
    祥图案在现代家具雕饰中的应用谭娟(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我国传统文化魅力非凡,许多古典元素流传至今,在现代各个领域之中都有所应用。现代家具设计之中就应用到了一些传统的古典元素,传统元素能够使家具造型变得更加精致,促使家具结构设计严谨,人们在借鉴传统的古典元素时会发现,吉祥图案深受广大现代群众的喜爱,很多人在定制现代家具时都会要求加入传统的吉祥图案。本文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家具雕饰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传统文化;吉祥图案;现代家具雕饰

    新丝路(下旬) 2016年12期2016-02-25

  • 中年也可静美
    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中年后,雕饰反而成为美貌的主流。贾宝玉曾感慨:“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如此变化,不只是因为嫁了汉子,而是因为嫁了柴米油盐的生活。抗战时期,巴蜀地区的宣传画便能说明这一点——画上,妻子对丈夫说:“锄头给我,你拿枪去。”知识女性郑念在“文革”后出狱,体重比入狱前减了30斤。时隔多年第一次照镜子,看到自己的衰老憔悴

    爱你 2015年22期2015-11-15

  • 论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自然风格观的路径
    风格的推崇以及对雕饰文风的贬斥。而这又是建立在他追求伟大人格的基础上,对不同的文学风格进行取舍的结果。关键词: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自然  雕饰  人格金末诗人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以绝句的形式对汉魏以来的诸多诗人及作品进行了品评,集中传达了其诗学理想。元好问论诗以正统儒家诗教为旨归,提倡诗歌的风雅传统。在风格上,他推崇慷慨、刚健的诗风,故对雕饰、绮靡的文风大加排斥,而对发自内心真情实感的作品青睐有加。这主要体现在他对自然风格的推崇上。一、 元好问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9期2015-05-30

  • 连天红:家具是一部史书
    ,工艺日趋精细、雕饰日趋繁复,至清代中期形成了造型庄重、雕饰华丽、雍容大方的清式风格,反映出康乾盛世独有的时代风尚。而今天的仿古家具,当然也无可避免地带有种种现代特征,譬如明式造型与清式工艺、清式雕饰的大量融合,譬如木工工艺因现代机械的运用而表现出的高度精确。毫无疑问,数百年后,这些特征也将成为人们对现代仿古家具进行断代的重要凭据。编辑/徐展endprint

    醒狮国学 2014年11期2015-03-17

  • 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应用方法探讨
    如此,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品才得以保存和发展,其精湛的雕饰工艺、独特的装饰风格以及丰富的“图形遗产”,有着较高的发掘和探究价值。同时,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一、徽州古民居雕饰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徽州万山环绕,人们过着“世外桃源”似的生活。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免受了数百年来战火的摧残,而古时中原望族为了躲避战乱定居于此,由此,中原世家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工艺技术,为徽文化和雕饰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徽州作为朱熹的故里,儒学思想深入民间,“程朱理学”成为徽文化

    黄山学院学报 2012年4期2012-12-04

  • 山西古代戏台雕饰的演变及其中的哲学体现
    美,这就使得戏台雕饰变成了戏台建筑的重要部分,匠人们把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都融入其中。在建戏台时,对视线能及的垫板、斗拱、绰幕枋、檩、雀替、替木等构件,还有起支撑作用的梁架都进行了精心的雕琢装饰。随着历史的变迁,戏台的雕饰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朴素到华丽。一、山西传统戏台雕饰的演变山西位踞黄河东侧、太行之右,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主要发祥地,戏曲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摇篮”,其戏曲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在中国剧坛首屈一指。早在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8-15

  • 山西古戏台雕饰风格演变及文化动因*
    观乃至华丽;戏台雕饰逐渐成为戏台建筑的重要部分,寄托着人们的审美理想与追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戏台建筑者在观赏者目光所及的斗拱、檩、垫板、绰幕枋、替木、雀替等构件上,及前台的内部梁架上进行了精心的雕琢装饰,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希望与憧憬化成各种精致的雕饰图案永远地留在戏台上,每一次的祀神演出都相当于对人们愿望的祝福与强化。山西素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称,现存戏台无论从年代还是从数量上都位列全国之冠。从外观来看,山西戏台雕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2期2012-01-28

  • 凝结在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一种文化——雕饰艺术
    eng Shuo雕饰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装饰设计内容,与空间造型艺术的关系密切,在展示陈列、园林景观、建筑装饰、家居装修等环境装饰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雕饰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特质、丰富的雕饰造型方法以及优美的构成形式语言,成为当代空间环境设计中极富装饰美学和艺术生命力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段。一、植入文化 镶嵌艺术 触摸美学雕饰可以理解为装饰性雕刻,装饰是指“在身体、物体上加上能使美观的东西”1。雕饰艺术更多地依附于某种空间建筑界面或是造型构件上,融建筑造型结

    雕塑 2011年6期2011-04-04

  • 田石与雕饰艺术审美的探索
    之美。由此可见,雕饰尤为重要,然而怎样的雕琢才符合石质的自然属性?怎样的立意创意图形才能在石料中得以充分体现?那就是能工巧匠意蕴之美的探索问题。首先,材质之美。是田石自然之美;其次,田石的相石之美正是意蕴之美;再者是雕饰之美。这三种特征是自然合理的体现,这三项的关键是要靠人的雕饰来实现。《周礼·考工记》中曾提到:“天有时,地有利,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人便已提出了顺应自然,与其相融的设计思想。一、田石的自然之美在福州市北郊的寿山村一带

    雕塑 2009年2期200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