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矿化

  • 半灌木扩张草原生长季内土壤氮矿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目前关于土壤氮矿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氮添加、土壤水分、温度以及微生物活性等方面[12-14];但是不同半灌木扩张强度及生长季内土壤水分、温度变化如何影响土壤氮矿化的机制尚未明晰。宁夏云雾山典型草原作为天然草原中独特的一种类型,其处在一个对自然和人类活动干扰十分敏感的地带,与其他草原类型相比,其状态转化的恢复力阈值很小,且具有常年干燥的气象特征,植被组成更是种类贫乏且结构简单[15,16]。本研究旨在探究生长季内半灌木扩张草原如何通过改变植物群落组成结构以及

    草地学报 2023年9期2023-10-08

  • 氮添加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团聚体氮矿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沉降会影响土壤氮矿化水平。例如,人工模拟氮沉降处理可以显著促进森林土壤净氮矿化量,但这种促进作用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弱[4];也有研究表示氮沉降对森林土壤氮矿化的促进不显著[5],有的地区还会出现氮沉降抑制土壤氮矿化的现象[6—7]。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表层土中的有机氮基本存在于各级的团聚体之中,团聚体的有机氮矿化整合结果是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实质[8]。不同粒径的团聚体有机氮矿化速率存在差异。如Cai等发现微团聚体(土壤氮矿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

    生态学报 2023年16期2023-09-11

  • 短期增温对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的铵化、硝化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增温显著提高了各层土壤温度,其中5、10、20、40 cm土层土壤温度分别增加了1.09、1.37、1.14、1.44 ℃,5、10、20 cm土层土壤湿度分别较CK减少了3.63%、1.91%、6.71%,40 cm土层增加1.20%。增温处理下0~1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和全氮含量较CK分别增加了54.02%和40.91%,10~20 cm 土层土壤的全氮、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了40.00%、41.26%。增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5期2023-07-04

  • 尕海湿地草甸土退化过程土壤氮矿化演变特征
    关键过程,其净氮矿化速率是衡量土壤氮素有效性的重要指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加剧,全球湿地正遭受不同程度的退化,改变了湿地土壤氮矿化作用,最终影响氮素的有效性。因此,研究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氮矿化演变特征,对于精准估算湿地土壤氮的有效性,确定湿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氮矿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5],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温度[6]、湿度[7]、土地利用变化和植被类型[8]等。已有不少学者针对原始湿地研究了植物[9]、水热变化[10]、土

    生态学报 2023年10期2023-06-14

  • 凋落物处理对南亚热带枫香人工林土壤碳氮矿化耦合的影响
    的影响,土壤碳氮矿化耦合的关系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10-12]。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一方面,凋落物作为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子,可通过自身分解或刺激土壤有机质分解影响微生物过程产生的CO2[13],同时也可作为养分影响植物根系生长间接影响植物的根际呼吸[14]。然而,由于凋落物养分组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土壤水热条件以及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区别,使之对于土壤呼吸的贡献率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存在差异[15]。另一方面,凋落物的分解过程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2023-01-12

  • 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不同深度土壤氮矿化及酶活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热点问题。土壤氮矿化作用是指土壤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的过程[3]。氮矿化是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响着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森林植物所获取的氮素大部分来自土壤[4],而土壤中的绝大部分氮素需经土壤微生物或动物的分解作用转化为无机态氮,即氮矿化过程,才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目前,众多模拟氮沉降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还没有统一定论,多数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随氮沉降量增加而增加;而部分研究发现,土壤氮矿化速率先增加后降低,呈n型,在模拟

    生态学报 2022年22期2022-12-16

  • 不同施氮水平对农田黑土净氮转化速率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上来自土壤有机氮矿化产生的无机氮[2]。有机氮矿化作用的速率和强度决定了土壤中可利用氮素有效性的大小,是表征土壤基础供氮能力和供氮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外源氮肥的吸收利用具有重要影响[3]。好气条件下,土壤铵态氮经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当土壤含水量较高时,硝态氮可能发生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气态氮或经淋溶损失。因此,土壤氮转化速率大小对氮肥利用率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和硝化过程受众多因素影响,施用外源氮肥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铵态氮肥的施用直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31期2022-11-26

  • 连续灌溉对张家界植烟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影响
    6-8]。土壤氮矿化是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矿化的强度和数量不仅取决于土壤中有机氮含量的多少,而且受温度、水分、pH 值、通气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9],这些因素通过改变土壤中与氮转化相关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来影响土壤氮转化速率[10]。在其他因素相同情况下,农田灌溉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较大。一般认为旱地灌溉改善了土壤水分条件,有利于氮矿化过程[11-12],但也有研究表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受灌水量的影响,土壤水分过多将抑制其矿化过程[13]。为此,试验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11-16

  • 水分含量对黑土和棕钙土有机氮矿化作用的影响
    99)土壤有机氮矿化是众多氮素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决定着农田土壤肥力,影响着农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水平[1]。土壤中90%以上的氮素为有机氮,只有经过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将其转化为无机态氮,作物才能吸收利用。因此,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机氮向无机氮转化的有效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所以,探究土壤有机氮矿化规律有利于准确评估农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可为氮素转化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有机氮矿化受到土壤温度[3]、土壤水分含量[4]、土壤理化性质[5]、

    南方农业 2022年13期2022-08-03

  • 模拟冻融循环作用下添加秸秆对土壤氮动态的影响
    、硝化速率、净氮矿化速率的计算公式:以未冻融为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评价冻融对土壤氮指标的影响;在冻融条件下,以未加秸秆为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评价冻融条件下添加秸秆对土壤氮指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检验不同处理(冻融循环次数、添加秸秆、水分处理)对土壤氮指标的交叉影响;本研究统计显著性水平为0.05;采用方差分离法评价不同因素对土壤有效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影响的相对重要性,所有数据分析均在R4.1.0统计分析软件中完成。2 结果与分析2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6期2022-03-21

  • 水分对尕海湿地退化演替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重要意义。土壤氮矿化过程受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温度、水分、放牧干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已有很多学者针对放牧活动开展了一些草地土壤氮化方面的研究,如Xu 等[4]在内蒙古中部地区草原的研究认为,放牧可以提高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有利于土壤氮转化过程;而杨小红等[5]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的研究发现,放牧会降低矿质氮的含量,抑制土壤氮矿化过程。因此,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的氮矿化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放牧过程中动物践踏、翻拱扰动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湿地植被[6]、土壤的理化性

    干旱区研究 2022年1期2022-02-11

  •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森林土壤氮矿化的调控机制
    2]。森林土壤氮矿化能够为N2O的产生提供充足的底物[铵态氮(NH4-N)与硝态氮(NO3-N)],它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引起土壤N2O排放速率的显著改变[3−4]。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1%[5],因此,森林土壤氮矿化及其N2O释放可能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关键生态学过程。氮素作为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营养组分,也是土壤肥力形成与维持的关键影响因子[6],受到土壤学家和森林学家的广泛关注[7]。森林土壤中仅有5%的氮以无机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2-01-01

  • 蚂蚁筑巢对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土壤有机氮矿化的影响
    224土壤有机氮矿化是调控森林土壤养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生物生态学过程。土壤有机氮约占土壤总氮量的96%左右[1],但有机氮须经氮矿化将土壤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后才可被植物吸收与利用[2]。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中,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共同作用将土壤有机氮转变为NH4-N及NO3-N,并可能促进土壤硝化与反硝化过程的N2O排放。土壤有机氮矿化受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气候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因素的影响[2,3]。因此,土壤有机氮矿化作为表征土壤供氮能力的主要指标[3],在一定程度

    生态学报 2021年18期2021-10-11

  • 温度变化对尕海湿地不同退化梯度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来源主要是土壤氮矿化和氮肥的施用[1]。土壤中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氮素不足土壤全氮的2%,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氮,需要通过微生物的矿化作用将氮素转化为无机态氮来供植物利用[2]。前人开展了很多关于草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在陇东黄土高原区的草地研究显示,重度放牧有利于草地土壤氮转化过程,提高土壤氮矿化、硝化速率[3];但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研究发现中度放牧更有利于草地土壤氮矿化,而其他放牧对草地土壤氮矿化作用较小[4]。这些研究表明在不同气候条件

    草业学报 2021年9期2021-09-22

  • 若尔盖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氮矿化特征及温度效应
    ,使得湿地土壤氮矿化一直都备受从事土壤与环境研究学者们的关注。不同气候区域的湿地因为水热、植被等生态环境的不同,土壤氮矿化也随之不同。如北温带的三江平原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氮矿化量、硝化量均表现为典型草甸小叶章(Calamagrostisangustifolia)湿地>沼泽化草甸小叶章湿地[4];暖温带的黄河口不同地势高度潮滩口湿地土壤氮矿化速率是低潮滩湿地草甸>沼泽[6]。植被和水热等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湿地土壤氮矿化。如互花米草(Spartinaalt

    草地学报 2021年5期2021-09-17

  • 南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对减雨的响应
    1],因此土壤氮矿化是森林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2]。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全球和区域降水格局发生明显改变,如中高纬度地区降雨量明显增加,而亚热带和低纬度地区降雨量减少30%以上,同时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季节规律也发生变化[3]。全球降水格局的变化将通过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酶活性等影响土壤氮矿化过程,从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力[4],因此研究土壤氮矿化对降雨变化的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氮矿化速率对土壤氮素有效性起决定性作用,是反

    生态学报 2021年13期2021-08-07

  • 接种AMF及施氮对滨海盐土氮矿化的影响
    的1%[7]。氮矿化是植被-土壤系统间养分循环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氮矿化速率对土壤氮的贮存量和供应能力具有显著影响[8-10]。土壤氮循环是一个在微生物驱动下,由土壤酶介导催化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同时受土壤理化性质、微型动物以及根系生长发育等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综合影响[11]。土壤中较高的盐分会影响氮素转化,土壤中盐分越高,越不利于铵态氮的吸附,氮矿化作用也随之受到抑制[12]。施氮是在盐渍条件下维持植物正常生长、提高盐土供氮能力的有效手段。滨海盐土有机质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4-07

  • 秸秆与氮肥配施对黑钙土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用[6]。有机氮矿化速率决定土壤中用于植物生长和微生物同化所需氮素可利用性,对维持土壤氮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7]。硝化作用是指硝化细菌将土壤中铵态氮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硝化作用减少氨挥发,但由此形成的硝态氮可能因淋溶和地表径流损失而污染水源,还可能通过反硝化作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致使全球变暖[8]。因此,研究土壤中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对于提升土壤肥力和保护环境具有双重意义。目前,关于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2]、施肥对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9]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2期2021-04-04

  • 黄河口碱蓬湿地土壤氮矿化特征对温度及氮输入的响应
    1]。湿地土壤氮矿化是有机质碎屑中的氮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由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机态氮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的过程[2],是湿地氮循环的重要环节[3]。氮矿化还可为硝化-反硝化作用提供主要氮源,并显著影响着湿地系统氮的淋失和气态损失[4]。氮矿化不仅受到一系列生物因子(微生物、人类活动等)的影响,而且还受温度、水分及土壤理化学性质等非生物因子的影响[5]。全球变化背景下,温度能够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数量影响氮矿化过程,进而

    生态学报 2020年24期2021-01-15

  • 哈溪林区土壤氮矿化随海拔植被变化特征
    简称硝化。土壤氮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的重要过程,主要受水热及植被等要素的影响[3],很大程度上决定陆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4],被认为是土壤氮循环的关键,是控制植物有效氮的主要过程[5]。因此,研究土壤氮矿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探讨植被生产力和氮循环具有重要意义[6]。随着气候变化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深入,土壤氮循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广受关注[7]。目前,国外土壤氮矿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因素对土壤氮矿化动态的影响[3,8]、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影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11-18

  • 氨化-硝化复合菌剂对油枯有机肥氮氨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研究者对有机肥氮矿化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2-7]。然而,目前关于添加复合菌剂的有机肥对有机肥氮矿化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油枯商品有机肥为原料,以贵州习水地区的黄壤土为供试土壤,研究具有氨化、硝化功能的2种复合菌剂对油枯商品有机肥氮在土壤中矿化速率及硝化强度的改变趋势,以期为有机肥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有机肥为市售油枯商品有机肥,由习水县某肥料厂生产,其基本理化性质如下:3.16%全氮,21.

    江苏农业学报 2020年4期2020-09-10

  • 特制有机肥提高贵州黄壤氮矿化和硝化率的研究*
    肥提高贵州黄壤氮矿化和硝化率的研究*陈 雪1,翟 欣1,杨振智2,符德龙1,史艺杰3,徐胜祥3†,王美艳3,史学正3(1. 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贵州毕节551700;2. 贵州毕节市烟草公司金沙公司,贵州金沙551800;3.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植烟土壤中的氮素形态比例是优质烟叶生产的关键,合理施用有机肥可以调节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素矿化水平。以贵州植烟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Stanford长

    土壤学报 2020年4期2020-08-25

  • 天山林区土壤总氮矿化过程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
    化过程[3]。氮矿化是森林土壤矿物氮的主要来源[4],其多受土壤pH值[5]、微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 MBN)[6]、群落结构[5]和土壤酶活性[6]等因子的影响。国内外研究学者认为冻融过程会显著影响净氮矿化、反硝化和硝化等作用[3,7],另外水、热等环境因子及微生物量氮对氮矿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8]。天山林区是干旱区山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敏感[20]。林区所处纬度与海拔较高,冻融时期长达4—6个

    生态学报 2020年12期2020-07-31

  • 高寒草甸退化对祁连山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程度的加剧土壤氮矿化速率、土壤氮矿化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特性以及土壤因子和植被等进行相关研究,以期揭示高寒草甸区草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氮矿化的主要因素和特点,为退化草地生态恢复过程中氮素的供给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1 材料与方法1.1 样地概况研究地位于甘肃省祁连山东缘地区(102°44′11″—102°46′17″E, 37°11′42″—37°13′5″N),该样地类型为寒温潮湿高山草甸类,土壤类型为亚高山草甸土,土壤含水量(50%—80%),土壤pH值(6.9

    生态学报 2020年8期2020-06-11

  • 温度和水分对辽河保护区典型湿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区典型湿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于芳芳1, 2, 李法云1, 3, *, 贾庆宇4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生态环境研究院, 抚顺 113001 2. 石油化工过程优化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工程实验室, 抚顺 113001 3.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长沙 410128 4.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沈阳 110166为研究辽河保护区湿地土壤的氮矿化特征, 以采自辽河保护区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石佛寺七星湿地公园(库塘湿地)、福德店东西辽

    生态科学 2019年6期2019-12-24

  • 水分对不同栽培年限日光温室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光温室蔬菜土壤氮矿化的研究相对较少。日光温室栽培下大量施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一般农田土壤,且随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24-26]。另外,日光温室栽培下土壤的水热条件也与一般农田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研究水分对不同年限日光温室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对这一栽培系统氮素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此,本研究以陕西杨凌日光温室中不同栽培年限的土壤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水分对日光温室不同栽培年限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旨在为日光温室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年4期2019-09-16

  • 重度放牧对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主要依赖于土壤氮矿化作用。土壤氮矿化作用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不溶性有机氮转化为可溶性有机氮,并在微生物裂解作用下以铵态氮形式释放到土壤中,再通过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成为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氮[11]。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有关放牧对草原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研究,但是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在欧亚草原地区的诸多研究也存在争论。在陇东黄土高原区,重度绵羊放牧促进了典型草原土壤氮转化,土壤氮矿化和硝化速率较高[10]。在内蒙古典型草原[12]和草甸草原[13],中度

    生态学报 2019年14期2019-09-04

  • 间伐和林下植被剔除对毛竹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可利用性。土壤氮矿化作用早已受到众多土壤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的关注,研究氮矿化过程及其温度敏感性对揭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和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森林土壤氮矿化过程及其影响因子、植物与氮矿化过程的互作关系、以及土壤氮矿化过程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不同人为干扰措施的响应开展了大量的研究[3-6];同时,我国学者在不同地区也开展了类似的研究,包括热带森林、温带草原、不同海拔梯度等[7-10]。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氮矿化过程主要受土壤湿度、温度、

    生态学报 2019年11期2019-07-08

  • 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氮矿化特征变化
    ,针对森林土壤氮矿化研究多集中于土壤氮转化速率、土壤氮矿化影响因子、温度敏感性Q10等方面[5- 6]。土壤氮矿化速率决定了土壤中用于植物生长的氮素的可利用性,是森林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最重要的过程之一[7]。影响土壤氮矿化速率因素众多,其中土壤的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氮矿化的关键因素[8- 9],而且,弄清温度和水分因子对特定森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及其交互效应,对维持土壤氮素供应以及植物生产力具有指导意义[10]。温度作为影响土壤氮矿化速率的主控因子,温度敏感

    生态学报 2019年10期2019-07-05

  • 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氮矿化对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响应
    壤[3].土壤氮矿化速率与有机氮含量、C∶N、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土壤水热条件等关系密切,而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是影响土壤氮及其他营养元素矿化的关键因素.Knoepp等[4]的研究发现,土壤温度在25~35 ℃之间和水分含量接近田间持水量时氮矿化量最大;Stanford等[5]的研究发现,在一定土壤湿度范围内,氮矿化与土壤湿度呈显著正相关;沈玉芳等[6]的研究发现,一定的温度范围内(-4.0~40 ℃),随温度升高氮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均增大,且较高温度有利于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2期2019-06-01

  • 大兴安岭北部天然针叶林土壤氮矿化特征
    ,国际上对土壤氮矿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5- 7],其中包括森林土壤氮矿化速率变化特征[8],水、热因素对土壤氮矿化影响[9- 11]和植物对土壤氮矿化影响等[12]方面。虽然已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土壤氮的动态认识依旧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在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矿化模式。国内开展了许多模拟自然条件的室内控温、控湿实验,提出了相应的因子控制机理及理论矿化模型[13- 15]。在原位培养方面以温带草原、农田土壤、热带森林及亚热带温带森林研究[16-21]较多

    生态学报 2019年8期2019-05-31

  • 不同放牧强度下荒漠草原土壤氮矿化季节性动态研究
    影响因子之一,氮矿化速率的高低反映了土壤的供氮能力,其影响因素可归结为生物因子(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种类等)、非生物因子(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理化性状等)和人类活动(主要包括放牧、割草、施肥和火烧等)(王常慧等,2004;朱志成等,2017;杨浩等,2017;罗亲普等,2016;Shan et al.,2011;Wang et al.,2006;2011;Petrie et al.,2016)。内蒙古荒漠草原的气候属于水热同期变化,土壤温度和含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4期2019-05-31

  •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质炭对湿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壤;生物质炭;氮矿化;矿化速率中图分类号:S15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9)01-0104-06Effects of Biochar on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inWetland Soils under Different Water ConditionsYu Xiaoyan, Zhang Pingjiu, Zhang Qun, Du Yonggu(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1期2019-04-01

  • 温度和水分对华西雨屏区毛竹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的变化都会导致氮矿化速率发生改变,而温度和水分又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化学过程,使温度和水分成为影响土壤氮矿化最重要的环境因子[2-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多采用室内控制法研究不同生态系统(包括森林[4-6]、农田[7-8]、草地[9-11]、湿地[12]等)土壤氮矿化,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氮矿化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响应程度不同,整体表现为土壤温度和水分是影响氮矿化的重要因子,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对氮矿化速率有强烈的控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并建立了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8年6期2019-01-17

  • 采伐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氮矿化的长期影响1)
    壤具有较低的净氮矿化速率[1-2]。森林采伐常常引起土壤温度、湿度和有机质质量分数增加,导致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升高,增加土壤无机氮的生产,并引起氮流失[3-4]。如Wilhelm et al[5]以栎类为优势的林分研究发现,皆伐后1 a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显著增高。由于采伐后林地土壤有机质的数量、质量和微生物活性均随时间而变化,故土壤无机氮的矿化也将随着采伐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一些研究认为,采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地上新的植物取代了原有的林窗或空地,林地环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2018-10-23

  • 温湿度对不同管理方式高寒草甸土壤氮 矿化的影响
    过程就称为土壤氮矿化[2]。土壤中有机氮占全氮比例一般在90%[3],因此,土壤氮矿化过程决定了土壤中可利用氮素的含量,是土壤氮循环过程的核心,矿化量与全氮含量及可矿化部分有关,通过矿化能力的测定可了解土壤供氮能力[4]。土壤氮矿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理化性质、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人为活动等[3,5]。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土壤氮矿化的两个环境因素[6],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温湿度单因素均影响土壤氮矿化过程[7-9],且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10-

    草原与草坪 2018年4期2018-09-18

  • 三峡支流消落带表层沉积物氮矿化动力学参数估算
    流消落带沉积物氮矿化动力学过程至关重要。氮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关键[7],主要受凋落物输入、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根际过程等生物因子[8-10],以及温度、湿度、pH 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11-14]。氮矿化动力学参数可用来衡量氮矿化潜力和供氮能力,通过模型拟合可进行动力学参数估算。氮矿化模型按有机物分解过程可分为零阶、一阶、双一阶和混阶动力学模型[15-17];按建模方式可分为有效积温模型(EATM)、机理模型和功能模型[18];按有机氮性质分为One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8年4期2018-05-02

  • 施氮量和土壤含水量对黑麦草还田红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氮和铵态氮)。氮矿化量是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内外研究土壤氮素有效性的热点之一[4–5]。前人研究发现土壤含水量[6]、温度[7]、氮添加量[8]、土壤酶活[9]等因素对土壤氮矿化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土壤氮矿化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但超过限度,氮矿化速率显著下降[10]。通过“以水调氧”增加根际溶氧量能够提升土壤硝化势和氧化还原电位,刺激土壤氮的矿化作用[11]。有研究表明,在中亚热带地带性森林红壤的饱和土壤水分条件下,(NH4)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年2期2018-04-25

  •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氮素矿化对载畜率的响应
    010010)氮矿化是决定土壤提供可利用性氮的关键生态环节,同时也是当今国内外土壤氮素循环的研究热点,荒漠草原作为草地生态系统中极特殊的一种草地类型,其资源贫乏,气候严酷,植被结构相对简单,因此研究荒漠草原氮素的可利用性对维持荒漠草原稳定发展十分必要。鉴于此,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对象,采用顶盖埋管培养法,通过在整个生长季的跟踪调查,主要探讨了净氮矿化速率对4个载畜率梯度[0(对照)、0.91(轻度放牧)、1.82(中度放牧)、2.71(

    草业学报 2017年9期2017-09-26

  •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矿化对盐度响应研究
    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矿化对盐度响应研究谢蓉蓉1,2,李家兵1,2*,张党玉3,黄倩倩1,丁晓燕1,吴春山1,2(1.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州 350007;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2015年7月采集闽江鳝鱼滩微咸水湿地和道庆洲淡水湿地两种类型湿地沉积物,采用淹水密闭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湿地沉积物氮矿化过程及盐度影响.结果表明:相同

    中国环境科学 2017年6期2017-06-28

  • 丹江口水库生态屏障区柑橘-小飞蓬模式净氮矿化特征
    -小飞蓬模式净氮矿化特征占海歌,郭忠录,朱 亮,王先舟,马中浩(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为探明水库生态屏障区典型植物群落氮矿化特征以及植物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选取丹江口水库柑橘(Citrusreticulate)和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群丛,采用室内模拟试验(25 ℃下培养61 d),采取单一叶处理、单一根处理和根+叶混合处理,分别测定第1、3、7、14、21、31、41、51、61天的土壤氮矿化量,系统

    草业科学 2017年5期2017-06-05

  • 丹江口水库库滨带典型植物群落氮矿化特征
    带典型植物群落氮矿化特征占海歌,蒋娟,郝好鑫,杨彩迪,郭忠录†(华中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中心,430070,武汉)为明确库滨带典型植物群落矿化特征,探究植物化学性质与土壤氮矿化的关系,选取丹江口水库库滨带的苘麻和蛇床群丛。试验采取单一叶处理、单一根处理和根+叶混合等9种处理,分别测定第1、3、7、14、21、31、41、51和61 d的土壤氮矿化量,系统分析添加植物后土壤氮矿化特征。结果表明:1)添加植物后,土壤氮矿化可分为3个阶段,即前期(1~7 d)各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年1期2017-04-18

  • 农田土壤氮矿化研究进展
    2)农田土壤氮矿化研究进展王 伟,于兴修,刘 航,汉 强(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 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2)农田;氮素;矿化土壤氮矿化对土壤氮循环和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影响,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表明:土壤水热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和农田管理措施是影响农田土壤氮矿化的关键因素;实验室培养和田间原位培养是揭示土壤氮矿化过程的主要途径,其中田间原位培养因能客观反映土壤氮矿化条件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动力学模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10期2016-11-18

  • 烟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
    物质炭对土壤碳氮矿化的影响李志刚1,2,张继光1,申国明1*,高 林1,王 瑞3,孟贵星3,张继旭1,戴衍晨1,2 (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岛 266101;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3.湖北省烟草公司恩施州公司,湖北 恩施 445000)摘 要:为优化烟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烟秆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有机氮矿化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生物质炭添加质量分数为 0.0%)相比,添加烟秆生物质炭后能

    中国烟草科学 2016年2期2016-07-15

  • 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
    性问题,探讨了氮矿化、可溶性有机氮(DON)和微生物量氮(MBN)与氮素损失的关系。评述了土壤冻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认为模型研究、土壤微生物功能、氮素转化中间产物、土壤-植物界面过程是未来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冻融交替;氮循环;氧化亚氮;氮矿化;微生物量氮;全球气候变化陈哲,杨世琦,张晴雯,周华坤,井新,张爱平,韩瑞芸,杨正礼.冻融对土壤氮素损失及有效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016,36(4):1083-1094.Chen Z,Yang S

    生态学报 2016年4期2016-05-10

  • 植烟土壤氮矿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植烟土壤氮矿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王 欣1,赵云飞1,闫铁军2*(1.湖北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30;2.湖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湖北武汉 430052)综述了近年来影响植烟土壤氮矿化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环境、土壤理化性质、施肥和土壤区域,对保证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氮素矿化;植烟土壤;影响因素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重要元素,也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量最大的矿质元素。烟草在生长发育中需要大量的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9期2016-03-17

  • 温度对不同年限日光温室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
    曲线,根据土壤氮矿化势(N0)评价不同栽培年限温室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结果】 1)随着日光温室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氮素累积矿化量随之显著增加。2)30℃的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高于20℃的矿化累积量;栽培年限长的日光温室矿化作用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高于年限短的温室。3)若温度和栽培年限同时增加,土壤氮素累积矿化量随之增加,说明温度和栽培年限对土壤氮素净矿化量有一定的交互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4)日光温室栽培年限越长,土壤氮矿化势(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年1期2015-01-28

  • 放牧对若尔盖高寒草甸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子[1]。土壤氮矿化(soil nitrogen mineralization)是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过程,某种程度决定了氮素有效性[2]。放牧是草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对草地氮素循环有重要影响[3]。目前科学家关于放牧与草地土壤氮矿化的研究结论仍存在较大争议,有研究认为放牧促进了土壤氮矿化[4],也有研究认为放牧抑制了土壤氮矿化[5]。Shariff等[6]认为中度放牧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最高,通过控制放牧强度能提高土壤有效氮素水平。放牧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受到

    生态学报 2014年15期2014-09-19

  •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无机态氮及氮矿化速率1)
    护研究所)土壤氮矿化被认为是土壤氮影响植物生长和陆地植被生产力的关键[1]。研究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有助于改进提高氮素可利用性的技术措施,对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营养循环以及森林的经营管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自19世纪初,土壤氮矿化已被认为是土壤氮循环核心和控制植物有效氮的主要过程。随着目前气候的急剧变化、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以及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深入的研究,土壤氮矿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倍受关注[3]。一方面考虑气候变化后,土壤氮矿化如何影响植被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年4期2014-09-18

  • 雪被斑块对川西亚高山两个森林群落冬季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斑梯度对土壤净氮矿化量的影响两类森林群落下冬季土壤氮矿化量均有明显增加。MF林型内雪被斑块土壤净氮矿化量为69.6—80.37 mg/kg,SF林型内雪被斑块土壤净氮矿化量为95.53—117.33 mg/kg。不同林型相同雪被斑块内冬季土壤净氮矿化量,SF比MF高33.09%—46%(P < 0.05,图 4,表2)。图3 两种森林群落下各雪被处理冬季土壤净硝化速率Fig.3 The rate of winte-time soil net ammonif

    生态学报 2014年8期2014-05-05

  • 长期有机培肥模式下黑土碳与氮变化及氮素矿化特征
    ,因此研究土壤氮矿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对于深刻认识土壤的供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氮素矿化量(Nt)和氮素矿化率(Nt/TN)是反映土壤氮素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保持土壤稳定供氮力的有效途径是持续不断地每年施用有机肥[2]。然而过量施用有机肥时,作物不能完全吸收利用已矿化的氮,导致硝态氮在土壤中积累,可能造成硝酸盐的淋失,从而带来生态环境风险[3]。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包括温度、 湿度等在内的环境因子、 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 有机质质量/成分、 土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年2期2014-04-01

  • 冻融作用下寒温带针叶林土壤碳氮矿化过程研究
    带针叶林土壤碳氮矿化过程研究罗亚晨1,2,吕瑜良1,杨浩2*,何念鹏2,李胜功2,高文龙2,3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49以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8 ℃恒温和-5~8 ℃冻融循环(1个冻融循环为在-5 ℃培养24 h,后在8 ℃培养24 h)2个处理,进行30 d的室内培养实验,探讨了寒温带针叶林土

    生态环境学报 2014年11期2014-02-27

  • 滇西北高原纳帕海湿地土壤氮矿化特征
    N的动态和有机氮矿化速率及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湿地系统氮素循环与转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际上对湿地土壤有机氮矿化开展了广泛研究,包括不同因素(植物[7]、土地利用[8]、水热环境[9])对湿地土壤氮矿化作用的影响、湿地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影响因素[10-11]、湿地土壤氮矿化对气候变化和氮沉降的响应[12]等。但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同一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开展研究,对不同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矿化趋势的对比研究还比较缺乏。国内也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重

    生态学报 2013年24期2013-12-20

  • 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氮矿化及其温度敏感性
    0019)土壤氮矿化是土壤有机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无机态氮的过程,是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环节[1-3]。目前,大多数草地生态系统均表现为可利用性氮素缺乏,因此,土壤氮矿化速率及其潜力对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及其生物多样性十分重要[4]。草地土壤氮矿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放牧强度、以及是否有抑制物质或激发物质存在等[5-10]。近年来,科学家广泛地利用室内培养实验来探讨土壤氮矿化的主要控制因素[11-13]。王常慧

    生态学报 2013年19期2013-09-19

  •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子分析及其研究趋势
    阶段土壤中有机氮矿化的研究成果入手, 阐述了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因子:氮素矿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这些因子可以归结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包括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种类,非生物因子一般可以分为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干扰。提出土壤氮素矿化的深入研究应当弄清影响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并展望了以后土壤氮素矿化的研究趋势和方向。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子;研究趋势氮素是土壤营养元素最重要的组分之一,也是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从土壤体中吸收量最大的矿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11期2012-01-08

  • 改变碳源输入对针阔叶混交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阔叶混交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李茂金1,闫文德1,2,李树战1,赵大勇1,多祎帆1(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2.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4)为了解不同碳输入对混交林土壤中有效氮含量及氮矿化速率的影响,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马尾松+樟树混交林不同处理(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去根添加凋落物、去根去除凋落物)下的土壤氮矿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处理下土壤累计净氮矿化量为添加凋落物(12.10 mg/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01-04

  • 不同施肥量对樟树与湿地松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树与湿地松土壤氮矿化速率的影响赵大勇1,3,闫文德1,2,3,田大伦1,2,王光军1,2,郑 威1,4,梁小翠1,3(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410004;2.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4;3.城市森林生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04;4.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 会同 418307)2010年6月,在湖南省植物园采用树脂芯原位测定法,对樟树和湿地松2种群落进行3种施氮肥处理 (LN:5 g•m-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年5期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