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豆

  • 不同处理对蓝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56021)蓝花棘豆(Oxytropiscaerulea)是一种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豆科棘豆属,茎缩短,基部分枝呈丛生状,植株高约20 cm[1]。花色鲜艳,花冠蓝紫色或紫红色,由多数小花构成的总状花序高于叶丛。荚果,花果期6—8月。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2],蓝花棘豆产自北京、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在俄罗斯和蒙古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 200 m 左右的山坡或山地林下。蓝花棘豆耐寒性极强[3],且耐热、耐干旱瘠薄,还具有较高的药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2期2023-02-25

  • 黄花棘豆中1个新的喹诺里西啶生物碱
    荣,谭承建*黄花棘豆中1个新的喹诺里西啶生物碱王亭亭1, 2,张雅昆1, 2,张洪艳1, 2,薛 站1, 2,霍晓敏1, 2,曾艳荣1,谭承建1*1.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医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研究黄花棘豆的生物碱成分。采用硅胶、反相RP-18、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黄花棘豆生物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和化学计算对化学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浸虫浸叶

    中草药 2023年4期2023-02-21

  • 藏族药小叶棘豆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试药13 批小叶棘豆药材样品收集自西藏自治区,经江西中医药大学钟国跃教授鉴定为小叶棘豆Oxytropis microphylla(Pall.)DC.,样品来源及批号见表1;对照品2′,4′-二羟基查耳酮(批号:wkq21011101,纯度:97%,四川维克奇生物公司);色谱纯乙腈、甲酸(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表1 13批小叶棘豆来源信息1.2 仪器与耗材LC-20 AT 型高效液相色谱

    中国现代中药 2022年7期2022-08-18

  • 蓝花棘豆的性状与显微鉴别研究
    10110)蓝花棘豆[Oxytropis coerulea(Pall.)DC.]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东北棘豆,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和大青山地区)、河北、山西等省区,生于海拔1200 m 左右的山坡或山地林下,国外俄罗斯和蒙古也有分布[1]。蓝花棘豆是优良牧草之一,同时也具有药用价值[2]。作为民间药用植物,收载于《晶珠本草》“叶似黄芪叶,花碧蓝色,较小”。《甘露本草明镜》记载:“多年生草本;根细而长,外皮淡黄色,内面白色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年5期2022-05-28

  • 藏用药棘豆的种类及其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林 钟国跃藏用药棘豆包含的品种多样,有必要对其品种进行整理,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本文概述了藏用药棘豆的基本特点和生长习惯,进一步整理了藏用药棘豆品种整理,分析了藏用药棘豆活性成分,以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行性借鉴。在传统的藏药中,以较为常见的镰形棘豆为例,其作为豆科棘豆属植物镰形棘豆的干燥全草,清热解毒,用于疫疠等疾病的治疗中,可发挥生肌愈疮、涩脉止血、通便的效能;外敷治疮疖肿痛。主要组成成分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挥发油及皂苷等。棘豆的化学成分

    食品界 2022年4期2022-04-25

  • 内蒙古不同小花棘豆种群苦马豆素及其内生真菌关系的分析
    14040)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草原、荒漠草原以及荒漠区的低湿地[1]。国际上将含苦马豆素(swainsonine, SW)的黄芪属和棘豆属植物统称为疯草,小花棘豆是内蒙古最重要的疯草,其生长周期均有毒,以渐进形式引起牲畜慢性中毒,对草原畜牧业造成重大损失。SW阳离子构型与甘露糖苷阳离子结构十分相似,与甘露糖有高度亲和性,在动物细胞中会竞争性抑制溶酶体酸性α-甘露糖苷酶Ⅰ和高尔基体α-甘露糖苷酶Ⅱ

    畜牧兽医学报 2022年1期2022-03-08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蒙药棘豆止咳散主治“痰、咳、喘”作用机制
    显的特色和优势。棘豆止咳散为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蒙医医院医院制剂[2],由甘草、川贝母、多叶棘豆和石膏等4味药组成,用于调节三根平衡,清除希拉热邪,从而达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和平喘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多叶棘豆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成分[3],甘草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类成分[4]和黄酮苷类成分[5],具有镇咳、抗炎、调节免疫等药理作用[6];川贝母主要活性成分为甾体生物碱[7],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8]。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棘豆止咳散为民间经验积累,少数研究集中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1期2022-02-16

  •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畜繁殖机能的影响
    35300)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俗名马绊肠、醉马草、绊肠草,在天山东部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海拔1500~2500m、降雨量200mm 以下的高山草甸。具有抗逆性强、耐寒、晚秋枯萎迟、春天萌芽早等特点,条件有利时在天然草地可大量生长。每年春、冬季节天然草地可食牧草耗尽时,放牧家畜被迫采食小花棘豆而发生中毒。另外,小花棘豆在花期和结实期时口感较好,放牧家畜也有可能主动采食导致中毒[1]。母畜采食小花棘豆后可造成不孕、难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2021-12-02

  • 棘豆属植物种子萌发的研究概况
    300 多种豆科棘豆属植物(Oxytropis spp.),我国目前约有80 多种,属于多年生草本,呈半灌木或灌木,多为高山植物,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植物[1]。棘豆属植物依据其是否引起家畜中毒,可分为棘豆毒草和无毒棘豆(优质牧草)两类。目前发现有32 种棘豆植物可引起动物中毒,我国存在23 种,其中的8 种属于对畜牧业构成严重危害的棘豆毒草[2]。棘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皂苷类等,许多种质均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属于我国传统的药用植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7期2021-01-12

  • 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根系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
    毒有害植物。冰川棘豆棘豆属(OxytropisDC)植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和广布种[6],多年丛生草本,茎极缩短,生长于海拔4500-5400m的砾石山坡、山坡草地、河滩砾石地和砂质地,主要分布于西藏阿里和那曲等地[7]。冰川棘豆全株有毒,属于疯草的一种,内含一种名为苦马豆素(Swainonine,Sw,1,2,8-trihydroxyoctahydro indolizidine)的毒性生物碱,干枯后仍然保留毒性作用,动物摄食后会导致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

    生态学报 2020年14期2020-08-18

  • 蒙药制剂棘豆止咳散质量标准研究
    辽 028000棘豆止咳散为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蒙医医院院内制剂达格沙-4的优化改进处方,是由多叶棘豆、川贝母、甘草、石膏等4味蒙(中)药组成,该药对于咳嗽具有明显疗效,且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老人、儿童均可使用[1]。为了更好地控制棘豆止咳散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笔者对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采用粉末显微鉴别方法对制剂中的多叶棘豆、川贝母、甘草和石膏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川贝母和甘草进行了定性鉴别;根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3期2020-08-14

  • 甘肃省天祝地区5种常见棘豆属植物营养价值评价
    730000)棘豆属植物是天祝县天然草地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类有毒植物,对天祝地区天然草地产生严重危害,受影响面积高达3.73万hm2。棘豆属植物平均密度达24.4株/m2,最高密度可达28.1株/m2,盖度32.1%,棘豆属植物的产草量占牧草总产量的10.0%~45.4%[1]。家畜误食棘豆属植物后可能会引起中毒,繁殖力下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2]。据调查,天祝县每年有1.3万只绵羊因采食棘豆属植物而表现出中毒症状,死亡率高达28.71%,造成很

    畜牧与兽医 2020年8期2020-08-12

  • 镰形棘豆总黄酮灌胃对乙型肝炎大鼠肝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治疗的关键。镰形棘豆总黄酮是藏药镰形棘豆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的作用,并可降低纤维化基因的表达,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因而推测镰形棘豆总黄酮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缓解肝纤维化而对乙肝大鼠发挥保护作用[5,6]。TGF-β1是具有强致纤维化作用的转化因子,可通过促进下游Smad3蛋白磷酸化,进而活化成纤维细胞,促使其合成胶原蛋白,增强纤维化,抑制TGF-β/Smad3信号,进而减轻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7,8]。在对骨肉

    山东医药 2020年21期2020-08-11

  • 黄花棘豆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550003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Bunge)俗名“马绊肠”、“团巴草”,为豆科蝶形花亚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我国新疆、青海、甘肃、西藏、四川、宁夏等西部省区,生于海拔1900~5100 m的平原草地、林间空地、山坡草地、阴坡草甸及高山草甸、沼泽地[1]。人们对黄花棘豆的认知源于放牧动物的中毒,中毒情况常发生在牧草缺乏的地方或季节,牲畜被迫采食黄花棘豆而发生中毒,给当地畜牧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近年来,由于过度放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0年1期2020-03-17

  • 毛序棘豆生物碱成分分析
    44000)毛序棘豆(Oxytropis trichophora)为豆科(Leguminosae)棘豆属(Oxytropis)植物,具有枯竭晚,返青早,易充分利用土地的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抗逆性强的特点[1],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及甘肃等省区[2],在天然草地退化严重的地方能发展成为优势种群。近年来研究人员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出140 余种化合物,以生物碱类、黄酮类、三萜类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木脂素、甾体等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共生于棘豆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12期2019-06-17

  • HPLC法测定棘豆止咳散中甘草苷的含量
    旗 028000棘豆止咳散为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蒙医医院的医院制剂,由甘草、川贝母、多叶棘豆、石膏4味药组成。其中,叶棘豆为君药、川贝母为臣药、甘草为使药、石膏为佐药,该药对于多种咳嗽均具有明显疗效,老人和儿童均可使用[1]。甘草作为其中一味重要组成药味,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2]。甘草自古以来就作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6期2019-05-06

  • 温度及培养基对黄花棘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0016)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是豆科(Leguminosae)棘豆属(Oxytropis)多年生草本植物,该植物全草有毒,广泛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区[1],其根系发达,籽多,生命力强,常呈片状集中分布,并不断的滋生蔓延,并与优良牧草争夺生境,使得优良牧草比例下降,草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是黄花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动物长期或过量采食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牲畜繁殖能力和畜种

    草原与草坪 2019年1期2019-03-16

  • 赤霉素对蓝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00045)蓝花棘豆(Oxytropiscoerulea)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蓝紫色或紫红色[1]。蓝花棘豆棘豆属中唯一不使家畜中毒的优质牧草。蓝花棘豆耐寒性极强,生长期长,叶量丰富,适应性强,药用价值及饲用价值高[2]。由于蓝花棘豆种皮坚硬,并而透水性差,导致出苗率极低,出苗不整齐,给生产实践带来诸多不便[3]。种子萌发需要生长激素的刺激,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状态,促进种子萌发速度;赤霉素在种子萌发方面的研究很多,徐本美[4]等研究了蓝花棘豆

    种子 2018年11期2018-12-05

  • 毛序棘豆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850000)棘豆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00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欧亚和北美等地[1],我国有125种、4个变种和4个变型[2],其中有近10种有毒植物[3],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西部草原[4]。动物采食棘豆属有毒植物后表现有后肢拖地、摇摆,步态不稳,四肢麻痹僵硬,头颈部不断做水平摆动等以运动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临床症状,也可导致母畜不孕、流产,公畜不育,胎儿畸形,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家畜大量死亡,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5-6]。内

    畜牧兽医学报 2018年9期2018-10-15

  • 小花棘豆中毒和田羊丘脑-垂体-睾丸轴的病理学观察
    6.com。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DC.)是疯草的一种,在新疆天然草地中广泛分布,据不完全统计仅新疆阿克苏地区天然草场中广泛丛生小花棘豆的面积已超过20%。目前放牧家畜小花棘豆中毒对新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危害严重,每年中毒的家畜占放牧总数的5%~10%,其中50%左右的中毒家畜死亡[1]。国内外研究发现,小花棘豆中毒对动物的繁殖机能影响极为明显,可导致公畜性欲下降,精子活力降低[2],母畜不孕、流产、难产,甚至幼畜死亡[3]。目前,研究认为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3期2018-03-14

  • 我国3种疯草的内生真菌培养特性研究
    主要3种疯草小花棘豆、黄花棘豆和甘肃棘豆中内生真菌菌株(LYZ0091、LYZ0093和LYZ0109)在不同温度、pH值和培养基上的菌落生长速率和形态特性。结果表明,1)3个菌株的菌落停止生长的最高温度不同,LYZ0109无法在30 ℃下生长,但LYZ0091和LYZ0093仍可生长,最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20、25和25 ℃,在5、10和15 ℃下4周时LYZ0091的生长速率显著(P0.05)差异;在培养基NA、PCA、PDA、PSA和WHDA上LYZ

    草业学报 2017年10期2017-10-21

  •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睾丸和附睾中SOD表达的影响
    43300)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睾丸和附睾中SOD表达的影响王帅,刘奇凡,刘登旺,陈根元,张玲(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 843300)【目的】研究小花棘豆毒性成分对家兔睾丸、附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试验组分别按照Ⅰ组15%(苦马豆素含量30 mg/kg)、Ⅱ组30%(苦马豆素

    新疆农业科学 2017年8期2017-09-18

  • 草原毒害草—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探讨
    10016)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Bunge)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西部草场危害最为严重的毒害草之一,具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耐盐碱能力且繁殖能力强[1]。同时,黄花棘豆所具有的化感作用可改变土壤中微生物比例,从而抑制周围植物的生长并建立有利于自身群落的土壤微环境[2],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形成以毒草为优势种的劣质草场,降低草地的利用率。其次,黄花棘豆中所含的生物碱会对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群落产生毒害作用[3],降低消化酶

    草地学报 2017年4期2017-09-13

  • 青海4种棘豆属植物精细表观特征比较
    223)青海4种棘豆属植物精细表观特征比较赵 敏1,孙 敏2,丁谦谊3,于应文1(1.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2.重庆市垫江县社会保险局,重庆 408300;3.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植物功能基因研究组,云南 昆明 650223)用解剖镜和Sony数码相机对4种棘豆属(Oxytropis)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进行精细表观特征观察,以便掌握其识别要点和特殊结构术语,探讨其对生境的适应性

    草原与草坪 2017年3期2017-07-19

  •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
    43300)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KH-*3D]王帅1,2,贾琦珍2,陈根元2,王连群1,2,张玲1,2*(1.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843300)研究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小花棘豆的中毒机理。将24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试验组分别按照Ⅰ组15%(苦马豆素含量30 mg/kg)、Ⅱ组30%(苦马豆素含量6

    西南农业学报 2017年1期2017-04-19

  •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3T3-Ll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炎症因子的作用*
    ·实验研究·镰形棘豆总黄酮对3T3-Ll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炎症因子的作用*杨丽霞1,范 强2,姜良恩2,孟祥云2,王永胜1,刘铜华3(1.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目的:观察镰形棘豆总黄酮对3T3-Ll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3T3-Ll前脂肪细胞,诱导为正常脂肪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

    中医研究 2017年1期2017-02-22

  • 镰形棘豆的研究现状与分析*
    )·综 述·镰形棘豆的研究现状与分析*高 博1,李 钦1,杨丽霞2,陈方圆1,范 强3(1.甘肃省中医学校,甘肃 兰州 730050; 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3.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镰形棘豆是我国传统藏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综述了近年来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药理作用等研究情况,并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镰形棘豆提供参考。镰形棘豆;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临床应用;药

    中医研究 2017年1期2017-02-22

  • 21%氯氨吡啶酸水剂对不同生育期黄花棘豆的防控效果及对草地植被的影响
    对不同生育期黄花棘豆的防控效果及对草地植被的影响陈 超1,2, 王庆海1,2, 武菊英1,2*, 莫重辉3, 辛玉春4(1. 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北京 100097; 2. 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3.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西宁 810016; 4. 青海省草原总站, 西宁 810008)在黄花棘豆的不同生育期(返青期、现蕾期和初花期)以不同浓度的21%氯氨吡啶酸水剂对天然草地进行喷施,探讨其对黄花棘豆的防控效果和

    植物保护 2016年6期2016-12-06

  • 家兔日粮添加小花棘豆黄酮的安全性研究
    家兔日粮添加小花棘豆黄酮的安全性研究王帅,杨玲,贾琦珍,陈根元,张玲*(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阿拉尔843300)为研究小花棘豆黄酮对家兔采食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探讨小花棘豆黄酮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前景,本试验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其中对照组仅饲喂配合饲料,试验组饲料中分别添加10、30、50 mg/kg剂量的黄酮,试验期60 d。每10 d测定一次家兔采食量和体质量,第60天屠宰后测定脏

    中国饲料 2016年7期2016-10-27

  • 甘肃棘豆内生细菌的分析与研究
    10000)甘肃棘豆内生细菌的分析与研究谢毅1,2鲍锦库1(1.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2.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甘肃棘豆属于疯草,有毒,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严重影响我国西南牧区的牲畜安全。植物内生细菌是指定殖在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细菌,它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作用。本文以甘肃棘豆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并利用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等方法进行了初步鉴定。实验共分离到3株菌株,2株

    生物技术世界 2016年2期2016-10-27

  •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丘脑-垂体-性腺轴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
    2000)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丘脑-垂体-性腺轴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王帅1,2,陈根元1,贾琦珍1,张玲1,2,马春晖1,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 阿拉尔 843300;2 塔里木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3 石河子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目的】 探讨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丘脑-垂体-性腺轴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方法】 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8期2016-09-19

  • 小花棘豆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43300)小花棘豆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陈根元,贾琦珍,邓利,王帅(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 阿拉尔 843300)为探讨小花棘豆活性成分的抗炎镇痛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法、蛋清致小鼠足趾肿胀法和热板法,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小花棘豆氯仿相与正丁醇相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和足趾肿胀,还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其作用效果与阳性药物相当。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小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7期2016-08-30

  • 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展Δ
    族医药·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展Δ陈锦珊1*,杨钦磊2,刘晓玲1,李红娜3,林小凤3(1.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制剂科,福建漳州363000;2.福州华为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州350015;3.解放军第175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药学科,福建漳州363000)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藏药镰形棘豆提供参考。方法:以“镰形棘豆”“莪达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Oxytropis”“Oxytro

    中国药房 2016年28期2016-02-02

  • 棘豆属有毒植物对三江源区玉树州草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6)草 业科 学棘豆属有毒植物对三江源区玉树州草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陆阿飞(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 西宁 810016)通过介绍棘豆属植物在三江源区玉树州的分布及危害,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对有毒棘豆属植物的充分利用,为防止草地退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玉树州;棘豆属植物;危害;防治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并位于青海省西南部,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江河之源”的美誉,是江河源的核心区,这里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因而形成了高寒草甸、高寒

    云南畜牧兽医 2015年6期2015-12-10

  • 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田间预防试验
    100)山羊冰川棘豆中毒田间预防试验四朗玉珍1,赵宝玉2(1.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西藏 拉萨 850009;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冰川棘豆(Oxytropis glacialis)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藏语俗称为“通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种属,也是目前危害西藏草地畜牧业最严重的毒草之一。放牧动物大量采食后可引起大批动物中毒,造成放牧家畜消瘦、生长缓慢、呆立、倒卧不起、直至死亡,给西藏草地畜牧业带来巨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11期2015-12-08

  • 不同土壤条件对小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同土壤条件对小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吴建,何雯,邓利,陶大勇*,王雪,王选东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为研究土壤因素与小花棘豆种子萌发间的相互关系,采集生长于阿合奇、阿拉尔和、田地区的小花棘豆种子和土壤,交叉互换土壤分别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比较其差异性,分析土壤差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条件下,小花棘豆种子萌发结果差异较明显,且有机质、氮、磷、钾含量较高,pH值偏低的土壤,小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率较高;而有机质含、氮、磷、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5期2015-09-12

  • 迈士通除草剂对天然草地毒草黄花棘豆的防除效果及其植被的影响
    10016)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植物,分布在宁夏南部、甘肃南部和西部、青海东部和南部、四川西部及西藏东南部,生于山坡草地、阴坡草甸、高山草甸、林下、荒山、林间空地、沼泽地、河漫滩、干河谷阶地以及山坡砾石草地等[1]。棘豆属植物大多数种的饲用价值不大,且不少种类有毒[2,3],其中,黄花棘豆即为草地的毒草之一,尤其在放牧过多地带出现频繁,其植株含有生物碱,在返青期、盛花期至青果期毒性最大,各类家畜采食后都

    草原与草坪 2015年3期2015-05-13

  •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脑组织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
    3300)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脑组织α-甘露糖苷酶的影响贾琦珍1,2王 帅2,3张 玲2,3郭 武3陈根元2*(1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 新疆 阿拉尔 843300)(3 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新疆 阿拉尔 843300)探讨小花棘豆对家兔脑组织α-甘露糖苷酶(AMA)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小花棘豆的毒性作用机理。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将小花棘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4-25

  • 2种棘豆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3300)2种棘豆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杨丽聪1, 2黄文娟1, 2李志军1, 2*(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新疆 阿拉尔 843300)(2 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研究了砂磨赤霉素浸种、浓硫酸酸蚀和热水浸种3种硬实破除方法对悬岩棘豆和米尔克棘豆种子萌发率、萌发进程及平均萌发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磨赤霉素(200 mg/L)浸种和浓硫酸酸蚀2种方法均可以显著提高(p棘豆;种子萌发;种子休眠种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5年1期2015-04-25

  • 黄花棘豆生物碱成分研究
    712100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 Bunge),俗名马绊肠,是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1],为危害我国天然草原畜牧业的一种重要毒害草,主要分布在我国青海、宁夏、甘肃、四川、西藏等省区的的天然草场,覆盖面积多达200 余万亩。本地马、牛、绵羊、山羊等牲畜对黄花棘豆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一般不会采食,但在可食牧草缺乏的地方或季节,牲畜被迫采食黄花棘豆而引起中毒发生,严重者导致死亡,危害当地草原畜牧业[2]。对于黄花棘豆化学成分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5年8期2015-02-11

  • 黄花棘豆在腐解过程中的化感作用及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10069)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俗称马绊肠、团巴草等,为豆科棘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棘豆主要分布在我国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和西藏等地区,是我国西部草场的主要毒害草之一,其含有神经毒素苦马豆素(swainsonine),牲畜误食后易引起病症甚至死亡,对畜牧业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1-2]。随着我国草原放牧强度逐年增加,加之全球气候变化剧烈,黄花棘豆在我国天然草原不断蔓延[3],但以灭除为主的传统防控方法容易对草场的生态环

    草业学报 2015年7期2015-01-02

  • 棘豆狼毒水煎液对小鼠组织中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810016)棘豆为多年生草本,植株有黏性,茎极短。羽状复叶,长7~15 cm。生于山坡草地、沙土和河滩上,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棘豆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是重要的牧草资源,其中部分物种对牲畜是有毒植物。国际上将黄芪属和棘豆属中含苦马豆素的有毒植物称疯草。棘豆中所含的苦马豆素是疯草植物的主要有毒成分[1]。它可以引起牲畜神经紊乱、生殖障碍、体格消瘦和食用成瘾等方面的慢性中毒,即疯草病。一般在牲畜采食疯草一段时间后才表现出中毒症状。狼毒为瑞

    中国兽医杂志 2014年8期2014-11-23

  • 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王 帅1,2,贾琦珍2,陈根元2,张 玲1,2,马春晖2,3* (1.塔里木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843300;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畜牧科技重点实验室,新疆 阿拉尔843300;3.石河子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新疆 石河子832000)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小花棘豆总黄酮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关系。试验选用6个生长时期的小花棘豆作为检测样本,利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总黄酮,并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小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8期2014-09-04

  • 黄花棘豆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成分研究
    30000)黄花棘豆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性成分研究杨震发1, 袁呈山2, 杨顺义1*, 柳利龙1, 杨晋伟2, 沈慧敏1(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 730070;2.兰州大学 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为了测定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Bunge)提取物对常见病原真菌的活性,明确其中的有效成分,以黄花棘豆为材料,结合生物活性追踪法,对黄花棘豆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并利用现代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

    植物保护 2014年6期2014-08-10

  • 小花棘豆生态学研究概况*
    32000)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DC)为豆科棘豆属植物,是我国西部草原危害最严重的毒草,有马绊肠、醉马草、绊肠草、苦马豆等多种俗称,广泛分布于内蒙古、新疆等西部省区[1]。据统计,新疆阿克苏地区的271.97×104hm2天然草场中约40×104hm2广泛丛生小花棘豆,每年中毒死亡的家畜约占放牧家畜总数的5%~10%[2]。李景如[3]最早报道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小花棘豆及其变种的危害。王民祯等[4]调查了危害新疆放牧家畜的有毒植物,发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3期2014-04-15

  • 小鼠实验性小花棘豆中毒的病理学观察
    43300)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DC)为豆科棘豆属植物,有醉马草、马绊肠、绊肠草、苦马豆等多种俗称,广泛分布于新疆和田、阿克苏等地区,具有根系发达,繁殖系数高,耐旱,耐贫瘠,返青早,多种籽,生命力强等特性[1]。据统计,阿克苏地区271. 97万hm2天然草场中广泛丛生小花棘豆的面积超过40万hm2,每年采食小花棘豆中毒的家畜占放牧家畜总数的10%左右,超过50%的中毒家畜死亡,小花棘豆的危害已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2]。近年来国内学者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4年2期2014-03-21

  • 小花棘豆中毒对家兔运氧能力和抗氧化损伤的研究
    32000)小花棘豆为豆科棘豆属植物,是新疆危害最严重的毒草植物[1]。目前国内外研究认为小花棘豆中毒的机理为小花棘豆主要毒性成分苦马豆素是α-甘露糖苷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可导致合成的低聚糖在溶酶体内蓄积,从而影响糖蛋白的合成,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组织细胞的胞浆空泡变性。但James等[2]的研究,尽管苦马豆素能引起肝、肾实质细胞空泡变性,但低聚糖仅蓄积于肾脏;李培峰等[3]认为,小花棘豆中毒导致的细胞空泡变性与自由基引起的空泡变性有一定的相似性,并发现小花棘

    中国兽医杂志 2014年12期2014-03-11

  • 急弯棘豆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12100)急弯棘豆(Oxytropisdeflexa)系豆科棘豆属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等地,主要生长在海拔3 000m以上草坡地[1],急弯棘豆全草在藏药和蒙古药中广泛使用,民间多用于消炎、解毒、抗菌、镇静和镇痛等[2]。急弯棘豆全草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以黄酮甙为主要成分[3]。许多研究已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抗氧化、抗癌、防癌、抑制脂肪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4]。传统溶剂热提取急弯棘豆黄酮存在提取时间

    家畜生态学报 2014年2期2014-01-21

  • 小花棘豆总黄酮对小鼠游泳运动能力的影响
    43300)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是豆科棘豆属植物,在新疆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治疗关节炎、牙痛、神经衰弱等,有麻醉、镇静、止痛的功效[1]。黄酮类化合物是小花棘豆的有效成分之一[2]。于荣敏等[3]分离得到了小花棘豆中的黄酮甙,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刘璐等[4]比较了5种棘豆属植物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发现小花棘豆的黄酮含量高于急弯棘豆、黄花棘豆和冰川棘豆,具有一定的利用前景。国内外对小花棘豆的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较多,但对黄酮

    动物医学进展 2012年9期2012-06-29

  • 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有重要意义。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为豆科棘豆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及内蒙等地[4]。有关黄花棘豆的研究已有诸多报道,涉及毒性[5-6]、病害[7]、生物碱[8]等,也有关于黄花棘豆甲醇提取液对油菜(Brassicacampestris)、燕麦(Avenasativa)、反枝苋(Amaranthusretroflexus)和狗尾草(Setariavirid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9]

    草业科学 2012年4期2012-03-13

  • 小花棘豆添加量对卡拉库尔羊利用青贮饲料的影响
    建军 马春晖小花棘豆 (Oxytropis glabra DC)是豆科棘豆属植物,有醉马草(新疆策勒、轮台)、苦马豆(新疆莎车)等多种俗称[1,2,3]。在牧草缺乏的冬季和初春,如果家畜大量采食,就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新疆阿克苏地区每年因采食小花棘豆中毒而死亡的家畜达5%~10%,严重时达50%[3],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小花棘豆除含有小花棘豆毒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经分析测定小花棘豆常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接近于苜蓿草粉[3]。如能将其合理利

    饲料工业 2011年19期2011-06-08

  • 5种棘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比较
    712000)棘豆属(Oxytropis)植物为豆科植物,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等地,许多品种是蒙药、藏药的重要药材。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药用成分,迄今为止,已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黄酮类及其衍生物64个,其中黄酮17个,黄酮醇39个,异黄酮1个,异黄烷1个,二氢黄酮1个,查耳酮4个,二氢查耳酮1个[1]。许多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抗氧化、抗癌、抑制脂肪酶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2-4]。黄酮类化合物的定量分

    草业科学 2011年4期2011-04-25

  • 南疆地区小花棘豆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43300)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是豆科棘豆属植物,有醉马草(新疆策勒、轮台)、苦马豆(新疆莎车)等多种俗称[1-3]。在牧草缺乏的冬季和初春,家畜如果大量采食,就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新疆阿克苏地区每年因采食小花棘豆中毒而死亡的家畜占5%~10%,严重时达50%[2],对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近年来,有学者对小花棘豆的毒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目前认为小花棘豆的有毒成分可分为三类[3-4],即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硒及硒化合物、生物碱类物质

    草业科学 2011年6期2011-04-25

  • 家兔实验性甘肃棘豆中毒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形态学观察*
    712100)棘豆是我国草原上对家畜危害最为严重的毒草之一,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危害草原畜牧业发展最严重的毒草[1]。我国西北、西南及华北9个省(区)都发生过家畜棘豆中毒,棘豆种类超过20种,危害大且造成较大毒性灾害的主要有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小花棘豆(O.glabra)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冰川棘豆(O.glacialis)、宽苞棘豆(O.latiracteata)、急弯棘豆(O.def lexa)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10年1期2010-09-21

  • 南疆地区小花棘豆的营养成分分析
    3300)①小花棘豆Oxytropis glabra是一个分布广泛,形态变异较大的种。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雨量少,日照强的干旱荒漠草原。在过湿和过干的地方均不生长,多生长在碱性钙质沙土地区,尤其沙丘边缘的倾斜地带,在生长繁茂的地段,干草产量为3 750~4 500 kg/hm2[1-2]。小花棘豆是一种毒草,严重危害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现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5]。但是小花棘豆作为草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草原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小花棘

    草业科学 2010年5期2010-07-25

  • 棘豆毒草可提炼抗癌药剂
    棘豆毒草可提炼抗癌药剂由甘肃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研发的苦马豆素制备工艺关键技术,日前通过了甘肃省组织的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该项技术标志着我国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低毒高效、作用机理和生物靶点明确的抗癌新药成为可能。棘豆是甘肃省草原上分布的主要有毒植物之一,严重影响到当地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但棘豆所含的苦马豆素对于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较大,且毒副作用极其微弱。甘肃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研究,筛选和建立了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苦马豆素工业化制备工艺,使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0年4期2010-04-10

  • 藏药镰形棘豆的研究进展
    860000)棘豆属(Oxytropis DC.)植物为豆科多年生草本、半灌木或灌木,全世界约有35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寒带及其干旱和高山地区。在我国棘豆属植物约有150种,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地。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e Bunge)系豆科棘豆属的多年生无茎草本植物,藏药称“莪大夏”、“大夏”、“达夏”。据《晶珠本草》记载其以根及根茎或全草入药,被称为“草药之王”,是我国青藏高原常用的民间草药之一。广泛分布于西藏、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年11期201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