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

  • 四川盆地东北部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日白天发生在四川盆地东北部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本次暴雨过程是在受地面冷空气抬升触发,中低层低涡切变系统叠加配合,高空辐散抽吸共同作用下發生的。地形强迫抬升,雨带停滞少动且降水强度大,是造成此次过程降雨量大而集中的主要原因。关键词    四川盆地;暴雨;天气过程;风切变;冷空气中图分类号    P458.1+2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193-03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7期2020-04-26

  • 四川盆地蜥脚类恐龙化石
    彭光照摘要:四川盆地恐龙化石的发掘和研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发现的恐龙化石共有35个属50个种,其中蜥脚类恐龙化石15属27种,包括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马门溪龙、峨眉龙、蜀龙、通安龙、珙县龙等,它们对于蜥脚类恐龙的分类、演化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蜥脚类尾锤的发现对蜥脚类防卫能力研究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杨氏马门溪龙皮肤印模化石的发现使我们对蜥脚类表皮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大量马门溪龙科恐龙化石的发现使我们基本理清了四川盆地长颈型蜥脚类的演化方向。关键词:

    西部资源 2018年6期2018-11-27

  • 四川盆地梨园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薛杰摘 要:四川盆地的大部分农区在六月份以后大多为阴雨天气,这严重影响了梨的生长,而且梨园长期处于湿热的环境不仅极易爆发病虫害,并大大降低了药剂防效。本文针对四川盆地的环境特点,总结形成了梨园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及梨园的管理手段。关键词:四川盆地;梨园;病虫害;管理一、梨园管理北方地区是传统的产梨基地,已经具有了相当成熟的管理措施,但是南方的环境和北方相比有很大的差异,梨园的管理措施不完全一样。笔者通过10余年的梨种植,总结形成了四川盆地梨园的管理方法。1.施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8年8期2018-10-15

  • 四川盆地东部须家河组物源分析探讨
    张超摘 要: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作为四川盆地主要产气层位之一,盆地东部须家河组物质来源却存在争议。文章总结近年来关于须家河组物质来源的研究,并探讨分析盆地东部须家河组物源情况,为下一步的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提供依据。关键词:四川盆地;须家河组;物源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6-0180-02前言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作为四川盆地主要产气层位之一,历来对其构造演化、物源沉积的研究颇多,然而对于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6期2017-12-23

  • 四川自贡哺乳类化石
    郝宝鞘摘要:四川盆地是最早发现和研究第四纪哺乳类化石的地区之一,在盆地内有较多的哺乳类化石点,而位于盆地南部的自贡地区虽也还有较多的哺乳类化石,但相对报道较少。本文主要对自贡地区的哺乳类化石点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其保存类型方式进行分析,对发现的哺乳类化石种类进行初步归纳和对在自贡发现较多的剑齿象和野猪2个种类进行描述,从而对完善四川盆地的第四纪化石点,还原早期四川盆地的生态环境提供帮助。关键词:四川盆地;哺乳类化石;第四纪;洞穴类型四川自贡,因恐龙化石而得“

    西部资源 2017年4期2017-10-17

  • 四川盆地汉代建筑研究综述
    摘 要:四川盆地在汉代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人口增殖,留下了众多的考古遗存。随着近现代以来四川地区考古工作的开展,大量与汉代建筑相关的遗迹遗物被发现,相关的考古学研究也随之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是对四川盆地汉代建筑及相关遗存的发现史与研究史回顾与评价。关键词:四川盆地;汉代建筑;研究综述建筑既是人类生产技术与思想意识的结晶,体现着时代的风貌,也是人类与周围自然环境互动的产物,揭示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中,四川盆地在地域上包括现在

    卷宗 2016年11期2017-03-24

  • 四川盆地焦石坝构造区页岩有机质特征及其成烃能力探讨 ——以焦页1井五峰—龙马溪组为例
    4126)四川盆地焦石坝构造区页岩有机质特征及其成烃能力探讨 ——以焦页1井五峰—龙马溪组为例申宝剑,仰云峰,腾格尔,秦建中,潘安阳(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 无锡214126)摘要:以四川盆地焦石坝构造区焦页1井为例,根据全岩、干酪根和微体化石等分析,对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开展了成烃生物识别和有机岩石学研究,并对成烃能力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高过成熟的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成烃生物主要由疑源类、藻类体

    石油实验地质 2016年4期2016-08-08

  • 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与全氮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①
    钦梅1,2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与全氮的时空变异及影响因素研究①(1 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成都611130;2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成都611130)胡嗣佳1,2,邓欧平2,张世熔1,2*,邓良基2,张楚儿1,2,钟钦梅1,2摘要:利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与2008年采样数据对四川盆地水稻土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1982年和2008年3种水稻土亚类有机碳含量均呈现潜育型水稻土显著高于淹育型和潴育型水稻土。研究区1982

    土壤 2016年2期2016-07-19

  • 微纳米孔隙空间三维表征与连通性定量分析
    非常规油气;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0 引言与常规油气相比,非常规油气资源储集在尺度更小的空间中,微纳米孔隙空间的研究对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工作[1-5]表明,微纳米孔隙空间作为非常规油气重要的储集空间,其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集层物性的重要因素,准确全面地表征微纳米孔隙结构已成为非常规储集层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储集层微观表征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类:①直接观察法,常用实验设备包括高分辨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纳米CT、聚焦电子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6年3期2016-07-06

  • 四川盆地气溶胶变化对弱降水的影响:基于干能见度的气候分析
    10072四川盆地气溶胶变化对弱降水的影响:基于干能见度的气候分析王健颖1,郑小波2,赵天良1,马晓燕1*,郭晓梅1,李跃清3,罗磊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4;2.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2;3.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72摘要:降水是气候变化中最主要也

    生态环境学报 2016年4期2016-06-30

  • 川西地区须五段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评价
    59)摘要:四川盆地西部地区须五段是新的勘探开发层位,储层岩性主要为致密砂岩和泥页岩,天然裂缝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其储集能力和渗透特征。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须五段裂缝,总结出须五段裂缝以构造成因类型为主,剪切缝主要发育在砂岩中,张性缝主要发育在泥页岩中,产状类型以斜交缝为主,有效程度较高;运用多元判别概率法和分形分维数值计算法并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分别对砂岩和泥页岩地层建立裂缝识别标准。最后综合考虑岩性、构造、断层等地质因素建立了裂缝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认为裂缝发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年1期2016-06-25

  •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四川主推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还田;产量;四川盆地中图分类号:S511.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115-03随着我国农业的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也在不断地发展,秸秆的数量也随着增加。在过去农民通常会将农作物的秸秆当做烧火做饭的燃料或者是当圈肥的垫圈材料,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数都利用煤电资源或者是燃气资源,不再利用秸秆做燃料,因此就有大量的秸秆堆积,大多数农民将田间堆积的秸秆进行焚烧或者是扔在水沟里,秸秆焚烧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水沟里的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4期2016-06-14

  • 构造热演化与页岩气的改造和保存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热历史可大致以260 Ma为界分为P2末期之前的热流升高阶段和之后的热流降低阶段及随后的低热流发展阶段,晚二叠世峨眉山地幔柱和中晚三叠世以来前陆盆地演化是四川盆地热演化主要影响因素。关键词:下扬子地区 四川盆地 构造演化 构造变形样式 页岩气保存Abstract:For the first two years, our research focused on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and shale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0期2016-05-30

  • 四川盆地水稻不同生育期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9000)四川盆地水稻不同生育期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刘琰琰1,张玉芳2,王明田3,陈超4,潘学标5**,周雪慧6 (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225;2.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成都 610072;3.四川省气象台,成都 610072;4.四川省气候中心,成都 610072;5.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94;6.遂宁市气象局,遂宁 629000)摘要:将四川盆地按地理地貌类型及水稻种植区

    中国农业气象 2016年2期2016-05-27

  • 四川盆地古生界页岩气潜在勘探区预测
    0059)四川盆地古生界页岩气潜在勘探区预测李 芳(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摘要:四川盆地古生界主要发育三套海相烃源岩,分别是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页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和上二叠系龙潭组泥页岩。通过收集分析前人对于四川盆地这三套烃源岩的厚度、有机质含量(TOC)、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R o)的综合对比研究,得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为乐山-威远-资阳一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区域为纂江-自贡一带;上二叠系龙潭组

    四川地质学报 2016年1期2016-04-22

  • 四川盆地深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
    0051)四川盆地深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油气勘探前景刘树根1, 宋金民1, 罗平2, QING Hairuo3, 林彤1, 孙玮1李智武1, 王浩1, 彭瀚霖4, 余永强1, 龙翼1, 万元博1(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3.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Regina, Regina SK Canada S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4-20

  • 川西北剑阁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气作用
    要:古隆起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研究剑阁古隆起的构造形态、形成演化和控气作用对川西北地区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剑阁古隆起范围内地质、地球物理和测井资料并结合川西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厚度,研究了剑阁古隆起的展布和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剑阁古隆起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一段—须三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雏形阶段,须四段—须六段沉积期为剑阁古隆起的成熟阶段,早侏罗世为剑阁古隆起的衰亡阶段。剑阁古隆起具有完整的旋回发展过程,须家河组

    新疆石油地质 2016年2期2016-04-15

  • 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
    )拉张槽对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刘树根1, 王一刚2, 孙玮1, 钟勇3, 洪海涛2邓宾1, 夏茂龙2, 宋金民1, 文应初2, 吴娟1(1.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 610051;3.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 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成都610213)[摘要]四川盆地现今为挤压性的沉积盆地,地表所见构造也均为压性构造;但四川盆地沉积盖层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发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23

  • 四川盆地东南缘清虚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0062)四川盆地东南缘清虚洞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冯伟明1,2, 谢渊1,2, 刘建清1,2, 林家善1,2, 陈果3(1.中国地质调查局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 610081; 2.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81;3.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公司 勘探开发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62)[摘要]通过对钻井岩屑描述、测井资料解释、野外露头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样品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将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划分为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23

  • 四川盆地丘陵区稻茬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与耕制变化的效益分析
    0066)四川盆地丘陵区稻茬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与耕制变化的效益分析邱祥荣1,李孝东2,张大学2,吕世华3*(1.四川省中江县缉庆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中江 618112;2.四川省中江县农业局,四川 中江 618100;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摘要:在国家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今天,如何改进四川盆地丘陵区农田耕作制度,增加马铃薯播种面积并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对于促进四川盆地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经过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8期2016-01-18

  • 不同叶面肥对四川盆地主要推广杂交水稻品种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种叶面肥对四川盆地主要推广杂交水稻品种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2种叶面肥处理下,川优8377、蓉18优188、内5优H25、川优6203、德香4103、内5优306及宜香2079这7个杂交水稻品种的产量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增产优势,合理使用叶面肥对水稻的生长状况有所改善,可提高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关键词:叶面肥;水稻;经济性状;产量;四川盆地中图分类号: S511.0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0期2015-12-23

  •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形成与演化
    气田分公司)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形成与演化周进高1, 2,徐春春3,姚根顺1, 2,杨光3,张建勇1, 2,郝毅1, 2,王芳1,潘立银1, 2,谷明峰1,李文正1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中国石油重大专项(2014E-3202)摘要:通过野外露头、岩心和薄片观察,结合测井和实验测试资料,深入研究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储集层特征、形成主控因素和演化过程,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5年2期2015-12-15

  • 基于地震台阵数据的场地效应研究
    波层析成像;四川盆地;攀枝花;南盘江盆地;腾冲中图分类号:P31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0235-4975.2015.03.010(作者电子信箱,范莉苹:fanlipingchampak@163.com)基于地震台阵数据的场地效应研究耿冠世(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在地震工程学领域,强地面运动场地效应由于直接关系到地震灾害的破坏性而受到关注。但在中国大陆地区,强震资料相对匮乏,因此,如何利用其他观测

    地震科学进展 2015年3期2015-03-27

  •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构造热演化特征
    01)摘要:四川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在震旦纪—早奥陶世处于裂陷特征的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利用地球动力学理论在岩石圈尺度探讨盆地构造热演化特征,恢复早古生代热历史,为盆地生烃状态、生烃期次等研究提供重要热参数。首先,利用回剥技术得到盆地构造沉降史,并作为构造热演化模拟的目标函数;然后,基于二维多期拉张模型,分别与晚震旦世、寒武纪和奥陶纪等3个时期构造沉降量拟合得到3期拉张系数,揭示岩石圈底界和温度场的演化以及基底热流随时间的演化特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4年2期201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