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清降浊

  • 基于清浊理论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头痛理论探讨
    度出发,采用升清降浊法健运脾胃,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助清阳上荣,引浊阴下降,使脑窍清明,邪气不干,从根本上减少头痛的发作次数,减轻头痛程度。笔者随侍林兴栋老师门诊,每见老师采用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头痛,多获良效。故试从清浊相关理论出发,探讨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理论依据。1 清与浊源流1.1 清浊含义中医学关于清浊理论概念,初见于《黄帝内经》中对清、清浊、清阳的表述;至金元时期,得到了补土派李东垣的推崇及发扬。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清浊的含义得到了后世诸多

    新中医 2023年22期2023-12-27

  • 基于“升清降浊”理论辨治小儿积滞
    病机,阐述了升清降浊法可通过运脾、补脾以升清,升脾气、和降胃气、降肺气以降浊的方式,来调理脾胃气机,恢复脾胃功能,从而治疗小儿积滞。此法应用于小儿积滞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愈后良好,值得借鉴与推广。【关键词】升清降浊;积滞;乳食内积;脾虚夹积【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7-0078-03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s Stagn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3年4期2023-06-27

  • 基于“浊气归心”理论探讨升清降浊法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应用❋
    论出发,探讨升清降浊法在该病中的运用,以期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1 “浊气归心”1.1 浊气的本义及内经中含义1.2 “浊气归心”的生理及病理1.2.1 “浊气”蒸腾荣养心脏 《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留于四脏。”上文所提到的“浊气”是一种中医象性思维,古人蒸饭炊米、酿酒时可以形象地观察到水汽的蒸腾及气味由清变浊的变化过程,推知水谷在进入肠胃之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年1期2023-03-21

  • 基于升清降浊理论探讨升阳化浊汤辨治高尿酸血症
    强调治疗上以升清降浊理论为基础,除祛湿降浊外,更要顾护脾肾阳气,适当调达肝气,临床运用升阳化浊汤(苍术、黄芩、薏苡仁、玉米须、栀子、白术、桂枝、柴胡、黑茶)治疗效果显著。基于升清降浊理论探讨升阳化浊汤,以期为高尿酸血症的中医临床治疗与应用提供新思路。【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升清降浊;升阳化浊汤;正本清源;辨治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HUA不仅是痛风的早期阶段,也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慢性肾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3年2期2023-03-16

  • “升清”法之探析
    用多与“脾胃升清降浊”治法相关,“上升、上输、升提”等词义频见诸文献[6]。《中医大辞典》中与升相关的释义主要有以下四项[7]:(1)气机运动的形式之一,指气机的上升,与降相对,如“升降出入”;(2)药物作用向上的趋向,多指轻清之品,如升麻;(3)中医治法,以升提药物治疗气机下陷的方法;(4)推拿的手法之一。其中释义3与“升清”治法最为相关,但其释义存在明显的偏颇,需知,临床“升”法包括但不局限于以升提药物进行治疗。“清”在中医学被赋予了广泛的含义。其既可

    江苏中医药 2022年7期2023-01-05

  • 樊瑞红主任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经验
    主任医师利用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经验丰富,且临床疗效较好,现将樊师经验介绍如下。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中医学并无此病名,目前临床治疗多依据本病临床表现[8,9],将本病归为“痰浊”“湿浊”“瘀血”等范畴。樊瑞红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本病发生因脾之功能减弱,清阳不升,体内湿浊聚集而成,湿浊胶着于体内,而致本病。脾虚与湿浊,二者互为因果,脾脏恶湿,湿邪困于脾,而致清阳不升、湿浊不降,脾虚进一步促使湿邪形成。正常人体内均有清气与浊气,《素问》曰:

    光明中医 2022年6期2023-01-05

  • 升清降浊法治疗脾土亏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经验❋
    斑的同时,以升清降浊之法组方用药,施展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功,使得脾胃出入升降有序,权衡以平,气血津液疏布畅通,脾土得以滋养,黄褐斑得以消除,此为治疗脾土亏虚型黄褐斑的总体思路。1 升清降浊法的渊源及内涵“升清降浊”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一句,以脾胃升降关系之失常,从病理角度来阐释阴阳二气之相互依存、有序运转的关系,被认为是升清降浊之理论源泉。《素问·经脉别论篇》言:“食气入胃,浊气归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12-27

  • 升清降浊法拮抗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理论探讨
    重要病机,“升清降浊”法为治疗DN肾小球硬化的大法,现阐析如下。1 “清浊相干,浊毒内结”是DN肾小球硬化的重要病机中医学认为,DN由“脾瘅”“消渴”传变而来。中满内热是“脾瘅”“消渴”的核心病机。《素问·奇病论》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肥美之所发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消渴日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11-30

  • 升清降浊法治疗心血管疾病验案举隅
    而气机调畅。升清降浊法主要针对的是升降运动的失调,通过升浮、沉降药物的配伍,使清升浊降而气机调畅。许多心血管疾病与气机的升降失常有关,在治疗时不光要着眼于心,还要重视恢复气机枢纽,使脾胃运化以升清降浊。1 升清降浊法内涵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而气的运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其中升降运动是其常见的运动形式。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中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清”和“浊”是相对的概念,《素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7期2022-11-26

  • 郑启仲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经验*
    科疑难杂症,升清降浊的观点是其学术思想的代表。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又称为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症以及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种以伴随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为特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1-3]。抽动障碍会大大降低患儿个体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未经治愈的抽动障碍患儿,即使在成年后也会受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的影响[4-6]。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儿童抽动障碍发病率为0.3%~0.9%[7-8],男孩抽动障碍发病

    中医学报 2022年6期2022-11-15

  • 升清降浊八味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炎,治疗应以升清降浊、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为主。本研究应用江西省国医名师洪广槐的经验方(升清降浊八味汤)治疗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8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1.90±4.66)岁;病程最短 7个月,最长4年,平均病程(2.16±0.72)年。治疗组48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期2022-11-07

  • 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中药汤剂对慢性肾衰患者钙磷代谢、尿素氮、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的影响
    取辛开苦降、升清降浊的方法对患者的气机进行调节,见研究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丹东市中医院内一科诊治的50 例慢性肾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2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2 例,女13例;年龄47.8~69.7 周岁,平均年龄(53.40± 0.89)周岁;病程1.9~3.3 年,平均(2.55± 0.57)年。试验组患者中男13 例,女12 例;年龄46.5~67.5 周岁,平均年龄(5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9期2022-05-07

  • 升清降浊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采用孟河医派升清降浊法治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 年2 月—2021 年2 月我院72 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孟河医派升清降浊法治疗方式)及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36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10 例,年龄27 ~76 岁,平均年龄(52.5±11.3)岁;对照组男28 例,女8 例,年龄28 ~75 岁,平均年龄(52.9±1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医药前沿 2021年20期2021-09-08

  • 从东垣升阳法探讨便血论治
    血;升阳法;升清降浊;风升阳;脾主统血;内生湿毒便血之因,历来参透详悟,但有难治一言,其病机十变五化,固不离脏腑气血失调。升脾阳,健脾气,调升降之枢,方可涩止胃肠暗血,勿顾朦胧氤氲之处。东垣以“脾胃内伤”为大义,创立升阳大法,可考据于《内经》,其“法”探之于《伤寒杂病论》,历经各代医学大家,穷尽万般之见,综论为“升阳法”。故予思辨之,下血不惑从脾论治,当立者乃升阳法。自古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余本迟钝,难以学自天成,自当与众人勤学苦练,不吝赐教,遂试述

    健康之家 2021年11期2021-03-28

  • 升清降浊法治疗痛风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邪内蕴,应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能调整人体气化功能,明显改善病情。故升清降浊法治疗痛风似能从整体上扭转患者气机失常的病理状态,其相关临床应用也显示了一定的疗效。1 关于升清降浊法清,即清气、清阳等。浊,即重浊之邪气。可视为污浊、浑浊之物。《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曰:“清邪居上,浊邪居下”。表明了浊邪归阴,趋于下行。现代《中医基础理论》指出,“浊”即秽浊不清,表现为由湿邪导致机体的排泄物、分泌物浑浊、垢腻。“浊邪”产生有内外二因,外因为湿邪侵袭,阻滞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期2021-03-25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升清降浊胶囊治疗前后血清Hcy、FGF-23 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能衰竭患者经升清降浊胶囊治疗前后血清Hcy、FGF-23 水平变化,旨在探究血清Hcy、FGF-23 水平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效果的评价意义,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肾内科进行治疗的122 例CRF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79 例,女43 例,平均年龄(55.27±8.74)岁。选择同期本院50 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男32 例,女18 例,平均年龄(56.35 ±9.13)岁。慢性肾功能

    吉林中医药 2021年1期2021-01-30

  • 浅析升清降浊法防治老年性痴呆的理论与应用
    响机体正常的升清降浊,易致清阳不升,无力上达脑府而化髓充脑;或浊阴不降,糟粕污秽等物难以排出体外,日久聚集而酿生痰、瘀、毒等物,并随气周流,上干脑府,戕害脑神。故治疗本病可从升清降浊法入手,旨在恢复升降,即补脏腑虚损以升清阳,化痰浊瘀毒而降浊阴,对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及延缓病情进展有所帮助。1 升清降浊立法依据1.1 脾胃为升清降浊之枢脾胃同居中焦,纳运相得,升降相因,为人体升清降浊之枢轴。清·黄元御《四圣心源》言:“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

    环球中医药 2021年2期2021-01-05

  • 升清降浊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重要脏器的保护效用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期研究显示,升清降浊方治疗CRF疗效确切[1-6],并可有效地降低外周血及肾组织微炎症因子的浓度[6-7]。近期有研究显示,CRF 随着病情的恶化,对人体的心脏功能、消化系统均会产生严重损害[8-9]。本研究从炎症因子角度探讨以升清降浊方及其主要单味药大黄、升麻对慢性肾衰竭中的重要脏器的保护的效应,以明确升清降浊方治疗CRF 的作用靶点,为中医治疗CRF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及方法1.1 实验动物SPF 级SD 雄性大鼠180 只,体重180~200 g/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24

  • 升清降浊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本试验分析了升清降浊法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8 年9 月—2019 年7 月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且经中医辨证属痰阻心脉证的92 例患者为对象,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46 例和研究组46 例。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中医诊断标准:(1)主症:胸闷、胸痛;(2)次症:体胖多痰、气短喘促及身体困重;(3)舌脉:舌淡、脉滑、舌苔浊腻。上述兼具主症1 项和次症2 项及以上,并结合舌脉可确诊。

    医药前沿 2020年10期2020-12-04

  •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慢性脑缺血
    调理小升降;升清降浊,调和气机;形神并调,脑脏同治。〔关键词〕 慢性脑缺血;脑供血;气机升降;升清降浊;脑脏同治〔中图分类号〕R259;R7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0.06.002〔Abstract〕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f Qi movement, Yin and Yang is responded by the b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2020-07-18

  • 升清降浊胶囊含药血清对高糖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次实验是观察升清降浊胶囊含药血清的加入,对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的生长状态有何影响,进一步研究该药物防治慢性肾衰竭的机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选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上海名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官网货号:CM-2055。SD大鼠40只,重量(220±20)g,购自宁夏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1.2 主要试剂与药物:升清降浊胶囊购自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澳洲胎牛血清,DMEM高糖培养基购自美国invitrogen生命技术有限公司;青链霉

    宁夏医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5-15

  • 石国璧升清降浊汤治疗老年性便秘30例的临床观察
    室指导老师。升清降浊汤为石国璧教授治疗老年性便秘的自拟方,笔者侍诊多年,传承其学术经验,将升清降浊汤运用于老年性便秘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60例老年性便秘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0~82岁,平均(68.0±3.2)岁;病程5~30年,平均(16.0±1.3)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期2020-03-05

  • 升清降浊胶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药复方制剂升清降浊胶囊(原名尿毒清胶囊)治疗CRF,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4-5]。采用传统生物学指标如治愈率、生存率、死亡率等已经难以全面地衡量CRF患者的负担和治疗效果[6]。2016-03—2017-02,我们采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CRF患者41例,并与常规治疗39例对照,观察对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92例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27例)及住院(65例)CR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河北中医 2020年12期2020-03-03

  • 升清降浊法治疗咽异感症的理论探讨及疗效观察
    有关,故以“升清降浊”为法,治疗咽异感症取得良好效果。现就此进行理论探讨及临床疗效观察如下。1 理论探讨1.1 咽异感症的中医病名及病因病机 咽异感症,在中医学中无此病名。大多数学者及临床医生把咽异感症等同于中医学中的“梅核气”。“梅核气”的症状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但《金匮要略》只记载其证治而无此病名。到了明代,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明确提出“梅核气者, 喉中介介如梗状”及“痰结块在喉间, 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是也”。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

    江西中医药 2020年3期2020-02-14

  • 从“浊邪”论治脾胃疾病的思路与方法※
    的枢纽,具有升清降浊的功能,可以将清气向上输布于肺脏,亦可以将浊气向下输布于大肠、膀胱排出体外。若由于各种致病因素损伤脾胃,脾胃失于运化,不能升清降浊,则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水谷化生无权,导致清气不升而浊气不降。清气不升则气血化生无源,浊气不降则停留于中焦,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浊气停聚中焦则为浊邪,是导致脾胃疾病常见的致病因素。浊邪与气滞、食积、痰邪、湿邪等常见的病理因素有明显的不同。正确认识浊邪,对于辨治脾胃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试从浊邪的概念、产生机制

    中医药通报 2020年3期2020-01-11

  • 升清降浊法治疗急诊脓毒症(正虚邪恋证)患者的临床研究
    350000升清降浊法是利用益气、健脾、补肾、升清、降浊等治疗原则以提升自身免疫力,对肾上腺素激素的分泌起到促进的作用[1]。本研究主要探析急诊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102 例脓毒症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其中51 例给予应用升清降浊法予以治疗,并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升清降浊法的治疗效果更具治疗价值,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3期2020-01-10

  • 周晓波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医案撷萃*
    方用药中运用升清降浊法。脾胃之升清降浊理论在临床运用中较为广泛。如治疗呃逆病证,张珍玉先生[1]善用旋覆花与代赭石药对,旋覆花入肺经“升已而降”,是集升降于一身之药,与重镇降逆的代赭石相伍,降中寓升,呃逆之证自然而愈。丛庆国[2]在研究中使用升清降浊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研究的结果证实,升清降浊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显著。项凤梅[3]的研究证实该自拟升清降浊中药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显著。现对周教授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整理,冀对

    天津中医药 2020年1期2020-01-09

  • 中医清肠有“三宝”
    体气机调畅,升清降浊,排泄正常。反之,则表现为大便秘结干燥,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到体外,或可伴有口臭、头晕、口咽干燥,严重者会出现腹部发硬等症状。中医里的清肠方法大致分为运動清肠法、按摩清肠法和饮食清肠法。运动清肠法是在全身运动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腰腹部的拉伸和扭转,例如弯腰深俯、走猫步等。按摩清肠法即摩腹法,具体可采用坐位或仰卧位,自然呼吸,双手叠掌置于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50圈,然后起身散步片刻。饮食清肠法可以食用醋泡黑豆。战国时期的《五十二

    特别文摘 2019年12期2019-07-19

  • 升清降浊方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华,江嘉陵升清降浊方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傅贵平,龚志南,王 霞,李 升,戴彩华,江嘉陵(井冈山大学医学部,江西,吉安 343000)探讨升清降浊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升清降浊方组(治疗组)和包醛氧淀粉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升清降浊方中药治疗,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予包醛氧淀粉,规格 5g/包,口服,5g/次,3 次/d。以上各组均以30 d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态(血清白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3期2019-06-13

  • 升清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缬沙坦分散片40 mg,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味100 mL,日3次口服。连续治疗4个疗程,每疗程2周,共计8周,对比分析2组患者经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计数,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为67.6%(P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升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2期2019-05-13

  • 武继涛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常染色体性遗传性脑动脉病验案探析
    中,精确运用升清降浊法,用药颇具特色。现介绍武继涛教授治疗常染色体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1则,以飨同道。1 病案实录患者,男,62岁。2017年9月6日初诊日期。患者于2017年2月因左下肢活动不利、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至郑州某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伴发白质脑病和皮质下梗死的常染色体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入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门诊就诊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3期2019-01-08

  • 应用风湿病“虚邪瘀”理论诊治痛风的体会与探讨
    的核心是肾的升清降浊功能不足。基于这些认识采取干预措施,能提高疗效。【关键词】 痛风;高尿酸血症;虚邪瘀;肾虚;升清降浊;六味地黄丸合萆薢分清饮;经验;理论探讨痛风是新陈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组由尿酸单钠(人类嘌呤代谢最终产物)在细胞外液中过饱和而沉积于组织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血清及体液中尿酸含量增高,尿中尿酸排泄减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亚急性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痛风是进行性尿酸盐结晶沉积疾病的三个典型阶段。本病属中医学“风湿病”“痹病”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慢性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5期2018-07-20

  • 浅谈脾胃之升清降浊理论的临床应用
    心。人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失常可影响其健康。有资料显示,通过调节患者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可使其病情得到改善。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脾胃之升清降浊理论的临床应用。1 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升清降浊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孙蓉[1]认为,脾胃气机升降的理论是中医理论中主要的内容。在脾胃之升清降浊理论中,升是指上升,清是指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于心、肺、头、目,降是指下降,浊是指饮食水谷,胃主降浊是指胃气下降可将经胃初步消化的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0期2018-04-12

  • 浅述气机调节应用
    ;辛开苦降;升清降浊;气机升降出入;调畅枢机气机指气的运动,以升降出入为基本形式。气机升降出入学说是中医学从整体观、恒动观出发,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及其内在规律的学说。《素问·六微旨大论》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有常,则阴阳调和,百病不生。气是生生不息运动着的,为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人体的生命活动又以五脏六腑气机的表里配合为单位。若脏腑的运动机制紊乱,气机失常,则百病由生。故临床可据此诊病施治,疗效显著。本文选取几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8期2017-12-28

  • 升清降浊法治疗急诊脓毒症(正虚邪恋证)患者临床研究*
    01300)升清降浊法治疗急诊脓毒症(正虚邪恋证)患者临床研究*肖阳春△李 岩 王国庆 刘 超 肖加斌(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北京 101300)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急诊脓毒症(正虚邪恋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升清降浊法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7 d。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76.0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7期2017-08-16

  • 自拟天女木兰方与针灸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对比
    血压肾损害;升清降浊;天女木兰方;免煎颗粒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以头痛、头晕、目眩、耳鸣等为常见症状。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逐渐增多,国内外关于高血压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病与肥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1974年,有学者首次报道肥胖患者可出现蛋白尿。之后,国内外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肥胖可以导致肾损伤。在治疗上,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不佳。有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我们运用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1期2017-06-15

  • 刘爱华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糖尿病肾病以升清降浊为大法并根据虚实兼夹之不同,灵活辨治,收效较好,今举验案两则,以资鉴考。【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升清降浊;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7)03-0061-02中国是糖尿病大国,目前我国糖尿病(Diabetes Meuitus,DM)发病率已高达9.7%[1]。据统计,有20%~40%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终发展为DN[2],刘爱华教授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临床辨证施治三十余载,总结出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2期2017-03-09

  • 刘爱华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糖尿病肾病以升清降浊为大法并根据虚实兼夹之不同,灵活辨治,收效较好,今举验案两则,以资鉴考。糖尿病肾病;升清降浊;辨证论治中国是糖尿病大国,目前我国糖尿病(Diabetes Meuitus,DM)发病率已高达9.7%[1]。据统计,有20%~40%糖尿病肾病患者最终发展为DN[2],刘爱华教授师承国医大师李振华,临床辨证施治三十余载,总结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并确立了升清降浊的治疗大法,今举两则典型案例,以飨读者。1 刘爱华教授对本病的认识糖尿病肾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3期2017-01-15

  • 升清降浊针法非手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胰腺炎49例
    41000)升清降浊针法非手术治疗中重度急性胰腺炎49例刘清红1黄子葵2邹 鹏1肖世辉1(1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赣州 341000;2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赣州 341000)目的 观察升清降浊针法对中重度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中胃肠功能衰竭的控制情况。方法 将诊断为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患者97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病例治疗完成后,对患者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23期2016-12-27

  • 升清降浊方对MSG肥胖大鼠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影响*
    ;HbA1c升清降浊方对MSG肥胖大鼠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影响*杜 娟,张德芹,文 静,黄春丽,张青霞,周文龙,刘 花(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 300193)[目的]研究升清降浊方(SQJZF)对L-谷氨酸钠(MSG)肥胖大鼠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复制MSG肥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罗格列酮组、阳性药非诺贝特组、SQJZF高剂量组(含生药6 g/kg)、SQJZF中剂量组(含生药3 g/kg)、SQJZF低剂量组(含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9-13

  • 揉腹有六大养生保健作用
    的枢纽,只有升清降浊,方能气化正常,健康长寿快乐。揉腹不但可防病,而且对许多慢性病如糖尿病、肾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都有辅助治疗作用,所以揉腹是自我养生保健的最好方法之一。1.促进肠蠕动,消除便秘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的血流量,增加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从而加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明显地改善大小肠的蠕动功能,从而起到促进排便的作用,从而预防和消除便秘,对老年人尤其需要。2.腹部按揉利于减肥通过轻重快慢不同力度的按摩,促进脂肪消耗,收到

    保健文汇 2016年9期2016-03-27

  • 升清降浊法异病同治验案3则*
    ·专家论坛·升清降浊法异病同治验案3则*师 帅1,2,李沛纯3,纪鑫毓4,张 磊2(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天津市河东区中医医院张洪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天津 300160;3.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4.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对张洪义教授治疗内科杂病所常用的升清降浊学说进行总结,通过对张洪义教授学术观点的总结及临证案例的探讨,认为气机的升降与机体各脏腑间的关系紧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天津中医药 2016年10期2016-02-10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麦注射液联合升清降浊汤治疗原发性低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低血压患者239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及对照组11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参麦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升清降浊汤,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升清降浊汤治疗原发性低血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5年13期2015-10-14

  • 重症肺部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以涤痰泄热、升清降浊、泄热通腑、扶正祛痰为主。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肺部感染多结合中医的增强患者正气以抗邪,西医抗生素、呼吸支持等优势方法共同治疗重症肺炎,有效降低了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及入住ICU时长。但中医针对重症肺炎的辨证思路仍众说纷纭,未来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对照研究来指导临床。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抗感染;激素;呼吸支持;涤痰泄热;升清降浊;扶正祛痰DOI:10.13463/j.cnki.jlzyy.2015.05.007中图分类号:R256.

    吉林中医药 2015年5期2015-04-15

  • 薛伯寿教授调畅气血升清降浊治疗疑难杂症经验
    教授调畅气血升清降浊治疗疑难杂症经验刘文军薛燕星胡东鹏【摘要】薛伯寿教授拜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为师,继承发挥蒲氏畅气血、重升降的医疗经验,临床非常重视调畅气血升清降浊,辨治内伤妇科疑难杂症,取得很好的疗效。内伤疾病倡用和法以调畅气血,重视升降着眼于调理气机,对妇科疾病的诊治以调理温通气血为主。如擅长应用调气活血的黄芪赤风汤治疗疑难杂症,活血利水的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患,行气解郁的柴胡剂、越鞠丸等治疗郁症,活用升降散以调理气机,都取得很好的疗效。【关键词】

    环球中医药 2015年2期2015-03-20

  • 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脂血流变的影响
    的基础上应用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治疗DR,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和眼底病变程度[1]。近年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就升清降浊通络明目方对DR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3~68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单纯性视网膜病变Ⅰ期24例,Ⅱ期16例,Ⅲ期10例。对

    西部中医药 2015年6期2015-02-18

  • 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讨论
    用芳香化湿,升清降浊法治疗,选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是有效的。1 病因病机关于梅尼埃病的病因,学说甚多尚未定论,如变态反应,内分泌障碍,维生素缺乏及精神神经因素等引起的神经功能紊乱,因之血管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膜迷路积水,蜗管及球囊膨大,刺激耳蜗及前庭感受器时引起耳鸣、耳聋、眩晕等一系列症状[2]。中医学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做了较多的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期2015-01-25

  • 浦家祚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经验
    李 娜浦家祚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经验李春红,高 琛,李 娜眩晕为临床常见病,名老中医浦家祚教授善用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本文试从气机升降运动的意义、气机升降的枢纽、升降失调致眩晕的病机和浦家祚老师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经验等方面加以阐述。眩晕;浦家祚;升清降浊法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患者常表现为头昏眼花、视物发黑甚则有外物及自身旋转感,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等症。中老年眩晕患者常为中风的先兆症状,若不及时纠正常会引发中风病等严重疾病,危害人类健康。浦家祚教授从医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6期2015-01-22

  • 升清降浊论治鼻渊
    习中医学·从升清降浊论治鼻渊谈鈺濛1刘绍武2升清降浊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体现和概括,鼻为清窍,升清降浊也是其生理活动的保证。鼻渊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以鼻流浊涕,鼻塞,或头痛为主症,笔者认为其病机可归结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可从肺、脾、胆三方面来论述,并指导我们在临床上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鼻渊。1 鼻为清窍升清降浊《素问》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清与降浊是一对相反相成的运动,升已而降,降已而升,是自然界重要的代谢形式,根据天人相应,它也是对人体主要代谢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5年2期2015-01-21

  • 升清降浊灌肠法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自拟中药方剂升清降浊汤高位灌肠治疗。方剂:黄芪100g、党参 50g、防风 50g、葛根 30g、白头翁 20g、黄连20g、秦皮、木香、白芍、当归、桃仁、白术、薏苡仁、泽泻、车前子、仙灵脾、破故纸、乌梅、五倍子各10g。采用中药自动煎药机煎取500mL并过滤备用。具体操作:排空二便,取左卧位,将药液100mL(38℃左右)装入一次性灌肠袋内挂在离床高60cm处备用。润滑肛管,将肛管经肛门轻轻插入20cm左右,以30滴/min的速度滴入。滴完拔管后嘱患者胸

    河北医学 2014年12期2014-06-04

  • 针刺配合拔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
    土,振中阳,升清降浊,调理肠胃。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中之脏会,为胃经之气聚集之处,既能通降胃气,又可升清降浊、理气健中、扶土抑木,通中有降,降中有升。足三里是胃经合穴,是四总穴之一,有补脾益气、温中升阳、调和气血的作用,为全身强壮穴,是治疗胃肠病的要穴。天枢配止泻穴可调理气机之升降,使清升浊降、气机调畅、通水道、分清浊、止泄泻。天枢系大肠经之募穴。《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认为脐上应天,脐下应地,穴在脐旁,而谓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5期2014-04-05

  • 张大宁教授应用“升清降浊”法治疗肾脏病的“理”与“效”
    后,又首创“升清降浊”特色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取效明显。张老常用“言之有理,行之有效”来形容此法,究竟该法应用于肾脏病的治疗理出何处,效力如何呢?现将张老言传所教整理如下。1 慢性肾脏病病因病机慢性肾脏疾病的病程冗长,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一般讲,先天禀赋不足、感受外邪、劳倦内伤、饮食不节、久病正虚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或影响本病。从病机上讲,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毒内停、肝风内动、气滞血瘀、邪陷心包等,都为临床常见。张大宁教授提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肾

    世界中医药 2013年9期2013-04-08

  • 升清降浊法与脂浊
    马超 白长川升清降浊法是中医的重要治法,应用广泛,为古今医家临证所常用。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越来越为医学界所重视。近年,白长川教授创造性的提出了“脂浊病”的概念,丰富和完善了本病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理论基础。笔者师从白教授,幸得耳提面命,结合所悟,就升清降浊法与脂浊略加阐述。1 “浊阴”、“浊邪”与“脂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9期2013-02-02

  • 自拟升清降浊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
    本文采用自拟升清降浊汤进行FD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海林市中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多潘立酮治疗组)各63例,以上患者均检查无阳性体征且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断标准。观察组63例患者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18~61岁,平均32.1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2.3年。对照组63例患者中男35例,女28例;年龄19~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2期2010-09-21

  • 脾升胃降理论临床运用一得
    阳不升,又宜升清降浊,双管齐下,使中焦得和,升降复常,则疾病可除。笔者以升清降浊法为例,以窥调理脾胃大法用诸临床之鳞爪。1 表里合邪案患者男,29岁,2003年8月5日就诊。患者述2 d前因食冷稀饭后,贪凉出现腹痛、腹泻、发烧,在当地个体医疗点打针、输液(药不详)病势未减,遂来我处就诊。刻下:腹痛,肠鸣,泻稀水样大便,日5~6次,伴恶寒发热(38.4℃),头痛身痛,恶心呕吐,舌淡苔白,脉浮。此乃表里合邪为患。治以解表化湿,升清降浊。处方:藿香(后下)12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5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