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

  • 中国历代画家笔下的龙
    诗人顾恺之也擅长画龙。他的著名画作《洛神赋图》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洛神赋图》中,洛神端坐于云车之上,回首顾盼。座前立一神女充当驾手,云车之前有六龙并驾齐驱拉车奔行云中;另有一龙从水中跃起,奋爪升腾,颇有气势。图中之龙皆头部略短,双角细长微曲,蛇颈兽躯,形态驯良温顺、充满稚气。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南北朝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白龙,形态逼真,画完后,却不给龙点眼睛,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信,非让他点。结果,画

    北京纪事 2024年2期2024-01-31

  • 糖画伯伯
    不好看。接着就是画龙鳞了。伯伯舀一勺糖浆,开始拉丝,这里很有难度,要注意手速,还不能停顿,只要一停,就会前功尽弃。只见他将手臂高高抬到胸前,过山车般前伸后拉,那糖浆如丝绸般顺滑,不间断地往下流。伯伯的手微微移动,便流畅地画出了龙鳞。那糖丝挂满龙身,漂亮极了。伯伯的手艺可真高超啊!要是你仔细看,就会发现糖丝竟没有一根在龙身外。龙鳞画好后就要画龙爪了。画龙爪也有讲究,如果力道把握不好,糖浆要不就滴成一大坨,要不就细成鸡爪,没有龙爪那般威风。伯伯舀了满满一勺糖浆

    故事作文·高年级 2023年12期2024-01-01

  • 宋元时期画龙图式的演变
    :陈容 李公麟 画龙 图式龙的形象,源远流长。早在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就出现玉龙,而三四千年前的二里头遗址中的陶片上也有龙的形象。1 在绘图中出现,则至少在距今两千两百多年的战国时期。1949 年在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湖南博物院藏)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以“龙”为主题的帛画。画中的龙简洁而抽象,尚未具有明显的各种动物汇聚而成的特征。到了汉代,在汉画中出现的龙的图像已经较为完备和成熟了。有学者将汉画中的龙概括为:“龙首有

    收藏家 2023年7期2023-09-03

  • “叙”是画龙,靠“议”点睛
    了很大比例,就像画龙,恰当的记叙能将龙的轮廓、细节描画出来。如果记叙空泛,所画的龙身就显得瘦弱,容易变成蛇甚至蚯蚓。议论则是画龙的最后一笔——“点睛”,精练的议论,能使文章主题瞬间明明,还能对点题、首尾呼应、升华情感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进行简要分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共四千六百多字,但无论是谁,快速阅读后总能一下子明了叶圣陶的为人,原因在于文章第六段开头写道:“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13期2023-04-16

  • 叙是“画龙”,议为“点睛”
    作用。记叙犹如“画龙”,议论则是“点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升华,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美文引路如果你足够优秀周海亮我选择了报考美术师专。复试在县城的美专进行,因为全校只有我一个人通过初试,所以复试是没有老师陪同的。参加复试的前一天,父亲问我,要我陪你去吗?我说不用了。于是第二天早晨,我一个人挤上通往县城唯一的一班公共汽车。这是我长到17岁第一次出远门。下了汽车,按照父亲的嘱咐,我寻了一家旅店,然后找到了第二天要进行复试的考场。考场设在那个美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1年10期2021-12-03

  • 新乡市博物馆藏周璕《墨龙》图轴赏析
    目前有确切记载的画龙大师,应为三国时期的曹不兴。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载:“吴赤乌中,不兴之青溪见赤龙出水上,写献孙皓,皓送秘府”。曹不兴在当时以画技名列民间八绝之一,他受聘于孙权,成为一名宫廷画师。孙皓是孙权的孙子,曹不兴于青溪见到赤龙出水,以之作画,献给孙权之孙,以此喻之。 曹不兴之后,有东晋顾恺之画龙。其《洛神赋图》描绘了洛神出行,其中洛神的云车便由六龙并驾齐驱,另有一龙在水中跃起升腾。另有张僧繇善画龙,《历代名画记》记载僧繇画龙“金陵安乐寺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2021-09-10

  • 柚子变变变
    需多次勾画。2.画龙猫肚子上的"月牙"纹理。3.用美工刀刮掉龙猫嘴巴区域的柚子皮。4.刮掉其佘区域的图形,将凹凸不平的刮痕修平。用黑色水彩笔画龙猫的眼睛、鼻子、牙齿和胡须。5.用铅笔画上龙猫的手。6.用美工刀切开手所在的部分。44父母孩子2021.127.将手往上搿。8.在另外一个柚子上取一个盖子,剪出耳朵。用牙签戳在耳朵的背面。9.将耳朵固定在龙猫的头部。10.在它的脑袋上故一片叶子。可爱的龙猫宗成啦!温馨提示:请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美工刀和剪刀。还可以做柚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1年12期2021-03-23

  • 画龙小能手
    里的一位名人——画龙小能手。她是女生,平日里没事就练习画龙。她画的龙活灵活现,威风凛凛,活像一位位王者。一次课间,我用骄傲的语气对她说:“喂,敢来比赛画龙吗?”“有何不敢?只怕是你不敢呢!”她斜视着我,一副看不起我的样子。比赛开始了,我几笔就画好了一条龙。而她不紧不慢,画了半个多小时才停笔。给我们点评的裁判说:“经我仔细评定,画龙小能手获胜!”我仔细看着,她画的龙栩栩如生,我只好甘拜下风。这位画龙小能手到底是谁呢?她就是向芊妤。通过这次比赛,我目睹了向芊妤

    第二课堂(小学版) 2021年8期2021-01-18

  • 宋代人是如何祈雨的?
    也终于松了口气。画龙祈雨法与宰鹅祈雨法还是宋真宗,七年后,他的任期内又遭遇大旱。为此,他颁行了新的祈雨法,想必是李邕祈雨法这次掉了链子。景德三年(1006年)的夏天,京师大旱,宋真宗向全国颁行画龙祈雨法。何为画龙祈雨法?据《宋史》载,其法先择潭洞或林木深邃的水泉湖池,以庚辛、壬癸之日,由刺史、县令率领一方耆宿进行斋洁,以酒脯告祭社神,“令讫筑方坛三级,高一尺,阔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栽植竹枝,将画龙铺张开。其图要画在细绢上,“以缣素上画黑鱼左

    环球人文地理 2020年9期2020-10-26

  • 先“画龙”后“点睛”
    的社会现实。先“画龙”后“点睛”,是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诗人先写蚕子细小,继而写无桑叶可采,接着通过采桑女的泪眼愁思,写出今年蚕事不如去年。这些描写,抓住了“有包孕”的片刻,含意丰富,暗示性很强,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蚕细”可能会因“春寒”而冻死;无桑叶,蚕子可能会饿死;即使蚕子成活下来,但距离吐丝、结茧的日子还很远。据《蚕书》记载,蚕卵孵化成虫后九日,开始蜕皮,蜕皮期间不食不動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眠,蚕虫才吐丝结茧。这期间,不知采桑女还要花费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20年33期2020-09-17

  • 画龙”到“点睛”
    初中数学教学从“画龙”到“点睛”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初中生推理和思维能力以及优化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的过程。前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后者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知识,攀登数学高峰。这对于推动数学现代化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尚延江.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72—74.[2]赵章保.浅谈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与设计,提升课堂效率[J].新校园(上旬刊),2013(10)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7期2020-08-31

  • 画龙在壁
    说些白话。恶用有画龙绝技,多有人目证。比如他在酒楼茶肆,往往以手指蘸以茶汁酒水,在桌上画龙,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初成时浓水重刻,龙形醒目,跃然于桌面,须舞鳞张,龙爪虚摄,而龙目如电。观者无不屏气凝神,直觉龙身舒展,直欲腾空而起,两股战战,几欲先逃。须臾,水渍渐干,龙形也渐趋于无形。众人色乃霁。恶用画龙,从来只取水为之,不以浓墨水彩勾勒。有人问他原因,恶用解释说:“以水御龙,水自干龙自去。若以墨彩,徒困拘于形,实非我所愿。”据说,恶用幼时读书,常有惊人之论。

    故事会(蓝版) 2020年3期2020-03-18

  • “过眼”,即存“印记” ——读《过眼与印记:宋元以来书画鉴藏考》
    书中有一文《陈容画龙研究补证》,专论中国绘画史上以画龙著称的陈容及其作品。在常见的通史性质的绘画史论著中,极少谈及陈容,即便提及,也是一笔带过。而先生却对陈容情有独钟,对海内外所藏的22件署款为陈容的画龙作品如数家珍,并有独到的见解。《傅山画艺暨鉴藏》一文关注傅山及其绘画,使这位画名为书名所掩的大家更加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们可以看到傅山在书法中所无法传递的粗狂与豪放,看到他在淋漓尽致挥洒笔墨的同时所宣泄的悒郁不平之气,更看到在复杂的环境中所体现出的不屈

    艺术品 2019年11期2019-12-17

  • 画龙巧点睛
    何长平成语画龙点睛原形容南北朝时期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突出重点,使内容生动传神。作文中,画龙点睛一般用在文章的结尾处。比如这段文字:早晨,风很大,我蹬上自行车向学校骑去。偏偏是逆风,真不好骑……我看见旁边骑自行车的人们,他们的身子向前倾,两条腿一上一下用力地蹬着,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不容易。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蹬车。说来也怪,我忽然觉得风好像小了许多。如果仅写到此,那只是记叙了上学途中骑车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19年10期2019-11-21

  • 从“画龙”到“点睛”
    杨勇彬摘 要:以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为主体,通过介绍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内容,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具体措施。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教学;数学能力一、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内容初中数学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进一步的定量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而开展的基础性课程,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根据学生学习心理与特点进行统一覆盖性教学,其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四项能力:掌握基础数学概念与知识的能力;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形成

    新课程·中旬 2019年8期2019-09-12

  • 从“画龙”到“点睛”
    的策略,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初中数学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积累入手,对如何在初中数学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知识积累中“画龙点睛”进行了探究,希望籍此为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关键词:初中数学;能力培养;知识积累一、初中数学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一)计算能力的培养数学计算能力是初中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教师在培养初中生计算能力时,应重视学生思想层面的灌输。鉴于此,初中

    新课程·下旬 2019年6期2019-08-13

  • 画龙”到“点睛”
    期初中数学实现“画龙”到“点睛”的完美转变。一、简析初中数学学生能力的基本内涵以及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1. 初中数学学生能力的基本内涵数学能力是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提出的,他认为数学能力是能够较为迅速、容易并透彻的掌握数学知识、技能和习惯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①使数学材料形式化的能力;②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③运用数字和其他符号进行运算的能力;④连续而有节奏的逻辑推理能力;⑤缩短推理过程的能力;⑥逆转心理过程的能力;⑦思维的灵活性;⑧数学记忆;⑨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0期2019-07-25

  • 以生活化“画龙”情景,游戏化“点睛”课堂
    各个环节中化作“画龙点睛”之笔,趣谈生活化和游戏性教育课堂的策略。关键词:情景生活化;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一、各文件背景下情景生活化与游戏化教学的深刻意义《新纲要》中呼唤幼儿“亲近自然”,这恰恰与幼儿生活的自然世界紧密联系,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即是强调情景创设的生活化。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是孩子最好的学堂。在小班集体教学活动中,为创设情景时第一要挖掘和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第二要注重联系幼儿的现实生活,在幼儿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

    科学与财富 2019年9期2019-06-11

  • 从中国美术馆馆藏周璕绘画窥见其反清复明之心
    长人物、龙马,其画龙烘染,几至百遍,所画人物、龙马、松柏等,皆能独出己见,不肯剿袭前人。又以拳勇名,尤精峨眉枪法。他少时就学于颜元(1635-1704),“其文事、武备,兼而有之。好胜游,广交结,平生足迹,几遍天下”[1]。周王寻心念前朝,有反清复明之心,后因参与反清复明行动被官府查办。按照浙江总督李卫的说法,周王寻谎称自己是“明朝周王之后”,其名字隐含“寻王、求王之意”[2]。其字“崑来”也有深意,所谓“崑”者,“子孙,后代”也。周王寻画龙,得到了时人的

    书画世界 2019年11期2019-05-30

  • 画龙点睛
    一时疏忽,是不能画龙眼睛,如果画上,龙就会破壁飞走。”但是谁也不相信他的话。大家都想:墙上画的龙怎么能飞走呢?因此就不停地催促他给龙点上眼睛。张僧繇推却不过,就提起笔来,用心地给两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如晦,只见墙上点了眼睛的那两条龙,破壁而出,直冲云霄。而没有画上眼睛的那两条龙,依旧留在了墙壁上。根据这个传说,后人就引申出了“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成语听写大会电闪雷鸣【成语解释】雷电交加。比喻声势很大或速度极快。【成语例句】不一会儿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8年11期2018-10-31

  • 画龙”巧“点睛”
    何长平成语“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時,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传神,突出重点。作文中“画龙点睛”一般用在文章的结尾处。比如这段文字:早晨,风很大,我蹬上自行车向学校骑去。偏偏是逆风,真不好骑……我看见旁边骑自行车的人们,他们的身子向前倾,两条腿一上一下用力地蹬着,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不容易……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蹬车。说也怪,我忽然觉得风好像小了许多。如果仅写到此,那只是记叙了上学途中骑车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8年19期2018-10-27

  • 南宋陈容,酩酊大醉画神龙
    诗文豪壮,尤其善画龙。广东省博物馆里,藏着书画作品约9000件,其中被鉴定确认为精品的多达千余幅。这样的体量和质量,在中国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绘画作品里,最具分量的是南宋陈容的《墨龙图》。“墨龙图年代比较早,作于南宋时期,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之一。除了年代早之外,它的尺幅非常大,长度超过2米,宽度大概1.3米。整张画的气韵非常好。前段时间我们做‘千年风雅展时展过一次。”馆长魏峻介绍道。给龙“定型”的画家龙在

    环球人物 2018年18期2018-09-21

  • 参考答案
    sè三、略。四、画龙点(睛) 女娲(补)天 (勤)学好问 (聚)精会神 光彩(夺)目 滔滔不(绝) 光阴(似)箭 提心(吊)胆 女娲补天 光彩夺目 画龙点睛五、1.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2. 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或去掉“立刻”,保留“马上”)六、1.粗中有细2.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3.人无再少年 一日之计在于晨七、略八、(一)1. 哺育 炫耀 残酷 培育 2.,、、…… 3.露珠 繁星 宝石 眼睛 使描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8年20期2018-09-05

  • 唱歌要唱好山歌
    要用赋比兴,好比画龙点眼睛;若是手法用得好,唱出山歌人想听。好歌需要慢思量,好比作家改文章;农家土鸡长得慢,煮出味道几飘香。利刀需要慢慢磨,好歌需要慢斟酌;明比暗比恰当丫,众人听歌心才乐。好花一朵千里香,好茶一杯透心凉;好歌让人意未尽,像吃橄榄回味长。好话一句暖心头,好歌一首传九州;开口就把好歌唱,听众心里乐悠悠。好歌人人都爱听,好像得听音乐声;多唱人间真善美,胜比美酒五粮醇。好歌就是好音乐,音乐连着妹和哥;哥妹来把好歌唱,胜过连情找媒婆。好歌应有正能量,

    三月三 2018年3期2018-08-24

  • 唱歌要唱好山歌
    要用赋比兴,好比画龙点眼睛;若是手法用得好,唱出山歌人想听。好歌需要慢思量,好比作家改文章;农家土鸡长得慢,煮出味道几飘香。利刀需要慢慢磨,好歌需要慢斟酌;明比暗比恰当丫,众人听歌心才乐。好花一朵千里香,好茶一杯透心凉;好歌让人意未尽,像吃橄榄回味长。好话一句暖心头,好歌一首传九州;开口就把好歌唱,听众心里乐悠悠。好歌人人都爱听,好像得听音乐声;多唱人间真善美,胜比美酒五粮醇。好歌就是好音乐,音乐连着妹和哥;哥妹来把好歌唱,胜过连情找媒婆。好歌应有正能量,

    三月三 2018年3期2018-08-24

  • 米可闯关(四)
    ( )相看 4.画龙点( )5.一( )了然 6.扬( )吐气7.千钧一( ) 8.掩( )盗铃第二关:脑筋急转弯。1.什么样的人死后还会出现?2.什么帽不能戴?3.书店里买不到什么书?4.大象的左耳朵像什么?5.什么水永远用不完?6.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7. 什么东西愈生气,它便愈大?8.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第三关:在诗句中填上表示颜色的字。1.两只( )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天。2.日出江花( )胜火,春来江水( )如蓝。3. ( )毛浮

    快乐语文 2018年17期2018-08-20

  • 陈容《云龙图》及其相关问题探究—从印章开始寻绎
    龙图》,围绕陈容画龙遗作进行讨论。时隔6年的2018年春节,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花开盛世—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展”,此展汇集中国美术馆藏花鸟画精品一百余件,将中国宋元以来的花鸟画发展脉络通过具体作品集中呈现。其中,南宋陈容《云龙图》再次与观众见面。由于工作关系,每当走进展厅,驻足于陈容《云龙图》画前,总觉其中有诸多蕴藏的信息还需要破解,很多相关的事迹需要去讲述,一些与之相关的画作真伪鉴别需要重新认识。于是,从中国美术馆馆藏陈容《云龙图》钤盖印章开始寻绎。一

    中国书画 2018年5期2018-07-11

  • 《云龙图》(宋) 陈容 112.5x48.5cm 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藏于中国美术馆。画龙题材自古有之,然而真正使画龙成为专类,则是五代、两宋时期董羽、陈容等画家的出现。《云龙图》以水墨绘一龙腾于云天之中。章法上为自右上向左下取势,龙体在盘旋中呈“S”形,动感十足。龙首微抬,须发贲张,有傲临天下的昂扬之气。龙爪强壮有力,龙体或隐或现于烟云之间。烟云的泼染与龙体用笔形成有力对比,烘托出叱咤风云、蓄势待发的风貌。The painting ofDragon in Cloud,by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艺术交流 2018年1期2018-07-05

  • 玄幻:以情节为中心 ——蚕茧里的牛访谈
    界》(连载中)。画龙,一个游走在学院和粉丝立场的网生评论者。画龙:前一阵子,朋友圈被2018年网络文学全明星刷刷屏了,蚕茧里的牛赫然在白金作家榜里。您能介绍一下这个榜单的情况吗?蚕茧里的牛:这个榜单几乎囊括了现在的所有顶尖作家吧,我算是沾光。其实每一年都会出现新的有才华的作家,所以这个榜单一直都在不断更新,这也是网络文学特别具有魅力的地方,每个人都可能实现梦想。我只是资格老一点,比别人早写了几年,所以才靠着资历,上了这个榜单。画龙:蚕茧大神好谦虚。在读者看

    网络文学评论 2018年6期2018-03-07

  • 画龙”巧“点睛”
    文/何长平成语“画龙点睛”原指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中心,使要旨明确而生动传神。在文章中,“画龙点睛”一般出现在结尾处。比如:“早晨,风很大,我蹬着自行车向学校骑去。偏偏是逆风,真不好骑……我看见旁边骑自行车的人们身子前倾,两条腿一上一下用力地蹬着,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不容易……我学着他们的样子,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蹬车。说来也怪,我忽然觉得风好像小了许多。”如果仅写到此,那只是记叙了上学途中骑车逆风而行这

    快乐语文 2018年31期2018-03-01

  • 揭秘“画龙”背后的故事
    梁 杰/文张僧繇画龙点睛,据考证,在历史上确有其事。但是在点睛之后,画上的龙变成了真龙一飞冲天,这一充满了玄幻色彩的情节自然是虚构的。这恐怕是后人为了说明张僧繇的画艺之精湛而杜撰的。张僧繇,字号不详,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大臣,也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非常擅长画人物、花鸟、走兽、山水,除了“画龙点睛”这个故事以外,还有很多关于他高超画技的奇闻。那时有个寺庙里,经常有斑鸠一类的小鸟飞停在大殿的横梁上,嬉戏鸣叫,搅得寺庙不得安生。张僧繇得闻

    学生阅读世界(喜欢写作文) 2018年11期2018-01-25

  • 画龙点睛
    术很高超,尤其是画龙。有一年,张僧繇为金陵(现南京)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画上了四条金龙。这些龙画得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人们争相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太逼真了。可是,人们走近一点看时,就发现这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问道:“为什么不给龙画上眼睛呢?”张僧繇说:“眼睛可不能轻易画呀!一旦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是会腾空飞走的!”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张僧繇只好答应给龙“点睛”。只见他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

    作文世界(小学版) 2017年6期2017-08-25

  • 画龙只求筋骨与精神 —— 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物』升格训练示例
    陈玉剑画龙只求筋骨与精神 —— 作文『内容具体、言之有物』升格训练示例陈玉剑名师简介陈玉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盐城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升格支点唐代齐己说“画龙不夸头角及须鳞,只求筋骨与精神”,意思是即使把龙的头角和胡须画得再好,也不足称奇,若能画出它的筋骨和精神,才算得上是丹青妙手。写文章也是如此,文辞华美、结构精致、形式创新都是末等,最重要的是文章要内容具体、言之有物,要有筋骨和精神,不能空洞无物,华而不实

    初中生世界 2017年37期2017-02-26

  • 画龙点睛,让作文锦上添花
    【教你一招】画龙点睛法出自唐代画坛典故,是指先画好龙身,最后再在龙的眼眶里点上眼珠,使画中的龙变得活灵活现,像是要飞上天一样。而作文中的画龙点睛,则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即在关键地方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力。通常情况下,叙述、描写、说明就是三种“画龙”的技法,也是三种记“实”的方法。学会“画龙”,就是学会记“实”。记“实”,即真实、准确地表现客观事物,是为了给读者留下真实、具体、实在的人物、事件、场景的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要如实地反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16年20期2016-08-12

  • 喷火龙
    同的橘红色颜料来画龙喷出的火焰。龙的鳞片把用彩纸剪成的鳞片粘上去。火红的尾巴用橘红色的彩纸剪成树叶形,粘在龙尾巴上。脊突用橘红色的铅笔,沿着龙的背和尾巴画出脊突。1. 从纸的一端画起,先用铅笔画出龙的下巴。2.画上龙的脸,然后在头的后面画上一圈橘色的火焰。3. 接下来画龙的脖子和弯弯曲曲的身体。4. 龙的腿短短的,每只爪子上都长着尖尖的指甲。5. 给龙的脸和耳朵涂上蓝色的水彩,身体涂上绿色。6. 在绿色干透之前,再在上面点缀一些蓝色。7. 别忘了给腿和爪子

    儿童故事画报 2016年6期2016-07-14

  • 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画龙”与“点晴”
    技馆则分别是在“画龙”和“点睛”。一、学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有别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它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专一性。培养人是学校的教育职能,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学校教育的专一性主要表现是:一是任务专一,学校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来进行的;二是工作人员的专一性---教师。教师是经过严格选拔,经过师范院校专门培养出来的,不仅学识广博、品德高尚,还懂得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三是学校教育有专门的教育教学设备,拥有专门进行教育的手段。二是严密性。教育过程是在有目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6期2016-07-04

  • 浅析龙形象在艺术领域的应用
    画中也出现了很多画龙的高手,著名成语“叶公好龙”的主人翁叶公就是战国时期的画龙名家,可惜年代久远,其画作没有流传下来。龙画最早是实用美术,到了东汉才走向艺术化,这说明龙画技法在当年已日臻完善。据说,三国时吴人曹不兴画龙尤妙,南齐谢赫见之,擎为真龙。南朝宋文帝时,久旱不雨,取曹不兴所画之龙,置于水上,须臾积水成雾。继之,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亦是画龙神手。顾恺之的代表作品《洛神赋图》充分体现了画家“传写形势,莫不绝妙”的艺术造诣。画中洛神正襟危坐于云车之上,云车之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8期2016-01-31

  • 龙王画龙
    汤祥龙 以画龙著称的龙王,他画的龙,可以说活灵活现,尤其是那双眼睛,据亲眼见过的人说,真是不得了,了不得。据说早些年,龙王在画坛上还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名气的无名小卒,有一次,某地举行画龙大赛,龙王闻讯也赶去参加。只见他拿起笔来,轻描淡写地画龙身,围观的人看了,并不觉得有什么奇特之处,可当他提起笔来,在龙头上点上了两只眼睛,那条刚才还死气沉沉的龙,立马像要能腾空飞舞起来的样子,一下就镇住了现场所有人,龙王这個名字也从那个时候开始流传。 龙王画龙的眼睛出了名,自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4年7期2014-11-27

  • 画龙”在课外 “点睛”在课堂
    王久平【摘 要】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作用。如何开展作文指导,又如何将复杂的作文训练向课堂的“两头”拉伸,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线式作文训练”,即将课前积累和课后延展也纳入到作文训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词】中学 作文教学 课前积累 课堂指导 课后延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9期2014-10-13

  • 叙事画龙 结尾点睛——小小说《金库里的阳光》鉴赏
    供了范例。“叙事画龙、结尾点睛”是《金库里的阳光》最具魅力之所在。文章叙事时安排插叙、补叙,层层设悬,步步解疑,以增强“龙体”的可读(视)性。而“画龙”后的“由叙转议,由事明理”则是“点睛”的常用笔法。中学生在“点睛”时常见的误区有:文字冗长,失之于繁杂;意思过于直露,失之于肤浅;生硬牵强,故作高深,失之于玄乎。《金库里的阳光》的作者不是这样,其“点睛”之笔有三妙:一是从容过渡。议论前的“太阳在走”一句一语双关,是“由叙转议”的准备——自然界的阳光在走,正

    中学语文 2011年32期2011-08-15

  • 学会记“实” 善于写“虚”
    。记“实”,即“画龙”;写“虚”,即“点睛”。龙,虽然画得很具体实在,但如果没有点睛之笔,它只能是条没有灵性的龙,它是无论如何也腾飞不起来的。所以,写文章要“实”“虚”并举,“画龙”又“点睛”,二者不可偏废。不同的文体,对“实”、“虚”两方面的需求,会有不同的侧重,但两者必须结合,既“画龙”又“点睛”,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虚” “实”怎样结合呢?抒情与叙述、描写相结合。这种结合有两种情况:(1)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即直抒胸臆。示例:啊!老师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1年6期2011-07-25

  • “龙”从这里腾飞
    合举办“全球华人画龙大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专家做评委,魏振武先生的水墨画“华夏腾飞,五龙祥瑞”荣获金奖,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魏公的龙祥瑞和善像与生活中所描绘的动物般栩栩如生。魏公的画龙作品生动、新颖,和历代画龙作品的构思、技法迥然不同。他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创作的巨幅画作。在国际国内美术界、社会文化活动中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魏公很谦和、低调。他把写意国画简化,把他对龙的认识和感受从内心中没有保留的尽情挥洒出来!艺术家从商是名家,艺

    茶博览 2010年4期2010-06-20

  • 习作要抓文眼
    画龙要点睛,文章要有文眼。这就是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的“凡佳章中必有独得之句”。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艾子有一个孙儿,十来岁了还很贪玩,艾子多次教训都不见改正。因为他是独子,他的父亲——也就是艾子的儿子生怕孩子受委屈,因此艾子每次教训孙儿时,儿子都哭着来求情。艾子骂道:“我为你教育儿子难道不应该吗?”说着打得更起劲了。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儿子,他也没有办法。一天早晨,外面下着大雪,孙儿只知玩雪。艾子见了就脱光他的衣服,叫他跪在雪地里。那冷得发抖的样子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2009年39期2009-08-31

  • 本刊征联活动结束
    泉)“老字画画虎画龙观画意画龙珍品”(作者:上海市左振康);“旧皇历历代历朝写历史历代新政”(作者:湖南涟沅市潘福成)。以上五条佳作,均经专家对原联句作个别文字修改后,才符合要求,故予以表扬。广大读者和楹联爱好者对本社这次征联活动给予大力支持,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来稿中我们发现有的应对二联、三联,甚至四联、五联;有的对自己的应联长篇注释,并热切希望专家予以指正,这种认真求知精神十分可贵。

    收藏 2000年10期2000-06-14

  • 《中国历代服饰》一疑
    眼(所谓射眼,即画龙的时候,将一只龙的眼圈放大,眼珠缩小,另外一只比例正常,两道眉毛用不同颜色),……。在南京‘太平天国纪念馆里保存的唯一的一件太平军马褂上,就保存着射眼的痕迹”。(《中国历代服饰》第266页)在这段叙述中,有两点是很值得再讨论的。第一,《服饰》中“射眼”的解释缺乏史料基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农民革命,为了广泛地组织群众,信奉上帝,洪秀全借托上帝耶稣之口,把象征封建帝王的龙贬为“东海老蛇”、“四方头红眼睛之妖魔”,并规定,如

    读书 1987年1期198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