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

  • 下雨只是补天之后的死水微澜
    ,无法无天,怎么补天?假先知李虚己在被连累失去大半想象力(正如文中金明灭的独白,如果她被设定完全失去想象力,我大概写无可写),是真正“虚己”,她与郭玉岭这两个曾经缠斗叙事与说谎的人,再见之时,对话始终错位,一个拼命给,一个接不住,所以小说的对话部分也很“难看”。所有角色都在等待一个真正懂得听故事的人,而现实是“小编体”与专家版本的现实,当国际国内大小事发生,微信推送都会用一个响亮的人名加上冒号为你框定现实,多方掺入自己演进的欲望,普通人对自己生活的想象权与

    山西文学 2024年1期2024-01-24

  • 补天》:立人思想与女娲造人神话的现代叙述
    本的最末一篇,《补天》讲述的却是女娲造人的神话。始以进化论,终以神造说,《呐喊》初版本的编排顺序并不意味着鲁迅进化论思想的轰毁,而应是立人思想自我调适的表现。《补天》中女娲造人神话的现代重述,需在其立人思想体系中予以审视。一、女娲造人神话的现代叙述百年前摆在中国知识分子面前的现代化路径,似乎只有一条路,即向西方学习。为此,全盘西化、与传统断裂等思想一度甚嚣尘上。随着睡狮梦醒,大国崛起,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现代化路径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国人面前。站在两个世纪的开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03-24

  • 鲁迅《补天》中的“海洋”元素探析
    早提出并探究了《补天》中的“海洋”元素,认为小说中“海洋”对“陆地”空间的置换是解读鲁迅序言中“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码。[1]该论文从狂欢式想象的空间、和谐自然图景的构筑、自由与浪漫精神的象征等方面进一步阐释“海洋”在《补天》中的意义,以此探究鲁迅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文化感知。一、海洋:狂欢式想象的空间鲁迅的《故事新编》是重写民族神话与传说故事的经典之作。他在序言中谈到《补天》时说:“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做的第一篇”。[2](P235)由此可见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11-30

  • 当代语境下传统文化符号的再塑意义 ——以太湖石为例
    动中不断扩容。《补天遗韵——十二生肖》是本人以女娲补天遗留人间的十二仙石为背景展开联想与想象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十二仙石代表天物,太湖石由于其造型各异,颇有意象,常牵引人们透过外表感受物体的内在,本人挑选十二块形象各异的太湖石造型为载体,致敬天地自然之美;十二生肖代表人与灵,抽取了它们的意象之美注入太湖石的意蕴,致敬天地生灵之妙;雕塑以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不锈钢作为原材料铸造并抛光为通透镜面效果,顺应当代流行审美需求,突破形式美感,强调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对抗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5期2021-07-10

  • 煎堆
    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做法:取100克糯米粉用清水调拌,搓成粉团,放沸水锅里煮熟,捞出放在案板上,混入余下的400克糕米粉并加入白糖,拌匀后用手掌反复搓至有韧性和粘性,即成糯米粉团。将糯米粉团分成两等份,分别揉圆,压平,捏成空心圆球状,留一小洞,往里充气后快速封口,即成两个煎堆坯。热锅落油,将煎堆坯轻轻放進热油中,边炸边用长筷子翻动,使之均匀受热,炸至体积比原坯大一倍时捞起,待完全冷却后再

    科教新报 2020年26期2020-07-31

  • 缩写《女娲补天
    决定去寻找五彩石补天。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这四种颜色的石头,可还缺一种纯青石。又过了很久,女娲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中找到了纯青石。女娲用神火对五彩石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黏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大盆里,端到天边,朝大窟窿一泼,瞬间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指导缩写应详略得当,保留主要内容,适当略去次要内容;删减句子成分,去枝减杈,保留主干;衔接自然,句与句、段与段之间

    创新作文(5-6年级) 2019年9期2019-12-23

  • 试析《补天》中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因素
    尝试对鲁迅小说《补天》中的“荒诞性”“消解”因素做出阐释,进而印证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鲁迅思想及其作品对接的可行性,以及提供一种以此关联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路径。关键词:鲁迅;《补天》;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8-0022-0320世纪80年代中期,文艺批评方法的热潮在引发当代作家创作盛况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领域。随着日渐丰富的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8期2019-10-25

  • 我在方特“补天
    及待地走进“女娲补天”的体验场景,开始了全新的“补天”旅程。“哇!我的妈呀!”走进去一看,有许许多多像鬼一样的石像,还有几个羊头钉在墙上,我吓得闭上了眼睛,不敢再往前走。站了一会儿,我想:一個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补天”大业还没完成,我可不能半途而废!想着想着,我坐上了“猫头鹰”车,戴上了3D眼镜,走进了惊心动魄的女娲补天神话之中……“快!拿上五彩石!去找神庙的出口。”女娲一边对我们说,一边把五彩石递给了我们。原来,我们变成了女娲的小助手。我们从女娲手上接

    作文与考试·小学低年级版 2019年15期2019-09-07

  • “易读鲁迅”专栏之二: 中国新文学的壮丽日出
    和牛》。鲁迅的《补天》,没有专门描写具体某个人的诞生,但它写到人类群体及其文化的诞生,意义更重大。人类群体的生命及其文化形态也有一个孕育、诞生、更新、再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可以激发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展开严肃的思考。《补天》的创作与编集过程《补天》完成于1922年11月,原来的题目叫《不周山》,最初收入1923年出版的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是《呐喊》最后一篇压卷之作。但1930年《呐喊》第十三次印刷

    天涯 2019年3期2019-06-28

  • “跨界”的女娲补天—神话木偶剧《创世—补天》创演记
    木偶剧《创世——补天》,作为上海市“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第一批创作任务之一,从团队组建,剧本创作,到制作和排练,无一不体现着跨界文化的腔调和趣味。存在于遥远记忆中的古老神话,也在这场远古与当下的跨时空对话中焕发了新的活力。补天的“前世今生”1.跨国团队的加盟远古神话题材无论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想象空间,而木偶剧天然适合呈现这样的题材。近年来,欧洲正流行立体光影的表现样式。艺术家不满足于皮影平面的表达,发展出了利用光与影、人与

    上海艺术评论 2018年6期2019-01-17

  • 补天(节选)
    迅全集》)解读《补天》取材自女娲造人和补天的神话。共工造反,与祝融交战,被祝融打败了,他气得用头去撞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鳌之足支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节选部分呈现的是女娲补天的情景,她烧芦柴,炼五色石,补天,并随时应对人类的求救。最后,她耗尽气力而死。小说对女娲的歌颂,实际上也是对古代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功绩的歌颂。小说塑造了“中国的脊梁”,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19年11期2019-01-10

  • “海洋”:鲁迅《补天》中阐释“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码
    935年底,在《补天》创作整整十三年后,鲁迅在行将出版的《故事新编》的“序言”里,在提到《补天》时这样写道:“第一篇《补天》——原先题作《不周山》——还是一九二二年的冬天写成的。……首先,是很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①这段话被无数的鲁迅研究者所反复引用,被认作是窥知鲁迅《补天》创作意图的精准密码。从现有的《补天》研究成果来看,鲁迅借用“弗罗特说”来解释“人的缘起”的观点,多年来成了《补天》解码的传统性思维。许多学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9年1期2019-01-03

  • 补天》的文化误读与文本阐释
    250014)《补天》作为《故事新编》的首篇,既是鲁迅唯一一部以神话、历史为题材的小说集的开篇之作,又是一部隐含着版本变迁的重要作品,而其中的“茀罗特说”更是学界一直以来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泛性论”“游戏说”“思想启蒙与传统结构”“力比多”“女娲叙述”“快乐原则的精神文化”等。但是,在这些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围绕《补天》中究竟有无“茀罗特说”“茀罗特说”的来源等问题,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观点。因此,为解开“茀罗特说”之谜,以便更好地把握《

    东岳论丛 2018年7期2018-07-18

  • 不畏艰难的女娲
    些语句表现了女娲补天的艰难?丫丫:女娲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可是她发现山上“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这些语句表明女娲补天所用的材料少,出乎她的意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女娲补天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找补天的五彩石。玲玲:“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从“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等词句中,可以看出女娲为寻找五彩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8年13期2018-05-24

  • 美玉生涯原是梦 ——《锦瑟》《红楼梦》的石头意象比较
    是因欲“回天”“补天”而未能所引起的种种心理不平的状态而已,说是一己之牢愁亦可,说是人生的感慨、时代与社会的感伤亦可,在具体的作品中,它们都是。然而,说诗中“志”是一回事,说一首诗是怎样说“志”的则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像《锦瑟》这样的诗,更是在说“志”的方式上显得异乎寻常。它是怎样说的呢?是在诗的中部设计出了四个充满迷离情调的象征性图景,所谓的“志”就融化或蕴藏在它们共同组成的幻境之中。说是幻境,是因为这四个图景都是心象,是心灵的自我设计图,它们实际上是不存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8年2期2018-04-02

  • 从《补天》看鲁迅的启蒙观
    于1936年以《补天》的名字编入《故事新编》。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就他开始小说的创作缘由讲过一个故事,故事中说到了那个著名的有关于“铁屋子”的论争。鲁迅最终是妥协了,但是他这样说:“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2]鲁迅有他自己的“确信”:惊醒了少数的不幸者去受临终的苦楚是残忍的。他的这确信中又说的很明白,是在许多熟睡的人们中只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更多数的人是依

    文化产业 2018年22期2018-03-07

  • 从叙述视角看《补天》中的讽刺艺术
    红从叙述视角看《补天》中的讽刺艺术◎李志红《补天》原名《不周山》,后改名为《补天》,收入《故事新编》,其中有解释人和文学源起的意思。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前言里说到:“那时的意思是想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才做短篇小说,《不周山》便是取了‘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动手试做的第一篇。首先是认真的,虽然也不过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人和文学—的缘起。”由于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响,鲁迅在《补天》中表达的文学观也可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伊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然而已经

    唐山文学 2017年4期2017-11-24

  • 天上破了个洞
    点陆瑶小朋友把“补天”的愿望变成一个神奇的想象,结果愿望实现了。这就是想象的魅力!(陈慧)天tiān上shɑnɡ破pò了le个ɡe洞dònɡ,雨yǔ水shuǐ哗huā啦lā啦lā地de从cónɡ洞dònɡ里li流liú出chū來lái,地dì上shɑnɡ到dào处chù都dōu是shì水shuǐ。我wǒ真zhēn想xiǎnɡ爬pá上shɑnɡ天tiān,把bǎ那nà个ɡe超chāo大dà的de洞dònɡ补bǔ好hǎo。我wǒ穿chuān上shànɡ雨yǔ衣

    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 2017年7期2017-07-29

  • 重读《补天
    田建民《补天》是鲁迅第一篇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小说。最初题名《不周山》,发表在1922年12月1日的北京《晨报四周纪念增刊》,后编入《呐喊》的卷末。1930年1月《呐喊》第13次印刷时鲁迅删掉了此篇,1935年收入《故事新编》时更名为《补天》。说起鲁迅的小说,人们想到的是《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药》等现实题材的作品,而对《补天》关注则相对较少。在一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中,《狂人日记》等现实题材的作品都是重点论述和解析的对象,而《补天》则多是被约略

    长城 2016年6期2017-05-26

  • 鲁迅《补天》中对女娲故事的重塑
    3000)鲁迅《补天》中对女娲故事的重塑靳于萩(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五四时期,新旧文学交替,鲁迅在这期间创作《补天》,以“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两个故事为创作原型,表现了自己对女娲无私奉献的赞扬与钦佩,对人类自私愚昧的行为的批判与无奈。并且通过对故事的重塑,使得故事更加丰满,将神话故事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既使得神话传说得以流传,又加强了对现实社会的嘲讽。神话;现实;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上古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2017-04-15

  • 从天而降的神秘盒子
    盒子,希望能找到补天的方法。突然,我从一个盒子里翻出了一颗五种颜色的石头。这,这,这难道是传说中女娲补天的五彩石?我赶紧拿着五彩石,来到盒子堆积得最高的地方,顺着盒子山往上爬。爬啊,爬啊,我终于来到了大窟窿的下边。我从兜里拿出五彩石,正准备补天,一股强风吹来,居然把五彩石刮走了!我临危不乱,在身边的盒子中一阵翻找,找出了一根钓鱼竿。我一甩渔竿,把五彩石钩了回来,再顺势把石头向窟窿里扔去。从窟窿里冲出一股强劲的气流,把我吸了进去。一阵眩晕之后,我睁眼一看,发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 2016年7期2016-08-10

  • 炸煎堆,迎新年
    。相传,女娲一边补天,一边造物。初七才造出了人;十九日后,因为实在太累了便睡着了。人们见女娲如此累,但自己又不会炼石,只好家家户户做煎堆,系上红绳,放在屋顶上,以补天穿。”“哦,原来如此啊。”听了妈妈的话,我这才知道煎堆中居然还有这么多文化呢。“煎堆好啦!”我闻声立马飞扑过去,只见一个个金黄滚圆的小球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外皮金黄诱人,入口则粉糯香甜。我和妹妹抢着吃自己做的煎堆。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歪嘴河马”;妹妹一口咬下去,“大嘴青蛙”的嘴缺了一只角,我笑着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你会阅读吗
    。如在阅读《女娲补天》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观察课文的插图,提出一些问题,如: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我们便有了明确目标。快速阅读法快速阅读,是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阅读理解方法。阅读时,我们要做到口不出声,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使理解材料的思维过程简化,以加快阅读速度。快速阅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快速阅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快速阅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地读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16年2期2016-02-17

  • 天龙顶睡美人峰的传说
    于是女娲四处寻找补天的神石。女娲从江河里捡起彩色的石子,炼成稠糊的熔浆,把天空塌陷的窟窿仔细地加以填补。眼看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女娲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了,天上还留着一个大洞,女娲只好不辞劳苦再去寻找可以补天的特殊石头。她来到天边的一座高山——天龙顶峰(即现在的岑溪吉太镇天龙顶),发现这里的石头坚固异常,敲一敲,还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音符。女娲把这种能敲击出音乐声的石头搜集起来,在天龙之颠架起熊熊烈火,把天龙神石炼成熔浆,把残缺的天补好,最后又从东海选取一只大龟

    西江月 2015年10期2015-11-17

  • 走进神话故事
    年级下册 《女娲补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奇米恰瓜造日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体会神话人物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2.回顾课文内容。一天夜里(       ),女娲见人们生活在(      )之中,她急忙(    ),又(     )。后来决定(        ),她先(    )、然后(    ),最后(    )。从此,人们又过上了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5年11期2015-11-09

  • 补天》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从《补天》标题的改写谈起
    610065]《补天》的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从《补天》标题的改写谈起⊙易诗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 610065]鲁迅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中《补天》的标题由“不周山”改为“补天”,是作者有意利用“补天”二字动宾短语的结构特色对“隐含读者”的出现进行呼吁。小说《补天》建构了女娲“创世英雄”和“救世英雄”的形象,又将其消解,这与写作《补天》时的作者心路历程与生命体验具有内在一致性,故小说中的女娲形象就是“隐含作者”。小说中“隐含作者”期待“隐含读

    名作欣赏 2015年11期2015-07-13

  • 补天神话到《补天
    摘 要:鲁迅的《补天》对原始补天神话“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神话意味弱化,寓言性增强,呈现出“女神救世”到“知识分子启蒙”的意图变化。本文即从内容上五四时代语境下自然本位到生命本位的观念变迁、形式上的对于循环与二元对立模式的戏仿手法两方面研究补天神话到《补天》的承继性与新质。关键词:补天神话;《补天》;启蒙;戏仿《补天》写于五四时期,在文化“断裂”时代“重写神话”这一行为本身就带有寓言意味。“补天”行为象征了救世理想与启蒙精神,“重写”则表现了作者的祛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6期2015-05-30

  • 少年印第安补天
    “要知道我们此次补天迫在眉睫,先把恐龙蛋冶炼好,补上天,然后,我必为两位讨回公道。”“好的!”印第安和乔布斯点头答应。恐龙蛋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坚硬,看来补天指日可待了。这天,还差五分钟,就整整七七四十九天了。突然,一个道童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大事不好,天……天兵闯进来了!”印第安急了,太上老君却不慌不忙地捋着胡子,说:“来得正好!”只见他一伸手,从炼丹炉里掏出恐龙蛋,“你们看,这恐龙蛋就是最好的证据!”只见恐龙蛋上显现出花纹,

    意林·少年版 2014年7期2014-06-18

  • 孤独的反抗:探讨鲁迅历史小说中的现代性因素 ——以《补天》为例
    性因素 ——以《补天》为例温亮《故事新编》作为鲁迅创作生涯中后期的作品,包含了很多鲁迅对于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同时鲁迅将很多现代性的因素放入了历史小说中,使小说的冲突更加明显。鲁迅将《故事新编》中的历史小说写成了很多的荒诞的故事,来表现作为救世主的苍凉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了世界的虚无。即便这样鲁迅依然选择独自在黑暗中前行去挖掘精神世界的更深层,显示出了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特质。鲁迅历史小说 现代性 孤独 反抗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7期2013-12-12

  • 论贾宝玉补天梦灭遁大荒的必然性
    011)论贾宝玉补天梦灭遁大荒的必然性孔婵(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云南曲靖 655011)贾宝玉曾经是地位尊贵的贵公子,在家族势力下降中被赋予振兴家族的使命,但他由于失去胞姐贾元春的庇护,致使他既不能在政治上补天,也不能承担家族复兴的期望,不得不在对现实政治的恐惧与厌憎中嬉游于女性世界,而在家族势力覆灭后,更遭新当权势力打压而不得不远离统治集团,最后只有遁入大荒。贾宝玉;使命;向大荒;必然性《红楼梦》程高本开篇即以“无材补天,幻形入世”之顽石点明主人公贾宝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12期2013-04-10

  • 鲁迅《补天》的“对话”诗学
    0048]鲁迅《补天》的“对话”诗学⊙张素丽[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48]鲁迅小说《补天》的人物对话“现代体”与仿“尚书体”杂糅混用,一方面表露出五四语言转换期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又参与建构到小说的文本叙事空间。《补天》的语言“异化”与文本“化异”现象展现了鲁迅缝合时代文化寓言与自身经验世界的独特方式。《补天》 对话诗学 文化寓言《补天》作于1922年10月,其时五四运动已入退潮期“,文白之争”基本定势。作为鲁迅“从古代和现代都采取题材”的第

    名作欣赏 2011年2期2011-08-15

  • “大旨谈情”与补天之恨——《红楼梦》思想价值再探
    来历安排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之中,本身就有为“闺阁昭传”之外的另一层深意。否则,若只为“大旨谈情”,有“绛珠仙子”与“神瑛使者”为宝黛爱情作引子也就足够了,无须再给男主人公复合一个补天之石——通灵宝玉的身份。此石虽无缘补天,但它毕竟为补天而来,所谓“无材”者,非无才也,以本可补天之灵性,去经历人间之事,其见识与感受,自当秉天地之性而高于世人。故“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的自责乃非本意,而对于其“爱博而心劳”[1]、惜香怜玉的行为实则无悔,甚至视为一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2011年1期2011-02-19

  • 创世神话的现代重述——《补天》的多重文化意蕴探析
    在着许多争论。《补天》(原名《不周山》)又恰恰是《故事新编》中的第一篇,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力图将《补天》置于人类创世神话的大背景下,探求其多重文化意蕴。一创世神话是所有神话里最普遍的母题,它往往解答世界和人类是怎样产生的,世界的现实秩序所赖以存在的根据等问题。创世神话从表层来看似乎是任意而混乱的,但从深层来探究,貌似荒谬的神话原型中仍存在明确清晰的文化内涵。在人类创世神话中,有许多的相似之处。神话总是在叙述神的事迹、行为,讲述世界开始时期的神圣历史。

    名作欣赏 2010年20期2010-08-15

  • 补天”原型之流变
    摘 要:“补天”出自上古神话,之后又被历代文学所重提、重写,逐渐具有了特殊含义。在不断的重提和重写中,凸显出中国人的世界观念,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于其中展示出不一样的景观,但我们从中却可以看出,自周秦后被强化的儒家济世精神是其不变的内质,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也于其中得以体现,我们今天仍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示。本文便试图对此进行梳理和分析。关键词:补天 济世 知识分子精神 时代变迁“补天”出自上古神话,之后又被历代文学所重提、重写,逐渐具有了特殊含义,在不断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12期2009-06-13

  • 汶川地震与“补天”神话原型研究
    的公案——“女娲补天”的起因和神话情节原型的问题,获得了全新的证据。把地震灾害的各种现象联系起来,还获得了解读“天柱折、地维缺”,以及“山火、猛兽、浩洋、淫水、黑龙”原型的全新视角。它们说明,“女娲补天”起因就是地震及其次生灾害,补天神话原型是先民借助想像力征服地震灾害的一种形象化意识形态。关键词:女娲补天;原型;汶川地震;堰塞湖中图分类号:C912.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6—0113—05一、“补天”神话研究概貌(一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6期2008-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