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年

  • 我不是她的初恋
    手伸进上衣口袋,刘年发觉忘了带钥匙,他下意识地用手在额头轻轻拍了拍。才六十四岁,忘性这么大。其实不是他忘性大,他下楼的时候还没有从他正在写的那篇小说中走出来。快递员的电话把他的思路打断了。他不想再写了。他给保姆打电话,叫保姆代他去取快递,谁知保姆关机了。无奈中,刘年只好下了楼。刘年家的保姆在小区广场上打扑克(小区的保姆们把他们的主人用轮椅推下楼,连人带轮椅搁在树下,围在一起打扑克)。小红!刘年老远喊了一声。他没有向前多走一步。小红不小了,她叫洪淑红,四十八

    飞天 2023年10期2023-12-11

  • 休言万事转头空
    九妹刘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诗人。甲午冬月,我去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了一段时日。走出了湘西,才懂得湘西人是一种惦念。仅仅一天,忽然冒出一群在京湘西人,他们热情地约我相聚。而我却特别想去湘西诗人刘年的出租屋看看,他当时在《诗刊》当编辑。到北京的第一天,我还没来得及联系刘年时,他就给我打来电话说请我吃饭。于是某日黄昏,我第一次在北京转地铁,从6号线到10号线,刘年在地铁口等着。一年多未见,刘年的肤色白了些,头发长了些,穿得暖暖的,见到我就伸手帮我把羽绒服的帽子戴上,

    妇女之友 2023年9期2023-10-02

  • 慢行者·逃逸者·祈愿者
    诚、自由与生命。刘年以诗笔介入现实,对抗着技术对情感的碾压、物化对神性的瓦解以及谎言对真诚的辜负,他的抵抗意识已成为一股自觉的、内在的乃至冒犯的力量。然而,抵抗所带来的声音,如果没有来自更高层面的人文关怀来驱动与控制,则容易成为喧闹的噪音,被愤怒与控诉全盘裹挟的诗歌注定与诗意渐行渐远。所以,刘年不断缩小自己,以一个祈愿者的身份行游大地,把诗歌当作人间的药,在揭示底层人们的真实苦难的同时,始终不忘在其中倾注人文与生命之爱。这使得刘年为无数在黑夜中行走的人,永

    湖南文学 2023年5期2023-05-20

  • 写给儿子刘云帆
    [三姑石赏评] 刘年的诗是朴素的,也是尖锐的。他似把随手捡拾的一枚枚沾着灰尘的汉字擦拭压缩打磨成一根根细细的银针,虔诚地放在纸上,攥在手里。你靠近时,会感到血液浸润的暖意和眩晕,也会有一种幸福的疼痛钻入你的内心。《写给儿子刘云帆》是刘年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里有一个平凡弱小且善良的父亲,清醒孤傲,满怀慈爱。与家国情怀无关,与激昂澎湃无关,有的只是一个弱小的父亲纤细的爱。 这是一首沉重的诗,瞬间让我们有了痛感。 刘年说,“诗歌是我急促一点的呻吟

    诗潮 2022年6期2022-06-22

  • 刘年:一个人的墓志铭
    三姑石刘年的诗是朴素的,也是尖锐的。他似把随手捡拾的一枚枚沾着灰尘的汉字擦拭、压缩、打磨成一根根细细的银针,虔诚地放在纸上,攥在手里。你靠近时,会感到血液浸润的暖意和眩晕,也会有一种幸福的疼痛钻入你的内心。《写给儿子刘云帆》是刘年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里有一个平凡、弱小且善良的父亲,清醒孤傲,满怀慈爱,与家国情怀无关,与激昂澎湃无关,有的只是一个弱小的父亲纤细的爱。这是一首沉重的诗,瞬间就让我们有了痛感。刘年说,诗歌是我急促一点的呻吟。呻吟乃病痛

    诗林 2022年3期2022-05-13

  • 写给儿子刘云帆
    刘年写给儿子刘云帆突然想到了身后的事写几句话给儿子其实,火葬最干净只是我们这里没有不要开追悼会这里,没有一个人懂得我的一生。不要请道士他们唱的实在不好听放三天吧我等一个人,很远三天过后没来,就算了有的人,永远都是错过棺材里,不用装那么多衣服土里,应该感觉不到人间的炎凉了。忘记说碑的事了弄一个最简单的和尚碑抬碑的人辛苦可以多给些工钱碑上,刻个墓志铭刻什么呢,我想一想就刻个痛字吧这一生,我一直忍着没有说出来凿的时候叫石匠师傅轻一点。清明时候事情不多,就来坐一坐

    诗林 2022年3期2022-05-13

  • 小雪之上是大雪
    常建世刘年和我一是河北女诗人雨倾城代我向刘年发出了漾濞的邀请是雨倾城给了我刘年的电话才有了我和他的第一次交谈商谈好漾濞之行后又收到刘年的微信问我是以编辑的名义还是诗人的名义请他我说二者兼有他说那就算了以后有机会再来漾濞他说他已不是编辑了因事出突然还请我暂时为他保密我立马拨通了他的电话诚挚地告诉他不是编辑你更要来来了你才会深切体会到漾濞这方山水更能温暖一个人受寒的心灵二我赶到三江潮饭店时刘年已被采风联络员吉海珍接到了那里双手接过我给他的那支“印象”香烟时他的

    核桃源 2020年1期2020-11-18

  • 《楚歌》:将诗融入人间烟火
    ● 作者:刘年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12月古城闲逛,遇阅《楚歌》,刘年的一本诗集。刘年与我是同乡,都是湘西永顺人,见过几次面,喝过一餐酒,这位老乡的诗,素有关注。他寡言少语,我不善言辞,我们在文字里也许交往会更多。樱花落尽,吾将远行。在《邀请函》这首短诗里,他写道:明日最好,溪谷樱花盛极/虽仅一树,但姿态绝美/七日亦可,可赏花落/切莫再迟,樱花落尽,吾将远行。我素来喜读短诗,言简意赅,回味无穷,读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拿起和放下皆自由

    时代邮刊 2020年9期2020-05-30

  • 《楚歌》:将诗融入人间烟火
    ,遇阅《楚歌》,刘年的一本诗集。刘年与我是同鄉,都是湘西永顺人,见过几次面,喝过一餐酒,这位老乡的诗,素有关注。他寡言少语,我不善言辞,我们在文字里也许交往会更多。樱花落尽,吾将远行。在《邀请函》这首短诗里,他写道:明日最好,溪谷樱花盛极/虽仅一树,但姿态绝美/七日亦可,可赏花落/切莫再迟,樱花落尽,吾将远行。我素来喜读短诗,言简意赅,回味无穷,读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拿起和放下皆自由自在,正如湘西籍大画家、老顽童黄永玉所言:好诗,起码要自由自在。诗,是越

    时代邮刊·上半月 2020年5期2020-05-21

  • 云南,是刘年心中满山满山的石头
    从午后待到黄昏,刘年没少干。夕阳颂等蜻蜓选定落脚的稻叶等花头巾的女人,取下孩子背上的书包等牛羊全部过了木桥夕阳才沉下去诗人这时应该在田埂上,目光由近及远,细微处是寻找稻叶落脚的蜻蜓,不远处是母子的温情,再远些,是成群的牛羊在过桥,诗人用简单的几个意象,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充满乡村气息的油彩画,“选”“取”“过”“沉”这几个动词的运用,赋予了画面的生命的气息和生活的情趣美。在这里,还值得一说的是“夕阳”这一主体意象,诗人一连用了三个“等”,把远在天边的夕阳和大

    核桃源 2019年4期2019-11-13

  • 热爱写作的人,有两条命
    张二棍VS刘年■ 张二棍:旅途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不断寻找,也是不断逃避。这种一个人旷日持久的游牧般的行走,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给你的诗歌带来了什么?■ 刘年:的确像一个游牧者,不停地转场。我有两千来只黑羊,就是那些棱角分明的汉字。它们需要新鲜的草场,即新的见闻、情绪和灵感来喂养。喜欢在天地间行走。上天,让我有所害怕,有所信赖,有所坚持。大地则像一本经书,辽阔、复杂、厚重和真实,让我阅读四季,观察万物,反省自己,领悟生死。一个人旷日持久的行走其实就是一种

    扬子江诗刊 2018年4期2018-11-13

  • 刘年诗三首
    刘年南糯山1鼻涕果,没有规律有时,两三分钟就会掉一颗下来有时,十多分钟也不掉钟声,落日一样金黄,浑厚,无处躲避这么密的竹林,都钻进来了睁开眼,走出岩屋有蛛丝,封住了来时的路2花三万多块,建钟楼为了听钟声原始森林,没有信号系着花围裙的女人,会敲钟告诉他三下,饭熟了,七下,有客来九下,必须立即下山可能是警察来了也可能是她特别特别想他了忆勐海贺开茶山行将一杯玛瑙红的水,搁在玛瑙红的黄昏里擅长离别的人,往往也擅长等待摸每一颗能够到的木瓜抱着蜂桶鼓,跟着布朗族的压饼

    边疆文学 2018年2期2018-11-13

  • 热爱写作的人,有两条命
    张二棍VS刘年张二棍:旅途对于每个人来说,既是不断寻找,也是不断逃避。这种一个人旷日持久的游牧般的行走,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给你的诗歌带来了什么?刘年:的确像一个游牧者,不停地转场。我有两千来只黑羊,就是那些棱角分明的汉字。它们需要新鲜的草场,即新的见闻、情绪和灵感来喂养。喜欢在天地间行走。上天,让我有所害怕,有所信赖,有所坚持。大地则像一本经书,辽阔、复杂、厚重和真实,让我阅读四季,观察万物,反省自己,领悟生死。一个人旷日持久的行走其实就是一种自由,自

    扬子江 2018年4期2018-09-26

  • 童年创伤与灰色精神状态 ——浅析《流年物语》中刘年的性格特征
    。小说的核心人物刘年是一直背负着童年和世界交手的孤儿,他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精神世界的失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孩提时的天真与纯粹不断地褪色,代之是对金钱的无比渴望、自尊的不断缺失和以无限自卑为本色的灰色精神状态。一、原生家庭的贫穷与欲望横流原生家庭的条件似乎左右着每个人从少年到壮年所必须经历的心路历程,也似乎是人们长大以后变得更加现实、更加世俗的衡量标准,而原生家庭的贫穷似乎在人的成长中总是充当着催化剂的角色。如果说人们产生自卑情绪是成长道路中不可避免的经历,

    名作欣赏 2018年14期2018-07-13

  • 暗之花 ——简析《流年物语》中的出轨情节
    来。全力,嫁给了刘年刘年受全家多年恩惠,童年的贫穷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他面对妻子全力时小心翼翼,而面对下岗女工尚招娣时,却富有男子气概。于是,夫妻二人每晚怀着各自的秘密入睡。刘年拥有一个几乎看不到明天太阳一张好脸的童年,全家人全靠当工人的父亲和为他人洗衣服的母亲苦苦支撑,几乎是理所当然地,“大顾客”孟叔叔和刘年妈妈之间有着某种交易,隐秘地,耻辱地。二、暗之花的模样麻雀用嘶哑的喉咙转述全崇武的不忠和朱静芬深沉的隐忍。全崇武本是一个复员军人,因为老首领的安排

    名作欣赏 2018年14期2018-07-13

  • 唱给黄河的独特赞歌
    气概。而当下诗人刘年的《黄河颂》以独特、新奇的视角,以细腻、隽永的笔触,赞颂了黄河的美——玛曲的庙里,只有一个喇嘛每次捡牛粪,都会搂起袈裟,赤脚蹚过黄河低头饮水的牦牛角,一致指向巴颜喀拉雪山星宿海的藏女,有时,会舀起鱼,有时,会舀起一些星星鱼倒回水里,星星装进木桶,背回帐篷刘年,原名刘代福,1974年出生于湘西永顺。其诗歌、散文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中国诗人》《大家》《民族文学》等国内一流刊物发表。著有诗集《远》《为何生命苍凉如水》《行吟者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11期2017-12-08

  • “诗歌,是我开给大地的花” ——刘年诗集《远》读后
    大地的花” ——刘年诗集《远》读后徐 霞2014年9月,一位说话口齿有些不清楚、平日的生活也就是在村里喂喂兔子的农妇一夕间在博客、微信等平台保持了极高的话题度。那个秋天,她和她的诗歌激起了无数人一波又一波阅读和转发的热潮,受关注度连连飙升。不多久,改变这位妇人命运的“伯乐”也被大众一再提起。刘年,和他的《远》在2014年第一次走进了我的视野。作为诗人公开出版的第一部诗集,《远》是刘年2013年在参加第29届“青春诗会”后留给喜爱他的人们的一份礼物,收录其中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11期2017-12-05

  • 刘年的诗〔组诗选四〕
    刘年刘年的诗〔组诗选四〕刘年芭蕉每个黄昏,穿满襟衣的母亲,会站成第四棵芭蕉反复地呼唤。她的声音,是翠绿的往往开骂了,我才应有时在麻山,有时在巴那河,有时在椿树田,有时在幺妹家像剥开芭蕉叶的粑粑,像反复揉过的泥巴那时,每一个黄昏,都是糯的山茶树手指般的树杈,可以做弹弓粗的,可以削陀螺茶泡,是上天赐给穷孩子的水果茶籽不能吃,最没有用,只能留给大人榨油山茶叶太硬,不能泡茶可以当钱,向小幺妹买她用花花草草做的饭菜有时候,她还会找我钱那钱,是小一点的山茶叶姐我用火钳

    中国诗歌 2017年4期2017-11-24

  • 砧板上的孤独 ——刘年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浅评
    板上的孤独 ——刘年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浅评※ 贾天卜刘年诗集《生命为何苍凉如水》的后记题目,便是“诗歌是人间的药”。说实话,笔者很喜欢这种比喻,在这句背后,隐含着诗人的另一种判断——病无药可医,只得用诗歌给予安慰,的肆意揣测令笔者想起了海子的一句诗“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面对生命的苍凉,诗在刘年的笔下呈现出了生命的通路,或者说,是生命的归途。如果说诗即为归途,那在这部《为何生命苍凉如水》中,孤独则是途中的野草——遍布而长青。“砧板”是刘年用于

    湛江文学 2017年5期2017-11-14

  • 主持人语
    张清华 王士强刘年是来自生活底层、深处的诗人,他饱历生活的艰辛与苦涩,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灰头土脸、处处碰壁,如此的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知与体味,让他的诗具有不同寻常的厚度。刘年来自社会阶层中最为广大、原本沉默的那一群,因了这样的写作,一种生活样态、一个广大群体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呈现到世人面前。就此而言,刘年的写作是极富现实性和时代性的,也是极具中国特征的。他的写作不是此前那种宏大叙事的代言式的写作,而他反其道行之的“卑微叙事”的确道出了偌多人的窘困

    新文学评论 2017年2期2017-11-14

  • 大地的慈悲,赤子的性灵 ———有感于刘年和他的诗
    灵 ———有感于刘年和他的诗◆ 蔡 丽即使如我这样性情偏于老实散淡的人,读刘年的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仍不经意间就生出亲近感。刘年的诗,一部分是少年之诗,青春意气,义胆忠诚;一部分是中年之诗,荒山寒水,寂寞而苍茫。从其少年之诗,可以看出他的热烈性情,从其中年之诗,可以熏染他的阔大胸襟。一个诗人的一部诗集,记载了他真挚淳朴的性情,也记载了他立身于人世,耿耿于自我修养的精神之旅。刘年的诗,沁心,温暖。而当掩卷沉思,不禁自问,刘年之做人和做诗,实在是逆潮流而

    新文学评论 2017年2期2017-11-14

  • 从地方性到生命精神 ———刘年诗读札
    生命精神 ———刘年诗读札◆ 程继龙刘年,听过名号,未见真人。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后记说:“写诗的时候,我是一个土匪,来自湘西永顺的羊峰山。”诗集封面上的照片,一副憨厚的模样,侧着身目光微微向上,却有点沉郁。肩膀半露,很“湘西”,符合我的想象。诗是更真实的言说,它诉说诗人的身份、心灵的秘密。把这部诗集中的分行文字从头到尾读一遍,会“认识”这个人。刘年是有地方性的,和当下流行的很多国际化了的诗人不同,比如实行飞飞主义,出入各种国际航班,穿梭于各种高峰论坛

    新文学评论 2017年2期2017-11-14

  • 农民(外一首)
    刘年不下雨,担心;下雨了,也担心雨太大,担心冲毁田埂;雨太久,担心错过扬花小卖部里,嘻嘻哈哈打桌球的年轻人,是靠做泥水匠为生的真正的农民,是肖二哥这种扛着钉耙,在雨里看雨时,眼神像诗人一样忧郁秧苗,烟叶,包谷,都是分行的田埂上那行豇豆,最长半边街的夜咣——各家各户,小心火烛——咣——锣是破的,更夫的嗓子也是破的他的远去,标志着一天的结束用灰把碳火蒙上,关电视,关灯,上床高跟敲在石板上,马蹄铁一样脆,是胡秀英回来了她在芙蓉大酒店工作比高跟鞋更脆的,胡秀英的娘

    天津诗人 2017年4期2017-11-14

  • 新锐批评
    观入手,具体评析刘年的诗歌,颇有学理色彩,不失为解读刘年诗歌创作的一个角度。刘年从云南走向了全国,现在虽已离开了云南,但他与云南诗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云南深怀感情,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这位优秀诗人的创作。夏玲的文章取的却是宏观的角度,对当前诗歌创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她的看法。相对而言,诗坛是热闹的,说什么的都有。夏玲是诗人,近年来还写了不少诗评,她对诗歌是有感情的,对有成就的诗人是敬重的,但对诗坛的不足也心怀忧虑。夏玲所说,算一家之言。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纵有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5期2017-11-13

  • 从地方性到生命精神 ——刘年诗歌读札
    到生命精神 ——刘年诗歌读札※ 程继龙刘年,听过名号,未见真人。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后记说:“写诗的时候,我是一个土匪,来自湘西永顺的羊峰山。”诗集封面上的照片,一副憨厚的模样,侧着身目光微微向上,却有点沉郁。肩膀半露,很“湘西”,符合我的想象。诗是更真实的言说,它诉说诗人的身份、心灵的秘密。把这部诗集中的分行文字从头到尾读一遍,会“认识”这个人。刘年是有“地方性”的,和当下流行的很多“国际化”了的诗人不同,比如实行“飞飞主义”,出入各种国际航班,穿梭

    湛江文学 2017年5期2017-07-21

  • 游大昭寺
    的苦行僧推荐语:刘年的诗我几乎都读过,并反复读过。《游大昭寺》是我最初读到,且惊艳,并至今不断想起的一首。我想,当他走进大昭寺,这首诗就向他走了过来。从语言到骨血,从一个喇嘛与他的精神契合到身份置换,一首诗完美地完成了。我個人喜欢他生命和诗歌里苍凉孤绝的那部分,并发现他正进入到一种整体较高水准的写作,丰满,充沛,细腻,开阔。他似乎有一种持久的耐力和坚定的信念,不停地写着,不断走向远方。诗歌是他的宗教。他说,现在没经,不然他就去取经了。我信。

    诗潮 2017年3期2017-04-27

  • “当下”的荆棘或愿景的行脚僧
    我一直在持续阅读刘年的诗歌,显然刘年的诗歌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甚至追捧。对于一个还处于写作调整期的诗人而言这也许并不是好事。总体来看刘年的诗歌是真实之诗,也是寓言之诗。他的赞美与批判不仅关涉个体性的现实而且还关乎深层的命运感以及历史化的个人想象力。他游走“边地”拨现了地方性知识在城市化时代的尴尬境遇。他诗歌的体温灼热滚烫,同时又冷静自持,可贵的是还持有疏离和提升的能力。这是一个朴素、厚道、可靠的写作者。他自我缩减的谦卑与敬畏的同时正是周边性隐秘世界不断

    文学港 2017年3期2017-03-25

  • 一个诗人的故地、寓言与远方
    刘年认识是在云南蒙自的青春诗会上,他穿着马甲扛着一个巨大的相机,我最初还以为他是随行的记者。刘年个子不高敦实,面孔红黑,经常眯着眼默不作声的笑,估计当年湘西的土匪就应该是刘年这样的。不一定什么时候他冷不丁地给你致命一击。当然我是说在诗歌写作上,刘年确实能够在不做声中突然给读者巨大的震动。刘年反复强调他主张诗就是站在弱者的一边。而在我们看来,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我曾经在给《人民文学》评年度奖的时候给刘年的组诗《虚构》写过颁奖词:“组诗《虚构》是真实之诗,也

    滇池 2016年12期2016-12-10

  • 他偏要站在弱者一边
    刘年+霍俊明霍俊明:第一次见你是在云南蒙自的第 28届青春诗会上,只记得你不停地用巨大的相机拍照,那时你还是一个青春诗会“编外人员”。第二年,你也参加了青春诗会,并且后来还到诗刊社工作,说说最初的感受吧。每次看到你在蒙自铁路隧道前的那张照片,都会想到那个风雨交加的铁路上一行诗人艰难行走的场景。刘年:得知可以参加第 29届青春诗会,想认真地开心一回。想找人喝点啤酒,谈自己的付出与汗水,谈自己对诗歌的接近与信仰的坚持,谈自己在大漠中感到的生命的荒凉和内心的丰茂

    滇池 2016年12期2016-12-10

  • 小院
    刘年小院刘年女人晒出的床单,红得像旗帜证明她占领了阳光男人过来,给了她一场情人般的争吵女人的脏话里,用了几个春意盎然的词床单,更红了傍晚,女人把床单收了。院子,便暗了下来【卢辉赏评】刘年偏爱写“可视”的诗,他的“可视”诗外窥涉及景、物、事、人,内窥涉及命、理、气、节,小至女人晒出的床单,大至五味杂陈的生活或一扇扇命门,都会在他“可视”的世界里或明或灭。如《小院》:“女人晒出的床单,红得像旗帜/证明她占领了阳光”;“女人的脏话里,用了几个春意盎然的词/床单

    诗潮 2016年3期2016-12-08

  • 赤子的性灵与行者的心经 ——略述刘年和他的诗
    的心经 ——略述刘年和他的诗◎蔡 丽主持人语:本期两篇评论所评都是诗人诗作,一篇从宏观角度谈云南诗歌的重要问题:如何实践“当代性”,文章的学理成份较重,是“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学院派”特征多一些,好在作者的文字流畅,也没有故作高深,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学院派”的痼疾,使其有了可读性。另一篇谈具体诗人诗作,轻松随意,却有着对诗人诗作的富于个性的勾画,想来本刊的读者更喜欢这样的文章。两位评论作者均为有成就的博士,也是本刊的老作者了,是她们的支持,使本栏目有了力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6年8期2016-11-26

  • 田冯太的诗
    知道吗?”孤堡:刘年的出租屋1刘年已经搬走几个月了我依然不时信步走到他的出租屋前听说,新搬进一个女生,挺漂亮对于这间屋子来说,漂不漂亮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是女的这里已经很久没有过长头发和胭脂水粉的气息,当然还有甜言蜜语、打情骂俏和耳鬓厮磨2王单单说,刘年常在里面看毛片、打飞机打飞机这件事具有私密性,我不得而知但看毛片一定是事实,因为是我教他下的一个男人和一座城市构成了一片沙漠般的海洋刘年的出租屋是海洋里的孤堡32010年端午,我第一次造访这座孤堡和孤堡

    中国诗歌 2016年11期2016-11-25

  • 泛舟邀明月 海上共此时
    此次活动著名诗人刘年和江一郎做客CBD大讲堂,现场咏诗交流,借诗会友,在诗歌中,寻找真实的自我。活动现场,大厅被诗歌爱好者们坐满,还有小朋友灵动的身影,低龄的诗歌爱好者,詩歌的未来。除了刘年老师和江一郎老师,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朱零先生也应邀出席并致辞。江一郎老师和刘年老师现场分别朗诵诗歌《老了》、《写给儿子刘云帆》。江一郎代表诗作《老了》与英国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着对生命、爱情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正如他所说:诗歌是理想化的生活,刘年却说

    BOSS臻品 2015年10期2015-09-10

  •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
    ……祈 祷[文/刘年]把北京当作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我法号刘年把孤独当作一种修行,我以剁椒和汉字度日我慈悲天下,小心下床,不敢伤及胆小的蟑螂请上天,保佑我老家的儿子、妻子和母亲请上天,再给我十年时间,我想把喜欢的事做完雾霾渐多,风云难测,也请上天,保重自己软 禁[文/白玛]因为浪费春天,我被软禁于整座花园因为闯入道路,被软禁于风景大房屋软禁恋家的钉子水软禁沉默的鱼有一刻啊遇到你,我被软禁于爱情缱绻的水藻跳着舞,被疼痛软禁大 声[文/杨黎]我们站在河边大声地

    文苑 2015年3期2015-03-12

  • 深情而尖锐,质实而超拔 ——读刘年的几首近作
    ”的评审中,我给刘年的评语是:“刘年的诗作通透自然,不造作。有真我在,痛感在,刻骨在,悲悯在,机智在,彻悟在,灵魂在。刘年多用短句,直接,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不繁文缛节。这是刀砍斧削的节奏。”刘年的这一组新作,依然延续了这些优质。同时,又蓄满深情而不失尖锐;沉稳质实而诗思超拔。刘年很善于写亲情,《写给儿子刘云帆》是他的成名作。这一组诗起于《马》始,结于《焚书》,中间有《你不动他,我不动你》,依旧是亲情弥漫。尤其《焚书》一诗,是与亡父进行的一场深层的灵魂

    天津诗人 2014年2期2014-11-14

  • 把命嵌进文字里 ——刘年诗歌读札
    王士强(1)刘年写诗,是在写他的命。命运予他以悲哀、喜悦、苦难、安宁,他回赠命运以分行的文字。这文字,有温暖的抚慰,有不屈的反抗,有绝望的呼喊,有执着的追求;这文字,有醉歌狂舞,有娓娓道来,有一针见血,有避实击虚……但不管怎样,这文字是有生命、有情感的,它与作者自己血肉交融,混为一体。在命运面前,所谓的才华、技艺、语言天赋、修辞能力,都应该受到重新的审视。当一个人的命运嵌入到诗行之中,诗便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生命密码,具有了人性的温度与深度,具有了感动人心的力

    天津诗人 2014年2期2014-11-14

  • 意义擦亮了诗歌 ——刘年诗歌小论
    “没意思”但在读刘年诗歌的时候,我读到了东西,我品尝到了意义。也就是说,在他语言的皮壳里面有东西。刘年的诗歌,语言干净,诗意纯净。他能把你直接带入到他所营造的诗歌情境之中,让你满脑子都是他诗歌中的意境。意象鲜明,情境真切,这是他诗歌的一大特点。比如《马》的开头写到:看戏回来,有七八里田埂旱田,种着草子花;水田,装满了的月光和蛙鸣读完以后,你满脑子都是诗歌中的景象:绵延的田野,行走在田埂上的人。特别是“水田,装满了的月光和蛙鸣”这句,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片片镜

    天津诗人 2014年2期2014-11-14

  • 在一粒尘埃上栽种菩提的诗人 ——简评刘年作品
    一份神谕。在诗人刘年的作品中,上弦月╱是悬在城市上空的一柄刀╱子夜过后╱别在阳台上凝望太久(《刀》),这把刀是“和菩提子摆在一起”的,它需要尊严,也需要肉体作为刀鞘。诗人不敢凝望太久,或许是因为他只望了一眼就已经被刀的锋芒所伤。而当诗人承认自己也是一把好刀的时候,他自己也已幻化为一轮上玄月挂在了他所寄居的城市的上空。他映照的是自己的夜空,也是别人的夜空。在这一刻,诗人刘年清晰地知道,肉体的自己和内心的自己是鞘与刀的关系,拔刀出鞘的一刻其实是温柔的,因为他懂

    天津诗人 2014年2期2014-11-14

  • 去北京
    刘年去北京讨生活我会埋头做手艺,挣钱给孩子在五环外租个房子,每天黄昏就回做饭,煮茶,看书,喂乌龟我到了北京北京就会成为一座竹林我趴在天桥上长安街,会成为一条河流轿车是鲫鱼,公交车是鳜鱼,电动车是虾米柿子树一样结满果实的,是路灯会提一瓶酒,看曹雪芹石头一样坐在对面不言,不语,不哭,不拜到北京,手会长冻疮肿得像馒头。剥洋葱会疼拆信,也会疼脚也一样。踩在楼梯上,会疼踩在雪上,也会疼诗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ushuiluohu

    天津诗人 2013年3期2013-12-12

  • 死人要自杀
    ,说刘湾村大能人刘年失踪了,他的家人在白河大堤上发现了他的摩托车。李石连忙带着小刘火速赶到了现场。现场一片狼藉,一辆150CC的宗申摩托被撞了个七扭八歪,地上有一片血迹,一双布鞋里也沾满了血,显示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起血腥的案件。可奇怪的是,现场并没有受害人刘年的踪影,一条时断时续的血路一直通到了白河边。看来,他已经掉入了白河被冲走了。李石吩咐小刘通知技术科的同志马上介入调查,自己把受害人刘年的家属叫过来了解情况。经了解,他的心陡然沉重了起来:刘年昨天早上从

    故事林 2008年13期200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