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蚀

  • 引黄灌区泥沙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风蚀的影响
    重,中国遭受土壤风蚀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域[15]。土壤风蚀是指颗粒较小或较松散的土壤物质,在风力作用下被搬运和堆积等经过一系列物理变化的过程[16]。风蚀会破坏表层松散的土壤,吹走较细小的地表物质,给周围的沙尘暴天气提供部分物质来源,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17]。同时也会使土壤有机质在风蚀过程中被吹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地区农业发展水平[18-21]。2019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271.08万km2

    广东水利水电 2023年9期2023-10-17

  • 榆林市植被固沙作用年内变化情况研究
    张参辉关键词:风蚀;植被;固沙量;榆林市风蚀对我国土地资源的危害仅次于水蚀,是西北干旱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威胁之一。地表植被可通过减缓近地面风速而发挥防风固沙作用、有效防治风蚀[1]。前人对风蚀的定量研究多采用风洞试验与野外样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2-6],所得结果可反映一时一地的风蚀情况,但无法体现较大范围风蚀与植被保护土壤的时空变化情况,而基于遥感技术手段可对较大范围的植被与风蚀情况进行周期性监测与评估。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总土地面积为43578km

    人民黄河 2023年8期2023-09-19

  •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生态交错带土壤风蚀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210044)风蚀对地表土壤的大量搬运和堆积,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区土地沙化和沙地化进程最重要、最直接的作用过程之一[1-2]。土壤风蚀研究方法主要有野外调查观测、风洞模拟、元素示踪法、遥感和GIS等[3],但这些方法无法满足大范围区域风蚀量快速动态估算的需求[4]。为了定量模拟大范围区域风蚀量,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先后开发了大量的风蚀模型,主要包括风蚀方程(wind erosion equation,WEQ)[5]、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3年8期2023-08-25

  • 飞机迎风面涂装耐风蚀对比研究
    役状态较为复杂,风蚀区域涂装成为表面涂装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而相关的试验数据、评估方法与数据研究较少。随着民用型号飞机交付量和运营区域日趋丰富,亟需进行相关的性能试验与评估方法的研究与验证。飞机风蚀区域环境较为复杂[2],需要经历高速气流的冲击,同时在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期间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低密度沙尘吹击,还会在降水天气面临风雨冲击,在高寒气候下面临结冰高寒的影响。目前飞机迎风面区域风蚀作用影响的研究较少[3],研究较多集中在风电、发动机叶轮等常规民用工业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年1期2023-04-07

  • 基于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风蚀物变化特征研究
    天气频发饱受土壤风蚀的侵扰,尤其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以及高强度经营活动更是加剧了风蚀过程,土壤风蚀带来的扬沙天气、土壤退化等现象对区域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2]。实践表明,风蚀是造成表层土壤碳氮流失的关键因素之一,风蚀每年造成的总氮和有机碳流失量达到4×106t、7×106t。风蚀导致的细颗粒损失会产生更沙质的土壤结构,而细颗粒的损失进一步降低土壤有效性及养分含量,其中地上部植被状态及土壤性质是影响细颗粒物损失的主要因素[3-5]。近年来,我国诸多学者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3年1期2023-03-08

  •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使该区域饱受土壤风蚀的侵扰,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高强度经营活动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更是加剧了风蚀过程。土壤风蚀引起的土壤退化、扬沙天气频发等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区域生态安全。风蚀为土壤表面碳氮损失的动力之一[1-2],在我国北方,每年因风蚀引起的土壤有机碳、总氮流失量分别为7×107g,4×106g[3]。风蚀还导致土壤中细颗粒损失,进而产生更沙质的土壤结构,伴随土壤细颗粒的损失,进一步造成土壤养分含量及有效性降低[4]。细颗粒物损失受土壤性质及地上部植被状态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1期2022-12-27

  • 结皮量与含水率对尾矿风蚀影响的风洞模拟研究①
    量与含水率对尾矿风蚀影响的风洞模拟研究①杨小亮1,2,3,靳正忠1,2,3*,丁 刚4,俞祥祥1,3,5,王海峰1,3,5(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国家荒漠–绿洲生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乌鲁木齐 830011;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研究站,新疆库尔勒 841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乌鲁木齐 830011;5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莫索湾沙

    土壤 2022年5期2022-12-14

  • 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地鼠丘对土壤风蚀作用的影响
    -9],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中,啮齿动物活动以及产生的大量鼠丘在草地退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鼠类不仅啃食草根直接破坏植被,而且使地表植被因鼠丘土壤的掩埋而死亡[10],导致草地出现大量退化斑块[11-13],大面积裸露的鼠丘土壤极易产生风蚀作用,从而加剧了草地退化。有关土壤风蚀研究方面,有学者指出影响土壤风蚀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风力、植被盖度、土壤质地、土壤含水量、地形因素等[14-17],且土壤抗蚀因子的不同导致土壤风蚀特征和规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18-21

    水土保持研究 2022年6期2022-11-09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迎风坡水蚀影响的风蚀特征
    凌)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生态环境极其脆弱[1]。由于风蚀和水蚀的共同影响,其土壤侵蚀潜能要高于风蚀为主的干旱区和水蚀为主的湿润区[2]。20世纪50年代以来,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大规模开展,黄河年均输沙量从约16亿t锐减到约3亿t[3],但水蚀风蚀交错带仍是黄土高原最大侵蚀模数和最高含沙量的地区[4],也是黄河下游河床泥沙的重要来源地[1]。该区域内土壤侵蚀全年发生,夏秋季(5—10月)以水蚀为主,冬春季(11月—翌年4月)以风蚀为主,其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2年5期2022-11-01

  • 陕北长城沿线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模拟分析
    风固沙服务通常从风蚀角度为防风固沙服务提供研究。学术界对风蚀的评估始于1940年代,风蚀模型是评估土壤风蚀状况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德克萨斯模型(Texas erosion analysis model,TEAM)[2—3]、风蚀预报系统(WEPS)[4—5]、风蚀方程(WEQ)[6]、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7—9]等。由于一些模型主要集中在风蚀发生的可能性,无法评估潜在风蚀量。而大多数学者

    生态学报 2022年19期2022-10-27

  • WEPS模型在乌兰布和沙漠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种植区的应用
    100083)风蚀是气流(风力)作用下土壤圈或岩石圈的破损,其过程是风力作用引起的地表物质脱离地表、搬运和再堆积过程的统一[1],是沙质荒漠化的主要成因,也是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2]。准确预测风蚀风蚀引起的环境变化,对于土壤保持规划、指导与检验各种土壤风蚀防治措施、减轻风蚀引起的空气污染、维护风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十分必要[3]。目前,土壤风蚀估算主要有野外直接观测[4]、风洞模拟试验[5-6]、同位素分析法[7]、粒度对比

    干旱区研究 2022年5期2022-10-26

  • 近20 a蒙古国土壤风蚀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2000)土壤风蚀是土地退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受到风蚀的影响,其中严重风蚀土地占比达50%以上[1-3]。土壤风蚀会对陆地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4],如显著降低土壤肥力和植物生产力[5],导致空气质量降低等[6]。此外,地表风蚀形成的细粒物质是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7],为沙尘暴提供了物源。只要有发生风蚀的条件,就可能产生较大规模的风沙灾害[8],如2021年3月14日蒙古国发生的特大沙尘暴事件就危及到东亚广大地

    干旱区研究 2022年4期2022-09-24

  • 风蚀过程中翻耕农田土壤抗剪强度变化
    50021)土壤风蚀是风力作用下土壤表层细颗粒和营养物质被吹蚀、搬运与堆积的过程,可导致风蚀发生地区土壤沙化、粗化、肥力下降以及结构性变差,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风蚀是气流—土壤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的连续动力过程,影响土壤风蚀的各要素可以分类归纳为风力侵蚀力、地表粗糙干扰力、土壤抗侵蚀力3类影响因子。相比用土壤沙粒、粉粒和黏粒含量以及CaCO、有机质含量等土壤理化指标表达的土壤可蚀性,土壤抗蚀性可以从表土对风的抵抗力角度描述土壤抗蚀因子产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6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风蚀对砂质壤土迎风坡水蚀特征的影响
    壤侵蚀程度较单一风蚀或水蚀影响区域更严重。因此,加强风水交错侵蚀的特征、过程、机理等研究,有益于干旱与半干旱区域水土保持的科学开展。前人通过野外观测(小区法)、室内模拟试验(风洞和降雨模拟试验)、元素示踪等方法对不同过程的风水交错侵蚀(风蚀后水蚀,水蚀后风蚀)的速率、风蚀和水蚀对总侵蚀的贡献、风力与水力的相互关系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对先水蚀后风蚀的交错侵蚀(水—风交错侵蚀)研究发现,前期水蚀能抑制后继风蚀,径流冲刷通过选择性搬运较细颗粒、地

    水土保持学报 2022年3期2022-05-26

  • 气候变化对河北坝上不留茬农田土壤风蚀扬尘排放速率的影响
    070)农田土壤风蚀扬尘是由于农田土壤在风力、人为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颗粒物,是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放性污染源[1]。气候因素直接影响着土壤风蚀,进而将影响土壤风蚀扬尘排放[1]。全球气候已发生了一定变化,未来变化将更加显著[2]。随着气候变化,土壤风蚀扬尘排放速率将改变,进而将影响到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和空气质量[3]。系统分析气候变化对土壤风蚀扬尘排放的影响,对科学认识未来气候变化对大气中颗粒物排放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准确计算扬尘清单和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年3期2022-05-24

  • 东北三省土壤风蚀天数时空变化及分区评述*
    影响[2]。其中风蚀是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第三次水土流失普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现有风蚀面积达3.4万km2,占黑土区总土地面积的12.3%[3]。旱风同期的气候特点使东北地区春冬季大风频发,同时近几十年来,农业生产强度增强,农田保护措施不足,导致土壤风蚀更加严重[4]。影响东北地区农田土壤风蚀的因子包括风速、降水、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以及耕作方式等[5]。风是土壤风蚀产生的动力,风蚀速率与风速成正相关关系[6]。风蚀程度与近地

    中国农业气象 2022年5期2022-05-20

  • 近50 a 新疆风蚀气候侵蚀力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容[3]。而土壤风蚀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活动和土地沙漠化的首要环节,既是气候变化的响应者,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是生态评价的重要指标[4],新疆作为我国西北典型的干旱区,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5],此外,土壤风蚀是该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新疆地区的土壤风蚀如何响应区域气候变化则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科学问题。目前,国际上采用风蚀气候侵蚀力(C值)来度量气候影响土壤风蚀的可能程度[6],

    干旱区地理(汉文版) 2022年2期2022-04-06

  • 土壤风蚀可蚀性研究进展评述
    ,乌鲁木齐)土壤风蚀指在风的作用下沉积物的分离、搬运和沉积,它是松散、干燥和裸露的地表土壤被气流或气固两相流吹蚀、磨蚀和传输的一个连续的动力学和物理学过程[1],也是一个多元、连续、复杂的综合自然地理过程[2-3],它不仅是塑造地球景观的重要驱动力,还是土地沙化的首要环节[4]。土壤风蚀发生缓慢,强危害性,难于测量,且影响因素十分复杂[5]。一般认为,土壤风蚀与气候、地表粗糙度、植被(作物)、土壤结皮和土壤风蚀可蚀性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6]。其中,土壤风蚀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2年1期2022-03-25

  • 黄河源鼠害退化区鼠丘土壤的风蚀特征
    10016)土壤风蚀是导致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土壤流失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2],尤其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风蚀作用极其强烈,导致裸露区土壤流失加剧,对高寒干旱区草地和土壤的退化产生较大影响,也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和重视[3-6]。土壤风蚀强度不仅与植被盖度、团聚体大小[7]、风速大小、有机质含量[8]、含根量等有关,也与土壤质地和草地的退化程度密切相关,影响风蚀强度的因素已成为研究土壤风蚀的重要内容[9-10]。有研究[11-13]结果表明,随着风蚀作用的加强,

    水土保持通报 2022年6期2022-02-19

  • 陕西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特征
    10300)土壤风蚀[1]是以风力为主的外营力作用于地面所引起尘土、沙的飞扬、跳跃和滚动的侵蚀过程。土壤风蚀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受土壤风蚀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风蚀是中国干旱、半干旱及部分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首要过程。土壤风蚀主要受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气候是影响土壤风蚀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土壤风蚀的主要气候因子包括风、降水、气温、湿度等[2-3]。国际上一般用风蚀气候侵蚀力来描述气候对土壤风蚀的影响程度,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是其

    陕西气象 2022年1期2022-02-19

  • 典型薄层黑土区前期坡面水蚀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空间分布、水蚀和风蚀过程与机理及影响因素、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土壤侵蚀环境效应评价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1-3];但多种侵蚀营力作用下的复合侵蚀研究相对较少。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决定了多种侵蚀外营力(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在时空分布、能量供给、物质来源等方面相互耦合而形成复合、交替或交互作用的复杂关系[4],进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关于多营力耦合作用的土壤复合侵蚀研究是目前国内外学者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现有的研究根据复合侵蚀的主导动

    农业工程学报 2021年12期2021-09-15

  • 农田土壤风蚀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10020)土壤风蚀主要是指在风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发生剥蚀、分选、搬运,造成风蚀地块土壤细颗粒物流失,并导致土壤沙化、肥力下降、结构性差等土地退化现象[1]。土壤风蚀在我国北方沙质草原、沙地沙漠、农田经常发生,其中,农田土壤风蚀不但造成耕地质量下降,还会导致土壤中肥料、农药、重金属等残余及土壤细颗粒物质直接进入大气、水体等,严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对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耕地风蚀防护政策,并成立了耕地保护专家组,强化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和应用,并以政府补贴的方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年2期2021-07-08

  • 近50年新疆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32000)土壤风蚀引起旱地土地退化及土壤流失[1],并受到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是致使我国西北干旱区发生土壤风蚀的重要因素[2]。目前,在国际上广泛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修订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值)来度量气候因子对土壤风蚀影响程度的大小[3],C值可以作为一个最优选择来衡量产生有利于风蚀条件的气候趋势[4],是土地沙漠化及农田风蚀的有效评判指标。因此,风蚀气候侵蚀力对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风蚀过程、沙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研究 2021年4期2021-06-17

  • 典型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
    【研究意义】土壤风蚀作为土地生态效应中的一个方面,是衡量土地退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据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土壤受风蚀作用面积达195.70万km2,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20.6 %[2],严重威胁着我国生态系统的安全。受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影响,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脆弱、风蚀严重,内蒙古生态系统脆弱、风蚀严重,典型农牧交错区内蒙古中部地区土壤风蚀危害表现尤为明显,四子王旗是该区域典型区。同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西南农业学报 2021年3期2021-05-25

  • 章古台地区农田防护林对风蚀的影响
    23000)土壤风蚀是指松散的土壤物质被风吹起、搬运和堆积的过程以及地表物质受到风吹起的颗粒的磨蚀等。在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风沙区营建农田防护林是防治土壤风蚀、防止土地沙漠化、减轻风沙对农业危害、稳定农业产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发挥着调节生态系统、美化生态景观的功能[1]。国内外对农田防护林的研究多从林带结构[2-5]、林带优化配置模式[6-8]、防护效益[9-12]等角度开展。辽宁章古台地区位于我国科尔沁沙地的南部,是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地区,自1970年以

    防护林科技 2020年7期2020-09-11

  • A320 系列飞机冲压空气进气口前缘风蚀损伤修理介绍
    构。2 复合材料风蚀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类型较多,按照损伤现象来分类:分层、脱胶、凹坑、穿孔、风蚀损伤等,其中,最常见且不能避免的是复合材料迎风面风蚀损伤。飞机表面复合材料的风蚀:飞机迎风面构件在飞行过程中受到气流中的砂尘,雨水等其他粒子的冲击,磨蚀所产生的损伤。复合材料风蚀如果任其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保护层损伤(如漆层,合成橡胶或金属涂层),使复合材料本体直接暴露在外,开始受到气流中介质的冲击,磨蚀。第二阶段,暴露在外的复合材料本体直接受到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21期2020-08-12

  • 1990—2015年内蒙古高原土壤风蚀时空差异特征
    用,导致了以土壤风蚀为主要过程的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问题[3-5]。因此,防风固沙服务功能的提升是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基础[6]。而植被覆盖是定量评价干旱与半干旱区生态质量的重要指标[7-8],也是评价和预测土壤风蚀变化的基础[9]。有研究表明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条件下植被覆盖状况的季节差异明显,林地与草地比耕地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春季与冬季表现最为明显[10]。为此,有研究指出调整地表植被覆盖结构及措施是防治土壤风蚀的有效途径[11-12]。耕地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4-17

  • 兰新铁路桥墩防风蚀措施及施工方法
    风和西北风。2 风蚀现象和危害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长时间的风蚀作用会对其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经过长期的风蚀之后,混凝土桥墩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风蚀损伤,主要体现在混凝土桥墩表面会出现蜂窝以及龟裂,如图1所示。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及时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让这种风蚀破坏作用持续作用下去,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桥墩的质量,进而缩短其使用寿命。图1 混凝土桥墩表面风蚀状态局部观察风蚀磨损对混凝土桥墩的破坏作用主要过程包括两个方面:①含砂的气流在长期对混凝土桥墩的

    四川建材 2020年2期2020-03-14

  • 甘肃河西地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730070)风蚀(wind erosion)是由于风的作用使地表土壤物质脱离地面被搬运的过程以及气流中的颗粒物对地面的磨蚀作用,其过程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风况、植被盖度、地表粗糙度以及土壤质地为主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中土地翻耕、过度放牧及樵采最为主要[1],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地球表面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内外对风蚀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国外对风蚀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此阶段对风蚀的研究,多以考察为主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5期2019-11-19

  • 北方覆沙黄土地区风蚀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2015年土壤风蚀强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明确了区域影响风蚀的主要因子为植被覆盖和土壤湿度;韩柳等[9]利用1971—2011年北方风蚀区146个气象站的逐时风速资料,将5m/s以上风速划分为和风、强风、大风、狂风4个等级,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和空间相似度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不同等级土壤风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并讨论了与平均风速的时空相关性;张安东[10]等以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自然地貌作为试验样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5期2019-11-09

  • 民勤绿洲不同耕作方式农田表层土壤风蚀规律的风洞模拟研究
    33007)土壤风蚀是指松散的土壤物质被风吹起、搬运和堆积的过程以及地表物质受到风吹起的颗粒的磨蚀过程,其实质是风力作用下,表层土壤中细颗粒与营养物质的吹蚀、搬运和沉积自然地理过程[1]。土壤风蚀强度乃至方向的变化受气候、植被、土壤、地形、地貌等多种因子的综合影响[2]。风速是影响风蚀强弱的首要因素,风蚀量随风速的变化而改变,通常风速愈大,风蚀作用愈强[2]。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土壤风蚀,主要表现为土壤表层的扰动和破环[3]。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

    水土保持通报 2019年4期2019-10-11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坡耕地土壤风蚀特征
    0)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因地形破碎,地面物质组成及土壤侵蚀过程复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地表植被覆盖度低,风蚀和水蚀交替发生,交错分布等共同作用,土壤侵蚀剧烈,是黄土高原的强烈侵蚀中心[1]。该区域风蚀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发生的区域以坡耕地为主。较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荒草地等),耕地地表疏松且覆盖度低,土壤风力可蚀性高[2]。该区域土壤侵蚀研究集中于土壤水蚀方面,而对于风蚀研究十分有限,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坡耕地土壤风蚀和水蚀之比为1∶1.5~1∶2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3期2019-05-22

  • 青海省冬春季风蚀气候侵蚀力和起沙风日数的区域变化差异特征
    16099)土壤风蚀是北方农田和草场退化、沙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严重的土壤风蚀不仅破坏了表层土壤,造成土壤养分的损失,而且还使土壤逐渐退化、沙化,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甚至成为沙尘暴的沙源地,这不仅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导致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往对北方风蚀沙化的研究,多偏重于定性的描述,缺乏比较系统的定量分析研究。风蚀气候侵蚀力一般用风蚀气候因子指数来度量气候影响风蚀的可能程

    水土保持研究 2019年2期2019-03-25

  • 北方农牧交错区风蚀退化农田地力至损与培育研究
    沙尘暴发生的主要风蚀源之一,严重制约了该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协同发展[6-7]。国内外学者关于土壤风蚀的研究较多,但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乃至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风沙学[8]、水土保持学[9]、遥感[10-11]、GIS 技术[12-13]、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方法对不同生态区土壤风力侵蚀的空间格局和侵蚀模数的定量化验算上,而对该区域风蚀退化农田耕层结构劣化的风蚀作用机制、土壤肥力下降机理、土壤持水力变化特征以及培用措施的系统研究还较少。北方农牧

    北方农业学报 2019年6期2019-02-21

  • 碳酸钙含量对土壤风蚀强度的影响
    00875)土壤风蚀是土地沙漠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环节,已成为当前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1-2]。土壤风蚀是一个复杂的地球物理过程,也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叠加作用的综合表现[2-3]。国内外在土壤风蚀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其中土壤风蚀影响因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风况、水分、植被、人类活动等[3-8],而对CaCO3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壤中CaCO3普遍存在,对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状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因子[9-10

    水土保持研究 2018年5期2018-10-12

  • 宁夏中部干旱带不同自然地貌风蚀沙粒粒径特征研究
    ,潘占兵,李浩霞风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世界有5.05×106km2的土地因风蚀而发生退化、沙化,每年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4.23×1010美元[1-2]。中国是受风蚀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风蚀荒漠化面积达 1.61×106km2[3]。风蚀在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导致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4]。土壤风蚀的发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包括地理、气候和表层土壤性状等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5]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10-12

  • 秦王川灌区种植春小麦与披碱草对耕地风蚀的影响差异
    ,在此期间受到的风蚀不仅损坏地表和造成细颗粒物流失,而且还影响当地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为此,防治风蚀危害就成了该区农业和环保工作者关注的焦点问题[2,3]。如秦红灵等研究发现[4],麦田留茬免耕可降低耕地风蚀危害;李昂等研究发现[5],种植甘草可显著降低耕地风蚀及减少表土的细颗粒物流失;孙铁军等研究发现[6],在荒坡地种植生态草可显著提高其地表粗糙度及抗风蚀能力;李昂等研究还发现[7],种植混播牧草可降低耕地风蚀危害,其中地表细颗粒物流失量降幅可达57%。

    绿色科技 2018年16期2018-09-22

  • 位山灌区沉沙池清淤高地风蚀规律研究
    250013)由风蚀所引起的土地退化和沙尘暴是中国北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土壤风蚀过程非常复杂,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山东风沙区的土地风沙化及土壤侵蚀状况,在湿润半湿润风沙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山东风沙区主要涉及鲁北、鲁西北、鲁西南,风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和引黄灌渠沿线风蚀,造成土地退化、水土资源短缺、风沙蔓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土保持 2018年4期2018-05-10

  • 气候变化背景下吉林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特征
    变化背景下吉林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特征任景全1, 郭春明1, 李建平1, 刘玉汐2(1.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长春 130062; 2.吉林省气象台, 长春 130062)利用吉林省50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吉林省不同区域的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并分析其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风蚀气候因子指数C值从1月开始逐渐升高,在4月达到最高,7月最低。C值在季节变化上表现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全年尺度上,C值呈显著的降低趋势(p风蚀

    水土保持研究 2017年6期2017-12-18

  • 黑龙江省西部土壤风蚀风洞试验研究
    黑龙江省西部土壤风蚀风洞试验研究庞立铁,荣建东,刘丙友(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0)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2种主要易蚀土壤风沙土和黑钙土,对其风蚀过程中的主导因子对风沙流结构特征及风蚀量的影响特征进行风洞试验。结果表明: 土壤风沙流多分布在30 cm的高度范围内,风沙土与黑钙土风蚀量分别占总风沙量的99.80%和96.89%;在70 cm高度范围内,风沙土风蚀量与高度的关系遵循多项式规律,黑钙土风蚀量与高度关系遵循对数函数规律关

    防护林科技 2017年9期2017-10-14

  • 内蒙库布齐沙漠表层固沙室内风洞模拟试验
    风洞试验模拟沙土风蚀过程,研究沙土固结层对沙土风蚀的抑制作用.试验对照组为沙土,试验组为按质量比将粉煤灰(10%、20%)和PAM(0.05%、0.1%)分别与沙土交叉配比混合(T1、T2、T3、T4). 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PAM和沙土形成的沙土固结层可以有效提高沙土的起动风速,控制单一变量条件下,增加PAM添加量可以提高沙土固结层起动风速、增加粉煤灰添加量会导致沙土固结层起动风速降低;增加粉煤灰和PAM添加量可以降低沙土风蚀量;粉煤灰(10%)和PA

    中国环境科学 2017年8期2017-08-28

  • 黄泛风沙区耕地土壤风蚀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
    泛风沙区耕地土壤风蚀影响因子的通径分析宋胜明1, 刘 霞2, 张荣华1, 张光灿1, 邱冠军1, 许 强2, 尤俊坚2(1.山东农业大学 林学院, 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 泰安 271018; 2.南京林业大学 林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37)[目的] 研究黄泛风沙区影响耕地土壤风蚀量的主要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为土壤风蚀的防治及改善耕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影响因子的的野外定位观测,及对风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在逐步回归分析的前提

    水土保持通报 2017年3期2017-08-01

  • 高分子多肽衍生物防治风蚀的风洞试验
    子多肽衍生物防治风蚀的风洞试验李元元1,王占礼※1,2(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 712100)利用高分子化学材料改善地表结构进行化学固沙,是防治风蚀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寻找有效的高分子化学材料防治黄土高原北部水蚀风蚀交错区风积沙及沙黄土风蚀,将不同剂量(0(喷清水为对照)、0.4、0.6及1.2 g/m2)的4种高分子化学材料聚丙烯酰胺(po

    农业工程学报 2017年5期2017-06-05

  •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防风蚀效应的风洞试验研究
    灌区保护性耕作防风蚀效应的风洞试验研究李菁菁1,2,李 毅1,李银科2,周兰萍2,张进虎2,郑庆钟2,刘光武2,张芝萍2 (1.甘肃农业大学 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2.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保护性耕作;风洞试验;风蚀;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对河西地区民勤县绿洲春小麦生产田实施保护性耕作,采用风洞试验,以传统耕作为对照,从风蚀量、风速廓线、风蚀速率和地表粗糙度等方面比较分析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不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残茬压倒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1期2017-02-06

  • 内蒙古赤峰地区土壤风蚀度分析
    蒙古赤峰地区土壤风蚀度分析王旭生(内蒙古赤峰市气象局,内蒙古 赤峰 024000)2014年6月—2015年5月,内蒙古赤峰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充足,大风日数较少。由于气候条件较适宜,表层土壤结构稳定,赤峰市土壤风蚀(风积)度和土壤肥力程度与2013年6月—2014年5月同期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赤峰市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喀喇沁旗、敖汉旗7个监测站中,仅巴林右旗出现土壤风蚀(风积)现象,其余地区未发生风蚀(风积)现象。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1期2016-11-01

  • 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对风蚀的影响
    风沙区采煤塌陷对风蚀的影响赵国平1,2, 毕银丽1, 李军保2,3, 高 荣3, 郜 超3(1.中国矿业大学 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北京 019000;2.陕西榆林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陕西 榆林 719000; 3.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陕西 榆林 719000)[目的] 探究神府煤田风沙区采煤塌陷对风沙活动的影响,为矿区防治风蚀危害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塌陷区扰动地表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定位观测,研究塌陷1~2 a沙

    水土保持通报 2016年4期2016-10-10

  • 甘草种植对西北风蚀区农田土壤养分及风蚀的影响
    甘草种植对西北风蚀区农田土壤养分及风蚀的影响李昂1①,吴应珍2②,陈伟1,孙海丽1,张鸣1,陈映全1,闫立本3(1.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2.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3.甘肃酒泉科技示范农场,甘肃 酒泉735000)摘要:为了探讨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植被对农田土壤风蚀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及植被覆盖措施减少土壤养分损失的机理,以甘草植被及其下部土壤为研究对象,对甘草植被的特征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年2期2016-04-20

  • 晋北沙漠化地区土壤风蚀动态及防治效果
    北沙漠化地区土壤风蚀动态及防治效果武志涛1, 马志婷1, 郭未旭1, 李晋昌1, 张 红1,2(1.山西大学 黄土高原研究所, 山西 太原030006; 2.山西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6)[目的] 对晋北沙漠化区土壤风蚀状况及空间差异进行研究,以期为区域土地退化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效益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耕地和林草地不同地表类型的土壤风蚀模型,逐像元地计算2001—2014年晋北沙漠化地区土壤风蚀状况及空间差异。 [

    水土保持通报 2016年6期2016-02-21

  •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郭慧慧1, 郝明德2, 李 龙3, 苏富源3, 马 浩3, 牛育华4(1.陕西农村科技开发中心, 陕西 西安 71006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陵 712100;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4.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21)[目的] 研究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为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经营耕作提供科学依

    水土保持通报 2016年6期2016-02-21

  • 毛乌素沙地人为干扰苔藓结皮的土壤水分和风蚀效应
    结皮的土壤水分和风蚀效应杨永胜1,2, 邱永利4, 周小泉5, 穆兴民1,3, 卜崇峰1,3(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712100;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陕西 杨凌 712100; 4.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5.新疆吉音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管理局, 新疆 和田 848000)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在毛乌素沙地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1期2015-03-14

  • 基于土壤粒度和大风日数的风蚀风险预报
    粒度和大风日数的风蚀风险预报蒙仲举1,高永1,王淮亮2,任晓萌3(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中央与地方共建风沙物理重点实验室,呼和浩特 010019;2.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石家庄 050061;3. 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51)学科:农业工程推荐专家:魏秀菊编审(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推荐论文:蒙仲举,高永,王淮亮,等. 基于土壤粒度和大风日数的风蚀风险预报[J]. 农业工程学报,2015,31(6): 186-192·专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16期2015-01-30

  • 近50年青海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趋势
    都610072)风蚀气候侵蚀力是对气候影响风蚀的可能程度的量度,国际上一般用风蚀气候因子指数表示,是土地沙化和农田风蚀评判的重要指标[1]。该项研究中,国外继Chepil等[2]提出风蚀气候因子的概念后已取得了较大进展[3-5],此领域国内研究很少,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了相关研究。董玉祥等[6]计算分析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基本特征,年风蚀气候因子指数基本上介于10~100,侵蚀力水平一般,主要是受降水与风速影响所致。方祖光等[7]对

    水土保持研究 2015年6期2015-01-03

  • 黑龙江省土壤风蚀研究现状与方向
    C09C108)风蚀是三大土壤侵蚀类型之一,土壤风蚀是造成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根据黑龙江省第二次遥感调查,全省有风蚀面积8 906.95 km2,包括安达、肇源、大庆、杜蒙、林甸、齐齐哈尔、甘南、富裕、龙江、讷河、依安、泰来等县(市),尤其是在西部的松嫩沙地,风沙化土地面积已达5 960 km2,且每年还在以100 km2的速度扩展[1],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主产区——黑土农业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许多学者对东北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9期2014-01-30

  • 基于GIS的土壤风蚀模型软件构建
    02,乌鲁木齐)风蚀即风力侵蚀,是指一定风速的气流作用于土壤或土壤母质,而使土壤颗粒发生位移,造成土壤结构破坏、土壤物质损失的过程[1]。风蚀灾害给经济建设、农业林业、社会发展、大气环境及人民生命财产和健康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在土壤风蚀监测工作中,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手工记录,主要存在以下缺点:信息实时处理能力不强,数据保存周期长;时空分析与模型分析能力弱;数据横向深度挖掘能力不强[2]。所以,传统风蚀计算分析方法既不利于数据的深入分析,也不利于土壤风蚀模型因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年1期2013-12-16

  • 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土壤风蚀量监测方法与预报模型分析
    壤侵蚀监测及土壤风蚀量的研究仍不多见。目前仅有的一些研究中,主要是利用一些简单的监测方法和数学模型对生产建设项目引起的风蚀量进行观测和计算。如:李嘉楠[22]采用桩钉法,根据大风出现的时段,对风电场项目引起的土壤风蚀量进行了监测;周莉[23]采用沉尘缸法,对甘肃大唐玉门风电场二期工程风沙沉积量进行了收集;吴国玺等[24]通过在开发建设项目临时堆土的不同坡位布设集沙仪,对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多伦煤基烯烃项目的风蚀量进行了监测;赵秀玲[25]采用数学模型,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年1期2013-01-27

  • 中国土壤风蚀速率实测研究述评
    00048)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及部分半湿润地区土地沙漠化过程的首要环节[1],是侵蚀区土地沙漠化和下风向地区沙尘暴灾害的根源[2],也是引起土壤退化的主要途径。从国外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在风蚀过程、机制、影响因子、评价、防治及预测预报方面,已得到普遍的重视,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我国的风蚀研究工作也已逐步从定性研究转向半定量和定量的实验研究[3],并在风沙地貌与沙漠化、风蚀动力学、风蚀影响因子、风蚀评估模型、土壤风蚀强度分级以及风蚀防治技术等多个领域取

    水土保持研究 2012年6期2012-12-21

  •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室内风洞实验研究
    00049)土壤风蚀是指松散的土壤物质被风吹起、搬运和堆积的过程以及地表物质受到风吹起的颗粒的磨蚀等,是风成过程的全部结果[1]。农田风蚀是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土壤风蚀是土地沙漠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环节[2]。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3.6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46%,其中沙化土地面积173.9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18.12%[3]。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由于气

    水土保持研究 2012年3期2012-05-07

  • 保护性措施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室内风洞模拟
    陕西杨凌)对土壤风蚀现象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关注和研 究自19 世纪30 年代发生在美国西部“黑风暴”起,已经有80 余年了,其中国内外关于各种保护性措施对土壤风蚀、土壤理化性状以及作物产量等影响的室外大田研究或者室内模拟研究都已有所展开和深入[1-7],通过对风蚀治理的前后状况进行对比,不难看出,对风蚀重视和治理不仅有利于农田的可持续生产力的维护和保持,而且有利于环境状况(水体、大气等)的改善。这些年来,众多学者在不同广度和深度上对土壤风蚀进行了研究,认为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年2期2012-01-02

  • 砾石覆盖可有效防止旱作农田土壤风蚀
    植被覆盖差,土壤风蚀严重。若将传统旱作农田地表铺设28%左右的砾石覆盖度不仅能有效抑制农田土壤风蚀,还可节省经济投入,同时利于农业耕作。该方法成本低,简单可行,是适合中国北方地区自然气候环境的一种防治旱作农田土壤风蚀的有效办法。该项研究成果刊载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11期,题为“砾石覆盖对抑制旱作农田土壤风蚀效果的风洞模拟”,第一作者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教授孙悦超博士。农田土壤风蚀是引起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退化的主原因之一,它不仅给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

    科技传播 2011年2期2011-08-15

  •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陕西杨凌)土壤风蚀是土地沙漠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首要环节[1]。在黄土高原的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由于气象条件和土壤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土壤风蚀较为严重[2]。黄土高原北部风蚀水蚀交错区冬春季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并且同期风速较大,易发生风蚀[3]。许多研究[4-9]表明保护性耕作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风蚀,秸秆覆盖能够保护覆盖区域免受风的吹蚀,而留茬能够降低近地面风速,阻挡沉积风蚀物。垄作也能够减少风蚀,垄向、垄高和垄间距等垄作结构影响着土壤风蚀速率。笔者采用室内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年3期201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