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脉

  • 超声波疗法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物理疗法[2]。白脉软膏是藏医经典成方,具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等作用,对腱鞘炎、肌筋膜炎、肩周炎、颈椎病、下腰痛等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3]。本研究主要探讨超声波疗法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优化保守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肱骨外上髁炎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符合纳排标准的45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0例观察组和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3年6期2023-12-26

  • 微针对白脉软膏经皮渗透性及应用安全性研究
    ,杜守颖*微针对白脉软膏经皮渗透性及应用安全性研究肖五庆1,梁 军1,竺楹银1,刘凯列2,钟宛凌1,杨天姿1,席 铖1,胡晓红1,武慧超1*,杜守颖1*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2488 2.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 林芝 860000为改善白脉软膏经皮渗透性,采用微针技术进行促透,考察其对白脉软膏经皮渗透性和应用安全性的影响,以筛选安全、有效的微针应用条件。以小鼠腹皮作为实验材料,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渗透性评价,计算不同微针条

    中草药 2023年6期2023-03-21

  • 藏药白脉软膏的组方特点及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
    000)1 藏药白脉软膏表1 藏医白脉软膏的组方药材2 藏药白脉软膏组方特点将藏药配伍理论指导下的白脉软膏组方药材的性、味、功效与现代药理学对于其组方药材的单独研究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大同小异,可见该藏药的功效具有现代科学依据。2.1 藏药配伍理论2.2 藏药白脉软膏组方药材性、味、功效分析藏医理论中白脉软膏组方药材的性、味、功效[6],见表2。表2 藏医白脉软膏组方药材的性、味、功效(1)白脉软膏组方药味以甘、辛、苦、咸为主,甘味药材有阳起石、甘草、藏茴香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8期2022-12-21

  • 藏医治疗白脉病用药规律及寒热证型方剂药性分析
    宁810016)白脉病是藏医疾病术语,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1],是指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在内的脑与神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是伤残调整寿命年的首位原因和第二大死亡原因[2],且目前大多数神经系统疾病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因此,有效疾病预防和新治疗策略的发现是解决疾病负担和改善疾病转归的新方向。藏医学早在公元八世纪就对白脉白脉病有系统的认识,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治疗方案和经典方剂,这些方剂目前依然是指导现代藏医治疗白脉病的主要理论和药物来源[3],蕴藏

    中成药 2022年11期2022-12-03

  • 基于藏医隆血理论的隆滞布病诊治特色*
    表现也属于藏医“白脉病”范畴。藏医认为人体内分布有沟通内外的脉络,称为联结脉,有黑脉和白脉之分,黑脉大致对应现代医学中的血管,白脉对应神经,而脑为白脉之海。当内外因素作用于人体,使隆血功能失调,侵及白脉,则会造成白脉病。藏医理论中,脑梗死既属于隆滞布病的范围,也是白脉病的一种。隆滞布病与白脉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两者所涵盖的现代疾病范畴不同,萨滞布病与中医中风的概念类似,大致对应现代医学中脑缺血及出血性疾病,隆滞布病与脑梗死相对应。白脉病的范畴

    中医药导报 2022年2期2022-11-08

  • 白脉软膏热疗联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
    关系。本研究使用白脉软膏(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20043178,外用)热疗联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次观察病例为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白脉软膏热疗联合推拿牵引治疗)60例和对照组(推拿牵引治疗)60例。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18岁~65岁,平均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2期2022-08-16

  • 基于蒙医白脉理论探析帕金森病*
    蒙医认为PD 属白脉病范畴,又称彻彻热乎病[15]。蒙医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在治疗PD方面有独特认识。本文从蒙医白脉理论探析,就蒙医对PD的治疗思路作一简要综述,为蒙医药治疗PD 提供理论支持。1 蒙医对“白脉”的认识蒙医学认为白脉是人体两大脉络系统之一,脑、脊髓、白脉可统称为白脉系统[16]。它从脑部发出,泛指西医的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及周围神经。蒙医对白脉的循行、功能、与脏腑器官间的联系均有详细论述。1.1 白脉的循行分布白脉,又称为水脉,从脑部发出,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1期2022-04-26

  • 藏药复方白脉软膏配伍特点及其治疗白脉病的核心药物探析*
    研究。藏医学认为白脉是由脑脉及连接脏腑的内隐脉和连接四肢的外显脉共同组成[3],而白脉病是因白脉系统损伤的病理体现,会导致机体功能的障碍。因此,当出现脑血管疾病时就会影响白脉的生理功能,导致机体功能的障碍和丧失。白脉软膏是最为常用的一首经典白脉病的藏成药,始载于公元18世纪著名藏医药学家噶玛额顿单增赤列编著的《长寿珠串》中,该书详细记载了本处方药的配方和功能主治[4],成药由姜黄、藏茴香、肉豆蔻等11种藏药材组成,具有舒经活络的功效,用于治疗白脉病,瘫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2年12期2022-03-28

  • 陶苏和教授治疗赫依病处方分析
    发病部位为骨骼、白脉、头部、心脏、命脉、大肠、子宫。上述主要表现在蒙医心身医学中心门诊也是最为多见的主诉,实际与很多慢性身心疾病密切相关。陶苏和教授是第六批国家名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名老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师从两代蒙医国医大师。陶教授从医40年来一直致力于蒙医药传统理论的研究与蒙医心身医学临床工作,尤其在蒙医赫依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本研究从陶苏和教授在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出诊的日处方中,抽取以赫依性疾病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1期2021-12-27

  • 蒙医温针体系
    “黑脉”系统和“白脉”系统是将身体与环境联系起来的两种方式,它们控制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换。现代在改进的蒙古族传统医学理论中,“黑脉”系统和“白脉”系统分别被视为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白脉”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白脉”。“白脉”包括内部的“白脉”和外部的“白脉”。内部“白脉”控制身体的内部器官(心、小肠、肺脏、结肠、肝脏、胆囊、脾脏、胃、肾脏、膀胱)。内部“白脉”的功能类似于植物神经系统。在传统蒙古医学系统中,有一些特殊的穴位使用温针来治疗不同的疾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11-29

  • 藏药白脉软膏实效性临床研究
    织,均属于藏医的白脉病。白脉软膏是藏医治疗白脉病的经典外用制剂,常与火灸等疗法结合,以达到恢复和改善肢体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白脉软膏在临床中用药数据,以评价其解痉止痛、缓解肌紧张、改善功能障碍等疗效。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全国多家高等级和基层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河南省中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敦煌市藏医专科医院等)选取符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1年11期2021-11-15

  • 白脉软膏联合道斗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肢体痉挛的临床观察
    遗症肢体痉挛属于白脉病,采用藏医疗法治疗该疾病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1]。为深入分析中风后遗症肢体痉挛治疗的有效方案,本研究总结评估青海省藏医院患者相关基础性资料,评价分析白脉软膏联合道斗疗法治疗的相关问题[2]。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开展本研究,择取样本共64例中风后遗症肢体痉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模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量均为32例。总结分析两组基础性临床资料,研究组男15例,女17例,年龄52~71岁,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1期2021-10-20

  • 铜银烙疗法治疗白脉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099)0 引言白脉病主要是指患者的神经系统受到损伤,进而引发的功能性障碍或病理损害病症,其常见的临床病症为腰椎病、颈椎病等,由于患者的颈部困痛或腰部僵硬等问题,如颈椎痛严重者可反射至手臂困痛,手指麻木、头晕、头疼。腰部困痛导致坐骨神经痛、双腿麻木、弯腰困难或翻身困难等,易对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1]。在蒙医的治疗方式中,可通过铜银烙疗法对白脉病患者进行救治,以帮助患者恢复较正常的腰椎、颈椎部功能作用,使其能缓解手指麻木、头晕、头疼及腰部困痛等

    智慧健康 2021年1期2021-02-28

  • 简述蒙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及治疗体会
    进而影响心、脑及白脉等窜行之道[9]。蒙医学认为心与本病的发病密不可分,心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居于各脏腑之首。心脏居于巴达干区,但却是总赫依的寄所,普行赫依和完成希拉居于心脏,是病变赫依的窜行之道,赫依对其功能进行支配,若赫依出现异常病变,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普行赫依对心脏产生动力,使血液、空气、食物精华通过动脉输送全身。心脏中有司命赫依,其能够增强人体感觉功能,保持思维清晰、记忆增强,维持精神正常。此外,能成协日也驻于心脏,其可以增强人的智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2期2020-12-25

  • 体外冲击波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的疗效观察
    体外冲击波+外用白脉软膏的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患者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 42.5岁。其中左侧10例,右侧20例。病程l天-4周,全部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用以色列Medispec公司Radialspec型冲击波治疗仪行冲击波治疗。冲击压力9-34MPa,冲击频率5-10Hz。对纳入患者治疗前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9期2020-12-23

  • 中药熏蒸联合白脉软膏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采用中药熏蒸联合白脉软膏局部外涂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取得较好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于本院中医科治疗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治疗组男13 例,女17 例,平均55.6 岁;平均病程3.2 年;左膝者9 例,右膝者16 例,双膝者5 例。对照组男12 例,女18 例,平均56.2 岁;平均病程2.8 年;左膝者11 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5期2020-12-09

  • 藏药白脉软膏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
    肌张力增高属人体白脉“隆”病变,治宜舒筋活络、活血化瘀。本研究采用白脉软膏辅助治疗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患者,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霍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肌张力增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45~70岁,平均(61.29±7.56)岁;病程1~8个月,平均(4.69±1.05)个月。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4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0期2020-06-17

  • 白脉软膏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对比使用效果
    果,本文主要分析白脉软膏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对比使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患者男105例,女95例;年龄61~82岁,平均(64.12 ±6.18)岁。经检验,组间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参照组行常规多模式镇痛,术后,取罗帕卡因10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2020-06-02

  • 藏医擦涂外敷疗法治疗白脉病的技术应用
    10007)1 白脉病概述藏医解剖学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从命脉生出的黑脉向上引,从脑部生出的犹如树枝状向下分布,隆为主的物质运行的脉管,称白脉,属现代医学中的神经[1]。在人体内脉与脏器连结,外脉与四肢相连。白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相似于现代医学的神经痛,发病年龄常在20~60岁,其中40岁左右最多见[2]。在西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用卧床休息及西药止痛剂,维生素B族,短程皮质类固醇激素口服等。2 藏医擦涂外敷疗法简介我科在2005至20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8期2020-02-27

  • 蒙医治疗赫依性癲狂概述
    交搏,心脏受累,白脉传导受阻所致。饮食起居失于常度,如情志不和,忧愁抑郁思虑过度,极度恐惧,暴怒,失眠失血过多,饥腹时过于劳累,长期营养缺乏以及赫依性激荡,主脉赫依病和癔病等疾病的迁延加重,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6-8]。临床表现赫依偏盛症状较为明显,多数病人不承认自身所患之病此为本病主要特点之一。病情发作虽无定时,但多在清晨和傍晩病势加重。病人除对周围环境不能正确认识,对客观刺激不能适当反应外,还有错觉和幻觉以及相应的情绪及行为素乱,如突然哭泣歌唱,诅骂,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9期2020-01-15

  • 白脉软膏含药血浆对大鼠退变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共培养体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结果[5]。奇正白脉软膏根据传统藏医理论研制而成,具有舒筋活络功效,含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人工麝香、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等成分,常用于白脉病、瘫痪、偏瘫、筋腱强直、外伤引起的经络及筋腱断伤、手足挛急、跛行等病症。既往有研究显示,白脉软膏对骨折愈合、关节扭伤、筋膜炎等疾病有肯定的疗效[6-9],但其对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则需进一步研究。探究退变滑膜细胞对软骨细胞形态、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关节炎病程,因此,本研究应用滑膜—软骨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2019-02-28

  • 藏医“白脉病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D34、VEGF1、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
    究团队的实验发现白脉病疗法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1],为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了CD34蛋白、VEGF1蛋白、GAP-43蛋白在各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7天、14天两个时间点的表达量,以此评价白脉病疗法对于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和血管再生的调节作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雄性SD大鼠75只,清洁级(SPF),体重250±10 g,购自斯贝福(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2011-000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9期2019-01-29

  • 白脉软膏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机制尚不明确, 白脉软膏作为传统的藏药药方,治疗偏瘫、手足痉挛、白脉病等均有理想的疗效[3]。为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白脉软膏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肌张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后肢体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观察患者中, 男19例,女 16 例 , 年龄 51~72 岁 , 平均年龄 (61.3±7.8)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6期2019-01-14

  • 蒙医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尼如乃胡英”属白脉病范畴。蒙医认为,该病是由于受风寒、淋 雨、久居寒冷湿地等寒性条件使其素与协日乌素聚集在腰椎关节、肌筋膜、周围组织,导致白脉功能受阻[3],引起的白脉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障碍性疾病,属白脉病范畴。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均为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50.23±13.17,病程10~60天、平均病程35.3±6.9,单纯L4~5椎间盘突出34例,单纯L5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10期2018-12-19

  • 额尔敦-乌日勒治疗脑梗死132例临床疗效观察
    “萨病”,属蒙医白脉病范畴。多见于中年以上血盛者,发病急骤、病势危重。蒙医文献有关“萨病”的记载始见于公元8世纪宇妥·元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2]对“萨病”论述:“阿德病”范畴,分嘎拉萨(热性)及乌素萨(寒性)两种。临症以突发半身瘫痪、失语、口眼歪斜、哭笑等症状为主,治疗方法有内服药、熏药、外用洗药等,年过60岁病者治疗愈后差等记载。关于病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3]归纳:“是因众多外因所致体内三根(赫依、协日、巴达干)失调,赫依与琪素相搏引起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9期2018-11-20

  • 蒙医治疗白脉病方剂及用药特点的文献研究△
    010010))白脉病,蒙医学又名乎杨病、白乎杨。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恶心、惧怕大声、肩和颈部僵硬、头痛、失眠、情感异常、口眼歪斜、头晕、四肢麻木萎缩、尿失禁或便秘等。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临床症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眼歪斜等临床症状,因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颈部僵硬等临床症状,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肢体麻木、尿失禁或便秘、肩颈部僵硬等临床症状均相似于白脉病临床症状。因此,一概而论将白脉病归属于现代医学的某一种疾病是非常困难的,总之白脉病涉及范畴非常广泛。青海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6期2018-07-11

  • 藏医特色技术-白脉病疗法临床应用分析及推广应用思考*
    用药,其中关于“白脉”的理论是藏医学的重点之一。白脉病是由于剧烈活动使身体受损,或者瘟疫或热毒等侵入脉道,或遭受外伤使脉离断和石击等使脉受伤,导致“隆”血紊乱失调侵入脉道等原因所致,针对白脉病的治疗藏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白脉病疗法。本文围绕白脉病疗法进行分析,并针对推广应用提出建议。1 白脉病疗法概述白脉病疗法是极具藏医特色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具有调理气血、祛风除湿、疏通肌理、解毒消肿的作用,能够调整白脉,使其恢复正常功能。白脉病疗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年3期2018-06-21

  • 推拿理筋补泻手法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理筋补泻手法联合白脉软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2月到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肱骨外上髁炎的患者90名,根据Excel随机表格法分为联合组和远端取穴组,每组45人。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2]及《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关于肱骨外上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年龄限制在18~50岁患者;③未接受其他方式的治疗;④知情同意并签字者。排除标准:①患者合

    医药前沿 2018年17期2018-06-07

  • 蒙医温针配合内服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8例疗效观察
    该病属蒙医“下肢白脉病”范畴[2]。该症患者由于腰椎纤维环受到损害,髓核突出,神经根与脊髓受到压迫、刺激,可出现腰部与下肢麻木,活动受限,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极大影响。本研究应用蒙医温针配合内服蒙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间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18例,男55例,女63例;均住院患者。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70岁,平均年龄52岁;病程最短者3月,最长者16年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3期2018-01-19

  • 浅谈蒙医药治疗心刺痛症
    。2.4 胡应(白脉)性心刺痛:头晕颈僵胸痛,脉虚浮,舌红苔薄白,尿清有泡。3 心刺痛症的治疗[2]3.1 赫依性:理赫依、行气血、镇痛。治疗药品,早匝地-5丸15丸;午额日敦乌日勒丸15丸;晚阿嘎日-35丸3g,止痛6味散丸3g。外治,热疗或第七腰椎穴位行艾灸。3.2 血性心刺痛:清心、活血、镇痛。治疗药品,让阿嘎日-8,攒丹-3味,散绍纱-3等。外治,肘内脉微量放血。3.3 黏性心刺痛:黏行气血、镇痛。治疗药品,巴特日-7,嘎日迪-5,粘乃图拉嘎等。3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1期2018-01-19

  • 藏药如意珍宝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偏瘫性肩痛临床观察
    在藏医学中属于“白脉病”的一种,其认为人体内的各种脉络总有一些是互相连通的,叫做联结脉。在藏医的白脉学中主要把联结脉分为了白脉(神经)以及黑脉(血管)这两种形式,其中人体的大脑为白脉之海,并且是由脑部朝着颈髓内进行延伸,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粗壮的命脉,在此基础上又分为若干个分支,这些分支分布在人体的所有具有直觉功能的水脉上面,主司全身的感觉、运动以及信息传导能力。在白脉病发病之后会呈现出若干个神经损伤所引起的症状,比如说口眼歪斜、偏身麻木、肢体功能障碍以及疼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2018-01-15

  • 藏药白脉涂剂结合木烙疗法治疗33例急性颈僵直的临床疗效观察
    13399)藏药白脉涂剂结合木烙疗法治疗33例急性颈僵直的临床疗效观察多杰扎西(兴海县藏医院,青海 兴海 813399)目的:观察藏药白脉涂剂结合木烙疗法治疗急性颈僵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急性颈僵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藏药白脉涂剂结合木烙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单独采用推拿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白脉涂剂;木烙疗法;急性颈僵直;疗效急性颈僵直俗称落枕,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以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8期2018-01-09

  • 穴位按摩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卒中后偏瘫的效果观察
    9)穴位按摩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卒中后偏瘫的效果观察覃桂水(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白脉软膏外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12月我脑病中心收治的70例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和白脉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力恢复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 试验组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2017-09-15

  • 蒙药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体会
    祛黄水。主治黑、白脉病。方中以具镇静及医治白脉病之良药珍珠为主;配以牛黄以除余热,麝香以杀粘、清毒热、开窍,丁香以理命脉赫依,沉香以清心赫依热为辅。各药合用,医治白脉病及热病日久深伏于内的功效俱全。止血红花-8味散由红花、熊胆、豌豆花、地锦草等8味药配合组成。功能止血。方中红花封闭脉口,熊胆止血有奇效,同为主药;豌豆花、地锦草止血,同为辅药。各药合用,对各种出血,均有功效。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运用蒙药治疗眼底出血疗效好,病程短,复发率低。2016年10月1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1期2017-05-18

  • 基于藏医白脉理论的中风病诊疗规律探析*
    029)基于藏医白脉理论的中风病诊疗规律探析*郑丽娟,任小巧**,王明强,毛萌,高俊巧,周子严,邓志云,李龙梅(北京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研究所北京100029)藏医将人体的经脉分为黑脉和白脉。藏医认为因季节环境、饮食不当、瘟毒热邪侵入脉道,或外伤等损害白脉,导致三因素中的隆和血液紊乱而诱发白脉病。白脉病是藏医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中风病是藏医白脉病的一种,临症时需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发病时间、病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年2期2017-04-10

  • 蒙药忠伦—5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研究概况
    蒙医学上属萨病(白脉病)范畴[1]31。主要因人体内三根与七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失调而赫依偏盛引起,赫依与血相搏,使气滞血瘀,导致气血运行与流通障碍,继而损伤白脉引起脑部受损的疾病 [2] 。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大脑高级运动调控中枢受损,使其对脊髓等低位运动中枢的调控及抑制作用中断,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所致[3]。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一些治疗方法虽然疗效肯定,如临床上采用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7年1期2017-02-21

  • 白脉油膏合铁烙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50例
    810001白脉油膏合铁烙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50例旦正项秀青海省藏医院藏医传统诊疗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目的:观察藏医白脉油膏药物结合铁烙烤热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通过白脉油膏药物铁烙烤热进行治疗。结果:临床痊愈8例,占16%,显效38例,占76%;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92%。结论:藏医传统疗法白脉油膏结合铁烙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具有温津通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营养神经的作用。膝关节骨质增生;白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0期2017-01-16

  • 蒙药忠伦-5汤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研究概况
    蒙医学上属萨病(白脉病)范畴[1]31。主要因人体内三根与七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失调而赫依偏盛引起,赫依与血相搏,使气滞血瘀,导致气血运行与流通障碍,继而损伤白脉引起脑部受损的疾病[2]。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由于大脑高级运动调控中枢受损,使其对脊髓等低位运动中枢的调控及抑制作用中断,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所致[3]。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确切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一些治疗方法虽然疗效肯定,如临床上采用的很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1期2017-01-16

  • 探秘藏医对白脉病的认识 白脉软膏低费用高疗效
    。藏医之“脉”:白脉病发病增加、药物却少藏医还有一个特别的概念——“脉”。藏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不是孤立的存在器官,通过“脉”可与其他器官联系。藏医解剖学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黑脉泛指血管,包括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白脉泛指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多种神经。白脉从脑部生出的脉向下延伸,分为内脉和外脉;内脉有13条,犹如丝线样与脏器连接,外脉有6条,与四肢连接。内外脉共有19条,司管传导水脉,主导感觉、运动和信息传导等功能,也就是说脑是白脉

    西藏人文地理 2016年4期2016-11-19

  • 藏医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齿状回Jagged1表达的影响
    郑丽娟论 著藏医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齿状回Jagged1表达的影响祝日荣任小巧毛萌王明强郭慧娟仁青加葛东宇李根茂郑丽娟目的 探讨白脉疗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海马齿状回Jagged1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脉疗法组,脑缺血1.5小时,分别再灌注7天、14天,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

    环球中医药 2016年6期2016-09-08

  • 蒙医治疗面瘫体会
    医“赫依”病或“白脉”病范畴,西医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主要是头颅部或颜面部白脉受伤而引起,临床上以患侧表情肌驰缓性瘫痪为主,又称“赫依性瘫”。本文结合蒙医临床上对面瘫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将蒙医临床上治疗面瘫的办法、方案总结归纳,方便临床参考和借鉴。蒙医;西医;面瘫面瘫属于蒙医“赫依”病或“白脉”病范畴,西医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主要是头颅部或颜面部白脉受伤而引起,临床上以患侧表情肌驰缓性瘫痪为主,又称“赫依性瘫”[1]。由于面部白脉受伤导致面部肌肉向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年11期2016-05-20

  • 蒙医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白脉病的范畴,三根平衡遭到破坏,消化失衡由于黄水增盛与巴达干和血相搏凝聚于关节部而阻碍白脉的血气运行所致。长期停留于阴潮处,外伤、外感风寒、久坐或久站、劳累受寒、食辛凉饮食、风湿、情绪低落等因素导致该病。典型症状是腰痛,并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临床上L4/L5、L5/S1椎间盘最容易发生病变。我们经多年的临床实践研究,应用口服蒙药配合针刺加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91例均来自门诊患者,全部经X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年11期2016-05-20

  • 蒙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乳头炎
    调理赫依、琪苏、白脉,燥黄水,明目为原则。药物晨投珍宝丸,午投止血红花-8味散,晚投古日古木-13味丸等。蒙药珍宝丸由珍珠(制)、牛黄、麝香、沉香、丁香等29味药配合组成。功能:清陈热安神,舒筋活络,祛黄水。主治黑、白脉病。方中以具镇静及医治白脉病之良药珍珠为主;配以牛黄以除余热,麝香以杀黏、清毒热、开窍,丁香以理命脉赫依,沉香以清心赫依热为辅。各药合用,医治白脉病及热病日久深伏于内的功效俱全。通过我们的临床观察,蒙药配合西药治疗该病较单纯西药治疗病程缩短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年11期2016-05-20

  • 藏药加艾灸治疗偏头痛
    偏头痛属于藏医“白脉”病范畴。引发偏头痛的内因是隆、赤巴、培根等,外因是饮食起居出现不足、过甚、相反等变化。西医调节神经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本人用藏医药与针灸结合并用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四部医典》中所述,从脑中发出与“江玛”脉链接,主要是由隆物质构成司理机体发育、活动的脉称为白脉,也称水脉,在人体如树根状向下分布。所以,白脉中是以隆物质循行为主,凡是剧烈活动引起伤热扩散,或中毒、热证等病邪落于脉到,导致隆功能紊乱,伤及白脉而发白脉病,表现为半侧头痛,心烦意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6年10期2016-01-27

  • 蒙药治疗白脉型失眠79 例
    脉或气血相搏侵及白脉导致的,以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重者彻夜不眠为特点的疾病。失眠主要侵及心脉及白脉,按累及部位可分为心脉型、白脉型、肾虚型等3 型[1],本次对符合白脉型失眠诊断标准的79 例患者口服蒙药治疗,结果证实疗效显著。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收集我科住院患者,无服用镇静催眠药物病史。采用蒙医病症结合蒙西医双重诊断标准,并阿森斯失眠量表评分均≧6 分。1.2 诊断标准:蒙医诊断标准符合白脉型失眠诊断标准[1]:(1)失眠主诉,入睡困难、多梦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11期2015-07-12

  • 蒙药治疗坐骨神经痛69例
    属蒙医“下肢关节白脉病”。下肢关节白脉病系指分布于下肢的白脉受伤而引起的疾病。其发病多由下肢白脉受伤,三根失衡,导致脉窍不利,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久处潮湿之处,受风寒等均为诱发因素。蒙医临床上可分为热盛型和寒盛型两证型。热盛型者有关节发热剧痛,得寒则舒,脉搏细数等特点;寒盛型者有关节发凉麻木,得热则舒,脉搏缓弱等特点。蒙成药卡拉玛阿如-10味散以调理体素的诃子为主,以清肾热的刀豆、豆蔻、红花为辅,配以刺柏、三红药、红花、五灵脂、当药以清热止痛,故调理体素的同

    中国民间疗法 2015年8期2015-01-24

  • 希木德呼乌日勒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00 例
    依、血交搏,损及白脉引起的白脉病范畴。现代医学中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属于本病。本文主要临床评价10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服用希木德呼乌日勒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病历选择: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间,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或住院患者,采用蒙医病证结合蒙西医双重诊断标准。筛选100 例肝肾功能制定标准之内的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观察2 周后从症状、体征来评估本制剂的有效性。1.2 一般材料:100 例中,男性55 例、女性45 例,年龄5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6期2015-01-23

  • 蒙药结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称蛇疹,是沿单侧白脉分布区域发生水疱并以带状分布为典型表现的急性皮肤病,皮损消失后仍遗留白脉疼痛症状,并持续较长时间[2]。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 ~4.8‰,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 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1]。本文用蒙药结合微波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 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4期2015-01-23

  • 蒙药对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经系统疾病属蒙医白脉病范畴。《蒙医甘露四部》记载:白脉有连接体内体外2 种。体内白脉从脑髓分出与脏腑连接的有13 条白脉,分别为赫依、协日、巴达干各4 条,三者汇聚的有1 条,共计13 条;体外连接的有6 条。其中2 个布古占(空心)脉,从脑会穴分出至脚心;2 个扎吉德(彩虹)脉,从后颈窝两边分出至2 个拇指;2 个拉德那(珍宝)脉从脑髓下沿分出经耳垂至无名指。症状为口眼歪斜、四肢酸痛僵直、手脚卷缩、手脚颤抖,颈项僵直肿胀、手脚麻木僵硬、拇指和无名指酸痛、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9期2015-01-23

  • 针药并用治疗呕吐1例
    日未通,舌淡苔薄白脉滑。取曲泽(双)、梁丘(双)、内关(双)、足三里(双)各1次。另用黄连6g,黄芩10g,干姜10g,甘草10g,党参15g,陈皮10g,藿香10g,大黄15g(后入),枳实10g,厚朴10g,延胡索10g,蒲黄10g,生姜3片。3剂,日1剂,水煎,每4h服1次。2014年1月30日二诊,诸症缓解,上腹不适,胸闷,呕吐次数减少,舌淡苔薄白脉滑。取中脘、足三里(双)、合谷(双)、三阴交(双),针刺。中药继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2014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7期2014-04-05

  • 蒙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腱等多处,导致白脉功能受阻引起的腰酸腰痛、下肢麻木疼、行走困难等,属白脉支配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2~2013年的门诊患者49例,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16~89岁,病程1天~3年。1.2 诊断标准1.2.1 西药诊断标准:腰椎体CT或X线检查明确诊断。1.2.2 蒙医诊断:⑴赫依奇苏结合型:疼痛剧烈,行走疼痛,腰部板硬,舌苔淡,脉弦紧,尿色黄;⑵巴达干赫依结合型:发病较缓慢,下肢麻木,劳累后病情加重,休息后缓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4期2014-01-24

  • 藏药如意珍宝丸临床应用现状
    瘟热、陈旧热症、白脉病、四肢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神志不清、痹症、痛风、肢体强直、关节不利,尤其适用于白脉病。现代常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各种关节炎、急慢性扭挫伤、痛风、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等神经病理性痛、关节性疼痛及中风后遗症等,疗效显著。1 主治疾病如意珍宝丸对白脉病有良效。《四部医典》认为人体有各种脉络连接,其中沟通人体内外的叫连结脉。连结脉分为黑脉和白脉两种。黑脉是指血管,白脉指神经。白脉主导感觉、运动和信息传导功能。白脉发病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4年1期2014-01-23

  • 藏医艾灸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探讨
    疼痛综合征。属于白脉病的范畴,临床上是既常见又多发的一种病,主要症状有:疼痛在腰部、臀部并向股后、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向下窜行,发作性疼痛可为烧灼和刀刺样,夜间尤甚;弯腰或活动下肢、咳嗽、排便时疼痛加重,休息可减轻;坐骨神经径路上有压痛;有神经根牵拉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根据这些症状某些医生称为腰椎病和痧唐病 (此病在藏医学中属于隆病之一)。笔者在临床中对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内服药首选“尚琼丸”,同时结合传统藏医艾灸疗法治疗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7期2013-08-27

  • 蒙药治疗安眠药中毒性记忆力减退11例
    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白脉泛指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延髓、脊髓及多种神经。白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蒙医认为安眠药中毒性记忆力减退属“白脉病”范畴,系赫依、血交搏,损伤白脉,气血运行受阻而致。患者服用大量安眠药后,赫依与血相搏,影响白脉功能致病,发生记忆力减退。治疗白脉病以调节体素、通白脉、调和气血、醒脑开窍为总则。蒙药珍宝丸方来自《医法海鉴》,由珍珠(制)、石膏、丁香、红花、土木香、木香、檀香、地锦草、沉香、麝香、牛黄、水牛角浓缩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12期2013-01-25

  • 蒙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如乃胡英”,属“白脉病”范畴,蒙医认为该病是病血与“协日乌素”集聚于腰椎关节、周围组织、肌筋膜等处,导致“白脉”功能受阻引起的腰腿痛、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等“白脉”支配区域的运动、感觉障碍性疾病。本人在用毫针、火针、放血、拔罐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毫针的疗效。现将2年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均诊断明确,一组为2011年的门诊和住院患者:156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85例,年龄13岁~81岁,病程1天~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3年8期2013-01-23

  • 外用白脉软膏对家兔桡骨骨折模型愈合过程及骨痂组织结构的影响
    100700)白脉软膏是藏医临床常用的消肿、止痛、干黄水的传统藏药配方,是藏医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代表方剂[6、7]。依据传统藏医学骨伤治疗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技术方法和指标,对藏药中治疗骨关节病的经典方剂如白脉软膏等所含有效成分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充实和丰富藏医学理论,更能够为骨关节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本研究以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模型,观察白脉软膏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并与传统骨伤治疗药物伤科接骨片进行比较。1 材料与方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2期2012-12-01

  • 126例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医“赫依”病或“白脉”病范畴,西医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临床上以患侧表情肌驰缓性瘫痪为主,任何年龄皆可发病,但年龄在20~40岁者多见。本人从2006年3月至2008年2月,口服蒙药“扎冲十三味丸”加中药“牵正散”,同时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的64例;口服牵正散合针刺治疗的62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6 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治疗组64例,年龄7~75岁,平均年龄34岁,右侧面瘫29例,左侧面瘫35例,男26例,女39例;对照组62例,年龄9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3期2012-11-29

  • 藏医白脉病发病与治疗研究现状
    结脉又分为黑脉和白脉两种。黑脉指血管,白脉指神经。白脉从脑部生出的脉向下延伸,分为内脉和外脉;内脉13条,犹如丝线样与脏器连结,外脉6条,与四肢连结。内外脉共有19条,司管传导水脉,主感觉、运动和信息传导功能,即脑为白脉之海。此处之白脉实际为神经系统。白脉发病将呈现出若干神经损伤引起的症状,如口眼歪斜、偏身麻木、疼痛、颤抖、肢体功能障碍等。因此,白脉病相当于一种实质性损害所致的有关神经系统疾病。1 传统藏医学对白脉病发病与治疗的认识[2]传统藏医学认为,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2期2012-01-25

  • 藏医药学对神经性疼痛的认识及治疗
    浴和五味甘露浴对白脉病有良效。分证治疗:隆偏盛的神经性疼痛,于大椎和百会穴温灸,进食有营养的食品。赤巴偏盛的神经性疼痛,用下泻和脉泻法治疗。热性白脉病,用二十五味牛黄散或二十五味珍珠丸等,饮食方面,进食新鲜酥油及肉类等营养滋补食品、麦粥乳酪等为宜。外治,上半身疼痛取枕瓣脉、枕骨脉放血,下半身疼痛取踝脉、“周果”脉等适量放血。热减后饮红糖酒效同甘露。脉象和尿象及体表出现寒偏盛症状后,内服五鹏散加丁香、西藏猫乳、宽筋藤三药研末或五鹏散加较大剂量的丁香散效同甘露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2年4期2012-01-24

  • 白脉软膏改善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不易普及和推广。白脉软膏是由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该药是藏医传统古验方,有数百年的应用历史,具有舒经活络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白脉病、偏瘫、筋腱强直、外伤引起的经络计筋腱断伤、手足挛急、跛行。已经有药效学的基础试验证实其治疗卒中的疗效,但是用于临床上治疗卒中后患者功能恢复的详细评价尚不甚完善,报道资料亦不多见。因此为进一步验证其对卒中患者出现的肌张力异常改善的疗效和安全性,特进行此临床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1.1 入选标准 ①诊断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5期201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