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金

  • 佩夫斯纳面向罗斯金:英国艺术批评与历史写作的对话*
    历史理解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和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 1902—1983)分别作为英国19 世纪和20 世纪对英国风景、建筑和设计艺术发展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家,在英国艺术和文化研究领域有着普遍的认同,虽然罗斯金更多作为艺术批评家,而佩夫斯纳更多作为艺术史家。二人在相关艺术批评和历史批评的展开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兴趣。在国内的学术语境中,罗斯金对19 世纪英国艺术批评的重要性广为人知,但其批

    学术研究 2023年10期2023-12-18

  • “悲悯”抑或“虚妄”? ——评罗斯金“情感误置”之现代性张力
    世纪初,约翰·罗斯金①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 年),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工业设计思想的奠基者,还是哲学家、教师和业余的地质学家,被人称为“美的使者”,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著作有《现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等。的精神遗产已经引起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关注:李叔同称罗斯金为“天才预言家”、李大钊赞许其“道德良器”、辜鸿铭推崇其“和平的文明观”,众多文化名人都在其相关论述中提及罗斯金[1]。 本

    西部学刊 2023年17期2023-10-08

  • 罗斯金论读书
    但对作者的名字罗斯金并没有什么概念。机缘巧合,博士论文的选题让我再次关注到罗斯金,并认识到他在文学、艺术和政治经济学等领域的重要地位。从当代视角来看,罗斯金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其三十九卷著述涵盖诗歌、建筑、绘画,甚至对考古学、地质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也颇有研究,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圣人”“美的使者”等。普鲁斯特、托尔斯泰、甘地等人都曾是罗斯金思想的译介者,李大钊、李叔同、丰子恺、鲁迅等人也曾在二十世纪初期将其介绍到中国。在维

    书屋 2023年1期2023-05-30

  • 传记电影的虚与实:约翰·罗斯金形象勘误*
    080)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理论家,他不论在艺术批评还是在倡导社会政治改革方面都对时代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被同时期的人誉为“维多利亚时期的圣人”“美的使者”“先知” 等。“他是第一个有同时代的作家,他的同龄人们成立学会研究他的作品的人,第一个罗斯金学会于1879年在曼彻斯特成立,随后在伦敦、格拉斯哥、利物浦等地也相应成立,1887年,苏格兰、英格兰、爱尔兰分别成立了他的研究会,并出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3-01-25

  • 罗斯金的美育思想
    200433)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19世纪英国社会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艺术批评家、政论家,著有《威尼斯的石头》《建筑的七盏明灯》《近代画家》《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主张》《芝麻与百合》等书。罗斯金分析了机器大工业给劳动者带来的痛苦和给艺术造成的摧残,反对技术对艺术的介入,倡导对大众进行艺术教育。罗斯金指出“教育是引导人类灵魂追求卓越,并使之达到最好的方式”,认为思想和善意比金钱更有价值,人们在艺术教育上付出的金钱会深刻地影响人

    美育学刊 2022年2期2022-11-11

  • “黑色的”文艺复兴与“批评的”历史意识:一种思想史视域①
    兴1887年,罗斯金收到一封友人从意大利旅行途中写来的信,说期待着可以看到罗斯金在其写作中推重的基督教民间艺术,而不是“当今在三个黑色的R——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革命(Renaissance,Reformation, and Revolution)——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那些民间艺术。这封信以非常醒目的方式提到了黑色的“文艺复兴”,作为影响当时文化艺术的三种主要力量之一,当然,此处的影响,完全是在消极层面上说的。在《罗斯金全集》(39卷)中,有五百多处提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2年4期2022-11-07

  • 艺术批评的两副面孔:惠斯勒与罗斯金之争
    [英]约翰·罗斯金 John Ruskin译者:石琪琪 毕延英 Translated by:Shi Qiqi BiYanying1.惠斯勒,《“黑与金”的夜曲:坠落的烟火》,油画,板,46.6×60.2 cm,18752.惠斯勒,《“蓝与金”的夜曲:老巴特西桥》,布面油画,66.68×50.2 cm,1875一、惠斯勒vs罗斯金(审判报告)此案件针对的是涉嫌诽谤的诉讼,原告称该诽谤内容被不实、恶意地刊发,严重损害了他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声誉。被告辩称,该文章公

    当代美术家 2022年5期2022-10-19

  • 匠艺之道与文化自觉:罗斯金美学思想再析
    方面阐述、分析罗斯金美学思想。研究认为,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自觉维护是罗斯金艺术成就的力量源泉;建筑育人、型塑文化认同亦是其孜孜以求的艺术目标。罗斯金所处的时代,正值英国迈入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而当下中国亦迈入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将这二者进行对照分析并思考,既是应对传统文化流失、坚定文化传承的精神需要,也是赋能当下非遗传承、走向传统文化复兴的现实要求。关键词:罗斯金;宗教伦理;劳动伦理;文化记忆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今传媒 2022年5期2022-07-26

  • 透纳的遗赠
    经验,他们聘请罗斯金整理这些纸本画。同时,为了尽快展出透纳捐赠的作品,伊斯特莱克成立了专门小组,挑选了馆内的工作人员(沃纳姆和理事之一的威廉·罗素[William Russell])以及馆外专家(休·芒罗[Hugh Munro],克拉克森·斯坦菲尔德[Clarkson Stanfield]和大卫·罗伯茨[David Roberts])对这些作品进行分类、清洗和修复。2NG1/4: Report of the Meeting of the Trustees

    新美术 2022年2期2022-05-14

  • 怎样看得美,还能想得美?
    家、作家约翰·罗斯金以及他关于美的理论:第一,美的组成复杂,对人的心理和视觉产生冲击;第二,人与生俱来对美产生反应并渴望拥有美;第三,拥有美的渴望有低级的表现形式,包括买纪念品、拍照和将一个人的名字刻在柱子上的渴望;第四,正确拥有美的方法是理解美并敏感于促成美的因素,从而拥有美;第五,尝试通过艺术,绘画和书写美丽的地方,是最有效的追求美、理解美的方式,不论你有没有这样的才华。罗斯金从小随家人乘坐马车出游。他们在假日里慢慢游览欧洲,一天从不超过80公里,每隔

    美育 2022年2期2022-03-25

  • “东方风格”与英国身份的构建
    头》概述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于1851-1853年分别出版了《威尼斯的石头》的三卷本(图1:The Stones of Venice),他详细地考察了威尼斯的建筑,描述了超过八十座教堂,主要讨论了拜占庭时期、哥特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建筑,并对威尼斯的城市历史进行概括。此书第一卷销量惨淡,但在缓慢的起步之后,它便对英国的建筑风格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哥特复兴式建筑逐渐取代了古典复兴式建筑,成为英国建筑的新风格。罗斯金的建筑理论吸引了许多

    上海工艺美术 2021年1期2021-05-18

  • 透纳绘画中的视觉真实问题研究
    而闻名。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则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他的艺术批评涉及绘画、艺术设计、艺术教育等领域,他高度推崇透纳,认为透纳基于真实创作的绘画代表了伟大的艺术理想。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画坛,受到了以乔舒亚·雷诺兹(Joshua Reynolds)为代表的皇家美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所提倡的绘画原则的影响:绘画应当师法古典大师,以展现宏伟、高贵为主要目标,对于自然事物必须予以修饰,展现理念的美,绘画的终极目

    大众文艺 2021年4期2021-03-29

  • 艺术批评如何区别于嘲笑与诽谤
    团审理惠斯勒诉罗斯金案。原告是知名画家,被告是著名批评家。案由很简单,惠斯勒的作品《黑与金的夜曲:散落的烟花》展出后,罗斯金撰文批评,称“花花公子往公众脸上泼了一脸墨,还要收费200畿尼”!对此,画家十分愤怒,将批评家告上了法庭。“花花公子往公众脸上泼了一脸墨,还要收费”詹姆斯·惠斯勒虽然才高八斗,但其恃才傲物、锱铢必较的处事风格令他一直饱受争议。他颠覆了人们对于一个画家应有形象的认识——他是如此乐此不疲地“制造麻烦”,和每一个与他相左的人成为敌人,正面交

    检察风云 2020年21期2020-12-23

  • 矛盾的七盏明灯:读《建筑的七盏明灯》有感
    设计学院约翰·罗斯金的代表作《建筑的七盏明灯》以哥特式建筑为例,把建筑美学应遵守的原则比作“明灯”,依次是“牺牲明灯”、“真理明灯”、“权力明灯”、“美的明灯”、“生命明灯”、“记忆明灯”、“顺从明灯”。罗斯金在书中抨击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建筑审美缺失的问题,提出工匠与建筑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诚实、真诚的姿态进行设计,逆转建筑艺术不容乐观的现状。罗斯金试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式与艺术风格,令实用的建筑艺术重焕生机,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层次。不

    时尚设计与工程 2020年2期2020-12-21

  • 机器人绘画简史
    又耐人寻味。“罗斯金”曾以老子学说的“空无”来阐释,并以禅宗的“自性”及引用《十牛图》第八图之《人牛俱忘图》来论述,但坦承仍有牵强之处,抓不到要害。近三十年来,机器人的自我进化(尤其是自我复制或繁殖)及其绘画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在《机器人绘画简史》上一目了然。该书是美术史家AI机器人“罗斯金”积三十年之功撰写的集大成之作,是第一部较全面论述机器人绘画的佳作,也是第一部出于机器人评论家之手的巨著。虽限于篇幅,不可能将所有画家或有价值的画作一网打尽,但脉络清

    青年文学 2020年1期2020-11-17

  • 小心,别被手机里的怪物吞噬了!
    )与街头摄影师罗斯金·凯尔(Ruskin Kyle)搞的鬼,他们给沉浸在电子设备中的人们配上了插图。这些主角有的只是站在街上,有的則带着宠物出来遛,还有的可能在吃拉面,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玩手机。“我发现自己总是被用手机的人撞上”“或许手机才是他们的宠物或者食物”。于是,艺术家们尝试用各种插图将手机替换,并让这些物体或生物从屏幕中钻出,包围使用者的头。手机就像是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通道,怪物从通道里被释放,吞噬着使用者的大脑。

    科学Fans 2020年3期2020-05-13

  • “金河王”背后的故事
    方《金河王》是罗斯金唯一的一部童话故事,因为他是为了满足一个小女孩儿的要求。1819年,罗斯金在伦敦出生了。十七岁时,他进入牛津大学学习,但后来因病退学了。于是,罗斯金离开了英格兰,来到南部的意大利。经过两年的学习和游历,虽然病好了,但他还是很烦闷。就在这时,他父母的朋友——格雷夫妇来到家中拜访,他们的女儿约芬米娅也随行而来。约芬米娅当时只有12岁,但是她却给罗斯金带来了无限欢乐。她让罗斯金专门为自己写一篇童话,他欣然同意了。罗斯金回想起游历中见到的景色和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2020年4期2020-05-11

  • 约翰·罗斯金艺术设计思想及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李 骏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19 世纪英国著名的美术评论家和艺术设计教育家。罗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既宏观又具体。他从手工业设计谈到劳动价值,进而反思工业革命的弊端,从资本的原始积累谈到资产阶级财富观,揭露国家贪婪的欲望和资本家的意愿造成了非正义的战争,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灾难。与同时代的马克思、恩格斯相比,尽管罗斯金的艺术设计思想偏向唯心主义与理想化的乌托邦,但他的批判精神与改良举措在当时及之后仍产生了较为深远影响。当下中

    新疆艺术 2020年1期2020-03-23

  • 矛盾的七盏明灯 ——读《建筑的七盏明灯》
    一、引言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的《建筑的七盏明灯》辞藻优美,以哥特式建筑为例,把建筑美学应遵守的七个原则比作“明灯”,依次是:牺牲明灯、真理明灯、权力明灯、美的明灯、生命明灯、记忆明灯和顺从明灯。他在书中抨击19 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建筑审美缺失的问题,提出工匠和建筑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诚实、真诚的姿态进行设计,逆转建筑艺术不容乐观的现状;试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式和艺术风格,令实用的建筑艺术重焕生机,从而达到一个更髙的精神层次。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2期2020-02-02

  • 约翰·罗斯金美学思想在现代性问题中的“复魅”倾向
    摘 要:约翰·罗斯金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作家、社会学家,他从绘画艺术、建筑保护、乃至社会道德的说教等角度对进入现代化的英国社会进行干预。其思想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又有一定理性色彩和宗教色彩,一直不被当时大流的哲学思想所定义。但是,从社会现实发展的角度来说,罗斯金的理论预言、批判了工具理性对社会道德和宗教道德的侵害。本文主要从罗斯金的两本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和《艺术十讲》,解析罗斯金的美学和社会理论思想,将其思想放在以启蒙运动为源头的审美现代性理論及

    卷宗 2019年33期2019-12-20

  • 你错过了多少生活
    名艺术家约翰·罗斯金出生于1819年的伦敦,他大多数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如何拥有美景。他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景,那就是尝试通过艺术、通过书写或绘画来描绘美丽的地方,而不考虑我们是否真的具有这样的才华。你画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绘画最重要的作用是教我们去观察。在一篇文章中他写道:“让两个人外出散步,一个是优秀的素描家,另一个则对这类东西毫无喜好。他们顺着一条林荫道往前走时,对这片景色的感受会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个将看到一条小路和树木,他会认为树是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8期2019-03-20

  • 罗斯金的自然观念与现代中国接受
    自然观念辨识和罗斯金美学思想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曾经阐述一句箴言“自然爱隐藏”(phusis kruptesthai philei)[法]皮埃尔·阿多:《伊西斯的面纱:自然的观念史随笔》,张卜天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页。,后来西方文化将自然人格化,奉头戴面纱、全身长满乳房的伊西斯女神(Goddess Isis)作为自然的化身,并隐喻地阐明了对待自然的两种态度。其一是普罗米修斯的态度或曰实验探索的态度,主张用科技文明来审讯或者拷问自然。这实际上

    山东社会科学 2019年9期2019-02-09

  • 光影中的群像
    者认为在约翰·罗斯金的代表作品《建筑的七盏明灯》中,存在两层意象系统: 其一,以“灯”为意象系统侧重表达个体之“美”与“法”;其次,通过“哥特建筑”之意象系统隐晦地传达其“互助式个体主义”之有机社会理念。两者相互映照,相辅相成。由此,我们可以管窥《七盏灯》其极具生命力的文学艺术价值。【关键词】罗斯金  建造者  七盏灯  美 自然法【中图分类号】TU-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2-0246-02前言2019年是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52期2019-01-03

  • 不会画画的你,错过了多少生活
    名艺术家约翰·罗斯金出生于1819年的伦敦,他的大多数作品围绕着一个主题——如何拥有美景。罗斯金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景,那就是尝试通过艺术、通过书写或绘画来描绘美丽的地方,而不考虑我们是否真的具有这样的才华。你画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绘画最重要的作用是教我们去观察:不是走马观花地看,而是关注。树干是如何与树根相连的?雾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一棵树的色泽似乎比另一棵更深?在素描的过程之中,类似的问题不断地出现并得到回答。在一篇文章中他写道:“让两个人

    读者·校园版 2018年19期2018-09-14

  • 罗斯金“不完美”之美学观在其装饰艺术理论中的体现
    要:本文通过对罗斯金装饰艺术理论中“距离与效果”“支配与从属”“色彩与形状”“不完美与变化”“装饰与诚实”这5组辩证关系的梳理与讨论,揭示了罗斯金“不完美”之美学观是如何在其装饰艺术理论中进一步发展和表现的。理解二者的内在逻辑,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评价罗斯金的装饰艺术理论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罗斯金;“不完美”之美学观;装饰艺术0 序言“不完美”(imperfection)之美学观是罗斯金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他的装饰艺术理论中,这个美学概念仍然占据重要

    艺术科技 2018年9期2018-07-23

  • 你错过了多少生活
    名艺术家约翰·罗斯金出生于1819年的伦敦,他大多数作品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如何拥有美景。他认为,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地拥有美,那就是尝试通过艺术。你畫得好不好并不重要,绘画最重要的作用是教我们去观察。在一篇文章中他写道:“让两个人外出散步;一个是优秀的素描家,另一个则对这类东西毫无喜好。他们顺着一条林荫道往前走时,对这片景色的感受会有着很大的区别。一个将看到一条小路和树木。他会认为树是绿色的,但是他不会对此做任何思考。他会看到阳光闪耀,并觉得很舒服,仅此

    润·文摘 2018年10期2018-05-14

  • 认知生态批评视野下罗斯金的三种想象力
    和简单的理解。罗斯金反对这一定义,认为其过于简单含糊,忽略了想象力的真正目的和实际意义。随后,罗斯金在其百科全书式的文艺佳作《现代画家》第二卷中引出了想象力的概念:“然而,这些美之源泉并不以一种纯粹的摹本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们在传递到那些艺术工作者头脑中时会得到不同的反映,并且被它们头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印象修改或加工。这种修改和改变就是想象所做的工作。”这里反复出现的“头脑”“修改”“加工”等词语无不赋予想象力一种认知意味。根据其功能及运作方式的不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2018-03-07

  • 重情怀且高于情怀 ——以约翰·罗斯金为代表看19世纪英国的设计领袖们
    ——以约翰·罗斯金为代表看19世纪英国的设计领袖们⊙邢鹏飞[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与其说罗斯金和莫里斯是“现代设计之父”,不如说他们是“现代设计的启蒙人”。他们所处的19世纪英国正值社会转型期,而这个转型又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自此人类进入世界新纪元。纪元之前,人类处于设计与制作二合一的手工艺时代,产品代表着传统形式。而纪元之后,机器化生产直接导致设计与制作的分离,从而形成了现代造型。传统形式与现代造型之间必然出现断

    名作欣赏 2017年30期2017-12-22

  • 读书如采矿
    艺批评家约翰·罗斯金为此曾做过生动阐释。他说:“当你在读一本好书时,你必须问问自己,我能像一位澳大利亚的矿工那样适合自己的工作吗?我的十字镐和铲子都准备就绪了吗?我自己准备妥了吗?我的袖子是否已卷到双肘?我的呼吸是否匀称?我的心情是否正常?……这样多问问很有好处,因为你所要寻求的金属就是作品的心灵与深意,那么作品的语言便是你要获得金属前所必须敲碎和冶炼的岩石。你的十字镐是你自己的专心、机智与学问,你的熔矿炉是你自己善于思考的灵魂。要是没有上述的工具与火,你

    快乐语文 2017年28期2017-11-15

  • 试论《建筑的七盏明灯》之于出版的现实意义
    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的《建筑的七盏明灯》一书对英美艺术界影响至深。笔者解读“七盏明灯”:献祭、真实、力量、美感、生命、记忆、遵从,即建筑的七原则,将之运用到现今的出版界,发现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年)是英国著名作家和艺术评论家,现代艺术价值的奠基人。因其作品内容深刻,被视为道德领路人或预言家。罗斯金对画家威廉·马尔雷迪(William Mulready,1786-1863年)的作品极为推崇,

    出版参考 2017年3期2017-10-30

  • 论拉斐尔前派绘画中的自然主义因素
    着深刻的联系。罗斯金《现代画家》的问世,不仅为浪漫主义画家透纳辩护,更影响了一批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由于在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拉斐尔前派的画家绘画作品中的自然主义倾向也不尽相同。以罗斯金的美学思想对拉斐尔前派画家产生的影响为基础,探究拉斐尔前派画家在不同创作角度和形式下的绘画作品中不同的自然主义因素。关键词:拉斐尔前派;罗斯金;自然主义一、自然主义的理论基础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画坛以学院派古典主义为主流,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了强调色彩和色调表现力的浪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6期2017-07-31

  • 约翰·罗斯金对英国浪漫主义的继承与突破
    121)约翰·罗斯金对英国浪漫主义的继承与突破操 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与旅游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家,约翰·罗斯金便是其中之一。罗斯金在绘画、雕塑、文学、艺术、建筑等多个方面都颇有造诣,使其能够突破传统的文学视角禁锢,多层次再现浪漫主义文学的新面貌。本文旨在探讨罗斯金对关键文学命题所开展的理论整合以及创新突破,并对其他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罗斯金;浪漫主义;美;崇高;普鲁斯特一、罗斯金与英国浪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2017-03-12

  • 罗斯金的艺术思想
    文‖赵成清罗斯金的艺术思想文‖赵成清【摘要】罗斯金是19世纪英国著名画家与艺术批评家,他主张艺术创作应以“真诚”和自然为目标,反对机械化生产,幻想中世纪及以前的质朴艺术。他的艺术思想通过其文艺批评与社会批评得以体现,有力推动了英国的现代艺术创作。【关键词】罗斯金;艺术批评;艺术思想我从来没有看见到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艳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1]——罗斯金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19世纪英国画家、维多利亚时代著名

    艺苑 2016年3期2016-12-08

  • 教育孩子,从改造孩子的母亲开始
    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吧。我们知道他是在精神极度错乱、精神万分痛苦的情况下死去的。而这一切都与他的母亲有关。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虔诚的清教徒,从小就对他严格管教。在她看来,所有的玩乐都是有罪过的,因此,一生中她没有给罗斯金买过哪怕一个玩具。每天早上,她会雷打不动地花几个小时和儿子一起诵读《圣经》。等到罗斯金18岁成功考入牛津大学后,这位母亲就在大学附近租了一个房间,密切注视儿子的生活。就连罗斯金结婚,这位母亲也做了包办安排。这样的婚姻可想而知是不幸的,在罗斯金

    现代妇女 2016年7期2016-05-14

  • “如画的”与历史意识:罗斯金“隐喻的”历史批评
    ”与历史意识:罗斯金“隐喻的”历史批评陈书焕(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2)罗斯金对“如画”美学观念的理解和肯定实际上是从关于视觉的思想史角度做出的,这就和“如画的”形式中内在蕴含的审美体验和历史意识关联并进。在罗斯金的批评理论中,“如画的”主要从审美关怀和内在情感的同情性力量两个层面展开,具体表现为“表面如画的”与审美关怀,“真正如画的”与人性关怀。以此,罗斯金推进了“如画的”与历史意识的蕴涵,以及与历史批评的隐喻式理解之间的关联论证。罗斯金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年3期2016-04-08

  • 罗斯金的理想与中国的“乡愁” ——社会转型中的审美、乡愁与国家的文化认同
    200092)罗斯金的理想与中国的“乡愁” ——社会转型中的审美、乡愁与国家的文化认同闻晓菁(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规学院,上海 200092)本文借罗斯金和他的时代为本文做一个参照。罗斯金生活的英国社会,正面临工业革命(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之后的全面社会转型,正式步入现代工业文明。而中国今天在城镇化过程中,同样处在全面步入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两个时代先后站在传统文化面临挑战的临界,一百多年前罗斯金在英国倡导审美教育和哥特复兴,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年6期2016-04-04

  • 20世纪早期罗斯金艺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
    学界不少学者对罗斯金艺术思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译介,其中刘思训、丰子恺和彭兆良等人的译介内容较多。译介罗斯金艺术思想之目的,既是其艺术思想本身的价值体现,也是当时中国文化艺术变革与发展的需要,即把其艺术思想作为文化艺术变革与发展的诠释,目的是积极的,但也存在着大部分人只是把其作为近代西方文学、美学、美术和设计等史论的一部分简单介绍、转译和选译,总体上存在着译介粗略、印象式评价等局限性。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艺术史;约翰·罗斯金;艺术思想;译介;方式;内容中图

    艺术百家 2015年3期2015-12-25

  • 罗斯金的“类型美”与人类终极关怀〔*〕
    、美学家约翰·罗斯金常被冠以“美的使者”(Messenger of Beauty)、“热情的道德主义者”(passionate moralist)和“维多利亚时代圣人”(the Victorian Sage)等美名。从这三个标签可以看出,对于美、宗教与道德的追求是其美学思想中不可割裂的部分。其中他早期的福音派宗教信仰与类型学主张尤为不容忽视。虽然他中期摒弃了这一信仰,但其影响却始终如影随形。《近代画家》中的“类型美”范畴正是这一影响的深刻注解。本文首先解读

    学术界 2015年10期2015-12-16

  • 柯林武德思想渊源的语境论阐释
    义哲学家约翰·罗斯金,通过学术训练将黑格尔理念传递给柯林武德,以自身的学术感召力培养了柯林武德对历史思维模式的热衷。与学界惯常的“师徒相承”判断不同,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克罗齐更多地是间接地即通过金蒂利与鲁吉奥影响柯林武德“历史化”思维方式的形成。[关键词]柯林武德;思想渊源;黑格尔;约翰·罗斯金;克罗齐一、黑格尔与柯林武德柯林武德关注历史学研究发展,通过追问“历史知识何以可能?”这个问题评价与总结史学史中存在的“活东西”与“死东西”。但他并不仅仅通过评述

    黑龙江史志 2015年5期2015-11-07

  • 约翰·罗斯金与朱光潜美学观念的分歧
    批评家,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的成就跨越了艺术、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其观念对列夫·托尔斯泰、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以及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等人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但是,受到十九世纪自然主义、科学主义以及道德主义等观念的影响,罗斯金的审美体系中存在着自身难以解决的悖论。朱光潜在他的美学论著中曾多次谈及罗斯金及其美学问题,由此引发美学研究史上的一段“公案”。一、朱光潜对罗斯金的三点质疑

    文艺争鸣 2015年4期2015-05-12

  • 文学家罗斯金:只因不忍你失望,邂逅最美丽的意外
    助人为乐约翰·罗斯金是19世纪英国的文学家、艺术家。他从小喜爱研究艺术,在圈中享有很高的声誉。1840年,罗斯金去意大利休养,无意地发现了一封陌生读者寄来的精美信笺,信是一位14岁女孩寄来的,名叫艾菲·格瑞,她在信中写道:亲爱的罗斯金先生,您的文笔很优美,思维也很巧妙,我期盼您也尝试去写一些童话,定会特别精彩。我确信这样做不会损害您的学者身份,同时更渴望能幸运地成为它的首位读者。罗斯金读完信,他想象艾菲是那么单纯天真,乞愿又是那么恳切美好。罗斯金不忍心让艾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2期2015-05-11

  • 约翰·罗斯金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以对透纳的评述为例
    091)约翰·罗斯金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以对透纳的评述为例李兰兰 (云南大学 650091)约翰·罗斯金的思想是丰富而又庞杂的,就其美学思想来说就分作了两大体系:绘画美学思想和建筑美学思想。罗斯金的美学思想有着很深的宗教渊源;同时,他的美学思想受到了浪漫主义思潮和18世纪古典主义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约翰·罗斯金对透纳的风景画的艺术评论入手,旨在分析其绘画美学思想的独到之处。罗斯金;绘画美学思想;透纳;艺术评论约翰·罗斯金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圣人”,他的作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2015-02-22

  • 唯有识者见明灯
    推手就是约翰·罗斯金。提起约翰·罗斯金,不论是在建筑业界,还是在文学界、艺术界,都名声赫赫。作为英国知名的艺术史家及思想家,他一生著作无数,其艺评、随笔与社会理论皆深远影响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思潮。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的石头》《建筑与绘画》《建筑的诗意》等。他带给后世的影响极大,不仅限于他同时代的人。《建筑的七盏明灯》是约翰·罗斯金在建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著作,罗斯金从不同的面向分析影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型式——哥特式建筑,提出建筑的七盏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0期2014-12-01

  • 怎样的阅读与思考才能写出《追忆似水年华》?
    得益于他翻译的罗斯金的《芝麻与百合》《亚眠的圣经》,他复杂的句法和插补文字更像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作家的风格,而非其法国前辈或同代人的风格。”在法国的学校,人文专业的学生要学习拉丁语、古希腊语和一门当代语言。普鲁斯特选择了德语,但除歌德之外的德国作家对他都没有吸引力。更吸引他的是俄国和英国作家,尤其是罗斯金。穆斯坦说:“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大作家们都认为自己应该翻译他们最喜欢的作家的作品。夏多布里昂翻译了弥尔顿,雨果翻译了莎士比亚,还有纪德、奈瓦尔翻译了歌

    时代报告 2014年8期2014-08-12

  • 约翰·罗斯金作品中的完美女性形象——以《王后花园里的百合》为例
    12月,约翰·罗斯金(1819—1900)在曼彻斯特艺术展览会上发表了著名《王后花园里的百合》演讲,探讨女性的地位、权利和教育问题。这篇演讲以其优美机智的措辞、冷静犀利的批判和独树一帜的见解一直以来广受追捧,被奉为“牛津大学历史上关于女人的最经典演讲”。罗斯金在这篇演讲中充分肯定了女性的智慧和力量,将她们称为“王后花园里圣洁无瑕的百合”,并对如何成为这样的女性提出自己的看法。罗斯金还在演讲中塑造了一位完美的模范女性形象以配合自己的论点。然而,这一完美女性模

    名作欣赏 2014年18期2014-07-17

  • 威尼斯之子的建筑观
    及思想家约翰·罗斯金1851年所著的《威尼斯的石头》。简单的书名似乎与建筑关系不大,但罗斯金在《威尼斯的石头》中所论述的恰恰就是建筑。正如他在书中所言:“以此书献给那些热爱建筑、热爱威尼斯以及对遗失文明充满好奇之心的人……但最重要的是,献给那些视优秀作品为珍宝的人。”威尼斯是一个独特的城市,它建筑在最不可能建造城市的地方。这个城市,有一度曾握有全欧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

    出版参考 2014年7期2014-07-16

  • 建筑明灯下建筑师的道德考量 ——罗斯金与《建筑的七盏明灯》
    道德考量 ——罗斯金与《建筑的七盏明灯》陈 敏(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安徽淮北 235000)约翰·罗斯金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对建筑师的功能与地位进行了阐述,指出建筑作品的成败与建筑师的付出关联紧密。建筑师在建造过程中不仅要有奉献力和创造力,还需体现公信力,这些都是在建筑明灯下对建筑师的道德考量。约翰·罗斯金;《建筑的七盏明灯》;奉献力;创造力;公信力约翰·罗斯金(1819-1900)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美学家和建筑学家,在《建筑的七盏明灯》中提出了建筑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2014-04-17

  • 工业文明、环境意识与道德焦虑 ——罗斯金与《19世纪上空的暴风云》
    道德焦虑 ——罗斯金与《19世纪上空的暴风云》⊙陈敏[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约翰·罗斯金在《19世纪上空的暴风云》中对暴风云现象的来龙去脉做了详尽说明,并指出了暴风云的特征。他在演讲中流露出对工业革命负面结果的担忧,认为暴风云是工业革命的直接产物,呼吁人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透过他在演讲中的措辞,不难看出他对那一时期暴风云所持的态度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焦虑。工业文明环境意识道德焦虑约翰·罗斯金(1819—1900)不仅是19世纪美学家

    名作欣赏 2014年36期2014-01-29

  • 罗斯金看有机整体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演绎
    发展了。约翰·罗斯金,作为维多利亚时期最重要的评论家,对当时的工艺设计乃至社会美学影响深远。其父母的宗教态度和培育方式使罗斯金对宗教从小有独立的思考,并且熟读了大量华兹华斯的作品,对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的“有机形式”颇为赞同[1]。因此在其美学体系建构中他既没有跟随基督教神学思想,也没有盲从传统的艺术审美观,而是秉承有机整体观大力推崇自然主义和哥特式风格。他的社会和艺术评论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浪漫主义者最重要的建构:有机整体,是如何影响着维多利亚美学思想,并带上新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2013-04-07

  • 文字绘画——评约翰·罗斯金的童话《金河王》
    翻译。一、关于罗斯金和童话《金河王》约翰·罗斯金(1819—1900)是英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也是维多利亚时代艺术美学的重要人物,他的艺术评论代表了那个时代艺术的欣赏品味,被英国人称作“美的使者”。同时,罗斯金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语言优美,内容深刻,对甘地、托尔斯泰和普鲁斯特有较大影响,普鲁斯特甚至为了翻译罗斯金的作品而下决心学习英语。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童话故事的开篇之作,罗斯金的童话《金河王》开辟了英国童话艺术的新风。该童话的创作受到了德国格林童话在英

    名作欣赏 2012年6期2012-08-15

  • 罗斯金童话《金河王》的生态解析
    术评论家约翰·罗斯金创作的唯一一篇童话故事,写于1841年,但一直到1851年才正式出版。据说这篇童话是应一位名叫尤菲米娅的十二岁小女孩的请求写的,而这个小女孩后来成为了罗斯金的妻子。可以看出这篇童话的创作有些即兴色彩,展现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另一个侧面。对此作品的美学内涵和意义学者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有的分析了文本中的描写与意象之美,有的研究了文本中所蕴含的经济学寓意和道德内涵。本文则将结合罗斯金对于生态和环境问题的观点阐释文本中体现的生态内涵。一、罗

    名作欣赏 2012年21期2012-08-15

  • 激发想象 唤起美感:论罗斯金“狄更斯式”的童话观
    、引 言约翰·罗斯金(1819—1900),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学者、作家、艺术评论家,而且是建筑专家、意大利文艺复兴史方面的专家。罗斯金一生兴趣广泛,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地质、建筑、艺术、植物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和文学等等。同时,他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多产作家。从1837年在《建筑杂志》上发表他的处女作《建筑的诗歌》开始,直到1890年最后一部作品,即自传《往昔》,罗斯金一生中写过二百五十多部作品,数百篇演讲稿。罗斯金的散文和演讲集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

    名作欣赏 2012年9期2012-08-15

  • 艺术地生活:莫里斯的文化观
    诺德、金斯利和罗斯金等人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就变革的性质、方向和道路而言,莫里斯的思考更成熟、更深刻。在莫里斯描绘的理想蓝图中,艺术就是生活的气韵和命脉。通过艺术地生活,人的生命可以从劳动的愉悦中获得意义,可以融入过去与未来,融入社会和大自然,也就可以实现超越,融入无限——这就是莫里斯对于文化命题的答题。莫里斯;英国文化批评;文化;转型焦虑;艺术地生活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是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的集大成者。根据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4-13

  • 罗斯金艺术美学思想的人文道德体现
    66600)论罗斯金艺术美学思想的人文道德体现刘凤萍(西华县教师进修学校中文组,河南周口466600)罗斯金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伟大的批评家。他提倡道德美,认为艺术能够规范社会道德和促进社会改革。本文从代表他艺术美学思想的三个:典型美、重大美和崇高出发,来论述他的艺术美学思想和人文道德的关系。典型美;重大美;崇高;人文道德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著名的作家、艺术家、艺术批评家和社会的改革家,在英国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1年1期2011-08-15

  • 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
    容提要:约翰·罗斯金的许多作品都涉及生态问题,这都可以视为他对19世纪文化批评语境的介入。他的生态关怀根植于他对文化的总体思考,而他的文化观的内涵之一是“现代性焦虑”,即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迅速转型而引起的焦虑。跟卡莱尔和阿诺德一样,罗斯金将矛头直指机械式进步中的“反文化”现象,指出工业革命不仅威胁自然环境,而且破环劳动环境。在罗斯金对环境的“焦虑”背后,是他对人、社会和大自然三者和谐共存的憧憬与向往。关键词:罗斯金生态文化自然环境劳动环境作者简介:殷企

    外国文学研究 2009年3期2009-09-17

  • 求知如采金
    〔英〕约翰·罗斯金须知,获得知识就如同获得金子这种珍贵物质一样,也是需要聪明才智的。有这样一种看法,无论是你还是我,都是无从解释的:即大地为什么不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把所有蕴藏在地底下的黄金都统统集中到一个山头上去呢?这样一来,王公贵族也好,平民布衣也好,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知道黄金的所在,并能无所顾忌地去进行开采了吗?或者凭借一种热望,或者依仗一次良机,或者花费无数时光,谁都可以吹尽狂沙拾到金,还可以用所得的黄金随心所欲地滥造金币。但大自然偏偏要我行我素,她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期198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