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瘿

  • 中国栓皮栎上瘿蜂虫瘿内寄生蜂种类调查
    刺激植物组织产生虫瘿而分为致瘿瘿蜂和客居瘿蜂两大类[5]。瘿蜂的虫瘿可发生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包括根、茎、叶、芽和果实等,但发生在叶上更为常见[6],其瘿室内昆虫常被寄生蜂寄生。寄生蜂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自然控制害虫的有效手段之一[7-8]。因此,调查寄生蜂种类[9],探究寄生蜂与寄主关系[10-11],寄生蜂生物防治[12-14]等方向的研究长盛不衰。瘿蜂寄生蜂的研究多集中于种类的基础调查与研究,如检疫性害虫栗瘿蜂的寄生蜂调查与生物学[15-17]

    林业科学研究 2023年6期2024-01-20

  • 向川安瘿蜂虫瘿和无虫瘿枝条组织结构的比较
    植物形成的瘿称为虫瘿虫瘿是致瘿昆虫和寄主植物共同作用的产物,也是致瘿昆虫表型的延伸[4]。当前,昆虫致瘿的具体机制主要有4种观点:基因转移致瘿、共生菌(病毒)致瘿、化学物质诱导致瘿和植物激素调控致瘿。基因转移致瘿观点认为,昆虫通过质粒DNA将自身基因整合到寄主植物的基因组中成功表达而致瘿,和农杆菌(Agrobacterium spp.)形成冠瘿的机制相似[5]。共生菌致瘿观点认为,致瘿昆虫共生的细菌或病毒诱导寄主植物形成虫瘿。例如:寄生蜂(Leptopi

    生命科学研究 2022年4期2022-11-05

  • 桉树枝瘿姬小蜂胚胎发育及胚后发育
    叶柄、叶脉处产生虫瘿。严重侵染可导致叶、枝变形,树木生长迟缓,在新植桉林和苗圃地危害严重(姚贤宇等, 2016; 肖银波等, 2018)。在我国,其主要危害的桉树种类有赤桉Eucalyptusldulensis、巨桉E.grandis、尾赤桉E.urophylla、邓恩桉E.dunnii、窿缘桉E.exserta和多利桉E.dorrigoensis等(武海卫等, 2009; 常润磊等, 2010; 韦建林等, 2013; 张开存等, 2017)。黄梦伊等(

    昆虫学报 2022年7期2022-08-13

  • 五倍子 ——角倍的爆裂机制初步研究
    而畸形发育形成的虫瘿。角倍因富含单宁酸达60%~70%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9,10]。角倍蚜是角倍形成的致瘿蚜虫,对寄主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在生产上,角倍产结必须具备角倍蚜、盐肤木、苔藓三要素。角倍蚜的第一寄主有盐肤木或滨盐肤木2种,第二寄主则有16种之多,在生产上主要应用侧枝匐灯藓凹顶变种(P. Maxmovizii var. emanginatum Chen ex Li et zhang)、钝叶匐灯藓(P.rhynchophorum(Hook.)T.

    江西农业 2022年12期2022-07-05

  • 枸杞红瘿蚊和枸杞白瘿蚊所致虫瘿形态结构差异
    常发育,但形成的虫瘿结构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外部形态观察、石蜡切片等方法对两种虫瘿发育过程中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组织结构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瘿蚊幼虫的取食不会引起花部结构的增加或缺失,但均影响花部结构发育,使其无法正常开花结果。枸杞红瘿蚊主要造成子房细胞数量增多形成虫瘿,枸杞白瘿蚊主要造成花冠细胞体积增大形成虫瘿。此外两种虫瘿在花柱、花丝、蜜腺、花药、花柄等处均存在一定差异。关键词 宁夏枸杞;瘿蚊;虫瘿;虫瘿结构中图分类号: S435.671文献标识码

    植物保护 2022年3期2022-06-07

  • 蛹期薜荔榕小蜂的人工气候箱培养
    野生薜荔榕小蜂及虫瘿发育观测薜荔榕小蜂为薜荔的传粉小蜂,样品采集于福州闽侯镇(119°12′E, 26°01′N)。2019年8月初,对新生长的薜荔雄花序进行标记,并选取其中的90个用100目的尼龙网袋(20 cm×20 cm)罩住以阻止小蜂进入薜荔果实干扰实验,每天观察花序发育状态,8月31日隐头花序的苞口开始松动,果内散发出芳香气味,表明花序小花开放进入雌花期,于是打开网袋,每果放入15头小蜂产卵,以小蜂进入榕果产卵的时间为准,翌日统计每果进蜂数,共获

    环境昆虫学报 2022年2期2022-06-03

  • 培育虫子的“果实”
    师家。“好漂亮的虫瘿啊!”生物老师拿着一个野果啧啧称赞道。“老师,您是说这种果实叫虫瘿吗?”麻蛋猜测道。“虫瘿不是果实,而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引起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老师,您说得太深奥了,我们听不懂。”陈皮听得直摇头。生物老师想了想,说:“打个比方,我们的皮肤被蚊子叮过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又红又肿。”“没错,植物被侵害以后也会发生反应。”生物老师继续解释说,“有一些虫子会在植物身上注入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刺激植物产生应激反应,并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2年20期2022-05-05

  • 太行山区栗瘿蜂的生活形态及防治技术
    ,使新梢基部形成虫瘿,在虫瘿形成过程中消耗树体大量营养,受害树树势变弱,严重影响经济产量。在太行山区山地板栗园发生尤为严重,被害率在40%以上。栗瘿蜂生活规律比较独特,它不像大多数鳞翅目害虫一样看见后喷药就基本能治住,栗瘿蜂让人看见的时间很短,它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芽和虫瘿里面,这给广大栗农防治栗瘿蜂带来了困难。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了栗瘿蜂在太行山区的生活形态规律及防治技术。1 危害特征以幼虫为害芽、叶片和嫩梢,形成各种各样的虫瘿。被害芽不能抽枝和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2年2期2022-03-29

  • 遇到“毒种子”怎么办?小麦生产生物安全亟待重视
    微镜下观察到小麦虫瘿中的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随后他向伦教皇家学会报告了他的观察结果,说发现了一种可称为蠕虫的水生动物。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植物线虫显微观察的首次记录。“小麦粒线虫病,是小麦和黑麦等作物的线虫病害,在全世界五大洲的小麦主要生产区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奥地利、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匈牙利、荷兰、罗马尼亚、瑞典、瑞士、埃及、埃塞俄比亚、俄罗斯等国家均发生过危害。”彭德良说,近年来,

    中国农村科技 2022年1期2022-01-14

  • 枸杞瘿螨的防治措施
    时呈紫色或黑痣状虫瘿。嫩枝上的虫瘿多呈梭形,果实上的虫瘿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被害后枸杞植株生长严重受阻。2.发生规律枸杞瘿螨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多代,以若螨潜伏于枸杞木虱越冬成虫体壁缝隙处越冬。翌年春天,当枸杞冬芽刚露绿时,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枸杞展叶时,出蛰成螨大量转移到枸杞新叶上产卵,孵出的幼螨钻入叶组织内吸食,刺激叶组织形成虫瘿。8月上旬至9月中旬危害达到高峰,虫瘿外成螨爬行活跃。11月初气温降至5℃以下后,成螨进入越冬状态。蚜虫、

    农村百事通 2021年13期2021-12-18

  • 传说中的齿黑女原来是用它来染齿的
    倍子”,这是一种虫瘿结构,当角倍蚜在盐麸木复叶的叶轴翅上取食时,所侵染之处便会膨大增生,形成一个密封的虫瘿包包,大量蚜虫在虫瘿内部取食,完成生活史,因此古代也俗称“百虫仓”。蚜虫在小叶片上取食也会形成小疙瘩状的虫瘿,只有在叶轴处才能形成较大的“倍”虫瘿虫瘿形态各异,有长有圆,大如拳头、小如弹丸,体表或光滑或有棱角突起。《开宝本草》称五倍子为“文蛤”,也是取其虫瘿形态。古代入药,以那些长相“崎岖”的“角倍”最为上乘,那些比较光滑圆润的“肚倍”反而较次。盐麸

    奥秘(创新大赛) 2021年8期2021-09-06

  • 传说中的齿黑女原来是用它来染齿的
    倍子”,这是一种虫瘿结构,当角倍蚜在盐麸木复叶的叶轴翅上取食时,所侵染之处便会膨大增生,形成一个密封的虫瘿包包,大量蚜虫在虫瘿内部取食,完成生活史,因此古代也俗称“百虫仓”。蚜虫在小叶片上取食也会形成小疙瘩状的虫瘿,只有在叶轴处才能形成较大的“倍”虫瘿虫瘿形态各异,有长有圆,大如拳头、小如弹丸,体表或光滑或有棱角突起。《开宝本草》称五倍子为“文蛤”,也是取其虫瘿形态。古代入药,以那些长相“崎岖”的“角倍”最为上乘,那些比较光滑圆润的“肚倍”反而较次。盐麸

    奥秘 2021年8期2021-08-30

  • 爱玉子上幼期爱玉子榕小蜂与虫瘿的协同发育
    )。榕小蜂幼虫在虫瘿中发育阶段漫长,与榕树互动最为亲密(Jansen-González and Sarmiento, 2008; Jansen-Gonzálezetal., 2012, 2014; Yangetal., 2012; Jiaetal., 2014; Yadav and Borges, 2018),但由于榕小蜂个体小,生活隐蔽,对其幼期发育研究几乎空白。为了解爱玉子榕小蜂与虫瘿之间的互作机制,本研究将探讨:(1)爱玉子榕小蜂与虫瘿协同发育的动态

    昆虫学报 2021年6期2021-07-15

  • 致瘿昆虫对寄主植物生理和代谢的影响
    物上的瘿普遍称为虫瘿,这类昆虫称为致瘿昆虫(gall-inducing insects)。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30 000种昆虫可诱导植物形成虫瘿(Espírito-Santoetal., 2007),主要集中在缨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和膜翅目(Ramanetal., 2009);植物几乎每个部位都可形成虫瘿,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其中75%以上的虫瘿产生于叶缘、叶片、叶脉和叶柄(Inbaretal., 2004) (表1)。大部分致瘿昆

    昆虫学报 2021年4期2021-05-25

  • 生态环境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的影响
    姬小蜂种群数量(虫瘿数量)的重要生态因子[1, 6-7]。陈元生等(2015)研究了桉树枝瘿姬小蜂在赣南无性系 DH201-2 上的垂直分布规律[7],表明该蜂种群数量与DH201-2树高相关[7]。但未对其它桉树品种上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切入点】本文为探讨这5种生态环境因子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发生危害和种群动态的影响,掌握桉树枝瘿姬小蜂林间种群数量的消长特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对桉树枝瘿姬小蜂发生危害与温度、桉树品种(系)、树高、坡向和坡位等 5

    西南农业学报 2021年4期2021-05-25

  • 枸杞瘿螨的防治措施
    时呈紫色或黑痣状虫瘿。嫩枝上的虫瘿多呈梭形,果实上的虫瘿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被害后枸杞植株生长严重受阻。2.发生规律枸杞瘿螨在华北地区一年发生多代,以若螨潜伏于枸杞木虱越冬成虫体壁缝隙处越冬。翌年春天,当枸杞冬芽刚露绿时,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枸杞展叶时,出蛰成螨大量转移到枸杞新叶上产卵,孵出的幼螨钻入叶组织内吸食,刺激叶组织形成虫瘿。8月上旬至9月中旬危害达到高峰,虫瘿外成螨爬行活跃。11月初气温降至5℃以下后,成螨进入越冬状态。蚜虫、

    农村百事通 2021年5期2021-05-21

  • 辽宁省榛黄达瘿蚊种群动态和防治适期研究
    虫取食叶片,形成虫瘿,争夺叶片养分,影响叶片功能,减少光合产物,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也可为害果实,引起榛果品质低下。危害严重时,被害株率可高达98%,榛果被害率26%~87%[2]。目前,生产中防治榛黄达瘿蚊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且尚无明确的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造成盲目用药和滥用药,不利于榛产业的健康发展[2-5]。为此,我们于2016—2018年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章党镇上二村上二北

    中国果树 2021年2期2021-04-08

  • 蛹期薜荔榕小蜂的琼脂培养
    7),但榕小蜂在虫瘿中漫长发育阶段的相关研究几为空白,亦无室内饲养或培养榕小蜂成功的先例。薜荔Ficuspumilavar.pumila属荨麻目(Urticales)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常绿攀援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个省区,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生态系统的关键树种(张秀实等,1998)。薜荔瘦果富含果胶、蛋白质、维生素及矿质元素等养分(吴文珊和方玉霖,1999),是开发低脂低热保健饮品的首选资源,但薜荔结实依赖膜翅目(Hymeno

    昆虫学报 2021年1期2021-03-09

  • 五种药剂对白枸杞瘤瘿螨田间防治效果初报
    ,统计所有叶片上虫瘿的数量作为药前虫瘿基数,药后7 d、14 d对标记挂牌枝条采用相同的方法调查叶片上虫瘿数。1.5 计算方法虫瘿减退率=[(药前虫瘿数-药后虫瘿数)/药前虫瘿数]×100%校正防效=[(处理区虫瘿减退率-对照区虫瘿减退率)/(1-对照区虫瘿减退率)]×100%试验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Duncan’s法(新复极差法)进行生物统计分析,比较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2 结果与分析5种杀虫剂处理对白枸杞瘤瘿螨药后7 d、14 d的防治效果见表4

    新疆农业科技 2021年1期2021-02-25

  • 浅谈滩歌林场青海云杉虫瘿防治
    近年来,青海云杉虫瘿在滩歌林场林区由间歇性、局部地域出现,发生面积越来越大,为害程度越来越严重,严重制约了滩歌林场青海云杉树种的正常生长。为了控制其为害程度,减少损失,对青海云杉虫瘿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做了比较系统的观察和研究,现就青海云杉虫瘿的防治方法进行讨论分析。1 青海云杉虫瘿在滩歌林场林区的分布情况及为害情况云杉虫瘿在滩歌林场林区云杉人工林中都有分布,发生面积1533.33hm2。在调查过程中,青海云杉虫瘿问题,当前为害较重的,主要在陈旧性植被恢

    现代园艺 2020年18期2020-12-22

  • 园林植物朴树常见害虫朴盾木虱防治技术
    树最显著的特征是虫瘿的产生。被害叶片向外隆起,形成虫瘿,即在叶面上形成长角状虫梁,严重时叶面畸形,害虫危害处焦枯,会导致朴树早期落叶,生长衰弱,影响园林景观。通过对青岛市朴树实地调查,发现朴盾木虱发生比较普遍,树势衰弱的树体危害严重,危害率最高可达60%,被害严重者一叶有瘿角30多个。二、识别特征朴盾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若虫隐藏在虫瘿内取食,靠刺吸朴树叶部汁液存活,并分泌蜡质,结成圆片状白色蜡盖,严密盖封着叶背面的虫瘿孔口。当瘿角反面的白色圆形蜡壳明显时

    农业知识 2020年15期2020-12-19

  • 滇川桂3省暗褐网柄牛肝菌菌腔虫瘿的寄主植物与介壳虫种类调查
    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虫瘿维系着。这种虫瘿生长在植物根上,和一般的植物虫瘿不同,它的腔体是由该菌的菌丝组成的,这种特殊的虫瘿被命名为“菌腔虫瘿”(张春霞等,2015)。与牛肝菌相关的菌腔虫瘿的首次报道,是一种网柄牛肝菌Phlebopustropicus和康氏粉蚧Pseudococcuscomstocki(Kuw.)在柑橘根部形成的虫瘿结构(葡萄牙语称为“criptas”),这种虫瘿对巴西的柑橘种植造成灭顶之灾(Gonçalvesetal.,1940)。半个世纪后

    环境昆虫学报 2020年3期2020-07-06

  • 柳厚壁叶蜂幼虫生长发育与虫瘿增长的相关性
    在垂柳叶片上形成虫瘿抑制其光合作用,减缓垂柳的生长发育,并严重影响垂柳景观绿化效果。柳厚壁叶蜂又称柳瘿叶蜂,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叶蜂科(Tenthredinidae),瘿叶蜂属(Pontania),该虫1年发生1代,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北部地区[4],潜食垂柳叶片,被取食部位逐渐隆起形成虫瘿[5-6]。随着瘿内幼虫的生长,取食量增加,虫瘿逐渐增厚变大[7],受害树枝不堪重负下垂变黄甚至脱落[8-9],严重时,虫瘿聚连成串,受害叶片叶绿素含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年11期2020-03-16

  • 杭州新胸蚜的生物学特性、防治及鉴定
    新胸蚜;蚊母树;虫瘿杭州新胸蚜(Neothoracaphis hangzhouensis Zhang)半翅目扁蚜科新胸蚜属,别称蚊母瘿蚜。杭州新胸蚜以前分布于浙江、上海等地,随着苗木的调运,危害范围不断扩大。现已知分布地区有上海、南京、杭州、武汉、长沙、四川、成都等地。杭州新胸蚜为转主寄生害虫,在第二寄主槲栎(Quercus aliena Bl.);白栎(Quercus fabri Hance.);槲树(Quercus dentata Thunb.);黄山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11-12

  • 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对桉树光合生理的影响
    532600)虫瘿是致瘿生物诱导植物组织加速分裂产生的异常组织[1],其中最主要的致瘿生物为昆虫。在虫瘿形成过程中,会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与发育[2-4]。光合作用是植物物质生产的基础。虫瘿形成对植物光合有很大影响,但其趋势及机制尚未定论。Florentine 等[5]认为,虫瘿阻碍水分运输导致植物光合作用降低。Prade 等[6]也报道巴西胡椒木Schinus terebinthifolia被虫瘿侵染后,光合速率明显降低。Jian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5期2019-10-11

  • 榆瘿蚜对榆树叶片生理的影响
    ,得到各阶段榆树虫瘿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大致为非虫瘿组织>虫瘿叶>虫瘿组织;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的推进而大致减少;虫瘿的存在会诱导虫瘿组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受害叶片各部位总酚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榆树在受害过程中不断产生类黄酮来破坏榆瘿蚜的危害,非虫瘿组织和虫瘿叶的单宁含量相加基本上等于虫瘿组织的单宁含量,虫瘿组织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研究明确了致瘿昆虫与其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探讨寄主植物在虫瘿形成过程中的生理响应,对榆树抗虫育种和害虫综合治理具有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2019-07-08

  • 栗瘿蜂幼虫期虫瘿与寄主植物部分营养和防御物质含量或活性的比较
    沙410081)虫瘿是致瘿昆虫通过产卵和取食行为等持续刺激寄主植物并导致植物组织异常生长而形成的非正常组织,是致瘿昆虫和寄主植物相互作用的产物[1]。虫瘿对致瘿昆虫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以特化的虫瘿组织为致瘿昆虫幼虫提供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提供有利于抵御低温和过度干燥等不利环境胁迫的小环境;提供有利于防御捕食者和寄生者侵害的避难所[2]。就虫瘿形成的适应性机制,目前有多种不同观点。Price等[3]提出6种假说,分别是营养、微环境、天敌、互利、防御和

    生命科学研究 2019年3期2019-06-14

  • 从进境草籽中截获剪股颖粒线虫的体会
    现,采用直接挑取虫瘿法分离获得的粒线虫数量较多,故采用直接挑取虫瘿法检验该批样品。获取虫瘿后,用挑针刺破虫瘿,有大量线虫逸出。将获得的线虫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鉴定,经确认该线虫是剪股颖粒线虫。2 检测过程中的体会2.1 加大对重点样品的检测力度近年来,我国草籽进口量越来越大,其中禾本科草籽占多数。剪股颖粒线虫的寄主较广泛,可为害禾本科植物10多个属,其中黑麦草属(Lolium sp.)、早熟禾属(Poa spp.)、羊茅属(Festuca sp

    现代园艺 2019年11期2019-06-05

  • 虫子劫持葡萄为自己“盖房”
    虫瘿是植物上比弹子球大一点的器官,看起来像疣、花或果实。研究团队发现葡萄根瘤蚜劫持葡萄藤的繁殖程序来制造虫瘿虫瘿为它提供一个吸取植物养分及繁殖的寓所。该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学报告》。葡萄根瘤蚜在叶上形成虫瘿,在根上形成小瘤,最终导致葡萄植株腐烂死亡。其严重危害欧洲和美国西部的葡萄,如19 世纪末在法国几乎毁掉葡萄酒生产。美国托莱多大学一个科学家团队发现了昆虫和植物间亲密关系的令人恼火的细节,为保护世界各地的葡萄酒、葡萄干、葡萄果酱等的来源——葡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3期2019-01-13

  • 虫瘿:植物上的育婴房
    。而那些肿块便是虫瘿虫瘿也被戏称为寄生生物在植物上建造的“房子”,就像人类的房子能够遮风挡雨,寄生生物把自己或自己的虫卵包裹在虫瘿中,也是为了形成保护罩,同时也便于取食。专一的“建筑师”虽然虫瘿可在植物的很多部位上发现,诸如树叶、树皮、树干和树根上等营养成分较为丰富的部位,多受到寄生虫的青睐。但是“建筑师”——造瘿昆虫非常专一,通常只在一种组织、一种植物上造瘿,最多也只在相近的植物种上造瘿。除了专一,造瘿昆虫在建造房子时还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它们在产卵或取

    科学之谜 2018年11期2018-12-05

  • 长在树叶上的神奇"小果"
    “小果”其实是“虫瘿”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相关资料,并请教身边的植物学专家们,终于知道原来我拾回来的“小果”其实不是果实,而是虫瘿。所谓虫瘿,就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取食或产卵的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或突起。为了印证,我马上取来小刀和针,要找到那个躲在里面养尊处优的小虫。观虫瘿表面,有一个明显的黑点儿,这应该是昆虫排卵留下的吧!从此处刨开,看到其中黄色的物质应该是小虫的营养补给,终于在黄色的絮状营养物中间,我寻到了那个嫩黄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0期2018-11-07

  • 秋四脉绵蚜的生物学特征研究
    时定点观察榆树上虫瘿的发生发展情况,在室内解剖镜下观察虫瘿中有翅孤雌蚜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秋四脉绵蚜1年发生有多种形态,于4月初干母在榆树上产生虫瘿,5月初至5月中旬虫瘿破裂产生有翅孤雌蚜,迁飞到禾本科植物上,9月末有翅性母再次飞回到榆树上产卵越冬。其在不同形态下分别对榆树和禾本科植物有严重的危害。可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关键词 秋四脉绵蚜;杭州榆;虫瘿;生物学特征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2018-10-20

  • 桉树枝瘿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或叶脉组织,形成虫瘿,导致幼嫩枝叶无法正常生长或枯萎凋落。危害严重时出现枝条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自该虫入侵以来,我国学者相继在形态学、生物学、化学防治、天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集中在两广及福建等省区[4]。为查明该虫在四川的生物学特性,2017年在四川彭山、成都等地,笔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室内试验所用寄主树为成都沙河堡实验基地盆栽尾巨桉无性系DH32-29,供试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从成都沙河堡实验基地和彭山区武阳乡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4期2018-09-13

  • 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为害情况调查及虫瘿中主要昆虫的形态特征研究
    为害而形成卷叶型虫瘿,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研究卷叶型虫瘿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为阐明植物与虫瘿的关系及对虫瘿的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调查了海南省儋州地区栽植的非洲茉莉叶片受到卷叶型虫瘿为害的情况,并对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叶片的形态结构和卷叶型虫瘿内的昆虫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茉莉卷叶型虫瘿的致瘿昆虫主要为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幼叶上。按非洲茉莉叶片的被害情况和卷叶型虫瘿的形态,将卷叶型虫瘿分为5个受害等级。钝鬃滑管蓟马主要发生在非洲茉莉幼嫩叶片的

    热带作物学报 2018年5期2018-05-14

  • 栗瘿蜂危害及防治效果试验
    4月下旬开始出现虫瘿,5月大量形成。栗瘿蜂主要天敌是栗瘿长尾小蜂。为防治栗瘿蜂对板栗的危害,笔者进行了栗瘿蜂危害及防治效果试验,现总结如后。1 主要危害状主要危害板栗树冠中、下部发育枝和结果枝的1~5腋芽,受害芽春季抽生短枝,在枝上、叶柄、叶脉上长成疣状虫瘿虫瘿较多的枝条枯死,被害株树势衰弱,不能抽新枝梢,不仅当年无果实,也影响次年产量。2 材料与方法2.1试验林概况。试验设置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板栗林,试验面积1hm2,树龄20年生,树高3.8~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3期2018-04-02

  • 柳厚壁叶蜂幼虫、虫瘿形态及成瘿抑制方法研究
    柳厚壁叶蜂幼虫、虫瘿形态及成瘿抑制方法研究薛 莹1,刘 丽1,闫晓璐1,郝淑莲2,门丽娜1,张志伟1(1.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1;2.天津自然博物馆,天津 300201)通过研究柳厚壁叶蜂幼虫及虫瘿形态变化规律,确定其最佳防治时期,探索安全有效的成瘿抑制方法,从而为其防控提供指导,应用经典形态学研究方法,测定幼虫与虫瘿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形态;采取物理与化学2种策略抑制虫瘿生成。结果表明,柳厚壁叶蜂在山西中北部地区一年发生1代;虫瘿的生长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2017-11-14

  • 藏青杨虫瘿的空间分布格局
    0000)藏青杨虫瘿的空间分布格局唐晓琴1,2,卢 杰1(1.西藏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2.西藏高原资源昆虫与应用昆虫重点实验室,西藏 林芝 860000)为明确蚜虫在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藏青杨(Populusszechuanicavar.tibetica)叶片上的危害特征及其产生虫瘿的分布特点,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应用扩散系数(C)、Morisita指数(I)、Cassie指标(Ca)、平均拥挤度(M*)、Lloyd聚块性指标、负二项参数(K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4期2017-04-12

  • 白枸杞瘤螨的虫瘿特点、分布及对枸杞的危害
    ns白枸杞瘤螨的虫瘿特点、分布及对枸杞的危害吴秀花1, 杨 荣1, 刘丽英1, 任倩楠1, 郭永盛1, 陈 实2(1.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2.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监测规划院, 呼和浩特 010020)本文调查了内蒙古托克托县白枸杞瘤螨为害引起的虫瘿在枸杞植株不同方向枝条,不同相对位置枝条,同一枝条上不同部位叶片上的分布,及螨虫对枸杞叶片和果实造成的为害。结果表明,白枸杞瘤螨有较重为害西北方向枝条的倾向。枸杞生长中后期,虫

    植物保护 2017年1期2017-02-13

  • 柞树瘿蜂科害虫种类及发生特点的调查
    寄生在枝芽上形成虫瘿,造成柞树不能正常发芽,寄生于根部形成虫瘿则会影响柞树吸收土壤营养。查明辽宁、吉林、山东柞蚕区柞树瘿蜂科害虫有10种,明确了其种类分布区域及为害特点。柞树 瘿蜂 种类 发生特点柞树,又名橡树、栎树,是壳斗科栎属植物的总称。柞树是柞蚕的主要饲料来源,同时也是我国的重要植被,其抗逆性和再生能力极强,是山地绿化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我国柞林面积约有1413万公顷,从东北到西南全国17个省区都有大量柞林分布,柞林面积在100万公顷以上的有黑龙江

    北方蚕业 2016年4期2017-01-09

  • 枸杞瘿螨虫瘿生长动态研究△
    018)枸杞瘿螨虫瘿生长动态研究△林晨1,2,刘赛1,李建领1,徐常青1*,乔海莉1,郭昆1,徐荣1,周成刚2,陈君1(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2.山东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泰安271018)目的:探索枸杞瘿螨虫瘿形态结构与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为枸杞瘿螨种群预测和田间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与显微解剖方法研究枸杞瘿螨虫瘿形成的外观形态,显微结构和种群数量。结果:虫瘿形成初期外观呈黄绿色,体积增加迅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9期2016-09-25

  • 枸杞瘿螨田间迁移扩散规律研究△
    散规律,同时调查虫瘿内其它节肢动物种类及数量。结果与结论:枸杞瘿螨在植株内传播主要通过主动爬行方式进行迁移扩散,随新叶生长从枝条基部向顶部迁移;枸杞瘿螨在植株间,主要利用风进行传播扩散;枸杞瘿螨虫瘿内小型节肢动物有枸杞瘿螨姬小蜂、蓟马、枸杞蛀果蛾等,可辅助枸杞瘿螨的扩散传播。枸杞瘿螨;传播方式;宁夏枸杞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为茄科多年生落叶灌木,以干燥成熟果实入药,药材名为枸杞子,是大宗常用中药材[1-2]。宁夏枸杞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特色经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3期2016-09-25

  • 栎空腔瘿蜂虫瘿在栓皮栎上的空间分布
    -4],受害叶片虫瘿密密麻麻,使叶片枯黄、灰褐、畸形或提前脱落,使树势不断衰弱,严重影响生态防护林安全及自然生态景观。研究发现,栎空腔瘿蜂有性世代虫瘿出现在栓皮栎雄花序上,成虫4月中旬羽化出瘿,由于该阶段羽化成虫既有雌成虫又有雄成虫,因此,称该阶段虫瘿称为有性世代虫瘿,雌雄交配后雌虫在栓皮栎嫩叶叶脉产卵,5月上旬虫瘿开始形成,虫瘿主要出现在叶片正面,6月下旬虫瘿发育成熟,9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11月成虫开始羽化出孔,由于此时羽化成虫全部为雌成虫,因此,称该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6-07

  • 赣南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动态研究
    次高峰(8月),虫瘿形成的高峰期则相应延后20~30 d,为5—9月,虫瘿数量较多的时间为5、7、9月,呈现3个峰型。成虫羽化及虫瘿数量消长动态规律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在赣南1 年发生 3~4 代,世代重叠严重,危害高峰期为6—9月。2014年6月调查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在赣南无性系DH201-2上主要在树冠中层危害,虫瘿数量和羽化孔数量主要分布在树冠枝条的中层,其次是树冠上层。这一结果为该虫的野外调查、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准确定位提供了依据。关键词:桉树枝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11期2016-01-27

  • 栎空腔瘿蜂种群动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危害严重时,叶片虫瘿密布,严重影响南太行山区生态防护林安全及自然生态景观。研究发现,栎空腔瘿蜂是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进行,以卵在栓皮栎花芽内越冬,4月上旬,当栓皮栎雄花开花时,有性世代虫瘿在柔荑花序的小花上迅速发育。4月中旬至下旬,有性世代成虫羽化出孔,雌雄开始交配。有性世代雌虫在嫩叶正面叶脉附近产卵,到5月上旬,卵开始孵化,在叶片叶脉上形成直径为0.5~0.8 cm的球形虫瘿,幼虫在瘿内生活,并通过瘿内组织吸取叶片养分。虫瘿较多时,叶片枯黄、灰褐、畸形

    中国森林病虫 2015年4期2015-12-18

  • 湖北瘤瘿螨对茅栗叶片蒸腾强度的影响研究
    叶片表面形成指状虫瘿(如图1)。关于湖北瘤瘿螨对叶子生理活动的影响,国内外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采集了湖北瘤瘿螨为害的茅栗叶片,测定了不同受害程度叶片蒸腾强度的变化,为该螨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在安康市香溪洞风景区选择了一处660m2野生茅栗园为研究地点。选择有明显的湖北瘤瘿螨危害状(叶子出现虫瘿)的5株树为研究对象。2012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用枝剪剪下实验树上带有受害叶片的枝条,立即放入冰盒中,带回实验室进行处理。选择同一枝条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12-13

  • 广东省榕树虫瘿蓟马种类及营瘿蓟马寄主专一性调查
    片形成形态各异的虫瘿,继而使叶片变脆而枯死,严重影响了榕树的生长发育及其观赏价值。虫瘿蓟马是生活在植物虫瘿内的一类蓟马的统称,其中包括营瘿者和寄居者。由营瘿蓟马诱导形成的榕树虫瘿内经常可以发现其他蓟马寄居于其中,营盗寄生或捕食性生活(Mound et al.,1995;Crespi et al.,1997;Boyd and Held,2006)。榕母管蓟马Gynaikothrips ficorum (Marchal)和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

    环境昆虫学报 2015年6期2015-11-25

  • 暗褐网柄牛肝菌-植物-根粉蚧三者关系的初步研究
    根上形成的“菌腔虫瘿”实现的。对暗褐网柄牛肝菌-根粉蚧-植物三者关系作出了初步的研究分析。暗褐网柄牛肝菌;植物;根粉蚧;共生关系1 暗褐网柄牛肝菌的研究简介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隶属于小牛肝菌科(Boletinellaceae),网柄牛肝菌属(Phlebopus)[1]。国内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和海南,国外分布于泰国和斯里兰卡,越南、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巴西、南非、刚果和马达加斯加等

    食药用菌 2015年6期2015-11-07

  • 培育虫子的“果实”
    。“好漂亮的一个虫瘿啊!”生物老师拿着一个野果啧啧称赞道。“老师,你是说这种果实叫虫瘿吗?”麻蛋猜测道。“虫瘿不是果实,而是一种由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引起植物组织局部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老师,您说得太深奥了,我们听不懂。”陈皮听得直摇头。“该怎么跟你们解释呢?”生物老师想了想,说,“打个比方,我们的皮肤被蚊子叮过以后会产生什么变化?”“会变得又红又肿。”“没错,植物被侵害以后也会发生反应。”生物老师继续解释说,“有一些虫子会存植物身上注入一些特

    聪明泉·少儿版 2015年8期2015-05-30

  • 谨防栗瘿蜂在板栗树上危害
    %,每株栗树上的虫瘿多在数十个,且虫瘿或虫龄已很大。为此,建议广大栗农引起高度重视,马上采取有力措施,突击进行有效的防治,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若耽误了最佳期,其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会对板栗树经济效益等造成重大影响,甚至会毁树毁园或是需重截到枝干基部重新长枝。(1)生长季节尤其是5月上中旬,看到虫瘿马上剪除,集中烧毁或深埋。剪除的越早,受害越轻,持续受害的风险也越小。即便剪除后没集中烧毁深埋,其幼虫也较难持续完成发育;若剪除偏晚,不是因成虫已经出瘿

    果农之友 2015年6期2015-05-30

  • 叶面喷雾防治栎空腔瘿蜂药效试验
    受害严重时,叶片虫瘿密密麻麻,严重影响南太行山区生态防护林安全及自然生态景观。栎空腔瘿蜂以无性世代幼虫危害栓皮栎叶片,幼虫危害时使受害部位叶脉增生肿大,在叶脉上形成一球状虫瘿,幼虫居于瘿内生活,并通过瘿内组织吸取叶片养分。虫瘿较多时,叶片枯黄、灰褐、畸形或提前脱落,对树势及生长影响颇大。鉴于此,2007 年开始对其生物学特性及成灾规律进行探索,并开展了一系列防治试验,旨在了解最佳农药种类以及防治最佳时期。1 试验地概况试验点设在河南省林州市姚村镇水河村的栓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12

  • 栗瘿蜂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形成各种各样的虫瘿。被害芽不能长出枝条,直接膨大形成的虫瘿称为枝瘿,枝瘿呈球形或不规则形,瘿上有时长出畸形小叶。在叶片主脉上形成的虫瘿称为叶瘿,瘿形较扁平。虫瘿呈绿色或紫红色,到秋季变成枯黄色,每个虫瘿上留下一个或数个圆形出蜂孔。自然干枯的虫瘿在一两年内不脱落。栗树受害严重时,虫瘿比比皆是,很少长出新梢,不能结实,树势衰弱,枝条枯死。3 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栗瘿蜂1年1代,以初孵幼虫在被害芽内越冬。翌年栗芽萌动时开始取食为害,被害芽不能长出枝条而逐渐膨大形

    西北园艺(果树) 2015年2期2015-02-20

  • 金脉刺桐嫩枝上刺桐姬小蜂虫瘿分布规律研究
    位逐渐膨大,形成虫瘿,严重时引起植物大量落叶、植株死亡(陈志粦等,2006;焦懿等,2007;邓晓韶等,2009)。关于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已有一些报道(陈志粦等,2006;焦懿等,2007;刘建锋等,2009;梁治宇等,2011),而在虫瘿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方面邓晓韶等 (2008)、邓晓韶等(2009a)、邓晓韶等 (2009b)、林龙等 (2012)开展了相关研究。但是,关于刺桐姬小蜂对刺桐幼嫩枝条的产卵、造瘿的选择性和虫瘿的分布规律等尚未见报道。本

    环境昆虫学报 2014年4期2014-12-09

  • 刺桐姬小蜂成瘿过程中虫瘿内几种酶的活性变化
    卵并诱导植物形成虫瘿,卵、幼虫及蛹的发育均在虫瘿内完成(陈志麟等,2006)。虫瘿是由造瘿昆虫产卵或幼虫取食时一些分泌物的刺激后,而造成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形成的畸形瘤状物或突起 (Stone and Schonrogge,2003)。虫瘿的发育可分为初始形成期、成长分化期、成熟期和开裂期4个阶段(Lalonde and Shorthouse,1984)。虫瘿形成过程中会导致植物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杨曼妙,2007),导致营养物质和次生物质含量

    环境昆虫学报 2014年3期2014-11-25

  • 吉布提芒果害虫壮铗普瘿蚊研究初报
    片无虫害;Ⅰ级—虫瘿数1~50个;Ⅱ级—虫瘿数51~100;Ⅲ级—虫瘿数101~200;Ⅳ级—虫瘿数201~500;Ⅴ级—虫瘿数501以上[6].1.2 壮铗普瘿蚊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室内研究在吉布提农业部林业司实验室进行,室外调查地点为Damerjog的总统农场和Alisabieh的Wea将军农场.选代表性的10株芒果树,每株选20片叶做定点标记,每隔5d对叶片上虫瘿的发育、羽化等情况进行观察并拍照.同时,取叶片带回室内用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羽化时间和数量等.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4期2014-06-23

  • 角倍蚜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总氮含量的影响
    0224)角倍蚜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总氮含量的影响李 杨,杨子祥*,陈晓鸣,刘 平,唐翊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国家林业局资源昆虫培育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4)通过温室栽培和接种实验,以接种角倍蚜形成虫瘿的盐肤木和未接种角倍蚜的盐肤木为实验材料,测定和分析虫瘿对盐肤木光合特性和不同组织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虫瘿对盐肤木的光合作用形成扰动,与对照植株相比较:(1)有虫瘿复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升高,其中虫瘿初期、中期和后期分别升高14

    生态学报 2013年21期2013-12-09

  • 虫瘿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和环境间关系
    311300)虫瘿是自然界极常见的生物现象。虫瘿是由造瘿生物产卵于寄主表面组织,诱导寄主植物细胞分裂加速而产生的一种形态多样、结构复杂的异常组织 (Stone&Schonrogge,2003;马双敏等,2008;王光钺等,2010)。形态各异的虫瘿凝聚着昆虫与植物间显著、复杂而密切的相互关系,是探讨多物种间协同进化的最佳模式材料。致瘿生物学也是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 (George,2002)。在所有造瘿生物中,昆虫是最主要的类群,包括膜翅目Hymenopt

    环境昆虫学报 2012年3期2012-06-09

  • 虫瘿—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奇特产物
    物形成的瘿都称为虫瘿。然而,狭义上,虫瘿是指仅由昆虫刺激而形成的瘿。虫瘿的形成是致瘿昆虫与寄主植物关系密切的反映,致瘿昆虫对寄主植物的操控是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中最显著、复杂的关系之一,是昆虫与寄主植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Stone and Cook,1998;Nyman and Juikunen,2000;Martinez,2010)。虫瘿不仅仅是昆虫对植物为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昆虫产品。人类对虫瘿的利用历史也极为悠久,除了因其富含脂

    环境昆虫学报 2012年3期2012-04-12

  • 国内新记录种柳虫瘿叶蜂的分类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130022)柳虫瘿叶蜂(Pontania pustulator Forsius),由Irmer Forsius于1922年7月在芬兰被发现,寄主植物为深山柳(Salix phylicifolia Linn.),1923年首次报道,原分布区在北欧及英格兰和俄罗斯北部[1-2]。1987年笔者在吉林省延吉市首先发现该种,后由我国著名叶蜂分类专家黄孝运、周淑芷将其定名为柳虫瘿叶蜂。1994年笔者发表相关报道《寄生柳虫瘿叶蜂球孢白僵菌的研究初报》[3]。199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年6期2010-08-08

  • 丝瓜瘿蚊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熟幼虫在受害丝瓜虫瘿内越冬。越冬幼虫3月下旬开始化蛹,4月中旬羽化成虫,5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为各代成虫的盛发期。成虫夜间产卵,卵多产于丝瓜顶芽未展开叶的内侧或已展开的芽叶内,幼虫孵出后在芽叶内吸食汁液,受害部位输导受阻,造成汁液在伤口处积聚,形成一层淡黄色覆盖物,出现肿胀、扭曲、畸形,形成虫瘿虫瘿的出现即为丝瓜瘿蚊为害的开始,其为害期较长(5~10月),为害代数较多(第1~5代),以第1代为害最重。2 发生原因2.1 环境条件丝瓜瘿蚊适宜阴凉、潮湿的环

    长江蔬菜 2009年1期2009-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