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烃

  • 川东南涪陵地区凉高山组湖相页岩生烃潜力评价
    的有机地化特征及生烃潜力还认识不清,制约了对凉高山组页岩的资源评价。本文以油气地球化学和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借助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凉高山组湖相烃源岩地化特征和热演化“四史”关系研究,查明川东南地区凉高山组陆相页岩的生排烃特征和资源潜力,为该区陆相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指导。1 区域地质概况涪陵地区位于川东褶皱带万县复向斜带拔山寺向斜,西邻大池干复背斜、东邻方斗山复背斜,构造呈北东向延伸(图1)。凉高山组自上而下划分为凉三段、凉二段和凉一段3 个亚段,主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6期2024-01-12

  • 小草湖次凹西山窑组烃源岩特征及资源量再评价
    岩平面展布图计算生烃强度,依托所绘制小草湖地区的TOC、Ro、生烃强度分布图进行叠合构图确定有利生烃区面积,进而对小草湖资源量再评价,同时对勘探有利区进行预测.1 区域地质概括小草湖次凹地区处于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台北凹陷东部,区块西部紧邻四十里大墩—协作,北部靠巴里坤山和博格达山,东部是十三间房地区.该探区横向长度约65 km,面积共2.2×103km2[2],小草湖次凹属台北凹陷东部一部分,因此在印支、燕山和喜山期这三期经历了相同的构造运动和沉积演化,探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0-28

  •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优质湖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
    西南地区典型的富生烃洼陷,平均生烃强度高达1 800×104t/km2[4]。油气源对比研究表明[5-9],古近系文昌组半深湖-深湖相泥岩为该区主力烃源岩,为周缘地区油气大规模成藏提供了充足的烃类来源。目前,在惠西南地区已探明的油气藏中,有机成因气主要为干酪根初次降解成因,未见原油裂解气的显著贡献,原油主要源自文昌组浅湖-半深湖相烃源岩[3]。尽管前人已就惠州凹陷文昌组烃源岩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但普遍聚焦于烃源岩品质[10-12]、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1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2年5期2022-09-14

  • 海中凹陷涠洲组烃源岩特征及潜力分析
    C洼和D洼均为富生烃洼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为主要烃源岩层。始新统流沙港组沉积时期,涠西南和海中凹陷为统一湖盆,南部海中凹陷沉积中心受涠西南大断裂南段控制,最大沉积厚度超过3 000 m;渐新世时期,涠西南低凸起的强烈抬升和3号断层的剧烈活动将湖盆分割为涠西南和海中两个凹陷。同时,3号断裂的剧烈活动也使海中凹陷可容纳空间进一步增大[2],沉积中心迁移至海中凹陷3号断裂下降盘,最大残留地层厚度超4 000 m[3-5],湖盆继承性发育,具备发育烃源岩的沉积条件,

    海洋石油 2022年2期2022-08-09

  • 东营凹陷孔二段烃源岩生烃模拟研究
    地埋藏史、烃源岩生烃史、油气运聚史,其中埋藏史和烃源岩生烃史研究最为成熟,结果最为可靠[2]。本文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钻至孔二段的井,合理的设置模拟参数,开展单井模拟,实现了孔二段烃源岩生烃史特征的研究。1 区域地质概况东营凹陷是济阳坳陷内最大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单元,北部为陈家庄凸起,南部紧邻鲁西隆起和广饶凸起,面积约为 5850 km2(图1)。古近系发育了孔店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三套地层,主要的烃源岩发育在沙四段和沙三段,孔二段被认为是一套潜在发育的烃

    云南化工 2022年3期2022-04-13

  • 西昌盆地昭觉凹陷白果湾组泥页岩生烃动力学模拟及资源潜力
    步开展工作。利用生烃动力学模拟低勘探程度地区油气生成和裂解过程十分有效[4]。假定实验条件下的生烃过程与实际地质条件下的生烃过程动力学参数相同,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背景,利用生烃动力学参数就能够反应地质条件下油气生成和裂解过程的地球化学过程[5]。当前,生烃动力学研究最有效的方法是封闭体系下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6]。本文从生烃动力学角度入手,挑选了昭地1井中具有代表性的白果湾组泥页岩样品,通过封闭系统的黄金管热模拟实验获取昭觉凹陷白果湾组泥页岩生烃动力学参数,

    天然气工业 2022年3期2022-04-09

  • 生烃热模拟研究进展及对非常规油气成藏研究约束
    言有机质的热演化生烃是相对缓慢且低温的过程,伴随着大量的的生物与物理化学作用,这种复杂反应是在长期地质作用下,干酪根有机分子受地层温度、压力与时间的共同作用进而缓慢降解为石油、天然气等产物的过程[1-3]。自Connan[4]、Hunt等[5]、Waples[6]、Tissot[7]发现时间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可以通过温度来弥补以后,运用快速升温的方式对有机质热演化及生烃过程进行模拟的实验逐渐普遍[8-10]。生烃热模拟实验的原理是复杂结构的大分子有机化合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7期2021-09-16

  • 临清坳陷东部煤成气成藏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
    隙较差,但受后期生烃有机酸的溶蚀改造作用,亦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储层物性相对上石盒子组奎山—万山段略差。研究区具有多套储盖组合,下石盒子组内部储盖组合,上石盒子组奎山段内部储盖组合,上石盒子组万山段砂岩与孝妇河段泥岩组合,山西、太原组内部多套薄层砂泥储盖组合,此外还有奥陶系灰岩风化壳与上部铝土岩及煤系地层组成的储盖组合[7]。研究区获工业和低产油气流的井分别位于斜坡带和洼陷带,具有油气显示的井在凸起带、斜坡带、洼陷带三个构造带均有分布。1.2 煤成气成藏期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6期2021-07-29

  • 沾化凹陷古近系超压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地,欠压实作用和生烃作用是引起超压的主要原因[5-13]。欠压实作用通常具有高声波时差、低密度和低电阻率的特征[14],常见于快速沉积的新生代盆地中[12],泥岩体积分数、沉积速率和埋深对欠压实作用影响较大[15-16];生烃增压作用表现出高声波时差、高电阻率的特征[17-18],增压幅度与烃源岩有机质质量分数、演化程度、天然气生成量等有关[5,19-23]。欠压实作用与生烃作用对超压的贡献存在差异,影响油气藏的形成及其空间分布[1-4,24]。笔者以超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07-16

  • 烃源岩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及影响因素探讨
    有机质热成熟演化生烃为油气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开展盆地烃源岩生烃热模拟能够对烃源岩生烃潜力及资源量进行评价,在沉积盆地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1]。尤其是伴随着页岩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成为勘探热点,烃源岩资源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生烃热模拟能够对原地烃源岩中剩余的油气资源量进行计算与评估,还能反映烃源岩排烃效率。有机质热演化生烃的过程实质是大分子有机干酪根分解为石油及天然气的过程,这个过程受到温度、压力及反应时间的影响,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就是使用时间—温

    西部探矿工程 2021年1期2021-04-01

  • 二次生烃与古油藏原油裂解对油气成藏的意义 ——以塔里木盆地巴楚—麦盖提地区寒武系烃源岩为例
    00083)二次生烃指烃源岩经历一期或多期生烃后,因抬升剥蚀或地温梯度降低造成地温降低而停止生烃,此后经再次埋深或特殊地质热事件,地温超过之前最高地温而再次生烃的现象[1]。古油藏原油裂解则是指古油藏埋藏至一定深度,储集层中曾经富集的原油裂解为天然气和沥青,最终转化为甲烷和石墨的过程[2]。在叠合盆地油气勘探中,二次生烃与古油藏原油裂解对油气聚集成藏的贡献,越来越受重视。前人通过对低成熟原油与未成熟烃源岩进行热解生烃模拟,以计算其(残余)生烃量及其影响因素

    新疆石油地质 2021年2期2021-03-26

  • 湖北远安区块上奥陶系五峰组-下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
    ,结果表明:该区生烃潜力好,储集条件与国内主力页岩气开发区块相当,具备较好的成藏条件。关键词:页岩气;生烃;储集;成藏条件中扬子地区是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地层的重要富集区,该区泥页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富,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目前区内主要发育震旦系陡山陀组、寒武系水井沱组、上奥陶统五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3套海相页岩气有利层位,本次以湖北远安区块上奥陶系五峰组--下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研究基础,基于该区地化分析、岩心分析资料,结合国内主要开发区块相同层位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20年5期2020-11-09

  • 旬邑地区古生界地层特征及下古烃源岩评价
    算各层段烃源岩的生烃潜力。(一)有机质丰度评价烃源岩中足够数量的有机质是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是决定岩石生烃能力的主要因素。通常采用有机质丰度来代表岩石中所含有机质的相对含量,衡量和评价岩石的生烃潜力。通常采用生烃潜量Pg和有机碳TOC两项数据反映有机质丰度。在应用地化分析资料评价烃源岩的好坏时,必须充分考虑烃源岩的成熟度,对未成熟烃源岩,地化分析的生烃潜量Pg和有机碳TOC可以认为是原始的;而对于成熟或高成熟烃源岩,地化分析的两项参数Pg和TOC必须进行恢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5期2020-09-10

  • 利用偏光显微镜反射光系统观察黑色生油岩电子探针薄片中的生烃母质特征
    11-17],而生烃研究相对薄弱,主要立足于全岩常规孢粉分析法、全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法而探讨黑色生油岩的生烃特征与沉积微相、火山碎屑物质和热水沉积物质的关系[18-29]。由于长7油层组黑色生油岩局部中的生烃母质与沉积微相、火山碎屑物质、热水沉积物质发育特征变化很大,使得上述立足于全岩常规孢粉分析法、全岩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法而开展的相对宏观的生烃研究仍具有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黑色生油岩中生烃母质有效的原位观察的方法,进而从生烃母质原位观察和分析角度开

    岩矿测试 2020年3期2020-06-29

  • 海拉尔盆地外围凹陷南一段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
    020)0 引言生烃潜力预测在油气资源评价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issot 等[1]认为在地质历史时期,油气主要来自于干酪根及沥青的热演化,这是一个在热力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在此过程中,成烃母质需要从外界获取一定的能量才能生成油气,这一能量即为生油岩向油气转化的活化能。近年来,由于生烃动力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人们对不同母质来源的干酪根成烃进行精细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如何利用生烃动力学技术,深入剖析研究区域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应用生

    岩性油气藏 2020年3期2020-05-21

  • 生烃伴生酸性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效应的 模拟实验
    31]。与烃源岩生烃演化相关的地质流体往往是油、气、水和酸(有机酸、CO2和H2S)形成的复杂混合物,而迄今的溶蚀模拟实验主要采用实验室配置的酸性流体(乙酸或CO2),成分组成单一,与真实地质流体差异仍较大,并不明确含有多种酸性成分的烃源岩生烃伴生酸性流体在中、深层环境如何改造碳酸盐岩储层。因此需要能够更真实地模拟地质历史时期生烃伴生的酸性流体改造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模拟实验,并结合实例探究生烃酸性流体改造碳酸盐岩储层的过程及该过程的控制因素。因此,通过本单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年1期2020-03-06

  • 生烃动力学模拟在页岩油原位转化中的应用
    人工加热使其转化生烃,潜力非常大。2005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与壳牌公司开展了合作研究,评价了中低成熟度富有机质页岩原位转化潜力,探索了原位加热转化方法,研究认为[10],适合原位转化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碳含量(TOC)必须高于6%,镜质体反射率(Ro)以0.5%~1.0%最佳;中国中低成熟度陆相页岩油原位转化技术可采资源量石油约(700~900)×108t,天然气约(60~65)×1012m3,潜力巨大。由于原位加热需要消耗其他能源。一般来说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年6期2020-01-09

  • 黄骅坳陷中生代构造运动对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控制
    为主,具备较好的生烃能力。20世纪60年代末,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二叠系气藏,并成为该盆地主力油气勘探层系,揭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1-5]。渤海湾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前同属华北克拉通盆地,古生代统一的演化形成了以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为核心的古生界含油气系统,而中生代“克拉通破坏”事件使得两个盆地分化发育[6]。由于渤海湾盆地后期构造运动改造作用强烈,上古生界分布与厚度在盆地各坳陷区差异性较大,且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能力研究尚处于起步

    天然气工业 2019年9期2019-11-12

  • 油页岩原位开采生烃过程数值模拟及井位讨论
    ,干酪根受热裂解生烃过程最为关键,决定着油页岩油气的产量和产率。而这一过程主要受温度变化控制,通过已知温度史,对油页岩中有机质裂解生烃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实时模拟油页岩生烃情况,可以为实际的油页岩原位开采提供参考。雷光伦等使用油藏模拟软件CMG 建立了壳牌开采模型,比较了电加热和注蒸汽加热的温度场和生烃量[10];K.J.Lee也用埃克森电加热法开采模型计算了温度场和生成油气的量[11--12];Fan Y等使用GPRS 软件模拟电加热油页岩过程,得到温度场

    世界地质 2019年3期2019-10-23

  • 富有机质烃源岩中显微组分分离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进行不同显微组分生烃潜力研究的前提及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根据不同显微组分的密度差异开展了一系列煤岩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离分选工作[11-20],其中以DORMANS等1957年提出的分离煤岩显微组分的沉/浮技术[11]以及DYRKACZ和HORWITZ 等1982年发展了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技术(DGC)[12-14]最具代表性。蔺华林等[18]提出的破碎法以及涂建琪等[16]采用的重液法对煤中的显微组分的分离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与煤相比,烃源岩具有

    石油实验地质 2018年6期2018-12-27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长8段油源多元精细对比
    同地带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但是在盆地西南缘,只有镇原北部的长7段生烃中心黑色炭质泥页岩和油页岩(其总有机碳质量分数(TOC)较高,镜质体反射率(Ro)在0.75%以上)具有大规模的生排烃能力[3-4].该套烃源岩在西南缘的平凉地区只发育于长7段底部,Ro在0.60%左右,生排烃能力相对较弱.但是该区与生烃中心相距较远且有天环坳陷相阻隔,在缺乏大规模断裂等有效输导体系的条件下,人们对区内长8段的油源有着不同的认识:一种认识为,区内的长8段原油由盆地生烃中心的

    断块油气田 2018年6期2018-12-04

  • 下扬子上古生界油气富集条件探索
    笔者提出了“二次生烃、晚期成藏、深源浅找、古源新找、多源兼探、有效成藏组合、立体勘探”等勘探思路。众所周知,由于下扬子地区在印支—燕山运动中遭受了强烈的逆冲推覆作用,古生界地层遭受严重破坏,而且下古生界油气大都在印支之前已经进入生油高峰和生气阶段,因此早期形成的以下古生界为烃源岩的油气藏大都难以保存。而通过钻井对上古生界烃源岩的分析,它们普遍演化程度不高,有很多现在才进入主力排烃期,因此研究上古生界油气富集条件成为下扬子勘探的当务之急。油气藏能否富集是多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10期2018-11-15

  • 石臼坨凸起对比渤中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评价
    凹陷、秦南凹陷等生烃凹陷包围(图1),是渤海海域渤中坳陷潜山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目前已在该凸起的主体、南倾末端(427构造)、东倾末端(428W/E、430等构造)上发现了油气储量较大的上古生界碎屑岩潜山、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中生界火山岩潜山。可见,作为渤中坳陷凸起潜山的一部分,石臼坨凸起潜山勘探前景极佳。但是,通过资料研究和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关于石臼坨凸起潜山油气地质的基础研究工作还比较薄弱,不利于石臼坨凸起潜山油气勘探工作的展开。图1 石臼坨凸起区域构

    山东化工 2018年16期2018-09-12

  • 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海相烃源岩超高温热模拟实验研究
    的烃源岩,不再有生烃的潜力[1-3]。但是对于过成熟烃源岩(Ro值大于2.0%)的生气潜力到底有没有?有多少?以往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受高压釜材质的限制,传统实验的模拟温度相对较低,生成的烃类不能完全反映源岩的生烃过程。尤其对于演化程度较高的烃源岩,用常规模拟实验得到的生烃模型,对于评价油气资源缺乏全面性。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给烃源岩过成熟阶段生气潜力一个定量评价,本文围绕这个问题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工作。1 样品与实验方法1.1 样品模拟实验原始样品为

    西部探矿工程 2018年9期2018-09-11

  • 碳酸盐岩生烃机制及生烃能力模糊评价方法*
    识到有机酸盐具有生烃能力,一项针对世界上主要油气盆地不同类型烃源岩的调查结果表明,世界上50%的油气资源由碳酸盐岩烃源岩所提供,全球58%的烃源岩是与碳酸盐岩有关的烃源岩,只有42%的烃源岩是以泥质岩为主的烃源岩[1-4].国内学者认为泥灰岩可以成为有效烃源岩,并针对碳酸盐岩烃源岩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研究有机酸盐生烃问题.文献[5]选择酒西盆地青西凹陷2种岩性的湖相烃源岩——泥岩和泥质白云岩进行热解模拟实验,对比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7-20

  • 川西北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
    和半定量评价,对生烃潜力的研究比较少。因此,研究上古生界烃源岩生气潜力对勘探有利区的选择和油气储备评价具有重要意义[3]。对此,依据野外露头和重点钻井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分析资料,力图厘清古生界烃源岩的主要生烃层位和展布特征,确定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并据此对川西北古生界各层位烃源岩的生烃强度进行了计算。另外,大量研究表明,世界多数盆地的油气藏都主要分布在烃源灶范围内及其周围,换言之,就是油气田的分布受烃源岩控制,因此,根据有利烃源

    特种油气藏 2018年3期2018-07-02

  •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新生代生烃特征
    煤系烃源岩新生代生烃特征胡洪瑾1, 蒋有录1, 刘景东1, 徐田武2(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河南 濮阳 457001 )石炭—二叠系是东濮凹陷煤成气的主力气源岩,尚不明确煤、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等组分在新生代的成气演化特征。基于高压釜热模拟实验,对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气产率及气体组分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热模拟结果表明:初次加热过程中,不同类型烃源岩热解烃类气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7年4期2017-09-03

  • 南黄海盆地南五凹油气资源潜力再评价* ——基于生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
    评价* ——基于生烃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仝志刚1席小应1王 鹏1朱 雷2(1.中海油研究总院 北京 100028;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南黄海盆地南部坳陷南五凹至今无商业油气发现,前人对其油气资源前景的评价也较差,而邻区与其地质背景相似的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截至2011年底已发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亿t。为了进一步阐明南五凹的油气资源潜力,采用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生烃动力学方法模拟烃源岩的生排烃史。通过烃源岩岩屑和原油沥青质样品的热

    中国海上油气 2017年1期2017-06-21

  • 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西部二叠系生烃演化特征
    番坳陷西部二叠系生烃演化特征周文浩(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山东 东营 257000)二叠系塔尔朗组为吐哈盆地一套主要生烃供烃层系,目前发现的鲁克沁油田,其油源证实来自该层系。对吐鲁番坳陷西部来说,研究二叠系塔尔朗组烃源岩生烃演化动态过程是探索油气成藏规律的关键。文中系统地研究了吐鲁番坳陷西部地区塔尔朗组烃源岩的生烃史,结合古构造研究分析,来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二叠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吐鲁番坳陷西部二叠系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

    断块油气田 2017年3期2017-06-07

  • 乌伦古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地区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曲彦胜1,王圣柱1,2,李艳丽1,张奎华1(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2.中国石油大学,山东 青岛 266555)准噶尔北缘乌伦古地区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为一套有机质丰度较高、干酪根类型以Ⅰ—Ⅱ型为主的火山岩系烃源岩,虽然评价为中等—好烃源岩,但其热演化过程复杂,主生烃期不清楚,影响了对其生油气潜力的认识。在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的基础上,开展了烃源岩沉积埋藏史及热史研究,恢复了烃源岩热演化生烃过程。为了评价

    特种油气藏 2016年2期2016-12-20

  • 阜阳探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特点分析
    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特点分析张健伟(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9)为了明确阜阳探区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以石炭系-二叠系泥岩和煤岩生烃模拟试验数据为基础,明确烃源岩热演化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生烃量和生烃演化特点,估算其资源量。结果表明:泥岩镜质体反射率(Ro)在1.0%~1.3%之间为生油高峰阶段,Ro大于2.0%为大量生气阶段;煤岩Ro在1.0%~1.3%之间为生油高峰阶段,Ro大于0.7%进入规模生气阶段,随着Ro增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5期2016-12-17

  • 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烃源岩生烃机理及资源量新认识
    风城组碱湖烃源岩生烃机理及资源量新认识支东明1a,曹剑2,向宝力1b,秦志军1a,王婷婷2(1.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a.勘探开发研究院;b.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2.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碱湖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和机理是学科研究的前缘与难点。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为例,采用烃源岩人工剖面、自然剖面、油气特征标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这套碱湖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据此重新计算了资源量。结果表明,风

    新疆石油地质 2016年5期2016-10-18

  • 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方法及地质应用探讨
    行的煤系烃源岩的生烃动力学研究被认为是一种生烃过程研究、生烃潜力预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在国外得到普遍重视,并广泛应用于含油气盆地烃源岩评价与油气组成预测研究中。本文重点对煤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阐述,认识到生烃动力学研究过程主要受实验方式、动力学模型及热史模拟三个方面的制约,指出当前生烃动力学研究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对生烃动力学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烃源岩定量评价及生烃规律的分析精度具有一定的科研意义。关键词:煤系烃源岩;生烃

    西部资源 2016年4期2016-10-18

  • 下扬子海相烃源结构与有效烃源
    岩的演化分为早期生烃和晚期(二次生烃)2个阶段。与此对应,下扬子海相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喜马拉雅期3期成藏,不同成藏期烃源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对于喜马拉雅期的晚期成藏,有效烃源主要来自于二叠系和志留系烃源岩的二次生烃和古油藏(灶)的裂解供烃。借助于烃源岩热史分析,分别求取印支运动之前(T2末)和断陷盆地叠置之后(E末)烃源岩的成熟度(Ro),后期形成温度补偿且T2末Ro较低(小于1.3%)的烃源岩范围是二次生烃的有利区。对于古油灶,根据T2末的下古生界

    石油实验地质 2016年1期2016-02-26

  • 生烃角度分析排烃效率的影响因素
    等摘 要:烃源岩生烃对排烃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影响因素主要可以分为有机质的丰度、有机质的类型、有机质的成熟度三个方面。通过研究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各类型有机质的原始生烃潜力,并计算古12井和英16井的排烃效率,分析其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对排烃效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有机质丰度越好,排烃效率越高,当TOC>2%时,排烃效率变化不明显;有机质类型越好,排烃效率越高;有机质成熟度越高,排烃效率越高。关 键 词: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

    当代化工 2015年10期2015-07-10

  • 鲁卜哈里盆地古生界油气藏成藏期分析
    发生的时间主要受生烃高峰、圈闭形成期以及后期保存条件制约。本文主要用各种控烃因素在时间上的匹配关系分析及储层成岩矿物组合法来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1 地质背景鲁卜哈里盆地位于阿拉伯板块的中南部陆上和海域(图1)[1-2],位于北纬16°40′—26°50′,东经43°56′—56°44′,地域上涵盖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阿曼和也门等国家的部分地区,总面积875 720 km2,陆上面积约占89.8% ,超过500 000 km2的面积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5年3期2015-03-24

  • 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生烃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生烃评价及有利区预测董清源1,2,刘小平2,3,张盼盼2,3,李洪香4,刘子藏4(1.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1103;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3.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4.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天津 300280)孔南地区孔二段富有机质页岩是该区重要的烃源岩,勘探中发现了广泛的致密油显示。在结合大量样品分析和勘探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孔南地区孔二段致密油的生烃潜力

    特种油气藏 2015年4期2015-02-17

  • 中上扬子五峰组页岩有机质丰度恢复及评价
    7.45%,平均生烃强度为0.96 t/m2。利用有机质类型、原始有机碳含量和生烃强度对烃源岩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五峰组页岩为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厚度薄、生烃强度低的中等烃源岩。为同类海相页岩气资源量估算和评价提供借鉴。烃源岩;恢复系数;原始有机质丰度;五峰组;中上扬子地区引 言中国南方存在4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层,分别为: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下二叠统和上二叠统。另存在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上奥陶统、下奥陶统、中泥盆统、下石炭统、下三叠统及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等7

    特种油气藏 2015年2期2015-02-17

  • 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石炭系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动力学研究
    炭系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动力学研究颜永何1,2, 邹艳荣1*, 屈振亚1,2, 蔡玉兰1, 王绪龙3, 潘长春1, 彭平安1(1.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64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41000)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该地区石炭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 成熟度范围宽, 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

    地球化学 2014年5期2014-06-26

  • 黄桥地区烃源岩有机质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为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二次生烃的研究,对判识黄桥地区中、古生界油气勘探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专家学者们对不同地区的烃源岩进行过生烃动力学研究,并将其成功的应用到实际地质情况中[1-6]。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烃源岩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开放体系Rock—Eval岩石热解仪模拟实验与密闭体系高压釜热解模拟实验两种。前人对有机质二次生烃动力学特征做过大量研究工作,包括定性研究[7-13]和定量研究[14-16]。由于实验条件不同,

    中国矿业 2014年6期2014-04-02

  • 烃源岩生烃耗水机制与油气成藏
    于烃源岩,有机质生烃是改变流体性质的重要因素,生烃不仅是有机质的反应,其对无机矿物、地层水均有一定程度影响。无机矿物对生烃过程的催化作用已取得了相当多的共识,相比而言,水对生烃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有关认识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2-3]:①水对有机质生烃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水本身具备增压因素,同时干酪根可以交换或结合水分子进入自身结构内而表现为富氢;②水与有机质的结合是阶段性的,主要集中在中成岩阶段,大致相当于 Ro值0.3%~0.7%;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3年2期2013-09-23

  • 鲁西地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
    究认为,烃源岩的生烃潜力是制约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因素,研究烃源岩的分布、类型、生烃演化过程,评价其生烃潜力对该区的油气勘探至关重要。1 烃源岩类型及分布特征鲁西地区的主要烃源岩为煤层、暗色泥岩、碳质泥岩,纵向上分布于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其中煤层主要分布于太原组和山西组,具有层数多、单层厚度薄的特点,平面上总厚度分布介于8~18m,厚度较大的地区分布在成武、鱼台、巨野凹陷,厚度大于13m;暗色泥岩主要分布于下石盒子组,厚度介于200~22

    天然气工业 2013年2期2013-07-14

  •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古近系压力特征及成因机制
    要层系;欠压实和生烃作用是渤南洼陷异常压力形成的主要原因,且超压机制存在区域差异,中部断阶带和南部缓坡带表现出明显的欠压实现象,其深度范围与超压的第一台阶相对应;深洼带超压泥岩的密度则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大,与成熟生烃范围匹配较好,生烃作用是该区的主要增压因素,且深度与第二台阶相对应;研究区欠压实与生烃导致沙三段压力的增加幅度不同,两因素具有各自的增压量化模型,导致地层压力出现了“二台阶”的特征。地层压力;超压成因;量化表征;渤南洼陷;沾化凹陷世界油气勘探结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2013-07-07

  •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二次生烃差异性研究
    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1~3]。研究区自1959年钻探华4井以来经过50多年的勘探工作,共发现古近系、新近系石油、CO2、煤成气三种油气资源。研究区煤炭资源丰富,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埋藏深、分布广,是煤成气勘探的有利地区。然而不同学者对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生烃期次和时限存在异议,从而对盆地资源潜力的评价有差异。李春山等根据盆地模拟结果认为,石炭-二叠系煤系源岩只有两次生气期:第一次发生在晚三叠世以前,但已遭受破坏;第二次发生在古近纪中晚期,是本区重要的

    沉积学报 2012年1期2012-12-14

  • 酒西坳陷与酒东坳陷下白垩统生烃条件对比研究
    酒东坳陷下白垩统生烃条件对比研究马立元1程克明2(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论文通过对酒泉盆地下白垩统各层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凹陷分层组对酒泉盆地下白垩统的生烃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酒西坳陷和酒东坳陷下白垩统的生烃条件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酒西坳陷下白垩统烃源岩的生烃条件从中沟组-下沟组-赤金堡组逐渐变好,而酒东坳陷

    沉积学报 2012年2期2012-12-14

  • 黄桥-句容地区二叠-三叠系烃源岩生烃历史及晚期成藏研究
    叠-三叠系烃源岩生烃历史及晚期成藏研究黄俨然,张枝焕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刘继勇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江苏 南京210011)黎 琼,藏春娟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黄桥-句容地区二叠-三叠系生储盖条件优越,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域。烃源岩总体处于成熟和高成熟阶段,生烃模拟试验表明总有机碳含量在生烃过程中损失较少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3期2012-11-16

  •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二叠统烃源岩封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生烃模拟试验研究
    闭体系与开放体系生烃模拟试验研究刘洪军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710065张枝焕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秦黎明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100101)朱 雷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好,部分层段达到优质烃源岩标准,勘探前景广阔。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年4期2012-11-15

  • 开放体系下平凉组页岩干酪根的生烃动力学研究
    49)0 引 言生烃动力学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 在实验室内采用快速升温的热模拟方法, 再现烃源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生烃过程[1-2]。经过长期发展, 生烃动力学逐渐成为烃源岩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并普遍应用于烃源岩评价、干酪根及原油的裂解生烃、有机质成熟度等方面的研究[3-5]。其中热模拟方法包括开放体系、封闭体系、半封闭体系三类, 实验条件考虑加压与常压、加水与不加水等各种方案。目前封闭体系, 特别是金管加压实验体系应用广泛[6-11]。但是在地质条

    地球化学 2012年2期2012-07-11

  • 南华北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林小云,蒋 伟,陈倩岚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434023)南华北地区二叠系各类烃源岩地化特征表明,烃源岩主要发育于太原组、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其中煤系泥岩为主要的有效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好。从不同构造单元烃源岩热演化分析,襄城凹陷、谭庄-沈丘凹陷和倪丘集凹陷演化程度适中,且存在二次生烃生烃潜力较好。结合动静态烃源岩特征,认为南华北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好的为主要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年6期2011-11-16

  •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研究
    在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机理,还是在二次生烃分布规律及对油气藏的影响方面,都鲜有报道。因此,笔者以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烃源岩为研究对象,基于构造-热演化史研究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特征,并通过二次生烃模拟实验探讨海相烃源岩二次生烃机理及多阶段生烃过程对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影响。1 地质概况及奥陶系烃源岩二次生烃特征图1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Fig.1 Sketch Map of Structural Units in Tarim Basin二次生烃是指烃源岩在地质历史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年3期2011-02-07

  • 构造生烃理论及其在页岩气上的应用
    00027)构造生烃理论及其在页岩气上的应用熊斌辉1,米立军2,王存武1(1.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2.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勘探部,北京 100027)生烃是地层有机质生成油气的化学平衡。由于油气的密度低于干酪根,它是典型的体积增大化学反应。与实验室开放系统不同,地层有机质生烃反应能等于活化能加排烃能。成熟阶段的地层比较致密,排烃能较大,与开放系统相比,形成了欠生烃。构造运动形成裂隙网,大大降低地层排烃能,使欠生烃的有机质短时间集中生烃,笔者称之为

    海洋石油 2010年4期2010-09-24

  • 新构造运动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烃源岩生烃的影响及其对浅层油气成藏的意义
    北部古近系烃源岩生烃的影响及其对浅层油气成藏的意义范昌育1,2,王震亮1,2,李萍1,3(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3.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北京100027)古近纪以来,东濮凹陷在东营组沉积末期和明化镇组沉积晚期经历了两期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对深层烃源岩的生烃作用和浅层油气成藏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埋藏史的恢复和前人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恢复了古近纪以来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的生烃史,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年3期2010-04-02

  •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生烃过程动力学研究
    国南方海相烃源岩生烃过程动力学研究蒋启贵1,2,王延斌1,秦建中2,王勤2,张彩明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利用Rock-Eval 6热解仪和Optkin动力学软件对中国南方不同类型海相烃源岩和浮游藻进行了生烃动力学分析。研究表明,海相烃源岩的生烃平均活化能表现为 EAⅠ<EAⅡ1<EAⅡ2<EAⅢ,在干酪根转化率10%~90%的有效生烃期间,生烃活化能跨度ΔE呈ΔEⅢ>ΔEⅡ2>ΔEⅡ1>ΔEⅠ,最大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年2期2010-01-04

  • 矿物组分对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催化作用
    分对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催化作用张在龙,张 毅,张 卉,马淑杰,李晓霞(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选择十六烷酸甲酯和十八烷酸甲酯组成的混合酯为模型反应物,考察低压下矿物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活性评价。先考察 6种天然矿物和 7种未熟烃源岩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然后对天然矿物组分与未熟烃源岩就低温催化混合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进行关联,再考察不同比例复配的黏土和碳酸盐矿物的低温催化酯水解及生烃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20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