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

  • 线路型文化资源旅游竞合发展格局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2)。其次,对秦直道文化资源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其区段旅游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确立了“近期—中期—远期”的开发时序,及 “一个龙头、一处基地、两个中心、三大圈层”的空间竞合策略。据此,线路型文化资源要构建文化廊道旅游竞合发展格局,应对文化廊道进行区段划分,并以各区段旅游发展能力评价结果为基础,以此明确各区段特色,构建差异化的区段旅游格局,进而确立整体空间竞合策略,助推沿线旅游高质量发展。关键词:线路型文化资源;文化廊道;旅游竞合;秦直道文章编号:2095-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05-23

  • 秦直道,豹出没
    付瑞霞延安甘泉秦直道遗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能将我们快速、便捷、舒适地送到想去的地方,连接起诗和远方。但你知道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哪一条,诞生于何时?它就是秦直道,修建于2200多年前。这条大道横穿今天的陕西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长700多公里,建成年代比西方著名的罗马大道早百余年,是举世公认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穿越山脊、深林、黄土、戈壁……见证了无数历史沧桑的秦直道,或人迹罕至,或早已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下,但位于陕西延安子午岭山林中的秦直道却保

    瞭望东方周刊 2022年10期2022-05-19

  • 碰撞、交融 ——秦直道文化遗产性质的认识
    的直道,史称“秦直道”。《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1]256;《史记·匈奴列传》载“去长安八千里,正南北相直道也”[1]2887。这条南北走向的道路约700千米,将关中平原、黄土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相连,规模极其宏大,在我国古代交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术意义上的秦直道研究,始于1975年学者史念海对秦直道的考察,自此成为秦汉历史考古研究的学术热点之一,且在道路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秦直道作为中华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5-02

  • 震古烁今秦直道
    防战备公路——秦直道。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将秦、赵、燕三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修筑起一条西起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郡的长达5000余里的“万里长城”。长城作为国防前线,有驻军把守,战时需要补给人员、兵马、粮草等。为此,秦始皇又建设了一条可快速到达长城前线、迅速调集军队、快送军事物资、速传军事情报的国防战备专用公路,这也是他一生中建设的最后一项重大工程。作为万里长城的配套工程,秦直道与万里长城相辅相成,一起构筑起可攻可守的“丁”字型纵深防御体系。

    中国公路 2022年23期2022-02-27

  • 平沙落雁(二章)
    孙 梧(山东)秦直道有时摸出一堆白骨,有时,咀嚼一把月光,有时含化一片雪不长草的直道上,走过背插草的流民他从咸阳一路寻亲,亲人在北方修直道蒙恬的战车长驱直入,像一张张戟,刺向匈奴而巡视的皇家马车,给直道添了色彩,像飘过阴山的云覆盖着大秦王朝像他的影子,越来越小,小成了一个小小路标平沙落雁一声带情,两声带怨,三声诉尽离别路先是转轴拨弦,接着轻拢慢捻,阴山下的马蹄声让琵琶更静像黄昏里的暮色,遮盖着明妃的脸风一吹,出塞的队伍就会遇沙尘明妃就拨开浩渺烟波,泪望中原

    星星·散文诗 2021年18期2021-12-21

  • 汽车社会化是应对人口危机和缩小城乡差别的关键之一
    ,到秦始皇修建秦直道以提高行军和战争资源运送速度(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从日行千里的马赤兔,到负重登山如履平地的木牛流马(《三国演义》),从一个筋斗就能跨越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西游记》),到穿墙而过的崂山道士(《聊斋志异》),这些对人的移动和输送能力的伟大实践与浪漫遐想,其本质展现的都是人们对“行”的能力的强烈渴望,反映出的是“行”的能力对人们生活影响的重大。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高度独立的、招之即来的、强大的移动和运送能力,因为这种能力将改善人的生存能

    汽车与安全 2021年10期2021-12-20

  • 秦直道: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程,泽被后世。秦直道最宽处达60米秦朝的“高速公路”也许会颠覆你的认知。秦直道建于两千多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相当于现今的700 多公里,道路最宽处达60 米。从数据上来看,它成功碾压古罗马大道,秒杀我们如今的双向八车道。但秦直道与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它是当时的军事交通专属要道,主要的作用有三个:皇帝出巡、军队行军、运输货物。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十几岁 2021年14期2021-11-23

  • 秦直道: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程,泽被后世。秦直道最宽处达60米秦朝的“高速公路”也许会颠覆你的认知。秦直道建于两千多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全长一千八百里——相当于现今的700多公里,道路最宽处达60米。从数据上来看,它成功碾压古罗马大道,秒杀我们如今的双向八车道。但秦直道与我们现在的高速公路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它是当时的军事交通专属要道,主要的作用有三个:皇帝出巡、军队行军、运输货物。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百姓们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可就

    十几岁 2021年20期2021-11-22

  • 远望秦直道 (外一首)
    那面绿草长出“秦直道”三个大字那是秦朝的高速路据说战争与帝国并驾齐驱抵达了辉煌历史后来马车停进博物馆马儿在景区吃草我们伸长了脖子已经看不到一腔热血带着车轮飞奔也就无法抵达旧日咸阳城我们不敢走近害怕秦直道上没有人烟只有荒草丛生荷塘下面有石头即使提起长江水也难将荷塘下的石头冲刷白净铁了心,坚决与淤泥同色我也只是偶然路过公园才看到清理荷塘的工人满身污泥中露出白牙齿以及他们身前那被春光晒亮的部分现在荷塘干了剩下残枝败叶以及淤泥石头暴露无遗我也是直到今日才晓得漂亮的

    扬子江诗刊 2021年5期2021-11-11

  • 远望秦直道 (外一首)
    那面绿草长出“秦直道”三个大字那是秦朝的高速路据说战争与帝国并驾齐驱抵达了辉煌历史后来马车停进博物馆马儿在景区吃草我们伸长了脖子已经看不到一腔热血带着车轮飞奔也就无法抵达旧日咸阳城我们不敢走近害怕秦直道上没有人烟只有荒草丛生荷塘下面有石头即使提起长江水也难将荷塘下的石头冲刷白净铁了心,坚决与淤泥同色我也只是偶然路过公园才看到清理荷塘的工人满身污泥中露出白牙齿以及他们身前那被春光晒亮的部分现在荷塘干了剩下残枝败叶以及淤泥石头暴露无遗我也是直到今日才晓得漂亮的

    扬子江 2021年5期2021-09-06

  • 平沙落雁(二章)
    孙梧秦直道有时摸出一堆白骨,有时,咀嚼一把月光,有时含化一片雪不长草的直道上,走过背插草的流民他从咸阳一路寻亲,亲人在北方修直道蒙恬的战车长驱直入,像一张张戟,刺向匈奴而巡视的皇家马车,给直道添了色彩,像飘过阴山的云覆盖着大秦王朝像他的影子,越來越小,小成了一个小小路标平沙落雁一声带情,两声带怨,三声诉尽离别路先是转轴拨弦,接着轻拢慢捻,阴山下的马蹄声让琵琶更静像黄昏里的暮色,遮盖着明妃的脸风一吹,出塞的队伍就会遇沙尘明妃就拨开浩渺烟波,泪望中原,那些野草

    星星·散文诗 2021年6期2021-07-28

  • 汽车直播——数字时代下的“秦直道”及对汽车后市场营销的启示(二)
    车直播行业的“秦直道”。3.1 直播“直播”可以通过各大平台输出实况与消费者积极沟通互动。广播电视词典对直播界定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haobc)合成、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按播出场合可分为现场直播和播音室或演播室直播等形式。电视现场直播为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是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优势的播出方式。自2000年后,随着网络时代到来,电视直播逐渐被网络直播取代,成为“直播”的代名词。2021年4月,国家互联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23期2021-06-11

  • 汽车直播 ——数字时代下的“秦直道”及对汽车后市场营销的启示(一)
    1 “秦直道”及其意义1.1 何为“秦直道秦直道,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是一条秦代修筑的交通干道。该道路始建于始皇帝35年(公元前212年),但没有具体的建成日期。据史籍记载,公元前212年~公元前210年,嬴政(秦始皇)在统一了六国和中原以后,除了修筑长城之外,为了抵御和快速反击北方匈奴的侵扰,命令大将蒙恬率师督军,役使百万军工,一面镇守边关,一面修筑军事要道。仅仅用了2年半的时间,一个可与长城相媲美的世界奇迹——“秦直道”便诞生了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1年21期2021-04-28

  • 秦直道:两千年后沉寂的“高速公路”
    涛历史幽深处的秦直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次年,他下令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供皇帝视察专用的驰道。驰道中著名的有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等9条,其中一条从咸阳(起点为现咸阳淳化县)到九原郡(现包头附近)的道路,由名将蒙恬率领30万民工历时两年半以上时间修建而成,因为是由咸阳通往北部边境上阴山之间最近的道路,南北大体相直,所以被称作“直道”。秦直道最早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眼堙谷,直通之。”秦

    旗帜文摘 2020年3期2020-04-29

  • 正宁境内秦直道遗址调查
    摘 要:秦直道遗址正宁段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肃省正宁县境内秦直道由陕西省旬邑县杨家胡同入正宁刘家店后,沿子午岭主峰山脊向北经雕翎关至艾蒿店,全线长约50千米。境内直道修筑选择子午嶺主山脊的连续性,避免了上山下沟,保证了道路的基本平缓;沿线分布秦汉时期的宫殿、兵站、关隘、烽燧、墓葬等遗址共20余处,其中烽火台(9处)、秦一号兵站、雕翎关关隘、都护墓、罗川古城遗址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宁境内直道自秦一直沿用到清代晚期,部分路段至今仍在使用。关键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4期2020-04-24

  • 秦直道”路在延伸
    中国就开启了“秦直道”,全长700多公里,从陕西甘泉宫直达内蒙古包头九原郡,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比西方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说明中国人基建筑路是有深厚的文化传统的。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都于咸阳,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始皇帝”,希望秦王朝能够千秋万代延续下去。司马迁《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全国行政区划上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加闽中、桂林、南海、象郡等,凡四十郡

    东方企业家 2020年11期2020-03-19

  • 秦直道:两千年后沉寂的“高速公路”
    吴涛秦直道走向示意圖历史幽深处的秦直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次年,他下令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供皇帝视察专用的驰道。驰道中著名的有上郡道、临晋道、东方道等9条,其中一条从咸阳(起点为现咸阳淳化县)到九原郡(现包头附近)的道路,由名将蒙恬率领30万民工历时两年半以上时间修建而成,因为是由咸阳通往北部边境上阴山之间最近的道路,南北大体相直,所以被称作“直道”。秦直道最早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眼

    中国国家旅游 2020年1期2020-03-03

  •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考古与保护
    张小涓陕西富县秦直道线路秦直道是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修建的一条从林光宫(汉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铁王镇)直达九原郡(包头南郊麻池古城)的南北通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尽管有“道未就”、胡亥治直道的记载,但至少在秦代直道是可以行走的。司马迁行经秦直道后感慨万千,“太史公曰: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

    大众考古 2019年3期2019-09-06

  • 走进秦直道
    是我第三次到访秦直道。前两次都是直达目的地,停车浏览直道风光。这一次,我们驱车自甘泉道西行,向富县方向蜿蜒了近百里林区。颠、摇、摆、晃,一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在陡壁、梁峁和丛林中过山车一般感受着刺激和艰险,仿佛我们不是来探秘秦直道,而是在考验司机的驾驶水平、车况和我们不够强大的心脏。两个小时的车程到站,天然树吧下阳光舒朗、凉风习习,配合毡布、水果和一首草原之歌,这片仔细甄选出来的歇脚地,一下子就获取了我们迫切需要舒缓的身心。几个人席地而坐,在一瓶矿泉水的

    延河·绿色文学 2019年6期2019-07-23

  • 秦直道“未就”之思
    岸至今没有发现秦直道遗迹,按司马迁“道未就”的说法结合地理环境特点,从运输便利性考虑,推测直道终点在九原郡黄河南岸,物资通过水运直达九原城然后转发各地。关键词:秦直道;司马迁;九原;五原;道未就;水运秦直道是秦始皇在扫灭六国后为北击诸胡而下令修建的边防高速通道,由大将蒙恬负责修筑,施工时间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三十七年(公元前212—前210)之间。根据历年来考古工作的成果,秦直道的起点、终点已经明确。它的起点是国都咸阳西北的云阳(咸阳淳化县铁王镇),终点是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5期2019-04-30

  • 秦直道的历史价值研究
    研究院有限公司秦直道是秦始皇命蒙恬大将负责修建而成,南起于云阳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北),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全长700多公里,因为这条道路南、北大体相对,同时南北相直,古人称其为直道。学者多认为修建于公元前210年。一、秦直道的军事价值研究直道的起点——陕西淳化县凉武帝村的云阳光林宫(距咸阳不远)——是秦王朝的军事指挥中心,终点九原郡是匈奴当时的政治中心,直道是联系秦王朝军事指挥中心和匈奴政治中心的最短路径。因此,可以这么说,秦始皇修建直道的原

    长江丛刊 2018年19期2018-11-14

  • 秦直道(甘肃段)附属设施及道路管理系统研究
    查,文章考察了秦直道甘肃段沿线烽燧、离宫别馆、兵站和关隘,分析了这些附属设施在当时的功能和相应的道路管理思路,发现秦直道路线和沿线的附属设施组成了一个有效运转的道路运输系统。【关键词】秦直道;附属设施;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 K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5-0063-003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30从云阳甘泉宫北通九原郡九原县(今内蒙自治区包头市)的直

    科技视界 2018年15期2018-10-30

  • 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考古与保护
    教授)陕西富县秦直道线路陕西富县水磨坪秦直道秦直道是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开始修建的一条从林光宫(汉甘泉宫,在今陕西淳化铁王镇)直达九原郡(包头南郊麻池古城)的南北通道。《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三十七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尽管有“道未就”、胡亥治直道的记载,但至少在秦代直道是可以行走的。司马迁行经秦直道后感慨万千,“太史公曰:吾

    大众考古 2018年3期2018-06-28

  • 秦直道的研究成果与保护现状
    )【西部文化】秦直道的研究成果与保护现状陈 兰(富县文物旅游局 陕西 富县 710003)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秦直道的专业性考古研究工作也得到加强,取得了许多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秦直道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对于中国古道路考古、中国秦汉史、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史、佛教传播史和交通史,乃至对黄土高原及沙漠草原地区环境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介绍秦直道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进入21世纪对秦直道的专业考古调查和考古挖掘成果,同时简要介绍秦直道在局部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8-01-08

  • 秦直道
    鄂尔多斯文化。秦直道作为浩瀚的中华历史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横有秦长城,竖有秦直道,与万里长城一样工程浩大,撼人心魄。秦直道遗址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为数较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与秦长城、兵马俑并称于世,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为攻防匈奴,由秦朝大将蒙恬率30多万大军和民工用两年半的时间修建而成,这条高速公路北起九原郡,途经鄂尔多斯市全境,南抵秦都咸阳,全长约1800里,路面平均宽度为30米,最宽处达80米,由于道路大体南北相直,如

    西部散文选刊 2017年5期2017-11-30

  • 陕北风情画卷民族图腾秘史
    其次,就是关于秦直道。我们陕西有很多人都是用文化随笔来描述这个历史遗存,现在还有许许多多的民间记忆。实际上我觉得是一个有历史内涵的题材,不管这部《活魂》切入点如何,展开的纵深感如何,但是我觉得霍竹山是表现了这样的灵感。其三,作者对这部小说下了相当的功课,知识性准备很充足,这个知识性包括精细的文物知识、专业的文化地理知识和民间民俗知识,还有一些博物知识、自然知识。这些知识性,作者力图将它转化为文学性的表述,以文化地理和民俗的形态传达,并将此在文学化、形象化方

    延河 2017年8期2017-08-23

  • 驰道索踪
    落里看到有一个秦直道鬼谷口的介绍,也只是寥寥几句,如网上资料一样。秦直道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为神奇的文明古道,历史记载却寥寥无几。司马迁《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堙谷,直通之。”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教授上世纪70年代踏上秦直道实地考察之路,1975年发表《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为我们揭开秦直道起点之谜,至此淳化县才建起秦直道起点广场。秦王一统天下建帝制、理县制、统一度量衡、修长城、筑灵渠,为中华大地留下秦地宫兵俑阵的世界遗产,至于驰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6年12期2017-02-06

  • 秦直道 (外二首)
    任静秦直道,是一支连贯古今的长笛拨开一丛又一丛沙蒿湮没在风中的长调娓娓诉说河流、野草、夯土、狼烟男人的梦想和荣耀碾过历史的车辙能工巧匠还有那些远去的战马它们的白骨与鲜亮的啼声卷起一阵烟尘轻易地掀翻一个王朝的神话汉祖御泉那滴水,来自御泉缓缓行走,很轻抱着两千年风雨只为今天与我相遇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甘甜,是你最直接的表白醉了汉祖龙颜醉了千年神龟滋养牛头山子民的甜化为杏花春雨,灼灼桃花她们结伴而来捧一掬甘泉是我亲近你的方式仿佛紧握纤纤素手一块灵动温婉的玉将我轻轻打

    延河·绿色文学 2016年5期2016-10-21

  • 在淳化(组诗)
    四处游荡的幽灵秦直道边的甘泉宫如今,没有甘泉和宫殿黑砖青瓦的世界只见农田、瓦砾和烈烈北风那个名叫刘彻的男人搭上秦直道的高速列车内心执着,神情忧伤秦直道一把笔直的剑刺向软软的草原沙漠之心我听见牛羊发出绝望的哀鸣子午岭就像一幅剑鞘皮囊空空,心事满满秦直道的沟壑如同青铜剑一样锈迹斑斑那是秦王朝坚硬勃起后剑断戟折的疲软甘泉宫——汉武帝的北山别墅睡过多少情窦初开的少女当然,还有那手攥玉钩身怀龙胎的钩弋夫人后人戏说:“母爱是伟大的,年轻女人是可怕的”这是一个轻描淡写的

    延河·绿色文学 2016年5期2016-10-21

  • 大秦古道鄂尔多斯深度自驾游完结篇
    的地,东胜区的秦直道秦直道在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武帝乘凉之意),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个县,700 多km。路面最宽处约60m,一般亦有20m,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说白了,秦直道可以被看作古代的高速公路,可以说秦直道是人类第一条高速公路。在东胜区,秦直道的走向为由南部的漫赖乡向北经柴登壕乡

    车主之友 2016年2期2016-08-22

  • 古代有高速公路
    这便是著名的“秦直道”。秦直道又称“皇上路”“圣人条”,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了14个县,共计700余公里。③“秦直道”有多宽呢?按我们现在的标准计算,以双向六车道为例,一条车道大概有3.5米,六条车道就是21米,再加上两边的应急车道和中间的绿化带,最多也不过三十来米。而“秦直道”最宽的地方竟达到了60米,最窄的地方也

    课外语文·中 2016年7期2016-05-14

  • 古代也有高速公路
    这便是著名的“秦直道”。秦直道又称“皇上路”“圣人条”,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了14个县,共计700余公里。“秦直道”有多宽呢?按我们现在的标准计算,以双向六车道为例,一条车道大概有3.5米宽,六条车道就是21米宽,再加上两边的应急车道和中间的绿化带,最多也不过30米。而“秦直道”最宽的地方竟达到了60米,最窄的地方也

    初中生学习·低 2016年8期2016-05-14

  • 参考答案
    具体的数据将“秦直道”与现代的高速公路进行比较,说明“秦直道”之宽,突出其是名副其实的古代高速公路。 4.不能删去。“方才”起强调作用,说明国防大道修建时间之长,突出建成不易。 5.秦国还有另外几条著名的“高速公路”与“秦直道”基本类似,再一一具体介绍显得重复,因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秦直道”作具体说明。《如何应对“寨卡病毒”蔓延? 》参考答案:1.寨卡病毒(Zika virus)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寨卡”是乌干达语“Zika”的音译,意思是“杂草”。

    课外语文·中 2016年8期2016-05-14

  • 秦直道经济地理价值的历史考察
    810008秦直道经济地理价值的历史考察唐玉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8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初衷是作为军事交通线而有力抵御匈奴,可在此后它的经济地理价值更为突显。本文主要从秦直道的修建、沿用以及它的经济地理价值三方面来写。从人口迁徙所带动的生产技术交流以及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贸易入手,来阐述秦直道的经济地理价值。秦直道;少数民族;中原民族;经济地理价值秦直道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它作为运输军备粮草的便捷通道,不管在当时还是以后的战

    决策与信息 2015年24期2015-11-29

  • 秦直道经济地理价值的历史考察
    要]秦始皇修建秦直道的初衷是作为军事交通线而有力抵御匈奴,可在此后它的经济地理价值更为突显。本文主要从秦直道的修建、沿用以及它的经济地理价值三方面来写。从人口迁徙所带动的生产技术交流以及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贸易入手,来阐述秦直道的经济地理价值。[关键词]秦直道;少数民族;中原民族;经济地理价值秦直道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它作为运输军备粮草的便捷通道,不管在当时还是以后的战争中都是一条重要的军事交通路线。自1975年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发表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8期2015-10-22

  • 古代有高速公路
    这便是著名的“秦直道”。秦直道又称“皇上路”“圣人条”,是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凉武帝村),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了14个县,共计700余公里。“秦直道”有多宽呢?按我们现在的标准计算,以双向六车道为例,一条车道大概有3.5米,六条车道就是21米,再加上两边的应急车道和中间的绿化带,最多也不过30来米。而“秦直道”最宽的地方竟达到了60米,最窄的地方也不

    知识窗 2015年12期2015-05-14

  • 秦直道是昭君出塞的最可能路线
    10070)论秦直道是昭君出塞的最可能路线王绍东 郑方圆(内蒙古大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对于昭君出塞的路线,林干认为是经秦直道北上的。近年来,山西地区的部分学者认为昭君出塞所走路线为途经山西地区的通塞中路。从历史资料来看,秦直道仍然是昭君出塞的最可能路线,因为这条道路最便捷、最安全;呼韩邪单于在迎娶昭君之前,就沿着这条道路往返于汉朝与匈奴之间。秦汉时期,秦直道得到了很好的维护,秦皇、汉武都曾走过这条路线。在昭君出塞之时,秦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4-11

  • 昭君出塞经地考
    主要有“经陕西秦直道”和“经山西雁门关”两说。在整理考查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条分缕析,认为呼韩邪、王昭君当由秦直道出塞无疑。王昭君出塞;路线;秦直道春秋末期的西施、西汉时的王昭君、三国时的貂蝉和唐代的杨贵妃,并称我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王昭君的影响最大。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上,公主或王公贵族之女充当和亲角色的不下十余人,而王昭君独享千古尊荣,留下“昭君出塞”的佳话,受到人们的怀念和敬仰,今以“昭君文化”蜚声于时。史学家翦伯赞在《内蒙访古》一文中写道:“在大青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2015-02-28

  • 由秦“直道”引发的高速公路探源及区域一体化影响评价
    710077)秦直道被称为最早的“高速公路”,具有超前的环境设计思想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在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其经营管理和环境效益出现下降趋势。因此,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建设案例,对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对未来高速公路的非路性经营提出实施建议:与国外相比,中国高速公路经营处于初级阶段,应在高速公路与城市衔接、设计手法及路政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促进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3期2015-02-27

  • 秦直道建筑探究
    10093)秦直道建筑探究高子期, 周晓陆(南京大学 历史学院, 江苏 南京210093)摘要:秦直道作为军事运输工程,主体是道路,其沿线还有关隘、桥梁、阙台、烽燧、城镇、驿站等各类建筑。这些共同架构成直道的立体军事防御网和军需供给网,成为当时南北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融汇的桥梁和纽带。对直道沿线建筑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战略地位,也成为确定其走向的有利证据,同时对推动秦汉交通史、军事史、历史地理和丝绸之路等研究都有较大作用。关键词:秦; 直道; 建筑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2-22

  • 鄂尔多斯境内秦直道遗址的基本概况探析
    庄宾伍秦直道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对付匈奴南侵,于公元前212~210年派大将蒙恬,役使10数万民众,用不到两年半时间,修筑的一条南起咸阳北的云阳林光宫,北至内蒙包头西的九原郡,全长1800里的军事大道。这条千古大道在秦代及以后历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对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址的基本走向作一分析。1975年,史念海发表《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一文,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直道路线复原方案:即秦直道南端,起始于泾、洛两河分水岭子午岭南端的秦云阳甘泉宫(今陕西淳化西

    卷宗 2014年3期2014-04-29

  • ORDOS FABLE
    hidao (秦直道) or “The Straight Road of Qin”, the earliest “highway” in recorded Chinese history and built over 2,200 years ago per the orders of the Emperor Qinshihuang to better defend against the fi erce Huns in the north. This 70

    汉语世界 2014年5期2014-02-27

  • 鄂尔多斯:大秦直道上的宫殿之城
    万佳欢大秦直道堪称中国最古老的高速公路。据说,蒙恬考察好地形后,在地图上用黄丝带将要修的道路标注出来,给秦始皇过目。岂知秦始皇嫌这条路太过弯曲,便用力一扯,将丝带扯成了一条直线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行车,有一种奇特的矛盾感受。6月,这里的气候依然凉爽得像暮春,然而往车窗外望去,天高云阔,阳光刺眼,又会让人觉得身处炎夏。“鄂尔多斯”汉语的意思是“众多宫殿”,成吉思汗陵就在这里。相传,成吉思汗在出征西夏时路过鄂尔多斯,看到这里水草肥美、花鹿出没,认定这里是“耄耋之人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26期2011-05-14

  • 秦直道
    李军平秦直道遗址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位于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址,又是全段秦直道中保存最好的地段。另外,在该段直道的沿线,还分布有至少三座同时期的古城(亭、障)遗址。因此,它是全面了解秦直道和秦代道路的形成、历史沿革以及测绘、建造方法、道路规模、使用维护、附属设施等最直接的、无法替代的珍贵史料。同时对于开展我国交通史的研究工作等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任务,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混战局面

    草原 2009年7期2009-09-11

  • 秦直道怀古
    薄 荷秦直道仿佛一条巨龙破空而来,经过多少苍坡漫岭,有过多少雨雪风霜啊。“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中传来那一声两千多年前的呐喊。伴随着这呐喊,秦直道蜿蜒着在苍茫大地上延伸——笔直、宽阔、坚韧、壮烈。遇山凿山,逢谷填谷,战天斗地,气吞山河。那雄视八荒的丈夫气魄,直至今天仍令人热血贲张,激情汹涌。我仿佛看见那些汗流浃背的秦朝兵丁,杭哟杭哟,呼喊着昂扬的号子,从远方负重而来。我仿佛看到那弯两千多年前的彩虹,静静地出现在风狂雨暴之后,缤纷的五彩中,露出大地疲倦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博物馆让秦直道重现昔日辉煌
    高速公路”——秦直道。当秦兵马俑震惊世人,频频亮相,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时,却很少有人能记起同样属于那个朝代的辉煌之作——秦直道。1974年3月29日,陕西省临潼县晏寨公社西杨生产队农民杨志发像往常一样,扛着锄头在村头空地上完成最后的打井任务,没想到一锄下去,竟使沉睡几千年的秦兵马俑浮出水面。历史总是展现出极为相似的情景。早于秦兵马俑发现20多年前的一天,在陕西富县张家湾乡大麦秸村,村民周德虎在“直道”路基上取土时,挖出一个古代铁锹,残重8公斤,可惜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继往开来的价值理论体系
    强振寰秦直道的开拓与发掘,首先是以严谨科学理论为依托,其次得益于一些心中有丘壑、敢为天下先的人本因素。《秦直道探索与研究》的出版,展示出秦直道历史的无穷魅力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及文化历史学价值,这些都是无可比拟的。该书的出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为以后开发与利用秦直道起到了奠基作用,可以说,倘若没有该理论研究体系作指导,就没有今天收效颇丰的秦直道发掘成果。关于对秦直道的研究,据考古与历史学家讲,秦直道的研究是近30余年的事情。关于秦直道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史记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秦直道:华夏文明的瑰宝
    的雄关漫道——秦直道,已仰躺在苍凉黄沙、幽凄戈壁、垒垒丘陵,或坎坎沟壑或草莽丛生的墚塬2000年,好似被遗忘了。秦直道果真要成为华夏文明的沉隐者吗?让我们走进秦直道,走近抢救、发掘、修缮、保护秦直道文化的工作者和专家、研究人员当中,聆听来自民族瑰宝——秦直道的声音,了解一个真实的秦直道秦直道,华夏文明史里的旷世奇迹有关秦直道的记载最早出现于《史记》中:“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蒙恬列传》曾记述:“始皇欲游天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车马萧萧秦直道
    们现在所说的“秦直道”。秦始皇修建了由都城通往六国的驰道多条,但直道仅此一条。鄂尔多斯境内的秦直道遗迹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南起伊金霍洛旗的掌岗图四队,北至达拉特旗高头窑乡吴四圪堵村东,南北贯穿鄂尔多斯市全境。在绵延起伏、沟壑纵横的丘陵地貌中,逢山开凿、遇谷填平,由北至南大体呈15度直线南下,其工程的艰巨和不易可想而知。为了减少道路的起伏高差,凡道路途经的丘陵背部,绝大部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凿;凡道路途经的丘陵鞍部多数进行了填充,从保留的冲沟断壁上的路基面可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魅力无穷秦直道 活力无限东胜区
    。特别是近年来秦直道文化的开发,更是使东胜的文化产业建设引人注目。近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区长王东伟就当地文化产业建设、重点文化项目开发特别是秦直道文化开发的问题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记者: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东胜区的经济、文化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请您介绍一下东胜区的整体情况。王东伟:东胜是我国蒙元文化保留较好的地区之一,境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民族风情古朴,生物奇特、物产丰富,风味饮食别具特色。历史悠久的秦直道遗址,直指秦汉文化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秦直道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侧记
    一为长城,二为秦直道。长城巍然耸立、绵延万里,作为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象征,位列世界八大奇迹而家喻户晓。而在同时期修建的规模和工程难度与长城相差无几的秦直道,世人却所知甚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秦直道,这一堪称万里长城“同胞手足”的中国古代道路工程上的奇迹,正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的努力下重见天日,再次兴起。见证华夏文明文化品牌价值无可替代秦直道是我国境内保存下来的为数极少的古代交通要道遗址之一。它是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秦直道》精彩呈现
    史电视连续剧《秦直道》,投资3200万元人民币,由著名导演萧锋执导、编剧林海鸥执笔,寇世勋、吴京安、丛珊等著名演员领衔主演。该剧目前已完成拍摄制作,一部全景展示秦直道修路历程的电视剧很快将与广大观众见面。记者特意采访了导演萧锋、编剧林海鸥,为您揭开《秦直道》的神秘面纱。这就是我应该拍的东西“这种冲动来自内心,所以当《秦直道》这个剧本放在我眼前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感到,这就是我应该拍的东西。”“实不相瞒,两年前,当我被鄂尔多斯人的执着打动,准备接这个本子的创作

    文化月刊·遗产 2009年7期2009-08-19

  • 秦直道:2000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
    却不多。随着对秦直道遗址的勘查和研究,秦直道开始从尘封的历史烟云深处脱颖而出。有专家说,秦直道规模宏伟浩大,其历史意义并不亚于万里长城。历史迷雾中的伟大工程秦直道由秦都咸阳附近的云阳(今陕西淳化县北)北行,至子午岭上,循主脉往北,一直到达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的阴山脚下。全长“千八百里”,大约相当于现在的700公里,路面平均宽度大约30米。由于道路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直道所过之处,地势险恶、人迹至今罕至。几十万筑路民夫劈山填谷,就是越过海拔180

    知识窗 2006年2期2006-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