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明

  • 管氏眼病六明穴针刺治疗垂体瘤术后外展神经麻痹案※
    氏眼病六明穴(上睛明、下睛明、鱼腰、球后、内明、外明穴)针刺为主,辅以电针治疗。管氏眼病六明穴针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取穴,采用0.16mm×25mm 毫针(苏州市华伦医疗用品有限公司)针刺。①上睛明。定位:目内眦向上0.3寸。刺法:进针前医者嘱患者闭目,用左手向外推患者眼球,将眼球推向最外侧后用手固定,避免针刺伤眼球。进针时,针尖沿眼眶外缘刺入,刺入速度宜缓慢,深度为13~20 mm。眼部穴位进行针刺时,不宜做大幅度提插捻转。②下睛明。定位:上睛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18期2023-12-31

  • 以对穴“睛明”“风池”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处方思路
    代医籍上早有关于睛明和风池治疗眼病的论述,《针灸甲乙经》[5]曰:“目不明,……睛明主之”,《针灸大成》[4]言:“风池穴……主目眩苦、目不明”。韦企平教授(以下简称“韦老师”)总结先辈经验,归纳韦氏三联九针疗法治疗视神经疾病,改善视功能疗效确切[6-8]。笔者在跟师学习的过程发现,治疗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OA)时常选用睛明和风池二穴为主,并辅助其他对穴。有研究[9]表明对穴睛明和风池为临床中取穴频次最高的腧穴,故本文以该2 个腧穴为主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8期2023-08-08

  • 电针睛明穴治疗糖尿病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
    电针治疗。取穴:睛明、太阳、四白、攒竹、风池、合谷、外关取患侧,光明、太冲取双侧。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立于患侧,押手将眼球轻推向外下方固定,刺手执0.30mm×25.00mm毫针,沿眼球与眼眶之间缓慢刺入0.8~1.0寸,针下有落空感时立即停针,不捻转。太阳、四白、风池、合谷、外关、太冲用0.30mm×25.00mm毫针常规针刺,光明用0.30mm×40.00mm毫针常规针刺,均以得气为宜。留针2min无异常反应后,使用华佗牌电子针疗仪,型号为SDV-Ⅱ

    浙江中医杂志 2023年2期2023-04-05

  • 针刺治疗干眼的取穴规律与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
    局部穴位为攒竹、睛明、太阳、丝竹空,远端穴位多用合谷、三阴交,其与局部攒竹、睛明、太阳、丝竹空配合治疗干眼的频次最高。马雪娇等[4]研究得出,针刺治疗干眼应用频次前15位从高到低依次是睛明、攒竹、太阳、三阴交、合谷、风池、丝竹空、四白、太冲、太溪、足三里、承泣、百会、肝俞、肾俞。李镜等[5]认为,针刺治疗干眼使用频次最多且作为主穴使用频次最多的都是睛明,其次是攒竹、太阳、丝竹空,而对于配穴使用频次最多的是三阴交,其次分别为太溪、足三里、丰隆。付伟伟等[6]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24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选穴规律
    前5的腧穴分别为睛明、攒竹、三阴交、足三里与瞳子髎。见表1。表1 针灸治疗DR高频腧穴 (频次≥10)2.3 腧穴归经分析对纳入的44首针灸处方、50个腧穴进行归属经络分析,共涉及12条经脉及经外奇穴,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为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与经外奇穴。见表2。表2 针灸治疗DR腧穴归经分析2.4 腧穴分布部位分析按腧穴的定位进行腧穴分布部位分析,眼部及下肢腧穴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部位腧穴的使用频率。见表3。表3 针灸治疗DR的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12期2023-01-11

  • 针刺治疗青光眼的选穴总结*
    :眼1穴,定位在睛明上一分,目内眦上方凹陷中;眼2穴(即承泣穴);眼3穴(即上明穴)。杨胜家[5]发现近端眼三针在降眼压及全身症状改善上均有一定疗效。远端的3个腧穴分别是:肾经原穴太溪穴;肝经荥穴行间穴;胆经络穴光明穴。2 配合选穴林文君等[6]在进行针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视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时,针刺患眼,取睛明、球后、承泣、风池、百会、太冲、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施以直刺或斜刺,其中睛明、球后、承泣三穴不行手法,只留针,其余穴位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而止

    光明中医 2022年15期2023-01-04

  • 推拿治疗假性近视研究近况
    、眼眶,按压眼周睛明、鱼腰、丝竹空、瞳子髎等穴。远端取穴选取足太阳膀胱经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和枕后区域。郭倩[3]用推拿法治疗假性近视青少年,总有效率96.43%,高于珍视明滴眼液点眼。操作:局部取穴选择眼周四白、鱼腰、攒竹、睛明、阳白等穴。远端取穴选择足太阳膀胱经肾俞、肝俞以及腕部内关、手部合谷穴等。王新宇等[4]用“清肝明目穴”一指禅推法治疗儿童假性近视,结果显示推拿法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视力评分和痉挛度数评分。操作:一指禅点按头面部穴位,眼周晴明、鱼腰

    光明中医 2022年8期2023-01-04

  • 针刺治疗干眼针具种类及行针手法的研究进展
    干眼患者,针刺取睛明、攒竹、太阳、四白、承泣、百会、四神聪、风池、球后、上明、阳白,发现有效率高达93.9%,治疗后患者自觉眼异物感、视物模糊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朱丹等[4]采用毫针治疗干眼患者,针刺取睛明、攒竹、风池、太阳、关元、气海、合谷等穴,发现有效率为68.3%,治疗后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增加、BUT延长、结膜充血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现阶段临床中广泛使用的一次性针灸针大多属于毫针,冯均信等[5]采用一次性针灸针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0期2022-12-17

  • 针刺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仍以眼周穴位(如睛明、攒竹、丝足空、瞳子髎、太阳等)为主穴。朱文增等[5]对27例干眼患者(共54只眼)进行了维持4周(共12次)的局部眼周取穴针刺治疗后,显效12 只眼,有效37 只眼,无效5 只眼,总有效率达90.70%。李金全等[6]以睛明、承泣为主穴,通过对30 例干眼患者(60 只眼)进行针刺治疗3 周后发现,其临床总有效率可达86.67%,最终得出结论,以睛明、承泣为主穴针刺治疗干眼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赵静等[7]选取了120 例干眼患者为研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5期2022-12-05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选穴规律
    髎、攒竹、四白、睛明、合谷(表1)。表1 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高频腧穴(频次≥10次)2.3 所属经脉高频腧穴所涉经脉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表2)。表2 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高频用穴归经及频次统计2.4 腧穴关联度分析2.4.1 点式互信息法分析 同现频次>22 次的穴对中,频次排在前5 位的是攒竹-瞳子髎(49 次,6.86%),瞳子髎-四白(43 次,6.02%),四白-攒竹(41 次,5.7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11期2022-12-03

  • 针刺治疗FS-LASIK术后干眼症50例疗效观察
    观察组:取穴:上睛明、下睛明、攒竹、瞳子髎、丝竹空、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患者坐位或仰卧位,采用0.35mm×40mm毫针按穴位要求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隔天1次,4周为1疗程。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4]:显效:干眼症的症状消失,BUT、SIT基本正常;有效:干眼症的症状基本改善,BUT、SIT有所改善;无效:干眼症的症状无明显改善,BUT、SIT无变化。3.2 两组治疗前后BUT、SIT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BUT、SIT比较

    浙江中医杂志 2022年9期2022-09-20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刺治疗青光眼选穴规律
    5 位的分别为:睛明、风池、太阳、球后和承泣(表2)。表2 针刺治疗青光眼的腧穴(频次≥10 次)2.4 特定穴和经外奇穴频次35 个特定穴的累计频次为321 次,占腧穴总频次的82.52%。频次排名前5 位的是交会穴(49.22%)、五输穴(17.13%)、原穴(14.02%)、络穴(6.23%)和下合穴(5.61%)。特定穴应用频次排名前5 位的是:睛明(11.84%)、风池(10.90%)、承泣(7.79%)、百会(7.17%)、太冲(4.67%)(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04-19

  • 推拿治疗假性近视腧穴配伍规律的复杂网络分析
    21 个,分别为睛明、攒竹、鱼腰、太阳、四白、承泣、风池、丝竹空、瞳子髎、合谷、阳白、肝俞、肾俞、球后、百会、肩井、印堂、光明、坎宫、脾俞、翳明(表1)。表1 推拿治疗假性近视使用频次≥10 的腧穴2.2 核心穴位推拿治疗假性近视的核心穴位,按照节点度值≥50 的标准共获得穴位18 个,按降序的规律排列分别为攒竹、睛明、鱼腰、丝竹空、风池、四白等18 个穴位共同构成了推拿治疗假性近视的核心穴位处方。百分比表示该节点的总度值占全部103 个节点度值的百分比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年3期2022-04-19

  • 五窍各有疏通法
    ”通“肝窍”:按睛明。肝开窍于目,保养“肝窍”要注意养护好我们心灵的窗口——眼睛。中医认为,护眼最知名的穴位莫过于睛明穴,很多做过眼保健操的读者,都触摸过这个穴位,其中第二节所做的就是挤按睛明穴。睛明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常常挤按,有助缓解眼睛干涩、酸胀、视物不清等症状。通“脾窍”:揉太白。脾开窍于口,“脾窍”不通,脾胃的正常功能就会减退,胃口不好,影响健康。太白穴是调理脾功能的主要穴位,对脾虚有关病证均有一定治疗作用。该穴位于第一跖趾关节后缘、赤白肉交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4期2022-04-02

  • 针刺结合推拿枕下三角肌群治疗中度干眼症32例
    程。针刺:取双侧睛明、丝竹空、太阳、合谷、光明。患者取仰卧位,针刺区域常规消毒。睛明用0.20mm×25mm毫针,嘱患者闭目,押手将眼球轻轻推向外侧,刺手持针紧靠眶缘缓慢进针,约15mm,遇到阻力时,不可强行进针,不可行针。丝竹空用0.20mm×25mm毫针,平刺约18mm,行快速捻转手法,以眼球湿润为度。太阳用0.30mm×25mm毫针,针尖朝向眼部方向刺约20mm,得气留针;合谷、光明用0.30mm×25mm毫针,直刺约20mm,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行针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10期2022-03-15

  • 基于R语言的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组穴规律分析*
    最高的频繁项集“睛明-球后”“睛明-风池”“球后-风池”进行深入分析。分别设置低、中和高3种支持度40%、50%、60%进行深入分析,制作取穴组合的频繁项集网络图,见图3~5,图中圆圈面积代表项集的支持度。当支持度为40%时,高频穴位组合的临床使用情况得到较为全面的展示,随着支持度的提高,核心药物群逐渐明确。低支持度网络图均有睛明、球后、攒竹、承泣、风池、光明与足三里,高支持度网络图均有精明、球后和风池,可见精明、球后和风池的核心搭配使用以及该三者不同组合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3期2021-04-15

  • 基于数字挖掘技术探析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规律
    穴从高到低依次为睛明、风池、球后、太阳和承泣。见表1。表1 选穴运用频次分析 (≥10次)2.2穴位所属经脉频次分析 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涉及十四经(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穴位73 个,其中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穴位选取频数较高;又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运用频次(395 次)最高,而足少阳胆经选用经穴数量(13 穴)最多。腧穴选取以阳经经脉为主,共计953次;阴经经脉选用较少,共计278次。见表2。表2 选穴所属经脉分析续表22.3穴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1-01-08

  • 按揉小腿能防老花眼
    障患者,可以配伍睛明、瞳子髎、肝俞、肾俞使用;假性近视者,可与四白、睛明、风池等配合使用。临床上常用光明穴治疗目痛、夜盲、近视等目疾,乳房胀痛,下肢痿痹等症。值得注意的是,本穴不宜艾灸,多采用平刺手法,进针0.5 ~1 寸,多施以平补平泻法。按摩方法:取坐姿,用手掌根从外踝至膝盖向上揉小腿外侧面10 次,以小腿外侧皮肤有热感为佳;然后重点点揉光明穴,点揉时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佳。每天两次,每次5 分钟左右。摘自《健康报》陈 超 任雪松

    中老年保健 2020年5期2020-12-04

  • 按揉小腿能防老花眼
    障患者,可以配伍睛明、瞳子髎、肝俞、肾俞使用;假性近视者,可与四白、睛明、风池等配合使用。临床上常用光明穴治疗目痛、夜盲、近视等目疾,乳房胀痛,下肢痿痹。值得注意的是,本穴不宜艾灸,多采用平刺手法,进针0.5寸~1寸,多施以平补平泻法。按摩方法:取坐姿,用手掌根从外踝至膝盖向上揉小腿外侧面10次,以小腿外侧皮肤有热感为佳;然后重点点揉光明穴,点揉时以穴位处有酸胀感为佳。每天两次,每次5分钟左右。

    饮食保健 2020年14期2020-08-02

  • 《经络腧穴学》之“眦”位初究*
    定位标志的腧穴有睛明(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瞳子髎(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颧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中)、太阳(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中)等穴。笔者以颧髎穴定位为例,查阅《十四经发挥》《经络考》《循经考穴编》等针灸专业古籍,均未找到相关图文以明确目外眦定位。同时,在“十五”至“十三五”针灸推拿学规划及创新教材《经络腧穴学》中发现目外眦定位图示多以侧面图示为主,无明确的图文定位。考察与“眦”相关古籍、字典、教材,笔者发现“眦”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3期2020-07-07

  • 浅析操作眶内穴导致眼部血肿的相关因素与预后
    眶内取穴 (1)睛明:目内眦内上方眶内侧壁凹陷中;(2)上健明:睛明穴上5分;(3)上睛明睛明穴上2分;(4)上明:眉弓中点,眶上缘下,与承泣穴相对;(5)下睛明睛明穴下2分;(6)承泣: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7)球后: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1.3.2使用针具 毫针选用0.25 mm×(25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穴位注射采用1 ml注射器,针头规格0.40 mm×13 mm。1.3.3操作方法 (1)普通针刺:穴位局部皮肤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0年3期2020-06-16

  • 针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视功能的影响
    )针刺患眼,取穴睛明、球后、承泣、风池、百会、太冲、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常规方法直刺或斜刺,其中睛明穴、球后、承泣穴只留针不行任何手法,其余穴位手法均为平补平泻,得气则止,每次留针30min。每周5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予弥可保每天3次每次0.5mg,银杏叶片每天3次,每次80mg口服。随访12周。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野平均缺损(MD)。1.5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视野扩大5°以上,同时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2期2020-04-04

  • 自我按摩缓解神经衰弱
    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等穴,然后两手分开向两侧至额角而下,食指经耳门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搓胸 取盘膝坐位,用右手平贴右肋部,向左上方搓至左肩部,共30次;然后左手平贴,自左肋部向右上方搓至右肩部,共30次。揉腹 取盘膝坐位,用一手掌叠于另一手掌上,按于腹部,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揉腹30次,再逆时针方向揉腹30次。抹腰 取盘膝坐位,两手叉腰(四指向后)沿脊柱旁自上而下抹至臀部,共30次,如发现有压痛点,可用手指按压20~30秒钟。揉膝

    保健与生活 2020年2期2020-02-11

  •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取穴规律分析
    名前3位的穴位有睛明、风池、球后。图1 穴位核心组合网络展示图序号穴位名称频次序号穴位名称频次1睛明11412肝俞472风池10413肾俞413球后9814丝竹空364攒竹7415太溪355光明7016百会356承泣6917四白317太阳6518阳白298合谷6519脾俞289足三里6420瞳子髎2610太冲6421养老2211三阴交5222上明212.2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穴规律分析表2、3图1显示,将支持度个数设置为40(占穴位处方的25%,代表在所有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9期2019-10-25

  • “养眼”有招
    按摩  揉攒竹、睛明、四白穴、太阳、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风池及天柱穴、大椎等穴。简易按摩方法:轻闭双眼,脸部肌肉放松,用手指关节或指腹轻轻按揉穴道。按摩顺序:由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瞳子髎→承泣→四白,每穴按揉10次,每日早晚各1次或视疲劳感明显时。注意不可用力过猛,微酸胀为度,还可经络循经轻轻拍打,如肝经、胆经。艾灸疗法  选用家用眼部温灸器放置专用艾灸点燃,在上述穴位上来回艾灸,自我感觉微热或皮肤潮红即可。单眼艾灸盒或罐艾灸风池或大椎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9年2期2019-03-18

  • 针刺睛明、丝竹空穴治疗急性脑梗死案例体会
    活络。取穴:双侧睛明、丝竹空。操作方法[1]:睛明:嘱患者仰卧闭目,医者右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取0.25 mm×25 mm的华佗牌针灸针,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留针30 min后出针,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丝竹空:沿眉弓平刺0.3~0.5寸,稍捻转,留针30 min后出针,不按压针孔。治疗一次后患者言语蹇涩不清改善,右上肢稍能抬离床面(肌力3级),右下肢抬举力量增强(肌力4级),继续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6次,患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6期2019-01-29

  • 针灸疗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研究进展
    、瞳子髎、风池、睛明穴予以常规针刺;对照组采用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总有效率60.3%,且儿童组疗效优于青少年组。陶晓雁等[4]采用不同补泻方法以比较青少年近视患者裸眼远视力疗效差异。将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捻转补泻组和提插补泻组,另设戴镜组作对照。治疗组取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风池、足三里、光明、三阴交。戴镜组白昼戴镜。结果显示捻转补泻组总有效率优于提插补泻组,戴镜组裸眼远视力无改善。傅氏[5]取攒竹、鱼腰、太阳、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6期2019-01-07

  • 针刺治疗脑梗死后视觉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针:印堂、太阳、睛明、四白、攒竹、风池、肾俞、肝俞及光明。经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针刺治疗疗效显著。杨镇瑛等[2]运用针刺眼周及远端穴位,联合头皮针视区进行排刺,治疗中风后复视43例,针刺取穴: 主穴取光明、睛明、风池、球后、枕上旁线排刺、三阴交、太溪及太冲,配穴:内直肌麻痹加攒竹穴,外直肌麻痹加丝竹空、瞳子髎,上斜肌麻痹选用鱼腰、阳白,下斜肌麻痹加用承泣、四白穴,治疗28天进行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95.3%。1.2 醒脑开窍针法为主石学敏院士开创醒脑开窍针

    针灸临床杂志 2019年2期2019-01-06

  • 针灸及其相关疗法治疗麻痹性斜视的临床进展
    眼周相关穴位,如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球后、承泣等穴。其中,崔岚等[3]将58例患者以中医根结标本理论为指导选用至阴、养老、中渚、合谷及眼部穴位治疗麻痹性斜视,近期有效率为88.5%。贺玲[4]将191只眼采用传统理论指导的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以眼部腧穴为主,其中痊愈61只眼,显著进步72只眼,进步30只眼,无效28只眼。董秀兰[5]将30例麻痹性斜视患者采用传统针刺疗法治疗,其中总有效率为93.3%。刘春辉[6]将53例眼病采用睛明、承泣、攒竹、太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年4期2019-01-05

  •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八)
    明;(2)攒竹、睛明、瞳子髎、承泣、阳白、鱼腰。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依次刮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每日1次。有效方二:肝俞、肾俞、合谷、攒竹、睛明、瞳子髎、承泣、风池、光明。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按法。先点按面部攒竹、睛明、瞳子髎、承泣,再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肝俞、肾俞,最后刮下肢外侧光明。用补泻兼施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屡用有效。有效方三:分3组(1)风池、肝俞、肾俞;(2)合谷、光明;(3)

    中老年健康 2018年1期2018-04-10

  •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九)
    痧疗法有效方一:睛明、承光、百会、承泣、四白、头维、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冲。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按法。先点按头面部睛明、承泣、四白、百会、承光、头维,再刮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冲。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有效方二:分3组(1)风池、肝俞、肾俞;(2)合谷、光明;(3)攒竹、睛明、瞳子髎、承泣。并随证配穴:肝肾阴虚配三阴交、太溪;气血两虚配膈俞、气海俞、血海、三阴交。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均至出现痧痕为

    中老年健康 2018年2期2018-04-10

  • 针刺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研究综述
    要是攒竹、四白、睛明、太阳,奇穴主要是鱼腰、下精明、太阳;针刺手法有捻转补泻与提插补泻之分;治疗方法上有独用针刺治疗近视,也有针刺结合他法治疗。1 不同取穴组合对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的影响傅甜等[1]研究不同针刺取穴组合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A组(86例,170眼)、B组(85例,170眼)、C组(85例,170眼) 和D组 (85例,170眼),取穴上:A组针刺攒竹、鱼腰、四白、睛明、太阳、合谷、印堂穴,B组针刺攒竹、太阳、四白、睛明穴,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16期2018-02-08

  • 预防干眼症,做好日常保健
    眼远眺片刻。下推睛明:闭眼,双手拇指前缘轻压攒竹穴,按住皮肤向睛明方向下推,轻提上眼睑后放松,使拇指前缘自然下压于睛明穴,按揉10下,重复做3遍。上推迎香:闭眼,双手中指指腹轻压迎香穴,以指腹按住皮肤,沿鼻旁上推至睛明穴,再推至印堂穴,双手中指分开,沿眉弓推至太阳穴,向下至颧部,返回到迎香穴,循环往复做10遍。整套操用时5~10分钟。

    益寿宝典 2018年3期2018-01-26

  •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三)
    痧疗法有效方一:睛明、攒竹、鱼腰、风池、肝俞、肾俞。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按法。先点按头面部睛明、攒竹、鱼腰,刮后头部风池,再刮背部肝俞、肾俞,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有效方二:脊柱两侧,颈5至胸1与胸9、10,腰骶椎及其两侧,肘窝区。配穴:太阳、膏肓、养老、三阴交、足三里。操作手法:先在脊柱两侧(从颈椎至尾椎)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颈6、7,胸1与胸9、10和腰骶椎及其两侧5行,刮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肘窩区,然后刮或点揉配穴。每日1

    中老年健康 2017年8期2017-12-16

  • 图解常见病刮痧疗法(十六)
    交;(3)攒竹、睛明、鱼腰。并随证配穴:风热壅结配风府、章门和厉兑;热毒淤滞配光明和大椎、四白、太冲。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均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点揉第3组穴,每穴3-5分钟。每日1次。并随证加刮配穴。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其中厉兑、四白、太冲以针点刺(不刮),大椎刮后点刺。有效方二:分2组(1)肝俞、光明、风池、大椎、曲池、三阴交;(2)阳白、攒竹、瞳子骼、听宫、承泣、四白。操作手法:用刮痧、点揉法。验之临床多效。

    中老年健康 2017年11期2017-12-13

  • 四招养眼法,教你养睛明
    多简便而有效的养睛明目的方法。按摩通过按摩穴位可以改善眼球周围血液循环,使全身血脉通利而上注濡养于目,缓解眼肌痉挛,增强视神经及眼肌功能,消除疲劳。可采用熨目法、吐气法、折指法。熨目法:黎明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一手掌熨贴双眼,反复三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吐气法: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徐吸气,待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右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折指法:每天坚持早晚各做1遍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搬的屈伸运动。

    问健康画报 2017年2期2017-07-01

  • 预防干眼症 做好日常保健
    眼远眺片刻。下推睛明闭眼,双手拇指前缘轻压攒竹穴,按住皮肤向睛明方向下推,轻提上眼睑后放松,使拇指前缘自然下压于睛明穴,按揉10下,重复做3遍。上推迎香闭眼,双手中指指腹轻压迎香穴,以指腹按住皮肤,沿鼻旁上推至睛明穴,再推至印堂穴,双手中指分开,沿眉弓推至太阳穴,向下至颧部,返回到迎香穴,循环往复做10遍。整套操用时5~10分钟。

    保健与生活 2017年8期2017-04-16

  • 刺激四白穴的具体方法
    疲劳:常配合使用睛明、太阳。面部问题:常配合使用阳白、下关。美容养颜:常配合使用印堂、颧醪。日常宜忌眼部有问题的人日常可以多喝一些用菊花、枸杞子、决明子等有清肝明目效果的材料冲泡的茶。皮肤针具体操作先将皮肤针对四白处的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针尖对准穴位,用手腕发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然后立即提起,如此反复操作,直至穴位皮肤变红为止(图③)。适用病症青少年近视、弱视、散光、斜视等常见的眼睛问题;脑卒中后遗症引起的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情感障碍,甚至是痴呆

    中老年健康 2016年1期2016-03-07

  • 缓解眼睛疲劳有方法
    围有许多穴位,如睛明、瞳子髎、攒竹、丝竹空、四白、太阳等,及头顶的百会、肢体的足三里、涌泉等穴位,对眼睛都有保健作用,坚持定期按摩,可疏通眼部气血、经络,提高自身免疫力,减轻疲劳症状。2.中药茶饮:菊花 、枸杞、大枣 、荷叶、淡竹叶、薄荷等都属于药食两用药材,可以选用1~2种泡茶,用其热气熏蒸眼睛,即可活血通络,舒缓眼部疲劳,方便易行。3.眼球运动:坚持有节奏地交替向远、近注视,及各个方向转动眼球,可以锻炼眼球内、外的肌肉,缓解和调节疲劳。

    家庭医学 2015年6期2015-07-03

  • 中医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研究概况※
    合针刺(主穴:上睛明、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承泣;配穴:合谷、三阴交、太冲、行间、风池)治疗后天性麻痹性斜视58例。结果:治愈45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赵斌等[9]采用中药自拟方联合针刺(主穴:睛明、承泣、上明、球后、丝竹空透鱼腰;配穴:太阳、百会、风池、合谷、足三里)治疗动眼神经麻痹(风牵偏视)15例。结果:治愈5例,好转9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3.3%。庞国龙等[11]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取穴:风池

    河北中医 2015年7期2015-03-21

  • 浅析脑为经脉循行的核心
    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阳跷者……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综合以上2段话:阴跷脉循行至睛明后汇入阳跷脉,随之“上行”。所以,睛明是阴跷脉脑外循行的终点。作为“终点”的睛明,既是循行路径中距脑最近之处,也是与目系极为临近之处;目系位于目后,在睛明与脑之间,是一条经脉入脑的通道。因此,阴跷脉入脑的路径应该是:睛明→目系→脑。所以,睛明是一个入脑的门户,目系是其通道。任何经脉循行至睛明,都会先穿过睛明这扇门,再经过目系这条通道入脑。根据《

    江苏中医药 2014年6期2014-04-15

  • 自我按摩治疗白内障
    双手食指点按两侧睛明、承泣、太阳、四白、瞳子髎穴各1分钟。5.拇指依次点按大骨空、血海、三阴交、太溪、太冲穴各30秒。专家忠告白内障患者既要补充营养,又要避免过食肥腻。营养不良可导致本病,但过食肥腻也可增加血液的黏稠度,使动脉硬化、眼部血流缓慢,反而会促发白内障。白内障患者要节制房事,以免加快肾精枯竭的速度,加速病情恶化。摘自《简易敲打通经络》遗传、衰老、外伤等因素作用于眼睛晶状体,使之代谢功能发生改变,出现浑浊,导致视力下降,就叫做白内障。白内障已成为全

    恋爱婚姻家庭 2014年36期2014-03-08

  • 睛明及其常见配伍的针刺病谱研究*
    都610075)睛明,古称命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第一穴,首见于《黄帝明堂经》,“睛明,一名泪孔。在目内眦,手足太阳、足阳明之会。”本穴在针灸临床中运用广泛,其古代临床运用集中于眼部疾病,为治疗眼病的要穴,如《千金翼方》曰:“主肤翳白膜覆瞳仁,目暗及眯雀目,冷泪,目视不明,胬肉出”,《循经考穴编》用“主治一切目疾”做了高度概括。现代临床上其主治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第七版教材更是新增“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等主治。本文拟通过广泛收集睛明及其常见配穴

    陕西中医 2014年8期2014-03-06

  • 针刺治疗眼底出血32例
    。2 治疗方法取睛明、风池、太阳、承泣、攒竹、肝俞、脾俞、肾俞、合谷、三阴交穴,双眼发病可取双侧。睛明、太阳、承泣、攒竹、合谷用泻法,针刺睛明穴时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向外侧,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0.2~0.5寸,缓慢捻转行针;风池向同侧眼球刺0.5~0.9寸,提插捻转行针至眼部胀痛感;肝俞、脾俞、肾俞、三阴交用补法。得气后取适当穴位连电针,采用疏密波,留针30 min。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3 治疗效果3.1 疗效标准痊愈:眼底出血完全吸收,视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1期2013-04-07

  • 针刺配合隔姜灸阴阳跷脉交会穴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疗效观察
    穴:申脉照海风池睛明承泣巨髎地仓操作:申脉、照海进针0.5~1寸,施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嘱患者做闭眼、睁眼动作 ;风池,直刺0.5~1寸,施捻转补法1分钟;睛明,直刺0.5寸,不施手法;承泣,直刺0.5~1寸,不施手法。巨髎,直刺0.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地仓透刺颊车,进针1~1.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1分钟。(睛明、承泣位于目眶内,固定眼球,轻柔进针,不行提插捻转手法,出针时较长时间压迫针孔。)以上针刺施术后留针20分钟。出针后,选用生姜切片,厚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4期2013-01-25

  • 针刺治疗脉络膜裂伤2例
    。取穴:眼局部:睛明、球后、承泣、上明、上睛明,其他:太阳、风池、百会、内关、合谷等。每次眼局部取2个穴,其他部位全部取用。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未用药物。视力情况:第1个月0.5,第2个月0.8,第3个月1.0。2011年5月复诊,戴镜视力:右眼:1.0,左眼0.8,眼底脉络膜裂伤情况同前。病例2:男,21岁,2011年9月20日就诊。主诉左眼被打伤3个月余,现视物不清。3个月前被人拳击伤左眼,于外院诊治,诊为“左眼眼球顿挫伤、脉络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2年4期2012-05-30

  •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进展
    ]取阳白、鱼腰、睛明、丝竹空、四白、上明、攒竹、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分为2组,每日交替取1组,治疗30天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其中痊愈21例(58.3%);显效12例(33.3%);无效3例(8.3%)。尹勇等[6]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选用主穴:丝竹空、太阳、翳明、合谷、攒竹、头维、翳明、外关。根据不同肌肉的麻痹配以睛明、阳白、四白、瞳子髎。治疗结果显示:痊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 。其中颅脑损伤所致者痊愈7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6期2012-01-24

  • 针灸治疗近视相关文献复习
    12腧穴依次为:睛明(65)、攒竹(62)、风池(52)、太阳(47)、承泣(45)、四白(40)、合谷(33)、鱼腰(32)、丝竹空(30)、肝俞(24)、瞳子髎(22)和肾俞(21)。张德玉等[3]以眼周取攒竹、阳白、四白、瞳子髎、承泣、太阳等穴为主,配上合谷穴,日1次针灸,10次为1疗程,结果治疗青少年近视总有效率96.4%。周爱娟[4]用自拟五子汤加减内服联合针灸(主穴取承泣、太阳、丝竹空、攒竹,配穴取合谷、血海、足三里)等治疗,加上纠正不良的用眼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2年3期2012-01-23

  • 难治性眼病针刺速效2则
    透鱼腰、攒竹透上睛明为主,加合谷。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以0.25 mm×40 mm毫针,从鱼尾平刺透至鱼腰,从阳白平刺透至鱼腰,从攒竹平刺透至上睛明,合谷直刺。眼周穴均接通电针仪,用疏密波,留针30 min。针刺完毕起针后,闭目养神着的患者一下睁开了眼睛,毫无痉挛感,自觉双眼十分舒适。然10 min后,症状又复发。第二次取相同穴位治疗,针后患者即感松解,于是,留针时间延长至45 min。针后双眼可自行睁开约20 min。之后的几次治疗,疗效不佳,起针后,效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6期2011-04-13

  • 针药结合治疗枕叶梗死后失读症1例
    、三阴交、人迎、睛明、球后、合谷、太冲,除水沟外余穴均取双侧。操作:人迎穴直刺3.33~5cm,采用小幅度(小于 90°),高频率(每分钟 120~160次)捻转1 min;睛明、球后指切进针法得气后不施手法,余穴常规操作。留针30 min,每日1次。配合中药汤剂,以醒神开窍,方用:天麻、钩藤、川牛膝、桑寄生、生石决明、益母草、夜交藤、生牡蛎、全蝎、蜈蚣。6剂,水煎服,每日1剂,随证加减用药。治疗2次后患者自感头晕减轻;1周后头晕明显好转,服用中药汤剂14

    天津中医药 2011年5期2011-03-16

  • 针刺跷脉治疗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机制初探
    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以仆参为本,上外踝上三寸,以跗阳为郗……复会任脉于承泣,至目内眦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两跷至此相会后,继续“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其实,阴阳两跷还有进一步的偱行,即如《灵枢·寒热病》所云:“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眼系……在项中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交于目锐眦。”由此可以看出,跷脉的偱行过程中与

    天津中医药 2011年1期2011-03-16

  •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
    :内外直肌麻痹取睛明和瞳子髎,上下直肌麻痹取上明和承泣,上下斜肌麻痹取上睛明和下睛明,动眼神经麻痹取上睛明、上明、下睛明、球后;配穴:取患侧攒竹、承泣、太阳、风池、百会、合谷;每日1次,留针30 min。在针刺同时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个疗程14 d,可连续观察2~3个疗程。1.3.2 对照组 仅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 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个疗程14 d,可连续观察2~3个疗程。1.4 疗效评价标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6期2010-09-14

  • 综合疗法治疗眼肌麻痹
    穴:上直肌麻痹取睛明﹑丝竹空﹑攒竹;外直肌麻痹取丝竹空﹑童子髎,内直肌麻痹取睛明﹑攒竹;上斜肌麻痹取阳白﹑丝竹空﹑睛明;下斜肌麻痹取承泣﹑四白﹑睛明;动眼神经麻痹取攒竹﹑睛明﹑阳白。各组随证配取合谷﹑太冲﹑印堂﹑太阳等穴。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华佗牌毫针从攒竹穴刺入然后平刺透针到鱼腰穴,再取针从鱼腰刺入平刺透针到丝竹空,从阳白刺入透针到鱼腰,从承泣刺入向下平刺透四白穴。针刺太阳﹑风池﹑翳风时要求针感传导至眼区周围为宜。其它穴位刺入后不要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24期2010-08-15

  • 针刺对穴治疗顽固性流泪症
    取穴方法:对穴取睛明对迎香,操作方法:速进针,轻捻转,不留针,针时手法宜轻,否则,引起皮下结膜出血。2.2 针刺对穴加探通泪道治冷泪症取穴方法:取对穴,睛明对攒竹,迎香对头维,巨 对风池 ,操作方法:第 1天,睛明对攒竹 ,第 2天 ,迎香对头维,第 3天,巨 对风池,用捻转与雀啄相结合,中等刺激,不留针,10d为一个疗程,间歇 2~ 3d进行下个疗程。3 结果经过针刺对穴治疗,18例患者痊愈。4 讨论祖国医学对本症分类繁多,有“迎风流泪”,“迎风冷泪”,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年5期2010-04-08

  • 针刺治疗眼肌麻痹79例
    直肌麻痹:主穴为睛明、球后、丝竹空、瞳子;配穴为承泣、四白、阳白、合谷。内直肌麻痹:主穴为睛明、攒竹、鱼腰;配穴为承泣、四白、阳白、合谷。全眼肌麻痹:主穴为睛明、球后、攒竹、丝竹空、承泣;配穴为鱼腰、太阳、合谷、风池。瞳孔散大、复视:主穴为睛明、阳白、承泣、攒竹;配穴为风池、丝竹空、合谷。以上腧穴交替使用,一次取穴不超过5个。2.2操作方法嘱患者仰卧位,持26~28号1~1.5寸毫针,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依次直刺或斜刺穴位,深度约1寸。有针感后留

    中国针灸 2000年4期2000-06-13

  • 针刺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针刺合谷、太阳、睛明、太冲穴。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太阳穴点刺出血。B组以润舒眼药水、可的松眼药水频繁交替点眼,20次/日。3治疗效果ブ斡标准:结膜充血消失,眼睑肿胀,脓性分泌物消失,患者自觉症状异物感、烧灼感消失。每日观察治疗情况,对3天内治愈的病例进行统计。在不同时间治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3日内治愈总数经卡方检验,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3日内A组治愈60例,B组治愈48例,经统计

    中国针灸 2000年1期2000-06-13

  • 介绍一种简易美容法
    的推拿按摩。点揉睛明、迎香、四白、人中、地仓、颊车、承浆穴;再用双侧拇指分别从两侧睛明,顺鼻梁,经迎香,推至颊丰、地仓,再抹人中、承浆至嘴角,以上方法反复操作,每次10~15分钟,家庭推拿的方法可每曰一次或隔日一次,根据季节的不同,配以平时常用的护肤霜或喜爱的化妆品。二、自身按摩1、双手搓面部:双手掌心搓热,将搓热的双手贴于两侧面部上下搓面20次,使皮肤有温热感方可。2、推摩面部:用双手的食、中、无名指指腹着力,顺着口唇、鼻唇沟,经两侧颧部、双眼部、前额,

    祝您健康 1990年5期199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