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棉

  • 棉花EXO70基因家族全基因组的鉴定及种间比较
    品种是陆地棉与海岛棉,陆地棉产量高且适应性好,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异但产量一般。EXO70是胞外分泌体(exocyst complex)中的关键亚基,在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和分析陆地棉与海岛棉EXO70基因家族成员,并研究其在纤维发育、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功能,有助于揭示陆地棉与海岛棉种间性状差异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从拟南芥数据库(TAIR)获取EXO70家族蛋白序列作为参考序列,采用HMMER、ExPASy、MEME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23期2023-12-28

  • 海岛棉CAD和CAD-Like基因家族的鉴定、表达及其对大丽轮枝菌的响应
    2,李鸿彬,2海岛棉CAD和CAD-Like基因家族的鉴定、表达及其对大丽轮枝菌的响应张钰佳1,崔凯文1,段力升1,曹爱萍1,2,谢全亮1,2,沈海涛1,2,王斐,李鸿彬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2绿洲城镇与山盆系统生态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 832003【目的】肉桂醇脱氢酶(CAD)是木质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在增强植物机械强度、抵御病原菌入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鉴定海岛棉GbCAD、GbCAD-LIKE(GbCADL)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 2023年19期2023-10-25

  • 不同海岛棉品种产量及纤维品质对氮肥的响应
    疆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生产基地[1],近年来总产稳中有升[2]。但随着产量的增加,氮肥的投入也随之增加,会导致部分氮肥因淋溶而流失[3],氮素作为植物生长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其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受到关注,研究近20年来新疆育成的海岛棉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及品质的表现,筛选优质高产的海岛棉品种并为其搭配合理的施氮量,对海岛棉选育和高产栽培均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研究表明[4]低氮条件下会显著降低棉花株高和主茎节数,并且主要通过降低单

    新疆农业科学 2023年7期2023-07-28

  • 不同品质类型海岛棉纺细号纱研究
    质量。关键词 海岛棉;纤维品质;纤维断裂比强度;細号纱;纱线强力中图分类号 TS 11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164-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37Study on Spinning Fine-count Yarn of the Different Quality Sea-island CottonBAI Yu-lin1,2,LI Shao-min1,2,WA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12期2023-07-17

  • 42个新疆海岛棉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和主成分分析对海岛棉品种进行萌发期综合评价,筛选耐盐种质,为棉花及耐盐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鉴定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42份海岛棉材料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提供,分别为新海14、新海13、新海21、新海24、新海25、新海26、新海27、新海28、新海29、新海30、新海31、新海33、新海 34、新海 35、新海 36、新海 32、N9247、塔 07-152、N9107、06-146、军海1号、吐82-5-9、孔雀

    作物杂志 2022年5期2022-11-18

  • 氟节胺化学打顶剂对海岛棉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843300)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生育期较长、纤维品质优,但产量一般比陆地棉G.hirsutum略低,在选育与生产应用上以零式果枝、株型紧凑的类型为主[1]。 海岛棉在生产上种植密度为21 万~24 万株·hm-2,甚至更高,以确保收获密度,取得高产[2-4],人工打顶的劳动强度远高于陆地棉。 李新裕等[5]研究得出对海岛棉喷施缩节胺进行化学打顶,可取代人工打顶。海岛棉顶端优势强,打顶后,植株无茎尖生长点,源库变化明显,且茎尖生长

    中国棉花 2022年6期2022-08-16

  • 新疆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
    非常重要。围绕海岛棉胚性愈伤组织培养体系开展研究,筛选出增殖能力好的海岛棉材料,对新疆海岛棉育种提供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1971年Beasley利用陆地棉胚珠珠孔诱导出愈伤组织[2];1983年Davidonis获得第一株体细胞再生植株[3];1996年利用遗传转化技术,第一代转基因的抗虫和抗除草剂的棉花诞生[4]。而后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棉花再生体系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但相比油菜,玉米,大豆等作物,仍存在体细胞发生率低、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6期2022-07-13

  • 海岛棉抗枯萎病性状与 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鉴定204份海岛棉种质资源,分析获得的海岛棉抗病基因SSR分子标记,筛选获得关联的海岛棉抗枯萎病分子标记,为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供试材料为以 204 份海岛棉材料构成的自然群体,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提供。菌种为尖孢镰刀菌七号生理小种,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提供。表1表1 204份海岛棉材料来源Table 1 The origin regions of 204 sea island cotton a

    新疆农业科学 2022年10期2022-01-01

  • 海岛棉GH9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分析
    sutum)和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se)是目前栽培范围比较广泛的两个棉种,陆地棉产量高但纤维品质中等,海岛棉纤维品质优异但产量低。棉纤维品质主要由细胞壁特性决定,因此挖掘分析海岛棉纤维细胞壁发育相关基因有利于明确优质棉纤维形成的分子机理,同时为分子育种提供候选基因,有利于实现高产和优质性状的有效聚合。植物GH9 (glycoside hydrolase 9) 家族由内切-β-1,4-葡聚糖酶(endo-β-1, 4-glucanase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年9期2021-09-30

  • 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言【研究意义】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se)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及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1-2],因其纤维长、细、强等特点[3],被誉为“纤维上的宝石”。目前,海岛棉产量约占世界棉花产量的 2%[4],新疆是中国海岛棉唯一产区,海岛棉种植面积约为10万hm2[5],产量约为世界海岛棉产量的25%[6]。【前人研究进展】遗传资源材料是育种家选育新品种的基础[7],而遗传材料的遗传基础是育种的关键。目前,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表

    中国农业科学 2021年12期2021-08-12

  • 海岛棉资源自然复合盐胁迫综合评价
    疆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生产基地,盐渍化及次生盐渍化耕地占全部可垦荒地面积的40%[4],严重制约了海岛棉的正常生产,因此筛选海岛棉耐盐性种质成为目前合理利用盐碱地的主要手段之一,对我国海岛棉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棉花作为盐碱地先锋作物,本身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但盐分含量过高将影响棉花种子萌发[5],持续盐碱胁迫使棉花发育缓慢、生长期缩短,进而影响棉花产量[6]。复合盐胁迫下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对盐的忍耐性不同[5],部分学者认为[7]棉花萌发期较为敏感,也有部分

    核农学报 2021年7期2021-08-11

  • 海岛棉GbGSTU7的克隆及其对枯萎病菌侵染的应答
    花生产国,由于海岛棉纤维比陆地棉的纤维更长、更强、更细,使其成为栽培棉中纤维品质最优的类型,并且是纺高支精梳纱和特种纺织物的关键原料,在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新疆棉区作为中国唯一的海岛棉种植及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棉花生产的兴衰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新疆棉区虽然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棉花的种植,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棉花枯萎病 (Fusariumoxysporumf.sp.vasinfectum.Fov),近年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6期2021-07-28

  • 脱叶剂对不同品种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的影响
    和耕野王;3个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新海27号和新海46号作为试验材料。脱叶剂选择在生产上应用效果较好的脱吐隆悬浮剂(噻苯·敌草隆,总有效成分含量540g·L-1;敌草隆含量180g·L-1;噻苯隆含量360g·L-1,悬浮剂),配合专用助剂(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生产),复配乙烯利水剂(上海华谊集团华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有效成分含量为40%)。1.2 试验设计2018 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二团11连开展试验,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前茬为棉花。采取随

    绿洲农业科学与工程 2021年1期2021-07-13

  • 不同海岛棉品种(系)对脱叶剂的响应研究
    831100)海岛棉(也称为长绒棉)品质优良,纤维柔长,被世人誉为“棉中极品”,是国内高端色织、家纺及出口的高附加值纺织品的主要原材料[1]。 由于海岛棉具有棉铃小、叶大肥厚、晚熟、吐絮期长、果枝始节低等特点,不仅机械采收难度大,而且原棉含杂率高,导致原棉质量降低,用棉成本增加;同时,日益短缺的劳动力资源、快速上涨的人工成本也严重制约了海岛棉生产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近年随着陆地棉机采配套技术的成熟,机械采收面积逐年扩大, 而针对海岛棉机采配套管理模式的研

    中国棉花 2021年12期2021-03-23

  • 不同温光条件对海岛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00)新疆作为海岛棉的主要生产区,因气候、环境、土壤等特点,需要培育抗盐、抗旱、耐高温的品种,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海岛棉品种对新疆盐渍化的适应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而这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支持,因此海岛棉稳定再生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1-2]。目前,棉花组织培养、转基因的研究棉种主要是陆地棉[3]、克劳茨基棉[4]等。本研究的棉种是海岛棉,是目前所报道的可以再生的棉花品种中较难再生的一种,存在胚状体萌发率偏低、畸形苗率较高[5]、再生周期长[6]、生根困难[7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1-01-13

  • 施磷对棉花磷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究不同施磷量对海岛棉和陆地棉2个栽培种各主要生育阶段磷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规律,分析海岛棉和陆地棉对磷素营养的利用特性和磷肥效应,为棉花生产中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 料海岛棉试验安排在新疆阿瓦提县,该县位于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霜期短,日照长,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61.2 mm,年平均蒸发2 337.4 mm,年均日照时数2 778

    新疆农业科学 2020年11期2020-10-27

  • 盐胁迫对海岛棉种子活力的影响
    地的主要作物。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seL.)又称长绒棉,虽产量比陆地棉低,但棉纤维品质较好,是纺制高档和特种棉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新疆独特的气候资源条件,是我国唯一的海岛棉种植区,研究新疆地区的海岛棉耐盐特性对选育出更适合盐碱地生长的海岛棉品种具有实际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棉花较耐盐,一般耐盐性为海岛棉>陆地棉>亚洲棉[4]。棉花在不同生育阶段耐盐性能力不同,对盐胁迫最敏感时期是萌发出苗期和进行耐盐性鉴定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耐盐性鉴定的

    新疆农业科学 2020年9期2020-10-14

  • 不同海岛棉品种蕾铃脱落规律初步研究
    830054)海岛棉纤维品质优良,是高端纺织品、特种纺织品不可或缺的原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与陆地棉相比,海岛棉在生产过程中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更为敏感, 生育期内顶端生长势强,如遇水肥管理不当、 连续高温天气以及病虫害,蕾铃脱落率远高于陆地棉,严重影响海岛棉产量的提高[2-4]。蕾铃脱落是限制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 余渝等[5]、王俊铎[6]对新疆棉区陆地棉蕾铃脱落规律研究发现落蕾率高于落铃率,中部果枝脱落率较高,落蕾峰期

    中国棉花 2020年7期2020-07-31

  • 通过GbF3'H基因单独沉默及其与GbCHI和GbDFR基因共沉默研究其在海岛棉中抗枯萎病功能
    sutum)和海岛棉(G.barbadense)是生产上主要的两大栽培种。 海岛棉在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和细度等方面比陆地棉更优异,而枯萎病也是海岛棉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造成经济损失最大的病害之一[1-2]。 棉花枯萎病菌 (Fusarium oxysporiumf.sp.vasinfectum) 是1 种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引起土壤维管束真菌病害[3]。 其主要防治措施有种植抗病品种、选购包衣棉种、适时播种与起垄种植、轮作换茬、清除病株与控制病情、增施有

    棉花学报 2020年1期2020-04-22

  • 基于表型和SSR标记筛选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
    832000)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L.)纤维具有长、强、细等特点,是高档和特种棉纺织品的重要原料,因其优异的纤维品质和黄萎病抗性,目前已成为最具利用价值的棉花栽培种之一[1-2]。 近年来,我国在海岛棉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重要成果[3-6],其产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纤维品质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我国海岛棉产量及纤维品质育种水平仍没有明显突破,其中优异种质资源的匮乏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筛选和挖掘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对于

    棉花学报 2020年2期2020-04-17

  • 海岛棉H268PPR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SNP/InDel分析
    【目的】通過对海岛棉不育系H276A及其育性恢复材料H268进行三角状五肽重复蛋白(PPR)家族基因鉴定及比对分析,获得序列存在差异的PPR基因,为后续育性恢复基因(Rf)的发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海岛棉PPR基因,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功能注释分析;采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海岛棉H276A及H268对PPR蛋白家族基因进行转录组测序,将筛选获得的PPR蛋白与其他植物具有育性恢复的PPR蛋白进行氨基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11期2020-02-22

  • 不同基因型海岛棉根系形态参数对混合盐碱胁迫的响应
    浓度盐碱胁迫对海岛棉根系影响的研究结果,设低浓度中性盐和碱性盐(180和120 mmol/L),以及高浓度中性盐和碱性盐(240和180 mmol/L)。海岛棉品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1.2 方 法1.2.1 样品处理先将种子洗净,挑选饱满的种子用HgCl2(0.1%)浸泡消毒10 min,浸泡消毒后,用自来水冲净,再用蒸馏水冲洗5次,最后用蒸馏水浸种24 h;使用鼓风干燥箱在120℃下对砂子进行高温灭菌24 h。使用规格为13×19×12

    新疆农业科学 2019年11期2019-12-31

  • 盐碱胁迫对海岛棉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提盐碱胁迫对海岛棉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严青青 张巨松*李星星 王燕提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为明确海岛棉种子萌发及幼苗根系对盐胁迫的响应, 并筛选出耐盐能力较高的海岛棉品种。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主推海岛棉品种新海31号、新海35号、新海43号和新海48号为试材, 采用NaCl、Na2SO4以及NaCl、NaHCO3以物质的量1∶1混合分别模拟中性盐混合盐(中性盐)和碱性盐混合盐(碱性盐)两种盐类型,

    作物学报 2019年1期2019-12-25

  • 盐碱胁迫对海岛棉幼苗生物量分配和根系形态的影响
    征之一[2]。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seL.)是棉花的一个栽培种,其品质优于陆地棉,纤维长、细度高、强度大,是我国重要的纺织品原料,也是世界上最优良的棉纤维。海岛棉作为一种较耐盐碱的作物,一直是改良盐碱地的先锋作物[3],新疆除了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也是主要的海岛棉产区,低盐能促进海岛棉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4],但混合盐碱对海岛棉生长机制的影响鲜有报道。因此,合理开发与利用新疆盐碱地区种植海岛棉对于我国优质纺织业的发展以及盐碱

    生态学报 2019年20期2019-12-03

  • 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形成的影响*
    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形成的影响*陈 振1, 陈 平3, 张巨松1**,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1, 林 涛2, 郭仁松2(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 乌鲁木齐 830052; 2. 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乌鲁木齐 830091; 3. 阿瓦提县气象局 阿瓦提 843200)高温是影响棉花产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研究盛花期短期高温胁迫对海岛棉不同部位果枝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有助于为海岛棉选育耐热稳产性品种、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年9期2019-08-31

  • 甜菜碱对盐碱胁迫下海岛棉幼苗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碱对盐碱胁迫下海岛棉幼苗光合作用及生物量积累的影响严青青 张巨松*代健敏 窦巧巧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研究盐碱胁迫下甜菜碱对海岛棉幼苗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及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为其在海岛棉抗盐碱栽培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 以新海35号和新海48号为试材, 盐碱浓度为0、120、180、240 mmol L-1, 甜菜碱浓度为0、30、60 mmol L-1。随

    作物学报 2019年7期2019-06-25

  • 四倍体棉花GAE基因家族的鉴定及其在棉纤维发育中的表达分析
    sutum)和海岛棉(G.barbadense)两个栽培种,其中陆地棉栽培面积和产量在棉花总产中占主导地位;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其纤维长度、比强度、细度等表现优良,是高档棉纺织品的必要原材料[1-3]。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少量蛋白质等组成[4],是由多糖、结构蛋白和各种酶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结构。果胶中约60%以上为多聚同型半乳糖醛酸,同聚半乳糖醛酸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复合体,半乳糖醛酸是合成果胶所必需的前体物质[5];而葡糖醛酸

    棉花学报 2019年3期2019-06-14

  • 抗虫海陆杂交棉主要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棉品种主要来自海岛棉。1894年Mell发表了第一篇关于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其F1代可产生杂种优势的研究报道[1]。1924年印度提出了利用海陆杂种一代来解决超级长绒棉的生产问题。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印度全国种植杂交棉高达80多万hm2,其中海陆杂交棉20多万hm2,产量水平是常规海岛棉的1~2倍[2]。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较多关于海陆杂种棉利用的研究报道[3-8]。在制种方法上,海陆杂交棉以人工剥花去雄为主,也有利

    江西农业学报 2019年5期2019-06-12

  • 适于海岛棉指纹图谱构建的SNP核心位点筛选与评价
    旺珍,*适于海岛棉指纹图谱构建的SNP核心位点筛选与评价李乐晨1朱国忠1苏秀娟1,2郭旺珍1,*1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杂交棉创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95;2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海岛棉具有纤维品质好、抗病性强等优异性状, 不仅为纺织工业提供优质棉纤维原料, 也是陆地棉相关性状改良的重要供体材料。然而, 与陆地棉相比, 开展海岛棉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分型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Cott

    作物学报 2019年5期2019-05-09

  • 海岛棉叶片翘曲导致叶片光合能力的异质性
    的植物叶片,如海岛棉叶片其主脉两侧所接受的光能会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对翘曲性叶片主脉两侧对称部位所截获光能的量化分析鲜见报道,且对叶片光合异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一叶片不同部位生育进程差异导致的叶片异质性[3-8]。另外,对于存在翘曲的植物叶片沿主脉两侧叶片各部位的生育进程基本一致,而接受的光能存在差异时,这种差异是否会导致叶片的光合异质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本文研究以海岛棉为例,研究叶片主脉两侧对称部位所截获的光能与其形态及光合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2018-11-12

  • 海岛棉早熟和产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及通径分析
    831300)海岛棉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棉种之一,是纺织高档纺织品和特种织物不可缺少的原料。随着经济发展和纺织工业技术进步,人们对高档纺织品的需求日益增长[1-2]。海岛棉的许多重要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如产量、早熟性、抗逆性等都是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遗传基础复杂,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易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前人对棉花产量和早熟性状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陆地棉,对海岛棉的相关研究较少[3]。承泓良等[4]研究认为早熟性与产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早熟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18年8期2018-08-24

  • 海岛棉熟性及其高关联农艺性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虑的要素之一。海岛棉是一种喜光热的优质棉花栽培种,为改良世界棉花品质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上仅有埃及、美国、中国新疆、中亚土库曼斯坦等少数国家和地区种植。原因是海岛棉熟性对光热条件的苛刻要求,在多数国家难以正常成熟或产量较低。自1953年中国新疆成功引种成功海岛棉以来[1],适度早熟一直是该区域主要育种目标之一。研究世界海岛棉熟性特征对于中国新疆海岛棉资源利用具有实际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棉花熟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状,根据其在某一地区从出苗-吐絮持续的时

    新疆农业科学 2018年5期2018-07-30

  • 海岛棉GbPR10基因的克隆及其抗枯萎病表达分析
    植的栽培棉中,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se)有着纤维长度、比强度、细度等方面优异于其它棉类[1]。棉花病害,尤其是枯萎病的蔓延严重地影响了海岛棉产量和品质[2]。枯萎病病原菌试图进入棉花植株时,棉花不仅以自身特异的组织结构抵抗侵染,而且通过侵染诱导刺激诱导的基因调控来缓慢病害。PR10蛋白是一种具有抗蛋白酶特性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3]。PR10与其它PRs一样由病原有关环境

    新疆农业科学 2018年5期2018-07-30

  • 新疆海岛棉主要育成品种性状特征与系谱来源分析
    53年成功引种海岛棉以来,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阿克苏、巴音郭楞州、喀什、吐鲁番等地[1],目前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海岛棉产区[2],年种植面积在10×104hm2左右。到2018年初,新疆共育成海岛棉品种68个,较好满足了不同时期生产对品种的需求。研究65年来的主要品种的性状演变和系谱来源,呈现不同时期的育种目标变化及实现途径,对针对性开展育种和资源利用均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新疆海岛棉育种工作经历了早期的引种驯化、系统筛选,到杂交育种、转基因育种等大致

    新疆农业科学 2018年4期2018-07-09

  • 四倍体海岛棉LTR反转录转座子的数量与分布
    要包括陆地棉和海岛棉两个栽培种,陆地棉丰产性好,而海岛棉不仅纤维品质优良,而且是盐碱地的主要栽培作物。随着国内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岛棉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四倍体海岛棉的基因组为2.57 G,大约69.11%为重复序列,其中A亚组重复序列占73.5%(1 098 Mb),D 亚组重复序列占 63.5%(541.6 Mb)[8,9],而A基因组的亚洲棉与D基因组的雷蒙德氏棉中转座子的含量则分别为57.0%和68.5%[10]。在四倍体棉种转座

    生物技术通报 2018年5期2018-06-07

  • 海岛棉和陆地棉花铃期光合特性及氮素累积特性的差异
    产棉区[2]。海岛棉纤维具有长、细、强等突出特点,在棉花栽培种中品质最优,是纺高支精梳纱和特种织物的重要原料[3-4]。前人在陆地棉与海岛棉冠层结构以及叶片内在组织结构等方面做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冠层结构差异是导致海岛棉与陆地棉干物质质量不同的原因之一[5-7],同时栅栏组织较薄限制了海岛棉光合潜力进一步发挥[8]。对海岛棉产量形成的相关研究表明,由于铃重、衣分均较小,丰产和稳产性能差,海岛棉产量水平总体不高。虽然大量研究已表明海岛棉在各方面均与陆地棉存在

    棉花学报 2018年2期2018-04-09

  • 海岛棉枯萎病抗性与类黄酮代谢途径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梦雨 陈全家海岛棉枯萎病抗性与类黄酮代谢途径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黄启秀 曲延英 姚正培 李梦雨 陈全家*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 新疆农业大学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枯萎病是危害海岛棉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枯萎病抗性分子机制将为培育抗病海岛棉品种、解决枯萎病对海岛棉的危害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本研究在前期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 对海岛棉枯萎病抗性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DEG

    作物学报 2017年12期2018-01-22

  • 棉花海陆高效嫁接育苗技术与应用
    以上。关键词:海岛棉;陆地棉;嫁接育苗;应用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8)21-0037-03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21.00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The High-Efficient Grafting and Seedling Technique of Upland Cotton and Islan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21期2018-01-18

  • 转Bt基因海岛棉分子检测及抗虫性鉴定
    曲延英摘要: 海岛棉作为新疆特有的资源,其优良的纤维品质和商业价值都是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因此选育抗性优良的海岛棉新品系(品种)显得尤为重要。以海岛棉K222、新海25、新海30为受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技术导入目的基因Bt,通过PCR检测、Southern杂交、Bt-Cry1Ab/1Ac试纸条检测、抗虫性鉴定等,随后又对转Bt基因海岛棉品系的纤维品质进行考察,发现目的基因Bt的导入对9个海岛棉品系的纤维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CR检测结果表明,9个转Bt基因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22期2018-01-06

  • 棉花黄萎病发病程度对海岛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萎病发病程度对海岛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戴翠荣,练文明,邰红忠,卢金宝,吴 博,王献礼,贺美球,武 刚,赵 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阿拉尔综合试验站,新疆阿拉尔 843300)目的研究棉花黄萎病对海岛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为防治海岛棉黄萎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岛棉新海42号为研究对象,对病圃样本中所有该品种棉株按病级分类,进行单株收花、计产及考种。结果黄萎病发病程度对海岛棉产量影响表现为,随着发病病级的升高,单株铃

    新疆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2017-12-28

  • 南疆海岛棉预试品系早熟丰产优质性状的因子-聚类分析
    3300)南疆海岛棉预试品系早熟丰产优质性状的因子-聚类分析范君华1,刘 明2(1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2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旨在为海岛棉新品种(系)综合评价、推广、利用以及早熟、丰产、优质亲本的选择和制定性状改良目标提供参考。利用2013—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岛棉53个预备试验品种(系)为材料,对供试材料20个性状进行变异性和相关性的研究,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品种(系)早

    农学学报 2017年10期2017-11-03

  • 盐胁迫对海岛棉幼苗生长的影响
    91)盐胁迫对海岛棉幼苗生长的影响阿曼古丽·买买提阿力1,王立红1,郑 慧1,张巨松1,田立文2(1.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教育部棉花工程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2.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新海16号、新海20号、新海24号、新海25号、新海28号、新海34号和新海35号等7个海岛棉品种在盐胁迫(0.6% NaCl)下幼苗生长情况、光合特性等,为海岛棉栽培管理及耐盐品种的选育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年2期2017-05-11

  • 海岛棉与陆地棉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分配的特点
    830052)海岛棉与陆地棉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分配的特点李春艳,文如意,石洪亮,严青青,张巨松(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2)以新陆中75号、新陆中54号、新海35号和新海48号为材料,研究陆地棉与海岛棉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分配的特点。结果表明:陆地棉干物质积累总量在全生育期内均高于海岛棉,生殖器官干物质所占比例在生育前期小于海岛棉,后期逐渐大于海岛棉;氮素积累总量在全生育期内陆地棉均大于海岛棉,生殖器官氮素积累比例在生育前期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年5期2017-02-04

  • 新疆海岛棉育种目标性状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
    000)新疆海岛棉育种目标性状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马 麒1, 2,宿俊吉1, 2,宁新柱1,李吉莲1,刘 萍1,陈 红1,林 海1,邓福军1*(1.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0;2.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 安阳 455000)对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进行多元分析与种质资源评价,旨在为海岛棉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优异亲本。相关分析表明,新疆海岛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之间存在显

    西南农业学报 2016年7期2016-12-22

  • 海岛棉抗枯萎病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30052)海岛棉抗枯萎病相关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杜荣光,姚正培,陈全家,张杰,杜丽丽,苏秀娟,曲延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目的】以不同抗性海岛棉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1个棉花抗枯萎病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为海岛棉抗枯萎病育种及抗病机理提供候选基因资源。【方法】选择海岛棉抗枯萎病材料06-146、易感材料新海14号,及以其为父母本杂交的RIL系高代材料10893(超抗)、10895

    新疆农业科学 2016年11期2016-11-26

  • 六个海岛棉品系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再生体系的研究
    0052)六个海岛棉品系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再生体系的研究丁喜莲 曲延英 李琼 郭家雁 陈全家(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以海岛棉DJ-1(373)、天长2号(376)、5917(380)、阿长-599(381)、塔07-152(383)、S0717(408)6个品系的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筛选出的两组最佳激素组合,诱导出愈伤组织,并成功获得再生植株。研究结果表明,0.1 mg/L 2,4-D+0.1 mg/L KT 为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1期2016-10-11

  • 海岛棉基于双色FISH的核型分析
    55000)海岛棉基于双色FISH的核型分析肖水平1,2,王坤波2,柯兴盛1,杨 磊1,刘新稳1,孙亮庆1,杨绍群1,陈 宜1*(1.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鄱阳湖综合试验站,江西 九江 332105;2.中国农业科学院 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 安阳 455000)摘要:以45S rDNA作探针对海岛棉体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

    江西农业学报 2016年7期2016-08-10

  • 棉花陆海杂交亲本及子代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董永梅摘要:以海岛棉(新海22号)、陆地棉(自育品系589)和以其为亲本配置的正反交杂种F1、F2为试验材料,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花铃期倒四叶的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发现,海岛棉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Fm、ΦPSⅡ、Fv/Fm显著高于陆地棉(P关键词:海岛棉;陆地棉;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中图分类号: S562.0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5-0134-04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的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5期2016-07-23

  • 海岛棉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摘 要:用5个海岛棉品系以GriffingIII配合杂交组合,对亲本和杂交F1代的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432(2)、410(4)号亲本在大多产量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因此它们可以作为改良产量性状的骨干亲本。组合1×5 在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单株皮棉、单株籽棉上特殊配合力(SCA)相对效应值最好。此外3×5 在大多数产量性状上的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较高,因此组合1×5、3×5可以作为高产的组合。单株铃数、单铃重、衣分、单株籽

    农业与技术 2016年6期2016-05-14

  • 新疆海岛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300)新疆海岛棉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张 胜1李 琴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乌鲁木齐830006;2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阿拉尔843300)新疆是我国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使新疆成为我国唯一的海岛棉产区,其纤维具有长、细、强等突出特点,是纺织高支精梳纱和特种织物不可缺少的原料。目前90%的种植面积都集中在阿克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海岛棉生产地,有着5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本地的热量资源相对埃及、前苏联、美国等地区稍

    中国种业 2016年3期2016-04-14

  • 海岛棉Sus活性变化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与纤维比强度的关系
    30052)海岛棉Sus活性变化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与纤维比强度的关系贾春平,耿洪伟,倪志勇,朱亚夫,黄启秀,曲延英,陈全家*(新疆农业大学 农学院/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 830052)摘要:以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C6015’和‘新海29’(高比强度组)以及‘巴1248’和‘比马1’(低比强度组)为实验材料,利用果糖和UDPG比色法以及qRT-PCR方法,对2个实验组不同纤维发育时期蔗糖合成酶(EC 2.4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2期2016-03-24

  • 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000)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马 麒1, 2,宿俊吉1, 2,宁新柱1,李吉莲1,刘 萍1,陈 红1,林 海1,邓福军1(1.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西北内陆区棉花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新疆兵团棉花改良与高产栽培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0; 2.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摘要:【目的】分析当前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新疆海岛棉种质资源的评价、保护及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选

    新疆农业科学 2016年2期2016-03-17

  • 基因组测序开启中国海岛棉产业发展新进程
    组测序开启中国海岛棉产业发展新进程□文//孟晶晶1月11日,由香港溢达集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岛棉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海岛棉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报告会”在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中国科技部、农业部及国内众多科研院所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全球第一个长绒棉基因组测序项目完成。这项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和香港溢达集团协同创新的科研进展成果,使得中国站在了棉花高新生物技术前沿。海岛棉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成功海岛棉,在埃及称之为“吉扎”(Gi

    中亚信息 2016年1期2016-03-07

  • 全球第一个长绒棉基因组测序项目完成
    11日,“中国海岛棉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海岛棉全基因组测序项目报告会”在乌鲁木齐举办,会上宣布全球第一个长绒棉基因组测序项目完成。这也使得中国站在了棉花高新生物技术前沿。海岛棉,在埃及称之为“吉扎”(Giza)棉,美国称为“皮马”(Pima)棉,在中国称之为“长绒棉”。海岛棉最初发现于美洲大西洋沿岸群岛,后传入北美洲东南沿海岛屿,因而得名。其纤维细长、富有丝光、强力高,是世界上纤维品质最优的棉花,也是全球高端纺织品及特种纺织品的重要原料。在中国,新疆是唯

    新疆农垦科技 2016年1期2016-02-20

  • 新疆海岛棉转基因育种的研究进展
    因技术及方法在海岛棉育种上的应用,指出农杆菌介导法、回交转育法是获得转基因新材料的最有效方法。同时,提出各类因素对海岛棉遗传转化的影响,并指出国内仍未建立起海岛棉高效遗传转化体系,转化基因较为单一等问题。关键词 新疆;海岛棉;转基因;育种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如今,转基因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诞生于1983年,正是这第一例转基因植物的应用拉开了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8期2015-09-15

  • 海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4F4产量及纤维品质主成分分析
    1和品质优良的海岛棉栽培品系海1杂交,并与陆地棉中221回交再连续自交,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一套具有陆地棉背景并渐渗有海岛棉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试验对BC4F4株行的产量及纤维品质相关性状进行表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产量性状间、纤维品质性状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产量性状与品质相关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通过铃重与棉纤维长度的关系体现出来。关键词:海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S562.035.3文献标识号: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1期2015-03-09

  • 海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BC4F4产量及纤维品质主成分分析
    1和品质优良的海岛棉栽培品系海1杂交,并与陆地棉中221回交再连续自交,结合SSR分子标记技术建立一套具有陆地棉背景并渐渗有海岛棉基因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试验对BC4F4株行的产量及纤维品质相关性状进行表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产量性状间、纤维品质性状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产量性状与品质相关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通过铃重与棉纤维长度的关系体现出来。关键词:海岛棉;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S562.035.3文献标识号: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1期2015-03-09

  • 海岛棉DELLA蛋白基因GbGAI2的克隆及其在胚珠中表达分析
    济和战略物资。海岛棉又名长绒棉,其纤维细长,强力高,纺纱性能极佳,在我国仅在新疆的部分地区出产长绒棉,产量极为有限。赤霉素(Gibberellins,G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在调控胚根的生长、茎杆的伸长、叶片的延展、花的发育、花器的分化和果实的成熟等阶段发挥重要作用[1]。棉纤维的发育可划分为4个不同且相互重叠的时期:纤维的起始、延伸、次生壁合成以及成熟,而纤维的起始和伸长过程影响棉纤维的产量。棉纤维细胞的启动需要激素的刺激,其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11-10

  • 海岛棉不同基因型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京10008)海岛棉不同基因型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杨淑萍1,2,危常州1,3,梁永超1,3,4(1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石河子832003;2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石河子832003;3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石河子832003;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养分循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以海岛棉品种新海21号(XH 21,盐敏感基因型)和新海28号(XH 28,耐盐基因型)为材料,采用水培法,从3叶期开始进行 NaCl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6期2010-10-13

  • 陆地棉与海岛棉抗氧保护酶差异的比较
    用[1-2]。海岛棉和陆地棉是生产上两大栽培种,海岛棉表现生长旺盛植株高大,叶色暗绿,优质长绒,但是产量低。与其相反,陆地棉植株矮小,叶小色淡,绒长(陆地棉21~33 mm)较短(与海岛棉33~39 mm比较),但产量高。利用陆海杂交改良陆地棉是育种家最早选择的方法,但陆海杂交后代分离严重,目标性状很难整合在一起,探讨陆海之间抗氧保护酶动态变化的差异,找到各指标的最佳检测时期,有可能为利用陆海杂交培育新品种的杂交后代选育提供参照数据。目前对同一种植条件下陆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年4期201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