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病

  • 一例草鱼精养池疾病的治疗
    ,发现两尾鱼有出血病症状。该养殖户动作迅速,用泼洒碘制剂的方法治疗出血病,用量为规定用量的1.2倍。当时气温达到35℃以上,而且气压低,让人有喘不过来气的感觉。等到下午1点喂鱼时上鱼不少,但鱼吃食不积极,投喂量不到往常的1/8。二、治疗过程笔者马上赶到现场,听取该养殖户的介绍。养殖池用药后水色仍然较浓,有泡沫,当投饵机开启时,大部分鱼浮在水面,但不抢食。笔者用抄网随机抄取两尾草鱼查看鱼鳃,发现稍稍呈紫红色,断定不抢食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中毒,但不太严重。笔者在

    科学养鱼 2023年2期2023-03-20

  • 水生实验动物稀有鱼句鲫研究获得进展
    金属胁迫及草鱼出血病病毒敏感的科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ScienceAdvances(《科学进展》)。稀有鱼句鲫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于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鱼类学工作者在四川发现并鉴定。该鱼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性能优越、卵大且透明等诸多特点。与传统的水生模式动物斑马鱼相比,稀有鱼句鲫对环境温度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对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等)的灵敏度更高,对草鱼出血病病毒的感染敏感性也高于斑马鱼。因此,稀有鱼句鲫是开展病理学、免疫学、基础生物

    水产科技情报 2022年2期2022-11-16

  • 草鱼出血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
    重,尤其是草鱼出血病。草鱼出血病是一类传染性高、传播速度快的病毒性疾病,并且已对草鱼养殖行业造成一定的威胁。草鱼出血病是于1970年首次发现。经过不断研究于1978年确定了该病是由于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该病不断危害养殖草鱼,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1 病原草鱼出血病,又称之为“病毒性出血病”其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草鱼出血病病毒自1978年发现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后,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直至1983年通过分离病毒的方法从病鱼组织中

    新农业 2022年9期2022-05-16

  • 抗鲤疱疹病毒Ⅱ型卵黄抗体防治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案例
    起的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在江苏主产区不断发生,部分池塘鲫鱼死亡率高达80%以上乃至绝收。为防止该病的大流行,盐城市大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与苏州大学联合攻关,研制成功了抗鲤疱疹病毒Ⅱ型卵黄抗体(IgYCyHV-2)。经实验室验证,该抗体对感染CyHV-2的异育银鲫免疫保护率在70%以上。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将IgYCyHV-2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以防治异育银鲫鳃出血病的暴发。经过2019-2021年1 000多亩异育银鲫养殖池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鳃出血病防治效果。

    科学养鱼 2021年12期2022-01-14

  • 黄鳝出血病研究进展
    在黄鳝养殖中,出血病是暴发性细菌疾病之一,具有传染力强、死亡率高等特点[1]。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水产养殖中暴发性细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2],是黄鳝出血病的主要病原菌[3],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其致病条件受菌体本身致病性和环境因素影响,环境突变时也会诱发黄鳝出血病。嗜水气单胞菌既可以单独引起黄鳝发病,也可与其他病原菌混合致病。本研究综述了嗜水气单胞菌在免疫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进展,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24期2022-01-10

  •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求。其中,草鱼出血病是需要重点防控的对象,秉承“有效预防,积极治疗”的基本原则,本文期望通过研究草鱼出血病综合防治技术,从而提升草鱼养殖整合水平。1 草鱼出血病概述1.1 病 原出血病,又被称之为“病毒性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草鱼出血病毒具有双层的衣壳,并呈现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其遗传物质是RNA。同时,该病毒对于酸碱的耐受能力比较强,即使在比较热的环境中病毒也可以较长时间地生存。此外,该病毒能够在敏感的细胞中产生合胞体状细胞病变效应

    养殖与饲料 2021年3期2021-11-30

  • 鲫鳃出血病的发生及防治建议
    谈如何辨别鲫鳃出血病。胡亚洲:鲫鳃出血病又称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由鲤科疱疹病毒Ⅱ型(CyHV-2)感染引起。该病可危害鲫及其亚种,鱼卵、鱼苗、鱼种、亲鱼等各个时期均有一定的感染概率。养殖鲫可能无症状携带CyHV-2病毒,一旦受到鱼体自身免疫力下降、水质明显恶化等因素影响,就可能引起疾病的快速暴发和大规模流行。2009-2011年该病于江苏省射阳县鲫鱼养殖场零星发生,并迅速引发鲫鱼死亡;之后在整个苏北地区流行。同时,该病在江西省、湖北省等地也有零星发生,随后迅

    科学养鱼 2021年10期2021-11-10

  • 草鱼出血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控措施
    1)刘道春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养殖鱼类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危害极大,养殖场(户)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控工作。1.主要症状一旦感染草鱼出血病,病鱼主要症状大多表现为体表出血,红身,出血位置不定,游动无力,食欲减退,部分病鱼可能并发肠炎等症状,常可分为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出血病等。一般患病毒性出血病的草鱼,剖检可见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黏液较少,肠道局部或全肠因出血而呈鲜红色,部分病鱼还有肠炎等症状。一般患细菌性出血病的草鱼,剖检可见肠壁弹性较差

    新农村(浙江) 2021年8期2021-09-09

  • 易捕鲤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t carp)出血病频繁爆发,该病传染性强、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给易捕鲤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文章详述了易捕鲤出血病的主要症状、发病特点、发病的生态及环境因素、主要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关键词:易捕鲤;出血病;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S942文献标志码:C易捕鲤(Easy caught carp)是以从云南省晋宁水库采捕的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嫩江中下游捕获的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 T

    黑龙江水产 2021年3期2021-07-17

  • 草鱼出血病的免疫预防与中草药防控
    严重,尤以草鱼出血病流行较广、危害较大、死亡率较高,给草鱼养殖业带来了很大影响。1.应激防控应激是机体受外界和内在环境中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因子过度刺激后,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应激反应的发生首先是由于受到各种应激源的刺激。在水产养殖业中,水温变化(低温,高温)、运输、惊吓、水体污染、酸碱度变化;病原微生物侵袭、高密度饲养,分池、捕捉,饲料更换等活动均可诱发产生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不仅能直接影响草鱼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者则可导致鱼体免疫力下降,诱发草鱼出

    新农村(浙江) 2021年7期2021-07-07

  • 夏季鱼类两种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00)1 草鱼出血病的防治今年由于疫情耽误了小草鱼种的疫苗注射流程,导致近期小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的特别多,死亡量大,防治很困难。现将防治小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及其并发症的案例总结如下。1.1 病例分析金山镇某水坝,水域面积2 hm2,平均水深3 m,6月16日草鱼开始死亡,到6月18日增加到1 d死亡50条。检测水质指标氨氮0,亚硝酸盐0,pH7.8。打样检查了8尾病鱼,主要症状有:黑头黑背,红鳍红鳃盖,鳃丝边缘腐烂,眼球突出,有弹性眼眶,口腔充血;腹部出血;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6期2021-03-28

  • 鲫鳃出血病与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别与防治
    为 丁桂珍鲫鳃出血病是近年来流行于我国华东、华南等鲫主养区的病毒性疾病,其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往往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鳃出血病与细菌性败血症的流行时间、发病鱼临床症状较为相似,易产生混淆。实践生产中,正确判断疾病类型是有效防控的前提与关键,本文从发病原因、流行规律、病症特征、防控措施等角度对两类疾病进行区分,以期为养殖户准确判断疾病提供参考,及时对症下“药”,减少经济损失。鲫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之一,作为底层杂食性鱼类,鲫以水底残饵和腐殖质为食

    中国水产 2021年2期2021-03-01

  • “血停”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药效试验
    月的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预防和治疗效用试验。“血停”为复合塑料袋包装,包装规格为200 克/包,主要成分为天然绿茶植物提取物,能渗透入鱼体细胞,有效阻断草鱼出血病病毒入侵鱼体,具有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试验目的根据国家大宗淡水鱼体系建设新型替代药物试验应用方案,在淡水养殖草鱼池塘中使用“血停”来防治病毒性草鱼出血病,通过试验情况总结分析“血停”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评估对养殖鱼类的安全性,确定“血停”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的使

    科学养鱼 2020年11期2020-12-21

  • 池塘鲢鱼出血病的发生及防控对策
    周世明池塘鲢鱼出血病鱼,包括鱼体两侧、腹部、鳃盖、鳍基等部位,有轻重不同的充血现象,腹腔内积有红色浑浊腹水。这种病在春、夏、秋等季节都流行广泛,特别是在5-9月,水温持续在23℃以上时,2月龄鱼至成年鱼,出血病发生尤为严重。该病发生速度很快,病程短,重病池塘的鲢鱼死亡率可达95%以上。所以,为了减少养殖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切实做好池塘鲢鱼出血病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现将池塘鲢鱼出血病的发生及防控对策介绍如下。一、鲢鱼出血病的发生1.病原 鲢鱼从水花阶段开始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21期2020-12-19

  • 草鱼疫苗注射技术
    鱼种下塘前注射出血病疫苗和草鱼细菌性三病疫苗。草鱼免疫注射技术是目前能解决草鱼“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草鱼疫苗注射技术进行初步探讨。一、原理在低温情况下(8~20℃),草鱼的新陈代谢能力较弱,通过注射接种途径可使二龄草鱼鱼种获得免疫抗原,经过5~30天的低温(10~15℃)诱导,使注射过的草鱼鱼种完成初次免疫反应,在水温提高到20℃以上时草鱼的免疫抗病水平能得到迅速加强,产生足够能抵御草鱼疾病的相应抗体,从而达到减少二龄草鱼发病机会及提高草鱼成活率的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7期2020-12-19

  • 草鱼抗出血病研究进展
    关的疾病有草鱼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等十几种。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草鱼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草鱼出血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至少达10亿人民币,给我国草鱼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草鱼养殖者的积极性和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该病病原及其防控技术的研究多次被列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主要危害草鱼鱼种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病快、流行广、死亡率高,其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小血管损伤、出血。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进行草鱼

    当代水产 2020年7期2020-12-19

  • 浅析鱼类出血病原因
    章主要介绍鱼类出血病的发病原因,供养殖户参考。1 应激性出血当养殖鱼类受到撒网、拉网捕捞而惊吓且剧烈活动时,遇到天气突变、雷暴雨、池塘大量换水或加水时水流量太大、长途运输等情况时,会出现全身性体表(尤其是腹部)和鳃部出血现象,严重时,短时间便会出现大量死亡。即使未死亡,也表现为生命垂危、全身发红、僵硬,体表少黏液、手感粗糙,失去商品价值。发病主要原因:放养密度过大;池塘长期溶氧不足;饲料营养水平过高,鱼类生长太快,鳃部、体表毛细血管脆而薄;个别饲料厂家生产

    电脑迷 2020年7期2020-12-16

  • 鲫鱼细菌性出血病、大红鳃及鳃出血的诊断及防治
    细菌性出血病、大红鳃和鳃出血是鲫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直困扰着广大技术员和养殖户,本文主要对这3种疾病的症状进行梳理,并对其防治提供一些建议。一、细菌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为细菌感染,诱因有水质恶化、亚硝酸盐偏高;投喂过多导致的肝脏受伤、免疫力下降;鱼体受锚头鳋叮咬存在伤口。该病水温越高病情越严重,往往伴随其他鱼类的死亡,死亡顺序一般为杂鱼、鲢鱼、鳊鱼、鳙鱼、草鱼、鲫鱼、鲤鱼。濒死鱼有腹水、肌肉出血,肛门红肿、出血、外突,腹部呈弥散状出血,鱼鳔可见

    科学养鱼 2020年9期2020-10-16

  • 青鱼出血病的治疗
    介绍如下。1 出血病1.1 什么是出血病出血病是一种以现象命名的鱼类疾病。鱼体发病后通常伴随着各个组织器官的出血现象,一般情况下出血病很少单独存在,往往会与烂鳃、赤皮、肠炎等疾病形成并发症。且传染性强,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是当今水产养殖中发病最广、最频繁的鱼类疾病。因此在应对出血病时,要以防为主,治疗为辅。调节好水质、体质、控制好病原,减少发病的几率。1.2 出血病的分类物理性的:物理性的出血病通常是由鱼体应激导致的。发生时往往伴随着一种或者多种物理因子

    水产养殖 2020年9期2020-09-24

  • 十月草鱼瘟的防控实例及分析
    经常会暴发草鱼出血病,俗称“十月草鱼瘟”,给草鱼种的养殖造成较大的危害。2019年10月初,浙江鱼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口草鱼鱼种池塘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每天死亡1000多尾,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草鱼出血病病毒并发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经处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症状浙江鱼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1口草鱼鱼种塘,面积5亩,水深1.5米,共放养草鱼夏花6万尾。前期吃食较好,最多时每天投喂80千克饲料。9月初白露节气期间发生死鱼之后停料15天

    科学养鱼 2020年2期2020-05-12

  • 草鱼注射疫苗前后池塘管理关键步骤
    8月是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的集中时期,主要是因为每年9~10月,池塘水温在20~30℃时,当年草鱼病毒性出血病高发,且难以治疗,损失巨大,养殖户会提前1个月注射疫苗防病。近年来随着厂家的不断推广,且在草鱼注射疫苗效果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注射疫苗防病的草鱼养殖户也越来越多。但也不是注射了疫苗就能完全防病,想要疫苗起到良好的防病效果,在注射疫苗前后期要做好以下六个管理关键步骤。一、选好疫苗。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草鱼出血病疫苗产品主要是经甲醛灭活后的“土法疫苗”,但

    农业知识 2020年5期2020-03-20

  •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cm。 而草鱼出血病作为传染性高、 传播速度快的一类病毒性疾病已经对草鱼的养殖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草鱼出血病是1972 年首次于我国湖北被发现,1978 年确定了该病是由于草鱼呼长孤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不仅能够引起草鱼的疾病,对青鱼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我国已经将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 病原草鱼出血病也称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该病的病原为草鱼呼长孤病毒,该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之一。 草鱼出血病病毒自1978 年被报道后经过一系列的

    今日畜牧兽医 2020年9期2020-02-14

  • 家兔高传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感动物兔病毒性出血病只发生于家兔和野兔,各种品种和不同性别的兔均可感染发病,长毛兔易感性高于肉用兔,2个月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易感性高于2 月龄以内的仔兔,而哺乳兔则极少发病死亡。兔黏液瘤病只侵害兔,其他动物和人缺乏易感性,不同品种家兔和野兔的易感性差异较大,在新疫区内易感兔的病死率几乎可达到100%;某些种类兔的抵抗力较强,可作为黏液瘤病毒的自然宿主和带毒者,感染后只在局部出现单在的良性病灶,但其中含有的病毒可通过吸血昆虫机械性传播。1.2 传染源兔病毒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8期2020-01-10

  • 探究草鱼病害防控方略
    外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和由寄生虫寄生而引起的继发性细菌性疾病,如烂鳃、赤皮、烂尾、肠炎病等最为突出。因此,对草鱼疾病的治疗要坚持防重于治、加强内服、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的基本原则。一、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防治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呈现“红肌肉”型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呈现“肠炎”型患病毒性出血病草鱼口腔发红 患病毒性出血病草鱼臀鳍发红患病毒性出血病草鱼鳃盖发红患细菌性疾病的草鱼鳃部腐烂成泥,尾鳍发红患细菌性烂鳃的草鱼鳃部呈现“开天窗”状患细菌性疾病的草鱼鳃部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9期2019-10-23

  • 眼底出血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方法应用于眼底出血病症的临床治疗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眼底出血患者的眼底情况,还能够有效减少治疗眼底出血病的时间。眼底出血病在临床表现的症状中,主要表现为眼部外观正常,但视力快速降低[3]。同时,经过仪器设备检查眼底,发现患者眼底视网膜呈现出血症状,在降低患者身体健康的同时,造成其心理发生不良的变化。简言之,当患者出现眼底出血的症状后,身心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过去的治疗方案中,治疗眼底出血的主要方法就是采用服用西药的方法,经过长期治疗表明,这种治疗眼底出血的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8年22期2018-09-14

  • 夏季花鲢细菌性出血病防治实例
    现将花鲢细菌性出血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症状感染初期,病鱼漂浮水面,状态低迷,体表出现点状出血,随即扩大为片状血斑,头部,鳍部及鳃部均出现出血症状,尤以尾鳍出血较为严重,肛门红肿,解剖后发现肠道及肠系膜均充血,肝脏因失血而发黄。2 发生原因夏季气温高,细菌大量繁殖,鱼机体免疫力下降造成细菌易感。3 易感鱼龄及季节感染细菌性出血病的花鲢主要为2龄养成阶段的花鲢,其余鱼龄感染并不多见,每年春、夏、秋三季,水温为13~30℃均可发生,一般春天开始,零星散发,6

    水产养殖 2018年9期2018-09-13

  • 兔病毒性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控
    的仍是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病毒性出血病俗称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呼吸系统出血、肝坏死、实质器官水肿、淤血及出血性变化为主要特征。1 流行病学1.1 传染源 病兔、死兔和带毒兔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毒。1.2 传播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皮肤、黏膜为主要传播途径,病兔或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与易感兔直接而传染;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配种、剪毛和流动人员等间接接触而传染。1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3期2018-03-19

  • 草鱼呼肠孤病毒VP56蛋白抗血清中和效果的检测
    鳃病、肠炎病、出血病,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其中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其流行范围广、发病快、死亡率高,一旦爆发,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我国草鱼养殖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1972年首次报道此病,1978年初步确定其病原为病毒[2],1983年,陈燕焱等从草鱼出血病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鉴定其为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ridae)[3],1984年通过对病毒精细结构与核酸特性的研究,确认病原为呼肠孤病毒[4-5],1995年,国际病毒分类

    河南水产 2018年6期2018-03-18

  • 草鱼出血病综合防控技术
    00)1 草鱼出血病的症状草鱼出血病症状复杂,可在体内外出现一系列症状群,但最基本的症状为有关器官或组织的充血和出血。实际上,上述症状群大多不同时出现,按其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差异,可分为3个类型,可同时或交替出现。1.1 红肌肉型主要表现为肌肉明显出血,呈鲜红色,鳃因失血而苍白。多见于5~10cm的小草鱼种。1.2 红鳍红鳃盖型主要表现为鳍基、鳃盖严重充血,头顶、眼眶、口腔等处有明显出血点,多见于10cm以上的大草鱼种。1.3 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肠道严重充血,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1期2018-03-14

  •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其特点是发病快、死亡率高以及流行性强,一旦暴发还会导致淡水鱼养殖人员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比较流行的鱼类流行病,还具有发病快、治愈困难以及流行性强的特征。该病易在夏季以及鱼类生长的旺季暴发和流行,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障淡水鱼类的正常生长以及养殖效益,必须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1 病原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主要以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以及鲁克氏耶尔森氏菌为主,其中嗜水气单胞菌最常见。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8期2018-02-13

  • 北方池塘养殖鱼类常见出血病的防治
    综合服务中心)出血病在北方池塘养殖鱼类中流行范围广,危害大,死亡率高,尤其是爆发性出血病。笔者根据当地池塘养殖鱼类出血病防治的实际,归纳总结了出血病的致病原因及应对策略,重点阐述了由细菌性和病毒引起的、由池塘水质恶化引起的,以及因饲料质量不合格或投喂不合理造成的几种致病因素。其中,细菌性的以气单胞菌类为主要病原菌,常见的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茵等;病毒性的主要是草鱼、鲫鱼易感染,病原体是草鱼呼肠孤病毒和疱疹病毒;水质因素主要是由于氨氮和亚硝酸盐过

    当代水产 2018年7期2018-01-17

  • 青鱼出血病的 诊断与防治技术
    徐长军青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青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流行广,时间长,发病率高,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建湖县在执行2016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过程中,技术指导人员针对青鱼鱼种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对策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cm大小的青鱼都可发病,有时二足龄以上的青鱼也患病。特别是50~300g的一龄青鱼种发病尤为严重。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可达70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8期2018-01-17

  • 减少草鱼出血病肆虐发病和死亡的方法
    公司)减少草鱼出血病肆虐发病和死亡的方法■ 唐绍林 (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草鱼出血病是我国最早也是最全面系统研究的一种鱼类病毒病,也是一直严重危害我国草鱼养殖的一种疾病,自从1953年我国鱼病工作者发现草鱼出血病已经半个多世纪,从近几年现场调查和诊断结果来看,该病仍然是危害草鱼春片鱼种最严重的疾病,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由于基层技术服务人员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很多都误诊成其它细菌病而错误用药;渔民也因为对草鱼出血病缺乏认识而盲目乱用药和错

    当代水产 2017年6期2017-09-03

  • 一种红头金鲷出血病 的 有效治疗方法
    福一种红头金鲷出血病 的 有效治疗方法赵月军 胡宗福红头金鲷,又称灿丽鱼(Petenia splendida),分类学上属慈鲷科(Cichlidae),灿丽鱼属(Petenia),俗称黄金大炮、红老虎、金玉满堂、红头金鲷,是常见的淡水观赏鱼,市场经济价值较大。但在实际养殖中,由于频繁操作,经常暴发出血病,造成了损失。为此,我们采用了几种方法进行治疗,发现对于拉网损伤导致的出血病,食盐的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及过程描述如下。一、养殖情况养殖场位于天津农垦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2期2017-07-06

  • 鱼类出血病防治方法
    ) 柳富荣鱼类出血病防治方法沅江市琼湖路1 0 9号信箱(413100) 柳富荣鱼类出血病,主要在水温25℃~38℃的条件下流行暴发,死亡率高,危害大。根据临床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形,应进行正确诊治。1.出血性综合症 病鱼眼球凸出鼓胀,死亡后凹入眼眶,头部、鳃盖和鳍条出血明显,尾鳍末端发白。开始以杂鱼死亡为主,接下来是鲤鱼、鲫鱼等底层鱼并伴有少量草鱼死亡,最后出现花白鲢死亡。防治方法:第1天,全池泼洒水质保护解毒剂,每667立方米水体用量为500克;第2

    湖南农业 2017年9期2017-02-24

  • 团头鲂出血病预防技术
    400)团头鲂出血病预防技术徐军(河南省光山县水产局,河南信阳456400)团头鲂出血病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主要预防措施有:合理确定养殖模式,搭配比例合理;彻底清塘,挖好池底排水沟;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和生石灰调节水质;关注亚硝酸盐变化:亚硝酸盐含量接近0.05 mg/L时及时处理水质。团头鲂;鱼病;防治;技术信阳市光山县自2012年起,已连续五年实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作为项目技术组成员,我们在实施项目进行渔技推广入户服务过程中,发现了

    河南水产 2017年1期2017-02-02

  • 青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彩 黄爱华青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徐兆彩1黄爱华2青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青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流行广,发病季节长,发病率高,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涟水县在2016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过程中,技术指导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青鱼鱼种的发生死亡原因做出如下诊断与对策,有一定效果,以供参考。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cm大小的青鱼都可发病,有时二足龄以上的青鱼也患病,特别是50~300

    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18期2017-02-02

  • 黄颡鱼的养殖条件及出血病的防治
    鱼的养殖条件及出血病的防治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东新路696号(310004)唐黎标黄颡鱼肉多刺少、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是一种优质的食用鱼类。但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容易感染出血病,从而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防出血病的危害。1.养殖条件(1)养殖池塘黄颡鱼的养殖池塘面积要求不高,具体可根据养殖数量而定。池塘水深应保持1.5米以上,池底淤泥要定期清理,避免泥沙堆积过厚。池塘养殖要求具备基本灌溉条件,做到水量充足便利。鱼苗入池前每亩(1亩=667平

    新农村(浙江) 2016年12期2016-12-28

  • 谢骏:鲫鱼鳃出血病的防控关键点在于减少应激
    理谢骏:鲫鱼鳃出血病的防控关键点在于减少应激文/图 卫丹凤 编辑整理说到鱼病,大家首先就关注到病原和防控问题,但是对鱼本身的状态却关注不多。从我20多年从事渔病研究体会来讲,所谓发病,就是鱼的状态出问题。我们一般认为鱼的状态主要分为健康状况和发病状态两种,其实还有一种状态更重要,就是应激状态,但大家关注并不多。判断鱼是否健康,我认为有两个标准:鱼吃食和游泳行为是否正常。接下来,我想给大家讲一讲鱼的三个状态。第一个是正常状态。很多人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鱼身上

    当代水产 2016年4期2016-09-03

  • 异育银鲫病毒病进入高发期,给养殖业者的几点忠告
    控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措施的探讨,这里将我们的部分体会分享给异育银鲫的养殖业者,旨在避免更多的养殖业者重蹈对这种疾病的防控误区。1 异育银鲫“鳃出血病”是病毒病,目前没有药物能有效治疗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引起异育银鲫的“鳃出血病”的病原,是属于疱疹病毒属的鲤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主要感染对象是鲫、金鱼。这种疾病发生与否受温度的影响,在我国江苏盐城地区当进入4月以后,养殖水体水温上升到11℃~28℃期间,是这

    当代水产 2016年7期2016-09-03

  • 中药复方对鲢鳙鱼出血病的防治研究
    药复方对鲢鳙鱼出血病的防治研究■ 林伟(信阳农林学院 水产学院 464000)鲢鳙鱼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特有鱼类。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是池塘养殖及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之一,经济价值较高。盛产于有“中原第一湖” 美誉的信阳南湾湖的南湾鱼,就是鲢鳙鱼,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水资源孕育出的南湾鱼肉质细嫩、鲜美爽口,年产量达180万kg,是地道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近年来,信阳市很多养殖鲢鳙鱼的池塘发生了出血病,病鱼体表、头部

    当代水产 2016年9期2016-09-03

  • 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4025黄鳝出血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庄健(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张治平(湖北省荆州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湖北 荆州 434000)曾明华,高帅(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杨代勤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摘要]通过对患出血病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血液进行常规细菌学检查、病原菌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3期2016-06-13

  • 草鱼出血病 的生态防治方法
    玲汪海洋草鱼出血病的生态防治方法○刘巧玲汪海洋笔者在河南新县进行了一些草鱼出血病防治的创新试验,取得了一定防治效果,特总结如下:一、病原及致病条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和草鱼小RNA病毒。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导致“肠出血型”出血病。草鱼小RNA病毒主要导致“肌肉出血型”出血病。当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水体溶解氧低,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及有机物耗氧量高时,水温变化大时最易患此病。二、危害及流行情况草鱼、青鱼均可发病,还能感染麦穗鱼、餐条和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期2016-03-28

  • 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
    玉 张丽慧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李晓玉 张丽慧草鱼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养殖效益好,深受广大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但是草鱼出血病是病毒性疾病,发病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病,药物治疗很难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免疫预防是最理想、最安全的预防措施。新养鱼户对该病多缺乏了解,警觉性不高,易致该病发生。老养鱼户多防治手段单一,防治效果不理想,损失甚至重大损失仍时有发生。一、病原及规律草鱼出血症是中国分离的第一种鱼类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草鱼出血病发病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1期2016-03-28

  • 黄颡鱼出血病防治技术
    唐黎标黄颡鱼出血病防治技术唐黎标黄颡鱼肉质鲜嫩可口、肉多刺少、肥而不腻,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可食用鱼类。但在黄颡鱼的养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疾病,例如出血病,从而影响养殖效果。因此。分析黄颡鱼发生出血病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科学养殖黄颡鱼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未来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应当重视的问题。一、黄颡鱼的养殖条件1.池塘养殖黄颡鱼的养殖池塘面积要求不是很高,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养殖数目而定,养殖池塘的水深应该保持在1.5m以上,池塘底部的淤泥要定期清理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24期2016-03-28

  • 青鱼 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濮加林青鱼出血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黄爱华濮加林青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青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它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这种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涟水县在2015年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过程中,技术指导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青鱼鱼种的发生死亡原因做出如下诊断与对策。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cm大小的青鱼都可发病,有时二足龄以上的青鱼也患病。特别是50~300g的一龄青鱼种发病尤为严

    渔业致富指南 2016年4期2016-03-28

  • 信阳地区大宗淡水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地区大宗淡水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林伟 (信阳农林学院 水产学院 464000)出血病,又称“腹水病”或“细菌性败血症”,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细菌性病原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该病几乎危害所有养殖的淡水鱼类,且在各个地区均有广泛流行,死亡率可达50%~83%。临床发病鱼体表现为体表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解剖可见肠道部分或全部充血发红,呈空泡状,很少有

    当代水产 2016年7期2016-03-28

  • 几种难治鱼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龙江省1 鲫鱼出血病1.1症状患病初期,鱼体两侧、眼眶、鳃盖、鳍等轻度充血。病情严重时,体表及鳍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有的鱼眼球突出,腹部内有淡黄色或红色浑浊腹水,肠壁充血,肠内充气无实物,多黏液。鳃丝淤血或严重贫血等。鱼粪中带有此菌。1.2病原嗜水气单胞菌。1.3防治方法每20d用一遍生石灰,用量为20~25kg/667m2;化水后全池泼洒,调节水质。雨季时大量换水,鱼生存活环境好,抗病力强。此外,可用戊二醛苯扎溴铵,连续用两遍。最好用生石灰定期泼洒预

    乡村科技 2016年8期2016-02-19

  • 血栓与止血检测用于出血病与易栓症中的临床诊断应用研究
    与止血检测用于出血病与易栓症中的临床诊断应用研究。方法:选取出血病15个病种、156个家系、168例先证者和616名家族成员进行了检测,在人类基因库中寻找相关的基因序列,通过RT-PCR、AS-PCR和实时PCR扩增,得到PCR的纯化产物,再用RFLP、TA克隆和直接测序等方法进行基因诊断;同时采用抽取DNA、合成引物、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及直接测序分析方法,并采用RFLP和AS-PCR验证等技术,分别对4个家系的AT缺陷症、4个家系的PC缺陷症及2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5年11期2016-01-07

  • 江西省无草鱼出血病区建设显成效
    )江西省无草鱼出血病区建设显成效◇文/胡琳菁(本刊记者)草鱼是我国最大宗的水产养殖品种,年产量超过450万吨。但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属于我国二类水生动物疫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会引发药物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目前草鱼病害已成为制约我国草鱼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疫病区域化管理是解决我国水产疫病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实施草鱼疫病区域化控制,实现草鱼疫病可控,必须从源头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首个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区

    江西农业 2015年6期2015-12-27

  • 鲫鱼出血病的防治
    张相君鲫鱼出血病是高温季节鱼类常发的一种病害,近几年鲫鱼出血病发病率开始升高,特别是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更加严重,防治鲫鱼出血病已成为水产养殖业的一项关键任务。1分类细菌性出血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在体内增殖,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他组织,引起肝脏和肾脏等组织器官产生病变,继而出现全身感染症状。长期使用抗菌性药物,盲目加大用药量,出现药害现象;长期投喂药物饵料,鱼类肝脏等器官受损,鱼体质变差,抗病能力降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11期2015-10-21

  • 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的临床护理效果王娟(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合肥 230022)目的:对肝硬化消化道内出血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8月到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患者100例进行观察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心理障碍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效果,两组进行比较有显著的差异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5期2015-06-09

  • 鲫鱼爆发性出血病防治方案
    海隆鲫鱼爆发性出血病在7~8月份容易爆发,其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因此养殖户朋友在这两个月要加强防治。1.症状。鲫鱼患病初期,鱼体两侧、眼眶、鳃盖、鳍等处轻度充血。病情严重时,体表及鳍严重充血,眼眶周围充血,有的鱼眼球突出,腹部内有淡黄色腹水或红色浑浊腹水,肠壁充血,肠内充气无食物、多黏液。鳃丝淤血或严重贫血等。2.病因。①没有做好鱼体消毒工作,将病原带入。②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池底淤泥多,溶氧低,有害物质沉积,水体环境恶化,给细菌、病毒滋生提供了条件。③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4年7期2015-03-23

  • 板蓝根在养鱼中的妙用
    。1.防治草鱼出血病发病季节到来前1个月起,每半月投喂1个疗程的板蓝根、穿心莲合剂,预防出血病有特效。具体做法是:第1天,按每100公斤鱼用板蓝根2.5公斤、穿心莲1.5公斤加开水浸泡1小时,取汁加食盐0.5公斤,然后拌入麦麸或玉米粉4公斤做成药饵投喂。第2天取第1天留下的药渣放锅中加水煎1.5小时,取汁按第1天的方法再投喂1次。或者每100公斤鱼每天用0.5公斤大黄、黄柏、黄芩、板蓝根及0.5公斤食盐拌饵投喂,连喂7天,防治草鱼出血病。或者用板蓝根70%

    湖南农业 2015年7期2015-03-20

  • 我国首个无规定水生动物疫病区通过阶段验收
    —江西省无草鱼出血病区建设示范项目,通过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的阶段验收。验收会上,中国水科院珠江所所长吴淑勤和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戴银根分别代表项目技术组和管理组,详细汇报了在江西省修水水系和信江水系开展的无草鱼出血病区建设情况。示范区内草鱼出血病免疫覆盖率由2011年的26%提高到了2013年的44%,草鱼呼肠孤病毒阳性检出率由2012年的4.1%下降到了2013年的1.76%,草鱼最高死亡率由2011年的17.6%下降到了2013年的7.7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7期2014-01-24

  • 草鱼出血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的20%。草鱼出血病1970年首先在湖北黄破县摄口水产养殖场发现,流行于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浙江、福建、上海、河南、河北、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养殖地区,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1],因此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成为我国水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 草鱼出血病的流行病学1.1 草鱼出血病的发病时间根据病毒的形态和理化特性,将其定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Reovirus of grass carp GCRV),该病毒隶属水生呼肠孤病毒属(Aquareovi

    江西水产科技 2013年2期2013-08-12

  • 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室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14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室收治的大多是早产、低体质量等病情危重的患儿,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增多,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加之近年来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的时有发生。国内有的医院报道甚至高达16.1%[1]。因此,加强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室感染管理至关重要。现就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1 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室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1 新生儿自身因素 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抵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7期2013-01-22

  • 秋冬养鱼重防出血病
    鱼等发生暴发性出血病,草鱼出现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和肝胆综合症的并发症。同时中小型水库也在7月份陆续发生暴发性出血病,出现严重的死鱼现象。1 发病原因由多种病原菌引起,以气单胞菌类为主要病原,如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弧菌等。放养密度高,白鲢和鲫鱼比例过大,有机质负荷过重,水质偏酸,鱼池老化和滥用药物,导致了疾病的流行。2 主要症状患病鱼体表出血,特别是胸鳍基部充血,眼珠突出,体腔内常有腹水,急性感染时死亡鱼类无任何临床表现症状,一旦发现池鱼死亡有白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0年10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