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连音

  • 艺术歌曲《月光恋》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
    现新的旋律,以三连音为主,推动歌曲进行,第18 小节是b 乐节(15-18)的一个附点二分音符结尾,伴奏以直接柱式和弦和三连音的上行推动到高音部分进入c 乐节(18-23)后逐渐下行进行情绪的下降,b1 乐节(24-27)是b 乐节的变形,也是b 乐节的延续,这里也用到了三连音但是只有一个,此处是情绪高涨后的跌落,有无奈之感。间奏(28-31)部分大量运用颤音和三连音连接到B 乐段(32-49)并简短离调后在第37 小节转回原调,d(32-35)乐节的伴奏

    轻音乐 2023年10期2023-11-02

  • 勃拉姆斯《g小调狂想曲》OP79.NO2.音乐风格与演奏探析
    ,使用的八度、三连音以及附点等节奏型也将音乐刻画得充满动力,音响效果十分饱满、铿锵有力。再现部:对呈示部主题的再次展现,再次回到了之前的基调和速度。尾声:回到了g小调,统一了调性。音乐逐渐趋于平静,最后出现两个爆发性和弦,结束全曲。四、《g小调狂想曲》中古典和浪漫的融合《g小调狂想曲》是一首奏鸣曲式的钢琴作品,整体曲风奔放张扬、十分激昂又带着些许平静与理性。它的调性变化十分丰富,主题之间对比也十分强烈,极具浪漫主义的特点,但是整体的主题材料之间却存在着统一

    戏剧之家 2023年1期2023-01-18

  •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降B大调长号协奏曲》的曲式分析与演奏体会
    ,伴奏是持续的三连音;第二部分是钢琴伴奏独奏,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都是低音声部,有所不同的是,跳进的八度的运用,第一乐句是用在高音旋律声部,第二乐句用在低音声部;第三部分主要是主题旋律,并进行了转调,由降B大调转向降E大调。B段(19-22)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降E大调到F大调;A’段(23-35)是三连音加单音跳进,整体的感觉接近A段的主旋律。C段(36-48)与第一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段旋律悠长,在音乐的情感中少了些明快,主要呈现的是柔和、忧郁的感觉

    黄河之声 2022年3期2022-11-22

  • 歌剧《苍原》中咏叹调《情歌》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分析
    9、20小节为三连音柱式,后两小节弦转换成三拍子的分解和弦,调式也由F徵调式转为F羽调式。B段(23-71小节)节奏型为3/8转2/4,调式为F羽调式,加入蒙古短调的音乐特征,旋律轻快流畅鲜明,极富表现力。用3/8流动的节奏和舒缓优美的旋律再加上伴奏织体三拍子的分解和弦,使音乐更具律动感,旋律更加流畅。而后用柱式和弦三连音的伴奏织体推动着音乐进入到高潮部分,三拍子的旋律再次出现,此时的钢琴伴奏部分一直在高音区起伏的线条模仿地进行着,仿佛和主旋律相呼应。B段

    黄河之声 2022年6期2022-11-22

  • 单簧管教学改革初探随笔 ——关于克鲁塞尔《f 小调第二单簧管协奏曲》演奏技巧的理解
    十六分音符以及三连音给人一种向前的感觉,演奏时需要注意附点节奏型节奏的准确性。开头音符跳动大需要保证低音演奏时保持低音部分饱满圆润,大跳后的跳音做好控制,演奏颤音时需要确保手指按键果断,颤音的时值要均匀并且气息平稳。同音连线的演奏注意后面十六分音符的时值,确保节奏准确,做好与后面十六分音符的连接。作品的强弱对比明显强后即弱,需要做好气息支撑。随后作品出现大量的三连一吐,一吐两连一吐以及两个两个连线,需多加注意演奏方法。吐音中多数的吐音为跳音,跳音演奏的吐音

    戏剧之家 2022年10期2022-11-13

  •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三乐章的创作风格及演绎特点
    计了持续跑动的三连音,并在尾声中设置了32 小节不间断的颤音以及八度刮奏,这些设计均对演奏者的手指技巧与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在作品尾声部分的辉煌处理,激昂且热烈的情绪,再次将作品推向了高潮,而这种处理方法,在贝多芬中期所创造的作品中十分常见。(二)对比性《黎明奏鸣曲》全篇的力度跨度较大且具有强烈的情绪起伏,主题选路贯穿于作品始终且反复出现,“p、pp、f、ff”力度呈不断变化的状态,而织体、和声以及调性中的力度也不断改变,旋律风格时而温和、时而活泼、时而具

    艺术品鉴 2022年20期2022-11-10

  • 爵士鼓在爵士乐中的演奏技法分析
    ,我们经常使用三连音或者八分附点音符进行记谱,但这个三连音与现在的三连音不同的是在摇摆风格中的三连音只打两下,可以看作三连音中的前两拍用连音线连在一起,即第一拍占三连音时长的三分之二,第二拍占后三分之一,也可以理解为分别是三连音中的第一下和第三下,也有人认为和八分附点的节奏感相似,但仔细辨别会发现在音效和时值上有明显差别。而现在的记谱中,通常都记为八分音符的形式,如此一来让人更加方便读谱。但在曲目中有摇摆节奏的标识仍要演奏出三连音的音响效果,例如遇到Med

    名家名作 2022年13期2022-10-30

  • 古筝协奏曲《西楚霸王》创作技法分析
    奏声部运用大量三连音织体,增强了流动感。a1(50—75)为#f羽七声调式。主题旋律上移五度,在#f羽调上再现。不夸张的复述,表现了项羽被刘邦的大军困于垓下,四面楚歌时的沉重与悲凉。3.展开部B(75—232)Allegro展开部侧重场面性描写,表现了紧张、激烈的征战场面。其中过渡(75—87)为#f羽七声调式-b羽七声调式,伴奏音型、节奏骤然加快,锯齿形上行音阶和强力的和弦将听众思绪引向硝烟弥漫的战场。b(87—145)为b羽七声调式。第一句(87—97

    轻音乐 2022年10期2022-10-22

  • “李斯特语汇”的浪漫美学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维也纳之夜Ⅵ》的弹奏分析
    。二、保持音与三连音的结合:浪漫旋律的起伏图1 《维也纳之夜Ⅵ》第267-269小节曲谱图2 《维也纳之夜Ⅵ》中三连音与保持音并存的曲谱节选《维也纳之夜Ⅵ》中完美保留了圆舞曲的节拍律动特色,在将自身丰富的表演能力融入作品弹奏的同时,吸收了右手旋律运用的三连音音型,重视细节使得整个乐段旋律优美、音响连绵,具有极强的歌唱性。比如,在第二部分的D 段乐章里,李斯特选用三连音方式替代舒伯特原曲中的二八节奏,既保持了乐曲的诗意性,又赋予了音乐以流动色彩,从而将这段旋

    艺术品鉴 2022年15期2022-06-10

  • 柴可夫斯基《十月 ——秋之歌》的悲秋境象
    为主,并作用于三连音、切分音与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组合上,构成了抒情委婉的旋律线条。在乐曲的A 段,作曲家以小字二组上的F 音拉开乐曲帷幕,后以F-E-D-C 的乐音级进下行构写完a 句,中间有通过D-#G 与G-E 的四个十六分音符节奏来表现乐曲哀惋、悲伤的主题音调,并将听者的思绪引入深秋的凄寒景象中。b 乐句是a 乐句主题旋律强调过后的正式音乐诉说,可分为2+2 的乐节结构。其前两小节以小字一组上的A 音为起始音,并作用于三连音音型,缓缓级进上行,后行至

    艺术家 2022年10期2022-03-22

  • 关于节奏训练的一些方法
    是:反拍、双跳三连音和四连音重音移位。一、反拍首先我来说一下反拍。反拍在音乐节奏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说乡村音乐、雷鬼音乐、R&B和流行音乐等很多音乐风格都会用到,而且反拍是一个能非常有效提高节奏感的练习,包括节奏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下面我来说一下反拍的几种练习方法。第一种是节拍器放50或60速度的十六分音符,然后练习十六分音符四个点的第三个点(拍手或者打哑鼓垫都可以),通过十六分音符的四个点能够准确地找到反拍的位置。第二種是节拍器调成八分音符,我们跟着

    乐器 2022年3期2022-03-16

  • 基本手脚配合练习
    =90-110三连音的手脚配合练习要注意时值的准确,并且能够边数拍子边演奏,同样保持每条练习3~5分钟。第十一条 速度♩=110-130第十二條 速度♩=110-130第十三条 速度♩=110-130第十四条 速度♩=110-130第十五条 速度♩=110-130第十六条 速度♩=110-130第十七条 速度♩=110-130三连音的手脚配合也可以运用到四拍子的节奏型当中。第十八条 速度♩=110-130  双跳结构以下内容熟练后,可单独拿出一小节,运用到

    乐器 2021年12期2021-12-14

  • 《五年前,你说你爱我》演唱方法与表演分析
    此段节奏多采用三连音三连音在演唱时是极为不易的,一定要唱满节奏唱均匀,在演唱的时候要着重借助三连音的推动作用表达出杨彩虹心潮澎湃。根据音乐力度记号要着重唱出强弱对比,要抑扬顿挫,充分唱出主人公期待的心情。宣叙调的开头在演唱时最要注意的是开头的弱起,气息先保持好,前边的伴奏先给了一个和弦,接下来没有伴奏,这就要考验把握音准的能力了,三连音推动进入,尤其是“天不亮”“我就去”这两个相连的三连音,要唱得节奏稳准;在演唱这一句时,可以尝试把手伸向远方,表现出等待

    艺术品鉴 2021年9期2021-12-06

  • 贝多芬《黎明奏鸣曲》(Op.53)第三乐章创作风格与演绎分析
    B和插部C是以三连音为主的欢快的舞曲风格,coda是辉煌华丽的华彩乐段,以主部A的主题进行变奏展开。主部在C大调中进行,色彩明亮,音域变化较大;插部B和C皆采用新材料进行展开,三连音是其重要的创作元素,力度和调性上也与主部产生巨大对比,第二插部一共出现四次不同调性,c-f-bA-c;进入插部B和C出前有一个小的连接句,连接句的材料皆是由主部A主题的变奏形式展开;尾声前的连接部是插部B的变奏展开,双手快速以三连音的音型跑动,仿佛是他深处在绝望深渊中想寻求希望

    黄河之声 2021年18期2021-11-25

  • 浅谈演奏大卫·波帕尔《塔兰泰拉》的演奏技法及心得
    尔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切分以及震音,使曲子避免了常规的节奏型,其中添加了许多带有华彩性的装饰音,一方面体现了他在音乐上的灵活多变,一方面又丰富了音乐整体的旋律性和层次感。就如同绘画中重叠的色彩一样,使音乐同样产生一种色彩绚烂的效果,让听众在听觉效果上有着不一般的绚丽感觉。在音域方面,波帕尔的这首《塔兰泰拉》更加注重于大提琴高音区的演奏,全曲中有很多跨越两个八度的半音阶进行的和弦,在低音区的演奏往往是要配合高音区的演奏来完成,有一种互相对话的感觉。全曲的力度

    黄河之声 2021年13期2021-10-21

  • 《十月—秋之歌》的演奏分析
    曲运用了大量的三连音和切分节奏来抒发情感,将感人动听的旋律与浓郁的民族风格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文章通过分析《十月——秋之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柴可夫斯基作品的理解和认识。钢琴曲《十月——秋之歌》是《四季》套曲中的第十首,是根据作家阿列克谢·托尔斯泰的诗句来谱写的,诗句的意思大致是“晚秋之园凋零凄凉,枯黄落叶随风飘扬”。形容晚秋所有的植物开始凋零,落叶纷飞,之前的景象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凄凉,从诗句中能感受到秋天的悲伤情感,预示本乐曲主题将要呈

    文化产业 2021年30期2021-03-08

  • 再论贝多芬《c小调32变奏曲》创作艺术
    四变奏中声部的三连音构成旋律,而上下两个声部则如蜻蜓点水,在休止的伴随下有声而戛然而止。在不间断的进入到第五变奏后,音乐出现了急切的期盼,八度音型跳进爬升到了顶点并慢慢回落到主音。第六变奏中出现了突快的变化奏出了开始的和弦,接着,密实的音符就像是雨点那般打来,急促而有力。这种转变是突如其来的。第六主题中,每小节的三组三连音中,头一组的重音在第二个音符,第二组的重音在前,而第三组的重音在后,这种标注很难做到,但恰恰应是最符合作者意图的——它与主题的节奏完全契

    艺术家 2020年1期2020-12-08

  • 艺术歌曲《水调歌头》的文本特征研究
    个十六分音符的三连音,这两个三连音其实是时值均匀的上波音,更突出了诗词的韵味感。最后结束在中音声部的宫音上,与开头对应,一个是天上的“明月”一个是地上的“人间”。B 乐段是由6+7+7 的三个乐句构成。第一句节拍由4/4 拍变为3/4 拍,强弱规律由“强弱次强弱”变为“强弱弱”,但是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见谱例一)中这种强弱规律又被弱化,重音后移到第二拍上,突出主人公的惆怅无眠。第二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节拍变回4/4 拍,并且同时连续出现多个最

    黄河之声 2020年9期2020-12-05

  • 怎样分析和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原拍。四、重视三连音。在整首歌曲中,三连音自始至终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错唱成了纠正时可将三连音的每一个音改变成一拍,即 5 5 5,然后加快速度练习。五、运用换气。曲谱上,曲作者并未标出换气符号,但我们根据情感处理的需要,有些地方就得换气。如在开始处的四小节,“起来”是已经被觉醒并加入战斗的少数人民群众向更多的人们发起的号召。在“起来”的后面运用换气,就更能激发“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积极投入到抗日的第一线。然而,在处却不宜采用换气方法,三个“起来”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40期2020-10-30

  • 填充加花练习
    涉及八分音符到三连音的转化,注意保持时值稳定。第十三条:加花部分每拍第一个位置做出位置移动,同理上条。第十四条:一条简单的布鲁斯节奏型,hh部分注意音色的控制。第十五条:此条练习为上两条的晋级,练习时节拍器可以调整为三连音拍号有助于练习。第十六条:基本的shuff节奏型,每小节难度逐渐提升,建议可以每小节完成之后连接在一起。第十七条:需注意脚鼓的准确性,可以把对应位置理解为翻倍,练习同时唱拍更有助于完成。第十八条:此条为符合条的简单应用,不要让左右手的音色

    乐器 2020年10期2020-10-27

  • 黄安伦《C大调前奏曲》演奏技巧分析及难点解决
    八分音符形式的三连音穿插于高低声部,要求手指快速触键,音符轻巧又不失流动性,音程与和弦饱满扎实,随着旋律上行不断渐强,力度步步推进。第51~57小节,整体速度比之前更快,力度从mp直线上升为f,旋律随着不断重复的和弦以及不协和音符的加入,一层层推进,显得紧张不安。第58~63小节,一连串规律性极强的震音和弦快速进入,从高潮部分轰然而下,气势磅礴,手指要求触键果断且强劲有力,速度可略微拉伸,增强旋律的张力。第62~65小节错位和弦交替出现,双手八度音程反向进

    乐器 2020年9期2020-09-30

  • 浅谈《莫什科夫斯基钢琴练习曲Op.72No.2》的风格与特点
    .2》的和弦、三连音和力度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体会这首乐曲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感受莫什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才能与魅力。【关键词】莫什科夫斯基;钢琴练习曲Op.72 No.2;风格;特点【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0-0027-02【本文著录格式】杨馨怡.浅谈《莫什科夫斯基钢琴练习曲Op.72 No.2》的风格与特点

    北方音乐 2020年10期2020-07-09

  • 笙曲《石油赞歌》的演奏技法探析
    作手法,多采用三连音的节奏型,同时加入打音技法,烘托出石油工人的气势磅礴,坚定不移的决心。第一部分为快板,跳跃的吐音加打音,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石油工人内心充满喜悦的情感,在快板的后半部分转入下属调G调,更加的高亢有力,多用双吐技法,在快板部分形成短暂的小高潮。第二部分是如歌地慢板,先由单音演奏,以往的单音给人一种单薄,无力之感,但是这首作品却不同,在单音中加入三连音的节奏型使音乐形象增添了宏伟、粗犷的音乐美感,随后由软双吐演奏过渡到和音演奏,再由呼吐演奏进

    文化产业 2020年30期2020-01-02

  • 舒伯特即兴曲(作品90)的特点及演奏分析
    兴曲》,全曲以三连音开始在快板旋律的起伏中可以找到舒伯特艺术歌曲《野玫瑰》的影子,清晰而欢畅,如同小溪的流动。A部以8小节为一个乐句,每一个乐句都有新的进行和旋律的进行感。90号第三首《降G大调即兴曲》旋律极其优美,可以直接从惊艳的旋律中感受到舒伯特的无奈与悲伤。高声部的旋律荡气回肠,在几小节内情绪就能千变万化,有强烈的超时空空间的感受。所以乐曲一开始,内心应准备好三连音流动的节奏,演奏旋律要有均匀的跑动和连贯的呼吸。(62小节—68小节)使用特殊半音缠绕

    黄河之声 2019年14期2019-12-17

  •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7Nr.2的演奏技巧分析
    和震慑力。一、三连音三连音的训练是我们钢琴练习的重点,在任何曲子的演奏中都要做到三连音的速度、力度均匀和准确,手指的力度控制是一个难点。第一乐章中开头就是连续不断的三连音,要求我们做到均匀和音量的把握,所以右手的控制力需要很好的运用,三和弦的分解在弹奏时需要轻巧和安静,每个手指要做到力度的均等,第7小节左手的低音线条开始出现,在弹奏左手的同时不能忽略右手继续的连贯性以及高声部旋律的走动性。随着三连音走动的上行力度也要随之变化,适当时候可以加入踏板,浅浅的踩

    黄河之声 2019年13期2019-12-16

  • 拉罗及《西班牙交响曲》的创作特点
    至尾大量出现的三连音三连音在音乐作品中不是经常频繁运用的节奏型,因为三连音的节奏会让人觉得不平稳,而这首乐曲中却多处运用了三连音,从乐曲开始小提琴独奏的引子部分,就率先出现了一个突强的三连音,紧接着又是一个强烈的三连音三连音的灵活运用,使作品特别有韵味而又充满朝气。这首乐曲精巧细致地刻画了人的内在感情世界,使人感到真实的感人肺腑。三、结语爱德华•拉罗的一生都在为音乐艺术而耕耘不止,纵观音乐史将他与杰出的天才音乐家相比,他所取得的成就并不那么瞩目的,但他

    黄河之声 2019年8期2019-12-15

  • 李斯特《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六》的演奏研究
    手将和弦分解成三连音的节奏,主题旋律转移到左手部分,但是节奏较主题部分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段节奏基本是三连音对四个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对前八后十六的对位形式,并且带有大跨度装饰音,需要演奏者要弹准且弹稳。变奏二(41-67小节):这一变奏的主题旋律在左右手的交替进行中,难度尚可,并无太多花样,只需注意节奏和音的准确性即可。变奏三(68-83小节):变奏三的变奏方式首先是将主题旋律在个别音上稍微进行变化,主题旋律在右手,节奏没有过多的变化,但演绎方式较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期2019-10-21

  • 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创作特征及演奏分析
    ff,右手还是三连音均匀的走动,表现了一种悲哀的性格,而左手的重音要弹奏的坚强有力。让听者感觉到从宁静的情绪突然进入到深沉的宣泄,情感逐渐上涨。和弦分解式三连音规律进行,音程的进入后,音乐的音响更充分,有张力。在平常训练中要注意遵循三连音的基本弹奏原则——音值要均匀、音的弹奏清晰、音与音之间要保持连贯,适当着重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紧接之后的两个音要自然放松的弹奏。当在演奏三连音第一个音的强调时,手臂自身重量落下使其关键,不可僵硬的弹奏,音乐要自然又张力,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2019-06-05

  • 浅谈复合型节奏和复合拍的转换方法
    切分节奏型中的三连音像这样的复合型节奏一般有两种练习方法。一种是对位法另一种是移位法。对位法:这是一个很难的节奏型,在演奏中往往会被切分音中的三连音所困,其核心问题是三对二的节奏型。我们来分析下:这是在第一拍的后半拍和第二拍的前半拍(或者说是两拍切分音中的四分音符)形成的三连音。我们再来分析下这个三连音(三对二)。首先我们先将原始节奏型转换成一个两拍的切分节奏型(如图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切分音我并未转换成两头是半分音符中间是一个四分音符的形式(如图二)

    流行色 2019年12期2019-04-29

  • 布吉乌吉(Boogie-woogie)曲风左手练习方法简析*
    0024)一、三连音(Triplet)的弹奏感觉掌握布吉乌吉左手演奏的第一步,便是抓住三连音(Triple)的弹奏感觉。在布吉乌吉的乐谱中,作者通常在(左手)记谱时,会写出八个平均的八分音符,并且很少标注符号。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按照三连音的感觉来处理左手伴奏。三连音的弹奏感觉,是一种极具爵士乐代表性特点的律动,它与切分有所区别,对于未经任何训练的初学者来说,很快习惯这种有些“摇摆”的感觉,相对较难。我在处理这一问题时,有以下几种方法:1.唱拍练习将节拍器

    黄河之声 2018年13期2018-09-19

  • 钢琴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演奏分析
    ,出现了大量的三连音,所以在钢琴曲的演奏过程中,手指的独立灵活性、技巧性、颗粒性和三连音的均匀性是全曲演奏的基础。掌握好全曲的情感感情基调,把握好作者写曲子时的内心想法感受,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及掌握好三对二的较难节奏,在演奏过程中应当收放自如,才能较准确地表达出曲子中所蕴含的情感。注重指尖的颗粒性和灵活性,使曲子干净明朗,发出钢琴本身最良好的音色以及把曲子掌握的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演奏技法和曲子风格特点,才能弹出美妙动听的钢琴音乐。关键词:三连

    艺术研究 2018年1期2018-08-31

  • 论朱良镇艺术歌曲中三连音的使用
    在他的作品中,三连音的节奏型非常多见,可见作曲家对这一节奏型的喜爱。本文将以朱良镇多首艺术歌曲为例,对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关键词】三连音;艺术歌曲;朱良镇【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艺术歌曲(Art Song)是声乐创作的一种独有的体裁,最初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当时是与民歌(Folk Song)相对而言的,专指作曲家用精致的技巧写成的由钢琴伴奏的歌曲——是称艺术歌曲。广为所知的艺术歌曲作曲家有舒伯特、舒曼、马勒等,匈牙利、波兰、法

    北方音乐 2018年4期2018-05-14

  • 论“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创作中的运用特点*
    的痕迹(除了“三连音”节奏型还有“五连音”、“六连音”节奏型),但如果只计算“三连音”节奏型的运用作品,其中只有15首。没有运用“三连音”节奏型的作品是三拍子为基本单位的变换拍子作品,其中包括3/4拍、6/8拍和9/8拍,它只是在结尾的钢琴伴奏中出现了一次“六连音”的节奏,代表作品《春天里,我为你尽情歌唱》。“三连音”节奏型在朱良镇艺术歌曲中运用丰富,经过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发现,“三连音”节奏型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三连音”节奏型后常接长音符;二是

    黄河之声 2018年2期2018-04-04

  • 浅析布格缪勒钢琴作品《再会》的艺术特征
    主旋律,右手为三连音形式的伴奏,情感上给人以回想无尽的意味。B部分则与之相反,主旋律出现在右手,左手转而为三连音的伴奏,与A部分相比较更加具有歌唱性。再现A部分与A部分相同。二、情感内涵(一)相聚时的激动A部分刚开始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快乐激动,由第六小节进入,此时的音乐听起来有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带着紧张的小激动即将见到老友的不安心情。此部分的主旋律,右手开始即采用了三连音的演奏手法,并且三连音连续不断,使得节奏感上给人以紧张的情绪,映衬了作者不安的心情。

    黄河之声 2018年23期2018-03-15

  •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作品分析与演奏研究
    一点自由慢速的三连音开始,音乐的不断发展进入四十六节奏型的伴奏旋律,华彩部分的旋律是以主题材料为基础变奏成琶音形式为整个乐团演奏的主题旋律而伴奏,音乐进入再现部。在这里,门德尔松打破了原有的华彩形式,之前作曲家创作的华彩部分,都是整个大乐队暂停伴奏,只由独奏乐器独奏华彩,并且可以即兴演奏相关的华彩,所以有很多乐曲有很多版本的华彩片段,而门德尔松却让小提琴独奏者充当整个乐队的伴奏旋律线,并且谱写了华彩乐章的内容,要求演奏者必须按照谱子进行华彩演奏,这样使华彩

    北方音乐 2018年23期2018-02-14

  •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升c小调前奏曲》
    变为急促不安的三连音,风格不仅变得富有激情,甚至有一点惶恐不安,最后使用了和弦式三连音下行,气势变得激进躁动,仿佛在绝望不安的呐喊哀求,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第三部分再现部(46-62小节)速度又变回了慢板,力度与速度不断加大,让内心压抑的悲怆情绪爆发出来,与之前的展开部相比显得更加狂躁震撼,就像教堂所有钟声被敲响一样,发出强烈的呼吁,但最后还是无可奈何的归于沉寂,被钟声逐渐淹没、吞噬。而在56-62小节时,音乐缓缓静下来,速度和力度变得渐弱,此时依然采用密

    北方音乐 2018年18期2018-01-25

  • 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31no.1第三乐章》
    23小节)多以三连音形式呈现,情绪更显强烈、极具动力性。后半部分(24-25)出现二对三不规整节奏,直至末两小节(30-31)以6组三连音形式出现,配合不断变化的力度记号,表现出作者内心的雀跃,自然衔接连接部。连接部选取了主部的部分材料,部分片段交替演奏,形成对话般感受,描绘出了将军对夫人发出的共舞邀请、夫人害羞迟迟不敢答应的画面。刚开始的二声部在充满韵味的e和声小调上陈述,随后部分片段扩充至3声部且转为在光明的A大调上陈述,在进行三次突强处理后落在单音A

    北方音乐 2018年19期2018-01-23

  • 论桑弗(SHUFFLE)节奏的训练
    练是在熟练掌握三连音节奏的基础上,休止三连音中的第二个音,只演奏第一个音和第三个音,从而形成独特的节奏韵律。它的训练需要在心里每拍都有三连音的感觉,要求节奏准确而富于跳跃感。它的节奏训练比较复杂,需要持久的练习才能掌握。大鼓的变化,魔鬼音符的练习,加花的练习以及在R&B(节奏布鲁斯)风格中快速的六连音演奏等都需要长时间认真练习。在实际演奏中要熟练掌握音乐风格特点,在不同的音乐风格中有不同的变化要求,是当今爵士鼓演奏中非常重要的节奏音型。【关键词】桑弗;三连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11-14

  • 论艺术歌曲《归来的星光》创作特征的运用
    过分析发现,“三连音”节奏的运用和转调手法两个方面存在着具有典型意义的创作特征:1.“三连音”节奏的常运用在小节中最后一拍的弱拍上,后面接跨小节强拍上的长音符;2.两次转调分别运用了等音转调和变和弦转调。为了进一步去理解和掌握这一作品,文章将紧紧围绕创作特征在作品中的实践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创作特征;“三连音”;转调;运用朱良镇,国家一级作曲家,现任上海歌剧院作曲,中国音协会员,上海音协理事,创作委员会委员。朱良镇先生在艺术歌曲领域的创作数量众多,其作品《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10-18

  • 浅谈手风琴独奏曲《诺恩吉亚幻想曲》的二度创作
    键、八分音符到三连音的过渡、变音器等方面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为之后手风琴的演奏打好基础。手风琴;诺恩吉亚幻想曲;二度创作《诺恩吉亚幻想曲》是一首蒙古族民歌,通过讲述这个叫做诺恩吉亚的姑娘远离家乡并想念家乡这一故事,描写了大草原的壮阔和美丽。本人将从该作品的创作背景展开,结合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在演奏技术层面从抖风箱、快速音符的触键、八分音符到三连音的过渡变音器、速度和力度等方面,对该作品的二度创作做较为详细的研究。一、手风琴独奏曲《诺恩吉亚幻想曲》的创作背景

    北方音乐 2017年14期2017-08-31

  • 浅析勃拉姆斯第三钢琴奏鸣曲的节奏特点
    例1)。连续的三连音与双八对位,声部的减少,使音乐得到了暂时的舒缓。同时,三连音造成紧张感并没有使音乐停止。谱例1:这种二等分与三等分的节奏手法,在勃拉姆斯后期的作品中大量使用。勃拉姆斯发展了这种节奏手法,在节拍的选择上,勃拉姆斯在连续的三拍子中加入二拍子,使音乐在横向上形成三对二的节奏模式。这样的节奏模式使音乐更加动荡,各段落之间能够形成鲜明的比对。二、重拍后置勃拉姆斯早期的作品中,显现出他对节奏变化的热爱。在《f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中,勃拉姆斯大量的使

    北方音乐 2017年11期2017-07-10

  • 典型节奏型在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的运用研究
    析了切分节奏、三连音、多节奏(拍)三类典型节奏型在本曲中的运用手法。为实际创作中的技法丰富提供思路,拓展作曲思维。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切分节奏;三连音;多节奏(拍)一、切分节奏“节奏在音乐艺术各种要素之中,是最先产生的。”1在这方面“勃拉姆斯是一位天生具有卓越的、高度节奏意识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中有很多切分节奏,多节奏,以及各种节奏型的变化。”2最早的切分节奏源于古希腊的诗歌写作当中,通过节奏的错位而形成的一种赋有个性律动的特征节奏。切分节奏属

    大众文艺 2017年11期2017-06-21

  • 如何在高中音乐课堂中进行识谱教学
    谱;音乐符号;三连音;倚音符号一、在简单的音乐赏析中渗透识谱教学(一)让学生在对简单的音乐赏析过程中进行识谱学习比如赏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可以利用这个悲惨凄苦感人至深的音乐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故事的演绎中感悟音乐给人精神和思想的撞击,也可以采用自编自演的形式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景中进行自主的感知与领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引导,让学生对一些节点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自我赏析与领悟的过程中形成的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将会带

    新一代 2017年6期2017-06-11

  • 咏叹调《每逢那节日来临》中吉尔达音乐形象探析
    休止符加十六分三连音的节奏形态(如谱例1),以塑造一位纯真、善良、对爱情充满无限向往的纯情少女形象。谱例1咏叹调的前半部分(1—17)连续使用下行三连音,使演唱具有宣叙调的特点,而后三个乐句重复这种音乐手法,一个向父亲娓娓倾诉、伤感中有甜蜜回忆的吉尔达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从第18至21小节起,旋律由原来的先下行再上行的走向变为相反的走向,每小节再增加一个三连音,使得旋律更加密集。随着音高不断向上推进,情绪在音乐的推动下逐渐加强,人物情感也因此被推向一个小

    歌唱艺术 2017年7期2017-05-17

  • 论巴赫十二平均律BWV851的演奏技巧及方法
    格,全曲右手以三连音为主,左手辅以跳音伴奏,以第14小节为界分为两部分,在末尾出现减三和弦下行至主音结束。这首前奏曲前半部分轻快、温柔、均匀、稍微连贯,要求触键做到似连非连,右手指尖触键触到底后迅速松开,保持每个音符均匀且速度统一,左手跳音触键且力度随着右手旋律线的强弱变化而变化。赋格曲为三声部,是最复杂的赋格之一,以严格的对位手法创作而成,主旋律很优美,类似于教堂合唱班的圣咏,演奏时要表现出庄重、严肃且带有抒情效果。由于赋格的声部多且对位复杂,这就对触键

    戏剧之家 2017年6期2017-05-04

  • 勃拉姆斯《C小调钢琴四重奏》第一乐章中不规则节奏型的运用
    姆斯大量运用了三连音、六连音等不规则节奏型来表现情绪的变化和不稳定性。第一次出现这种不规则节奏型是在大提琴部分第65小节第三拍上,这一拍从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转换到三连音,一个单位拍之后又切换到两个小节的十六分音符,紧接着以一个小节的三连音、一个小节的八分音符和一个四分音符结束这一乐段。所以这几小节在单位拍内的音符个数变化是4-3-2-1,这种节奏的变化使得音乐情绪逐渐平稳,在听觉上改变了节奏的行进速度,从而很流畅地进入到柔和的八小节钢琴独奏的旋律段落。不仅使

    北方音乐 2017年11期2017-01-28

  • 浅析贝多芬《C大调奏鸣曲》(op.53)第三乐章
    分析第三乐章。三连音;颤音;控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集大成者、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被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在音乐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贝多芬一生命运多舛,在经历失聪之后,怀揣着对艺术的执着创作了巨作《第九交响曲》。贝多芬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称作“钢琴艺术史上的新约”。这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也被称为《黎明奏鸣曲》,在传统奏鸣曲形式的结构上有所突破,第一、三乐章的连接部以及尾声都被大大扩展,整个乐曲以交响式的

    北方音乐 2017年13期2017-01-28

  •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演奏与教学分析
    色添彩。(二)三连音的均匀以及快速跑动这首乐曲中右手有三个部分出现了大量的三连音,其中(21-41)小节和(99-120)小节的三连音形式基本一致,都是非常有规律的和弦分解式三连音,只是(99-120)小节加入音程,使得音响更加饱满,有气势。第三个部分出现的三连音则是由大和弦引出来的,并且在三拍的三连音之后加入一组六连音,使得音乐气势更加磅礴。练习时应注意把握三连音的基本弹奏原则——均匀、清晰、连贯,适当的强调每三个音的第一个音,自然放松的带出后两个音。在

    黄河之声 2016年16期2016-12-23

  • 普契尼《波希米亚人》
    后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并适当的加入了休止符,使得整个部分都洋溢着一种自由、快乐和满足。男主角虽然生活过得艰辛、窘迫,但是思想却无比畅快地在幻景里自由飞翔,这一高潮一直持续到第52小节。二、歌曲演唱方法浅析要想把《冰凉的小手》演唱得淋漓尽致,我认为还是很有难度的。对于那些有深厚基础、有一定积淀的男高音演唱家来说,要想完整的演唱下来,虽说不容易,但还是可以做到的。可是,要想把这首歌曲驾驭的随心所欲,还力求把鲁道夫那种情绪的变化和内心的起伏,贴切生动地展现出来,

    人间 2016年9期2016-05-14

  • 浅析艺术歌曲《拾彩贝》
    这里结合小调和三连音的特点加快了歌曲的感情的抒发,把想要表达的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歌曲的前奏来看,作者以g和声小调开头,#4的使用并加上流畅的三连音,推动着旋律的进行,仿佛在我们眼前印入一幅幅梦幻般的画面,使我们不由自主的进入到旋律中去,追随旋律而深陷其中。第一段的开始依然采用小调和三连音的节奏音型与在歌词上所描绘出的故乡的晚霞以及孩提时拾彩贝的情景交相辉映,相互衬托,深深的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作品采用分节歌的方式,第二段依然采用第一段的旋律,以

    黄河之声 2016年22期2016-04-01

  •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01)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胡 蓉(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节拍和节奏是组成音乐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经常也会被混淆,对此,本文通过对其中的一种类型进行分析比较,对比研究三拍子和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旨在今后的演奏中更好的掌握与运用。节拍;节奏型;三连音;三拍子三连音是一种特殊的节奏型。它是把一拍、两拍、四拍子三等分的一种记谱形式。在标记中以斜体数字三标记。三连音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节奏型,它打破了

    北方音乐 2016年18期2016-02-04

  • 斯克里亚宾练习曲op8no5结构与演奏简析
    宾;演奏方法;三连音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是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是一个交响作曲家和钢琴音乐的大师。早期作品以新的方式继承了俄罗斯古典传统,他的作品充满了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及乐观向上的刚毅精神,旋律宽广,情感激昂,结构宏伟而精致。音响既浑厚又细腻,力度对比强烈。早期的作品广泛地运用了钢琴的技巧和表现力,音乐形象鲜明,充满热情,紧张的节奏和尖锐的和声时常出现,他大量运用复杂和弦,强调和声的紧张度和不协和,表现作家内心感受的尖锐的不可缓解的冲突

    北方音乐 2016年14期2016-02-04

  • 浅析平井康三郎钢琴作品《樱花》的演奏艺术 发表
    左手运用了三个三连音,到第三小节的时候整体应适当的拉紧在拉宽,使曲子更有韵味。第五小节有个琶音,然后就是右手一连串的四个音,在拉紧与拉宽中结束了引子部分。整个引子部分给人的感觉就像在模仿樱花的飘落。呈示部:在第一次主题旋律的变奏上,左手运用短琶音与右手的和弦构成了樱花的主题旋律,弹奏第一小节时要给人们一种肯定的感觉,而且它的力度又是强,在弹奏时手指下键应该做到坚定。右手在弹和弦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能弹正和弦,手指应该微微有点向右侧,要注意右手旋律音要突出,让人

    北方音乐 2016年1期2016-02-04

  • 金湘歌剧咏叙调《我的情,我的魂》结构上的情感深化
    音和a音构成的三连音,低音声部从第二拍开始演奏了两拍由E音和e音构成的八度音程,之后这一小节重复演奏一次。前奏的第9小节开始加入了内声部用b音和e1音演奏三拍,高音声部休止半拍后由a1音开始连续下行级进一直到11小节的f音之后向下小跳到d音前奏结束。第一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a与b句是对比句法,b与b1句是平行句法。旋律声部大多用的是八分音符、四分音符或三连音的节奏型,器乐部分运用了前奏部分的节奏型,不同的是将前奏部分高声部的节奏型移到了低声部,而前奏部分低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2015-12-21

  • 加布里埃·福雷钢琴作品《船歌》(OP 42)演奏技巧研究
    着右手一连串的三连音,一口气推到更高潮段。第75小节开始,连续三小节手指跑动,手指扎实,声音集中,灵活清晰,注意连贯性,特别是情绪的把握,坚持下去。78小节重复第二段开头部分,形式一样,只是和声出现变化,演奏方式相同。第95小节技巧难,左手为三连音,要求左手音色清澈流动,音量平均,手指立住不能软,右手弹完第二个和弦紧接过左手的三连音,也同样弹奏出一连串三连音,音色音量同左手一样,紧接着下一小节右手接过三连音,左手接过旋律,但演奏中心里还要保持着高声部的旋律

    戏剧之家 2015年12期2015-07-25

  •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视唱练耳能力提高的方法
    的感知力。如“三连音”节奏的训练,在具体教学中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教师示范。在训练前,教师的示范尤为重要,是学生认知或了解“三连音”节奏的重要途径。第二,反复教唱。当学生对“三连音”有一个初步印象时,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反复模唱,掌握三连音的节奏。第三,肢体表达。让学生用肢体来表现“三连音”的律动,进一步感受“三连音”节奏特点。第四,感知节奏特点。选择一个合适的,能够体现“三连音”律动特点的音乐,设计游戏,让学生感受“三连音”律动的乐趣。需要注意的是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7期2014-09-22

  • 浅谈小军鼓在拉威尔《波莱罗舞曲》中的作用及演奏法
    和发展。这样的三连音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在行进,这样精妙的节奏型在曲中正是起到了推进的作用。这个节奏型给演奏者特别是小军鼓演奏者的感觉是,“根本停不下来”。四分音符给人稳定感,紧接着一个三连音让人感觉音乐又在继续进行。作为作曲家的高超和巧妙之处就在于打击乐小军鼓不断的力度变化,再加上配器手段的创新,各种乐器层层加入,音响逐渐丰富,层次布局合理巧妙,小军鼓明亮而具有穿透力的演奏将整首乐曲牢牢掌控在稳定统一的节奏中,起到了连接、稳定以及推动音乐发展,烘托音乐氛围的

    乐器 2014年4期201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