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疆

  • 涉疆法案》生效对中企的影响及应对
    (上述文件合称《涉疆法案》)的生效,进一步“倒逼”特定产业的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溯源调查,增加对涉疆供应链的限制和排除。而美国进口商及其国内企业为了保证供应链稳定以及交收货、工程施工等正常运行,极端情况下甚至会考虑逐渐更换相关中国供应链企业。因此,这一系列动作,使得《涉疆法案》成为美国限制中国关键出口商品、重振其国内经济以及保护其国内产业的新型法律工具。本文将结合笔者处理相关案件的实务经验,从中企经营和应对的角度,梳理《涉疆法案》的重点内容及其近期执法动态,为

    中国外汇 2022年18期2023-01-31

  • 美国在中亚涉疆反华的媒体操控及我国对中亚传播的策略探索*
    最明显的就是炒作涉疆议题,使之外溢到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特别是,由于中亚和我国新疆存在民族、宗教等多方面的特殊联系,涉疆反华议题成为美国离间中亚和中国关系的一个较为清晰和趁手的战略工具,而且美国还在不断对该战略进行 “补充和完善” 。正如俄罗斯专家阿列克谢·福明(Алексей Фомин)所指出的, “冷战2.0” 时代即将到来,根据美国在中亚的目标、原则和能力,在未来几年中,美方将继续支持煽动该地区的反华情绪,继续针对新疆的自由、人权和宗教问题发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2-27

  • 外交部批美涉疆恶法干扰光伏贸易
    依据,制定并实施涉疆恶法,严重干扰中美正常光伏产品贸易。2021年12月,美国根据其编造 的新疆“强迫劳动”谎言,签署了所 谓“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简称“UFLPA”)。根据该法案,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其他关键性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将受到进口限制。与此同时,为大力发展美国清洁能源产业,拜登政府于今年8月签署《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彭博社在6日的报道中指出,UFLPA的实施可能会大大影响拜登政府实现其在IRA中提出的清洁能源目标。因此,共和党

    环球时报 2022-12-072022-12-07

  • 中方严斥美无理打压光伏企业
    依据,制定并实施涉疆恶法,严重干扰中美正常光伏产品贸易,违背市场规律和国际经贸规则。”针对“今年6月以来,美国按涉疆进口禁令扣押逾千批中国太阳能组件”相关消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作出上述回应。据路透社11日报道,美国海关官员和业内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施关和边境保护局(CBP)于6月21日至10月25日期间扣押1053批太阳能设备,迄今为止未有任何一批设备获得清关。3名业内消息人士称,被扣押的太阳能设备包括面板及多晶硅电池,容量可能高达

    环球时报 2022-11-122022-11-12

  • 美西方的人权“秀”,全球观众看腻了
    国牵头提交的一项涉疆问题决定草案进行表决。结果显示,草案遭到人权理事会多数成员特别是广大发展中成员的强烈反对,未获通过。虽然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事先耗费大量资源,对该草案作舆论和外交鼓动,将表决炒作成与中国的一次“决斗”,竭力逼迫其他成员国“听话”,但这种将人权问题武器化的行径并不得人心。这是人权理事会16年历史上第二次出现草案表决未获通过的情况,国际舆论近乎一致地将其认定为西方国家遭遇的“重大挫折”。有西方舆论还补上“一刀”,称这是“西方人权道德权威的一次

    环球时报 2022-10-082022-10-08

  • 基于框架理论的新时代涉疆对外传播路径优化研究——以沙特《阿拉伯新闻报》相关报道为例
    框架理论的新时代涉疆对外传播路径优化研究——以沙特《阿拉伯新闻报》相关报道为例吐尔孙·艾拜(新疆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涉疆对外传播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和声誉,事关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安全利益,在新时代开展好涉疆对外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框架理论为工具,对沙特《阿拉伯新闻报》涉疆报道趋势、议题、稿源和引用信源进行统计,并分析国际涉疆舆论特征、涉疆对外传播现状和挑战。研究发现,通过形成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和各类团体联动机制,以及采取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2年5期2022-09-27

  • 独家起底联合国人权高专办所谓“涉疆报告”内幕
    即批准发布所谓“涉疆报告”。事实上,这份“报告”从2019年就开始炮制,没有征求中国政府意见,没有人权理事会授权,毫无真实可信的依据,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人权高专办所谓耕涉疆报告”未经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授权,是彻头彻尾的“三无产品”这份报告从何而来?为什么说它是虚假信息的大杂蚣?《环球时报》记者获悉,人权高专办基于境外一些反华势力的政治图谋杜撰所谓“涉疆报告”,没有征求中国政府意见,也没有人权理事会授权。据熟悉国际人权事务的专家介绍,联合国人权高专办作

    环球时报 2022-09-052022-09-05

  • 颠倒黑白,美报告再炮制涉疆谣言
    邓孝慈 美国对涉疆问题的操弄与对中国的抹黑一直没有停手。当地时间24日,美国国务院全球参与中心发布报告妄称中国“操纵有关新疆的全球公众舆论”,再次搬出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等早已被事实证伪的言论,攻击中国对这些谎言的正当回击措施。25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面对美西方在涉疆问题上的无理指责、诋毁抹黑,中国政府和人民完全有权利捍卫自身利益。美国掌握着全球话语霸权,却容不下中国讲述真相的合理表达,这无疑是一种“双重标准”。这份由美国国务院

    环球时报 2022-08-262022-08-26

  • 国内外媒体话语中的新疆形象
    于我们更好地做好涉疆对外传播工作。为此,本文选取国内外20家媒体,对其2008年至2021年的涉疆报道进行分析,以发现其中规律性和启发性的特征。数据统计1.报道总体趋势。统计显示,20家媒体的涉疆报道共有30822篇,其中国外媒体10606篇,国内媒体20216篇,分别占34.4%和65.6%。国内外媒体的涉疆报道基本保持同步的时升时降趋势。同时,国内媒体逐步加大对新疆的关注和报道,其涉疆报道占比不断增加。例如,2008年国内媒体的涉疆报道只占国内外报道总

    经济导刊 2022年6期2022-05-30

  • 在国际舆论场讲好新疆故事
    来,在国际舆论场涉疆话题颇受关注,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不断炒作涉疆议题,攻击我国治疆政策,甚至将其作为对我国开展舆论战的重点方向和重点内容。面对强大的舆论攻势,我们只有知己知彼,通过国际比较,了解国际涉疆舆论的趋势和规律,才能讲好新疆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20年来国际涉疆舆论趋势媒体的报道数量能够体现其对报道议题和对象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因而,我们选取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家海外媒体对其1999年至2019年的涉疆报道数量进行了统计,发现国际舆论场对涉疆报道有

    经济导刊 2022年2期2022-05-30

  • 美在联合国搅弄涉疆议题
    9届会议再次搅动涉疆议题。3月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该会议发表视频讲话,诬蔑中国政府在新疆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据,“美国之音”2日报道,在美西方压力下,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办公室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巴切莱特将于3月7日向人权理事会第49届会议通报她“为评估新疆局势所做的努力”。最近几周,一些美国政客和“维权人士”一直在向巴切莱特施压,要求她发布一份“关于新疆人权的报告”。中国卯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日指出,我们谴责美方再次散布谎言对中方进行

    环球时报 2022-03-032022-03-03

  • 美国涉疆议题框架建构与中国应对
    风险治理专题美国涉疆议题框架建构与中国应对姜禹维 戴继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犯罪学学院,北京 100038)涉疆问题不是人权问题,而是反暴恐和反分裂问题。然而,出于冷战思维与霸权逻辑,美国联合盟友不惜编造所谓“拘留营”“强迫劳动”“强制灭绝”等骇人听闻的谎言,抹黑与诋毁新疆反恐与去极端化工作,破坏我国国际形象,危害新疆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企图达到“以疆制华”的目的。为了更具欺骗性与蛊惑性,这些谎言被精心构建为一整套涉疆议题框架。该框架包括诊断式框架、预后式框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2年5期2022-02-05

  • 美媒:英特尔删除公开信涉疆内容
    的公开信中的相关涉疆内容。英特尔此前发布的这封公开信曾在中国舆论场引发强烈反感。该公司去年12月23日曾发表公开声明,对于此事引起的疑问和顾虑“深表遗憾”,并对为中国客户、合作,伙伴和公众带来困扰“深表歉意”。但许多中国网民对其诚意并不买账。报道称,英特尔周一发表声明说,该司将继续确保其在美国和其他运营地的法律法规合规性。《华尔街日报》在报道中同时提到,另一家美国大企业沃尔玛近期也在新疆产品采购问题上翻车,但与英特尔道歉并删除争议内容不同,沃尔玛爆出问题后

    环球时报 2022-01-112022-01-11

  • 中方谴责比利时涉疆提案
    间15日通过一项涉疆提案,称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严重风险”以及“可能构成反人类罪的大规模侵犯人权问题”。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发言人16日回应说,这纯属颠倒是非的一派胡言。据报道,比利时该提案的起草人为议员科格拉蒂,他今年3月已被中方列入制裁名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6日表示,该议员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中方已经决定对其实施制裁。中方已反复介绍过新疆有关事实和真相。所谓新疆“种族灭绝”完全是别有用心的造谣和彻头彻尾的谎言,真正目的

    环球时报 2021-06-172021-06-17

  • 涉疆人权议题国际传播:现状分析与应对策略
    重要地位。其中,涉疆人权议题已经成为干扰我国外部发展环境、影响中国国家形象和西方削弱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突出方面。西方涉疆人权议题国际传播的炒作重点涉及新疆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中心、所谓“强迫劳动”和所谓“强制绝育”等话题。西方涉疆人权议题国际传播的主体与平台呈现多样化态势,西方传统媒体、所谓的人权组织和智库、新型社交媒体全方位配合美西方国家政府的政治议程。基于这种全链条的话语和动员方式,美西方国家把涉疆人权议题从单纯的传播导向“社会运动”。美西方国家和媒体热炒的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1年4期2021-04-21

  • “人权观察”又借涉疆议题造谣
    ”19日发布一份涉疆报告,呼吁联合国对“中国政府被控在新疆犯下反人类罪”进行调查,声称“必须有协调一致的国际行动,制裁应负责任者,推动问责并施压中国政府改变政策”。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这个所谓“人权组织”一向充满偏见,搬弄是非,有关报告纯属造谣抹黑。个别机构基于反华势力炮制的涉疆谎言和虚假信息,出于对中国偏见和政治目的散播有关谬论,无端指责抹黑中方,我们坚决反对,完全拒绝。《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上述报告声称引用“最新获得

    环球时报 2021-04-212021-04-21

  • 西方抹黑新疆早有“学术准备”(纵横)
    。相关反华政客对涉疆议题进行政治操弄的同时,西方一些“新疆问题专家”则趁机为这种对华抹黑提供所谓“学理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驳斥西方反华势力炒作涉疆议题,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学术问题。研究美国对华政策文献可以发现,打“新疆牌”并非特朗普政府或拜登政府的新伎俩。美国历届政府在遏制中国发展过程中,都曾以“新疆牌”作为一个重要选项。从民族、宗教到人权,涉疆议题屡次被美国政界、媒体、学者三方不止一次联手操弄,并以此形成某种“以疆遏华”策略。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欧加

    环球时报 2021-04-132021-04-13

  • 涉疆人文纪录片,就看《天山南北》
    2日获悉,在四部涉疆反恐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陆续播出后,一部全新涉疆人文纪录片《天山南北》即将于近日播出。这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首部全面反映当前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情况的人文纪录片。《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天山南北》的制作团队系四部中国新疆反恐纪录片原班人马。摄制组自2020年8月起,在新疆各地区展开拍摄,这部作品与日前刚刚播出的《暗流涌动—

    环球时报 2021-04-132021-04-13

  • 新疆用数字回击境外污蔑
    日举办在京第七场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表示,近年来,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炮制了所谓“新疆数据项目”“新疆受害者数据库”“维吾尔过渡期司法数据库”,笼络收集了一批所谓的“证人证言”,妄图以假乱真、诋毁新疆、蒙骗世人。经认真研究核对,这三个“数据库”共涉及12050人,查实10708人,1342人系凭空编造。查实的10708人中,6962人在社会上正常生活,3244人因危安暴恐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被判刑,238人因疾病等原因死亡,264

    环球时报 2021-04-102021-04-10

  • 称“新疆反恐过度”,是冷漠至极
    日前播出的第四部涉疆反恐纪录片《暗流涌动——中国新疆反恐挑战》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关注。在意料之中的是,与此前播出的《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三部纪录片一样,部分西方媒体仍以“这是中国的宣传手段”“新疆反恐过度”等套路对中国的反恐工作进行歪曲炒作,甚至挖空心思搜寻纪录片的所谓“瑕疵”来佐证其论调。纪录片总导演韩斌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拍摄反恐纪录片可谓是“地狱级别难度”的工作,对一些人企图借制

    环球时报 2021-04-072021-04-07

  • 新疆企业准备起诉郑国恩
    ,尤其热衷于炮制涉疆谣言。中国是法治国家,新疆自治区不少企业和民众都深受郑国恩“强迫劳动”谣言所害,无故蒙受很大损失,对这种恶意抹黑的行径深恶痛绝。此次他们采用法律手段对郑国恩提出起诉,反映出中国民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我们对此表示支持。郑国恩及其背后的邪恶反华势力总有一天会受到良知的谴责和正义的清算!公开信息显示,郑国恩又名阿德里安·曾兹(AdrianZenz),1974年生,是美国极右翼组织“共产主义受害者纪念基金会”的成员,也是美国反华研究机构

    环球时报 2021-03-102021-03-10

  • 中方痛斥加拿大涉疆议案
    西方国家一些人在涉疆问题上正在疯炒世纪谎言。加拿大众议院2月22日以266比0的投票结果通过涉新疆议案,指责中国对维吾尔族等实施所谓“种族灭绝”,并鼓吹“更换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地”。不过,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内阁几乎所有成员缺席投票,且该议案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加拿大众议院有关涉疆动议罔顾事实与常识,对中国蓄意污蔑抹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对该议案表示强烈谴责、坚决反对,称中方已向加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当天在

    环球时报 2021-02-242021-02-24

  • 中方严厉驳斥欧美涉疆谎言
    一些人发布的所谓涉疆内容错漏百出,“一些西方政客和学者眼中有一个‘想象的新疆,他们对真实的新疆却视而不见”。欧洲议会17日通过一项涉疆激进决议,声称新疆地区存在所谓“强迫劳动”,要求欧洲各国制裁新疆官员,抵制来自新疆的棉花和棉花制品等“强迫劳动”产品。此外,欧洲议会还要求中国允许欧洲议会派代表团前往新疆,让后者可以自由且不受限制地进入新疆。不过据媒体报道,这份决议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对于这项决议,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17日表示,所谓“强迫劳动”等问题,完全是

    环球时报 2020-12-192020-12-19

  • 美国国会涉疆立法活动的动向、特征及影响:2017—2020年
    现出新特征:一是涉疆法案数量急剧增多,二是涉疆立法活动进入新的阶段,三是涉疆立法主题和诉求更加明确,四是更加强调涉疆法案的干涉力度和可操作性,五是核心议员在推动涉疆立法方面的作用凸显。美国国会涉疆立法活动的主要诉求是打着所谓人权问题的幌子强势介入新疆事务,并对新疆维稳人员和部分涉疆企业提出制裁措施。美国国会涉疆立法活动对中国新疆地区稳定带来一定破坏作用,涉疆制裁也将对相关政府机构、人员以及部分企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美国国会涉疆立法活动还在国际上引起了负面的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年5期2020-10-12

  • 美议员要求政府就涉疆议题发声
    特朗普日前签署“涉疆法案”是美国干涉中国新疆政策升级的重要标志,未来涉疆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影响力会大幅上升,因此对美国政客的持续鼓噪应保持警惕。据美国媒体报道,致信蓬佩奥和姆努钦的议员包括美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卢比奥、民主党联邦参议员梅嫩德斯、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史密斯、民主党联邦众议员麦戈文等人,他们在信中声称:“中国政府在故意破坏和消灭维吾尔族的家庭、文化和宗教信仰,并鼓励对妇女的暴力行为。这些侵犯人权的行为需要美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回应。”他们还表示:“我们的

    环球时报 2020-07-042020-07-04

  • 新疆发展不受美国“法案”干扰
    法案”,不断鼓噪涉疆问题,唤起了中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边疆意识和爱国情怀。通过进一步了解新疆历史与现实,人们认识到,新疆的建设与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要随时准备应对惊涛骇浪。在边疆危机意识的激励下,一批年轻人放弃大城市舒适的工作,远赴新疆、献身边疆。“法案”还提醒我们,有必要在国际上加强对涉疆问题的解释和说明,加强对新疆建设成就的宣传,纠正对中国治理新疆的错误认识,回击像“法案”这样对新疆、对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攻击和污蔑。近年来,我们连续

    环球时报 2020-06-202020-06-20

  • 中方批美“涉疆法案”用心险恶
    对。赵立坚表示,涉疆问题根本不是人权、民族、宗教问题,而是反恐和反分裂问题。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治疆举措受到新疆各族人民普遍支持,也得到国际社会积极评价。美方拿涉疆问题做文章,完全违背客观事实,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进一步暴露其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以及干涉中国内政的险恶用心。在美国众议院通过该法案后,这部污蔑和干涉中国新疆事务的法案将送交白宫,在总统特朗普签字生效后正式成为法律。根据法案内容,特朗普将在法案生效后180天内向国会递交报告,提供制裁名单

    环球时报 2020-05-302020-05-30

  • 运用国际规则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西方国家企图利用涉疆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稳定大局,甚至挑拨我国同伊斯兰世界关系,屡次通过多边场合向我国施压,印尼代表团在议联大会上提出含有涉疆内容的提案就是一例。去年4月6日至10日,议联第140届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大会前夕,印尼代表团向议联秘书处提交了“保护全球穆斯林少数群体权利和尊严”紧急提案,炒作涉疆问题,诬称“在维吾尔存在对穆斯林少数群体的系统性迫害和歧视,要求议联对上述情况进行监督,并采取措施提供帮助”,性质恶劣,欺骗性强

    上海人大月刊 2020年5期2020-05-29

  • 中国使馆回应新西兰球星涉疆言论
    廉姆斯23日发表涉疆言论后,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发言人24日做出上述回应,并强调,“我们欢迎所有不带偏见的人访问中国,包括前往新疆,亲眼看看这个地方。”据法新社报道,新西兰橄榄球星威廉姆斯23日在推特上发布了一张将中国国旗与“东突”恐怖组织旗帜放在一起的图片,还配文称,“当我们选择经济利益而非人性,真是悲伤”。法新社称,这显然是在效仿德国球星厄齐尔,批评中国政府的新疆政策。Newshub引述中国大使馆发言人24日的回应说,一些人似乎被假新闻蒙住了双眼,被谎言

    环球时报 2019-12-252019-12-25

  • 学者谈《纽约时报》所谓涉疆“内部文件”
    鲁木齐长大,从事涉疆问题研究已经十余年。”12月3日,郑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纽约时报》的报道发出后,其抓人眼球的炒作引起自己第一时间关注,“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没有相关机构对此报道作出有价值的深度分析和研究,而自己作为新闻传播领域从事涉疆研究的学者,长期以来深切感到,以往西方涉疆话题的舆论场太多喧嚣,哗众取宠之后往往一哄而散,缺乏足够的逻辑和理性,所以我有责任将西方喧嚣的舆论引入更具价值的学术讨论之中”。郑亮教授表示,自己完成这份报告纯粹

    环球时报 2019-12-042019-12-04

  • 蓬佩奥造谣新疆被当事人哥哥打脸
    2日在梵蒂冈发表涉疆言论时提到的“被强制送往新疆教培中心女子”的哥哥,他在视频中称,蓬佩奥所言完全是假话,他的妹妹从没有去过教培中心(如图)。10月2日,蓬佩奥在梵蒂冈举行的名为“通向人类尊严之路”的会议上发表演讲。英国路透社当时的报道称,蓬佩奥在演讲中对中国进行了最严厉的批评。他详细叙述了一个名为早木热·达吾提(ZumratDawut)的维吾尔族妇女“上周在美国国务院组织的有关新疆维吾尔人的会议中,讲述的自己的故事”。他说,30多岁的早木热·达吾提去年4

    环球时报 2019-10-142019-10-14

  • 美限制中国官员签证,中国将报复?
    7日宣布以所谓“涉疆问题”对28家中国机构和企业实施出口限制之后,美国务卿蓬佩奥8日宣布,将对“参与在新疆打压少数民族”的中国官员及其家属实施签证限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9日强调,新疆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国家无权干涉。新疆也根本不存在美方指称的所谓人权问题。无论美方以何种借口在涉疆问题上对中方实体和人员实施何种限制,都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中方都坚决反对。据“美国之音”8日报道,蓬佩奥当天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国务院的这些签证限制是

    环球时报 2019-10-102019-10-10

  •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外交官涉疆言论
    方坚决反对美方借涉疆问题干涉中国内政。CNN的报道还援引美国国务院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一些美国居民或在美国拥有合法身份的人士,目前被关押在中国新疆的教培中心。对此,耿爽回应提问的CNN记者称,涉疆问题中方已经说过很多遍,对于“美国公民在教培中心”的事情,不了解有关情况。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还有记者提问称,对于一些在土耳其的维族人声称在新疆“再教育营”遭受酷刑,中方有何回应。耿爽回应说:“对个别人士在国外的不实之词,我不知道媒体为什么要去相信。他们的话就一定是真

    环球时报 2019-03-302019-03-30

  • 从跨境民族视角浅谈对新疆涉民族网络舆情应对的思考
    利用互联网加大对涉疆涉民族问题的舆论攻势,《华尔街日报》、CNN等西方媒体背离新闻职业道德,援引虚构消息源,明显误导读者。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社交网站充斥着涉疆负面舆情。目前已发现的境外涉疆反动网站、网页多达上百个。他们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传播暴力恐怖音视频,宣传宗教极端思想;另一方面利用涉疆社会热点和敏感新闻进行恶意炒作、煽动舆情,发起舆论攻击。涉民族负面舆情激增且上升为国际层面成为当前新疆舆情大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新疆网络舆情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期2019-03-20

  • 涉疆报道看《纽约时报》的公正与偏见 ——兼谈对外传播的使命与受众意识
    文化产业研究】从涉疆报道看《纽约时报》的公正与偏见 ——兼谈对外传播的使命与受众意识方建移, 柳仁丹(浙江传媒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对外传播的使命在于沟通中国与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新疆因其独特的地域性以及复杂的民族性,一直是国外媒体对中国议程设置的关键词之一。通过对《纽约时报》2000年至2014年涉疆报道的内容分析,客观呈现国外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公正与偏见。与此同时,通过对《纽约时报》与中国对外主要传播媒体《中国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6-01

  • 受众的新闻选择与网络媒体的传播策略 ——基于新浪网涉疆报道的框架分析
    ——基于新浪网涉疆报道的框架分析方建移 方菲洋在互联网全面渗透我们生活的今天,通过网络获取新闻的群体人数已渐渐超过使用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的群体人数。文章以2000—2015年新浪网中的涉疆报道为研究对象,从网络新闻报道的角度,对文章进行主题分类,研究这些文章的内容分布,探究媒体对涉疆报道的关注点;从网络新闻受众的角度,考察受众的阅读偏好,探究受众对涉疆报道的关注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媒体在涉疆报道中的优势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善网络媒体传播效果的

    未来传播 2017年1期2017-03-29

  • 中国民族问题的国际传播出路
    015年国际媒体涉疆报道特点国际媒体对中国民族问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以往长期聚焦于西藏,新疆的概念远不如西藏概念在西方炒作的程度火热。但由于2008年西藏“3·14事件”与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接连爆发,外媒的涉疆报道数量也明显上升。暴力事件成为分水岭,以其严重的破坏性抓住了世界的眼球,将外媒的关注吸引到中国新疆地区。笔者在Factiva全球媒体数据库对标题和导语中含有拼音“xinjiang”的信息进行搜索,发现了明显的数量变化趋势。2007

    对外传播 2016年1期2016-05-30

  • 媒介建构新疆形象的话语策略研究
    ,其中,媒介进行涉疆报道所采取的话语策略就成为外界受众获得关于新疆的认知的关键。然而涉疆报道的对外传播状况不容乐观,经过了拉萨“3·14”事件的对外传播失利之后,我国政府及时改变了对境外媒体采取的传播策略,在乌鲁木齐“7·5”事件过程中主动向境外媒体记者公开信息,即便如此,也没有在事实上改变境外媒体在涉疆报道中采取“政府镇压新疆”及“同化少数民族”的新闻框架。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涉疆报道从未停止受到西方媒体“压制信息传播,缺乏新闻自由”的指责,从国际传播的

    对外传播 2016年8期2016-05-14

  • 外交部:联合国涉疆报告毫无根据
    告员比勒费尔特的涉疆报告。据路透社报道,比勒费尔特在报告中,宣称对中国政府“打压新疆维吾尔族”表示不安,还表示其提出的“2004年敲定的访华要求”仍无进展。洪磊表示,中方重视与联合国人权机制开展合作。人权理事会特别机制多达53个,其中不少特别机制都提出访华要求,中方一直平衡考虑,有计划、有步骤发出邀请。近年来,中国已接待粮食权特别报告员、消除对妇女歧视工作组等多个特别机制访华,并已邀请健康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安全饮用水问题特别报告员和外债问题独立专家在方便时

    环球时报 2015-03-13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