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物

  • 惜物得物,惜福得福
    吱脆韧爽口……“惜物得物,惜福得福。”故事讲完了,妈妈总要用这八个字总结。灯罩做好之后,妈妈又在铁片上装好了电线、灯泡。之后,妈妈双手捧起灯罩小心翼翼套上去,如同将亲手织的帽子小心翼翼戴在新生婴儿的头上。虽然透过清漆依然看得出铁皮的点点锈斑,灯柱也有些歪斜和弯曲,但开关“啪”一声打开,灯罩聚拢出一圈明亮的、浅黄色的光,整个房间温馨极了。我们家原本没有台灯,晚上看书写作业时,高悬屋顶的白炽灯略显黯淡。有了台灯,看书学习方便多了。后来搬了两次家,台灯始终不舍得

    妇女·女人观天下 2023年4期2023-05-30

  • 惜物得物,惜福得福
    吱脆韧爽口……“惜物得物,惜福得福。”故事讲完了,妈妈总要用这八个字总结。灯罩做好之后,妈妈又在铁片上装好了电线、灯泡。之后,妈妈双手捧起灯罩小心翼翼套上去,如同将亲手织的帽子小心翼翼戴在新生婴儿的头上。虽然透过清漆依然看得出铁皮的点点锈斑,灯柱也有些歪斜和弯曲,但开关“啪”一声打开,灯罩聚拢出一圈明亮的、浅黄色的光,整个房间温馨极了。我们家原本没有台灯,晚上看书写作业时,高悬屋顶的白炽灯略显黯淡。有了台灯,看书学习方便多了。后来搬了两次家,台灯始终不舍得

    莫愁 2023年9期2023-03-17

  • 惜物得物,惜福得福
    吱脆韧爽口……“惜物得物,惜福得福。”故事讲完了,妈妈总要用这八个字总结。灯罩做好之后,妈妈又在铁片上装好了电线、灯泡。之后,妈妈双手捧起灯罩小心翼翼套上去,如同将亲手织的帽子小心翼翼戴在新生婴儿的头上。虽然透过清漆依然看得出铁皮的点点锈斑,灯柱也有些歪斜和弯曲,但開关“啪”一声打开,灯罩聚拢出一圈明亮的、浅黄色的光,整个房间温馨极了。我们家原本没有台灯,晚上看书写作业时,高悬屋顶的白炽灯略显黯淡。有了台灯,看书学习方便多了。后来搬了两次家,台灯始终不舍得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3年3期2023-03-15

  • “惜”以为常,“俭”以养德 ——“惜物养德”项目的实践探索
    代背景,尝试以“惜物养德”项目为抓手,带领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架构丰富多彩的课程,在浸润、参与、体验的过程中重建对中华文化传统——“节俭”的认识,逐步引导学生超越外在的“节用行为”而走向主动、自觉地“惜物”,实现“惜物以养正,惜物以成习,惜物以磨志,惜物以爱人”的育人目标。一、创生课程,在主题式学习中打上“惜物”底色俗话说“深挖井”方能“饮甘泉”。学校充分发掘教师资源,组建“惜物养德”主题课程研发组,统整道德与法治、语文、美术、科学等学科中与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17期2022-05-23

  • 惜物养德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或许是穷怕了,一旦进入不再必须惜物的时候,大家对物品好像有种“报复”或“暴殄天物”的心態。以前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衣服穿不了也得想法子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这很难说不是一种浪费。 虽然经历苦日子的老人们会劝导子孙、邻里要勤俭节约,但浪费的现象很难一下子“刹住车”。更何况现在生活变好后,大家对惜物的态度已发生翻转,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2年2期2022-03-03

  • 惜物养德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或许是穷怕了,一旦进入不再必须惜物的时候,大家对物品好像有种“报复”或“暴殄天物”的心态。以前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衣服穿不了也得想法子改一改再穿。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这很难说不是一种浪费。结婚时,我家买了个双人布艺沙发,五年来,沙发被小儿涂鸦上了各种颜料和油渍,但并不影响使用。每次客人来,总有人问为何不换一个新的,或委婉地开导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1年9期2021-10-11

  • 惜 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一份感恩和尊重。《诗经》中的“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是说芦苇正值成长繁盛期,不能让牛羊采食践踏,破坏芦苇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的重视和爱护。《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怒了:“你

    百姓生活 2021年6期2021-07-08

  • 美哉惜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爱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爱物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一份感恩和尊重。《诗经》中的“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是说芦苇正值成长繁盛期,不能让牛羊采食践踏,破坏芦苇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的重视和爱护。《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個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怒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1年1期2021-03-08

  • 美哉惜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爱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爱物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一份感恩和尊重。《诗经》中的“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是说芦苇正值成长繁盛期,不能让牛羊采食践踏,破坏芦苇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的重视和爱护。《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怒

    思维与智慧 2021年3期2021-02-22

  • 倡议餐桌节俭风,惜物教育正当时
    深的思考。如何让惜物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自觉认同而非高高在上的道德遵循?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借助背景谈“惜物”,让学生了解“惜物”的必要性。今天谈惜物教育,不能背离社会发展的大背景,要增强学生对工业化、现代化的清晰认识。同时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将惜物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相结合。在“以节俭为荣”的主题教育中,笔者结合疫情防控的大背景,组织“童眼看身边”活动,引导学生谈疫情期间家中粮食与生鲜果蔬等物资储备情况。又通过“童眼看祖国”活

    教育家 2021年2期2021-02-04

  • 懂得惜物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或许是穷怕了,一旦进入不再必须惜物的时候,大家对物品好像有种“报复”或“暴殄天物”的心态。以前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衣服穿不了也得想法子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这很难说不是一种浪费。虽然经历苦日子的老人们会劝导子孙要勤俭节约,但浪费的现象很难一下子“刹住车”。更何况现在生活变好后,大家对惜物的态度已发生翻转,惜物在一些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11期2020-12-15

  • 不过是惜物
    ,人们因为贫穷而惜物,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现在,我们把物品变成垃圾的理由是“不喜欢”。惜物节用反而成为小气的代名词。我们今天当然用得起,从淘宝、京东到拼多多,物品多如牛毛,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对付一个生鸡蛋就有煎蛋器、煮蛋器、分离器、搅拌器。如果每天都需要用,当然无可厚非。但许多人买回去,就是图个新鲜,用一两次,就放在那里,最后变成垃圾;汗牛充栋的不是书,是小孩子的玩具和旧衣。买的时候毫不犹豫,扔的时候斩钉截铁。一进一出,人不但消耗着资

    妇女 2020年10期2020-12-14

  • 惜物
    面,饱含了江南人惜物的情谊,是其他地方难见的美味。苏浙皖一带,惜物的传统至今仍在。我们在皖南看到的每座徽商大宅,外面并不起眼,里面却有五六进的院子,每一重天井里都种满花木药材,连屋檐上滴落的“天落水”都收集起来,用以浇花、养金鱼、种缸莲。“物尽其用”一词,是美德,绝不过时。徽州的白萝卜炖尾骨是烫心暖胃的瓦罐菜。主人用一人多高的炭火大瓦缸来炖这些补身的汤水,以驱除凹地的湿气,一丝不苟到所有的长白萝卜都要事先去皮,这样,炖出来的萝卜汤才鲜香清甜,没有一丝苦味。

    爱你 2020年16期2020-11-18

  • 惜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爱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爱物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一份感恩和尊重。《诗经》中的“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是说芦苇正值成长繁盛期,不能让牛羊采食践踏,破坏芦苇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的重视和爱护。《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怒

    中外文摘 2020年23期2020-11-12

  • 懂得惜物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或许是穷怕了,一旦进入不再必须惜物的时候,大家对物品好像有种“报复”或“暴殄天物”的心态。以前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衣服穿不了也得想法子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这很难说不是一种浪费。虽然经历苦日子的老人们会劝导子孙要勤俭节约,但浪费的现象很难一下子“刹住车”。更何况现在生活变好后,大家对惜物的态度已发生翻转,惜物在一些

    思维与智慧 2020年21期2020-11-07

  • 美哉惜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爱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爱物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一份感恩和尊重。《詩经》中的“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是说芦苇正值成长繁盛期,不能让牛羊采食践踏,破坏芦苇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的重视和爱护。《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怒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0期2020-11-06

  • 惜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爱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爱物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感恩和尊重。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气得大声呵斥:“你不努力种田,竟然还为了玩乐而破坏农民的庄稼!”便将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抽打。从此,百姓在他的治理下都勤恳耕种,爱惜庄稼,家家生活寬裕,人人丰衣足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40期2020-11-06

  • 惜物
    面,饱含了江南人惜物的情谊,是其他地方难见的美味。苏浙皖一带,惜物的传统至今仍在。我们在皖南看到的每座徽商大宅,外面并不起眼,里面却有五六进的院子,每一重天井里都种满花木药材,连屋檐上滴落的“天落水”都收集起来,用以浇花、养金鱼、种缸莲。“物尽其用”一词,是美德,绝不过时。徽州的白萝卜炖尾骨是烫心暖胃的瓦罐菜。主人用一人多高的炭火大瓦缸来炖这些补身的汤水,以驱除凹地的湿气,一丝不苟到所有的长白萝卜都要事先去皮,这样,炖出来的萝卜汤才鲜香清甜,没有一丝苦味。

    爱你·健康读本 2020年6期2020-06-19

  • 不过是惜物
    ,人们因为贫穷而惜物,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现在,我们把物品变成垃圾的理由是“不喜欢”。惜物节用反而成为小气的代名词。我们今天当然用得起,从淘宝、京东到拼多多,物品多如牛毛,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对付一个生鸡蛋就有煎蛋器、煮蛋器、分离器、搅拌器。如果每天都需要用,当然无可厚非。但许多人买回去,就是图个新鲜,用一两次,就放在那里,最后变成垃圾;汗牛充栋的不是书,是小孩子的玩具和旧衣。买的时候毫不犹豫,扔的时候斩钉截铁。一进一出,人不但消耗着资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0年6期2020-06-15

  • 不过是惜物
    ,人们因为贫穷而惜物,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现在,我们把物品变成垃圾的理由是“不喜欢”。惜物节用反而成为小气的代名词。我们今天当然用得起,从淘宝、京东到拼多多,物品多如牛毛,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对付一个生鸡蛋就有煎蛋器、煮蛋器、分离器、搅拌器。如果每天都需要用,当然无可厚非。但许多人买回去,就是图个新鲜,用一两次,就放在那里,最后变成垃圾;汗牛充栋的不是书,是小孩子的玩具和旧衣。买的时候毫不犹豫,扔的时候斩钉截铁。一进一出,人不但消耗着资

    思维与智慧 2020年11期2020-06-11

  • 美哉惜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爱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爱物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一份感恩和尊重。《诗经》中的“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是说芦苇正值生长繁盛期,不能让牛羊采食践踏,破坏芦苇的正常生长,这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的重视和爱护。《资治通鉴》记载了一个“陶侃惜谷”的故事。一次,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怒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2期2020-04-01

  • 惜物
    是计较,我只是将惜物爱物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而已。爱物惜物,体现的是人对天地自然、万事万物的感恩和尊重。东晋名将陶侃外出巡视,看见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稻子长得好看,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气得大声呵斥:“你不努力种田,竟然还为了玩乐而破坏农民的庄稼!”便将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抽打。从此,百姓在他的治理下都勤恳耕种,爱惜庄稼,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华声文萃 2020年12期2020-03-18

  • 惜物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然而一旦过上富裕的日子,大家对物品好像有了一种“报复”的心态。以前人们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就算衣服穿不了也得想办法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可以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虽然经历过苦日子的老人们会劝导子孙、邻里要勤俭节约,但浪费的现象很难一下子“刹住车”。更何况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许多人对惜物的态度已经发生巨大翻转,惜物不再是人人称赞的品行,

    杂文月刊 2019年22期2019-12-04

  • 惜物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然而一旦过上富裕的日子,大家对物品好像有了一种“报复”的心态。以前人们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損坏了”,就算衣服穿不了也得想办法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可以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虽然经历过苦日子的老人们会劝导子孙、邻里要勤俭节约,但浪费的现象很难一下子“刹住车”。更何况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许多人对惜物的态度已经发生巨大翻转,惜物不再是人人称赞的品行,

    求学·文科版 2019年9期2019-09-28

  • 惜物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然而一旦过上富裕的日子,大家对物品好像有了一种“报复”的心态。以前人们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就算衣服穿不了也得想办法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可以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虽然经历过苦日子的老人们会劝导子孙、邻里要勤俭节约,但浪费的现象很难一下子“刹住车”。更何况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许多人对惜物的态度已经发生巨大翻转,惜物不再是人人称赞的品行,

    求学·理科版 2019年9期2019-09-28

  • 惜物
    的年代,人们自觉惜物;然而一旦过上富裕的日子,大家对物品好像有了一种“报复”的心态。以前人们扔掉一件东西的理由是“不能用”“损坏了”,就算衣服穿不了也得想办法改一改再利用;现在呢,一句“不适合”“不喜欢”就可以随意扔掉,没有一丝留念。坏了,丢了便是;旧了,一扔了事;腻了,立马换新。虽然经历过苦日子的老人们会劝导子孙、邻里要勤俭节约,但浪费的现象很难一下子“刹住车”。更何况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后,许多人对惜物的态度已经发生巨大翻转,惜物不再是人人称赞的品行,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19年11期2019-09-10

  • 惜物精神”在室内空间中的阐释与升华
    动力之一。二、“惜物精神”释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物”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造物”指的是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成果,这种成果与自然物相对应,突出人类的参与作用,比如牲畜蓄养、制造工具、建造空间、剪裁衣服等,这种造物带有人的观念和目的性,同时凝聚了人的劳动和创造,造物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二)传统文化中的“敬天惜物”思想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惜物保福”之说,老子曰:“人者,生于父母之身,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之物也。贵己贱物则背自然,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6期2019-06-24

  • 家风之美 代代相传
    俭的古训,“敬天惜物”是母亲最常念叨的一句话。母亲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小时候,母亲很少给我们买衣服,姐姐穿小的衣服留给我穿,我穿小的衣服,母亲会很巧妙地缝缝补补,把它们又变大,让我接着穿,直到再也不能穿了。在这其中,母亲会挑选一些好的,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方方正正,送给有需要的亲戚家的孩子。一些不能送人的衣服,母亲会裁裁剪剪,把它们做成家里的窗帘、门帘和午休时的盖毯。20多年过去了,我时常会想起孩童时盖着母亲用旧衣物做的花

    支部建设 2018年11期2018-11-20

  • 德国人的惜物之情
    这些都是德国人的惜物之情。做田野实验时老师告诉我们,实验将在学院与Lutter河之间的那片草地上完成。校园里还有河吗?我仔细想了想才明白,原来老师说的是马路旁那条不足两米宽的小溪。我又想起,第一次去公共洗衣房的时候,发现每台洗衣机都被贴上了一个女性名字。再看看另一边的烘干机,它们都被贴上了男性名字。就像男女各司其职,共同守护一个家庭,甚至维护整个社会的运行。看来性别平等的意识遍及德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呢。学生宿舍的洗衣机同样如此,并且每次使用前,还需要登录为

    读者·校园版 2018年14期2018-06-28

  • 在失物招领重拾惜物之情
    “一種惜物的生活方式”,这是能在Lost & Found失物招领找到的。如果你熟悉他们的家具,就会知道当中的大部分作品都有着一段旧时光的故事或者是大家熟悉的原型。从一把无人认领的木椅开始,失物招领把一些老师傅手中的年代家具收集起来,重新设计,加以雕琢,改造出一种符合现代风格的新物件,再进行售卖。通过人们日常使用的家具,失物招领期待可以传达一种“珍惜”的感情——重唤人们内心珍物、惜物和不浪费的美好传统,学会去欣赏那一种“由时间和人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特殊之美”。

    生活PLUS 2018年6期2018-05-14

  • 古城匠心
    你怎样怀抱着一颗惜物之心,难免有疏忽大意,导致遗憾叹息的时候,这时,就得请锔瓷师傅的巧手来补救。清晨的仓厫街,老槐树下坐着神通广大的老锔匠,三五个小孩子在一旁满脸崇拜地看着他做活。姥娘用大瓷盆端出几件坏了的碗盏,一边递给老锔匠一边唠叨,人老了手脚不管用了,你看这俩月又碰坏了这许多,碗啊盆啊有了洞,茶壶磕了豁,辛苦您老人家了。老人拿过那些要修补的器物,苍老的眼神顿时有了光彩,枯瘦的布满皱纹的手灵巧地在碗上定位,用铜皮做出两头尖尖的铜钉,缠着几圈牛皮绳的手拉钻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7年12期2018-01-22

  • 金缮:惜物·如金
    刘莹霈爱物惜物金缮(kintsugi),是一门传统的修复工艺,利用漆艺的技术与美感,将损坏的器物黏合并加以绘饰,赋予其新的生命及景色,被修复的材质可以是木器、陶器、瓷器、玻璃、漆器等。金缮是器物修复中用外力侵入最少及破坏程度最低的方式。出于对器物的珍惜保护,金缮得以让其保持最原始的样貌,仅配合着器物的形体做润饰及绘制。也因此,修复者的美学素养和漆艺技巧的熟练度,成为决定修复品画面气氛的关键。修补不单只是将器物的碎片黏合,其中包含着爱物惜物的自然观点、深刻的

    优雅 2018年12期2018-01-03

  • 异域的苍凉与温情
    :三毛 撒哈拉 惜物 博爱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11-0-01对于孤独的流浪者三毛来说,沙漠在常人眼中的荒凉与险恶,却令她感受到了强烈的诗意,而她的生命正是在这里绽放。不管是《撒哈拉的故事》还是《哭泣的骆驼》,三毛都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来叙述自己妙趣横生的日子。她就像梅里美笔下奔放的卡门和加西莫多情有独钟的爱斯梅拉达,骨子里的浪漫引导着着她不停地流浪追寻,这种生活状态是理想的,也成为了三毛此生追求的

    中文信息 2017年11期2017-12-13

  • 工匠精神里的敬天惜物
    工匠精神里的敬天惜物观胡 林文章分析了敬天惜物的因素对日本民族的工匠精神形成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中国哲学里的敬天惜物观点对我国古代形成工匠文化的重要意义。工匠精神 敬天惜物2016年3月,“工匠精神”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成为舆论的热门话题。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丝不苟;是一种专注,注重细节;是一种追求,力求完美;是怀着对自己工作的敬畏之情,用心把它做到极致。在亚洲,谈到工匠精神,人们想到的是日本,日本民族制造出高端精致的产品,而中国社会却在各行各业呼吁工

    长江丛刊 2017年7期2017-11-25

  • 论传统“惜物”观下现代日用品的耐用性设计
    陈璃摘要:“惜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在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有必要让“惜物”的传统回归,通过耐用性设计延长日用品的使用寿命,促进公众的绿色消费行为。文章在传统“惜物”观的基础上,阐释耐用性设计对于当代践行“惜物”行为的影响和意义,举例分析现代日用品耐用性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关键词:惜物 绿色消费 日用品 耐用性设计引言“惜物”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中国民间早有“惜物保福”之说。老子日“人者,生于父母之身,

    设计 2017年11期2017-10-31

  • 江南惜物
    面,饱含了江南人惜物的情谊,是其他地方难见的美味。苏浙皖一带,惜物的传统至今仍在。我们在皖南看到的每座徽商大宅,外面并不起眼,里面却有五六进的房屋,每一重天井里都种满花木药材,连屋檐上滴落的“天落水”,都收集起来,用以浇花、养金鱼、种缸莲。物尽其用一词,是美德,绝不过时。徽州的白萝卜炖尾骨也是烫心暖胃的瓦罐菜,主人用一人多高的炭火大瓦缸来炖这些补身的汤水,以驱除洼地的湿气,一丝不苟到所有的长白萝卜都要事先去皮,这样,炖出来的萝卜汤才鲜香清甜,没有一丝苦味。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3期2016-08-27

  • “物是人非”之文人心境
    昔、触物感今日、惜物盼明朝等多种层次和一种旷达和释然。表达“物是人非”之心境的第一层次:睹物忆往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为之荡漾,“冷月无声”,只有心头的记忆在月影下寂寞的喘息。一睹眼前桥在,流水依然,回忆琴瑟和鸣的昨昔,冷月无声,思绪不断。为什么往事总在记忆里沉淀出美丽的模样?想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的是“桂花影”,还有那昨日美丽的脸庞。“雾沉半垒”,消失了曾经丁香般地芬芳,“空余旧迹郁苍苍”。“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变,未央柳还在,却再也觅不到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10期2016-05-30

  • “敬天、爱人、惜物”的茉莉二手书店
    承“敬天、爱人、惜物”的传统价值,又与“环保、公益、阅读”的现代理念相呼应。所谓“敬天”,就是对大自然怀有敬意,书店多卖一本书,树木就少一点砍伐。蔡老板坚信,书和人一样,都是有情物,都有生命,它的生命延续越长久,看的人越多,环保的效应也就越大。“爱人”既是要热情服务顾客,又要关爱社会,书店每年都会举办很多公益活动,将得款用于慈善。“惜物”则是珍惜且爱读,如同书店的口号:“凡没读过,都是新书。多读一本,再读一次吧!”这些理念越来越受到大众接受与认可,于是台湾

    检察风云 2016年9期2016-05-14

  • “物是人非”之文人心境
    昔、触物感今日、惜物盼明朝等多种层次和一种旷达和释然。表达“物是人非”之心境的第一层次:睹物忆往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为之荡漾,“冷月无声”,只有心头的记忆在月影下寂寞的喘息。一睹眼前桥在,流水依然,回忆琴瑟和鸣的昨昔,冷月无声,思绪不断。为什么往事总在记忆里沉淀出美丽的模样?想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的是“桂花影”,还有那昨日美丽的脸庞。“雾沉半垒”,消失了曾经丁香般地芬芳,“空余旧迹郁苍苍”。“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变,未央柳还在,却再也觅不到

    中学语文 2016年30期2016-02-15

  • 惜 物
    姐也是这样,懂得惜物,跟她相处总有别样的欢喜。俞姐把家里每件东西都保养得很好:每片植物的叶子都干净碧绿,在阳光下生机勃勃;女儿收藏的布娃娃、泰迪熊被洗得干干净净,靠近了会闻到淡淡的皂香……闺蜜说:“你不知道她活得多精致,相比而言我俩太粗糙了。”是啊,我不止一次被老公批评,说我懒惰马虎,对待事物喜新厌旧。刚开始,我恨恨地反驳说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自然要弃旧换新,哪能像穷苦年代那样缝缝补补再凑合三年!现在,我明白了,惜物是种大修为。如今有了惜物的心思,我不再懒

    爱你 2015年1期2015-07-05

  • 惜 物
    姐也是这样,懂得惜物,跟她相处总有别样的欢喜。俞姐把家里每件东西都保养得很好:每片植物的叶子都干净碧绿,在阳光下生机勃勃;女儿收藏的布娃娃、泰迪熊被洗得干干净净,靠近了会闻到淡淡的皂香……闺蜜说:“你不知道她活得多精致,相比而言我俩太粗糙了。”是啊,我不止一次被老公批评,说我懒惰马虎,对待事物喜新厌旧。刚开始,我恨恨地反驳说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自然要弃旧换新,哪能像穷苦年代那样缝缝补补再凑合三年!现在,我明白了,惜物是种大修为。如今有了惜物的心思,我不再懒

    爱你 2015年2期2015-04-20

  • 惜物是福
    也是这样的,懂得惜物,跟她相处总有别样的欢喜。公司员工最喜欢到俞姐家作客,100平方米的房子并不豪华,可氛围却很特别。俞姐把家里每件东西都保养得很好,每片植物的叶子都干净碧绿,在阳光下生机勃勃;女儿收藏的布娃娃、泰迪熊等被洗得干干净净,靠近了会闻到一种淡淡的皂香;男人爱好的组合音响,虽然年数不少却丝毫看不出岁月沧桑,因为俞姐保养有功,闺蜜亲眼看见她从上到下擦干净了再套上防尘罩……闺蜜说:“你不知道她活得多精致,相比较而言我俩太粗糙了。”是啊,我不止一次被老

    女士 2014年4期2014-04-16

  • 惜物是福
    ●福娃妮子惜物是福●福娃妮子那天,老公的女上司许露邀请我们夫妻吃饭。精心打扮后,我挽着老公的胳膊去了预定好的餐厅。乍见之下,许露和她先生衣饰简朴,反倒衬得我们太过隆重。不过,坐定了仔细打量,我发现许露的衣衫首饰虽然简朴却很有风韵。真丝白衬衫极易起皱,许露把它打理得柔顺贴身。她手上的那只玉镯水绿油亮,若不是日积月累地保养,玉色不会如此清雅。看我对她的手镯感兴趣,许露透露这玉镯戴了近10年,她每晚睡前都要摘下来,用软布蘸水轻轻擦净,去掉汗味和杂味,久了,玉镯便

    37°女人 2014年7期2014-03-13

  • 惜物
    可求于物,若真心惜物,真正懂得物的脾性与特点,用对待君子的礼节去尊重它,寄情怀于物,则物也会寄情怀于人,人物终为知己。若没有理解与尊重,只有溺爱与亵玩,那不是惜物,只是玩物,人物终难成为知音。比如,濂溪与莲。濂溪以莲为知己,赞叹着莲的“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赞叹,没有一点谄媚阿谀;这尊重,岂有半点的狎昵?若是有人把莲采下,放入玉雕金镶的花瓶,围有青丝幔帐,或玩弄于手掌,那便是“五星级”待遇,却不理解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期200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