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里

  • 黑光
    食,会不会拼桌请屯里的人吃饭,这都是衡量他们是否发财了的标准。我们小孩子没有那么多小心思,无非就是想看看他们会不会散一些零食满足一下口欲,再顺便看看他们带回了什么稀罕的东西满足一下眼欲。给我们散零食的男主人,也就是我的父亲,但我还不知道他是我的父亲,我的关注点都在他手中的吃食上。他提着袋子,先是给我抓了一把糖果,接着又给我抓了一把糖果,我开开心心地把糖果塞进口袋里,感觉得到他还想要给我抓第三把糖果,他的手都已经伸进糖果袋子里等着了。可惜我的口袋是破的,糖果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3年9期2023-10-07

  • 我的小名丢哪去了
    亲姚太奶姓啥。山屯里的女人,一旦有了自己的男人,姓就丢了。嫁给了大柱,就叫大柱媳妇;嫁给了大庆,就叫大庆媳妇。即使有人管女人叫大妈、二婶、三奶、四姥姥啥的,也是不带自己的姓。我母亲本来姓武,可她嫁给了我的父亲后,就被姚太奶叫成了“振声媳妇”,我爷爷和我奶奶也这么叫。母亲生了我以后,她又被叫成了“小根他妈”,我爷爷和我奶奶就这么叫。我家和姚太奶家道南道北地住着,两家离得近,两家人就处得近,心就贴得近,就让人觉得我们两家像有啥亲戚似的。母亲常去姚太奶家串门,姚

    翠苑 2023年1期2023-05-30

  • 没有一棵树长错地方
    定一个信念,就山屯里所有的树,不管是大树、小树,还是高树、矮树,应该长在哪就长在哪,没有一棵树长错地方。有长成一片风景的,有长成一片树林的,有长成一片果园的,每一棵树的位置,都不可替代。在我看来,山屯所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遵循相应的规律,都不是随意而为之。山屯主要居住着郭姓和吴姓两大家族的人。郭姓的人家集中居住在屯东头,大多在东沟一带活动,享受东沟所赐予的各种资源;吴姓的人家集中居住在屯西头,大多在西沟一带活动,享受西沟所赐予的各种资源;其他姓氏的人家居

    翠苑 2022年3期2022-07-11

  • 何以为家
    现在我身边,是到屯里帮邻居做短工、帮人家掏牛圈马圈里囤积已久的粪便、开荒种玉米等等,然后让人家供给一日三餐或者给现钱,大多时候他选择前者,作为一个异乡人,他没有一寸土地。偶尔,不良村民没有按说好的价钱开给他,欺负他,其实他心里明镜似的,经常到我们家跟爸爸比划,手指那家人,又手指他耕耘过的田地方向,激动地用肢体语言想要清楚阐释他对那家人的厌恶之情。他除了干苦力,还是个手艺人,他可以把一根根竹子变成扎实的背篓、簸箕等农村的家常用品。他做的手工非常耐用,样子还不

    南方文学 2022年2期2022-05-10

  • 没有一块地没有收成
    郭宏文地,就是山屯里生长作物的土地。在山屯人的心目中,最金贵的就是地。所有的山屯人,都会把地当成命根子。山屯的每一块地,不管是山地,还是平地;不管是黑土地,还是黄土地;不管是沙土地,还是黏土地,只要在山屯人的手里,就没有一块地不长作物,没有一块地没有收成。山屯里,似乎一切都与地有关,都带有泥土的气息。地是所有作物的生命之源,有一块聚积着泥土的地,就会生长出一片作物。作物是人的生命之源,有一片生长的作物,就能滋养一家子人。人是山屯的繁盛之源,有一家子一家子的

    海燕 2022年4期2022-05-06

  • 城市快速路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研究
    实施范围存在现状屯里站南宁端迁出铁路线(原湘桂铁路线)及屯里油库专线铁路。原屯里站南宁端迁出铁路线(原湘桂铁路线)为货运铁路线,由于南宁火车东站的建设,屯里站南宁端迁出铁路线(原湘桂铁路线)由高坡岭路以西路段已经拆除,目前屯里站南宁端迁出铁路线(原湘桂铁路线)屯里站段(位于本次立交设计范围)仍然保留,主要作为屯里片区军用油库运油火车的掉头道岔,日常列车车次较少。屯里油库专用铁路线主要为屯里油库服务,由于屯里油库在未来几年均保留,待屯里油库搬迁后才能拆除,目

    价值工程 2022年15期2022-04-22

  • 屯里林场森林火灾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火灾带来的危害。屯里林场隶属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辖区范围位于吕梁山脉南麓,临汾市吉县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0°30'~111°07',北纬36°06'~36°17',经营总面积21 467.11 hm2,其中林地面积21 451.41 hm2,非林地面积15.70 hm2,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67.2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1.02 %。屯里林场森林覆盖率高,活立木蓄积大,森林可燃物种类多,特别是易燃物类型多,数量大,分布集中,一旦着火,火势较大,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年2期2021-12-27

  • 广西省钦州市科协深入民族村开展科普志愿者服务基层行动
    ——钦北区那蒙镇屯里村开展了科普志愿者服务基层行动,钦州市科协党组书记黄岳联等参加单位有关负责人等参加了此次活动。受少数民族聚居区——钦北区那蒙镇屯里村党支部书记请求,该村急需一次养猪技术培训,钦州市科协等组办单位邀请了钦州市高级畜牧师黄世娟及其团队授课和现场答疑。培训班上,黄世娟高级畜牧师作了题为“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养殖策略”专题讲座,她结合该村养猪散户多,新入行人多的实际,以图文并茂的PPT 向学员们展示当前养猪业发展趋势、畜禽养殖主要模式、农户、散养户

    电脑迷 2021年4期2021-12-06

  • 躲避空袭
    等几个男娃仔,在屯里的空地上画了个棋盘,捡来几颗小石子当棋子,下起了虎棋。泥鳅的妹妹和两三个女娃在另一边玩跳绳。“喔喔喔……呜……”突然,天空中远远传来母猪唤仔一样的声音。“不好了,哥,快跑!飞机来啦!”泥鳅的妹妹撂下跳绳,慌里慌张地跑过来,一把拉住蹲在地上盯着棋子的泥鳅就往外跑。泥鳅的身子往后一仰,差点跌坐在地上。我们下棋正到兴头上,眼看着泥鳅节节败退,我兴奋极了。此时,我的手上捏着一颗棋子,正准备吃掉泥鳅的一个子。“小鬼子的飞机准备飞到头顶了,你们还在

    全国新书目 2021年10期2021-11-30

  • 一个党员的手(诗歌)
    的婚姻比蜜还甜呵屯里的人谁不夸这小两口那年重阳九月九乡亲们送他到村口村长给他挂红花送他三杯胜利酒秀秀抱着小真真柳树底下和他拉拉手屯里的柳树都弯下腰送他远走上大路秀秀喊:“早去早回呵……”村长喊:“多打美国狼呵……”他挥着手,笑着“咱屯的炮手,不会丢丑”他走了,挺着胸脯俊秀又威武他走了挥挥手屯里的人,屯里的树,屯里的窗户都看见,都记得他走了,在山岗上挥着手……柳树屯离朝鲜几千里呵可这朝鲜的山村多象柳树屯呵如今这稻田在黑烟里抽搐着清清的大同江呵飘满了汽油他两眼

    鸭绿江 2021年7期2021-09-05

  • 筑起绿色屏障 守护黄河安澜
    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屯里林场处处充满绿色神韵。屯里林场东靠尧都区,南连乡宁县,北与大宁、蒲县接壤,场部驻于临汾吉县屯里镇,林场总经营面积32.2万亩,纳入天保管护面积30.93万亩。建场以来先后獲得“全国十佳林场”、“山西省直精神文明单位”、“全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波澜壮阔背后必有滴水穿石之恒功,轰轰烈烈之下须有细流涓涓之持久。多年来,屯里林场始终坚持“打造实战型党支部”的总目标不动摇,不断加大党建工作力度,加强党建引领。先后确定了“四个延伸、内外

    科学导报 2021年54期2021-08-13

  • 三舅
    只隔十来个大门,屯里的房子是连成片的,三舅从这家院墙翻到那家房顶,三下两下就到我家了,他很少走正门。“韭菜炒鸡蛋啊!我早就闻到味儿了。”人还没进屋,三舅的声音先飘了过来。妈妈用筷子头敲了一下三舅伸向菜盘的小黑手,厉声说:“那么大的操场放不下你了,还爬到旗杆顶上玩,险不险?”三舅知道是我告了状,翻了我一眼说:“那史丽春又在全班考第一!”妈妈撂下筷子说:“史丽春在全班考第一,她考第一第二与你有啥关系?要是在全校考第一你不得上天啊!”三舅哼了一声。三舅的外号叫三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1年6期2021-07-08

  • 黄文秀:用生命书写时代答卷
    ,文秀书记来了解屯里情况,她鼓励我当致富带头人,领着大家把砂糖橘产业拾起来。”班统茂说。2014年,屯里乡亲曾种过砂糖橘,但由于一没技术、二没销路,果子烂在了地里,大家对种橘没了信心。为了让村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黄文秀请来技术员作指导。田间管理、修剪枝条、防治病虫害,黄文秀和大家一起摸出门道,砂糖橘的产量也翻了好几番。2017年,屯里8户人家收了3万多公斤果。2018年,同样的地收了20多万公斤果。在黄文秀的努力下,砂糖橘在采摘前已被订购一空。村民们迎来了

    党员文摘 2021年5期2021-06-11

  • 鲁各屯记事
    了。可是这时节,屯里的工匠都在外地鲁爷爷拄着拐在山里转了十里八乡也没请回人来他不知道的是,此时一辆工具车正向屯里赶来司机小魏是机械能手,闻名全县是驻村组一个志愿者盖 房那年,三婶家盖新房,盖到半截儿洪水来了。三叔二话没说把盖房的檩条和梁一股脑儿抬到了大堤,打桩抵挡灾难洪水太猛了。在十里开外的地方人们找到了三叔出殡那天,三婶打幡在老家,若是死者没有一儿半女都是这样的乡俗穷家难舍。房子接着盖日子还要过。梁没了,檩条没了用些树枝苇箔支撑的屋顶风一吹,像就要散架的

    诗选刊 2020年12期2020-12-03

  • 老榆树
    概真的由树而起。屯里的先人,不管是为了躲避匪患、逃荒,还是别的祸殃,或仅仅是看中了这些大树及没开垦的大片荒地。总之,他来了!我们屯儿出现四五年之后,在东南和南山前面,又有姓朱和姓田的大家族落脚了,屯子的名称也随姓而起,叫南朱家、南田家。这些小屯儿最初的年月,去留是自由的。想走的,随时抬腿走人;想留的,可以随便住多久。落后的农业,又赶上兵荒马乱,大清朝呈现衰颓之势,没人在意屯落的庶民小事儿。边远地区的管理松散,更偏僻些的地方,差不多处于无政府状态。人们流落到

    阳光 2020年2期2020-03-03

  • “美丽乡村”岜牟屯
    们看,汽车可直达屯里的停车场,屯里的巷道干净得雨天鞋不沾泥,晴天鞋不染灰……”说到屯里的变化,陈书记如数家珍,她接着说:“屯里变得越来越美丽,都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的结果,是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奋斗的结果。”随着陈书记的脚步,我们来到了村后的山脚下。山林之下,山岚的气息扑面而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不禁吐出两个字“氧吧”。我羡慕道:“身处氧吧,神仙难比。在城里,那可是有钱也难买到的地方啊!”我们来

    三月三 2020年6期2020-02-22

  • 杨晓:小小村官一心为农
    全国,她就是吉县屯里镇太度村“90后”大学生村干部杨晓。2016年6月,家在吉县的杨晓毕业后选择回到乡村,用自己的所学所长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16年9月,杨晓被组织任派到吉县屯里镇太度村,作为一个城里的孩子,杨晓没有接触过农村,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陌生感、孤独感扑面而来。融入村子不容易,得到村民的认可更不容易。为了尽快摸清村里的情况,她一个多月没回家,进组进户,查翻资料,做到走访无遗漏、全覆盖,为顺利推动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发展太度村的旅

    支部建设 2019年1期2019-11-19

  • 驴生记
    道非一屯里有两头驴,分属于屯东屯西两个小队。我们小队的是公驴。屯东小队的驴,不知道是公驴母驴了。那时年龄小,对人或牲畜的性别没啥好奇心。初次见外来的驴,不认得那家伙是驴,当成了没长大的灰色小马驹。听屯里的大人唠嗑,才弄清队上买来的牲口叫驴。一头含蓄的驴,尿一般撒在圈里,习惯了在看不见的槽后头,做完邋遢事再出来。要不走很长的路,不会狗一样随便,斜抬着后胯到处撒尿做标记。屯里老人讲,人闲话多,狗闲尿多,驴闲屁多,这话也许有点儿道理。不过,驴忙着,活儿安排满满的

    满族文学 2019年5期2019-10-08

  • 苦药泉
    天,不见他回来。屯里人全慌了怕了。老萨玛大叫不好:“啊——他当真了,真去了。”屯里人全质问老萨玛,老萨玛终于说出歌词是自己编的。她只是看着涂金老哥难受,想宽慰宽慰,给他希望,说狗的腿还有救,哪想他当了真,真去找泉子了。老涂金与三足犬,一个拐一个瘸,爬一山攀一山,翻一岭爬一岭。遇口泉,一喝没味。遇口泉,一喝甜的。桦叶黄了,柞叶红了,溪溪的寒水,拨拨的冷云。这天,乌嫩狂叫起来。又是一眼泉子。老涂金捧水一喝,啊呀!苦的。啊,这就是苦药泉!老涂金喝过泉水,觉得身子

    百花园 2019年5期2019-09-10

  • 敢梦敢为,2019李宁李永波杯3V3羽毛球赛风云再起
    几个有趣的队名:屯里的蛋队、屯里的柠檬队、屯里的羊队、屯里的鱼队等。这些来自屯里的各种农副产品是由目前在南宁某县挂职第一书记、也是南宁宇冠羽毛球俱乐部组织者刘晖的创意。她希望通过羽毛球这项有益健康的活动,带动有意义的扶贫工作。虽然这几支屯里的队最终只有“屯里的柠檬队”夺得甲组第三名,但刘晖却非常开心地表示,她今后还会用更多的农副产品赞助羽毛球参赛队伍。(王进)窈窕淑女长沙赛羽球4月13日上午,“窈窕淑女·威克多杯”女子羽毛球赛在南京雨花区全民健身中心闪耀羽

    羽毛球 2019年5期2019-09-10

  • 宋大勺
    乔迁在屯里,宋福貴是个极其吃香的人。为啥吃香?不为别的,只因宋福贵是个大勺儿。这么说许多人不明白,什么是大勺儿啊?在我们屯里,大勺儿就是做大饭的。啥又是做大饭的呢?就是谁家有红事白事时负责掌勺儿的,因为吃饭的人多,做的饭也必然多,就叫做大饭的。可叫做大饭多难听啊,既然是掌勺儿的,就叫大勺儿吧!宋福贵就是做大饭的,屯里人便喊他宋大勺,喊得极其亲切,恭恭敬敬的。早些年村屯没饭店,哪家红事白事都得在家操办,少不得吃喝,便少不得宋大勺。宋大勺很受这恭敬,去谁家掌勺

    金山 2019年7期2019-07-31

  • 天等养牛村之变
    委书记农文杰说。屯里出地,政府帮建,2 018年9月净屯养殖小区开始动工。养殖小区规划占地8亩,项目分三期实施。说干就干,而且“快速见效”,2019年3月一期工程建设完成,随后村里40头牛搬进养殖小区。如今项目二期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总共16个饲养格栏,可集中饲养160头牛,只等通水、通电后便可再迁入一批牛。集中圈养是驮堪乡诸多养牛方式中的一种,净屯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以人畜分离生态养殖模式养牛,当地“养牛升级版”发展有声有色。养殖小区建成后,屯里养牛户陆

    农家之友 2019年6期2019-07-17

  • 三月三插枫叶的传说
    疫肆虐依然如故。屯里,家家大门紧闭,人人自危少出门。白天,村庄静悄悄的,一片萧疏。夜晚,猫头鹰在村头声声哀号,令人毛骨悚然。屯里有个后生仔叫黄芼,年方十七,父母早逝,孤身一人。黄芼自小得到众人的扶助,吃百家饭长大。他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知恩图报。屯里不管哪家有大事,他都不请自到,不计报酬,做事任劳任怨,一帮到底。村中出现瘟疫后,黄芼心里非常着急。为了报答村民的扶助和养育之恩,他用口袋里仅有的钱买来猪头肉、烧香祭拜土地公,祈祷患者早愈、村民平安。他听说烧艾草

    三月三 2019年2期2019-06-28

  • 关于故乡
    在摇晃老宋家的树屯里的樹早些年,没有归属都是集体的村西头那趟树后来姓宋,也曾经姓王不管姓什么树还是树那些树根本就不认识我那些树根裸露在大地上没有一棵树求过我我也从来没奢望变得和这些树一样季中元月光穿透墙壁和蛙鸣虫唱的童年季中元,总能听见汩汩而出的泉水总是暗恋着红脸蛋的张秀芬帮我写作业时魂不守舍却在四十岁时为五斗米折腰季中元,在一个叫明水的地方和土地一样老实西风吹乱他花白的头发他再也认不出我的样子关于故乡在一条通往未知的路上在路旁的一棵树里在一粒豆荚里在豆荚

    诗选刊 2019年3期2019-03-18

  • 冰上童年
    住在辽西的一个山屯里。这里山连着山,树挽着树,山道交织着山道,河套延伸着河套……一切,都那么相得益彰,都那么相映成趣,都那么诗情画意。我喜欢在山屯里行走或奔跑、呼喊或歌唱、玩耍或劳动、思考或期盼。小时候,我的心里总是拥有一连串的期盼。有时望着天空期盼,有时站在树下期盼,有时躺在炕上期盼。有了一连串的期盼,心里就乐呵,手脚就勤快,眼神就精灵。我喜欢在春天的鸟语花香中期盼着夏天;喜欢在夏天的绿草如茵中期盼着秋天;喜欢在秋天的硕果累累中期盼着冬天;喜欢在冬天的皑

    今日辽宁 2018年6期2018-12-21

  • 与远山赛跑
    上,悠闲地看着山屯里的每一个院落,嘴里还哼着悠闲的小曲。爬每一棵树,我都有不同的动作套路,手把在哪儿,脚蹬在哪儿,爬到顶要换几次手,要倒几次脚,都在心里。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在哪棵树上掏过鸟窝,在哪棵树上抓过鸟崽儿。只要我家的后门一开,我就想跑到后山上,去爬山上的树。后山上还有一墩让我感到神奇的树,母亲管它叫“老鸹眼”。老鸹眼长势特别,一个树根长着多棵树干,枝干相拥着,挤成一个圆圆的团,很大很大。老鸹眼树皮光滑,枝干上长满了尖刺儿。听奶奶说,老鸹眼树干,可以做

    海燕 2018年4期2018-11-15

  • 好记性
    苦着脸说:“俺是屯里的蔡婆婆帮忙接生的。如今要证明,也只有找她了。可蔡婆婆都快100岁了,她能记得起来吗?”不过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王大买了些礼物,找到了蔡婆婆。从蔡婆婆家出来,王大像是得到了什么启发,立刻给牛局长打了个电话,第二天就去人社局办好了退休手续。老伴感激地说:“这么久的事,蔡婆婆都记得,真是个活菩萨!”王大摇摇头说:“蔡婆婆都老糊涂了,说话前言不搭后语,讲了半天,也没想起当年给俺接生的事!”老伴吃惊地问:“那你是怎么办成这事的?”王大“扑哧”

    故事会 2018年20期2018-10-17

  • 宋小勺
    儿家的饭,因此被屯里人喊作了小勺。啥又是做大饭的呢?就是谁家有红事白事时负责掌勺儿的,因为吃饭的人多,做的饭也必然多,就叫做大饭的。在屯里,大勺是很受人尊敬的,而小勺却是遭人耻笑的。“围着锅台转,那是老娘们儿该干的活儿,自家一天三顿的小勺咋挥得那么起劲儿,还能不能有点儿爷们儿样了!”闲着没事,屯里的男人们凑在一起,说起宋小勺,准是这套嗑。这话,宋小勺是听不到的,宋小勺从来不跟他们往一起凑。宋小勺除了上地干活儿外,就猫在家里洗衣做饭、喂鸡撵狗的。宋小勺太老实

    百花园 2018年12期2018-08-13

  • 女匪情仇
    各的。但有一点,屯里的男人们倒异口同声:女绺子也是人,有七情六欲,也需要男人!那矛盾就来了:一面是恨男人,一面是需要男人,到底该咋样调和?话说这天黄昏,靠山屯的保长亓守仁吃过晚饭,推开碗筷就往院外走。媳妇秀芝微蹙了下眉,问:“天要黑了,你干啥去?”“溜达溜达。”亓守仁说。秀芝动动嘴唇似乎想说啥,最后却变成了一声轻叹和叮嘱:“那你离锅盔岭远点。”“知道了。”亓守仁随口应着,出门后还是走向了锅盔岭。刚扎进山坳,一眼便瞅见屯里同族的亓猴子正探头探脑地东张西望。“

    故事林 2018年15期2018-08-13

  • 拉锯战
    、北门、西门,是屯里三大姓庞、时、姜三家修的。1946年夏天开始,八路军和中央军在百时屯拉锯。先来的是八路军。他们在屯里驻了很长时间,吃的是自己带的,也守规矩。俺家的堂屋亮堂,变成八路军的小医院,住着四个八路军,三男一女。老百姓都到这儿看病,花钱少,好得快,他们会打针。以前,百时屯的人没打过针。有一天枪响了,狗咬人乱,中央军的飞机往下丢炸弹,墙里墙外的机枪一起响。打起仗,百时屯就剩下老头老太太了,年轻人都躲到别的庄。俺家剩下娘,里院剩下有病的叔伯大娘。炸弹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8年4期2018-05-08

  • 没有一棵草长错地方
    ,我忽然发现,山屯里所有的草,应该长在哪就长在哪,没一棵长错地方。我越琢磨越觉得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我认定草是有灵性的,是会思考的,是会说话的。我好想像孙悟空一样让自己变小,小成一只蚂蚱,然后站在草棵中间,去体悟草的灵性,去倾听草的话语。山屯很小,小得仅有二十几户人家,百十来口人。闭一会眼睛,掰几下手指,就清楚屯子里六十以上的老爷子、老太太有几个,十岁以下的小丫、小小有几个,十七八以上的大姑娘、大小伙子有几个,三十好几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儿有几个。甚至清楚屯子

    中外书摘 2017年7期2017-07-17

  • 外迁后,老宅田地如何处置?
    下6户没搬走。“屯里耕地少,且属于易涝地带,靠种地很难脱贫。近年,一些群众陆续外迁,搬出去的群众大部分在县城买了房。”尽管大部分村民已外迁,但弄偶屯的田地并未闲置。仍在屯里生活的唐育新说,一些外迁户将田地留给亲属耕种,但房子大多空着,“今后攒够了钱,我也想搬到县城去。”村民陆忠高在县城买了一套房子,孩子和老人已搬过去,目前他和妻子留在屯里养牛,“再过几年,等孩子大学毕业,生活上没有压力了,我们也搬过去。”巴马瑶族自治县西山乡戈贤村地处三县交界处,全村285

    农家之友 2017年5期2017-03-27

  • 两岸
    两个名字,父亲和屯里人叫他来喜,妈妈叫他卡嘉。两个名字他都喜欢,最不喜欢的是有人管他叫杂种,背着他叫就当没听见,孩子打架了,喊出了声,他就“呜呜”地往家跑,妈妈总是揽过来,摸摸头,笑了。那是骂人的话,妈妈不知道?妈妈是老毛子(人们都管苏联人叫老毛子,为啥?)来喜也没办法,妈妈是老毛子时还没来喜呢。来喜总坐在岸边的堤上,学校没课或家里没有能干的活儿时。因为沿着水看才能看得远些,才能看见水鸟,看见日出日落,他有时还想起妈妈。身后的小屯也有两个名字,一是叫李家酒

    少年文艺(1953) 2017年2期2017-02-24

  • 《中国火炬》 ——我晚年再工作的知心朋友
    生活;我所居住的屯里有很多失亲、失管、失学的青少年,通过学习《中国火炬》对“五失”青少年关爱工作的报道,一有机会我就亲近他们,打招呼、问冷暖,组织他们打球、做游戏,到屯里图书室看书学习,还到家里补习功课,常常边活动边谈心,勉励他们勤奋学习,热爱劳动。我是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了,常想身体条件许可的话,我要继续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余热。时光荏苒,《中国火炬》创刊20年了,我真诚祝愿她青春常驻,越办越好。(蒙作庭)

    中国火炬 2016年2期2016-11-26

  • 高寒的诗
    还在夜晚的树林中屯里的老人不知不觉地少了几个土地是他们的,却不种玉米了我若无其事地醒来又若无其事地睡去当我们谈论死亡那个人说,某某的母亲死了某某的父亲病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死当我们谈论死亡所有人睡着,所有树突然醒来全家福这么多年我们家都没有拍全家福我们散落各地我们并排站立我们熟悉我们陌生我们容忍我们的脸敞开我们必须靠近我们的祖母挂在板壁上成为背景我们知道没有我们她将活得更好送 别母亲站在黄昏的大门口挥手并且像送别稀客那样对我说∶慢走,慢走!我也像个外地人从山

    广西文学 2016年11期2016-11-26

  • “每一次抄表都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然而生。我们看到屯里20多间简陋的泥房房门都上了锁,泥房前小院子的墙角边上已经长出了杂草,偶尔能够看到一两只报晓的公鸡跳到泥墙上,发出“咕咕”两声孤独的叫声。“现在随洞屯能够听到满山的鸟叫声,但是却听不到狗叫声,”王霞妮一边抄表,一边说道,“屯里的人大多都搬迁出去了,只有不到10户人家住在这里,而且都是老人。”原来,随洞屯是一个有着近30户人家的自然屯。这几年来,屯里的群众大多都搬迁到马泗乡或是县城里,如今只有不到10户人家在此居住。而还住在这里的人家,家

    广西电业 2016年3期2016-11-19

  • 装啥城里人
    时起来跑步的人是屯里的农户老张。春节时在省城工作的弟弟休假回老家在老张这里呆了半个月。每天早上弟弟都要跑上半个小时,弟弟说跑步是最好的体育锻炼。春节老张没啥活计,闲着没事的老张也跟着弟弟一块起早跑步。跑完步出了一身汗以后真是舒服啊。老张对弟弟说怪不得你常年跑步,跑完步身体轻松,精神头还足呢。弟弟回省城以后,尝到了跑步甜头的老张天天起早坚持跑步。农闲时跑步,早点晚点都不碍事,农忙时老张就早起来一会,跑完步回来吃早饭,然后再下地干活。很快屯里的人都知道老张天天

    小小说大世界 2016年9期2016-05-14

  • 霸王老五
    一路征尘屯里的混混赵老五吃了午饭闲着没事,又跑到河边去钓鱼。一袋烟的功夫,就拎着小桶回家了。老婆冯丽一问,原来是钓到一个龟。拿出来看,足有半个脸盆大,龟壳是赤褐色,上边布满了茧纹,还伸出脑袋用小眼睛瞄着他们。冯丽觉得这龟有些来头,就说放了吧。哪成想赵老五一撇嘴:“什么来头,到我霸王老五手里,石头也要捏出水来,炖了,我要下酒。”赵老五不顾老婆劝说,杀了那只龟下酒后,就得了个怪病,说话费劲儿,总是不停地伸脖子缩脖子,冯丽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知道,自己控制不住。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2016-05-14

  • 三喜和他的三房女人
    。当着三喜的面,屯里人脸上都挂了笑,可三喜一拐进巷子,屯里人就你望我我望你地嘀咕开了,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真还敢娶,又不是本地的?这话议论过不止一次,还是一次次你问我我问你。没人答得上,只是都想起一些事。想起的是三喜的前两房女人……2那天本来是个欢喜的日子。年将近,菜价像暴雨中的渠水,一层层往上涨。三喜园里的菜齐茬茬的。凌晨三点,三喜挑着筐到菜园时,二喜哥蹲在菜园里,脚边已经放了一溜儿菜。二喜哥,这么早?三喜说。二喜敲着菜根的泥,说,这几畦菜都到时候了。这两

    章回小说 2016年6期2016-05-14

  • (九年级)相逢是首歌
    人拍案叫绝。咱们屯里的人“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我是这个屯里土生土长的羊。”听,“小广东”一张嘴,唱啥歌都是粤语版的。把“人”唱成了“羊”,这口音是他唯一的缺点,此外你在他身上找不到缺彩的地方。他有一副热心肠,遇人求助从不推三阻四,因此高票当选为班长。他辅佐老师把班级管理得“邻里乡亲挺和睦,老少爷们更合群”。在学习上,没人敢小瞧他——拳打班级猛虎、脚踢学年蛟龙,考试卷上他的回答几乎就是标准答案!学校总结表彰,他俨然已成领奖专业户,领奖领到手软。我能为你做些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6期2016-05-14

  • 凝聚『五老情』 心牵青少年
    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关工委凝聚『五老情』 心牵青少年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关工委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是典型的城郊型乡镇,全镇12个村共有 “五老”228人,在校中小学生1500余人。近年来,在区关工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屯里镇关工委精心组织“五老”开展活动,关爱青少年茁壮成长。组织“五老”开展活动。镇党委、政府为镇关工委建设了近100平方米的活动室,设施齐全。镇关工委坚持每月6日、26日在这里召开工作例会。镇、村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政治优势、人缘优势,

    中国火炬 2016年12期2016-05-03

  • “张疯子”
    每天坚持跑步的是屯里的老张。要说老张以前可没这习惯,自打春节时在省城工作的弟弟回来休假,老弟说跑步是最好的体育锻炼,建议他试试。反正春节嘛,又没啥活计,于是就跟着弟弟一块起早跑步锻炼。第一次跑步,老张就尝到了甜头,跑完之后浑身汗流,全身上下通坦、舒服,神清气爽。老张对弟弟说:“怪不得你身体这么好,精神头也足,原来常年跑步锻炼啊!”从此后,尝到了甜头的老张天天起早跑步,风雨无阻。很快全屯的人都知道老张每天起早跑步的事了。很多人都在大清早碰到过正呼哧呼哧跑步的

    农村青年 2016年8期2016-02-28

  • 搭把手(小小说)
    留下了老张一人跟屯里那些老弱病残留守。往年秋收的时候,都是儿子和媳妇帮他摇车,如今他们去了城里,屯里剩下的不是走路直打晃的老年人,就是病秧子,连个帮他摇车的人都找不到。四轮车摇不着就开不走,放在家里就是一堆废铁,地里的庄稼也就收不回来。别的人家里有牛有马,老张家没有牛马,就靠这台四轮车收秋呢。这天正当老张犯愁时,他看到在屯里小学教学的小王老师骑着电动车从门前经过。老张连忙追出去喊道:“小王老师,小王老师,麻烦你帮我摇一下车吧。”小王老师闻声回头,来到院里,

    农村青年 2016年9期2016-02-27

  • 那个屯里有我家
    刘凤莲那个屯里有我家刘凤莲刘凤莲笔名芙蓉植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诗词学会理事,铁岭诗词学会理事,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银州文学》杂志编辑。作品发表于 《铁岭文艺》《大悟山》《辽海散文》《银州文学》《铁岭日报》等报刊。获2014年铁岭首届“纳兰性德奖”诗词作品大赛二等奖。因一对棒槌的照片,让我想起了锤被、脱坯、放猪、拉粉;想起了妈妈穿的盖帘,打的袼褙,纳的鞋底,做的两头带绣花的长方枕头;想起了爸爸编的筐,哥哥做的鸡咕噜,姐姐拧的套包,

    辽海散文 2016年3期2016-02-23

  • 那年豹子不吃人
    的地窨子里。这天屯里一个叫李福生的带着几个人来找他;李福生给日本人当过翻译,据他说,日本人撤走时扔下大量物资,他要带着大家找到。李福生一边走一边回忆,还真带着一行人撞进个山洞,里面乌漆麻黑的看不真切。有人打着火镰发现山洞深处似乎有东西,他们小心翼翼地深入进去。突然有人叫起来:“快看,有东西!”他们举起火把一照,眼都直了,几百个箱子堆在那里。李福生一马当先冲上去用刀劈开箱子,数十只军鞋散在地上。他拿起来看看,不由得啐了一口:“狗日的日本人,怎么都是顺撇的。”

    文苑·经典美文 2015年7期2015-07-14

  • 深山里的文艺晚会
    和弄朝屯都举办了屯里历史上的第一个春节晚会。其中,筹划弄顶屯晚会的是1994年出生的蒙宣友。两年前,初中毕业后的蒙宣友开始到广东打工,在广州花都区的一条行李箱流水线上工作。工作之余他就唱唱歌,去年,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三四千购买了吉他和音响设备,开始进行练习。“要为家乡办春节晚会,让父老乡亲开开心心过年!”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歌手的蒙宣友,在回家过年的之前就谋划了办春节晚会的事宜,早早就在广东花费350元打印了弄顶屯首届春晚的海报。回到家后,就在屯里张贴征

    山东画报 2015年7期2015-05-30

  • 罗屯十二匠
    在这里逗留,笑谈屯里事。说到兴起时,笑声不断,和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正在忙碌着烧焊的机械店铺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罗屯,天等镇四维村的一个自然屯,位于天等县城郊。全屯有十二个打铁匠,一直以打铁维持生计。他们打的菜刀、镰刀,主要销往周围的凭祥、龙州、江州等地。“村里打铁已沿袭了百余年历史,最火热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可见打铁自古就是很辛苦的行业。十二个如黄绍仁这样的打铁匠,不多,也不少,默默地守着劳动强度大的打铁手工艺。似乎

    中华手工 2014年6期2015-02-09

  • 屯东头记
    鸡叫起来,就是山屯里最热闹的鸡叫。屯东头一家家的狗叫起来,就是山屯里最热闹的狗叫。热闹的原因,就一个,住家多。屯东头有八户人家,是山屯里住户最集中、最稠密的区域。住家多,养的鸡就多,养的狗就多。鸡多,狗多,一起叫起来,就自然热闹。热闹的鸡叫,热闹的狗叫,都像是一曲大合唱,精彩,艺术。其实,鸡狗热闹的程度,是山屯有无生机的标志,是山屯有无活力的标志。鸡多、狗多的地方,人气就旺盛,人们过起日子,就有无可限量的精气神儿。因有高高的东山,晨光总是最晚照到屯东头,人

    岁月 2014年6期2014-06-18

  • 白露
    个高雅的名字,山屯里只有四太爷能够做到。四太爷的儿子,是生产队的会计,算盘打得熟,小账算得灵。四太爷的闺女是学校的老师,话讲得流利,字写得漂亮。有这样的儿子和闺女,就足以让四太爷在山屯里拥有特殊的地位。我常常看见四太爷拿着一把蒲扇从家里出来,不紧不慢地迈着脚步,那姿势,就是有派头,就是让人羡慕。在山屯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啥的,都得请四太爷到场,似乎缺少了四太爷,办事就掰不开镊子,就转不开轴。后来才知道,“白露”的名字在没有四太爷时就已经有了,不是四太爷起的

    文学与人生 2009年11期2009-07-14

  • 老井
    亲和张大爷是想请屯里帮着打井的哥儿们、爷儿们好好地撮一顿。到了第二年的春夏季节,水井不知啥原因,竟得了严重的贫水症,甭说浇菜园子,就连我们两家人的吃水都有些供不上捻儿了。咋回事呢?想来想去,张大爷终于找到了原因,说是砌井的那一天,已经怀了身孕的徐大婶来井边看过,是她的“双身板”冲了水龙王。一时间,徐大婶就成了我们两家的罪人,为此,徐大婶背了多年的黑锅。后来才知道,是打井的位置选错了,井没打在水线上。当时打出的泉眼只是河套的渗水,是假象。父亲和张大爷用水都很

    都市文萃 2009年1期2009-05-05

  • 母亲安详地睡着了(外一篇)
    烟的树林里。在山屯里,炊烟的树林一年四季都在茂盛地长着,不像山屯里其他的树林,秋天非得落叶,冬天非得睡眠。冬天的时候,一棵一棵的炊烟腾腾地伸展着枝干,时不时地被寒风刮倒。可随时又一骨碌爬起来。不难看出,炊烟的树林很抱团儿。不知是哪一棵在悄悄地指挥,还是群体性的心有灵犀,劲风一来,炊烟的树林都是一个步调、一个姿势地集体应对着。风的猛烈,可以把道边的杨树、屯口的柳树折断,可炊烟的树林巧妙地玩着卧倒的游戏,风过之后。又袅袅地站起来,站成依旧的风景。有时,我摔倒在

    散文百家 2009年10期2009-04-19

  • 踩亮宅院到葱地的道
    荆条。母亲望着山屯里沟沟岔岔那一道道坝墙拦截成的田垄,往手掌心虚晃一枪似的吐了一口唾沫,颤搭着她胸前妹妹还在吃奶的乳房,一镐一镐地在荆条和乱石间使劲地刨起来。在母亲的眼中,那沟沟岔岔一道道坝墙上的田垄,也一定是这么一镐一镐地刨出来的。母亲知道,这块山坡的土质好,荆条长得茂盛,就一定能刨出一块好地来。果然,三天多的工夫,母亲就把乱石刨成了一道坝墙,把荆条刨成了一圈栅栏,把山坡刨成了一块田垄。母亲双手叉腰地望着那满是荆条根须的田垄,告诉我刨这块地叫“开镐头荒”

    辽河 2009年1期2009-03-06

  • 老井
    父亲和张大爷是请屯里帮着打井的哥儿们、爷儿们好好地撮一顿。到了第二年的春夏季节,水井不知啥原因,竟得了严重的贫水症,甭说浇菜园子,就连我们两家人的吃水都有些供不上捻儿了。咋回事呢?想来想去,张大爷终于找到了原因,说是砌井的那一天,已经怀了身孕的徐大婶来井边看过,是她的“双身板”冲了水龙王。一时间,徐大婶就成了我们两家的罪人,为此,徐大婶背了多年的黑锅。后来才知道,是打井的位置选错了,井没打在水线上。当时打出的泉眼只是河套的渗水,是假象。父亲和张大爷用水都很

    安徽文学 2008年11期2008-10-29

  • 屯爷“破案”
    善目,德高望重。屯里出了什么事儿,谁也不去找村长,都去找屯爷。屯民打架械斗,找屯爷;儿子不孝敬老人,找屯爷;夫妻吵嘴也找屯爷,屯爷是屯里的老宝贝。屯爷还是破案的能手,一些偷鸡摸狗的案子,尽管曲里拐弯儿,在屯爷那里都能给弄个泾渭分明水落石出。屯里有个年轻的寡妇叫丁丫,长得人见人爱,丈夫死去四五年了,她仍恪守妇道,从不越雷池一步。屯里许多男人虽垂涎三尺,却没人敢下手。终于有那么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有个人摸进了丁丫的睡房。丁丫从睡梦中惊醒,一边奋力厮打,一边疾声大

    民间故事选刊·上 2001年11期2001-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