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土壤

  • 长江下游地区中更新世下蜀黄土沉积的古气候意义
    具有清晰可辨的古土壤,属于中更新世以来发育的黄棕壤(毛龙江 等,2006;2007)。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出露的古土壤很可能记录了海平面变化(邓兵 等,2004)和长江历史水位变化(李从先 等,1999)等环境演变。对这些野外判别标志明确的古土壤的深入研究,抑或可以揭示中国南方第四纪气候由暖湿转冷干的过程。已有的磁性地层学研究显示,对下蜀土剖面进行系统的磁化率测试,并结合已发表的剖面(张建军 等,2000;李徐生 等,2002)进行比对,可以在细节上确立这

    热带地理 2023年6期2023-07-13

  • 荥阳官庄遗址两周时期制陶原料的来源及加工工艺分析
    约50 cm的古土壤,两周时期人类便在该古土壤之上生产生活。遗址沉积剖面如图2所示,其中自然堆积层岩性特征自下而上依次为:马兰黄土为浅灰黄色粉砂,结构疏松,无层理,包含有较少细小钙结核;全新世古土壤为褐色粉砂质黏土,结构致密,包含有少量钙结核,上层包含少量植物根系。图2 官庄遗址地层堆积Fig.2 Stratigraphic accumulation of Guanzhuang site本工作以官庄遗址出土陶泥料为直接研究对象,进行磁化率、粒度及XRF的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2年2期2022-08-04

  • 末次冰期以来青州黄土光释光测年及其对古气候的指示
    领域中,黄土中古土壤普遍被认为是发育在温度较高、降水较多和植被生长较茂盛的间冰期条件下(安芷生和魏兰英,1980;刘东生,1985;郭正堂等,1994;Hao et al,2008),这种形成于过去自然条件下的土壤,作为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皮肤”,记录了当时的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因素对于地表物质所产生的影响,是认识晚新生代陆地环境变化最重要的地质记录之一。前人针对黄土高原黄土间冰期古土壤的沉积年代、形成机理和物质来源等开展了大量研究,归纳起来主要

    地球环境学报 2022年3期2022-07-14

  • 汉江上游阶地黄土磁学特征研究*
    有典型的黄土-古土壤旋回。黄坪村剖面位于湖北省郧县柳陂镇,年平均气温13~16℃,年平均降水量和蒸发量分别为824 mm 和1 520 mm,剖面厚25.2m,共发育8层古土壤,8 层黄土。高客站剖面位于陕西省安康市高速客运站附近,年均温15~17℃,年均降水量1 050 mm,蒸发量1 287 mm,剖面厚16.1 m,共发育5 层黄土,4 层古土壤层。两剖面地层沉积特征见表1,颜色描述采用标准比色卡。经古地磁年龄测定,HPC 剖面底部年龄为1.05 M

    土壤学报 2022年2期2022-06-09

  • 兰州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物源演变:来自于碳酸盐矿物的证据*
    球最厚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曹继秀等,1988;Zhangetal.,2016b)。前人对兰州地区厚层黄土的物源存在2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中,黄土中石英砂表面形态、重矿物组合、Sr-Nd同位素、稀土元素(REE)分布模式的研究结果支持中国西部内陆戈壁沙漠区是兰州黄土的主要物源(陈发虎等,1990;方小敏,1994;陈国英等,1997;Yokooetal.,2004)。然而,大气降尘、沙丘表面沉积物、山前冲积扇顶部沉积物及晚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粒度大小、

    古地理学报 2022年3期2022-05-30

  • 青藏高原东缘湖相沉积和黄土高原黄土沉积磁化率与粒度相关性对比*
    田剖面的红褐色古土壤S1、黄色黄土L1以及暗褐色全新世古土壤S0分层清楚,区域上容易对比。其中,L1黄土层可细分为5层:L1-1,L1-2,L1-3,L1-4和L1-5(图1-D)。L1-2和L1-4为弱发育古土壤层。黄土高原主要受到东亚夏季风和东亚冬季风控制(Wangetal.,2005)。区域年平均气温为13 ℃,年平均降水量为720 mm(Jiang and Ding,2005)。2 材料和方法为了探讨湖相沉积中事件层和非事件层粒度的变化特征、磁化率

    古地理学报 2022年3期2022-05-30

  • 黄土古土壤工程力学性质机理研究
    展,黄土及黄土古土壤地区工程建设活动也越来越多,黄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性质的疏松多孔弱胶结层状沉积物[1-3],其工程力学性质受环境影响较大,属于易发生灾害的土体[4-5],在工程建设中常引发一系列灾害。而黄土古土壤则是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土堆积过程中,由于经历古气候暖、湿交替的变化过程形成的土壤层,黄土与黄土古土壤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有一定的区别。目前,国内外对于黄土的工程力学性质研究比较多,例如黄土的液化问题、应力应变特性、结构屈服特性等,但对于黄土古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年11期2022-04-28

  • 基于核磁共振的不同含水率黄土古土壤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国)0 引 言古土壤多形成于第四纪,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的黄土塬地区。随着该地区工程项目的建设,古土壤地层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季节性冻区的古土壤地层,在降雨入渗、冻融交替共同作用下土体内部结构劣化,导致其物理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从而使工程性质受到影响。因此,了解不同含水率冻融环境下古土壤的微观变化规律,对研究古土壤冻融损伤演化过程以及冻土区古土壤地层工程建设破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众多学者在岩土冻融方面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岩土体冻融损伤机理(杨更社等, 2

    工程地质学报 2022年1期2022-03-22

  • 西安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与土壤侵蚀研究*
    区全新世黄土与古土壤发育时的气候变化和不同气候阶段的土壤侵蚀。通过野外调查,在西安白鹿塬区发现了黄土塬区罕见的3个层次的全新世中期古土壤,整个全新世黄土剖面可分为5层,表明黄土塬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沙尘暴活动与河谷地区一样可分为5个阶段。土层氧化物、微量元素、CaCO3含量和磁化率测定结果显示,西安白鹿塬区全新世8 500~6 000年和5 000~3 100年古土壤发育时较10 000~8 500年、6 000~5 000年和3 100年以来的黄土发育时夏

    土壤学报 2021年6期2021-11-15

  • 试样厚度对室内测定黄土湿陷性指标的影响
    约8 m,Q3古土壤层厚约3 m;下部为中更新世(Q2)黄土,其中第一层Q2黄土厚约9 m,第一层Q2古土壤(俗称红二条)厚约5 m,第二层Q2黄土厚约6 m,第二层Q2古土壤厚约4 m。地下水位埋藏较深,约在地面下40 m左右。试验在地面以下20 m深度范围内间隔1m取样,为避免采样对黄土的过多扰动,采用人工探井法在现场不同深度取样,最大限度地保持土样为原状。取样过程及包装严格按照规程[11]要求操作。场地不同深度黄土的基本物性指标见表1。表1 黄土的基

    地震工程学报 2021年5期2021-10-26

  • 四川盆地中生代古气候变化:来自深时古土壤证据
    地球“皮肤”的古土壤是过去自然景观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具有“记忆功能”,详细记录了地球陆地表面气候演化、景观变迁、人类文明演替以及重大地质环境事件等环境信息[1-3],被视为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载体[4-5]。深时古土壤是指形成于前第四纪期间的土壤[6]。近年来,随着深时、深地研究的蓬勃发展和“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国内深时古土壤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松辽盆地[7-8]、四川盆地[9-11]、浙闽赣[12-14]及甘青新[15-17]等地

    沉积学报 2021年5期2021-09-24

  • 福建晚白垩世古土壤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350007古土壤是地质时期形成并保存下来的土壤,受气候、母质、地形、植被等多种因素影响,气候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直接决定古土壤的类型和发育程度,是重建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手段(Sheldon and Tabor,2009;Tabor and Myers,2015)。古土壤反映地表物质风化成壤的过程,而非水下沉积过程。黄土高原曾被认为是湖相沉积,而黄土沉积中红色氧化型古土壤的识别(朱显谟,1958)有力地反驳了黄土高原“水成说”,为黄土“风成说”

    地球环境学报 2021年1期2021-07-29

  • 基于环剪试验的含钙质结核古土壤剪切特性
    产出于黄土中的古土壤层底部、古土壤淋溶层之下一定深度的黄土中或分散于黄土层中[3].在 Q2古土壤层上部的钙质结核一般较小,稀疏分布.钙质结核直径通常大于土颗粒,由于钙质结核的存在,使得土层具有特殊的物质形态、结构组成和显著的非均匀性特点[4],其工程性质、强度和变形特性也有别于碎石土和黏性土[5-6],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属于区域性特殊土.在黄土滑坡中,钙质结核土的剪切特性会影响古土壤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和细观结构特征等[4],导致滑坡产生不同剪切带破坏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21年4期2021-07-25

  • 哈尔滨荒山岩芯黄土-古土壤的化学风化特征* ——对古土壤形成环境指示
    -7]。黄土-古土壤序列反映了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旋回变化,已有的研究显示,黄土层是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冬季风的产物,而古土壤层是间冰期夏季风盛行的暖湿气候条件下成壤作用的产物[8-13]。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长期的化学风化和气候演化历史[3,14-16],迄今为止,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化学风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然而,由于缺乏保存良好的长时间尺度的黄土堆积,本文对东北地区,特别是位于欧亚黄土带最东端的哈尔滨地区长期的化学风化历史和气候演化了解很

    土壤学报 2021年3期2021-07-22

  • 古土壤层对煤矸石淋滤液中典型污染物的防污性能
    发育有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然而,目前已有研究主要关注黄土层对污染物的防污性能[12-16],而古土壤层对污染物的防污性能缺少研究[17]。古土壤是黄土堆积过程中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红棕色土,有黄土分布的地区同样也存在古土壤。由于气候回旋改变,古土壤层和黄土层通常相间发育[18]。古土壤层厚度因地而异,即使在同一位置,不同埋深处的古土壤层的厚度也不尽相同。由于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古土壤层的矿物组成、粒度分布以及理化性质与在干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典型黄

    煤炭学报 2021年6期2021-07-15

  • 深时古土壤 ——远古地球环境演变的“记录仪”*
    5-6]。深时古土壤是指形成于前第四纪时期自然景观下的已经岩化或石化且被上覆地层叠置的土壤,既是深时陆地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全球变化的重要载体之一[7-8]。与岩溶石笋、黄土等其他地质载体一样,它们具有信息量丰富、连续性好、分布广泛等特点,能有效反映其形成过程中的气候环境自然变化信息[8-9]。因此,深时古土壤的识别和研究对于探索“深时”时期地球陆地表层系统景观变化、地球关键带特征、气候演变、大气CO2和O2含量变化,以及揭秘“深时”重要地质气

    自然杂志 2021年2期2021-04-29

  • 黄土包气带中氨氮吸附/解吸机理研究
    套完整的黄土-古土壤序列[29]。段家村黄土剖面自上而下由全新世黑垆土及耕作土、更新世晚期马兰黄土、更新世中期离石黄土和更新世早期午城黄土组成,总厚度132 m[30-31]。古土壤和黄土由上至下分别记为S1,S2,…;L1,L2…。试验用土采集于段家坡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的代表性土壤,包括耕作土、黄土、古土壤和钙质结核的土样,其中黄土包括L1、L4、L7和L11,古土壤涉及S1、S5、S8和S10,不同地层土壤采集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去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1年2期2021-04-28

  • 陇东地区早胜塬古土壤膨胀特性研究
    将穿越黄土塬区古土壤层,比如董志塬和早胜塬。在黄土高原地区许多大型黄土沉积盆地中,有着一座座由厚层黄土堆积而成的平坦的高地。因为这种高地边缘陡峻,腹部平坦,像极了一块小小的“高原”,所以被当地人民形象地称作“黄土塬”[2]。黄土和古土壤组成了黄土塬的主要部分,其中黄土代表着干冷气候下的沉积,为大孔隙粉土,而古土壤则表明了沉积环境相对温暖和湿润,为棕红色黏土,古代气候的多次波动使得二者重叠出现。在粒度成分、矿物和化学成分上,二者物质组成差异显著,在微观结构等

    铁道建筑技术 2020年9期2020-12-16

  •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Pale-类型设置的演变历程
    季风区存在多种古土壤类型[7],其分类问题在目前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中还无法得到圆满的解决,使得土壤调查制图方面有许多不便之处,美国在这方面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其设置的Pale-类型可以解决部分古土壤的分类问题,因此本文拟通过对《ST》中Pale-类型的设置缘起与修订历程的系统梳理,为修订《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提供借鉴。1 Pale-类型的设置缘起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8]在前言中指出,由于许多古土壤较现行土壤分类体系规定的2 m界限更深,观

    土壤学报 2020年4期2020-08-25

  • 含水率对古土壤隧道围岩膨胀性的影响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古土壤的矿物成分、力学性质及其他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与膨胀土有相似的地方。古土壤中含有黏粒,导致古土壤有弱膨胀性[4]。古土壤由于其特殊的矿物成分及微观结构,造成了其特殊的工程特性,具有和膨胀土类似的胀缩性能。杨秀竹等[5]对某浅埋偏压膨胀土隧道的开挖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加固前后隧道围岩受力和变形情况。李树忱等[6]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膨胀性土质隧道围岩进行了亚级细分。邓兴安等[7]模拟了上庄1 号隧道施工过程,并结合室内试验

    铁道建筑 2020年6期2020-07-04

  • 汉江上游晏家棚段二级阶地风成黄土成壤特征及气候变化
    二级阶地黄土-古土壤剖面为材料,进行粒度、磁化率和Rb/Sr的测定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晏家棚剖面自下而上呈现出更新世黄土(L2)-过渡性黄土(Lt)-古土壤(S1)的地層序列,剖面中古土壤(S1)的黏粒、磁化率(χlf)和Rb/Sr值均高于黄土层(Lt、L2),平均粒径(Mz)则低于黄土层,反映了古土壤(S1)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黄土层的特征。风化成壤特征的变化则进一步指示了古土壤形成时期受东亚夏季风影响,较温暖湿润;黄土形成时期,东亚冬季风增强,转为寒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5期2020-06-29

  • 岁差驱动与中国黄土高原的次级气候旋回
    土高原以黄土-古土壤二元旋回的形式记录了东亚季风第四纪期间气候干、湿变化的历史,其中的古土壤代表了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1]。黄土与古土壤都由风尘堆积物构成,二者的分异主要源自成壤强度的不同。黄土高原的成壤作用主要受控于夏季风的强度与控制范围,其成壤强度表现出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减弱的特征[2-4]。黄土高原东南部的成壤作用最强,并常因多个成壤期的叠加而形成复合古土壤;由高原南部往北部和西北方向,成壤强度逐渐减弱,复合古土壤中叠加的成壤期逐渐分离,内部开始出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0年1期2020-02-28

  • 中国黄土及其古气候意义
    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对研究古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黄土——古土壤的交替出现,来研究古气候的变化旋回。研究发现黄土的颜色、粒度等与古气候变化存在一定的关系。关键词:黄土——古土壤;颜色;粒度;古气候1 黄土高原简介1.1 成因第四纪时期,青藏高原的存在和上升,阻挡了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的侵入,因此,大陆内部的气候变得越来越干,从而有利于风尘的生成和搬运。[1]远古地质时期的西北季风将中亚和蒙古高原地区的黄色粉尘源源不断地吹向东部,颗粒较大的粗砂留在

    科技风 2019年11期2019-10-14

  • 添加黄土或古土壤降低猪粪温室气体综合排放效应
    高原广泛分布的古土壤由于所受风化和淋溶作用不同,与黄土在元素组成和理化性质上存在一定差异[15],因此添加黄土与古土壤对畜禽粪便温室气体的排放可能具有不同影响。为了评估加土垫圈这种传统措施的温室气体释放特性与主要机理,本试验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比较研究添加黄土与古土壤对猪粪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畜禽粪便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土壤采自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崔西沟东侧的黄土-古土壤剖面,采集的土壤风干除杂后过2 mm筛于4℃环境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年7期2019-07-19

  • 大断面古土壤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规律及支护结构受力特征分析 ——以银西高铁早胜3号隧道为例
    内第一条大断面古土壤隧道,在保证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的同时,又要考虑许多首次出现的地层情况,给设计和施工者带来了很大困扰。国内学者对于古土壤进行了大量研究: 唐克丽等[1]通过对黄土剖面土样进行矿物组成和孢粉分析,揭示了干旱与半干旱环境演化过程; 杨萍等[2]通过对古土壤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了全新世环境变化;陈留勤等[3]分析了古土壤在沉积环境解释和地层划分对比中的作用;赵景波等[4]研究了西安和宝鸡地区第1层古土壤发育时土壤有效水含量、重力水分布和水循环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年3期2019-04-09

  • 我国规模最大的古土壤隧道群贯通
    目前规模最大的古土壤隧道群。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隧道群全部位于200 m以下的古土壤层,在这样的特殊地层下穿山凿隧,其深度和长度均创造了中国高铁建设之最。当地古土壤富含蒙脱石,遇水则膨胀开裂,开挖时土体易剥落掉块影响施工安全,开通运营后易产生隧底隆起,影响动车行车安全。此外,隧道群恰好从杨家堡等多个水库下方穿越,隧道顶端距水库最低点仅40 m,大量泉眼裂隙水和孔隙水从土壤中渗出,也增加了施工风险。作为双线隧道,银西铁路早胜隧道群开挖断面达160 m2,创造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9年9期2019-02-15

  • 陇东黄土工程地质分层及其物理特性
    习惯上将黄土和古土壤层作为基本的地层单位。特别是中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和古土壤层厚度较大,标志明显,易于辨别。但是当黄土层很厚时,黄土和古土壤层数很多,但若按基本古气候地层单元, 典型黄土剖面上最多可分出将近70个地层单位,这在工程上很难逐层给出评价指标。若按传统的时代及岩性地层划分,一个分层包含多个黄土和古土壤层,二者性质差异大,则过于粗糙。为此可在现有古气候分层的基础上,将工程地质性质相近的地层单元合并,提出一个可行的工程地质分层方案,以便于工程应用。1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8年4期2018-07-26

  • 川西高原甘孜黄土-古土壤容重的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究该地区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古环境意义,对于认识高原隆升的环境影响,探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大气环流模式及其与周边地区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印度季风、高原季风和西风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黄土-古土壤的容重是粉尘堆积过程和古环境变化的综合反映,因此可以作为研究古环境的一个重要代用指标。对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容重的研究显示,土壤容重主要受沉积时期的气候条件影响,反映了粉尘堆积速率和成壤过程的相互消长关系,可以作为古气候的有效

    地球环境学报 2018年3期2018-07-19

  • 古土壤:沉积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灵敏指针
    这启发人们借助古土壤认识古代的类似关系并提出有效的替代指标,从而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解释古气候条件。古土壤作为沉积地层的一部分,在形成过程中长期与当时大气相接触,受到大气成分变化的深刻影响,因而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沉积环境和古气候信息,是重建古气候的良好载体[2-8]。陆相冲积地层序列中的古土壤更是古气候变化的灵敏记录者[9-11]。可以说,古土壤为更好地认识古代沉积环境和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古土壤(paleosol或fossil soil)是指形成于

    沉积学报 2018年3期2018-06-06

  • 科学家发现中国最早古人类活动的证据
    陈遗址的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S15至L28层段中发现的早更新世石块,其中82个被打击过,14个未经打击。被打击过的石块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钻孔器和手镐——这些都是古人类早期使用工具的证据。作者还在文中介绍了两枚有打击痕迹的石锤。此外,科学家在该区域的地质挖掘探槽中还发现了鹿的下颌骨断块、牛科动物和其他动物的骨骼化石碎片。根据对上陈地区发育良好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地层剖面的鉴定以及高密度高分辨率古地磁定年技术,科学家确定了这些人工制品文化序列的年代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5期2018-05-30

  • 化学蚀变指数指示古气候变化的适用性探讨
    第四纪的黄土—古土壤,反映出上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气候由相对温暖湿润向第四纪寒冷干燥逐渐演化的趋势。同时,CIA也被广泛应用于第四纪气候变化的研究:陈骏等[9]系统地分析了陕西洛川黄土—古土壤剖面酸不溶相的主量元素,通过化学风化指数CIA、Na/K等在剖面中呈规律性的分布和演化,揭示了2.5 Ma以来黄土源区的化学风化呈逐步减弱的趋势,与同一时期全球冰量逐步增长气候越发干冷的趋势相吻合;吴艳宏等[10]研究了可可西里苟仁错湖湖泊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通过CI

    沉积学报 2018年2期2018-04-17

  • 基于X-ray CT的古土壤孔裂隙识别与表征
    710054)古土壤是黄土高原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在湿热环境中形成的棕褐色沉积物[1]。由于其黏粒含量高[2],往往在黄土地区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中被当作隔水层[3-5]。按此观点,上覆黄土水分下渗过程中,当遇到古土壤层时会形成局部饱水带,使得黄土软化,强度降低[6-7],形成滑动面,致使上覆黄土沿着古土壤接触面下滑[8-9]。但在对已经发生的黄土滑坡调查时,发现古土壤层往往被切穿,多数的解释是因为滑坡发生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使得古土壤层被切穿。然而,由于古土壤

    水土保持通报 2018年6期2018-02-13

  • 汉江上游弥陀寺剖面风化成壤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现的完整黄土-古土壤剖面进行了沉积学特征以及磁化率、粒度、烧失量和w(Rb)/w(Sr)等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弥陀寺剖面自下而上具有马兰黄土(L1)→过渡层黄土(Lt)→古土壤层(S0)→近代黄土(L0)→表土层(TS)地层序列,记录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不同地层单元之间风化成壤差异显著,古土壤层(S0)的风化成壤强度明显高于其它地层,马兰黄土(L1)的风化成壤强度最弱。剖面风化成壤强度的变化揭示了自马兰黄土堆积以来记录的气候变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7年6期2017-12-22

  • 陕西商丹盆地茶房村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粒度组成特征及意义*
    地茶房村黄土-古土壤剖面的粒度组成特征及意义*王海燕,庞奖励,黄春长,周亚利,高鹏坤,王蕾彬(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对商丹盆地茶房村剖面210个样品进行了野外调查及粒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丹江一级阶地上的沉积物是55 000 a BP以来堆积的风成黄土;粒度特征主要以粉砂和粘粒为主,二者总和为86.65%,其中粗粉砂为优势组分,在剖面中含量达46.81%;粘粒含量为23.94%;古土壤层的粒度组成较黄土层偏细,显示了二者风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2017年2期2017-06-10

  • 汉江上游庹家湾剖面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意义
    型黄土,接近于古土壤(S0),OSL年龄在27.5~21.5 ka B.P.之间。庹家湾剖面常量元素在剖面的变化,表明在汉江上游地区晚更新世末期的气候并非是持续干燥寒冷,而是存在一定的气候波动,在27.5~21.5 ka B.P.期间风化成壤作用较为明显,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常量元素;化学风化;OSL年龄;气候变化;汉江上游0 引言风成黄土的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清楚的记录了自黄土风成沉积以来的化学风化过程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通过分析黄土中地球化学元素的淋溶迁移和

    沉积学报 2017年3期2017-06-01

  • 黄土中宇宙成因核素10Be提取条件检验
    验流程将黄土、古土壤样品烘干后研磨过60目筛,储存于5 mL冷冻管内。(1)取黄土和古土壤样品各1 g,分别放入100 mL 的Tefl on烧杯,加入3 mL去离子水和0.5 mg的9Be载体,加入3 mL双氧水静置至反应完全,加入12 mol · L-1的盐酸浸泡24 h,离心收集上清液后按图1流程进行制样,即获得一次提取结果。将离心沉淀搅匀加入10 mL的6 mol · L-1的盐酸浸泡24 h,再次重复提取两次后,将离心沉淀消解。共获得4次提取结果

    地球环境学报 2017年2期2017-05-10

  • 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的铁质薄膜类型与水文特征*
    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的铁质薄膜类型与水文特征*罗小庆1赵景波1,2†马延东1周 旗3邵天杰1(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2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 710061)(3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陕西宝鸡 721013)揭示西安地区第5层古土壤中还原层的类型和水分平衡,对认识西安地区S5古土壤发育时的气候和植被以及地下水补给来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对西安地区第5层古

    土壤学报 2017年1期2017-02-23

  • 古土壤用于古环境重建的理论与方法
    37009)古土壤用于古环境重建的理论与方法文星跃(西华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古土壤是过去环境变化的良好记录者,受到广泛的研究。古土壤形态特征有别于相邻地层中的沉积物或岩石,通过发生层中颜色、粒度、新生体等形态特征可以很好地辨识。古土壤类型主要依据现代土壤系统分类并参照土壤发生学与诊断层特征标准进行分类。重建古环境是古土壤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以及其他一些理化性质是定性与定量描述古环境的常用手段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4期2017-01-09

  • 黄土-古土壤序列容重及氧化钙含量与气候关系研究
    866)黄土-古土壤序列容重及氧化钙含量与气候关系研究施德志(沈阳农业大学辽宁沈阳110866)容重是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之一,土壤质地越粘重,土壤的容重值越大。钙是土壤中的常量元素之一,其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黄土-古土壤序列是第四纪的土壤沉积物,是气候的良好记录者。本文测定了一个自然沉积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土壤剖面各层次容重值与氧化钙含量,分析二者与成土时期气候的关系。土壤;序列容重;氧化钙;含量;气候1实验方法根据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7期2016-10-15

  • 浅析黄土 —古土壤磁化率影响因素及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浅析黄土 —古土壤磁化率影响因素及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徐乔(西北大学 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69)[摘要]简要论述影响中国黄土磁化率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源区(本底值)、成壤作用、有机质的含量、和细菌作用等,并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认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的高低是在气候条件为主导的作用下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并且黄土—古土壤序列磁化率与成壤的关系不一定适用于大空间尺度的其它气候区。[关键词]黄土—古土壤;磁

    地下水 2016年2期2016-05-23

  • 浑善达克沙地沙丘剖面颜色变化的古气候意义
    分布的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变化与古气候之间的可能联系,以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测定了7个天然风成沙—古土壤沉积序列的颜色(L*a*b*)、有机碳、总氮和粒度。结果表明:L*(亮度)、a*(红度)、b*(黄度)值分别介于32.41~65.89,2.73~7.52和-1.68~17.16;L*、a*、b*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L*和b*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R2=0.90),而L*和a*之间的相关性最低(R2=0.26);L*、a*、b*值在垂直方向

    沉积学报 2016年1期2016-03-30

  • 郑州邙山官庄峪黄土地层研究
    0及以上黄土-古土壤地层序列;其中底部的S10出露不完整,仅见其上部少部分地层,其余地层较完整。古土壤层S1和S5地层在野外能非常清楚地辨认出来,分别位于地层深度71.625~83.100 m和117.95~121.30 m层段。另外,从L2层段开始,各黄土层顶部均分布有钙结核层段,L9黄土层位于地层深度135.64~148.00 m层段,厚度达12.36 m。而特征的马兰黄土L1位于地层深度1.500~71.625 m,厚度达70.125 m,具有明显的

    地质力学学报 2015年3期2015-12-19

  • 陕北神府地区晚更新世黄土微结构特征分析
    上表现为黄土与古土壤的交替堆积,是气候干与湿、热与冷交替变更的反映。通过黄土与古土壤微观结构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形成时的气候特征。在秦岭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弱剥蚀地段普遍发育着黄土 -古土壤系列,其中发育完整的黄土剖面既是揭示秦岭近2.5 Ma来自然环境演变历史的地质载体,又是深入了解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全貌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本文以陕北地区二郎山和清凉山晚更新世黄土与古土壤显微结构特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微结构记录的环境信息。1 地层剖面与地层划分1.1 二

    地下水 2015年3期2015-12-15

  • 陕南丹凤茶房村黄土—古土壤剖面色度参数特征①
    6]认为黄土—古土壤的颜色记录在千年尺度和万年尺度上均能很好地再现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Yang[11]对黄土高原12个剖面最后两个冰期旋回的红度进行了研究,认为其与风化强度关系密切;还有学者[12-13]认为更早的黄土—古土壤旋回同样能够用颜色指标直观的表达出来,等等。但是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利用黄土—古土壤剖面的颜色解释其古气候意义方面的研究仍十分薄弱,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秦岭南麓的商丹盆地分布有较大面积的黄土,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沉积学报 2015年3期2015-12-08

  • 土壤学
    壤学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特性及古环境研究进展吴克宁,王文静,査理思,等分析古土壤性质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性质来反映古环境和古人类活动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的土壤粒度、土壤微型态、土壤元素、土壤磁化率、多环芳烃、动植物遗存等在考古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上述研究方法有效地反映古环境信息和古人类活动.提出了应借鉴相关研究指标,进一步加强土壤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丰富文化遗址区古土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5年5期2015-10-29

  • 黄土古土壤的抗剪强度特性
    2000)黄土古土壤的抗剪强度特性邓军涛1,2, 张 艳1,3, 王娟娟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55;2.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43; 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目的] 对原状和扰动古土壤抗剪强度随含水量和干密度的变化进行研究,为黄土地区的边坡工程、隧道工程以及地下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中参数的选取提供依据。 [方法] 分别对相同干密度、不同含水量的原状样,不同干

    水土保持通报 2015年5期2015-06-27

  • 江苏启东地区发现浅层天然气气源层与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层——据江苏1∶5万余东镇等七幅区调
    与晚更新世末期古土壤层——据江苏1∶5万余东镇等七幅区调冯文立, 季文婷, 冯金顺, 张平, 郭盛乔, 程瑜, 赵增玉(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 南京210049)摘要:江苏东南部启东地区开展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完成野外工作验收,通过整理分析新获取的地质资料,发现工作区内“下切河谷”地区地表下46~59 m处普遍存在棕黄色、灰绿色、灰黑色“硬黏土层”,厚度2~10 m不等;局部地区钻孔岩心剖面在本层顶部表现为明显的古土壤层,见根痕构造、钙质结核

    中国地质调查 2015年2期2015-02-24

  • 郧县前坊村剖面黄土—古土壤序列风化成壤及古气候研究①
    119)黄土—古土壤序列是在古气候冷暖交替、周期性波动背景下形成的风尘堆积—风化成壤过程的产物,其良好地记录了形成时期及其形成以来的环境变化信息[1]。其中,黄土具有陆地上连续性好、分布广泛、物质均一等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而与极地冰芯、深海沉积物并称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三大支柱,特别是中国的黄土剖面具有连续时间长,分辨率高,厚度大,直观,研究方便等特点而成为研究全球变化最好的古气候旋回代表[2,3]。秦岭作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地理、气候、自然环境的天然

    沉积学报 2014年5期2014-12-02

  • 辽宁朝阳凤凰山古土壤铁锰胶膜及其基质矿质全量的比较研究
    省朝阳市凤凰山古土壤剖面的土壤与土壤铁锰胶膜的化学组成,从土壤微环境方面对剖面各层次的基本理化性质和水热条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土壤铁锰胶膜在物质组成和化学性质上与整个土体和基质有明显差异,土壤铁锰胶膜的全量化学组成符合风化壳组成规律,以SiO2,Al2O3,Fe2O3为主;剖面的胶膜主要是大量的铁锰胶膜和少量的粘粒胶膜;S1—S4古红土地层代表的气候条件较L2—L4古黄土地层代表的气候条件湿润的多。关键词:铁锰胶膜;古土壤;微环境;风化指标;朝阳中图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2期2014-11-28

  • 西风区黄土–古土壤的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影响研究
    )西风区黄土–古土壤的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影响研究张文翔1,史正涛1,2,刘 勇1,苏 怀1,明庆忠1(1.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省高原地理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75)本文选择伊犁盆地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地开展了沉积物碳酸盐和磁化率等指标研究,初步探讨了伊犁黄土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增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塔勒德古土壤中低频磁化率值中明显低于黄土层,且较黄

    地球环境学报 2014年2期2014-07-02

  • 塔吉克斯坦黄土矿物与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黄土,但黄土与古土壤的REE特征参数及配分模式具有很好的相似性,说明两者具有类似的风成成因。塔吉克斯坦黄土不同时代的矿物成分和REE特征参数、配分模式与黄土高原、新疆黄土接近,显示出其经过搬运后的高度混合性特征,亦指示其为风成成因,而含量的细微差异则主要反映了区域地质背景和源区的不同。塔吉克斯坦;黄土;矿物;稀土元素;化学风化意义西风带作为联系北大西洋气候区与东亚季风气候区的纽带(Porter and An,1995;Sun et al,2012),在北半

    地球环境学报 2014年2期2014-07-02

  • 山西河曲黄河阶地初步研究
    集磁化率样品(古土壤处适当加密)。磁化率样品放置实验室风干,干燥后样品在不损伤颗粒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研磨,然后将样品放入直径1cm、高2cm的无磁圆柱盒中压实称重,用英国Bartington公司产的MS2型双频磁化率仪分别测量低频(976HZ)和高频(15616HZ)磁化率。剖面研究结果描述如下。2.1 县城T2剖面县城T2阶地上覆沉积物为黄土,剖面位于河曲县城内部,剖面所在的经纬度坐标为39°22′42″N,111°9′22″E,该剖面是工地开挖取土而出露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2014-06-08

  • 汉江上游I级河流阶地形成及对东亚季风变化的响应
    渡黄土(Lt)古土壤(S0)全新世黄土(L0)表土(TS)的地层序列,与渭河谷地的黄土地层序列完全可比;25 ~ 11.5 ka BP,冬季风强盛,气候冷干,从11.5 ka BP开始,冬季风逐渐减弱,气候开始向暖湿方向逐步转化,从8.5 ka BP开始,夏季风达到了末次冰期结束后的鼎盛时期,3.1 ka BP前后,东亚季风格局发生变化,夏季风减弱,重新进入一个相对干冷的时期,而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形成了表土;汉江上游谷地黄土记录的末次冰期后季风逐渐加强、

    地质论评 2014年5期2014-04-22

  • 宝鸡固川盆地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上游地区黄土-古土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指标的研究较少,对含有古洪水滞流层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研究更少[20].本文在对陕西省宝鸡市固川镇(GCZ)含有古洪水滞流层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21-22]基础上对该剖面的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其对古环境的指示意义以及万年时间尺度上的环境变化,同时探讨古洪水滞流层的地球化学判别方法.1 剖面的地层划分研究地点位于渭河宝鸡峡谷固川盆地中心,这里也是龙山文化与西周文化遗址分布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5期2013-10-29

  • 中晚全新世科尔沁沙地沉积物化学特征及其气候变化①
    层风成砂、2层古土壤、6层砂质古土壤和1层生草层。多层砂质古土壤和风成砂的交替出现,表明地层沉积以来,气候发生了多次暖湿、冷干变化。地层中的风成砂为灰黄色、黄色、灰褐色的细砂和极细砂,松散至稍紧实,分选差至好,一般无层理,部分具有水平叠加纹层;砂质古土壤为灰黄色、黑褐色、灰黑色的细砂质粉砂和极细砂,紧实至稍硬,无层理,分选中等,部分含有白色菌丝体、虫孔和根套;古土壤为灰褐色至黑色的粉砂和细砂,紧实至坚硬,无层理;生草层为灰褐色粉砂至细砂,紧实略坚硬,无层理

    沉积学报 2012年3期2012-12-13

  • 泾阳南塬边坡稳定性理正模拟分析
    型的风成黄土—古土壤序列。塬边地貌单元不同,地层出露的厚度也不同,以五级阶地出露的地层最厚。此外,该区黄土覆盖较厚,上部厚约10~15m的上更新统马兰黄土与其下伏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是组成塬体的主要物质。塬面高程为420~490m左右,微向西南倾伏。塬北侧由于长期受到泾河的强烈侧蚀,形成了高为50~90m的陡峻斜坡。以太平乡的寨头村为界,泾阳南源从太平乡枣坪村至高庄乡长约27.1 km的塬边斜坡可分为上下游两段。上游段(即西段)为泾河四级黄土堆积阶地经后期强

    地下水 2012年2期2012-09-18

  • 川西漳腊黄土地层与气候变化
    分为冰后期S0古土壤、末次冰期L1复合黄土、末次间冰期S1复合古土壤、倒数第二冰期L2黄土等4个地层单位,其中L1复合黄土可细分为L1L1、L1S1、L1L2、L1S2和L1L3等5个次级地层单位,S1复合古土壤又可细分为S1S1、S1L1、S1S2、S1L2和S1S3等5个次级地层单位。通过磁化率曲线与SPECMAP氧同位素曲线对比,结合地层剖面特征和前人认识,初步认为漳腊盆地黄土沉积开始于150 ka±。漳腊黄土磁化率、粒度曲线的波动旋回很好地对应了黄

    华南地质 2011年3期2011-12-28

  • 黄土高原朝那剖面风尘堆积序列磁化率的古环境意义
    m 由黄土-古土壤序列组成,下部由125 m红粘土序列组成,整个黄土-红粘土序列可达300 m,其底部古地磁年代为8.1 Ma(宋友桂等,2000)。该剖面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包括粒度(吕连清等,2001)、孢粉(吴福莉等,2004;马玉贞等,2005;Wu et al,2007)、分子化石(Bai et al,2009)、方解石(陈秀玲等,2007)、古磁学与岩石磁学(宋友桂等,2000,2005;Song et al,2007,2010;Nie et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2011-11-02

  • 关中东部渭河以南大厚湿陷性黄土的成因研究
    疏松;并且东线古土壤发育没有西线古土壤发育明显,东线古土壤颜色比较浅,古土壤中钙质结核发育相对也较少。2 )东西两线从二级阶地—三级阶地—黄土塬,即越靠近秦岭,黄土—古土壤越坚硬,古土壤发育越明显,古土壤颜色加深,古土壤中钙质结核增多。在最南面接近秦岭的某些黄土塬剖面S1古土壤底部钙质结核结成钙板。3 )直观上,东线黄土的沙性比西线大,尤其位于潼关的东线三级阶地(TSJ剖面)与黄土塬(TY1剖面),其手感有点像甘肃与陕北黄土。研究区范围不大,但肉眼观察到的

    山西建筑 2011年11期201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