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2009-02-13 05:31许兴泽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许兴泽

〔关键词〕 创设情境;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情感

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18—01

创设情境与复旧引新

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激趣引入法。情境创设适宜,既能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问题情境中,又能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这里讲的问题情境在设置上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适宜性,学生接触问题情境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新奇的感觉,从而引发迫切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的这种欲望必然会产生一种心灵的碰撞,这种碰撞能较快地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者的角色,较好地把握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启、承、转、合,从而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然而,若每堂课都生搬硬套地创设“问题情境”,就会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也好,复旧引新也罢,关键是要弄清楚讲授的内容是什么?该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有何种关联?学生在接触这一知识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阻力?摸清底子后,巧妙地做一些复旧引新的铺垫,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工作,让学生在巩固中重新组合,在组合中重新发现,在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分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不是点燃课堂教学热闹非凡的火花。目前,很多教师完全不顾教学内容的特点,更不思考是否有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必要,一味地追求时髦,一有问题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致使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那么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呢?1.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设计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在实际操作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研究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问题,不能为设计问题而设计,不能为合作而合作。2.合作目标要明确。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提出合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怎样做。3.合作时机要讲究。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时间做一个大致的估算,做到心中有数。小组合作时,教师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之中,同时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调整学习时间。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

情感交流与心息相通

诗词讲究唱和。如今数学课堂同样响起了二重唱,教师台上问,学生台下答,问问答答,答答问问,似乎都动了起来。“你真棒!来一下掌声鼓励!”随即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提问是一种引发思维的方式,关键是怎么提问,是否有提问的价值。鼓励是必要的,但不可滥加赏识。对于那些有创见,解题有特色,分析有独到的思维者可适当鼓励、表扬。课堂需要心息相通、情感相融,课堂上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同样重要,教师的语速、手势、表情等都是一种很好的信息交流工具。只要教师提问及时,引发巧妙,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拓展,课堂教学就会真正成为师生心息相通的桥梁。

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应用多媒体,能帮助学生思维和理解教学内容,但使用时不可忽视学科特点、教学内容,不能用多媒体代替黑板。数学离不开运算,运算需要步骤,步骤依赖思索,最终问题解决离不开大脑的有效能力。数学教学最能训练学生动手、动脑的思维,课堂上让学生手、脑闲置起来,搞空中楼阁,就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教无定法,教学形式是千变万化的,不管是现代教学还是传统教学,只要对学生发展有利就不失为一种好教法,就值得教师借鉴。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